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診遵經》~ 卷下 (8)
卷下 (8)
1. 四白望法提綱
既視其唇。當察唇之四白。四白者。口唇四際之白色也。考之內經。督脈至人中。任脈至承漿。衝脈絡唇口。足陽明之脈。挾口環唇。手陽明之脈。挾口交人中。經曰。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
通於土氣。故五閱五使篇曰。口唇者。脾之官也。以部位言之。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為陰。察其色之上下左右。可辨其病之上下左右也。青赤黃白黑五色。合之五行。應乎五臟也。太過者。病在外。不及者。病在內。腑主乎外。臟主乎內也。於是乎有澤夭之分焉。所以辨其成敗也。
白話文:
觀察嘴唇時,要特別留意唇周圍的四白。四白指的是口唇四個角落的白色部分。根據《內經》,督脈到達人中,任脈到達承漿,衝脈連接唇口,足陽明脈沿著口部環繞嘴唇,手陽明脈則沿著口部交匯於人中。經書中記載,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是人體的倉廩之本,營氣的居所,其華在嘴唇四白,其充在肌肉,其味甘,其色黃,屬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因此,《五閱五使篇》中說,嘴唇是脾的官竅。以部位來說,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為陰。觀察嘴唇上下左右的顏色,可以判斷疾病的上下左右。青、赤、黃、白、黑五色,對應五行,也反映了五臟。顏色過於鮮豔,病在體表;顏色過於暗淡,病在內臟。腑主外,臟主內,因此嘴唇的顏色變化可以判斷疾病的性質和輕重程度。
有浮沉清濁之分焉。所以辨其表裡陰陽也。有微甚散摶之分焉。所以辨其虛實久新也。以五色相應之理推之。其病症可知也。以五行生剋之理推之。其順逆可知也。以氣色部位合而推之。其臟腑相乘之理又可知也。經云。五臟六腑。固盡有部。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
青黑為痛。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千金云。病人鼻下平者。胃病也。微赤者。病發癰。微黑者有熱。青者有寒。白者不治。唇黑者胃先病。微燥而渴者可治。不渴者不可治。此皆診色之要也。若合四診而觀之。參四時而辨之。推之無窮。用之不盡矣。
白話文:
中醫診病,需辨別病症的浮沉、清濁,才能分辨表裡陰陽;需辨別病症的微甚、散摶,才能分辨虛實、久新。透過五色相應的原理,可推斷病症;透過五行生剋的原理,可推斷病症的順逆;透過氣色、部位的結合推斷,可得知臟腑相乘的道理。古籍記載,五臟六腑各有其部位,觀察其顏色:黃赤代表熱,白代表寒,青黑代表疼痛,這就是所謂的「視而可見」的病症。千金方也提到,病人鼻下平坦,代表胃病;微紅,代表發癰;微黑,代表有熱;青色,代表有寒;白色,代表不治;嘴唇發黑,代表胃先生病;微乾燥且口渴,代表可治;不渴,代表不可治。這些都是診斷顏色的重要依據。若能結合四診(望聞問切)觀察,並參照四時氣候辨證,推演無窮,運用不盡。
2. 牙齒望法提綱
蓋聞上曰齒。下曰牙。兩旁曰牙。當中曰齒。然齒者。總謂口中之骨。主齚齧者也。家語曰。男子八月生齒。八歲而齓。女子七月生齒。七歲而齓。蓋齒者。骨之所終也。經言丈夫八歲齒更。三八真牙生。七八齒槁。女子七歲齒更。三七真牙生。七七齒槁。夫齒之為言。始也。
年也。腎之標。骨之餘也。少長別乎此。盛衰見乎此也。以形言。則齒食多長也。食少者幼也。以色言。則齒色黃者長也。色白者幼也。是皆長幼之常。非疾病之變也。及其病而察其變。則又有提綱焉。一曰形容之變。二曰氣色之變。察其滋潤乾燥。可知病之寒熱。察其枯槁明亮。
白話文:
古人將上排的牙齒稱為齒,下排的牙齒稱為牙,兩旁的牙齒也稱為牙,中間的牙齒稱為齒。不過,總之「齒」指的是嘴裡的骨頭,負責咀嚼食物。據說男子八個月大時長牙,八歲換牙;女子七個月大時長牙,七歲換牙。因為牙齒是骨頭的末端,經書上也記載男子八歲換牙,二十八歲長出真牙,五十六歲牙齒開始老化;女子七歲換牙,二十一歲長出真牙,四十九歲牙齒開始老化。
「齒」這個字,代表著開始、年齡,是腎臟的象徵,也是骨骼的延伸。人的成長與衰老都體現在牙齒上。從外觀來看,經常吃東西的人牙齒比較長,很少吃東西的人牙齒比較短;從顏色來看,牙齒發黃的人年紀較大,牙齒潔白的人年紀較小。這些都是正常的長幼變化,不算是疾病。如果生病了,就要觀察牙齒的變化,主要觀察兩個方面:一是形狀的變化,二是氣色的變化。觀察牙齒的滋潤乾燥程度可以判斷疾病的寒熱,觀察牙齒的枯槁明亮程度也可以判斷疾病。
可決病之死生。形容之變者。咬牙為邪入於胃。齘齒為風入其經。下齒齲者手陽明。上齒齲者足太陽。長而枯者。骨先絕。脫而落者。症多凶。氣色之變者。齒忽黃。為腎虛。齒忽黑。為腎熱。滋潤者。津液猶充。乾燥者。津液已耗。形色枯槁者。精氣將竭。形色明亮者。精氣未衰。
析而言之。互而觀之。合五官。參四診。而吉凶之辨。虛實之分。瞭然如指掌矣。若夫牙齦形色。當以腫起為實。陷下為虛。深赤為太過。淡紅為不及。可與診唇之法。比例而推也。
白話文:
觀察牙齒能判斷疾病的生死,也能反映身體的變化。咬牙代表邪氣入侵胃部,換牙則代表風邪侵入經絡。下排牙齒蛀牙屬於手陽明經,上排牙齒蛀牙屬於足太陽經。牙齒過長而枯萎,表示骨頭將先衰竭;牙齒脫落,預示病情多凶險。氣色變化也能反映身體狀況,牙齒突然變黃代表腎虛,突然變黑代表腎熱。牙齒滋潤表示津液充盈,乾燥則表示津液消耗殆盡。形體枯槁代表精氣將竭,形體明亮則表示精氣未衰。
分析這些細節,互相比較觀察,結合五官和四診,就能清晰地判斷疾病的吉凶和虛實狀況。此外,牙齦的形色也需要注意,腫起代表實證,陷下代表虛證,深紅色代表過度,淡紅色代表不足。可以將牙齦的變化與嘴唇的診法互相比較推斷。
3. 牙齒望法條目
既知牙齒之提綱。當知牙齒之條目。諸書謂雜病咬牙者。胃實也。痘症咬牙者。死候也。痘症咬牙齒落者。無不死也。小兒齒嚼咬人者。腎絕之證也。人之自齧舌者。厥逆走上。脈氣不至也。齧舌者。少陰氣至也。齧頰者。少陽氣至也。齧唇者。陽明氣至也。胸滿口噤。臥不著席。
腳攣急。又齘齒者。痙病也。痙者腰折瘛瘲。齒噤齘也。小兒蝕齒者。疳蟲之候也。齒齲者。手陽明絡實。則齲聾之證也。肉濡而卻。齒長而垢。發無潤澤者。骨先死。少陰絕也。骨枯肉軟。齒長而垢。發無澤者。骨先死。足少陰氣絕也。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者。
白話文:
了解牙齒的提綱,就要知道牙齒的條目。古籍中說,各種疾病咬牙者,是因為胃氣實證。痘症咬牙者,是死亡的徵兆。痘症咬牙齒落者,必定會死。小兒齒嚼咬人者,是腎氣衰竭的表現。人自己咬舌頭,是厥逆上衝,脈氣不通的表現。咬舌頭,是少陰氣盛的表現。咬臉頰,是少陽氣盛的表現。咬嘴唇,是陽明氣盛的表現。胸部滿悶口緊閉,臥床不能安睡,腳部抽筋,又伴有齘齒,是痙病。痙病是指腰部痠痛,四肢抽搐,牙齒緊閉,齘齒不止。小兒蝕齒,是疳蟲的徵兆。牙齒齲壞,是手陽明經絡實證,會造成耳聾。肌肉鬆軟,牙齒又長又垢,頭髮沒有光澤,是骨頭先衰,少陰氣絕的表現。骨頭枯乾肉質軟弱,牙齒又長又垢,頭髮沒有光澤,是骨頭先衰,足少陰氣絕的表現。臉色發黑,牙齒又長又垢,腹部脹滿閉塞,上下不通,是陽明氣盛的表現。
少陰終也。腎中風者。其人踞坐而腰痛。視脅下左右。未有黃色如餅粢大者。尚可治。若齒黃赤。鬢髮直。面土色者。不可治也。小兒齒落久不生者。腎氣虧也。病人齒黃枯落者。骨絕也。牙黃落者骨絕。十日死也。牙床腐爛。牙齒脫落者。牙疳之凶候也。齦肉赤爛疼痛。口臭血出。
牙枯脫落。穿腮蝕唇者。牙疳也。牙疳穿腮齒落者。難治也。齒如黃豆者。腎氣絕也。齒如熟小豆。其脈躁者。陰陽俱竭也。齒垢黃。面目爪甲上黃者。黃疸也。唇腫齒黑者。死證也。唇腫唇黑齒焦者。腫脹之死證也。病人齒忽變黑者。十三日死也。目無精光。齒齦黑者。心肝絕也。
白話文:
少陰終也。腎中風者。其人踞坐而腰痛。視脅下左右。未有黃色如餅粢大者。尚可治。若齒黃赤。鬢髮直。面土色者。不可治也。
少陰經衰竭了。腎臟中風的人,會坐著蜷縮起來,腰部疼痛,觀察他肋骨下左右兩側,如果沒有黃色如餅粢(一種糯米糕)般大小的腫塊,還可以治療。如果牙齒發黃發紅,鬢髮直立,面容土色,就不可治療了。
小兒齒落久不生者。腎氣虧也。病人齒黃枯落者。骨絕也。牙黃落者骨絕。十日死也。牙床腐爛。牙齒脫落者。牙疳之凶候也。齦肉赤爛疼痛。口臭血出。
小兒牙齒脫落很久還不長新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病人牙齒發黃枯萎脫落,說明骨氣已經衰竭了。牙齒發黃脫落,骨氣衰竭,十天就會死亡。牙床腐爛,牙齒脫落,是牙疳的凶險徵兆。牙齦發紅潰爛疼痛,口臭流血,也是牙疳的症狀。
牙枯脫落。穿腮蝕唇者。牙疳也。牙疳穿腮齒落者。難治也。齒如黃豆者。腎氣絕也。齒如熟小豆。其脈躁者。陰陽俱竭也。
牙齒枯萎脫落,穿透臉頰腐蝕嘴唇,就是牙疳。牙疳穿透臉頰,牙齒脫落,很難治癒。牙齒像黃豆一樣,說明腎氣已經衰竭了。牙齒像熟小豆一樣,脈搏跳動急促,說明陰陽二氣都耗竭了。
齒垢黃。面目爪甲上黃者。黃疸也。唇腫齒黑者。死證也。唇腫唇黑齒焦者。腫脹之死證也。病人齒忽變黑者。十三日死也。目無精光。齒齦黑者。心肝絕也。
牙齒上有黃垢,面容、四肢指甲上也發黃,是黃疸的症狀。嘴唇腫脹,牙齒變黑,是死亡的徵兆。嘴唇腫脹,嘴唇變黑,牙齒焦黑,是腫脹而死的徵兆。病人牙齒突然變黑,十三天就會死亡。眼睛沒有光彩,牙齦變黑,是心肝衰竭的表現。
色黑而齒槁者。腎熱也。熱病唇焦齒燥者。津液耗也。虛極之病。唇枯齒乾者。死候也。齒為暴枯。面為正黑。目中黃。腰欲折。自汗出如流水者。四日死。一曰人中平。八日死。腎絕也。病無所在。汗注不休。齒本槁痛者。骨寒熱也。骨寒熱。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未槁者可治。
齒已槁者不可治。骨厥亦然也。齒黑腰痛。足逆冷者。骨蒸也。至若黃髮兒齒者。壽考之徵也。唇亡齒寒者。衰憊之兆也。牙床紅腫者。陽明之病也。牙床潰爛者。腸胃之證也。重齦病齒。齦腫如水泡者。熱蓄於胃也。小兒面色黧黑。齒齦出血。口中氣臭。足冷如冰。腹痛泄瀉。
白話文:
牙齒呈黑色且乾枯,說明腎臟有熱。患熱病時嘴唇乾裂、牙齒乾燥,是津液耗損的表現。虛弱到極點時,嘴唇乾枯、牙齒乾燥,是死亡的徵兆。牙齒突然乾枯、面色發黑、眼球泛黃、腰部疼痛難忍、不停地冒汗如流水,這種情況四天內會死亡。如果人中平坦,則八天內會死亡,這說明腎氣已絕。病人四肢無力,汗水不停地流,牙根發乾疼痛,這是骨寒熱的症狀。骨寒熱患者四肢無力、坐立不安、汗水不停地流,如果牙齒還沒有乾枯,則可以治療;如果牙齒已經乾枯,則無法治療。骨厥的症狀也相同。牙齒發黑、腰痛、足部冰冷,這是骨蒸的症狀。如果小孩頭髮發黃、牙齒長得快,這是長壽的徵兆。嘴唇消失、牙齒就冷,這是衰老的徵兆。牙床紅腫是陽明經的病症。牙床潰爛是腸胃出現問題的表現。牙齦病變,腫脹如水泡,是熱氣積聚在胃中的表現。小孩面色黝黑、牙齦出血、口氣臭、腳冰冷、肚子痛、腹瀉,都是病症的表現。
啼哭不已者。腎疳也。齒齦間津津出血不止者。陽明之經病也。牙肉色白者。非久病血少。即失血過多也。牙肉之際。有藍跡一線者。沾染鉛毒也。若服水銀輕粉。亦令牙床壅腫也。此皆診齒之目也。
白話文:
孩子不停哭鬧,是腎虛引起的疳積;牙齦間不斷流血,是陽明經病變的徵兆;牙肉呈現白色,可能是長期病患導致血虛,或是失血過多;牙肉邊緣出現藍色線條,則是鉛中毒的跡象;如果服用水銀或輕粉,也會導致牙床腫脹。這些都是觀察牙齒的診斷依據。
4. 診鼻望法提綱
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五官先生鼻。五臟先成精。精乃一身之本。頭為五體之尊。是以雷公問道。黃帝傳經。五色獨決於明堂。四診先觀其天牝。蓋鼻者。形之始也。氣之門戶也。呼吸之間。通乎天地。貫乎經絡。五臟六腑。無不畢達。四體百骸。無不周遍者也。
分其部位。則臟腑六部之提綱是已。辨其氣色。則陰陽十法之提綱是已。其相乘之理。合之部位可推也。其相應之理。合之氣色可推也。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與夫聲音臭味情志脈病。亦無有不可推者。凡諸望法。皆當比例以相參也。金匱要略云。鼻頭色青腹中痛。
白話文:
天地間充滿著陰陽之氣,交融變化,孕育萬物。男女交合,精氣相合,使萬物得以繁衍生長。五官中,鼻子最先形成,五臟中,腎臟最先孕育精氣。精氣是人體的根本,頭部則是五體之首。
因此,雷公向黃帝請教醫道,黃帝傳授醫經。診斷疾病,首先要觀察病人面容,特別是女子下腹部,因為鼻子是人體形體的起始,也是氣息出入的門戶。呼吸之間,與天地相通,貫穿經絡,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無一不受其影響。
從部位來看,鼻子是臟腑六部的提綱;從氣色來看,鼻子是陰陽十法之提綱。鼻子與五臟六腑相生相克,通過觀察鼻子部位可以推測臟腑狀況;鼻子與陰陽氣色相應,通過觀察鼻子氣色可以推測陰陽狀態。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以及聲音、氣味、情志、脈象、疾病,也都與鼻子息息相關,可以互相推測。
所有的望診方法,都要互相參照、互相印證。就像《金匱要略》中所說:「鼻頭色青,腹中痛。」
若冷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是宜以四時參之。以十法辨之矣。第色雖當辨。形亦宜分。望之之法。又有提綱焉。蓋鼻者。肺之合也。鼻大者。臟氣有餘。鼻小者。臟氣不足。腫起者。邪氣盛。陷下者。正氣衰。
鼻煽張者肺虛。鼻仰息者肺實。鼻枯槁者。寒熱之證。鼻蝕爛者。疳瘡之形。鼻竅乾燥者。陽明之經病。鼻柱崩壞者。癘風之敗症。鼻下紅腫如瘡者。腹中有蟲之疳病。鼻流濁涕者。外受風熱。鼻流清涕者。外感風寒。鼻淵者。腦中熱。故涕下滲。鼻衄者。陽絡傷。故血外溢。
鼻生瘜肉謂之齆。鼻生粉刺謂之齇。此皆鼻形之望法也。析而言之。合而觀之。察五官。參四診。變在其中矣。至於骨部起者壽。骨部陷者夭。故鼻準貴乎豐隆焉。他如氣之粗細。息之疾徐。嚏之有無。竅之通塞。當詳各門。容後續述。
白話文:
如果病人體溫很低,就會有生命危險。鼻子顏色微微發黑,表示体内有水氣。鼻子顏色發黃,表示胸口有寒氣。鼻子顏色發白,表示失血。如果鼻子突然發紅,但不是正常情況,也會有生命危險。這些診斷需要結合四季的變化和十個診斷方法來判斷。雖然觀察顏色很重要,但是也要考慮病人的整體形態。觀察鼻子,還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鼻子是肺的表徵,鼻子大的人,臟腑氣血充足,鼻子小的人,臟腑氣血不足。鼻子腫脹,表示邪氣入侵。鼻子凹陷,表示正氣不足。鼻子不停地煽動,表示肺氣虛弱。鼻子仰着呼吸,表示肺氣充實。鼻子乾燥粗糙,表示寒熱證候。鼻子腐爛,表示疳瘡。鼻孔乾燥,表示陽明經病。鼻樑塌陷,表示虛風病。鼻子下方紅腫像瘡一樣,表示肚子裡有蟲引起的疳病。流濁鼻涕,表示外感風熱。流清鼻涕,表示外感風寒。鼻淵,表示腦部有熱氣,所以鼻涕往下流。鼻子流血,表示陽絡受傷,所以血液外溢。
鼻子長出肉芽,叫做齆。鼻子長出粉刺,叫做齇。這些都是觀察鼻子形態的方法。將這些方法分開解釋,再綜合起來觀察,並結合五官和其他診斷方法,病症的變化就會一目了然。至於骨頭部位隆起的人長壽,骨頭部位凹陷的人短命。所以鼻子高挺豐滿很重要。其他像是呼吸的粗細,呼吸的快慢,打噴嚏的狀況,鼻孔的通暢與否,都要詳細觀察,之後再慢慢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