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法圓通》~ 卷一 (18)
卷一 (18)
1. 鼻流清涕
又尚有鼻血一證,有由火旺而逼出,定有火形可徵,如口渴飲冷、大小便不利之類。法宜清火攻下,如大小承氣、犀角地黃湯、導赤散之類。
有元陽久虛,不能鎮納僭上陰邪,陰血外越,亦鼻血不止。(不僅鼻血一端,如吐血、齒縫血、耳血、毛孔血、便血等。)其人定無火形可徵,二便自利,唇舌淡白,人困無神。法宜扶陽收納,如潛陽、封髓、甘草乾姜或加安桂、吳萸之類。學者切切不可一味見病治病,務要將內外病形、陰陽實據熟悉胸中,方不致誤人性命也。
白話文:
另外還有一種鼻出血的情況,有些是因為體內火氣太旺,把血逼出來,這種情況一定會有火氣旺的表現可以觀察,例如口渴想喝冰冷的飲料、小便不順暢或大便不通等。治療方法應該清瀉火氣、攻下,可以使用像大承氣湯、小承氣湯、犀角地黃湯、導赤散之類的藥方。
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身體元氣長期虛弱,無法鎮攝住向上竄的陰邪,導致陰血外溢,也會造成鼻血不止。(不只是鼻血,像是吐血、牙齦出血、耳朵出血、毛孔出血、便血等都可能發生。)這種情況的人一定沒有火氣旺的表現,大小便通常是正常的,嘴唇和舌頭顏色淡白,精神困倦沒有活力。治療方法應該扶助陽氣,使其能收攝陰邪,可以使用像潛陽丹、封髓丹、甘草乾姜湯,或是加入肉桂、吳茱萸之類的藥材。學習醫術的人千萬不能只看見什麼病就治什麼病,務必要將身體內外的病症表現、陰陽虛實的證據都仔細瞭解清楚,這樣才能避免誤人性命。
2. 鼻孔煽動
按鼻孔煽動一證,有因外感風寒閉塞而致者,有因胃中積熱而致者,有元氣將絕而致者。
因外邪閉塞而致者,由外感風寒之邪,閉其肺經外出之氣機,氣機欲出而不得出,壅於肺竅,呼吸錯亂,而鼻孔煽動,其人定見發熱身疼。法宜宣散,如荊防敗毒散、麻黃湯、定喘湯,皆可選用。([眉批]鼻孔而致煽動,其勢亦云亟矣,雖因外感,用藥深皆留神。)
因積熱上攻而致者,或由飲食停滯中脘,或由過食煎炒椒姜,胸中素有蓄熱,熱攻於肺,氣機錯亂,而鼻孔煽動。法宜清熱,如大小承氣、三物備急丸之類。
因元氣欲絕而致者,由其人元氣久虛,或又大吐大瀉,大熱汗出,面白無神,奄奄欲絕,而見鼻孔煽動。法在不治。若欲救之,急宜回陽收納,溫固脾腎元氣,十中可救一二。惟此條證候,小兒居多,大人卻少,醫者切切不可一味宣散,總要細細區分,辨明為準。([眉批]分陰分陽,醫之要者,故致叮嚀。)
白話文:
關於鼻孔煽動這種情況,有幾種不同的原因:一種是因為受到外來的風寒侵襲導致呼吸不順暢,一種是因為胃裡積熱向上衝導致的,還有一種是身體元氣快要耗盡的表現。
因為外感風寒造成的,是因為受到風寒邪氣的侵襲,阻礙了肺部氣機向外散發,氣想要出來卻出不來,壅塞在肺的孔竅,導致呼吸紊亂,出現鼻孔煽動,這種情況通常會伴隨發燒和身體疼痛。治療方法應該是疏散風寒,像是荊防敗毒散、麻黃湯、定喘湯等藥方都可以選用。(這裡提醒:鼻孔煽動的情況已經很緊急了,即使是因為外感引起的,用藥也要非常小心。)
因為積熱向上衝造成的,可能是因為飲食停留在胃部,或是吃了太多煎炸辛辣的食物,導致胸腔內累積熱氣,熱氣向上衝到肺部,引起氣機錯亂,就會出現鼻孔煽動。治療方法應該是清熱,像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三物備急丸等藥方可以使用。
因為元氣快要耗盡造成的,是因為這個人本身元氣就虛弱,或是又經歷了大吐大瀉、大量出汗,導致面色蒼白、精神萎靡、奄奄一息,才會出現鼻孔煽動。這種情況基本上已經很難治療了。如果想要搶救,必須趕緊補充陽氣,收斂元氣,溫補脾腎元氣,或許能救回一兩個人。這種情況在小孩身上比較常見,大人比較少,醫生一定要仔細區分,不要一味地使用疏散的藥物,一定要辨明病因再治療。(這裡提醒:區分陰陽是醫學的重點,所以要特別叮嚀。)
3. 唇口紅腫
按唇口紅腫一證,有胃火旺極者,有元陽上浮者。
因胃火旺而致者,其人定見煩渴飲冷,惡熱,或二便不利,或由積滯太重,抑鬱生熱,或過食醇醴辛辣,不盡屬外邪而成。若兼外感,必有外感可徵。挾外感者,可與麻杏石甘湯、升麻葛根湯。無外感者,可與人參白虎、涼膈散、大小承氣之類。積滯者,可與平胃加莪朮、丑牛、大黃之類。
若久病之人,元陽外越,氣機上浮,其人定見滿身純陰實據。其中唇色有紅而含青、含黑、慘紅、老紅、嫩紅等形。亦有兼見面如桃花,面色光澤奪目,人困無神,皆是脫絕危候。法在不治之例。若欲救之,急宜收納為主,如潛陽、回陽、白通、金匱腎氣等方,服一二劑。如紅色光彩收回,可許重生,否則旦夕之間耳。
切宜早推,勿治為上。([眉批]知非氏曰:唇字從辰從口,其氣機從寸地而發至於辰,辰為春三月,於卦為夬,陽氣上勝之象,辰口即其部位也。知其部屬陽,其氣喜泱升,不受陰寒凝滯,故見紅腫之疾,甚則糜爛而痛,決非實證,欽安示人審兼證通其變也。知非從而切其源,謂其獨也。
通其變,識其獨,知其生,決其死。醫之法亦基之矣。)
近來粗工,一見唇口紅腫,不辨虛實,即以大黃、石膏等治之,實症立生,虛症立斃,不可不知也。其中尚有兼見流口水不止者,即在口氣冷熱處與病形處求之,便得陰陽之實據也。
白話文:
關於嘴唇紅腫的症狀,有的是因為胃火太旺盛引起的,有的是因為元陽虛浮上散造成的。
如果是胃火旺盛引起的,這個人通常會感到口渴,喜歡喝冷飲,怕熱,或者大小便不順暢。也可能是因為體內積滯過多,導致氣鬱化熱,或是因為吃了太多酒、辛辣刺激的食物,這些不完全是外感引起的。如果同時有外感,一定會有外感相關的症狀可以觀察到。有外感症狀的,可以使用麻杏石甘湯、升麻葛根湯治療;沒有外感症狀的,可以使用人參白虎湯、涼膈散、大小承氣湯等藥方。如果是體內積滯引起的,可以使用平胃散加上莪朮、牽牛子、大黃等藥材。
如果是久病之人,元陽外散,氣機向上浮動,這個人通常會呈現全身陰盛的狀態。其中,嘴唇的顏色會有紅中帶青、帶黑、慘紅、老紅、嫩紅等不同形態。也可能同時出現面色像桃花般紅潤,面部光澤過於亮眼,但人卻感到疲憊無神,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徵兆,屬於無法醫治的情況。如果要搶救,應該以收斂元氣為主,可以使用潛陽丹、回陽救急湯、白通湯、金匱腎氣丸等藥方,服用一兩劑後,如果紅潤的光澤能夠收斂,就有可能恢復生機,否則很快就會有生命危險。
務必要及早判斷,不要輕易治療。 (眉批:知非氏說:「唇」字從「辰」從「口」,其氣機是從寸口這個部位發動,到達辰位。辰位對應春季三月,在卦象中為夬卦,是陽氣上升的象徵,而辰口就是唇的部位。知道唇這個部位屬陽,它的氣機喜歡向上升發,不宜受陰寒之氣凝滯,所以會出現紅腫的疾病,嚴重時甚至會潰爛疼痛。這絕對不是實證,欽安先生教人要仔細辨別兼有的症狀,才能通曉病情的變化。知非先生從病根來探討,說明其獨特性。)
要通曉病情的變化,辨識其獨特性,了解其生機,判斷其死期,這是醫學的根本法則。
現在有些醫術粗糙的醫生,一看到嘴唇紅腫,不分辨虛實,就用大黃、石膏等寒涼藥物來治療,這樣就會導致實證更加嚴重,虛證直接死亡,這點必須要知道。其中還有些患者會出現流口水不止的情況,可以從口氣的冷熱和病症的部位來判斷,就可以找到陰陽虛實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