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診遵經》~ 卷下 (12)
卷下 (12)
1. 診口形容條目
心虛寒,厲風傷心也。
病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者,瘧始發之狀也。瘧而寒慄鼓頷者,陽明虛也。平人口振者,亦陽明虛也。口目動作者,陽明終也。下頦脫落者,謂之落架風,陽陰之脈,縱緩不收也。
小兒睡熟齧牙者,或腹有蟲積,或欲出新牙也。狀如感冒風寒,畏風特甚,時作狗聲,每欲齧人及衣物,小腹墜脹,小便難者,癲狗咬傷而毒發也。小兒咬爪甲者,疳病有蟲也。小兒齧齒咬人者,腎絕也。痘症咬牙,甚則脫落者,疫氣內陷於腎也。
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必衄血也。傷寒一日,頭痛口乾而煩滿者,巨陽與少陰俱病也。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證也。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亦急下之證也。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者,肺中風也。唇口乾燥生瘡者,胃中客熱也。脈自澀,唇口乾燥者,其人不欲飲也。病者如有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脈反無熱者,此為陰伏,是瘀血也。傷熱氣喘,甚則唾血,短乏不欲食,口燥咽乾者,氣極也。熱病七八日,脈微小,溲血,口中乾,一日半死;脈代者,一日死也。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治也。
丁腫五六日不瘥,眼中見火,神昏口乾心煩者,死證也。嗌乾口中熱如膠者,足少陰之證也。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也。小兒流涎不已者,脾氣虛也。流涎滯頤者,脾冷也。口中多涎者,上焦寒也。虛滿而咳,善嘔沫者,手太陰厥逆也。人之涎下者,蟲動也。
吐涎心痛,發作有時者,蛔之為病也。蛔心痛,心腹中痛,發作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中熱,善涎出者,是蛔咬也。脾脈微急,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者,膈中病也。癇發痰涎壅盛,氣促昏倒,口吐痰沫者,痰癇也。喜吐沫者,豬癇也。癲疾嘔多沃沫,氣下泄者,皆不治也。
髮直如麻,口吐沫者,死證也。反胃口中多出沫,沫大出者,死證也。膈噎吐如蟹沫者,脾敗也。
心下熱痛,掌中熱,時時善嘔,口中傷爛,左寸脈陰絕者,心虛也。口瘡腐爛者,心病也。口糜者,膀胱移熱於小腸也。病苦身熱未去,口中生瘡,心中煩滿,汗不出,身重,左寸脈陽實者,手太陽小腸實也。口中生瘡,脹滿不通者,大腸實熱也。口瘡者,邪之出也。口爛蝕齦者,三焦相溷,內外不通,臟氣相熏也。
此皆口之形容也。
白話文:
診口形容條目
心臟虛寒,可能是強風侵襲心臟所致。疾病初期會從毛髮開始。伸懶腰打呵欠時會出現寒顫和下顎肌肉抽搐,腰脊都疼痛。寒意退去後,則內外皆感發熱,頭痛劇烈如頭顱裂開,想喝冷飲,這是瘧疾發作的症狀。瘧疾發作時寒顫且下顎肌肉抽搐,表示陽明經虛弱。平時說話聲音顫抖,也是陽明經虛弱的表現。口眼不停動彈,則是陽明經衰竭的徵兆。下顎脫落,稱為「落架風」,是陽陰經脈鬆弛無力所致。小兒睡熟時磨牙,可能是腹中有蟲積聚,或者快要長新牙。症狀類似感冒風寒,特別怕風,偶爾會發出像狗一樣的聲音,想要咬人或衣物,小腹墜脹,排尿困難,這是被瘋狗咬傷後毒素發作的表現。小兒咬指甲,是疳病(一種兒童消化系統疾病)有蟲的表現。小兒磨牙咬人,是腎氣衰竭的徵兆。患痘症時磨牙,嚴重時牙齒脫落,是疫氣侵入腎臟的表現。陽明經病症,口乾但只想漱口,不想吞咽,必定會流鼻血。
傷寒病發一日,頭痛口乾煩悶,表示巨陽經與少陰經都患病。少陰經病症,會腹瀉清水,顏色純淨青綠,心下必痛,口乾,這是急需治療的徵兆。少陰經病症,發病二三日,口乾咽燥,也是急需治療的徵兆。口乾且呼吸急促,身體沉重腫脹,這是肺部中風。嘴唇乾燥生瘡,是胃中有客邪熱邪。脈象澀滯,嘴唇乾燥,病人不想喝水。
病人如有發熱、煩悶、口乾渴,但脈象卻沒有發熱的跡象,這是陰邪潛伏,是瘀血的表現。傷風發熱氣喘,嚴重時會吐血,呼吸短促乏力不想吃東西,口乾咽燥,這是元氣耗竭。熱病發病七八天,脈象微弱,排出血尿,口乾,半日內死亡,脈象代脈(脈搏異常),則一日內死亡。熱病時渾身疼痛不明確,耳朵聽不見聲音,口乾,陽熱盛極,陰氣略有寒象,熱邪已侵犯骨髓,難以治癒。
丁腫(一種腫脹)五六天未癒,眼睛看到火光,神志不清醒,口乾心煩,這是死症。咽喉乾渴,口中灼熱如膠,是足少陰經的病症。大病痊癒後喜歡吐口水,很久都不好,是胃上有寒邪。小兒流口水不止,是脾氣虛弱。口水停留在下巴,是脾臟寒冷。口中口水很多,是上焦寒邪。虛滿且咳嗽,經常嘔吐泡沫,是手太陰經厥逆(經脈逆亂)。人體口水下流,是蟲子在活動。
吐口水心痛,時發時止,是蛔蟲作祟。蛔蟲病引起的心痛,心腹疼痛,發作時腫脹,疼痛部位上上下下移動,疼痛時有時無,腹部發熱,經常流口水,是蛔蟲咬噬腸胃所致。脾臟脈象微弱而急促,飲食入口又吐出,之後還嘔吐泡沫,是膈膜有病。癇症發作時痰涎阻塞,呼吸急促昏倒,口吐痰沫,是痰癇(一種癲癇)。喜歡吐沫,是豬癇(一種癲癇)。癲癇發作時嘔吐很多泡沫,氣往下泄,都是不治之症。頭髮豎立像麻一樣,口吐沫,是死症。反胃,口中吐出很多泡沫,泡沫很多,是死症。膈噎(食物阻塞食道),嘔吐物像蟹沫一樣,是脾臟衰敗。心下灼熱疼痛,手掌心發熱,經常嘔吐,口腔潰爛,左寸脈(脈診位置)陰氣消失,是心臟虛弱。口腔潰瘍腐爛,是心臟疾病。口腔糜爛,是膀胱將熱邪轉移到小腸。疾病發熱未退,口中生瘡,心中煩悶,不出汗,身體沉重,左寸脈陽氣充實,是手太陽小腸經實證(經脈氣血充盈)。口中生瘡,脹滿不通,是大腸實熱。口瘡,是邪氣外泄。口腔潰爛,牙齦腐蝕,是三焦(中醫臟腑概念)相互混亂,內外不通,臟腑氣機相互影響。以上都是口部症狀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