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雲峰

《臨症驗舌法》~ 上卷 (1)

回本書目錄

上卷 (1)

1. 臨症以驗舌為準統論

舌者,心之苗也。五臟六腑之大主,其氣通於此,其竅開於此者也。查諸臟腑圖,脾、肺、肝、腎,無不繫根於心。核諸經絡,考手足陰陽,無脈不通於舌,則知經絡臟腑之病,不獨傷寒發熱,有苔可驗,即凡內外雜症,亦無一不呈其形、著其色於舌,是以驗舌一法,臨症者不可不講也。

何從前以醫名家者俱略焉,而僅於傷寒見諸金鏡耶?余自弱冠,敬承家學,殫心醫理,間嘗從金鏡三十六舌,逐一體驗,其法殊多未合,疑而質諸先君子。先君子曰:東莊不有云乎,金鏡三十六舌,當參其意而勿泥其法,更有三十六舌之所未及者,須以意通之。予領先君子訓,退而繹其所以其意當參,其法勿泥者,乃見東莊所云,真實獲我心也。

白話文:

舌頭是心臟的苗芽:

舌頭是心臟的苗芽,五臟六腑的總管,它們的氣息都通達於舌頭,它們的竅穴也都開口於舌頭。從臟腑圖來看,脾、肺、肝、腎,無一不與心臟相連。觀察經絡,無論手足陰陽,都與舌頭相通。由此可知,經絡和臟腑的病症,不只傷寒發熱時可以用舌苔來判斷,任何內外雜症,都可以在舌頭上呈現出形狀和顏色。因此,驗舌法是臨症者不可不重視的診斷方法。

對三十六舌法的反思:

為何過去的醫學名家們都略過此法,只在傷寒論中提到「三十六舌」呢?我從年輕時便承襲家學,用心鑽研醫理,也曾嘗試依照「金鏡三十六舌」逐一驗證,但發現很多方法並不合適,便疑惑地請教我的父親。父親說:「東莊有言,金鏡三十六舌,要參照其意,不可拘泥其法。還有很多三十六舌所沒提到的情況,要靠意念去理解。」我領會了父親的教誨,回去後思考其意,發現東莊所言確實道出了真諦,也讓我心有所悟。

於是臨症之下,於舌必看其形、審其色、合諸脈症,而有心得其秘焉。據舌以分虛實,而虛實不爽焉;據舌以分陰陽,而陰陽不謬焉;據舌以分臟腑、配主方,而臟腑不瘥、主方不誤焉。危急疑難之頃,往往症無可參,脈無可按,而惟以舌為憑;婦女幼稚之病,往往聞之無息,問之無聲,而惟有舌可驗。是以陰陽虛實,見之悉得其真;補瀉寒暄,投之輒神其應。

人以見之無不真、投之無不應也,未有不稱以為奇者。不知余於四診之中,於舌更有獨得之秘也。然獨得之秘,究何秘哉,不過同得之理耳。臨症者誠潛心而有會焉,則分之而臟腑各一陰陽也,陰陽各一虛實也,理周而法到,可以補金鏡之所未及,而正不止三十六舌也;合之而臟腑同此陰陽也,陰陽同此虛實也,理圓而法活,可以裁金鏡之所未合,而並不必三十六舌也。分而分之,其法不出乎五行;合而合之,其理總原於太極。

白話文:

所以遇到病人,我必定仔细观察舌头的形状、颜色,并结合脉象和症状,从而掌握舌象的秘密。根据舌象判断虚实,虚实判断准确无误;根据舌象判断阴阳,阴阳判断不差;根据舌象判断脏腑,配以相应方剂,脏腑疾病得以治愈,方剂运用不失误。在危急疑难的情况下,往往症状无法参考,脉象无法把脉,唯有舌象可以作为依据;妇女儿童的疾病,往往没有喘息,无法询问,也唯有舌象可以验证。因此,阴阳虚实,观察舌象就能掌握真实情况;补泻寒热,用药就能神奇地奏效。

人们看到我的诊断如此精准,用药如此灵验,无不称奇。他们不知道,我在四诊之中,对舌象有独到的秘诀。然而,这独到的秘诀,究竟是什么秘诀呢?不过就是掌握了相同的道理而已。医者只要用心体会,就能明白,舌象可以将脏腑的阴阳、虚实一一区分开来,道理通达,方法得当,就能弥补金镜所不能及之处,而不仅仅是三十六种舌象;舌象也可以将脏腑的阴阳、虚实综合起来,道理圆满,方法灵活,就能弥补金镜所不能整合之处,而并非一定要拘泥于三十六种舌象。分开来观察,方法不过五行之理;综合起来观察,道理总归源于太极。

准此以臨症,則諸病之變現,縱使萬葉千枝,而一望之神明,自可搜根拔本,尚何無者生之、有者甚之,以干致邪失正,絕人長命之咎哉?茲將驗舌諸法,備述之下,惟識者參之。

白話文:

按照這個方法來診治病患,那麼各種疾病的表現,即使有上萬片葉子上千個分支,但只要一看見患者的神情,就可以找到病因和根源,又怎麼會出現沒有生病卻產生病症、已經生病的情況更加嚴重,進而招惹到邪氣失去正氣,斷送人的壽命呢? 現在我要把檢查舌頭的方法詳細地敘述下來,只有聰明的人可以理解。

2. 驗舌分虛實法

經云:「邪氣盛則實,正氣奪則虛」。又云:「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竊謂虛實兩字,是攪病機之領;補瀉兩字,是提治法之綱。蓋以人之有病,不出一虛一實,醫之治病;不過一補一瀉。如虛實稍有疑心,則補瀉無從下手。其參症切脈以審虛實,固臨症第一要著也,乃有症似實而脈則虛,脈似實而症則虛者。

如舍脈從症,既難信以為真,而舍從脈,又惟恐其是假,則且奈之何哉。不知凡物之理,實則其形堅斂、其色蒼老;虛則其體浮胖、其色嬌嫩。而病之現於舌也,其形與色亦然。(故凡病屬實者,其舌必堅斂而兼蒼老;病屬虛者,其舌必浮胖而兼嬌嫩。如此分別,則為虛為實、是假是真,雖未參症切脈,而一目先了然矣。

白話文:

古書中說:「邪氣盛則為實證,正氣被奪則為虛證。」又說:「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我私以為「虛實」二字,是掌握病機的关键;「補瀉」二字,是提綱挈領的治法。

因為人患病,不外乎虛實兩種,醫生治病,也不過是補瀉兩種方法。如果對虛實稍有疑慮,補瀉就無從下手。所以,根據病症切脈以判斷虛實,才是臨症的第一要務。然而,有些病人,症狀看似實證,但脈象卻是虛證;有些病人,脈象看似實證,但症狀卻是虛證。

如果只看症狀不看脈象,就難以確定真偽;如果只看脈象不看症狀,又擔心會誤判。這可如何是好呢?要知道,凡事都有規律,實證的形狀堅硬收斂,顏色蒼老;虛證的形狀鬆散浮腫,顏色嬌嫩。而病症反映在舌頭上,其形狀和顏色也同樣如此。

因此,凡是實證,舌頭必定堅硬收斂,且顏色蒼老;凡是虛證,舌頭必定鬆散浮腫,且顏色嬌嫩。這樣分別,就能判斷是虛是實,是假是真。即使不看病症也不切脈,也能一目了然。

3. 驗舌分陰陽法

虛實既分,補瀉固有定見。然虛實各有陰陽,而陰陽迭為虛實,則於虛實分陰陽,臨症者又不可混也。而分之不得其法,則有以陰盛為陽盛、陽虛為陰虛,而不能無誤者。且有症本陽虛,而經訓曰陰虛,令人錯解,貽害不淺者。如雲:「陰虛出盜汗」。陰言手太陰也,虛言肺氣虛也。

又云:「陰虛發夜熱」。陰言足太陰也,虛言脾氣虛也。同曰陰虛,而其中有手足太陰之分。名曰陰虛,而其實是脾肺氣虛之症。無如歷代醫師,從未註明其義,誤以脾肺氣虛認為腎水不足,而用滋陰降火之劑,朝夕重陰下逼,逼至土困金敗,便溏聲嘶,置之死地而不悟者,只此兩個陰字,拘義牽文,以訛傳訛。自古迄今,普天之大,不知日殺凡幾,良可痛也。

白話文:

辨別虛實本來就有明確的原則,但是虛實之中又分陰陽,而陰陽互相轉換,成為虛實,所以針對虛實再分陰陽,臨床上就更不能混淆了。如果分陰陽方法不對,就會把陰盛當成陽盛、陽虛當成陰虛,難免會出錯。而且有些病症原本是陽虛,但醫書上卻說成陰虛,容易讓人誤解,造成很大的危害。比如說:「陰虛出盜汗」。「陰」指的是手太陰,也就是肺經,而「虛」則指的是肺氣虛。「陰虛發夜熱」。「陰」指的是足太陰,也就是脾經,而「虛」則指的是脾氣虛。同樣是「陰虛」,但其中卻有手足太陰之分。名稱叫「陰虛」,實際上指的是脾肺氣虛的症狀。歷代醫生從未註明這些詞彙的真正意思,誤以為脾肺氣虛就是腎水不足,就用滋陰降火藥物治療,長期服用陰寒藥物,會導致脾土受困、肺金受損,造成便溏、聲音嘶啞,甚至危及生命,卻仍然不知悔改。只因為兩個「陰」字,拘泥於字面意思,以訛傳訛。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因此喪命,實在令人痛心。

況如此類者,經中未易枚舉,總緣陰陽混雜,虛實模糊,但憑脈症,分晰難清耳。(詎知陰虛陽盛者,其舌必乾;陽虛陰盛者,其舌必滑;陰虛陽盛而火旺者,其舌必乾而燥;陽虛陰盛而火衰者,其舌必滑而濕。)如此分別,則為陰為陽,誰實誰虛,顯然可見,更何似陰似陽之疑,以致重陰重陽之誤,貽人夭殃耶?

白話文:

像這樣的情況,經書中不容易一一列舉,總歸是陰陽混雜,虛實不明確,僅憑脈象和症狀,很難分清。

(難道不知道,陰虛陽盛的人,舌頭一定乾燥;陽虛陰盛的人,舌頭一定滑潤;陰虛陽盛而火氣旺盛的人,舌頭一定乾燥且燥熱;陽虛陰盛而火氣衰弱的人,舌頭一定滑潤且濕潤。)

如此區分,那麼陰陽誰實誰虛,便一目了然,又何必像陰似陽般懷疑,以致誤判為重陰重陽,給人帶來災禍呢?

4. 驗舌分臟腑配主方法

虛實不爽,而後補瀉無不應;陰陽不謬,而後寒暄無不投。然必臟腑不瘥,而後補瀉寒喧悉對其病,以拔其根而主方無不諦,則就虛實陰陽,以分夫臟腑而定以主方,臨症者尤不可混也。而臟腑之分,不越青黃黑白,主方之配,須合酸苦辛甘。爰按內經分臟別腑,並檢成方,酌定主治,條例如下。

一、舌見青色,肝膽病也。(紫色同)不拘所見何症,但看青而舌堅斂蒼老,肝膽兩經邪氣盛也,瀉火清肝飲;青而浮胖嬌嫩者,肝膽兩經精氣虛也,滋水生肝飲;青而乾燥者,非膽腑陰虛火鬱,即肝臟血虛火旺也,(但干而不燥者,專責陰虛,如干而且燥,則陰虛而火旺矣。

白話文:

身體虛實不協調,之後的補瀉才能對症;陰陽失衡,後來的寒熱才能相應。然而,必須等到臟腑疾病痊癒,才能根據補瀉寒熱等方法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樣處方才會準確。因此,要根據虛實陰陽,辨別臟腑,然後制定治療方案,臨床上尤其不能混淆。而臟腑的辨別,不外乎青黃黑白,處方配伍,必須配合酸苦辛甘。根據《內經》分臟別腑,並參考古方,確定主治,條列如下:

一、舌頭呈現青色,是肝膽疾病。(紫色同理)不論看到什麼症狀,只要舌頭呈現青色,並且堅硬、收縮、蒼老,就說明肝膽兩經邪氣旺盛,需要瀉火清肝;如果舌頭青色浮腫、胖軟、嬌嫩,則說明肝膽兩經精氣虛弱,需要滋水生肝;如果舌頭青色乾燥,不是膽腑陰虛火鬱,就是肝臟血虛火旺。(但舌頭乾燥不燥者,單純是陰虛,而乾燥且燥者,則說明陰虛而火旺。)

各臟腑仿此)膽腑陰虛者逍遙散,火鬱加生地、薄荷;肝臟血虛者逍遙散,火旺,加丹皮、山梔。

郁是氣抑,抑則氣不透,不透則熱而為火也。第從來俱以鬱火屬之肝,而余獨責之膽者,蓋膽屬少陽,其氣尚稚,膽為甲木,其質尚嫩,所以最易被抑,一抑則其氣悶而不舒矣。若肝則為厥陰,於木屬乙,其氣已盛,其質已堅,而其火易動而易旺,一有所觸,則即發而不可遏,其發而不可遏者,怒也非郁也。郁主凝滯於中,而怒則發揚於外者也。

本方統治肝膽陰虛,而於膽腑火鬱,則加薄荷、生地者,以木喜風搖,而鬱火非生地不能涼也。於肝臟火旺,則加丹皮、山梔者,蓋肝血既虛,則肝火易旺,則肝血益虛,自非瀉其火,難以滋其陰,非借屈曲下行以通之,無以瀉其火也。惟是血為火迫,變成燥症,則當重加熟地,以潤其燥,丹山兩味,固可不必,而亦非宜矣。

白話文:

膽腑陰虛的人可以服用逍遙散,如果出現火鬱的情況,可以加生地和薄荷;肝臟血虛的人也可以服用逍遙散,如果出現火旺的情況,可以加丹皮和山梔。

郁是指氣被抑制,抑制則氣不通暢,不通暢就會積熱而形成火。一般來說,人們都認為郁火屬於肝,但我認為應該歸責於膽,因為膽屬於少陽,其氣性尚且稚嫩,膽為甲木,其質地也較嫩,所以最容易被抑制,一被抑制,其氣就會悶而不舒。而肝則屬於厥陰,為乙木,其氣已經旺盛,其質地也已經堅固,所以其火容易動、容易旺盛,一有刺激,就會發作而無法抑制,這種發作而無法抑制的是怒,不是郁。郁主要表現為凝滯於內,而怒則表現為發揚於外。

這個方子主要用來治療肝膽陰虛,針對膽腑火鬱,則加薄荷、生地,因為木喜風搖,而郁火非生地不能涼。針對肝臟火旺,則加丹皮、山梔,因為肝血虛則肝火易旺,肝血越虛,就越難滋陰,如果不瀉火,就難以滋陰,如果不借屈曲下行來疏通,就無法瀉火。如果血被火逼迫,變成燥症,則應該重加熟地來潤燥,丹皮、山梔就沒有必要了,甚至不適合使用。

青而滑潤者,非膽腑氣怯,即肝臟氣虛也。膽腑氣怯者,十味溫膽湯,去枳實,加酒煎服,其應更捷。蓋以酒入膽經,而最壯膽氣也。

肝臟氣弱者,當歸建中湯去膠飴。

建中之所以異於桂枝者,在加膠飴一味耳。今恐甘先入脾,而去膠飴,則仍與桂枝無別。故用當歸建中,則與肝臟氣虛乃合。

如干燥而形色反見胖嫩者,肝膽陰陽兩虛也。七味飲倍肉桂,滑潤而形色不兼胖嫩者,肝膽木氣虛寒也,養榮湯加枸杞。

白話文:

如果舌頭呈現青色且滑潤,可能是膽腑氣虛或肝臟氣虛。膽腑氣虛的話,可以服用十味溫膽湯,去掉枳實,加酒煎服,效果更快。因為酒能入膽經,最能壯膽氣。

如果肝臟氣虛,則服用當歸建中湯,去掉膠飴。

建中湯之所以不同於桂枝湯,就在於加了膠飴。現在擔心甘味先入脾臟,所以去掉了膠飴,就和桂枝湯沒什麼區別了。所以用當歸建中湯,就適合肝臟氣虛的人。

如果舌頭干燥,但顏色卻看起來肥嫩,則說明肝膽陰陽兩虛。可以服用七味飲,將肉桂的份量加倍。

如果舌頭滑潤,但顏色不肥嫩,則說明肝膽氣虛寒,可以服用養榮湯,加枸杞。

凡左關脈細緊如刀口者,其舌不拘何色,必胖而滑;其病不拘何症,心虛而寒。予每投以養榮,無不立應。臨症者切勿畏之,重生者切勿疑之。

一、舌見黃色,脾胃病也。不拘所見何症,但看黃而堅斂蒼老者,脾胃兩經邪氣盛也,瀉黃散。

如有厚苔,或焦黃、或焦黑,而糙刺燥裂,其症痞滿燥實堅斂悉具者,實症也。須急下之,以存津液,大承氣湯主之。但此是真正陽明裡症,北方傷寒,間或有此。然舌若胖大,即在北方,亦非承氣的症,切不可妄用硝黃,殺人於頃刻也。

黃而浮胖嬌嫩者,脾胃兩經精氣虛也,益黃散。黃而乾燥者,非胃腑陰虧火旺,即脾臟血虛火盛也。胃腑陰虧者,左歸飲去茯苓;火旺加花粉、歸、地;脾臟血虛者,歸脾湯去木香;火盛加白芍、丹、山。

白話文:

如果左關脈摸起來細緊,像刀口一樣,無論舌頭是什麼顏色,一定又胖又滑,不管出現什麼症狀,都是心虛寒的表現。我每次用補益氣血的藥方治療,都立刻見效。臨床上遇到這種情況,不要害怕,也不要懷疑,趕快治療。

舌頭發黃,表示脾胃有病。不管出現什麼症狀,只要舌頭發黃、堅硬、收縮、顏色發暗,就代表脾胃兩經的邪氣盛,可以用瀉黃散治療。

如果舌苔厚,或者發黃、發黑、粗糙、乾裂,並且伴有腹脹、便秘、堅硬、收縮等症狀,就屬於實證,必須趕快使用瀉下藥,以保留津液,大承氣湯可以治療。但是,這一定是真正的陽明裡證,屬於北方的傷寒病,偶爾才會出現。如果舌頭又胖又大,即使在北方,也不適合使用承氣湯,絕對不能亂用硝石和黃連,否則會立刻致命。

舌頭發黃、浮腫、柔軟,表示脾胃兩經的精氣不足,可以用益黃散治療。舌頭發黃、乾燥,可能是胃腑陰虛火旺,或者脾臟血虛火盛。如果是胃腑陰虛,用左歸飲去除茯苓,火旺則加花粉、當歸、生地;如果是脾臟血虛,用歸脾湯去除木香,火盛則加白芍、丹皮、山藥。

如干燥而有厚苔者,宿食滯於腸胃,而燥結不出也。其脈必牢實,神思必昏沉,面必擁熱通紅,鼻必氣粗,胸前按之必微痛,須逍遙散倍加熟地,潤而下之。

黃而滑潤者,非胃氣虛弱,即脾氣虧損也。胃氣虛弱者,七味白朮散加半夏,脾氣虧損者,五味異功散加白芍。

如其舌後半截滑膩而有微苔者,乃脾胃虛氣下陷也,須補中益氣湯。

如干燥而形色反見胖嫩者,脾胃氣血兩虛也,參耆八珍湯。滑潤而形色又兼胖嫩者,脾胃中氣虛寒也,薑桂養榮湯。

白話文:

如果舌頭乾燥且有厚厚的苔蘚,表示食物殘渣停留在腸胃中,導致乾燥結滯無法排出。這種情況脈象一定會強勁有力,精神也會昏沉,臉色會發熱通紅,呼吸會粗重,胸前按壓時會感到輕微疼痛,需要服用逍遙散,並加倍熟地,以潤腸通便。

如果舌頭呈現黃色且光滑潤澤,可能是胃氣虛弱或是脾氣虧損。如果是胃氣虛弱,就需要服用七味白朮散加上半夏;如果是脾氣虧損,就需要服用五味異功散加上白芍。

如果舌頭後半截光滑且有薄薄的苔蘚,表示脾胃虛弱,氣血下陷,需要服用補中益氣湯。

如果舌頭乾燥,但身體卻顯得肥胖而嫩滑,表示脾胃氣血雙虛,需要服用參耆八珍湯。如果舌頭光滑潤澤,身體也肥胖而嫩滑,表示脾胃中氣虛寒,需要服用薑桂養榮湯。

一、舌見赤色,心與小腸病也。不拘所見何症,但看赤而堅斂蒼老者,心與小腸邪氣盛也,瀉心湯。

按四明心法:凡舌見灰色,指甲刮下無渣汁者,方是火症,乃芩連之對症也。味其語意,可見陽邪燔灼,則其陰液未有不幹枯者。然以予驗之,又必其形堅斂、其色蒼老,方是真正芩連對症。若一見胖嫩,即使苔厚而焦乾燥裂,非寒水侮土,即腎氣凌心。寒水凌土,當用附子理中;腎氣凌心,當用人參八味。

倘誤用芩連,則舌上現出人字紋必死。予診莘墅沈彝仲症,辭以不治者,因其得此舌也,有論驗在醫案中可參。又按火色本紅,火症而舌見灰色者,如炭火通紅於內,而浮灰翳蔽於外也。顧據理論之,則舌見灰色,其症當更甚於舌黑如炭何也,蓋火燃薪盡,則是木成炭,是草成灰,故曰炭曰灰,皆火極之變象也。而木本質堅,甫著火燃,未成炭也。

白話文:

舌頭呈現紅色,代表心和小腸有病。不論其他症狀如何,只要舌頭呈現紅色且堅硬收縮,顏色蒼老,就表示心和小腸的邪氣很盛,應該服用瀉心湯。

根據四明心法,如果舌頭呈現灰色,指甲刮下沒有渣汁,才是真正的火症,應該用黃芩、黃連治療。這表示陽邪灼燒,陰液必然枯竭。但我觀察發現,舌頭必須堅硬收縮、顏色蒼老,才是真正需要用黃芩、黃連治療的。如果舌頭看起來胖嫩,即使舌苔厚實、焦乾裂開,也不一定是火症,可能是寒水侵犯脾土,或腎氣凌犯心臟。寒水侵犯脾土,應該用附子理中湯;腎氣凌犯心臟,應該用人參八味丸。

如果誤用黃芩、黃連,舌頭上就會出現人字紋,必死無疑。我曾經診治莘墅沈彝仲的病,就因為他出現這種舌頭,所以宣布不治。相關論證和驗證都在醫案中可以參考。

火本來是紅色的,火症卻出現灰色的舌頭,就像炭火內部通紅,外面卻覆蓋著灰燼一樣。根據理論,舌頭呈現灰色,病情應該比舌頭黑如炭還要嚴重,因為火燒盡木頭,就會變成炭,燒盡草木就會變成灰,所以叫做炭和灰,都是火極端的變化。木頭本質堅硬,剛開始燃燒,還沒變成炭。

必火極似水,乃變黑而為炭,然其性猶甚烈也。至於久經火煅,則熱極必寒,乃返白而成灰,然其心猶未灰也。若草本則其體弱,著火一過,即灰矣。一灰即不可復燃矣。然則就物理以察病機,彼見舌灰色者,無論一火即灰,與由炭而灰,不皆更甚於舌黑如炭者乎?

赤而浮胖矯嫩者,心與小腸精氣虛也,養心湯。赤而乾燥者,非小腸陰虧火旺,即心臟血虛火盛也。小腸陰虧者,滋水清肝飲去柴胡。

欲潤其下,不欲其就燥也。

火旺加生地、木通。

白話文:

火燒到極點就好像水一樣,會變成黑色變成炭,但它的性仍然很烈。如果長時間用火燒,熱極就會變成冷,會變成白色變成灰,但它的本性仍然沒有消失。像草本植物,它的身體很弱,一碰到火就變成灰,變成灰之後就再也不能燃燒了。所以從物理現象來觀察疾病的機理,看到舌頭呈灰色的,不論是一燒就變成灰,還是由炭變成灰,都比舌頭黑如炭更嚴重。

舌頭紅色而且浮腫、柔軟嬌嫩的,是心和小腸的精氣虛弱,可以用養心湯治療。舌頭紅色而且乾燥的,要么是小腸陰虛火旺,要么是心臟血虛火盛。如果是小腸陰虛,可以用滋水清肝飲去除柴胡。

想要滋潤下面,不要讓它變得乾燥。

火旺就加生地、木通。

合導赤散以瀉其火氣。

心臟血虛者,濟生歸脾湯去木香。

恐其血燥,反動肝火而燥血液。火盛加丹皮、山梔。

凡本經之陰血既虧,則本經之陽火必旺,一負則一勝也。加丹皮、山梔者,欲其引心火下行,以直達於膀胱耳。

赤而滑潤者,非小腸陽虛氣墜,即心臟陽虛氣弱也。小腸陽虛氣墜者,補中益氣湯加山梔、川烏。

氣虛則滯,氣滯則墜,方中參、耆、朮、草,補其虛也;川烏、陳皮,破其滯也;升麻、柴胡,舉其墜也。加山梔,借其屈曲下行,以引至小腸耳。

白話文:

要瀉火氣就用導赤散。

心臟血虛的人,用濟生歸脾湯去除木香。

擔心血燥導致肝火旺盛而燥熱血液,火盛就加丹皮、山梔。

本經的陰血虧損,就會導致本經的陽火旺盛,一個減弱就會導致另一個增強。加丹皮、山梔,是想讓它引導心火下降,直達膀胱。

小便赤而滑潤,不是小腸陽虛氣墜,就是心臟陽虛氣弱。小腸陽虛氣墜的人,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山梔、川烏。

氣虛就會停滯,氣滯就會下墜,方子中參、耆、朮、草,補虛;川烏、陳皮,破滯;升麻、柴胡,舉墜。加山梔,利用它屈曲下行的特性,引導到小腸。

心臟陽虛氣弱者,噓血歸脾湯加丹皮、肉桂。

氣有餘便是火,氣不足便是寒,本方加肉桂復加丹皮,欲其引入心經以補心氣也。

如干燥而形色反見胖嫩者,心與小腸氣血兩虛也,棗仁養營湯。滑潤而形色又見胖嫩者,心與小腸火氣大虧也,附子養營湯。

一、舌見白色,肺與大腸病也。不拘所見何症,但看白而堅斂蒼老者,肺與大腸邪氣盛也,瀉白散。白而浮胖嬌嫩者,肺與大腸精氣虛也,補肺湯。白而乾燥者,非大腸血虛火盛,即肺臟陰虛火盛也。大腸血虛者,潤腸滋水飲,火盛加生地、當歸。

白話文:

心臟陽虛氣弱的人,可以服用噓血歸脾湯,並加入丹皮、肉桂。

氣盛則為火,氣虛則為寒,這方子中加入肉桂和丹皮,目的是引入心經,補益心氣。

如果患者乾燥且外表看起來胖嫩,說明心和小腸氣血兩虛,可以用棗仁養營湯。如果患者滑潤且外表看起來胖嫩,說明心和小腸火氣嚴重虧損,可以用附子養營湯。

舌頭呈白色,說明肺和大腸有病。不論其他症狀如何,只要舌頭白且堅硬、收縮、蒼老,就代表肺和大腸邪氣盛,可以使用瀉白散。如果舌頭白且浮腫、胖嫩,就代表肺和大腸精氣虛,可以使用補肺湯。如果舌頭白且乾燥,可能是大腸血虛火盛,也可能是肺臟陰虛火盛。大腸血虛者,可以使用潤腸滋水飲,火盛者要加入生地、當歸。

凡大便燥結,努力責不出者,本方神應。

如兼氣虛而推送無力者,間以補中,或竟用八珍湯加桃仁、杏仁,養氣補陰,亦無不應。

肺臟陰虛者,生金滋水飲,火燥加百合、沙參。白而滑潤者,非大腸陽虛氣陷,即肺臟陽虛氣弱也。大腸陽虛氣陷者,補中益氣湯送固腸散。

大腸小腸俱屬下焦之腑,何以亦配中臟之方?則以腸胃相連,其氣本一貫也。

白話文:

如果大便乾燥難解,用力也排不出來,這個方子非常有效。

如果同時還有氣虛、排泄無力的情況,可以加用補中益氣湯,或者直接使用八珍湯,再加入桃仁和杏仁,以滋養氣陰,效果同樣顯著。

如果屬於肺陰虛,可以用生金滋水飲,如果燥熱明顯,可以加百合和沙參。如果大便白滑,不是大腸陽虛氣陷,就是肺臟陽虛氣弱。如果是大腸陽虛氣陷,可以用補中益氣湯送服固腸散。

大腸和小腸都屬於下焦的腑,為什麼也要配合中焦的方子?因為腸胃相連,氣機本就一貫。

肺臟陽虛氣弱者,補中益氣湯合參附湯。如干燥而形色反見胖嫩者,肺與大腸氣血兩虛也,十全大補湯去肉桂,加炮姜。滑潤而形色又見兼胖嫩者,肺與大腸金氣虛寒也,參附養榮湯去茯苓,加炮姜。

一、舌見黑色,腎與膀胱病也。(命門水火附,左右兩腎同治)不拘所見何症,但看黑而堅斂蒼老者,腎與膀胱邪氣盛也,清肝飲。黑而浮胖嬌嫩者,腎與膀胱精神虛也,補元煎。黑而乾燥者,非膀胱陰虛火盛,即左腎陰虛火旺也。膀胱陰虛者,六味飲,火盛合滋腎丸。左腎陰虛者,六味飲,火旺合生脈散。

白話文:

肺部陽氣不足、氣虛的人,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參附湯。如果患者乾燥、但外表卻顯得胖嫩,表示肺和大腸氣血兩虛,可以用十全大補湯去掉肉桂,再加炮薑。如果患者皮膚滑潤,外表也顯得胖嫩,表示肺和大腸金氣虛寒,可以用參附養榮湯去掉茯苓,再加炮薑。

如果舌頭呈黑色,可能是腎和膀胱有病。不論患者呈現什麼症狀,只要舌頭顏色黑且堅硬收縮、呈現蒼老的狀態,就代表腎和膀胱邪氣盛,可以用清肝飲。如果舌頭顏色黑、浮腫、胖嫩,就代表腎和膀胱精神虛弱,可以用補元煎。如果舌頭顏色黑、乾燥,可能是膀胱陰虛火盛,或是左腎陰虛火旺。膀胱陰虛可以用六味飲,火盛可以加上滋腎丸。左腎陰虛可以用六味飲,火旺可以加上生脈散。

黑而滑潤者,非膀胱陰盛火衰,即右腎陽虛火虧也,膀胱陰盛火衰者,金匱腎氣丸。

膀胱為州都之官,主藏津液,而其所以能出者,由氣化也。陰虛火旺,則熱逼膀胱,而氣不能化矣;陰盛火衰,則寒逼膀胱,而氣不能化矣。膀胱不利為癃,除脾肺氣虛,不能通調水道外,大率不出此兩者也。然同一三陽癃閉,而一由火旺,一系火虧。病判天淵,治分冰炭。相反若此,可類推之。

右腎陽虛火虧者,八味地黃丸。如干燥而形色反見胖嫩者,腎與膀胱陰陽俱虛也。枸杞養榮湯主之,繼用十全大補湯作丸。

白話文:

黑色且光滑的尿液,不是膀胱陰盛火衰,就是右腎陽虛火虧。膀胱陰盛火衰,可用金匱腎氣丸。

膀胱是人體的州都,負責儲藏津液,而排尿需要氣化作用。陰虛火旺,則熱氣逼迫膀胱,氣化功能受阻;陰盛火衰,則寒氣逼迫膀胱,氣化功能同樣受阻。膀胱不利出現尿閉,除了脾肺氣虛,不能通調水道之外,大多數都是這兩種情況。雖然都是三陽癃閉,但一個是火旺,一個是火虧。病情判別天差地別,治療方法也截然相反。其他類似的情況,可以類推。

右腎陽虛火虧,可用八味地黃丸。如果尿液乾燥但體形卻肥胖且面色紅潤,說明腎與膀胱陰陽俱虛,可用枸杞養榮湯治療,之後再用十全大補湯製成丸劑服用。

更有由白而黃,由黃而焦,而枯黑燥裂,其舌邊胖大,舌底滑潤者,甚有舌底亦燥而絕無津液,其糙刺如沙皮,斂束如荔子者。皆因勞傷脾肺,氣虛發熱,誤用發散,益虛益熱,復用寒涼,重陰內逼,以致虛火上炎。所以白上加黃,黃上加焦,而枯黑燥裂也。不論其脈,不論其症,大劑參附養榮湯,不時灌服,多有得生者。

余救烏程潘中建之弟、歸安張學海、桐鄉諸聖濟等症,皆此舌也,有治驗在醫案可參。

滑潤而形色又兼氣嫩者,腎與膀胱元氣大憊也,附子養榮湯主之,繼用右歸丸。

更有其舌同一黑色,而一屬寒水侮土者,宜用附子理中湯;一系腎氣凌心者,宜用人參八味。其治有不相同何也?蓋寒水侮土者,系陰盛於內,逼陽於外,外假熱而內真寒,格陽症也,其黑色止聚於舌中。腎氣凌心者,系陰盛於下,逼陽於上,上假熱而下真寒,戴陽症也,其黑色直底於舌尖。

白話文:

還有舌頭顏色從白色變黃,從黃色變焦,最後變得又黑又乾裂,舌頭邊緣腫大,舌底光滑濕潤的,甚至舌底也乾燥,完全沒有津液,表面粗糙有刺,像沙皮一樣,收縮起來像荔枝一樣的。這些都是因為過度勞累損傷了脾肺,導致氣虛發熱,誤用發散藥,反而更加虛弱和發熱,又用寒涼藥,讓寒氣逼入內,導致虛火上炎。所以舌頭才會從白色變黃,從黃色變焦,最後變得又黑又乾裂。不論脈象如何,不論病症如何,用大量人參、附子等藥材熬製的養榮湯,不斷地灌服,很多人都能活過來。

我曾經用這種方法救治過烏程潘中建的弟弟、歸安張學海、桐鄉諸聖濟等人,他們的舌頭都是這種情況,而且都有治癒的案例,可以參考我的醫案。

舌頭光滑濕潤,而且體形瘦弱,精神萎靡的,是腎和膀胱元氣嚴重不足,可以用附子養榮湯治療,之後再服用右歸丸。

還有些人的舌頭都是黑色的,一種是寒水侵犯脾土的,應該用附子理中湯治療;一種是腎氣上衝心臟的,應該用人參八味丸治療。為什麼治療方法不一樣呢?因為寒水侵犯脾土的,是陰盛於內,逼迫陽氣在外,表面上是熱,實際上是寒,是格陽症,所以舌頭上的黑色只集中在舌頭中間。腎氣上衝心臟的,是陰盛於下,逼迫陽氣在上,表面上是熱,實際上是寒,是戴陽症,所以舌頭上的黑色會直達舌尖。

然未有不胖且嫩者,乾燥滑潤,又在所不拘也。惟是實火兩症,則其形必堅斂、色必蒼老,而萬無胖嫩者耳。

白話文:

但是沒有不是肥胖而且柔嫩的情況,對於乾燥和光滑的程度也可以有所放鬆。只是如果是真正的熱性病症,那麼它的外形一定會變得緊縮、顏色也會顯得蒼老,而絕不會出現肥胖柔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