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診宗三昧》~ 口問十二則 (2)

回本書目錄

口問十二則 (2)

1. 問初診久按不同說

問脈有下指浮大,按久索然者;有下指濡軟,按久搏指者;有下指微弦,按久和緩者,何也?

答曰:夫診客邪暴病,應指浮象可證;若切虛羸久病,當以根氣為本。如下指浮大,按久索然者,正氣大虛之象。無問暴病久病,雖證顯灼熱煩擾,皆正衰不能自主,隨虛陽發露於外也。

下指濡軟,久按搏指者,里病表和之象。非臟氣受傷,則堅積內伏,不可以脈沉誤認為虛寒也。下指微弦,按久和緩者,久病向安之象。氣血雖殆,而臟氣未敗也。然多有證變多端,而脈漸小弱,指下微和,似有可愈之機者,此元氣與病氣俱脫,反無病象發現,乃脈不應病之候。

非小則病退之比。大抵病人之脈,初下指雖見乏力,或弦細不和,按至十餘至漸和者,必能收功。若下指似和,按久微澀不能應指,或漸覺弦硬者,必難取效。設病雖牽纏,而飲食漸進,便溺自調,又為胃氣漸復之兆。經云:安穀者胃,漿粥入胃,則虛者活。此其候也。

白話文:

【問初診久按不同說】

有人問到,有時候把脈時,一開始觸摸會感覺脈象浮大,但持續按壓後卻變得毫無力道;有時候一開始脈象柔軟,但持續按壓後卻變得強勁有力;也有時候一開始脈象微微緊繃,但持續按壓後卻變得平和緩慢,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是,對於突發性的疾病,通常一開始按脈就能得到一些證據;然而對於長期虛弱的病情,我們更應該關注身體的基本能量狀況。一開始脈象浮大,但持續按壓後卻變得毫無力道,這代表體內的正氣已經嚴重虛弱。無論是突發性還是長期的疾病,即使患者出現高熱煩躁的症狀,這都顯示出體內的正氣已經無法自我調節,只能隨著體內虛弱的陽氣在體外表現出來。

脈象一開始柔軟,但持續按壓後卻變得強勁有力,這代表體內有疾病,但表面看起來還算健康。這不一定代表臟腑受到損傷,有可能是體內有堅固的積塊,不能因為脈象沉下就誤判為虛寒。脈象一開始微微緊繃,但持續按壓後卻變得平和緩慢,這代表長期疾病的病情正在好轉。雖然氣血可能仍處於危險狀態,但臟腑的能量尚未完全潰敗。

然而,有些情況下,病情可能會瞬息萬變,脈象漸漸變得細弱,但在按壓下卻有種平和感,似乎有康復的跡象,但實際上這是體內元氣與病氣同時脫離,反而沒有明顯的疾病症狀出現,這是脈象並不能反映疾病真實狀況的情況。

這並不是病情減輕的徵兆。總的來說,對於病人的脈象,一開始按脈即使感覺到無力,或者脈象細弱不協調,但如果持續按壓十幾次後逐漸變得平和,那麼病情肯定能得到改善。反之,如果一開始按脈感覺還算平穩,但持續按壓後卻變得微澀,無法順應手指,或者感覺越來越緊繃,那麼病情很可能無法得到改善。然而,如果病勢雖然纏綿,但飲食逐漸增加,排泄也能自行調節,這代表胃氣正在慢慢恢復。經典中說,飲食正常的人胃氣旺盛,一旦米粥進入胃部,虛弱的人就能活下來。這就是其中的徵兆。

2. 問病同脈異病異治同

問:有病同而脈異,病異而脈同,病同而治異,病異而治同,何也?

答曰:夫所謂病同而脈異者,人在氣交之中,所感六淫七情,八風九氣,一時之病,大率相類,故所見之證,亦多相類;而人之所稟,各有偏旺偏衰之不同,且有內戕神志,外役肢體,種種懸殊,脈象豈能如一?

如失血證,脈有浮大而芤者,有小弱而數者,傷胃及臟之不同也;氣虛證,有氣口虛大而澀者,有氣口細小而弱者,勞傷脫泄之不同也。病異而脈同者,內傷夾外感,陽證夾陰寒,虛中有實結,新邪挾舊邪,表裡交錯,為患不一,而脈之所現,不離陰陽寒熱虛實之機,其細微見證,安得盡顯於指下哉?

如太陽中風,癱瘓不仁,脈皆浮緩,一為暴感之邪,一為久虛之病;虛勞骨蒸,病瘧寒熱,關尺皆弦緊,一為腎臟陽虛,一為少陽邪盛;可不互參脈證,一概混治乎?病同而治異者,風氣之病,時氣之病,瘧痢之病,內傷虛勞之病,初起見證,往往相似;

而人之所稟,各有貞脆,且有多火多痰多氣,平時之資質既殊,病中之調治自異。如金匱之短氣有微飲者,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消渴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並主之。若治病不求其本,不問脈證之真象假象,但見病醫病,殊失逆從反正之旨矣。

病異而治同者,所見之證雖異,總不外乎邪正之虛實。如傷寒尺中脈遲之營氣不足,陽邪內陷之腹中痛,虛勞裡急之悸衄失精,並宜小建中湯;伏氣鬱發之熱病,太陽中熱之暍病,並宜白虎湯;寒疝之腹急脅急,產後之腹中疴痛,並宜當歸生薑羊肉湯。豈以一方主治一病,而不達權變之用哉?

白話文:

詢問的主題是關於疾病相同但脈象不同,疾病不同但脈象相同,疾病相同但治療方法不同,疾病不同但治療方法相同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是:疾病相同但脈象不同的情況,由於人處在氣候交換之中,受到的外感和內傷可能各不相同,即使病症表現大致相同,但每個人體質有偏旺或偏衰的差異,加上內心壓力和身體勞損的不同,脈象當然不能一概而論。

例如,失血癥的患者,脈象可能呈現浮大而芤,也可能呈現小弱而數,這取決於傷害的是胃還是臟腑;氣虛的患者,脈象可能氣口虛大而澀,也可能氣口細小而弱,這取決於是勞損還是脫泄。疾病不同但脈象相同的情況,如內傷加上外感,陽性病症加上陰寒,虛實交雜,新舊疾病交錯,這些病症雖然表現多元,但脈象通常呈現陰陽寒熱虛實的特徵,細微的差異在脈診上難以完全顯現。

例如,太陽中風和癱瘓無知覺的病症,脈象都可能呈現浮緩,但一個是突然的感染,另一個則是長期的虛弱;虛勞骨蒸和瘧疾寒熱,關尺脈象都可能呈現弦緊,但一個是腎臟陽虛,另一個則是少陽邪氣旺盛。因此,我們不能只看脈象或病症,就一概地進行治療。

疾病相同但治療方法不同的情況,如風氣病、時氣病、瘧疾、痢疾、內傷虛勞等病,初期的病症往往相似,但每個人體質有強有弱,有的多火,有的多痰,有的多氣,平時的體質不同,生病時的治療自然也就不同。

例如,《金匱要略》中提到,對於短氣伴有輕微水飲的患者,應通過小便排出,可以使用苓桂朮甘湯或腎氣丸;對於消渴症伴尿量少的患者,可以使用蒲灰散、滑石白魚散或茯苓戎鹽湯。如果治病只看表面的病症,不深入探討根本原因,不考慮脈象和病症的真實狀況,只是見病就醫,就違背了逆從反正的原則。

疾病不同但治療方法相同的情況,儘管病症表現不同,但基本上不外乎邪正虛實的問題。例如,對於傷寒尺中脈遲的營氣不足、陽邪內陷的腹中痛、虛勞裡急的心悸衄血失精,都可以使用小建中湯;對於伏氣鬱發的熱病、太陽中熱的暍病,都可以使用白虎湯;對於寒疝的腹部和脅部急痛、產後的腹部疼痛,都可以使用當歸生薑羊肉湯。治療並不是一方只能治一種病,而是要懂得靈活運用。

3. 問從脈不從證從證不從脈

問古人治例。有從證不從脈。從脈不從證。一病而治各不同。或愈或不愈者。其故何也。答曰。此節庵先生以南陽治例。下一註腳也。惜乎有所未盡耳。蓋從證從脈。各有其方。如脈浮為表。治宜汗之。然亦有宜下者。仲景云。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

脈沉為里。治宜下之。然亦有宜汗者。如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汗之。脈促為陽盛。當用芩葛清之。若脈促厥冷。非灸百會以通其陽不可。此非促為陽盛也。脈遲為寒。當用姜附溫之。若陽明病脈遲。不惡寒。身體濈然汗出。則用大承氣。又非遲為陰寒也。

此皆不從脈之治。以其證急也。又如表證汗之。乃常法也。仲景云。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身體痛。當溫之。宜四逆湯。里證下之。亦其常也。日晡發熱者屬陽明。脈浮虛者宜發汗。用桂枝湯。結胸證具。當與陷胸下之。脈浮大者不可下。當與桂枝人參湯溫之。身體疼痛。當以麻桂汗之。

然尺中脈遲者不可汗。當與小建中湯和之。此皆不從證治。以其脈虛也,一病而治各不同。或愈或不愈者。良由不明受病之故。嘗考內經多有同一見證。而所受之經各別。所見之脈迥殊。其可執一例治乎。況醫有工拙。病有標本。假令正氣有權之人。無論治本治標。但得藥力開發病氣。

元神自復。若正氣本虛之人。反現假證假脈。而與苦寒伐根之藥。變證莫測矣。故凡治邪氣暴虐。正氣驟脫之病。制方宜猛。蓋暴邪勢在急追。驟虛法當峻補。若虛邪久淹。羸弱久困之病。不但制方宜緩。稍關物議之味。咸須遠之。是以巨室貴顯之家。一有危疑之證。則遍邀名下相商。

補瀉雜陳之際。不可獨出己見。而違眾處方。即不獲已。亦須平淡為主。倘病在危逆。慎勿貪功奏技。以招鑠金之謗也。

白話文:

有人問到古人治療疾病時,有時候會根據症狀而不依脈象,有時候卻會根據脈象而不顧症狀,同樣的病,不同的治療方式,有的病人康復了,有的卻沒有,這是什麼緣故呢?

回答說,這像是節庵先生對張仲景的治療案例做出的註解,只可惜有些地方尚未完全解釋清楚。實際上,根據症狀或脈象治療,各有其適用的情況。例如,脈象浮起表示外感,通常需要發汗治療,然而也有例外,需要使用瀉下法。張仲景提到,如果脈象浮大,且心下堅硬,伴隨熱象,這種情況屬於腑實證,應當使用瀉下法,而不是發汗。

脈象沉下通常表示內裡有病,需要使用瀉下法,然而也有例外,需要發汗。比如少陰病初起,出現發熱,脈象沉下,這種情況適合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發汗。脈象促動通常表示陽氣過剩,應該使用黃芩、葛根等藥物清熱,但如果脈象促動且四肢厥冷,必須使用艾灸百會穴以助陽氣,這種情況下脈象促動並不代表陽氣過剩。

脈象遲緩通常表示寒涼,應當使用生薑、附子等藥物溫暖身體,然而如果陽明病脈象遲緩,但不畏寒,身體出汗,這種情況應該使用大承氣湯,這時脈象遲緩並不代表寒涼。

這些都是不完全依賴脈象治療的例子,因為症狀更為緊急。例如,對於表證,發汗通常是常規治療,但張仲景提到,如果病人發熱頭痛,脈象反而沉下,身體疼痛,這種情況應該使用溫熱法,如四逆湯。

對於裏證,瀉下通常也是常規治療,然而如果在傍晚發熱,屬於陽明病,脈象虛浮,這種情況應該使用發汗法,如桂枝湯。對於結胸證,應該使用瀉下法,如陷胸湯,但如果脈象浮大,不宜使用瀉下法,應當使用溫熱法,如桂枝人參湯。

然而,如果尺脈遲緩,不能使用發汗法,而應該使用小建中湯調和身體。這些都是不完全依賴症狀治療的例子,因為脈象顯示身體虛弱。

同樣的病,治療方式可能不同,有的病人康復了,有的卻沒有,這是由於不明白疾病的真正原因。經過研究《黃帝內經》,可以發現同樣的症狀,可能由不同的經絡引起,脈象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不能單靠一種治療方式。

此外,醫生的技術水平和病情的輕重也影響治療效果。如果病人本身體質較好,無論是治療根本原因還是表面症狀,只要藥物能有效消除病氣,元氣自然恢復。但如果病人本身體質虛弱,可能會出現虛偽的症狀和脈象,如果使用苦寒藥物,可能會導致病情突變,難以預料。

因此,在治療突然發生的嚴重疾病時,制訂治療方案應當強烈,因為急性的疾病需要迅速控制,而突然衰弱的病情需要強烈補充。但如果病情長期存在,病人長期虛弱,治療方案應當緩慢,並且要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引起爭議的藥物。

因此,富裕家庭在面對危急病情時,通常會邀請多位著名醫生共同商量,補瀉兼施,不能單獨提出自己的意見,也不能違背其他醫生的治療方案。即使不得已,也要以平和為主,不要冒險追求療效,以免遭受批評。

4. 問內經脈有陰陽說

客問《內經‧陰陽別論》所言:「二陽之病發心脾,三陽為病發寒熱,一陽發病少氣」諸例,俱論脈法之陰陽。王太僕誤作經脈註解。觀其提綱,悉從「脈有陰陽」一句而來。次言「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即仲景大、浮、數、動、滑為陽,以五臟之脈,各有大、浮、數、動、滑,是為五五二十五陽也。不言五五二十五陰者,先言「知陽者知陰」,則沉、澀、弱、弦、微之陰,可不言而喻也。

答曰:讀書雖要認定提綱,一氣貫徹,然中間轉折,尤宜活看,不可執著。蓋「脈有陰陽」句,岐伯原是答黃帝「人有四經十二從」等問,所言「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是言五臟之陽氣,應時鼓動於脈,五五相乘,為二十五陽,與玉機真藏之「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變」,異名同類。夫脈法之陰陽,原不離乎經脈之陰陽。況下文所言:「三陽在頭,三陰在手」,得非明言經脈陰陽之確據乎?若以「脈有陰陽」為通篇之提綱,皆附會於脈,未免支離牽強,殊失先聖立言之旨矣。

曷知《陰陽別論》,原從陰陽應象,陰陽離合,魚貫而下,皆論經脈之陰陽,又為提綱中之挈領,可不體會其全,妄譏先輩乎?

白話文:

有位學者詢問《黃帝內經·陰陽別論》中提到:“二陽的疾病會影響到心和脾,三陽的疾病會導致寒熱交替,一陽的疾病會造成氣短”等例子,都在討論脈象的陰陽理論。但王冰(王太僕)卻誤解為是在解釋經脈。仔細觀察他提出的重點,都是從“脈有陰陽”這句話延伸而來。接下來他說,“瞭解陽,就能理解陰;明白陰,就懂得陽。”陽分為五種,五五相乘就是二十五種陽脈。這就像張仲景所說的大、浮、數、動、滑為陽脈,因為五臟的脈象都有大、浮、數、動、滑的特性,所以就有了二十五種陽脈。他沒有說明五五二十五種陰脈,因為先說了“瞭解陽就能理解陰”,所以沉、澀、弱、弦、微這些陰脈就不需要再詳細解釋了。

回答如下:讀書固然要抓住主題,貫徹始終,但是對於文章中的轉折,更應該靈活理解,不能固執己見。"脈有陰陽"這句話,岐伯原本是回答黃帝關於“人有四經十二從”等問題,他提到的“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是指五臟的陽氣在脈象中表現出來,五五相乘成為二十五種陽脈,這與玉機真藏中提到的“所以疾病有五種,五五二十五種變化”是異名同義的。脈象的陰陽理論,本質上並未脫離經脈的陰陽理論。況且下文中提到的:“三陽在頭,三陰在手”,這不是明確地指出經脈陰陽的證據嗎?如果把“脈有陰陽”當做整篇文章的主題,並將所有內容都附會到脈象上,未免有些牽強附會,這完全失去了古聖先賢立言的初衷。

如何知道《陰陽別論》原本就是從陰陽應象,陰陽離合開始,連貫地討論經脈的陰陽理論,這纔是文章主題的核心。如果不全面理解整篇文章,隨便批評前人的解讀,這豈不是對先輩的不尊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