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發

《察病指南》~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診五臟賊邪脈

東方角木春肝木。木畏金。遇肺金乘木大逆。八月死。

南方徵火夏心火。畏水。遇腎水乘火大逆。十一月死。

中央宮土脾土。畏木。遇肝木乘土大逆。二月死。

西方商金秋肺金。畏火。遇心火乘金大逆。五月死。

北方羽水冬腎水。畏土。遇脾土乘水大逆。六月死。(此即前四季相剋脈也。前言其所死之日。此言其所死之月。故兩存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在描述中醫學中的五臟與五行相剋理論,內容如下:

春天時,東方對應的是肝臟,其性屬木。但木怕金,如果肝氣遇到肺金過盛的情況,會形成強烈的衝突,預示著八月可能有生命危險。

夏季時,南方對應的是心臟,其性屬火。但火怕水,如果心氣遇到腎水過盛的情況,會形成強烈的衝突,預示著十一月可能有生命危險。

季節交替時,中央對應的是脾臟,其性屬土。但土怕木,如果脾氣遇到肝木過盛的情況,會形成強烈的衝突,預示著二月可能有生命危險。

秋季時,西方對應的是肺臟,其性屬金。但金怕火,如果肺氣遇到心火過盛的情況,會形成強烈的衝突,預示著五月可能有生命危險。

冬季時,北方對應的是腎臟,其性屬水。但水怕土,如果腎氣遇到脾土過盛的情況,會形成強烈的衝突,預示著六月可能有生命危險。

(以上所述,就是之前所提到的四季中各臟器相互剋制的脈象。前面提及了可能致死的日子,這裡則是指出可能致死的月份,因此我們同時保留兩種說法。)

2. 診四時虛實脈歌

春得冬脈只是虛。(謂春脈弦。反得冬石脈。是腎水。為木之母從後來乘肝木之子。為虛邪。)兼令補腎病自除。(母虛則補之)若得夏脈緣心實。(得夏洪脈。是心火。為木之子從前來乘肝木之母。為實邪。)還應瀉子自無虞。(子實則瀉之。)夏秋冬脈皆如是。在前為實後為虛。

春中若得四季脈。不治多應病自除。(四季緩脈。是脾土。為木之妻不勝於夫。為微邪。雖不治而病自愈。)

白話文:

[診斷四季虛實脈動的歌訣]

在春天如果摸到冬天的脈象,這代表身體有虛弱的情況。(意思是在春季,正常的脈象應該是弦脈,但反而摸到了冬天常見的石脈,顯示腎水過盛,腎為肝的母親,現在腎水來剋制肝木,這是虛邪的表現)

同時應當補腎,疾病自然會消除。(母親虛弱的時候就應該補強)

如果在春天摸到夏天的脈象,這可能是因為心臟功能較強。(摸到夏天常見的洪脈,代表心火旺盛,心臟為肝的兒子,現在心火來剋制肝木,這是實邪的表現)

應該適當調節心臟功能,這樣就不會有問題。(兒子太強的時候就應該減弱)

在夏季、秋季和冬季,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前面的是實邪,後面的是虛邪。

如果在春季摸到四季脈,通常不需要治療,疾病會自己好。(四季脈是脾土的緩脈,脾土為肝的配偶,但力量小於肝,是微邪,即使不治療,疾病也會自愈)

3. 下指輕重法

凡診候安神靖氣。男先診左手。女先診右手。將中指揣得關位。卻以第一指著寸部令徹骨。漸徐舉指。關尺部皆然。(此先重而後輕也。活人書云。先浮按消息之。次中按。次重按。此先輕而後重也。亦得。)

白話文:

【下指輕重法】

凡是進行診斷時,需保持心情平靜,氣息穩定。對於男性,應先檢查左手;女性則先檢查右手。首先用中指找到手腕的關脈位置,再用食指輕壓寸脈部位,力度要能穿透到骨頭,然後慢慢抬起手指,對關脈和尺脈部位的檢查也是同樣的操作方式。(這就是先用力再減輕力道的檢查方法。《活人書》提到,應先輕輕按壓來感受脈象,再用中等力度按壓,最後用大力度按壓。這是先輕後重的方法,同樣適用。)

4. 診五臟動脈法

脈來五十動一止者。五臟六腑受氣足。其人無病。

脈來四十動一止者。一臟無氣。謂腎氣先盡也。其人後四年春草生時死。

脈來三十動一止者。二臟無氣。其人後三年穀雨至時死。

脈來二十動一止者。三臟無氣。其人後二年桑椹赤時死。

脈來十動一止者。四臟無氣。其人後一年草枯時死。

脈來五動一止者。五臟無氣。其人後五日死。

王叔和云。脈來四動一止八日死。三動一止六七日死。兩動一止三四日死。(別本云。但此止者非結脈促脈之止也。此是代脈之止也。至於代脈。非達人者難窺者乎。)

白話文:

【診斷五臟動脈的方法】

如果脈搏每跳五十次停一次,這表示五臟六腑的氣血都很充足,此人身體健康。

如果脈搏每跳四十次停一次,這表示有一臟器的氣血不足,通常是腎氣已盡,預計此人會在四年後春天草木開始生長的季節去世。

如果脈搏每跳三十次停一次,這表示有兩個臟器的氣血不足,預計此人會在三年後穀雨節氣時去世。

如果脈搏每跳二十次停一次,這表示有三個臟器的氣血不足,預計此人會在二年後桑葚成熟變紅的時候去世。

如果脈搏每跳十次停一次,這表示有四個臟器的氣血不足,預計此人會在一年後草木枯萎的時候去世。

如果脈搏每跳五次停一次,這表示五臟的氣血都已耗盡,預計此人會在五天後去世。

王叔和說,如果脈搏每跳四次停一次,預計八天後去世;每跳三次停一次,預計六到七天後去世;每跳兩次停一次,預計三到四天後去世。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脈搏停止,並不是指結脈或促脈的停止,而是指代脈的停止。對於代脈的理解,若非對醫學有深厚造詣的人,是難以理解的。

5. 診六腑平脈法

左手寸口,手太陽小腸。脈洪大而緊。(一云洪大而長。)為受盛之官,名受盛之府。

左手關上,足少陽膽。脈弦大而浮。(一云大而浮。一云乍數乍疏乍短乍長。一云乍大乍小乍短乍長。其與祟脈無異,何以區別?然兩手三部皆然方為祟脈。今獨左手關部如此,則謂之膽脈可也。)為中正之官,名清淨之府。(一雲中精之府)相火膽與風木肝合脈,急則為驚。

左手尺內,足太陽膀胱。脈洪滑而長。為州都之官,名津液之府。寒水膀胱與君火腎合脈,急則為瘕。

心脈居午,謂之君火宜也。今腎脈居子,亦謂之君火何義?命門脈為心主居亥,謂之相火宜也。今膽脈居寅,亦謂之相火又何耶?及觀內經天元紀大論篇,鬼臾區曰:「子午之歲上見少陰,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

少陽之上相火主之。」而釋者謂午亥之歲為正化,子巳之歲為對化。由此言之,則心腎皆可言君火,以其熱氣主之也。厥陰既主風氣,而手厥陰命門不當以相火言。

少陽既主其相火,則膽與三焦為相火明矣。

右手寸口,手陽明大腸。脈浮短而滑。(一云短而澀)為傳道之官,名傳道之府。

右手關上,足陽明胃。脈浮長而澀。(一雲浮大而短)為倉廩之官,名水穀之府。燥金胃與濕土脾合。

右手尺內,手少陽三焦。脈洪散而急。為決瀆之官,名外府。

白話文:

[診斷六腑平脈的方法]

使用左手寸口診脈,這部位對應的是手太陽小腸。脈象呈現洪大且緊繃(有說是洪大且長),小腸是接受和盛裝食物的器官,因此稱之為受盛之府。

在左手關上部位診脈,這部位對應的是足少陽膽。脈象呈現弦狀、大且浮(有說是大且浮、或時快時慢、時短時長、忽大忽小,這種脈象與受到邪氣影響的脈象相似,但如何區分呢?若雙手三部均呈現此種脈象,才被認為是受到邪氣影響。現在只有左手關上部位呈現此脈象,我們可以認為這是膽的脈象)。膽是中正的器官,被稱為清淨之府(也有說是中精之府)。膽與肝相合,急躁的脈象可能表示驚嚇。

左手尺內部位診脈,這部位對應的是足太陽膀胱。脈象呈現洪滑且長。膀胱是儲存液體的器官,被稱為津液之府。膀胱與腎相合,急躁的脈象可能表示有瘤。

心臟的脈象在午時,被認為是君火,這很合理。但腎的脈象在子時,也被認為是君火,這是什麼道理呢?命門的脈象在亥時,被認為是相火,這也很合理。但膽的脈象在寅時,也被認為是相火,這是為什麼呢?根據《黃帝內經》中的《天元紀大論》篇,鬼臾區說:「子午之年,少陰會在上方出現;巳亥之年,厥陰會在上方出現。少陰被稱為標,厥陰被稱為終。厥陰之上,風氣主宰;少陰之上,熱氣主宰;少陽之上,相火主宰。」解讀者認為午亥之年為正常的變化,子巳之年為對應的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心和腎都可以稱為君火,因為他們都是由熱氣主宰。既然厥陰主風氣,那手厥陰命門就不應該被認為是相火。既然少陽主相火,那膽和三焦作為相火就很明確了。

使用右手寸口診脈,這部位對應的是手陽明大腸。脈象呈現浮短且滑(有說是短且澀),大腸是負責傳導的器官,被稱為傳道之府。

在右手關上部位診脈,這部位對應的是足陽明胃。脈象呈現浮長且澀(有說是浮大且短),胃是倉廩的器官,被稱為水穀之府。胃與脾相合,分別屬燥金和濕土。

右手尺內部位診脈,這部位對應的是手少陽三焦。脈象呈現洪散且急。三焦是負責調節的器官,被稱為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