鄭欽安

《醫法圓通》~ 卷二 (1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7)

1. 血證門

(吐血、鼻血、牙血、毛孔血、耳血、二便血)

按血證雖云數端,究竟不出陰陽盈縮定之矣。予於《醫理真傳》分辨甚詳。查近市風,一見血出,紅光遍地,人人皆謂之火,醫生亦謂之火。細閱其方,大半都是六味地黃湯、回龍湯、生地四物湯加炒芥、藕節、茜草、茅根、牛膝、大黃之類,專主滋陰降火。曷不思火有陰陽之別?血色雖紅,由其從火化得來,終屬陰體。

氣從陽,法天居上。血從陰,法地居下。天包乎地,氣統乎血,氣過旺,可以逼血外越,則為陽火。氣過衰,不能統血,陰血上僭外溢,則為陰火。陽火,其人起居,一切有神。陰火,動靜起居,一切無神。陽火始可用以上市習之方,陰火決不可用,當以《醫理真傳》之法為是。

([眉批]知非氏曰;火是陰,《內經》曰,陰病治陽,當用陽藥,夫火何以能陰?孔子曰:離為火。離是陰卦,火是紅色,血亦是紅色,故知火盛吐血,正是陰盛,必用陽藥而始能愈,此儒者之權衡,非俗子所能窺測,而醫亦是名醫,故敢論血。)要知人周身軀殼,全賴一氣一血貫注之而已,不必區分血從何出,當何治,血是某經,主某方。分解愈多,源頭即失。

予治一切病證與此血證,只要無外感病形,即握定陰陽盈縮治之,見功屢屢,獲效多多,真不傳之秘法,實度世之金針。予經驗多年,不敢隱秘,故罄所知,以告將來,([眉批]老實人說老實話,知著書之婆心,更知評者之婆心,有同心焉,以為邀譽則非矣。)

白話文:

(吐血、鼻血、牙齦出血、毛孔出血、耳朵出血、大小便出血)

雖然出血的狀況有很多種,但歸根究底,都離不開陰陽的消長變化來決定。我已經在《醫理真傳》中詳細分析過。觀察現在的社會風氣,只要一看到出血,就覺得是火氣大,連醫生也這麼認為。仔細看他們開的藥方,大多都是六味地黃湯、回龍湯、生地四物湯,再加炒芥菜、藕節、茜草、茅根、牛膝、大黃之類的藥材,專門用來滋陰降火。難道就沒想過火有陰陽之分嗎?血的顏色雖然是紅色的,那是因為從火轉化而來的,但它本質上還是屬於陰性的。

氣屬於陽,效法天道而居於上。血屬於陰,效法地道而居於下。天包覆著地,氣統攝著血,如果氣過於旺盛,會迫使血外溢,這就是陽火。如果氣過於衰弱,無法統攝住血,陰血就會上衝外溢,這就是陰火。陽火的人,日常起居一切都很有精神。陰火的人,不論動靜或起居,都會顯得沒有精神。陽火可以使用市面上常見的那些藥方來治療,但陰火絕對不能用,應該採用《醫理真傳》裡的方法才是正確的。

([眉批]知非先生說:火是陰性的,《內經》說,陰病要用陽藥來治療,那火為什麼會是陰呢?孔子說:離卦代表火。離卦是陰卦,火是紅色,血也是紅色,所以就知道火盛導致吐血,正是陰盛的表現,必須用陽藥才能治好。這是儒者的權衡之法,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而醫生也必須是名醫才能理解,所以才敢論述血證。)要知道人全身的軀殼,完全是靠著氣和血的運行來滋養,不需要區分血是從哪裡出的,應該怎麼治療,血是屬於哪條經脈,應該用哪個藥方。分析得越多,反而會失去源頭的根本。

我治療所有疾病,包括這種出血的狀況,只要沒有外感疾病的症狀,就掌握陰陽消長的原則來治療,屢次見效,效果很好,這是真正不外傳的秘訣,實在是救世的金針。我經驗多年,不敢隱藏私藏,所以把所知道的都告訴後人。([眉批]老實人說老實話,知道了作者寫書的苦心,也知道了評論者的苦心,大家有著共同的心意,如果說是為了邀功求名那就不對了。)

2. 發斑

按發斑一證,有由外入而致者,有由內出而致者。

由外入而致者,由外感一切不正之氣,伏於陽明。陽明主肌肉,邪氣遏郁,熱毒愈旺,忽然發泄,輕則疹癢,重則斑點,或如桃花瓣,或如紫雲色,大小塊片不等。其人口臭氣粗,壯熱飲冷,脈大而實,或周身疼痛,二便不利者,此為外感,陽證發斑是也。法宜隨其機而導之,如升麻葛根湯,舉斑、化斑、消斑等湯,皆可酌用。

因內傷而致者,或飲食傷中,克伐過度;或房勞損陽,過於滋陰;或思慮用心過度;或偶感外邪;過於發散,以致元陽外越,或現斑點,或現通體紫紅。其人懶言嗜臥,不渴不食,精神困倦。或現身熱,而卻無痛苦情狀,行動如常。或身不熱,而斑片累累,色多嬌嫩,或含青色者是也。

粗工不識,一見斑點,不察此中虛實,照三陽法治之,為害不淺。法宜回陽收納為主,如封髓丹、潛陽丹、回陽飲之類。([眉批]知非氏曰:斑發於陽,因外感而致,其證為陽,能治者多。惟斑發於陰,因內傷而致,其證為陰,能識者少。欽安指出兩法,重在人所難識一面,學者知其所難,作者之心苦矣。

)予曾經驗多人,實有不測之妙。總之,外證發斑,在三陽,宜升散。內證發斑,在三陰,宜收納。此二法乃萬病治法之要。([眉批]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流散無窮。)不僅此證,學者須知。

白話文:

關於發斑這種病症,有從外而侵入身體導致的,也有從體內產生而導致的。

從外而侵入身體導致的,是由於感受外界各種不正的邪氣,潛伏在陽明經。陽明經主要掌管肌肉,邪氣鬱積,熱毒就會越來越旺盛,突然爆發出來,輕微的就會出現像疹子一樣的癢,嚴重的就會出現斑點,有的像桃花花瓣,有的像紫色的雲彩,大小、形狀都不一樣。這種人通常口臭、呼吸粗重、身體發熱、喜歡喝冷飲、脈搏大而有力,或者全身疼痛、大小便不順暢,這就是外感風邪引起的,屬於陽性的發斑。治療方法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引導,可以使用像升麻葛根湯、舉斑湯、化斑湯、消斑湯等藥方,都要根據情況來斟酌使用。

因為內傷而導致的,有的是因為飲食不當損傷脾胃、過度耗損;有的是因為性生活過度耗損陽氣、過度滋養陰液;有的是因為思慮過度、勞心費神;有的是因為偶爾感受外邪、過度發汗,導致元陽外散,可能會出現斑點,或者全身皮膚呈現紫紅色。這種人通常不愛說話、喜歡躺臥、不覺得口渴也不想吃東西、精神疲倦。或者出現身體發熱,卻沒有痛苦的表情,行動跟平常一樣。或者身體不發熱,卻出現很多斑片,顏色大多嬌嫩,有的還帶有青色。

不精通醫理的醫生不了解這些,一看到斑點,不分辨是虛症還是實症,就按照治療三陽經的方法來治療,危害很大。治療方法應該以回陽、收斂為主,可以使用像封髓丹、潛陽丹、回陽飲這類的藥方。([眉批] 知非氏說:斑疹長在陽經,因為外感而導致的,這種情況屬於陽症,能夠正確治療的人很多。但是斑疹長在陰經,因為內傷而導致的,這種情況屬於陰症,能夠辨識的人很少。欽安指出了兩種不同的治法,重點在於一般人難以分辨的地方,學習的人要知道其中的難處,寫出這些的人真是用心良苦。)

我曾經醫治過很多人,確實有不可思議的效果。總之,外感導致的發斑,病在三陽經,應該用升發、疏散的方法來治療。內傷導致的發斑,病在三陰經,應該用收斂、固護的方法來治療。這兩種治療方法是所有疾病治療的要點。([眉批] 知道要點的人,一句話就可以說完,不知道要點的人,就會迷失方向。)不僅僅是這種病,學習醫理的人都必須知道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