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法圓通》~ 卷一 (7)
卷一 (7)
1. 肺病咳嗽
更有一等,陽虛陰盛已極,元陽將脫之咳嗽,氣喘痰鳴,六脈浮空,或勁如石,唇青爪甲黑,周身大熱,自汗,乃脫絕危候,急宜大劑回陽飲治之,十中可救二三。余曾經驗多人,但逢此候,務先在藥單上擬明,以免庸俗借姜附為口舌。
余又得一奇法。([眉批]非法之奇,乃人之愚者多也,故又借一奇字,以醒人眼目。)一人病患咳嗽,發嘔欲吐,頭眩腹脹,小便不利。余意膀胱氣機不降而返上,以五苓散倍桂,一劑便通,而諸證立失。由是觀之,醫貴明理,不可固執,真不謬矣。
查目下市習,於咳嗽一證,每每見痰化痰,見咳止咳,所用藥品,無非杏仁、貝母、冬花、紫菀、百合、桑皮、化紅、蘇子、白芥、南星、薄荷、半夏,與夫參蘇飲、蘇沉九寶、滋陰六味,一味雜投,以為止咳化痰,每每釀成勞證,此豈藥之咎哉。由其不知內外各有攸分,陰陽各有實據,藥性各有專主,何其相沿不察,貽害無窮也。
予故辨而正之。
白話文:
還有一種情況,是陽氣虛弱到極點,陰氣過盛,元陽快要脫離的咳嗽,會氣喘、痰多有聲,脈象虛浮無力,或強硬如石頭,嘴唇發青、指甲發黑,全身發熱、冒冷汗,這是瀕臨死亡的危險徵兆,必須趕快用大劑量的回陽飲來治療,或許十個人中可以救回兩三個。我曾經多次遇到這種情況,只要碰到這種症狀,一定會在藥方上先寫清楚,以免庸醫把薑和附子當成口頭說說而已。
我還得到一個奇特的治法。([旁批]這不是什麼奇怪的治法,而是很多庸醫很愚蠢,所以我才用「奇」字來提醒大家。)有個病人咳嗽,想吐,頭暈、肚子脹、小便不順暢。我認為是膀胱的氣機無法下降反而往上衝,就用五苓散加倍桂枝,吃一劑就通暢了,其他症狀也都消失了。由此看來,醫學貴在明白道理,不可以固執己見,這真是沒有錯的。
看看現在市面上流行的治療方法,對於咳嗽這個病症,總是看到痰就化痰,看到咳嗽就止咳,所用的藥物,不外乎杏仁、貝母、冬花、紫菀、百合、桑白皮、化紅、蘇子、白芥子、南星、薄荷、半夏,以及參蘇飲、蘇沉九寶、滋陰六味等,胡亂地混用,以為這樣就能止咳化痰,常常因此釀成虛勞的病症,這難道是藥物的錯嗎?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內在和外在有各自的區別,陰和陽各有其實質的依據,藥性有各自的專門作用,為何會這樣互相沿襲而不仔細分辨,導致禍害無窮啊!
所以我才要辨明並加以改正。
2. 肺痿肺癰
(痿症,咳吐濁沫或膿血,口臭不渴,小便利。癰症,咳吐膿血,胸中隱隱作痛,將成時,坐臥不安)
按癰、痿二證,名異而源同。(同者,同在肺也。)痿虛(由肺陽不足,而津液失運。)而癰實。(由肺陰不足,而燥邪日生蘊釀日久。)痿宜溫肺,《金匱》之甘草乾薑湯是也。(姜性辛溫,能宣肺中之寒,甘草能緩姜性之散,又能溫中補中,又足生氣,故見功實速。余曾經驗多人。
)癰宜開壅,《金匱》之皂莢丸是也。(皂莢功專開壅去垢,又得蜜、棗以安中,邪去而正氣無傷,妙法也。[眉批]辛甘化陽,甘鹹養陰,學者功力深到,便識得此義玄妙,醫中之能事畢矣。)予細維《金匱》治痿證,首列甘草乾薑湯,明是辛甘化陽之法,必是肺冷無疑。
再以痿字義考之,委者,謝也。([眉批]委謝癰壅,晰義精確,一虛一實,判若列眉。)如花木之葉萎,敗而無潤澤,其源定屬坎中真氣不上薰蒸。若坎中既有真氣上騰,肺何由而得萎也。而治癰以皂莢丸,(皂莢辛鹹,棗、蜜味甘。)明是甘鹹養陰之法,必是肺熱無疑。
更以癰字義考之,癰者,壅也。壅則聚而不通,熱伏不潰之象,其源定屬水衰火旺。然癰之將成未成,其中尚有許多治法。果系胸中隱痛,脈數滑,口中辟辟燥,唾膿血,坐臥難安。此際乃癰的候。否則照常治嗽法投之。予意當以肺陽不足而痿證生,肺陰不足而癰證起,以定此二案。
([眉批]陰陽案定,人有遵循。)後學始有把握,庶不致錯亂無據也。
白話文:
肺痿肺癰
肺痿這種病症,會咳嗽吐出混濁的泡沫痰液或膿血,口中有異味但不覺得口渴,小便通常正常。而肺癰這種病症,則會咳嗽吐出膿血,胸口隱隱作痛,在病將要發作時,會感到坐立難安。
雖然肺癰和肺痿這兩種病症名稱不同,但它們的根源是相同的(都是發生在肺部)。肺痿是屬於虛證(因為肺的陽氣不足,導致體內津液無法正常運行),而肺癰則屬於實證(因為肺的陰液不足,導致燥熱之邪氣不斷產生並積聚)。
治療肺痿應該用溫補肺氣的方法,就像《金匱要略》中的甘草乾薑湯一樣(生薑性味辛溫,可以宣散肺中的寒氣;甘草能緩和生薑的溫散之性,又能溫補脾胃、補充元氣,因此見效很快。我曾多次驗證過這個方子的效果)。
治療肺癰則應該用疏通壅塞的方法,就像《金匱要略》中的皂莢丸一樣(皂莢的功效專注於疏通壅塞、去除污垢,再加上蜂蜜和紅棗可以調和脾胃,這樣既能去除邪氣,又不會損傷正氣,真是個巧妙的方法。[眉批:辛味和甘味可以化生陽氣,甘味和鹹味可以滋養陰液,學者如果能深入理解這個道理,就能明白醫學的精髓了,醫術也就達到巔峰了。])。我仔細研究《金匱要略》治療肺痿的方子,首先就列出甘草乾薑湯,這明顯是辛甘化陽的方法,說明肺痿一定是肺部寒冷所致。
再從「痿」字本身的含義來考量,「委」有衰敗的意思。[眉批:委謝、癰壅,解釋非常精確,一虛一實,判若鴻溝。]就像花草樹木的葉子枯萎一樣,失去了潤澤,它的根源必定是腎中的真氣無法向上滋養肺部。如果腎中的真氣能正常向上運行,肺又怎麼會出現萎縮呢?而治療肺癰的皂莢丸(皂莢味辛鹹,紅棗和蜂蜜味甘),明顯是甘鹹滋養陰液的方法,說明肺癰一定是肺部有熱。
再從「癰」字本身的含義來考量,「癰」有壅塞的意思。壅塞就是聚集不通,是熱邪潛伏而無法發散的現象,它的根源必定是腎水衰竭、心火旺盛。然而,肺癰在將要形成和尚未形成時,還有很多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出現胸口隱隱作痛、脈搏快速而滑、口中乾燥、咳嗽吐出膿血、坐立難安等症狀,這時候就確定是肺癰了。否則,就按照一般治療咳嗽的方法處理。我認為,肺陽不足會導致肺痿,而肺陰不足會導致肺癰,這可以作為判斷這兩種病症的依據。
[眉批:陰陽病因明確,人們才能有所遵循。]後來的學醫之人,才能有把握,不至於因為沒有根據而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