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發

《察病指南》~ 卷中 (7)

回本書目錄

卷中 (7)

1. 九道脈

九道脈屬陽者二。屬陰者七。

一、長脈屬陽。,指下尋之。往來通度三關。如持竿狀。舉之有餘曰長。過於本位亦曰長。(黃帝脈經無長脈。有散脈。云大為散。乃陽盛陰虛之脈。焉知散非長也。)主渾身壯熱。坐臥不安。(是陽毒邪熱之氣居於三焦。患在於表。宜徐徐發表出汗而愈。散脈按之滿指。六腑氣絕於外。則手足寒上氣。五臟氣絕於內。則下利不禁。甚者不仁。其脈皆散。散則不聚。病亦危矣。)

二、促脈屬陽。,陽盛則促。按之極數。時止復來曰促。主積聚氣痞。四肢困劣。精神交亂。憂思所成(若診之向前而來。漸出關上。並居寸口。疾數則病血熱。發成斑點。忽然退減則生。漸加即死。然其促有五。曰氣、曰血、曰飲、曰食、曰痰。以五者留滯不行則止促。止促非惡脈也。)

三、短脈屬陰。,指下尋之。往來極短曰短。不及本位亦曰短。主四體惡寒。陰中伏陽。三焦氣壅。宿食不消。(宜大瀉。通利腸胃而安。)短而滑者病酒。短而數者心痛煩躁。

四、虛脈屬陰。,按之不足。遲大而軟曰虛。主氣血虛。生煩熱。少力多驚。心中恍惚。健忘(宜補益三焦即安)虛為腳弱。為食不化。為傷暑。小兒主驚風。

五、結脈屬陰。,陰盛則結。脈往來遲緩。時一止復來曰結。主胸滿煩躁。積氣生於脾臟之旁。大腸作陣疼痛。(宜宣瀉於三焦而愈)結為痰、為飲、為血、為積、為氣。(一雲氣塞脈緩則為結。活人書云。陰盛發躁。)

六、牢脈屬陰。,按之實強。有似沉狀。一云沉伏實大。如按鼓皮曰牢(即黃帝所謂革脈也。)

主骨肉疼痛。皮膚紅腫。胸中氣壅。喘息短促。(此心絕之脈也)尺脈牢。男子主陰疝偏墜。

女人主血崩瘕聚。(胞腎虛冷使然。)尺寸脈牢而長。關中無。為陰乾陽。苦兩脛重。小腹引腰痛。革為滿。為急、為虛寒相搏。婦人半產漏下。男子亡血失精。

七、動脈屬陰。,指下按之無頭尾。大如豆。沉沉微動。不來不往曰動。主四體虛勞疼痛。崩中血利。為驚恐。為攣、為泄。(眾經悉皆以動為陽脈。此脈居關上。陰陽相搏為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

八、細脈屬陰。,指下尋之。細如絲線。來往極微小曰細。主脛痠髓冷。乏力損精。囊下濕癢。小便遺瀝。細為氣血俱虛。為病在內。為積、為傷濕、為後泄、為寒、為神勞、為憂傷過度、為腹滿。細而緊。為寒疝、為癥瘕積聚、為刺痛。細而滑。為僵仆、為發熱、為嘔吐。

九、代脈屬陰。,指下尋之。往來緩。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或云臟絕中止。餘臟代動曰代。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老得之生。少得之死。婦人亦然。有孕約三月餘日也。代為五臟氣絕之脈。)

白話文:

[九種脈象]

在九種脈象中,屬於陽性的有兩種,屬於陰性的有七種。

一、長脈屬於陽性。在手指下探尋,脈搏往來暢通,穿越三關,就像拿著一根竿子一樣,抬起時脈搏仍有餘力,這就是長脈。如果脈搏超出原本的位置,也被認為是長脈。主要表現為全身高熱,坐臥不安。(此類脈象在《黃帝脈經》中未提及,但有散脈的描述,說脈象大為散脈,這是陽氣旺盛,陰氣虛弱的脈象。然而,散脈是否可以視為長脈呢?)主要病症為全身壯熱,坐臥不安。(這是因為陽毒邪熱的氣息在三焦中,病變在體表。應緩慢地讓患者發汗,使其出汗以達到治療效果。散脈按下去會充滿整個手指,如果六腑的氣息在外斷絕,就會出現手腳冰涼和上氣等症狀。如果五臟的氣息在內斷絕,就會出現嚴重的下痢。更嚴重的情況是肢體失去感覺,脈象散亂。脈象散亂表示氣息無法集中,病情也很危險。)

二、促脈屬於陽性。陽氣旺盛時,脈象會加速,脈搏頻率極快,有時會停止再恢復,這就是促脈。主要表現為氣滯,四肢疲乏,精神混亂,因憂慮和思考所致。(如果脈象向前往來,逐漸出現在關上,並且集中在寸口,脈象快速則病血熱,會形成斑點。如果突然減少則病情有所好轉,如果脈象逐漸加重則病情加重。然而,促脈有五種類型,分別是氣、血、飲、食和痰。當這五種因素在體內滯留不動時,脈象就會出現停頓和促現象。然而,停頓和促現象並不是一種惡性脈象。)

三、短脈屬於陰性。在手指下探尋,脈搏往來非常短,這就是短脈。如果脈搏沒有達到原本的位置,也被認為是短脈。主要表現為四肢惡寒,陰中有潛藏的陽氣,三焦氣息阻塞,食物不易消化。(應進行大瀉,通利腸胃以達到安寧。)如果脈象短而滑,則可能是醉酒;如果脈象短而快速,則可能是心痛和煩躁。

四、虛脈屬於陰性。按下去感覺不足,脈搏緩慢且柔軟,這就是虛脈。主要表現為氣血虛弱,易煩熱,力量不足,易驚嚇,心神恍惚,記憶力減退。(應補益三焦以達到安寧)虛脈也可能導致腳部無力,消化不良,中暑,兒童可能有驚風。

五、結脈屬於陰性。陰氣旺盛時,脈搏往來緩慢,偶爾會停止再恢復,這就是結脈。主要表現為胸部滿悶,煩躁,脾臟周圍產生氣滯,大腸陣痛。(宜宣瀉於三焦以達到康復)結脈可能是由痰、飲、血、積、氣等因素造成的。(有說法稱氣滯導致脈象緩慢,形成結脈。《活人書》指出,陰氣旺盛會引起煩躁。)

六、牢脈屬於陰性。按下去感覺堅實,類似於沉脈的狀態,另一種說法是沉伏實大,像按鼓皮一樣,這就是牢脈(即《黃帝》所謂的革脈)。

主要表現為骨肉疼痛,皮膚紅腫,胸中氣息阻塞,呼吸急促。(這可能是心臟功能衰竭的脈象)尺脈牢,男性可能有陰囊疝氣,女性可能有血崩和腫瘤聚集。(由於胞腎虛冷所致)尺寸脈牢而長,關中無,為陰乾陽,苦兩脛重,小腹引腰痛。革脈為滿,為急,為虛寒相搏,婦女半產漏下,男子亡血失精。

七、動脈屬於陰性。在手指下按壓,沒有明顯的頭尾,大小如豆,深沉地微微跳動,既不前來也不後往,這就是動脈。主要表現為四肢虛弱,疼痛,崩中出血,因驚恐所致,抽搐,腹瀉。(眾多脈象經典都將動脈視為陽脈,但此脈象位於關上,是陰陽相互搏擊的結果,陽動會出汗,陰動會發熱。)

八、細脈屬於陰性。在手指下探尋,脈搏細如絲線,來往非常微小,這就是細脈。主要表現為小腿痠痛,髓骨冰冷,無力,精損,囊下濕癢,小便失禁。細脈表示氣血雙虛,病變在體內,積滯,濕傷,後泄,寒冷,神經勞損,過度憂慮,腹滿。細脈且緊,可能是寒疝,腫瘤積聚,刺痛。細脈且滑,可能是癱瘓,發熱,嘔吐。

九、代脈屬於陰性。在手指下探尋,脈搏往來緩慢,跳動中會突然停止,無法自行恢復,然後再次跳動。或者說臟器功能衰竭,其他臟器代替活動,這就是代脈。主要表現為身體消瘦,口不能言。(老年人得到這種脈象可能還能生存,但年輕人得到這種脈象就可能死亡。女性也是如此,懷孕大約三個月左右。代脈是五臟氣息衰竭的脈象。)

上述七表、八里、九道共二十四種脈象。查看各家脈象書籍,大多都有二十四種脈象,但有些脈象略有差異。但是,這些書籍通常不會提及濡、牢、長、短四種脈象,反而會提到數、革、軟、散四種脈象。如果查看各家脈象經典,會發現其中包含數、革、軟、散、大五種脈象。(革、軟、散脈象已在前面提及)

數脈屬於陽性。在手指下探尋,脈搏快速,一息間六次跳動,這就是數脈。主要表現為熱症。數脈表示虛弱、煩渴、煩滿。寸口脈象數主頭痛,關上脈象數表示脾熱,口臭,生瘡,胃熱嘔吐,尺內脈象數,不畏寒,小便黃色。(說到虛弱,應像浮脈那樣描述)

大脈屬於陽性。在手指下探尋,脈搏往來充盈,主熱症。大脈表示病情加重。寸口脈象壯大,尺中無,這表示陽氣幹燥,陰氣衰竭。如果腰背疼痛,陰部受傷,腳脛冰涼。大脈且堅硬快速,主癲病。(大脈即洪脈,這是陽氣旺盛的脈象。為什麼會主癲病?經典上說,重陽者狂,重陰者癲,這裡應該是指主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