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宗三昧》~ 逆順 (1)
逆順 (1)
1. 逆順
診切之要。逆順為寶。若逆順不明。陰陽虛實死生不別也。故南陽先師。首言傷寒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即此一語。可以推卒病之逆順。亦可廣諸病之死生。一著先機。至微至顯。奈何先輩專守王氏之繩墨。不達至聖之璇璣。以至脈學之言。愈闡愈昧。求脈之道。
愈趨愈蹶。良由不解活法推源之故。因是彙輯逆順諸例。庶學者披卷曉然。雖以死生並列。而逆證尤不可忽。如傷寒未得汗。脈浮大為陽。易已。沉小為陰。難已。傷寒已得汗。脈沉小安靜為順。浮大躁疾者逆。然多有發熱頭痛。而足冷陽縮。尺中遲弱。可用建中和之者。亦有得汗不解。
白話文:
診切之要,逆順為寶。
診斷疾病的關鍵在於辨別逆順,這是寶貴的醫學知識。若不能明辨逆順,則無法區分陰陽虛實,更無法預測生死。
南陽先師曾說:「傷寒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這句話精闢地概括了逆順的判斷方法,可以推測急症的逆順,更可應用於各種疾病的生死預測。抓住先機,再微小的病症也能顯現出來。
然而,後世醫者卻拘泥於王氏的條條框框,未能洞悉聖人之精髓,導致脈學的論述越來越晦澀難懂,追求脈法的道路也越來越迷茫。其根本原因在於不懂得活法推源的醫學精髓。
因此,我特地彙集了各種逆順的例子,希望能讓後學者一看就明白。雖然書中將生死並列,但逆證尤其不可忽視。
例如:傷寒患者尚未發汗,脈浮大為陽,病情容易好轉;脈沉小為陰,病情難以治癒。傷寒患者已發汗,脈沉小安靜為順,脈浮大躁疾者為逆。
但也有發熱頭痛,足冷陽縮,尺中脈遲弱,可以用建中湯調和者。也有患者雖然發汗,卻未能痊癒,
…
脈浮而大。心下反硬。合用承氣攻之者。更有陰盡復陽。厥愈足溫。而脈續浮者。苟非深入南陽之室。惡能及此。迨夫溫病熱病。熱邪亢盛雖同。絕無浮緊之脈。觀內經所云。熱病已得汗而脈尚盛躁。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病脈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
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他如溫病穰穰大熱。脈數盛者生。細小者死。熱病汗下後。脈不衰。反躁疾。名陰陽交者死。歷參溫熱諸病。總以數盛有力為順。細小無力為逆。得汗後。脈不衰。反盛躁。尤逆也。至於時行疫癘。天行大頭。咸以脈數盛滑利為順。沉細虛澀為逆。
白話文:
脈象浮大,心腹卻硬,可用承氣湯攻邪。若病人陰氣耗盡,陽氣復回,厥逆消除,足部回溫,脈象仍然浮大,若不深入探究病因,怎能理解這種病況?溫病和熱病雖然都是熱邪亢盛,但絕不會出現浮緊的脈象。《內經》中記載,熱病發汗後脈象仍然強盛躁動,這是陰脈衰竭的極致,必死無疑。而發汗後脈象平靜者則可得救。熱病發汗後脈象仍然強盛躁動,卻得不到汗液排出,這是陽脈衰竭的極致,必死無疑。脈象強盛躁動,發汗後平靜下來則可得救。此外,溫病熱勢猛烈,脈象數而有力者可以得救,細小無力者則必死。熱病發汗後,脈象不衰反而更加躁疾,稱為陰陽交敗,必死無疑。綜觀溫熱病證,總的來說,脈象數而有力為順,細小無力為逆。發汗後,脈象不衰反而更加強盛躁動,則更加逆邪。至於時疫、瘟疫、天行大頭病,都以脈象數而滑利為順,沉細虛澀為逆。
然濕土之邪內伏。每多左手弦小。右手數盛者。總以辛涼內奪為順。辛熱外散為逆。當知溫熱時疫。皆熱邪內蘊而發。若與表散。如爐冶得鼓鑄之力耳。然疫癘雖多人迎不振。設加之以下利足冷。又未可輕許以治也。故昔人有陰陽俱緊。頭痛身熱。而下利足冷者死。謂其下虛也。
至若溫毒發斑。譫語發狂等證。總以脈實便秘為可治。脈虛便滑者難治。若斑色紫黑如果實靨。雖便秘能食。便通即隨之而逝矣。其狂妄躁渴。昏不知人。下後加呃逆者。此陽去入陰。終不可救。卒中風口噤。脈緩弱為順。急實大數者逆。中風不仁。痿躄不遂。脈虛濡緩為順。
白話文:
然而濕土的邪氣內伏,往往左手脈弦小,右手脈數盛。總要以辛涼內奪的方法為順,辛熱外散的方法為逆。應該知道溫熱時疫,都是熱邪內蘊而發。如果用表散的方法,就像爐冶得到了鼓鑄的力量一樣。但是疫癘即使很多人迎頭痛擊卻無力抵抗,如果再加上以下利足冷的症狀,也不能輕易用藥。所以古人有說陰陽俱緊,頭痛身熱,而下利足冷的人會死,認為他們下虛。
至於溫毒發斑、譫語發狂等症狀,總是以脈實便祕為可以治療。脈虛便滑者難以治療。如果斑色紫黑如同實靨,雖然便祕能吃,但是一旦通便就會隨之而逝。其狂妄躁渴,昏不知人,下後加呃逆者,這是陽氣消散進入陰,終不可救。卒中風口噤,脈緩弱為順,急實大數者逆。中風不仁,痿躄不遂,脈虛濡緩為順。
堅急疾者逆。中風遺尿盜汗。脈緩弱為順。數盛者逆。中風便溺阻澀。脈滑實為順。虛澀者逆。中寒卒倒。脈沉伏為順。虛大者逆。中暑自汗喘乏。腹滿遺尿。脈虛弱為順。躁疾者逆。暑風卒倒。脈微弱為順。散大者逆。大抵卒中天地之氣。無論中風中寒。中暑中暍。總以細小流連為順。
數實堅大為逆。散大澀艱。尤非所宜。不獨六淫為然。即氣厥痰厥。食痰蛔厥。不外乎此。蓋卒中暴厥。皆真陽素虧。故脈皆宜小弱。不宜數盛。中惡腹滿。則宜緊細微滑。不宜虛大急數。中百藥毒。則宜浮大數疾。不宜微細虛澀。詳中風中暑。一切暴中。俱有喘乏遺尿。如中風中寒。
白話文:
病情急迫且症狀嚴重,屬於逆證。例如中風後遺尿盜汗,脈象緩弱則為順證。脈象數而有力,則為逆證。中風後大小便不通暢,脈象滑而有力則為順證,脈象虛弱而澀滯則為逆證。受寒突然倒地,脈象沉伏則為順證,脈象虛浮而大則為逆證。中暑後自汗、喘息、乏力,腹脹、遺尿,脈象虛弱則為順證,躁動不安則為逆證。暑熱風邪導致突然倒地,脈象微弱則為順證,脈象散大則為逆證。
總而言之,無論中風、中寒、中暑、中熱,突然發病時,脈象細小流暢、脈絡流動緩慢,屬於順證。脈象數而有力、實而有力、堅硬、脈象散大,皆屬逆證。散大、澀滯、艱澀的脈象尤其不吉利。不只是六淫所致的疾病,即使是氣厥、痰厥、食痰、蛔厥等疾病,也同樣適用這個原則。
因為突然發病、暴發性疾病,都是因為真陽虧虛所致,所以脈象應當以細小弱緩為宜,不應數而有力。中惡腹脹,脈象應當緊細微滑,不應虛大急數。中毒後,脈象應當浮大數疾,不應微細虛澀。無論中風、中暑,還是其他暴病,都會伴隨喘息、遺尿等症狀。例如中風、中寒,則需辨證論治。
則為腎氣之絕。中暑中暍。則為熱傷氣化。痰食等厥。又為氣道壅遏所致。死生逆順懸殊。可不辨而混治乎。凡內傷勞倦。氣口虛大者為氣虛。弦細或澀者為血虛。若躁疾堅搏。大汗出。發熱不止者死。以裡虛。不宜復見表氣開泄也。內傷飲食。脈來滑盛有力者。為宿食停胃。
澀伏模糊者。為寒冷傷脾。非溫消不能克應。霍亂脈伏。為冷食停滯。胃氣不行。不可便斷為逆。搏大者逆。既吐且利。不宜復見實大也。霍亂止而脈代。為元氣暴虛。不能接續。不可便斷為逆。厥冷遲微者逆。陽氣本虛。加以暴脫。非溫補不能救療。噎膈嘔吐。脈浮滑大便潤者順。
白話文:
如果腎氣耗竭,就會導致死亡。中暑、中暍,都是因為熱氣傷了人體的氣化功能。痰食、厥症等,也是因為氣道阻塞所致。生與死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難道可以不加區分,混在一起治療嗎?
凡是因內傷勞累而導致的病症,如果脈象虛弱,氣口大開,就是氣虛。脈象弦細或澀滯,就是血虛。如果出現躁動不安、脈搏有力、大汗淋漓、發熱不止的症狀,就會死亡,因為內裡虛弱,不應該再出現表面的氣虛開泄。
如果因為飲食不當而導致內傷,脈象滑利有力,就表示食物積滯在胃中。如果脈象澀伏模糊,就表示寒冷傷了脾胃,必須用溫熱的方法才能消除。霍亂的脈象沉伏,是因為食用寒涼食物導致胃氣不通,不可輕易斷定為逆氣。脈搏強大有力就是逆氣,如果既嘔吐又腹瀉,就不應該再認為是實症。霍亂停止,但脈象代替了原來的脈象,表示元氣暴虛,無法接續,不可輕易斷定為逆氣。脈象厥冷遲微,就是逆氣,因為陽氣本就虛弱,又加上突然耗損,必須用溫補的方法才能救治。噎膈嘔吐,脈象浮滑,大便潤滑,就是順氣。
痰氣阻逆。胃氣未艾也。弦數緊澀。涎如雞清。大便燥結者逆。氣血枯竭。痰火鬱結也。腹脹。關部浮大有力為順。虛小無神者逆。水腫。脈浮大軟弱為順。澀細虛小者逆。又沉細滑利者。雖危可治。虛小散澀者不治。鼓脹。滑實流利為順。虛微短澀者逆。腫脹之脈。雖有浮沉之不同。
總以軟滑為順。短澀為逆。咳嗽。浮軟和滑者易已。沉細數堅者難已。久嗽緩弱為順。弦急實大者逆。勞嗽骨蒸。虛小緩弱為順。堅大澀數者逆。弦細數疾者尤逆。上氣喘咳。脈虛寧寧伏匿為順。堅強搏指者逆。加瀉尤甚。上氣喘息低昂。脈浮滑。手足溫為順。脈短澀。四肢寒者逆。
白話文:
痰氣阻塞逆流,表示胃氣尚未消失。脈象弦緊數而澀,唾液像雞蛋清一樣,大便乾燥結實,這些都是逆的表現。氣血枯竭,痰火鬱結,也是逆的表現。腹脹,關部浮大有力,則是順的表現。虛小無神,則是逆的。水腫,脈象浮大而軟弱,是順的。脈象澀細虛小,則是逆。又沉細滑利,雖然危險,但可以治療。虛小散澀,則無法治療。鼓脹,脈象滑實流利,是順的。虛微短澀,則是逆。腫脹的脈象,雖然有浮沉的不同,但總是以軟滑為順,短澀為逆。咳嗽,脈象浮軟和滑,容易痊癒。脈象沉細數堅,則難以痊癒。久咳緩弱,是順的。弦急實大,則是逆。勞嗽骨蒸,虛小緩弱,是順的。堅大澀數,則是逆。弦細數疾,更加逆。上氣喘咳,脈象虛弱、細小、伏匿,是順的。脈象堅強搏指,則是逆。如果再加上瀉下,則更加逆。上氣喘息低昂,脈象浮滑,手足溫暖,是順的。脈象短澀,四肢寒冷,則是逆。
上氣脈數者死。謂其形損故也。歷陳上氣喘咳諸例。皆以軟弱緩滑為順。澀數堅大者逆。蓋緩滑為胃氣尚存。堅澀則胃氣告匱之脈也。肺痿。脈虛數為順。短澀者逆。數大實者。亦不易治。肺癰初起。微數為順。洪大者逆。已潰。緩滑為順。短澀者逆。氣病而見短澀之脈。氣血交敗。
安可望其生乎。吐血衄血下血。芤而小弱為順。弦急實大者逆。汗出若衄。沉滑細小為順。實大堅疾者逆。吐血。沉小為順。堅強者逆。吐血而咳逆上氣。芤軟為順。細數者逆。弦勁者亦為不治。陰血既亡。陽無所附。故脈來芤軟。若細數則陰虛火炎。加以身熱不得臥。不久必死。
白話文:
如果脈象上氣而數,就會死亡。這是因為身體已經損傷的緣故。過去所記載的上氣、喘咳等病症,都以脈象軟弱、緩慢、滑利為順,澀滯、數快、堅硬、強大則為逆。這是因為緩慢、滑利代表著胃氣尚存,而堅硬、澀滯則代表著胃氣衰竭的脈象。
肺痿病,脈象虛弱、數快為順,短促、澀滯則為逆。如果脈象數快、強大、實則也很難治癒。肺癰初期,脈象微弱、數快為順,洪大則為逆。如果已經潰破,則脈象緩慢、滑利為順,短促、澀滯則為逆。氣病而出現短促、澀滯的脈象,代表氣血交敗,怎麼可能期望病人能活下去呢?
吐血、衄血、下血,脈象虛弱、細小為順,弦緊、實大則為逆。汗出如衄,脈象沉緩、滑利、細小為順,實大、堅硬、急促則為逆。吐血,脈象沉細為順,堅強則為逆。吐血又伴隨咳嗽、逆上氣,脈象虛弱、柔軟為順,細數則為逆。弦勁的脈象也是不治之症。陰血已經亡失,陽氣無所依附,所以脈象虛弱、柔軟。如果脈象細數,則代表陰虛火炎,再加上身體發熱無法躺臥,不久就會死亡。
弦勁為胃氣之竭。亦無生理。蓄血。脈弦大可攻為順。沉澀者逆。從高頓僕。內有血積。腹脹滿。脈堅強可攻為順。小弱者逆。金瘡出血太多。虛微細小為順。數盛急實者逆。破傷。發熱頭痛。浮大滑為順。沉小澀者逆。腸澼下白沫。脈沉則生。脈浮則死。腸澼下膿血。沉小留連者生。
數疾堅大身熱者死。久利。沉細和滑為順。浮大弦急者逆。雖沉細小弱。按之無神者不治。腸澼下利。內經雖言脈浮身熱者死。然初病而兼表邪。常有發熱脈浮。可用建中而愈者。非利久虛陽發露。反見脈浮身熱。口噤不食之比。泄瀉。脈微小為順。急疾大數者逆。腸澼泄瀉。
白話文:
脈象弦勁表示胃氣虛弱,也沒有生機。如果脈象弦大有力,可以攻治,順應病情。如果脈象沉澀,則要逆治。脈象高而突然下陷,表示体内有血瘀积聚,腹部胀满。脈象堅強有力,可以攻治,顺应病情。如果脈象小弱,则要逆治。外伤出血过多,脉象虛微细小,表示要顺应病情治疗。脉象数盛急实,则要逆治。外伤导致发热头痛,脉象浮大滑利,要顺应病情治疗。脉象沉小涩滞,则要逆治。肠道排泄白色泡沫,脈象沉则预示着病情会好转,脈象浮则预示着病情会恶化。肠道排泄脓血,脉象沉小留连,预示着病情会好转。脉象数疾坚大,身体发热,预示着病情会恶化。久泻不止,脉象沉细和缓,要顺应病情治疗。脉象浮大弦急,则要逆治。即使脈象沉细小弱,但按之无力,则预示着病情难以治愈。肠道排泄物稀薄, 《内经》中提到脉象浮大,身体发热,预示着病情会恶化。但是如果刚开始生病,同时伴有表邪,常会出现发热脉浮的现象,可以用建中汤治疗,可以治愈。这与久病虚阳发露,反而出现脉象浮大,身体发热,口噤不食的情况不同。泄泻不止,脉象微小,要顺应病情治疗。脉象急疾大数,则要逆治。肠道排泄物稀薄,伴有腹泻。
為腸胃受病。不當復見疾大數堅之脈也。小便淋秘。脈滑疾者易已。澀小者難已。消癉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消渴。脈數大軟滑為順。細小浮短者逆。又沉小滑為順。實大堅者逆。頭痛目痛。卒視無所見者死。清陽失守。邪火僭逆於上也。其脈浮滑為風痰上盛。
可治。短澀為血虛火逆。不治。心腹痛。痛不得息。脈沉細遲小為順。弦長堅實者逆。癥瘕脈沉實者可治。虛弱者死。疝瘕脈弦者生。虛疾者死。心腹積聚。脈實強和滑為順。虛弱沉澀者逆。癲疾。脈搏大滑。久自已。小堅急。死不治。又癲疾脈虛滑為順。澀小者逆。狂疾。
白話文:
腸胃生病,脈象不正常,且強硬,就難以痊癒。小便排泄不順,脈象滑利且快速的,容易治好;脈象澀小,就難治。消瘦虛弱,脈象實大,久病可治;脈象懸小堅硬,久病則無法治癒。消渴症,脈象數大軟滑,屬於順利;脈象細小浮短,則屬於逆。脈象沉小滑也是順利,實大堅硬則為逆。頭痛目痛,突然失明者,會死亡,這是清陽氣失守,邪火上逆的緣故。脈象浮滑,是風痰上盛,可以治療;脈象短澀,是血虛火逆,無法治療。心腹痛,痛得無法休息,脈象沉細遲小屬於順利,弦長堅實則屬於逆。癥瘕,脈象沉實,可以治療;虛弱則會死亡。疝瘕,脈象弦緊者可活,虛弱則會死亡。心腹積聚,脈象實強和滑屬於順利,虛弱沉澀則屬於逆。癲癇症,脈象搏動大而滑利,久病自癒;脈象小而堅急,則會死亡。癲癇症,脈象虛滑屬於順利,澀小則屬於逆。狂疾,脈象……。
脈大實為順。沉澀者逆。痿痹。脈虛澀為順。緊急者逆。䘌蝕陰肛。虛小為順。堅急者逆。癰疽初起。脈微數緩滑為順。沉澀堅勁者逆。未遺。洪大為順。虛澀者逆。潰後。虛遲為順。數實者逆。腸癰。軟滑微數為順。沉細虛澀者逆。病瘡。脈弦強小急。腰脊強。瘛瘲。皆不可治。
潰後被風。多此痙病。脈浮弦為陽。沉緊為陰。若牢細堅勁搏指者不治。妊娠。脈宜和滑流利。忌虛澀不調。臨月。脈宜滑數離經。忌虛遲小弱。牢革尤非所宜。新產。脈宜緩弱。忌弦緊。帶下。脈宜小弱。忌急疾。崩漏。脈宜微弱。忌實大。乳子而病熱。脈懸小。手足溫則生。
白話文:
脈象的大小、實質代表順暢,沈澀則代表逆向。如果脈象虛弱、澀滯,則代表順暢;緊張、急促則代表逆向。陰道出血或肛門受損,脈象虛弱、細小,則代表順暢;堅硬、緊張則代表逆向。癰疽剛開始發作,脈象微弱、數字、緩和、滑動,則代表順暢;沈澀、堅硬、勁挺則代表逆向。病瘡初發,脈象弦硬、小、急促,腰背僵硬、抽搐,都表示病情無法治癒。
癒合後受風寒,容易引發痙攣病。脈象浮現、弦硬,表示為陽性;沈澀、緊繃,表示為陰性。如果脈象深沈、細小、堅硬、緊握,則無法治療。懷孕期間,脈象應平和、滑潤、流通,避免虛弱、澀滯。臨近分娩,脈象應滑潤、數量、離開常規,避免虛弱、遲緩、小弱。特別是深沈、緊繃的脈象更是不適合。產後,脈象應緩和、柔弱,避免弦硬。白帶問題,脈象應細小、弱,避免急躁。崩漏出血,脈象應微弱,避免實質、大。哺乳期婦女若發熱,脈象懸小,手腳溫暖,表示有生存機會。
寒則死。凡崩漏胎產久病。脈以遲小緩滑為順。急疾大數者逆。以上諸例。或採經論。或摭名言。咸以病脈相符為順。病脈相反為逆。舉此為例。余可類推。穎悟之士。自能聞一知十。無煩余之屑屑也。
白話文:
「冷氣會導致死亡。對於崩漏、產後出血、長期疾病的狀況,脈搏以緩慢、細小、平滑為正常。如果脈搏急促、快速、數量多則視為反常。這些例子,有的來自經典理論,有的引述知名學者的言論,都以病徵和脈象相符為正常,反之則為反常。舉出這些例子作為參考,其他的案例可以類比推論。聰明的讀者自然能夠由一知十,我不必再詳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