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診遵經》~ 卷下 (19)
卷下 (19)
1. 發髲望法提綱
竊聞腎之華在髮,血之榮以髮。蓋髮者血之餘,血者水之類也。經言女子七歲髮長,丈夫八歲髮長,五八髮墮,八八髮去者,蓋腎主腦,腦者髓之海,髮者腦之華。腎盛則髮長,腎衰則髮墮,腦減則髮素也。其或年少而髮白,年老而髮黑者,賦稟不同也。以部位分之,頭上曰髮。
耳前曰鬢。中行屬督脈,二行屬太陽,三行屬少陽。頭維額角,足陽明也;曲鬢懸顱,足少陽也。其經血氣盛,則美而長;氣多血少,則美而短;氣少血多,則少而惡;氣血俱少,則其處不生;氣血俱熱,則黃而赤;氣血俱衰,則白而落。察其經絡之部位,可知其血氣之盛衰。
其因病而變者,察之又有六法焉:曰逆上,曰衝起,曰直,曰落,曰潤澤,曰枯槁。蓋逆上者,死證也;衝起者,絕候也。因疳積而發亂鬇鬡者,可療;因氣竭而髮直乾枯者,不治。病久而發落者,精血虛;病風而發落者,血液燥。潤澤者,血氣未竭,故生;枯槁者,血氣已竭,故死。
善診者,察其髮,觀其證,可以知其逆從矣。若夫髮直如麻者,小腸絕;髮結如穗者,小兒疳;面無血色,頭髮墮落者,血極之證;面色不變,頭髮逆上者,癇病之徵。汗出髮潤,喘不休者,肺先絕;齒長骨枯,髮無澤者,骨先死。此皆診髮之目也。
白話文:
我曾聽聞,頭髮的健康與光澤反映腎臟的功能。頭髮的滋潤與否是由血液供應決定的,因為頭髮是身體血液剩餘的表現,而血液和水分息息相關。根據古籍記載,女孩子到七歲時頭髮開始成長,男孩子到八歲時頭髮開始成長,到了四十歲左右,頭髮開始脫落,到了六十多歲,頭髮會變稀疏,這都是因為腎臟主管大腦,大腦是髓質的儲藏庫,而頭髮是大腦健康的象徵。腎臟功能強盛,頭髮就會長得快;腎臟功能衰退,頭髮就會脫落;大腦功能下降,頭髮就會變白。有些人年輕時頭髮就變白,有些人年老了頭髮還是黑的,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按照部位來看,頭頂的稱為頭髮。
耳朵前面的稱為鬢角。頭部中間一行歸屬於督脈,第二行歸屬於太陽經,第三行歸屬於少陽經,額頭兩側歸屬於足陽明經,頭側歸屬於足少陽經。如果這些部位的經絡血氣旺盛,頭髮就會長得又好又長;如果氣多血少,頭髮就會長得短;如果氣少血多,頭髮就會長得差;如果氣血都少,那裡就不會長頭髮;如果氣血都很旺盛,頭髮就會呈現黃色或紅色;如果氣血都衰弱,頭髮就會變白並脫落。通過觀察頭髮的部位,我們就能知道一個人的血氣是否旺盛。
對於因疾病導致頭髮變化的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六種方法來觀察:逆向生長、突起、直立、脫落、光澤、枯槁。逆向生長是死亡的跡象,突起是病情嚴重的信號。如果是因營養不良導致頭髮凌亂,是可以治療的;如果是因氣力耗盡導致頭髮直立且乾枯,那就是無法救治的。長期患病導致頭髮脫落,說明精血虛弱;患風病導致頭髮脫落,說明血液乾燥。頭髮有光澤,說明血氣尚未耗盡,還能生存;頭髮枯槁,說明血氣已經耗盡,預示死亡。一個好的醫生,會通過觀察頭髮的狀況,結合病情來判斷病情的發展。
再者,頭髮像麻繩一樣直,說明小腸功能已經喪失;頭髮結成穗狀,可能是兒童患有疳積;臉色蒼白,頭髮大量脫落,是血液極度缺乏的症狀;臉色沒有變化,但頭髮逆向生長,可能是癲癇的徵兆;出汗後頭髮濕潤,呼吸急促不停,可能是肺部功能已經喪失;牙齒長長,骨骼枯萎,頭髮失去光澤,可能是骨骼功能已經喪失。這些都是觀察頭髮的重點。
2. 診頭望法提綱
頭為五體之尊,百骸之長,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是謂諸陽之會,精神之府,望之之法,可不深求其理哉。
按內經,陽明之脈行於前,太陽之脈行於後,少陽之脈行於側,厥陰之脈會於巔,督則自背中行而上頭至鼻,任則自腹中行而上頤循面,此皆經絡之行,即部位之分也。
由是以形言之,則骨部皆大者多壽,骨部皆小者多夭,皮肉腫起者為實,皮肉陷下者為虛。囟陷者,腦髓不足而難治;囟腫者,臟腑不調而難療;骨縫不合者,賦稟弱;頭項皆軟者,血氣虧。此察頭形之綱領也。
以容言之,則仰首者,其病在陽;俯首者,其病在陰;蹙其額者,頭痛;皺其眉者,心憂;頭項強直者,邪氣實;頭垂傾欹者,正氣虛;頭獨動搖者,風也。更有心絕之證;頭難回顧者,寒也,亦屬陽明之經。此察頭容之綱領也。
夫如是,視上下以辨其經絡,審左右以究其逆從,合之五官,參之四診,而形容之變,病症之殊,皆可識常通變矣。
至於妊娠四月,欲知男女,遣妊娠面南行,還復呼之,左回首者是男,右回首者是女,亦想當然耳。
白話文:
[診斷頭部觀察方法總結]
頭部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被稱為百骸之長,從頭頂到心臟,就像一條細線貫穿全身,這是因為頭部匯聚了所有陽氣,是精神活動的中心。對於如何觀察頭部來判斷健康狀況,我們當然要深入研究其道理。
根據《黃帝內經》,陽明脈行走在頭部前面,太陽脈行走在後面,少陽脈行走在兩側,厥陰脈在頭頂匯聚,督脈沿背部中線向上至頭部和鼻子,任脈則沿腹部中線向上,經過下巴並沿著面部行走,這些都是經絡的走向,也是部位的區分。
從外形來看,骨頭部分大的人多壽命長,骨頭小的人則較短命,皮膚肌肉腫脹表示身體有實證,皮膚肌肉凹陷則表示有虛證。囟門凹陷,表示腦髓不足,治療困難;囟門腫脹,表示臟腑失調,同樣難以治療;骨縫不合,表示先天體質弱;頭頸都軟弱,表示血液氣息虧損。這些是觀察頭部外形的基本原則。
從面容來看,抬頭的人,病在陽分;低頭的人,病在陰分;皺眉頭的人,可能有頭痛;皺眉的人,可能心事重重;頭頸僵硬的人,表示邪氣旺盛;頭部垂掛或歪斜的人,表示正氣虛弱;頭部獨自搖晃,可能是風邪入侵。還有心臟衰竭的徵兆;頭部轉動困難的人,可能是受寒,這也屬於陽明經的問題。這些是觀察頭部面容的基本原則。
因此,通過觀察頭部上下,可以辨別經絡;審視左右,可以瞭解病情的順逆;結合五官的觀察,輔以四診,就能理解身體外貌的變化,以及不同疾病的特點,達到識別常態和理解變化的目的。
至於懷孕四個月時想要知道胎兒性別,讓孕婦面向南方行走,然後叫她回頭,如果她先向左回頭,那麼胎兒可能是男孩;如果先向右回頭,那麼胎兒可能是女孩,這也是一種推測的方法。
3. 面形分屬五臟
嘗思診面之法,非特明堂五色、面貌五官,可分五臟也;其面形亦有可分者二:一則因形層以分之,如肝合筋,心合脈,脾合肉,肺合皮,腎合骨。筋者,肝之部;脈者,心之部;肉者,脾之部;皮者,肺之部;骨者,腎之部。推而論之,皮有厚薄澤夭,肉有肥瘦消長,脈有小大遲數,筋有粗細緩急,骨有大小堅脆。太過者為有餘,不及者為不足,皆可辨其盛衰虛實焉。此形層之分也。
一則因經絡以分之,如督脈自背中行而上,頭至鼻;任脈自腹中行而上,頤循面;衝脈榮於唇口;蹺脈會於睛明。聽宮、顴髎之分,手太陽也;眉沖、五處之分,足太陽也;迎香、禾髎之分,手陽明也;頰車、巨髎之分,足陽明也;耳門、和髎之分,手少陽也;前關、聽會之分,足少陽也。推而論之,腫起者為實,陷下者為虛;腫起為太過,其病在外;陷下為不及,其病在內。此經絡之分也。由是觸類旁通,即一指之小,四體之大,其形層經絡,無不皆然。
至若因證言病,如諸書所謂大頭瘟,兩目鼻面腫者,陽明;耳前後並額角腫者,少陽;腦後項下腫起者,太陽。面腫曰風;面目腫大,時熱,脈沉滑,中有水氣,曰風水;面浮腫,氣逆多涕唾,曰咳上氣;面浮腫,息肩,脈浮大,曰不治;短氣面腫,鼻不聞香,咳嗽唾痰,兩脅脹痛,喘息不定,曰肺勞。面目浮腫,曰陽虛胃冷;面目浮腫至項,曰陽虛氣結。病人營衛竭絕,面浮腫,曰死;面腫色蒼黑,曰死;咳嗽羸瘦,脈堅大,曰死;咳嗽脫形發熱,脈小堅急,曰死;肌瘦下脫,形熱不去,曰死;兩腮消瘦縮入,曰胃虛肉絕。
外此而痘疹、癰疽、癘風、時疫,其病在頭面者,皆可按部位,分經絡,合之面容,參之面色,以辨其同異,而判其吉凶也。然其中腫起為實,浮腫為虛,何也?蓋形之聚散不同,色之澤夭亦異。實者,邪氣實;虛者,正氣虛;腫而屬虛者,邪氣實而正氣虛也。推之於痘疹癰疽,其義一也。
白話文:
[面形分屬五臟]
我曾經思考過面部診斷的方法,不只是從臉上的顏色或是五官來分辨五臟的情況,其實從臉部的形狀也能看出一些端倪。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從身體組織的層次來區分。比如肝與筋相連,心與脈相連,脾與肉相連,肺與皮相連,腎與骨相連。所以,筋的部分代表肝,脈的部分代表心,肉的部分代表脾,皮的部分代表肺,骨的部分代表腎。進一步來說,皮膚有厚薄潤燥之分,肌肉有肥瘦增減之差,脈搏有大小快慢之別,筋有粗細鬆緊之異,骨有大小堅韌之不同。如果這些特徵過度表現就是有餘,表現不足就是不足,由此可以看出人體的健康狀況。這是從組織層次來區分的。
另一個方法是根據經絡來區分。例如督脈從背部中央向上延伸到頭部,再到鼻子;任脈從腹部中央向上延伸到下巴,再沿著臉部走;衝脈影響嘴脣和口腔;蹺脈在眼睛附近匯聚;聽宮和顴髎的部分是手太陽經;眉沖和五處的部分是足太陽經;迎香和禾髎的部分是手陽明經;頰車和巨髎的部分是足陽明經;耳門和和髎的部分是手少陽經;前關和聽會的部分是足少陽經。進一步來看,如果某一部位腫脹表示實證,凹陷表示虛證;腫脹表示過度,病情在外;凹陷表示不足,病情在內。這是從經絡的角度來區分的。
透過這種方式,可以類比推理,即使是一個手指的小範圍,或是一個四肢的大範圍,其組織層次和經絡,都遵循同樣的規律。如果要根據症狀來判斷疾病,比如書籍中提到的大頭瘟,兩眼、鼻子、臉部腫脹的,屬於陽明經;耳朵前後和額頭腫脹的,屬於少陽經;脖子後方腦後腫脹的,屬於太陽經;面部腫脹稱為風病;面部腫脹且大,伴隨發熱,脈象沉滑,有水濕的症狀,稱為風水病;面部浮腫,呼吸困難,多痰多唾,稱為咳上氣;面部浮腫,呼吸困難,脈象浮大,預示病情嚴重;呼吸短促面部腫脹,鼻子聞不到香味,咳嗽吐痰,兩側肋骨疼痛,呼吸不穩,稱為肺勞;面部和眼睛浮腫,稱為陽虛胃冷;面部和眼睛浮腫直到脖子,稱為陽虛氣結;營養和衛生極度消耗,面部浮腫,預示死亡;面部腫脹,皮膚呈蒼黑色,預示死亡;咳嗽身體瘦弱,脈象堅硬且大,預示死亡;咳嗽身體消瘦發熱,脈象微弱且緊急,預示死亡;肌肉消瘦,形體熱度不退,預示死亡;兩頰消瘦內縮,表示胃虛肉絕。除此之外,像水痘、瘡瘍、麻風、流行性疾病,如果病竈出現在頭部和臉部,都可以根據部位,結合經絡,參考面部表情和顏色,來判斷病情的輕重和預後。
然而,為什麼腫脹表示實證,浮腫表示虛證呢?因為身體組織的聚散不同,顏色的光澤和暗淡也不同。實證表示邪氣旺盛,虛證表示正氣虛弱。如果腫脹同時又屬於虛證,那麼邪氣旺盛但正氣卻虛弱。這個原則也適用於水痘、瘡瘍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