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法圓通》~ 卷一 (10)
卷一 (10)
1. 舌腫、舌痛、重舌、舌強、舌麻、舌木、舌縮
按舌證雖有數端,不外陰陽兩法。如腫痛與重者,氣之有餘也。氣有餘,便是火,必有火形可徵。如縮與強、麻木者,氣之不足也,氣不足,便是寒,定有陰寒情形可驗。治腫痛與重,不外清熱一法,如黃連解毒湯、導赤散、大小承氣、黃連瀉心湯之類。治縮與麻木、強,不外扶陽祛陰、化痰降逆一法,如白通湯、薑桂飲、黃耆建中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半夏乾薑湯之類。
白話文:
診斷舌象的方法雖然有很多,但總不出「陰陽」這兩大類。
例如:舌頭腫脹疼痛、沉重,表示氣太盛。氣盛就是火氣,一定會有火象的徵兆。
反之,如果舌頭縮小、僵硬、麻木,表示氣不足。氣不足就是寒氣,一定會有陰寒的徵兆。
治療舌頭腫脹疼痛和沉重,主要以清熱為主,例如黃連解毒湯、導赤散、大小承氣湯、黃連瀉心湯等。
治療舌頭縮小、麻木和僵硬,主要以扶助陽氣、祛除陰氣、化痰降逆為主,例如白通湯、薑桂飲、黃耆建中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半夏乾薑湯等。
([眉批]化痰何以不用橘皮、南星、礞石,須知仲景六經方中無此品類,或者漢時尚未出此藥耶一噱。)
白話文:
(註解)化痰為什麼不用橘皮、南星、礞石?要知道仲景的六經方中沒有這些藥,或許那時還沒有這些藥吧!
近來市習,一見舌痛,皆云舌乃心之苗,皆火為病也,即以冰硼散吹之,黃連解毒服之。有餘立瘳,不足則殆。([眉批]知非氏曰:舌之所以能言者,氣機之貫注也。何必執定乃心苗一語,以治舌證。欽安不言之隱,知非饒舌點出,學者當亦豁然矣。)
白話文:
最近流行的治療方式,一看到舌頭疼痛,就說舌頭是心的幼芽,一定是火熱病症,隨即使用冰硼散吹灑,服用黃連解毒藥。病症嚴重者立馬痊癒,病情輕微者反而會病情加重。(眉批:知非子說:舌頭之所以能說話,是因為氣血的貫通所致。何必拘泥於舌頭是心苗這個說法來治療舌頭疾病。欽安的保守觀點沒有明說,知非子直言不諱地點出,學者們也應該醍醐灌頂了。)
2. 喉蛾
按喉蛾一證,有少陰君火為病者,有腎氣為病者,有胃中積熱上攻而致者,有怒動肝火上攻而致者。
白話文:
按喉蛾這一症狀,有因少陰君火引起的,有因腎氣引起的,有因胃中積熱上攻引起的,也有因憤怒導致肝火上攻引起的。
因少陰君火為病者,或由外挾風熱,與君火協化,或本經素有邪,發泄不暢,上刑于肺。少陰之脈挾咽喉,咽喉窄狹,火氣太甚,欲發泄而不能,薰蒸於上,而生蛾子。其人定多心煩、小便短赤、口渴飲冷。若挾風熱,多現發熱,身疼,頭痛。法當祛風清熱,如導赤散加荊、防、銀花之類。
白話文:
在少陰經君火旺盛導致的疾病中,可能由外來的風熱邪氣與體內的君火相互作用而形成,也可能原本體內就有邪氣,沒有及時排出,向上侵犯肺部。少陰經的脈絡經過咽喉,咽喉部位狹窄,火氣過於旺盛,想要發泄卻受阻,熱氣向上燻蒸,就會產生鵝口瘡。患者通常會心煩、小便短赤、口渴喜飲冷飲。如果兼夾風熱,則會出現發熱、身體疼痛、頭痛等症狀。治療方法應以祛風清熱為主,例如服用導赤散並加入荊芥、防風、銀花等藥材。
無風熱而獨君火旺為病者,輕則甘桔湯,重則黃連解毒湯之類。
白話文:
如果不是風熱,而是隻有內熱過旺的病人,病情較輕的,可用甘桔湯;病情較重的,可用黃連解毒湯之類的藥方。
因腎氣不藏,上攻於喉而致者,(俗云:陰虛火旺,不知腎氣以潛藏為順,上行為逆,實由君火太弱,不能鎮納群陰。非陰之虛,實陰之盛,世人錯認。)原由君火弱而不能制陰,陰氣上僭,逆於咽喉而生蛾子。其人口內肉色必含青黑色,或慘黃淡白色,即或唇紅甚,而口氣溫,痛亦不甚,人困無神,脈必浮空。法宜扶陽,如封髓丹、薑桂飲、白通、潛陽等方,皆可令服。
白話文:
由於腎氣無法收藏,反流到喉嚨而造成的(俗稱:陰虛火旺,但不知腎氣的順應之道是收藏,上行是違背正常的,其實是由於陽氣太弱,無法鎮壓所有的陰氣。並不是陰虛,而是陰盛,世人誤認了。)起因是陽氣虛弱,無法制約陰氣,陰氣過於旺盛,逆流到咽喉而生成潰瘍。他們嘴巴裡的肉色一定帶有青黑色、慘黃色或淡白色,即使嘴脣很紅,但口氣是溫和的,疼痛也不算嚴重,人也疲倦無神,脈象一定浮浮虛虛的。治療方法適合扶助陽氣,例如封髓丹、薑桂飲、白通、潛陽等方劑,都可以讓患者服用。
因積熱上攻而致者,其人必過食厚味,或胃中素有伏熱,上攻於肺,亦生蛾子。多煩渴飲冷,二便不利,口臭氣粗,紅腫痛甚。法宜去積熱,如大小承氣湯,或平胃散加丑牛、檳榔、大黃、三稜、莪朮之類。
白話文:
由於累積的熱氣上升而導致的,這類患者必定過量食用肥甘厚味,或胃中原本有潛伏的熱氣,上衝到肺部,也會生長喉風。通常症狀包括頻繁口渴且愛喝冷飲、大小便不通暢、口臭氣味粗濁、喉嚨紅腫疼痛劇烈。治療方法應以去除積熱為原則,例如服用大承氣湯或平胃散,並加味牛黃、檳榔、大黃、三稜、莪朮等藥材。
因怒動肝火,上攻於肺而生蛾子。其人兩脅必痛,動輒躁煩,面青口苦,脈必弦洪。法宜清肝,如丹梔逍遙散、大青飲、柴胡湯加丹梔之類。
白話文:
由於發怒導致肝火旺盛,向上衝擊肺部而引發蛾子病(蛾子指喉部白膜)。
患者兩旁脅肋必定疼痛,容易煩躁,面色青黑,口發苦味,脈象必定弦緊而洪大。
治療方法應以清肝降火為主,例如丹梔逍遙散、大青飲、加入丹梔子的柴胡湯等方劑。
總之,病情變化,非一二端能盡,其實萬變萬化,不越陰陽兩法。([眉批]圓通一至。)若欲逐經、逐臟、逐腑論之,旨多反晦,誠不若少之為愈也。([眉批]知非氏曰:喉至生蛾,其咽必腫痛而甚,有礙食飲,病家多驚恐,其證又因初起誤治者多。在明醫雖能剖析陰陽虛實,按經用藥,而緩不濟急,病家恐惴,如外科所配八寶紅靈丹,亦不妨暫用吹喉,以解燃眉,略寬其心。病人得此,心神稍定,然後按法投方,易於奏效。
此知非所經試,亦濟世之婆心也。學者留意。至於理法,喉屬少陰,欽安究及所因,實為詳明,何多求焉。)
白話文:
總之,疾病的變化,不是一兩條路就可以概括,實際上是千變萬化,但都離不開陰陽兩法。(批註:圓通全面。)如果想要根據經絡、臟腑來分析,反而會讓要點變模糊,實在不如從簡約切入為好。(批註:知非氏說:喉嚨生瘡,咽喉一定會腫痛得很厲害,影響飲食,病人大多驚恐不安,而且這種病症多是因為初期治療錯誤。明醫雖然可以分析陰陽虛實,按經絡用藥,但是緩不濟急,病人會感到恐懼不安,就像外科使用的八寶紅靈丹,可以暫時用於吹喉,以解燃眉之急,讓病人稍寬心。病人用了這個藥,心神會稍稍安定下來,然後再按照方法開方,就容易奏效。
近來市習,一見喉症,往往用吹喉散、冰硼散、開喉劍,一派寒涼之品,甚者刺之。陽證無妨,陰證有礙。認證貴明,須當仔細。
白話文:
最近很流行,只要看到喉嚨疾病,通常都會使用吹喉散、冰硼散、開喉劍等寒涼藥品。嚴重一點的,還會用針刺治療。如果是陽性體質的病人,用這些藥物並無大礙,但若是陰性體質的病人,則可能會有害處。辨證時必須仔細謹慎,才能正確判斷病情。
3. 兩手膀背痛
按膀背痛一證,有因外感風寒,閉塞經絡而作者;有因中氣不足,內寒阻滯而作者。
白話文:
按膀背疼痛這一症狀,有因外感風寒閉塞經絡引起的;也有因中氣不足,內寒阻滯引起的。
因外感風寒而致者,其人定多畏寒惡風,或發熱而兼頭疼。法宜宣散,如桂枝、羌活附子湯、麻黃附子細辛湯之類。
白話文:
由於感染風寒引起的,患者一定會怕冷怕風,或發燒兼頭痛。治療方法應該是宣散,諸如桂枝、羌活附子湯、麻黃附子細辛湯之類的藥方。
因中氣不足而致者,由中宮素虛,真氣不能充周四體,寒邪痰濕,亦得以阻滯經絡,而痛立作矣。其人定然面白少神,飲食減少,或逢晦明陰雨而更甚,麗照當空而覺輕。法宜溫中行氣為主,如建中湯倍桂、附,補中益氣湯加羌、附,或理中湯加桂枝、香附。予恆見中年老婦,每多兩手膀痛而不能舉,時常作苦。
白話文:
由於身體中心元氣不足所致,人體中宮原本虛弱,真氣無法充沛周全四肢,寒邪、痰濕也因此得以阻滯經絡,進而引發疼痛。這樣的人通常面無血色、精神不佳,食慾減退,並且在陰霾多雨的天氣時症狀加劇,晴朗天氣時則感覺較為舒緩。治療的方法應以溫補中氣、疏通氣血為主,可以使用如建中湯加倍桂枝、附子,補中益氣湯加上羌活、附子,或理中湯加上桂枝、香附等藥方。我經常看到中年婦女,兩臂疼痛,無法舉起,總是感到難受。
究其受病之由,多起於少年天癸至時,不知保養,洗衣漿裳,輒用冷水,以致寒涼傷及經絡,因而天癸不行者亦多。即或體強,而寒涼不能害,視為平常,不知人身真氣有盛即有衰,氣未衰時,寒涼雖侵,不即為害,迨至中年老時,本身正氣已衰,或兼受一點寒邪引動,而痛於斯作矣。予每以甘草乾薑湯加鹿茸、桂尖、附子、蔥、酒治之多效。
白話文:
探究發病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年輕時天癸初潮時,不注意保養,洗衣服和漿衣服時經常使用冷水,導致寒涼損傷了經絡,因此天癸不通的人也很多。即使身體強壯,寒涼無法傷害,也把它當成常事。不知人體的真氣有旺盛也有衰竭的時候,氣未衰竭時,寒涼侵襲也不會立即造成傷害。等到中年老年時,本身的正氣已經衰竭,或者兼受一點寒邪誘發,就會發作疼痛。我每次用甘草乾薑湯加減鹿茸、肉桂尖、附子、蔥、酒來治療,效果大多很好。
([眉批]夫人少年作苦,恃勇力作,迨至中晚之歲,稍能逸豫,勞傷之疾徐發於內,痛苦立作,見於手膀腳腿者多。粗工不識,,任治罔效,往往病人自能體會。何者今之痛處,皆昔之勞力處也。欽安此按,識見絕高,深合《內經》比類從容之法,非功力精到者,未易臻此,又醫之一大法也,學者不可不知。)
白話文:
(批註:女人年輕時吃苦,仗著力氣做事,等到中年後期,稍微能休息,勞損的疾病就慢慢從體內發作,痛苦發生得很快,表現在手、肩、腳、腿上的人很多。粗俗的人不認識(這個病),任由治療卻沒有效果,很多時候病人自己都能感受到。什麼原因呢?現在感到疼痛的地方,都是以前勞作的地方。欽安這樣註解,見解極高,與《內經》所說的「比較相似的事物互相應對」的方法十分契合,不是功力深厚的人,不容易達到這種境界,這也是醫學中的一大法則,學醫的人不可不知道。)
近來市習,一見兩手膀痛,每以五積散、流氣飲,與夫羌活、荊、防、伸筋、舒筋草、蘇木、靈仙、松節之類,亦多獲效。總不若辨明外感內傷、陰陽虛實為要。
白話文:
最近流行的醫藥習慣是,只要見到有人兩手疼痛,就給他們服用五積散、流氣飲,以及羌活、荊芥、防風、伸筋草、舒筋草、蘇木、靈仙、松節等中藥。雖然這些藥物也有效,但是最重要的是辨別清楚患者是外感還是內傷、陰虛還是陽虛。
更有手指麻木一證,屬脾氣不能充周者多,外感者少,兼痰濕亦多。不外溫中行氣為主,如歸脾湯加天麻、半夏,六君、四君加附、桂、香、砂,建中湯倍桂、附加香附、當歸之類。
白話文:
另外,出現手指麻木的現象,大多是脾氣不足導致,外感因素造成的較少。同時,痰濕重的問題也較常見。治療原則不外乎溫補脾胃、行氣化濕,例如:
- 歸脾湯加入天麻、半夏
- 六君子湯或四君子湯加入附子、桂枝、香附、砂仁
- 建中湯加倍桂枝、附子,再添加香附、當歸等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