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宗三昧》~ 口問十二則 (2)
口問十二則 (2)
1. 問反關脈
昔人所云反關之脈。但言脈位之異。未審所見之脈,與平常之人可例推乎。抑別有所異乎。答曰。凡脈之反關者。皆由脈道阻礙。故易位而見。自不能條暢如平常之脈也。其反關之因。各有不同。而反關之狀。亦自不一。有胎息中驚恐顛仆而反關者。有襁褓束縛致損而反關者。
有幼時跌僕動經而反關者。有齠齔疳積。伐肝太過。目連劄而左手偏小。有似反關者。有大驚喪志。死絕復甦而反關者。有一手反關者。有兩手反。關者。有從關斜走至寸而反關者。有反於內側。近大陵而上者。有六部原有如絲。而陽谿列缺。別有一脈大於正位者。有平時正取側取俱無。
覆手取之而得者。有因病而正取無脈。覆手診之乃得者。總皆陰陽伏匿之象。有傷寒欲作戰汗。脈伏而誤認反關者。大抵反關之脈。沉細不及。十常八九。堅強太過者。十無二三。欲求適中之道。卒不易得也。亦有諸部皆細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此經脈阻結於其處之狀。
故其脈較平人細小者。為反關之常。較平人反大者絕少。不可以為指下變異。謂之怪脈也。凡遇反關殊異平常之脈。須細詢。其較之平時稍大。即為邪盛。比之平時愈小。即為氣衰。更以所見諸證參之。
白話文:
古人提到的反關脈,只談到脈搏位置的不同,並沒有詳細解釋,看到的脈象,是否可以和一般人的情況相類比,或者是否有特別的差異。回答是,凡是出現反關脈的,都是因為脈絡受阻,因此脈搏的位置會改變,自然無法像一般人的脈搏那樣流暢。造成反關的原因各不相同,反關的狀態也各異。有的是因為在胎兒或嬰兒期受到驚嚇、跌倒或摔傷導致的反關脈;有的是因為襁褓中的束縛造成的損傷而產生反關脈;有的是在幼年時期跌倒影響了經絡,導致反關脈;有的是兒童時期營養不良,肝臟功能過度消耗,眼睛疲勞,左臂脈搏偏弱,看似反關脈;有的是因為遭受重大驚嚇,喪失意志,死而復生後出現反關脈;有的是一隻手有反關脈,有的雙手都有反關脈;有的是脈搏從關節斜向寸口,形成反關脈;有的是脈搏在手臂內側,靠近大陵穴向上移動形成反關脈;有的是六個部位原本脈搏微弱,但在陽谿列缺處,卻有一條脈搏比正常位置的大;有的是平時正常觸摸或側面觸摸都摸不到脈搏,只有翻轉手掌才能摸到;有的是因為疾病,正常觸摸找不到脈搏,翻轉手掌診斷才能摸到。這些都是陰陽兩極隱藏的象徵。也有因感冒發燒,脈搏隱伏,被誤認為反關脈的。通常反關脈多數是沉而細小,堅硬強烈的則極少。想要找到剛剛好的脈象,並不容易。還有一種情況,所有部位的脈搏都細小無力,只有一處像珍珠一樣的一點,這是脈絡在該處阻塞的現象。
所以,反關脈和一般人相比,脈搏細小是常態,反而比一般人大的情況非常少見。不能因為脈象變化就認為是奇怪的脈象。遇到和常人不同的反關脈,必須仔細詢問,如果比平時大,表示邪氣旺盛;如果比平時小,表示氣血衰退。再根據其他症狀一起參考判斷。
2. 問人迎氣口脈
門人問曰。人迎主表,氣口主裡,東垣內外傷辨,言之詳矣。而盛啟東又以新病之死生,系乎右手之關脈,宿病之死生,主乎左手之關尺。斯意某所未達,願聞其義云何? 答云:病有新久,證有逆順。新病穀氣猶存,胃脈自應和緩。即或因邪鼓大,因虛減小,然須至數分明,按之有力,不至濁亂。再參語言清爽,飲食知味,胃氣無傷,雖劇可治。如脈至濁亂,至數不明,神昏語錯,病氣不安,此為神識無主。苟非大邪瞑眩,豈宜見此?經云:脈浮而滑,謂之新病;脈小以澀,謂之久病。故新病而一時形脫者死,不語者亦死。口開眼合,手撒喘汗遺尿者,俱不可治。新病雖各部脈脫,中部獨存者,是為胃氣,治之必愈。久病而左手關尺軟弱,按之有神,可卜精血之未艾,他部雖危,治可生。若尺中弦緊急數,按之搏指,或細小脫絕者,法在不治。蓋緣病久胃氣向衰,又當求其尺脈,為先天之根氣也。 啟東又云:診得浮脈,要尺內有力,為先天腎水可恃,發表無虞;診得沉脈,要右關有力,為後天脾胃可憑,攻下無虞。此與前說互相發明,言雖異而理不殊也。
白話文:
學生提問說:人迎脈主要反映身體表面的狀況,氣口脈則主要反映內部的狀況,李東垣在《內外傷辨》中對這兩點有詳細的說明。但是盛啟東又提出,新病的生死關鍵在右手的關脈上,而舊病的生死則取決於左手的關尺脈。這個觀點我還不是很理解,希望聽聽您的解釋。
回答說:疾病有新舊之分,症狀也有順逆之別。對於新病來說,如果消化系統的功能還存在,那麼胃的脈象應該是和緩的。即使因為邪氣的影響而使脈象變大,或者因為虛弱而使脈象變小,但脈搏的頻率應該清晰,按壓下去有力,不會出現混亂。再加上病人語言清晰,飲食有味,表示胃氣沒有受損,即使病情嚴重也是可以治療的。然而,如果脈象混亂,脈搏頻率不明,神智不清,說話錯亂,病情不穩定,這表示神識失去控制。如果不是因為極度的邪氣導致的暈眩,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根據古籍記載:脈象浮滑表示是新病;脈象細小且滯澀表示是舊病。因此,新病如果突然身體機能喪失就會死亡,無法說話的也會死亡。嘴巴張開,眼睛閉合,手腳放鬆,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這些都是無法治療的徵兆。新病即使其他部位的脈象消失,只要中間部分的脈象還存在,表示還有胃氣,治療後一定會痊癒。舊病如果左手的關尺脈雖然軟弱,但按壓下去仍有活力,表示精血尚未枯竭,即使其他部位有危險,治療後仍有可能存活。但如果尺脈緊繃且頻率快,按壓下去像在彈指,或者細小到幾乎感覺不到,按照醫理來說,這是無法治療的。因為舊病的胃氣已經開始衰退,必須從尺脈來判斷,因為尺脈是先天的根氣。
盛啟東又說:診斷到浮脈,要確認尺脈有力度,表示先天的腎水可以依靠,用藥發汗不用擔心;診斷到沉脈,要確認右關脈有力度,表示後天的脾胃功能可以依賴,用藥攻下不用擔心。這與前面的說法相輔相成,雖然說法不同,但道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