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宏

《望診遵經》~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目分臟腑部位

凡觀氣色。當視精明。精明者目也。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神氣之所生也。心之使也。肝之官也。宗脈之所聚也。陰陽之所會也。氣之清明者也。靈樞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

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夫筋骨血氣肌肉者。五臟之所屬也。是故以眼分五臟。血絡屬心。黑珠屬肝。白珠屬肺。瞳子屬腎。約束屬脾。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從內眥始者。陽蹺病。

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陰陽合傳而精明也。此臟腑之部。陰陽之分也。由是而觀。有形焉。有容焉。有氣焉。有色焉。分而論之。所以明其理。合而診之。所以通其變。形也。容也。氣也。色也。無往而非臟腑之徵。亦無往而非陰陽之理也。臟腑陰陽。形容氣色。

有諸中。形諸外。要皆以神為本也。寤則神棲於目。寐則神處於心。神也者。視瞻平正。黑白分明。容色精爽。光彩清瑩。朗朗然。不可須臾離也。神之昭著於目者蓋如此。至若目之五輪。睛之八廓。名雖附於羲黃。實則乖夫體用。殊不知眼科診目之法。當遵聖人診目之法。

若附會聖人之法以立法。則附會聖人之法即非法。然則求眼科之法者。其知所以法乎。

2. 眼目形容提綱

診目形容之法。相士觀人賢否。宜識其常。醫家論病吉凶。當明其變。用是考古參今。刪繁就簡。約而言之。其大綱有四。以形象察氣質。以開闔分陰陽。以目瞼辨虛實。以眼珠決死生。四者既明。而合之氣色。參之病情。庶乎其可見矣。以形象言之。目者。肝之外候也。目大者肝大。

目小者肝小。目深者肝堅。目露者肝脆。目高者肝高。目下者肝下。目偏傾者肝偏傾。目端正者肝端正。此形象之變。氣質之常也。以開闔言之。瞋目者。陽證也。瞑目者。陰證也。目不合者。氣留於陽。目不開者。氣留於陰。目綱筋急而不合者。太陽陽明之筋寒。目綱筋縱而不開者。

太陽陽明之筋熱。目圓者陽氣絕。目小者陰氣亡。口眼喎斜者。陽明中風。口目動作者。陽明將絕。昏睡露睛者。陰陽俱不足也。此開闔之變。陰陽之分也。以目瞼言之。上瞼屬脾。下瞼屬胃。瞼動遲者脾動遲。瞼動速者脾動速。上瞼氣壅者。脾衰於內。下瞼微腫者。水聚於中。

目胞腫痛者邪氣實。目眶陷下者正氣虛。此目瞼之變。虛實之辨也。以眼珠言之。目腫脹者為實。目陷下者為虛。上視者太陽不足。下視者宗氣虧虛。斜視者。少陽已絕。直視者。少陰已終。目轉目運者。陰經之絕證。目睘戴眼者。陽經之死候也。此眼珠之變。死生之異也。

蓋察目之形容者。所以辨其臟腑經絡也。觀目之氣色者。所以辨其寒熱虛實也。合形容氣色以觀之。參聲音脈症以辨之。分其臟腑經絡。以審其寒熱虛實。庶乎知病之所。而無泛治之虞。不則寒熱虛實雖明。而臟腑經絡未達。其猶風馬牛不相及歟。

3. 眼目氣色提綱

凡診眼目。既察形容。當觀氣色。夫目者心之符。肝之竅。五臟六腑之精氣也。華色者。其榮也。論疾診尺篇曰。目赤色。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黃在脾。黑在腎。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此以目色分五臟也。由是而觀。有明暗之辨焉。有清濁之分焉。有淺深之異焉。

明則神氣充足。暗則神氣虧虛。清者病在陽。濁者病在陰。淺深者。言乎其虛實也。合而論之。則深而清明者為太過。淺而濁暗者為不及。太過者病在外。不及者病在內。察其氣色而言臟腑。察其臟腑而言病症。明暗者言其光彩。清濁者論其氣色。氣色淡者謂之淺。氣色濃者謂之深也。

以寒熱言之。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少熱氣。以證候言之。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其聲色臭味情志變動。與夫部位之生克。色病之從違。皆可以面部相應之法。比例而推也。然面目相應者。固可同斷。面目不應者。亦可合觀。蓋應者其常。不應者其變。知其所以變。

則知其所以病矣。經曰。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由此觀之。則目色之欲清明。不欲濁暗。益可見矣。夫清明者。神之著。靈動者。

神之用。得神則生。失神則死。神也者。心之精爽也。左傳云。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其是之謂乎。(地蒼。朝鮮本作地炭。見東醫寶鑑。)

4. 瞼色望法提綱

既述瞼之形容。當觀瞼之氣色。夫瞼者。眼弦也。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為陰。小眥在外為陽。大眥在內為陰。察其色之所見。以言其病之所在。脾胃之候也。脈經云。脾之候在瞼。以氣色言之。青屬木。赤屬火。黃屬土。白屬金。黑屬水。此臟腑五行之分也。察其澤夭。

以知成敗。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清濁。以知陰陽。察其微甚。以知虛實。察其散摶。以知遠近。浮清為外。沉濁為內。視氣色而言臟腑。審臟腑而言病症。參之以五色相應之理。其常變可推也。參之以五行生剋之理。其順逆可推也。合氣色部位而參之。其相乘之理。又可推也。

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皆可比例以相參也。析而觀之。合而斷之。變化無窮矣。聖人之法。所操者約。所及者廣。五官氣色。皆當作如是觀也。然經言五色決於明堂。又當參伍以通其變焉。合四診而察之。庶乎其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