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發

《察病指南》~ 卷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

1. 墜壓類

從高頓僕內傷。腸滿。脈堅強者生。小弱者死。

白話文:

「從高處跌落導致內傷的情況下,如果腹部有脹滿感,但脈搏依然強勁有力的人,有生存的機會;反之,若脈搏顯得微弱,則情況危急,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2. 中毒類

中毒藥。脈洪大而速者吉。細而但出不入。並大小不齊者皆凶。

卒中惡毒。脈大而緩者生。(一云堅而微細者生)堅而浮者死。

中惡腹脹。脈緊細者生。浮大者死。(脈緊細微者生。緊大而浮者死)

中惡吐血數升。脈浮大而疾者生。沉數細者死。

患蟲毒。尺寸脈緊數而直硬者死。

白話文:

[中毒類]

如果中毒,脈搏顯得洪大且跳動快速是好現象。但若脈搏細弱,只見其出不見其回,或是脈搏大小不一,這都是凶兆。

突然中毒,如果脈搏雖大卻平緩,此人有存活的機會。(另有一說為:脈搏堅實且微微細弱者可存活);但如果脈搏堅實且浮動,則預示死亡。

若是因為中毒導致腹部脹大,脈搏緊繃且細弱者有生存希望,脈搏浮大則是死亡預兆。(脈搏緊繃細微者可存活,緊繃大且浮動者則是死兆)

中毒後嘔血數升,脈搏浮大且快速者有存活可能,脈搏沈澀、頻率快且細弱者則預示死亡。

若遭受蟲毒侵襲,兩寸和尺部的脈搏緊繃、頻率快且直硬,這預示死亡。

3. 雜病類

咳而尿血。脈微細者生。大者死。

寒熱瘛瘲。脈代絕者死。

外實內熱吐瀉。脈沉細者生。洪大者死。

內實腹脹痛乾嘔。手足煩熱。脈洪大實者生。沉細者死。

陰陽俱竭。齒上如熟小豆。脈躁者死。

身熱脈浮澀者死。

無故而喑。脈不至。此氣暴厥。氣復則已。

病人飢寒。脈細。氣少泄痢。飲食不入。是謂五虛。其人必死。

病人漿粥入胃泄注。上則肌大熱。前後不通。胃悶脈盛。是謂五實。其人必死。若得身汗後利則生。

老人脈微。陽羸陰強者生。脈躁大加息者死。陰羸陽強。脈至而代。奇日而死。

病甚脈洪大者易瘥。脈不調者難瘥。

病人脈實大急數者凶。

左手寸口脈偏動。乍大乍小。從寸至關。從關至尺。三部之位。處處動搖各異。不同其人。仲夏得此脈。桃葉落時死。脈若小急。背膈偏枯。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脈至而搏。衄血身熱者死。右手寸口脈偏沉伏。乍大乍小。朝來浮大。暮即沉伏。浮大則上過魚際。沉伏則下不至關。來往無常。時伏又來者。榆葉枯落時死。

三部脈皆澀、皆滑、皆緊急、皆軟弱、皆如張弓、皆微而伏、皆細而數、皆累累如珠者。長病人得之皆死。

白話文:

[雜病類]

  1. 如果咳嗽且尿中有血,但脈搏微細,有存活的機會;如果脈搏很大,則可能死亡。

  2. 若有發冷發熱、抽搐的症狀,脈搏忽快忽慢或消失,這可能是致命的。

  3. 外表看似健康,內裡卻發熱並伴有嘔吐、腹瀉,脈搏沉細,可能還有救;若是脈搏洪大,情況就危急了。

  4. 內臟實證,腹部腫脹疼痛,乾嘔,手腳煩熱,脈搏洪大且實,還有可能活下來;若脈搏沉細,情況就不妙了。

  5. 陰陽兩極都衰竭,牙齒上出現像煮熟的小豆,脈搏躁動,這可能是死亡的徵兆。

  6. 身體發熱且脈搏浮澀,這可能是死亡的預兆。

  7. 無緣無故聲音嘶啞,脈搏不正常,這可能是突然的氣厥,若氣息恢復,可能就會好轉。

  8. 病人又餓又冷,脈搏細微,氣息微弱,持續拉肚子,食物無法吞嚥,這是所謂的「五虛」,這種情況下病人可能會死亡。

  9. 病人喝粥後仍拉肚子,身體上半部非常熱,但排泄不順暢,胃部悶堵,脈搏強烈,這是所謂的「五實」,這種情況下病人可能會死亡。但若能流汗並順利排便,就可能活下來。

  10. 老人脈搏微弱,陽氣衰弱,陰氣旺盛,可能還會活著;若脈搏急躁、大且頻繁,可能就會死亡。陰氣衰弱,陽氣旺盛,脈搏忽快忽慢,每隔一天就會死亡。

  11. 病情嚴重,脈搏洪大,病情可能容易好轉;若脈搏不規律,病情可能不易康復。

  12. 病人脈搏實大且急促,這是一個不祥的徵兆。

  13. 左手寸口脈搏異常,大小不一,從寸到關,從關到尺,各部位脈搏都不同,這在夏天得到這樣的脈象,可能在桃樹葉子落下的時候死亡。脈搏小而急,背脊和胸膈部分偏側萎縮,年齡不到二十,可能三年內死亡。脈搏跳動且搏動,伴有鼻出血和身體發熱,可能就會死亡。

  14. 右手寸口脈搏忽深忽淺,大小不一,早上浮大,晚上就沉伏,浮大時超過魚際,沉伏時不到關節,來去不定,時而沉伏時而又來,可能在榆樹葉枯落的時候死亡。

  15. 三部脈搏都澀、滑、緊急、軟弱、像拉緊的弓、微弱且沉伏、細且急促、像連串的珠子,長期患病的人若得到這樣的脈象,都會死亡。

4. 診太衝衝陽脈

太衝穴在兩足大趾本節後二寸陷中動脈是。(一云一寸半)足厥陰之所注。診此者。可決男子之死生也。(或診太谿命門脈。穴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

衝陽穴(一名會源即趺陽穴也)在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上。去陷谷三寸是。(即足面系鞋之所)診此者。以察其胃氣之有無也。

白話文:

【診斷太衝穴與衝陽穴】

太衝穴的位置位於雙腳大拇指關節後方約二寸的凹陷處,能摸到脈搏跳動的地方。(另有一說為一寸半)這是足厥陰經脈匯聚之處。通過診斷這個穴位,可以判斷出男性患者的生命狀況。

衝陽穴,又名會源,即是趺陽穴,位於腳背上方五寸,腳骨間的脈動位置,離陷谷穴三寸處。(也就是穿鞋時繫鞋帶的地方)診斷這個穴位,主要是用來觀察患者胃氣是否存在。

以上就是對太衝穴和衝陽穴的現代化解釋。

5. 論病之本

肝惡風。諸風掉眩。其本在肝。心惡熱。諸熱暴瘛。瘡瘍血疾。其本在心。脾惡濕。諸濕腫滿。其本在脾。肺惡寒。諸氣膹郁。其本在肺。腎惡燥。諸寒收引。其本在腎。

諸厥痼泄。其本在下。諸痿喘嘔。其本在上。

白話文:

[討論疾病的根源]

肝臟不耐風邪,各種因風引起的搖動與頭暈,其根本原因在於肝臟。心臟不耐高溫,各種由熱導致的突然抽搐,以及皮膚病、出血性疾病,其根本原因在於心臟。脾臟不耐濕氣,各種因濕氣引起的腫脹和飽滿感,其根本原因在於脾臟。肺臟不耐寒冷,各種氣滯和鬱悶,其根本原因在於肺臟。腎臟不耐乾燥,各種因寒引起的收縮和緊繃,其根本原因在於腎臟。

各種的厥逆和慢性腹瀉,其根本原因在於下焦(下腹部)。各種的無力症、喘息和嘔吐,其根本原因在於上焦(上胸部)。

6. 察雜病生死證

瘧病。腰脊強急瘛瘲者不可治。

肌瘦脫肛。形熱不去者死。

屍厥體無所知。耳內有聲如嘯。汗出身溫者當自愈。唇青身冷者必死。

內外俱虛。身體冷汗出。微嘔而煩擾。手足厥逆。體不安靜者死。

形羸不能服藥。穀氣絕也。一病才已。一病復生。五行勝復相乘也。其人必死。

白話文:

【觀察複雜疾病的生死徵兆】

  1. 若是瘧疾患者,出現腰背僵硬、抽搐不止的狀況,這是無法治療的。

  2. 肌肉消瘦且有脫肛現象,若持續發燒不退,則病人將會死亡。

  3. 對於像是屍厥的患者,全身無力、無知覺,但若耳朵裡有如風嘯般的聲音,出汗後身體恢復溫暖,這類患者可望自行康復;反之,如果嘴脣呈現青色,全身冰冷,那麼此人必定會死亡。

  4. 內外都虛弱,身體冰涼且多汗,有輕微嘔吐和煩躁不安,手腳冰冷,全身不寧的患者,預測將會死亡。

  5. 體型憔悴到無法服用藥物,這代表消化系統功能已經衰竭。若一種疾病剛好,另一種疾病隨即發生,這顯示了五臟六腑功能失調,相互剋制的惡性循環,該患者勢必會死亡。

7. 五臟虛實外候

肝實則目赤。脅疼多怒。頰腫頭旋耳聾。宜瀉之。虛則目暗。筋攣脅拘。多悲恐。爪甲枯。不得大息。宜補之。心實則胸脅背臂盡痛。喜笑不休。口舌乾燥。宜瀉之。虛則少顏色。驚悸憂悲。舌根強。腰背痛。宜補之。

脾實則腹脹。大便不利。足痿不收。行善瘛。腳下痛。身重苦飢。宜瀉之。虛則吐逆。腹脹腸鳴。飲食不化。泄利無時。宜補之。

肺實則肩背股脛皆痛。喘嗽上氣。宜瀉之。虛則少氣咳血。耳聾嗌乾。宜補之。

腎實則腹脹體腫。汗出憎風。面目黧黑。少氣飧泄。小便黃色。宜瀉之。虛則䏚中冷。(乃脅下挾脊兩旁空軟處也)脊疼耳聾。厥逆無時。小便色變。宜鹿茸巴戟補之。

白話文:

【五臟虛實外在徵兆】

肝臟功能過於旺盛時,眼睛會呈現紅色,肋側會感到疼痛,且容易發怒。臉頰可能腫脹,有頭暈及耳鳴現象,這時候應當用適當方式來疏導肝氣。若肝臟功能衰弱,則眼睛視力會減退,肌肉可能會抽搐,肋側拘束不適,情緒上會變得比較悲傷和恐懼,指甲也會顯得乾枯無光澤,甚至呼吸不順暢,這時候應當補養肝臟。

心臟功能過旺時,胸、肋、背、手臂等部位都會感到疼痛,並且會持續地開懷大笑,嘴巴與舌頭會感到乾燥,這時候應當用適當方式來疏導心火。反之,心臟功能衰弱時,面色蒼白,會出現驚慌、恐懼、焦慮的情緒,舌根僵硬,腰背會感到疼痛,這時候應當補養心臟。

脾臟功能過旺時,腹部會感到脹滿,排便不順,雙腳會感到無力,行走時容易抽搐,腳底疼痛,身體沉重且經常感到飢餓,這時候應當用適當方式來疏導脾氣。反之,脾臟功能衰弱時,會有噁心、嘔吐、腹脹、腸鳴等消化不良的症狀,飲食不易消化,隨時可能有腹瀉情況,這時候應當補養脾臟。

肺臟功能過旺時,肩膀、背部、大腿、小腿等部位都會感到疼痛,會有喘息、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這時候應當用適當方式來疏導肺氣。反之,肺臟功能衰弱時,會感到氣短,甚至咳血,耳朵聽力下降,咽喉乾燥,這時候應當補養肺臟。

腎臟功能過旺時,腹部會感到脹滿,身體浮腫,容易出汗但怕風,臉部和眼睛周圍的皮膚顏色會變得較暗沉,呼吸短淺,餐後易腹瀉,小便顏色偏黃,這時候應當用適當方式來疏導腎氣。反之,腎臟功能衰弱時,腰部兩側及脊椎旁邊的部位會感到寒冷,脊椎疼痛,聽力下降,隨時可能出現四肢冰冷的情況,小便顏色會有所改變,這時候可以使用鹿茸和巴戟來補養腎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