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發

《察病指南》~ 卷中 (4)

回本書目錄

卷中 (4)

1. 八里脈

八里脈屬陰。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也。(秘寶以微沉緩澀遲伏軟弱為陰。傷寒論以沉澀弱弦微為陰。)

一、微脈。,指下尋之若有若無。極細而浮軟。往來如秋風吹毛而無力。故名曰微也。(主氣痞)左手寸口脈微。心臟虛。多憂惕。寒熱更作。寒氣上侵。心胸痞結。陽不足惡寒。虛勞盜汗。微而浮弱。心中寒。

左手關上脈微。心下氣滿鬱結。目暗生花。四肢拘急。

左手尺內脈微。主敗血不止。男子溺血。女子崩血。久為白帶。

右手寸口脈微。上焦寒氣痞結。微弱為少氣中寒。

右手關上脈微。胃中寒氣脹滿。飲食不化。厥逆拘急。

右手尺內脈微。小腹寒氣。積聚肚痛。臍中聲吼而瀉。

尺寸俱微。男子五勞。婦人絕產。

微浮秋吉冬病。

二、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重按乃得。故名曰沉也。(沉為在裡。主冷氣水病。一云主濕冷洞泄。)

右手寸口脈沉。胸中氣短。有寒飲。及胸脅痛有水氣。沉而緊。主心中氣逆冷。沉而細。名陽中之陰。苦悲傷。不樂聞人聲。少氣自汗。兩臂不舉。

左手關上脈沉。主心下痛。氣短促。兩脅滿。手足時冷。沉而弦者。主痃癖。腹內痛。

左手尺內脈沉。主冷氣腰背痛。小便稠數。色如米泔。沉而細。名曰陰中之陰。苦兩脛痠疼不能久立。陰氣衰少。小便餘瀝。陰下濕癢。(沉本腎脈。但全沉則為病。如沉濡而滑。則為平脈也。)

右手寸口脈沉緊而滑。主咳嗽。沉細而滑。主骨蒸。病寒熱交作。皮毛乾澀。沉細為少氣。臂不能舉。

右手關上脈沉。主心下滿。苦吞酸。沉緊為懸飲。沉在下則為實。

右手尺內脈沉。主患水病。腰腳沉重而弱。沉而緊。主腰腳寒痛。沉而細者。苦㽲痛下重痢。沉滑者。有寸白蟲。(此脾蟲見於此)為下重背膂痛。為風水。(腎主水。因何見此。蓋命門與腎同氣故也。)

沉弱為寒熱。沉遲為痼冷。沉重為傷暑發熱。沉緊為上熱下冷。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癥。沉重而直前絕者。有瘀血在腹。沉重不至寸徘徊絕者。為遁屍。

三、緩脈。,指下尋之。浮大而軟。去來微遲。故名曰緩也。(主風結)

左手寸口脈緩。主脊項筋緊急搐痛。(肝主筋。今見心部何耶。蓋項筋屬上焦故也。)

左手關上脈緩。主眩暈。腹內氣結痛。如筋緊之狀。

左手尺內脈緩。腎虛耳鳴。有冷結氣。夢為鬼隨。小便難。有餘瀝。(此冷淋也)

右手寸口脈緩。主氣促不安。皮膚頑痹不仁。為氣不足。

右手關上脈緩。主風寒入肌肉。胃虛不能食。緩而滑。胃中熱。(脾之本脈軟大而緩。若全緩則為病脈。)

右手尺內脈緩。下焦寒。腳弱下腫。風氣秘滯。緩而滑。為熱中。緩而遲。為虛寒相搏。食冷則咽痛。

白話文:

八里脈

八里脈屬於陰性脈象,表現為脈象微弱、沉伏、緩慢、澀滯、濡弱。(秘傳的醫書認為微弱、沉伏、緩慢、澀滯、軟弱是陰性脈象的特徵;《傷寒論》則認為沉、澀、弱、弦、微是陰性脈象的特徵。)

一、微脈:指的是觸診時脈搏若有若無,極其細小而浮軟,往來如秋風吹拂毛髮般無力,故名為微脈。(主症為氣痞)

  • 左手寸口脈微:心臟虛弱,多愁善感,時而寒時而熱,寒氣上犯,心胸痞悶,陽氣不足畏寒,虛勞盜汗,脈象微弱且浮軟,心中發冷。
  • 左手關上脈微:心下氣脹積聚,視物模糊,四肢拘緊。
  • 左手尺內脈微:主症為出血不止,男子血尿,女子崩漏,久病白帶。
  • 右手寸口脈微:上焦寒氣痞悶,脈象微弱則為少氣畏寒。
  • 右手關上脈微:胃中寒氣脹滿,飲食消化不良,厥逆(四肢厥冷)拘急。
  • 右手尺內脈微:小腹寒氣積聚,腹痛,臍中作響而瀉下。
  • 寸口、尺脈皆微弱:男子五勞七傷,婦女難產。
  • 脈象微浮:秋天預示吉利,冬天則預示疾病。

二、沉脈:指的是觸診時脈搏舉之不著力,按之則有餘力,需重按才能觸及,故名為沉脈。(沉脈位於脈象深處,主症為寒邪、水邪、以及腹瀉。)

  • 右手寸口脈沉:胸中氣短,有寒飲(寒邪),以及胸脅疼痛,有水腫,脈象沉而緊則為心中氣逆、寒冷;脈象沉而細,則為陽中之陰,表現為痛苦悲傷,不願與人說話,少氣自汗,兩臂抬舉無力。
  • 左手關上脈沉:主症為心下疼痛,氣短促,兩脅脹滿,手足時冷;脈象沉而弦則為痃癖(腹部腫塊)、腹內疼痛。
  • 左手尺內脈沉:主症為寒邪導致腰背疼痛,小便頻數,顏色如同米湯;脈象沉而細則為陰中之陰,表現為兩脛痠痛,無法久站,陰氣衰少,小便淋漓不盡,陰部瘙癢。(沉脈本為腎經脈象,但全沉則為病態,若沉而濡滑則為正常脈象。)
  • 右手寸口脈沉緊而滑:主症為咳嗽;脈象沉細而滑:主症為骨蒸(潮熱),寒熱交替發作,皮膚乾燥粗糙;脈象沉細則為少氣,臂力不足。
  • 右手關上脈沉:主症為心下脹滿,吞酸;脈象沉緊則為懸飲(水腫);沉在深處則為實證。
  • 右手尺內脈沉:主症為水腫,腰腳沉重無力;脈象沉而緊則為腰腳寒痛;脈象沉而細則為腹瀉、下痢;脈象沉而滑則為寸白蟲(蛔蟲),以及下墜、背痛,以及水腫。(腎主水,但為何在此脈象出現?因為命門與腎經相通。)
  • 脈象沉弱:寒熱交替;脈象沉遲:痼冷(久病);脈象沉重:中暑發熱;脈象沉緊:上熱下冷;脈象沉重而分散:寒邪飲食不節導致癥塊;脈象沉重而直線下行:腹內有瘀血;脈象沉重而不達寸關,停滯不前:為遁屍(指病情危重)。

三、緩脈:指的是觸診時脈搏浮大而軟,往來微遲,故名為緩脈。(主症為風邪阻滯)

  • 左手寸口脈緩:主症為項部筋脈緊急攣縮疼痛。(肝主筋,為何出現在心部?因為項部筋脈屬上焦。)
  • 左手關上脈緩:主症為眩暈,腹部氣滯疼痛,如筋緊。
  • 左手尺內脈緩:腎虛耳鳴,有寒邪凝滯,夢中見鬼,小便困難,尿液淋漓不盡。(此為寒淋。)
  • 右手寸口脈緩:主症為氣促不安,皮膚麻木不仁,為氣不足。
  • 右手關上脈緩:主症為風寒侵入肌肉,胃虛不能進食;脈象緩而滑則為胃熱。(脾經脈象本就軟大而緩,若全為緩脈則為病態。)
  • 右手尺內脈緩:下焦寒冷,腳弱腫脹,風邪阻滯;脈象緩而滑則為熱邪;脈象緩而遲則為虛寒相搏,食冷則咽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