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法圓通》~ 卷二 (12)
卷二 (12)
1. 脹滿
)
總而言之,元陽為本,諸陰陽為標。能知諸陰陽皆為元陽所化,一元陽變而為諸陰陽。元陽即是諸陰陽,諸陰陽仍是元陽,而又非諸陰陽之外另有一元陽,元陽之外另起諸陰陽。陰陽又不是混作一團,又不能打成一片,則治病不難而可懸壺於市矣。再能知六經中有主腦,六陰陽中有竅妙,斯真鑿破鴻濛,闢開太極,醫道特其餘事,又多能云爾。
唯蠱毒則另有法治。然蠱有自外、自內之別。自外者何?埋蠱厭人一法,蠻方最多。或蛇,或蟲,或龜,或鱉,煉而成之,或於食物放之,或於衣被放之。人中之者,久久面黃肌瘦,腹大如鼓,不久即死。蓄蠱之人,家道順遂,自喜術靈,而不知造孽已深,不可解也。匯參輯成《石室秘錄》,各家書上,皆有妙方,茲不具載。
自內者何?若《易》云:山風蠱,為女惑男,因少男配長女,陰陽失常,尊卑紊亂,不思各正其性,艮則安止,巽則順從,久而敗壞,蠱乃生焉。治之之法,於止而不動者動之,柔而不振者振之,使之各有向背,不失其正,庶幾天地泰而陰陽不偏矣。然則治法奈何?宜苦宜辛盡之矣。
予嘗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空,精神困倦,少氣懶言,半載有餘。予知為元氣散漫也,即以大劑吳萸四逆湯治之,一二劑而脹鼓頓失矣。又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實,堅如石塊,大小累累,服破氣行血之藥,已經數月,予知為陰積於中,無陽以化之也。即以附子理中湯加桂、叩、砂、半、丁香,一二劑而腹實頓消。
二證雖不足以蠱論,然而治蠱之法,未始不可以二證概也。另有蟲蠱一證,又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總而言之,人體的元陽是根本,各種陰陽是表象。要明白各種陰陽都是由元陽轉化而來,一個元陽變化成各種陰陽。元陽就是各種陰陽,各種陰陽仍是元陽,而不是在各種陰陽之外另有一個元陽,在元陽之外另有各種陰陽。陰陽也不是混雜成一團,不能把它們攪成一片,這樣治病就不困難,可以成為良醫。如果又能明白六經(指中醫的經絡)中有主導,六陰陽中有奧妙之處,這才是真正打破混沌,開闢太極的境界,醫術不過是其他的小事,大多能做到這樣。
只有蠱毒需要另外的方法治療。然而蠱毒有從外來和從內生兩種區別。從外來的蠱毒是什麼呢?就是埋下蠱來害人的方法,在南方蠻族地區最多。他們用蛇、蟲、龜、鱉等煉製成蠱,或是放在食物中,或是放在衣物被褥中。人中了蠱毒,久而久之就會面黃肌瘦,肚子大得像鼓一樣,不久就會死亡。養蠱的人,家道順遂,自己覺得法術很靈驗,卻不知道已經造孽很深,無法化解。關於蠱毒的治療方法,在《石室秘錄》等各家醫書中都有很多妙方,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從內生的蠱毒是什麼呢?就像《易經》所說:「山風蠱」卦,是講女人迷惑男人,因為少年男子和年長女子相配,陰陽失常,尊卑紊亂,不思考如何端正各自的本性。如果能夠像「艮卦」一樣安靜守止,像「巽卦」一樣順從,就不會久而敗壞,蠱毒也就不會產生。治療的方法是,對於靜止不動的,要使它動起來;對於柔弱不振的,要使它振作起來,使它們各有方向,不失去正道,這樣才能達到天地和諧、陰陽平衡的狀態。那麼具體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呢?應該用苦味和辛味的藥物來盡力消除。
我曾經治療過一個男子,肚子大得像鼓一樣,按下去卻是空空的,精神困倦,少氣懶言,已經有半年多時間。我認為這是元氣散失的緣故,就用大劑量的吳茱萸四逆湯來治療他,一兩劑藥後,肚子脹大的情況就消失了。我又治療過一個男子,肚子也大得像鼓一樣,按下去卻是實心的,堅硬如石頭,裡面有很多大小不一的腫塊。他服用破氣活血的藥已經幾個月了。我認為這是陰寒積聚在體內,沒有陽氣來化解的緣故。就用附子理中湯,再加桂枝、豆蔻、砂仁、半夏、丁香等藥物,一兩劑藥後,肚子裡面的腫塊就消除了。
這兩個病例雖然不能算是真正的蠱毒,但是治療蠱毒的方法,或許可以從這兩個病例中概括出來。另外還有蟲蠱這種病症,也不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