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法圓通》~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胎元圖說

今以一大圈,喻人一身之真氣,中有一小圈,喻人身受胎之始基。始基之謂,胎元之消息也,稱為祖氣,號曰先天。先天,即父母精血中一點真氣。([眉批]陽精陰血,各具真氣,故曰真氣寓於凡精凡血之中。)二氣渾為一氣,一氣中含五氣,(五氣,即青黃赤白黑,秉天也。

白話文:

現在用一個大圈圈來比喻一個人身上的真氣,圈圈中間有一個小圈圈,代表一個人受胎時的身體基礎。這個基礎就是胎兒的生氣和精氣的開始,稱為「祖氣」,也叫做「先天之氣」。先天之氣就是父母精血中的一點真氣。(註釋:陽精和陰血都含有真氣,因此真氣蘊含在所有精血之中。)兩種氣混成一氣,一氣中包含五種氣息(青、黃、赤、白、黑),這五種氣息來自於天地。

五氣即金木水火土,秉地也。在人即心肝脾肺腎。《經》云:二五精妙,合二凝是也。)五氣發生萬物。(陰陽配合,迭相運用,化生五臟六腑,百脈經絡,天地所有,人身皆具。然未生以前,五行在乾坤之中。既生以後,乾坤即在五行之內。五氣生萬物,一物一太極,一物一陰陽。

白話文:

所謂的五氣,就是金、木、水、火、土,它們是來自大地的。在人體內,它們就是心、肝、脾、肺、腎。《黃帝內經》中說:「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結,是謂精也。」五氣催生出萬物。(陰和陽相互配合,交替運轉,創造出五臟六腑、百脈經絡,天地間的一切,人體中都具備。然而,在人出生之前,五行存在於天地之中。出生之後,天地又存在於五行之內。五氣生出萬物,每一物都是一個太極,每一物都包含陰和陽。)

陽之用從晝,陰之用從夜,此坎離之功用所由分,而萬物之功用所由出。由一而萬理攸分,由萬而一元合聚。)故曰:一粒粟藏大千世界,即此之謂也。(孟子云:萬物皆備於我,皆是由明善復初,以知得箇中這一點機關,這一點胎元消息也。)其中這—點真消息,逐日運行,無刻休息。

白話文:

陽氣的活動與白天相關,陰氣的活動與夜晚相關,這是坎離兩卦功能分化的緣故,也是萬物功能產生的來源。從一個源頭開始,無數的道理都可以區分出來,而無數的道理又可以歸結到一個源頭。所以說:一粒米中包含著浩瀚無垠的世界,就是這個道理。(孟子說:萬物在我身上應有盡有,都是從明白善良,恢復原始狀態,從而懂得箇中一點關鍵和一點胎兒的生長規律而來。)這一點真正的消息,每天都在運行,從不間斷。

子時發動,由下而中而上,(陽根於陰,故由下而發上。)由上而中而下,(陰根於陽,故由上而趨下。此陰陽互為其根,一元之消息也。)循環不已。然由下而中而上,三陽已分;(下中上為三部。陽主上升。一氣分為三部,即太陽、陽明、少陽也。)由上而中而下,三陰已定。

白話文:

在子時(半夜11點到1點)開始發動,由下部到中部再到上部。(陽氣根源於陰氣,所以由下部發動向上發展。)由上部到中部再到下部。(陰氣根源於陽氣,所以由上部趨向下發展。這是陰陽互相為根,一元(一天)中氣息的順逆。)不斷循環。然而由下部到中部再到上部,三陽(太陽、陽明、少陽)已經分開;由上部到中部再到下部,三陰(太陰、少陰、厥陰)已經確定。

(上中下為三部。陰主下降,陽從背面,陰從腹面。三陰即太陰、少陰、厥陰是也。)合之二三如六,故曰六步而成位。六爻之義於此分,六氣六經之所由判,亦無非這一點胎元,流行充周之所化育也。

白話文:

從上到下分為三部分。陰氣主導下降,陽氣從背部流動,陰氣從腹部流動。三陰指太陰、少陰、厥陰。

這些部分結合起來共有六部分,所以說六步形成一個完整的位次。六爻(《易經》中的六畫卦)的原理由此分開,六氣六經的區分也由此而來,這些都離不開這一點胎元,它流動充斥周圍而化育萬物。

仲景知得六步之精義,移步換形,移步更名,變化萬端,不出範圍。予初業斯道,即聞諸師云,萬病不出六經,不出陰陽,終不了了。冥心之餘,忽得此胎元消息,始識師言之不謬,仲景之骨髓如見矣。

白話文:

張仲景領悟了六經的精髓,能靈活運用,變化萬千,但不出六經的範圍。我剛開始學醫時,就聽老師說:所有疾病都離不開六經,離不開陰陽。我當時還不明白。後來苦思冥想,終於領悟了胎元消息的道理,才明白老師的話不假,也真正領悟了張仲景的真諦。

2. 外感風寒忌收納也

凡一切外邪初入,切不可攻下,攻下則引邪入里,變證百出。切不可妄用溫固收納,收納為關門捉賊,延禍匪輕。切不可妄用滋陰,滋陰則留戀陰邪,病根難除。只宜按定六經提綱病情施治,庶不誤人。

白話文:

凡是各種外來病邪剛剛進入人體時,切不可用瀉下攻下的方法,因為這樣會將病邪引至內部,導致病情變化多端。切不可隨意使用溫補固護的方法,這樣就像把門關起來捉賊,會延長病程,後患無窮。切不可隨意使用滋陰的方法,滋陰會使陰邪滯留體內,難以清除病根。只能根據六經辨證綱領,按照具體病情施治,這樣才能不誤人。

3. 內傷虛損忌發散也

凡內傷之人,多半咳嗽,由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閉塞清道而成。只宜辛甘化陽之品,蕩去陰邪,清升濁降,咳嗽自已。昧者不識,稱為陳寒入肺,純用一派搜寒宣散之品,每每釀成脫證。不知病既內傷,正虛無疑,而更用此宣散,則一線之正氣,又為大傷,豈能久延時刻而不脫絕者乎。

白話文:

所有內部受傷的人都大多咳嗽,是因為體內陽氣不升、陰氣不降,導致氣血不通而造成的。只適合服用辛甘溫陽的藥物,來驅除體內的陰邪,讓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咳嗽自然就會好。那些不懂得的人,誤以為是陳年寒氣侵犯肺部,一味只用驅散寒氣的藥物,常常會導致陽氣外洩的症狀。不知道疾病既然是內傷,正氣虛弱是肯定的,而再用這些驅散的藥物,則體內僅有的正氣也會受到更大的傷害,怎麼能夠撐得住而不很快死去?

凡內傷之人,多半胸滿不食,痰多。由中宮氣衰,轉輸失職,陰邪痰水堵寒胸中,只宜溫中醒脾助正,胸滿、痰水自去也。昧者不察,多用一派推蕩破滯之品,每每釀成腹脹不治之病,不可不知。

白話文:

患有內傷的人,大多數會出現胸脹、食慾不振、痰多等症狀。這是因為身體中氣虛弱,運送功能失常,導致寒濕邪氣和痰水堵塞在胸腔內。此時,治療應以溫暖中焦、醒脾健胃、扶助正氣為主,這樣胸脹、痰水等症狀就會自行消失。如果沒有仔細分辨病因,而盲目使用強行攻破阻滯的藥物,往往會導致腹脹,甚至發展成無法治癒的疾病。因此,不可輕忽此點。

凡內傷之人,多有身熱而卻不疼,雖然內熱而口不渴。如此等病情,近似外感,近似火症,只宜回陽收納。收納則陽不外越,而身熱自已;陽回則鎮納陰邪,而陰潮不作。(諸書稱內熱由陰虛,不知陽衰而陰鬼立出,即晝夜亦可知也。)昧者不識,一見發熱,稱為外感,便以發散,投之必危;一見內熱,稱為陰虛,滋陰降火必殆。

白話文:

凡是內傷的人,大多有身體發熱卻不疼痛,即使內熱也不口渴。這樣的病情,類似外感風寒,也類似於火症,只適合回陽收斂。收斂後,陽氣就不會外散,身體發熱就會自行退去;陽氣回歸後,就會鎮壓陰邪,陰寒潮熱就不會出現。(諸多古籍認為內熱是陰虛所致,卻不知道陽氣衰弱時,陰邪就會出現,即使在白天也可以得知。)那些不瞭解的人,一旦看到發熱,就說是外感風寒,使用發散藥物,病人一定會遇險;一旦看到內熱,就說是陰虛,使用滋陰降火藥物,病人一定會危險。

4. 陽虛吐血忌滋陰也

凡吐血之人,由正氣已衰,中宮不運,陰邪僭居陽位,久久積聚,陽無力以施運行之權,陽無力以申乾剛之令,一觸即發,血所以出也。只宜甘溫扶陽,以申其正氣,正氣日申,陰血自降,一定之理。昧者不察,一見吐血,便以滋陰止血之品,希圖速效,究竟釀成死證。含糊有年,真憾事也。

白話文:

凡是吐血的人,是因為正氣已經衰弱,體內運化失常,陰邪侵犯了陽位,長時間積聚,陽氣無力運行,無法發揮固攝的作用,陰邪力量強大,一旦觸發,就會導致吐血。

治療吐血,只適合用甘溫藥物扶助陽氣,以提升正氣。正氣一天天增強,陰血就會自然下降,這是肯定的道理。不明瞭情況的人,一看到吐血,就用滋陰止血的藥物,希望快速止血,結果反而導致病情惡化以致死亡。這種情況已經拖延多年,真是令人遺憾的事情。

5. 陰虛吐血忌溫補也

凡陰虛吐血之人,多半精神有餘,火伏於中,逼血妄行,吐後人不困倦,此乃有餘之候,百中僅見一二。只宜清涼,平其有餘。若照陽虛吐血治之必殆,不可不知。

白話文:

凡是陰虛的人吐血,大多精神很好,體內還有餘熱,熱火鬱積在身體內部,迫使血液亂流。吐完血後人不感到疲倦,這是身體有餘的徵兆,一百個人中很少能看到一個這樣的例子。治療時只宜用清涼之藥,使體內餘熱平復。如果按治療陽虛吐血的方法治療,肯定會危及生命,這一點不可不知曉。

6. 陽虛一切病證忌滋陰也

凡陽虛之人,多屬氣衰血盛,無論發何疾病,多緣陰邪為殃,切不可再滋其陰。若更滋其陰,則陰愈盛而陽愈消,每每釀出真陽外越之候,不可不知。

白話文:

對於陽氣虛弱的人來說,大多是因為氣血不順,無論患上什麼病,都是因為體內陰邪作祟,絕對不能再繼續補陰。如果繼續補陰,陰氣會越來越盛,而陽氣會越來越弱,常常會導致真陽外洩,這一點必須要知道。

7. 陰虛一切病證忌溫補也

凡陰虛之人,多屬氣盛血衰,無論何部發病,多緣火邪為殃,切不可再扶其陽。若扶其陽,則陽愈旺而陰愈消,每每釀出亢龍有悔之候,不可不知。

白話文:

凡是陰虛的人,大多是氣盛血弱。無論在哪個部位發病,大多是因為邪火作祟,千萬不能再補陽氣。如果補了陽氣,陽氣會更旺而陰氣會更虛弱,往往會導致亢龍有悔的情況,不可不知。

8. 病有宜汗者

太陽病,發熱身疼,自汗,惡風者,當發汗。太陽病外症未解,脈浮弱者,當微發汗。太陽病表症未罷,發汗未過,脈浮數者,仍可發汗。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太陰病汗後不解,仍發熱,脈浮者,當復汗之。傷寒發汗本無體,隨邪之淺深,本氣之盛衰,有大發汗、復發汗、微發汗,更有和解,亦得汗而解,溫經亦得汗而解,回陽亦得汗而解,不可不知。

白話文:

  • **太陽病:**發燒、身體痠痛、自發性出汗、怕風→宜發汗治療。
  •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搏浮弱:**可稍微發汗治療。
  • **太陽病,表證未除,發汗未徹底,脈搏浮數:**仍可發汗治療。
  • **陽明病:**脈搏遲緩、出汗多、稍微畏寒→表證未解,可發汗治療。
  • **太陰病:**脈搏浮起→可發汗治療。
  • **太陰病,發汗後症狀未解,仍發熱,脈搏浮起:**應再次發汗治療。
  • **發汗治療方法的不同:**根據病情的輕重、本氣的盛衰,可分為大發汗、復發汗、微發汗,也可使用和解、溫經、回陽等方法,只要出汗,就能解除病症。

9. 病有不宜汗者

仲景云: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發熱身疼,脈浮緊者,當發汗。假令尺脈遲弱者,不可發汗,以營弱血少故也。咽燥喉痹者,不可發汗,津液現已傷也。咳而小便利,若無小便者,不可發汗,下元虛也。下利,雖有表證,不可發汗,發汗則水濕必散於周身,而成浮腫脹滿。

白話文:

仲景說:身體陽氣旺盛、陰精虛弱,會更容易通過瀉下而痊癒,如果發汗就會死亡。發熱、身體疼痛,脈絡浮起且有力,應該發汗。如果尺脈脈搏緩慢微弱,則不能發汗,這是因為營氣虛弱、血少。咽喉乾燥、喉嚨腫痛,不能發汗,因為津液已經耗損。咳嗽、小便量少,甚至沒有小便,不能發汗,這是因為下元虛弱。腹瀉,即使有表證,也不能發汗,如果發汗,水液會散佈全身,形成浮腫和脹滿。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則津液內亡,客熱更增。衄血、亡血家,不可發汗,以其血液虛也。瘡家不可發汗,發汗則痙。表虛熱盛故生瘡,汗之則表愈虛而熱愈熾,熱則傷血,熱則生風,故變為痙。少陰病,脈沉細數,沉為在裡,不可發汗。大便素難便者,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以其血液既少,而復奪之,表虛里實,故譫語。

白話文:

水腫患者不宜發汗,發汗會導致體內津液流失,外來的熱會更加嚴重。

流鼻血或失血患者 不宜發汗,因為他們的血液已經虛弱。

生瘡患者 不宜發汗,發汗會導致痙攣。表虛熱盛才會生瘡,發汗會加重表虛和熱性,熱性會損傷血液,產生風邪,所以會變成痙攣。

少陰病 ,脈搏沉細數,沉脈表示病在內,不宜發汗。

大便一向難解者 不宜發汗,發汗會導致譫語,因為他們的血液已經不足,發汗又會進一步消耗血液,導致表虛裏實,從而產生譫語。

汗家不可重發汗,發汗則心神恍惚,蓋以汗為血液也,心液大耗,神無所主,故見恍惚。虛人發熱,無身疼者,不可發汗,發汗則陽亡。蓋以發熱乃陽越於外,收之唯恐不及,今誤汗之,陽必亡。血氣欲絕,手足厥冷,引衣踡臥,不可發汗,發汗則殆。厥證脈緊,不可發汗,汗則聲絕咽嘶舌萎。

白話文:

出汗的人不要再發汗,因為發汗會導致心神恍惚。這是因為汗液是血液的一部分,發汗過多會導致心臟液體大量消耗,神志就會失去依託,所以會出現恍惚。

身體虛弱發熱,但沒有身體疼痛的,不能發汗。因為發熱是因為陽氣過度外越,應該及時收斂,如果誤發汗,會導致陽氣耗散。

血氣將絕,手腳冰冷,縮臥穿衣,不能發汗。因為發汗會導致更加危險。

厥證(陽氣不足)時脈搏緊,不能發汗。因為發汗會導致聲音嘶啞、咽喉堵塞、舌頭萎縮。

要知陽厥宜下,即熱深厥深是也;陰厥宜回陽,即四逆湯法是也。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宜和解,不宜發汗,發汗則變證百出。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加結胸,心下痞硬者,不可發汗。風溫證不可發汗,汗之則熱盛,汗則血傷也。濕溫證不可發汗,汗之衛陽虛,津液竭,熱必盛也。

白話文:

陽厥證: 如果陽氣上逆,宜用下法治療。表現為高燒、神志昏迷。

陰厥證: 如果陰氣內蘊,宜用回陽法治療。參考四逆湯的方劑。

脈象細弦、頭痛發熱: 屬於少陽證,宜用和解法治療,不宜發汗。發汗會導致病情變化多端。

太陽證與少陽證同時發病: 頭頸強痛,或眩暈,伴有胸悶,心下痞硬。不可發汗。

風溫證: 不可發汗。發汗會加重熱症,並損傷氣血。

濕溫證: 不可發汗。發汗會耗損衛陽,津液耗竭,熱症會加重。

虛煩證不可發汗,汗之則心血虛,而煩愈盛也。午後熱,不可發汗,汗之則陽亡。久病陽虛陰虛,一切諸證,不可擅發汗。

白話文:

有虛證的人不能發汗,發汗的話心血會更虛,煩躁會更嚴重。下午發熱不能發汗,發汗的話陽氣會虛脫。陽虛陰虛的慢性病患者,所有症狀都不要隨便發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