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1.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一條,師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
脈有倫類。盛則俱盛。衰則俱衰。此大較也。故凡診脈者。當取其既有太過處。又有不及處。則不及者自為病。而有餘者將乘之。而尤為不及者之病矣。即如其脈。關以前之陽部得微。關以後之陰部得弦。夫關前之陽脈微。則自胃脘上至胸中。其真陽卑弱而不能奮鼓。故病名曰痹。
關後之陰脈弦。則自胃腑下至肝臟。其濁邪弦急而從上彈射。故症則見痛。所以然者。責在胸中陽位之極虛。故招下焦之上凌耳。二句。就主一邊說。即後文栝蔞薤白及人參諸湯。填陽之案也。關前應胸分。關前之脈微。故知胸分之陽虛而病痹也。二句是自注。所以知其為胸痹之故。
弦脈。於臟為肝。於氣為陰。於邪為寒。於症為痛。病胸痹而心痛者。正弦脈以肝臟陰寒之邪。上乘陽虛之所致也。二句就客一邊說。即後文栝蔞薤白加半夏。及薏苡附子等湯。並烏頭赤石脂丸。兼責中下二焦逆陰之案也。此與腹滿寒疝第一條。寸口脈微弦。文雖同而大有分別。
彼處之微弦。在寸口一部上見。蓋浮之得微。而沉之得弦也。此處之微弦。是寸口與關上。或下與尺中兩部分見。故三條曰寸口脈云云。關上脈云云。九條烏頭赤石脂丸一症。雖未嘗言脈。然就其症與方意細審之。又確為尺弦之候故也。又彼處心肺間。其無形之宗氣虛餒。與此處同。
而胸痹一症。多在當心之膈膜。其有形血肉中之氣虛。故痹著而痛。且從孫絡而痛徹於背也。大概無形之宗氣。虛於大驚大吐。或憂戚所致。其病頓。略久而上不能御下者。則成驚悸。或便難而見吐衄等血。其不能提下者。又成半產漏淋。亡血失精諸候。並傳變為本門之胸痹者亦有之。
當心之膈膜。其有形血肉中之氣。又虛於形寒飲冷。及傷心諸事者居多。其病漸而在心後之脈絡。故其曰心痛者。謂當心而痛。非心臟中之自痛也。
二條,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短氣者。宗氣上虛。而逆陰湊之。則吸氣艱於深入。入淺則出亦淺。故殊覺短而不足以息也。寒則肺卷。熱則氣閉。俱能短氣。今外則似無病之平人。既無寒熱之症。則其所以短氣者。豈非上虛而邪湊之。以致氣機不能深入之故乎。夫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乃實。
即第五條所謂留氣結在胸中者是也。故曰實也。上照前條之極虛。故使客邪逗留而反實。下伏後方之攻實。故用橘枳厚朴以散痞也。
三條,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栝蔞薤白白酒湯方,栝蔞實(一枚),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此言胸痹之全症也。喘息及短氣者。胸中之本氣虛。而胃邪實之。以致呼吸之氣不能深入遠出之義。肺氣逆。故咳。肺液與氣俱逆。故咳而且唾也。胸背痛者。胸中陰維陰蹺之脈。其孫絡與督脈。及陽維陽蹺之在背者相貫。其痛從胸透背。故胸背陰沁而切痛也。寸口二句。又即首條陽微陰弦而深細言之。
蓋寸口為胸之應。沉為陽不能上鼓。遲為氣不能連續。是沉遲為微脈之根蒂。寸口外微而內沉遲。故知胸中之陽氣極虛而病痹也。關上為胃之應。緊即首條之弦脈。與傷寒之緊脈不同。傷寒之緊脈。因寒氣凝斂。脈從兩頭中縮而緊。其體常短。故曰形如轉索。轉索者。以中縮而緊也。
弦脈之緊。因陰弛陽急。脈從兩頭扯拔而緊。其體較長。故曰狀如弓弦。弓弦者。以繃急而緊也。胸膈上虛下吸有力。以致中焦之氣奔之。吸張乘兩就之勢。故其脈數也。小緊數。猶言略略緊數之謂。蓋終不比有餘者之上射也。關上小緊數。故知胸病虛痹。胃以陰弛陽急之氣赴之。
而致痛矣。夫胸膈象天。常喜輕清。薤白氣味俱薄。而性辛溫。薄則應在天之氣而走胸分。辛溫則能迎導其陽氣而發越之。佐以蔓生甘潤。而善於通竅之栝蔞。蔓生則走經絡。甘潤而通竅。則又能入絡脈。而行其陰中之氣矣。然後以浮緩之酒托之。取氣味俱薄之白酒者。一則以輕清應天。
再則以少火生氣。將陽回春滿。從胸溫絡。而痹自愈矣。薤獨取白者。以白具上行之性故也。且南方種之以供蔬。嘗留白而就地刈之。不數天而苗長如故。則尤見其上行之最速者矣。此胸痹之正病正方。單責胸分之陽虛。而未責中下者也。
四條,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栝蔞薤白半夏湯方,栝蔞實(一枚),薤白(三兩),半夏(半升),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煎。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以四升日三服計之。當缺夜一服三字。)
胸痹二字。包上條之脈症在內。後仿此。前條之症。因胸中自虛。下吸胃氣。胃家本無上犯之意。猶胸中之謾藏冶容。誨其淫盜耳。故以填陽通氣之外。略無餘議下及者。此也。本條之症。胸中之虛未甚。卻以胃家之濁邪方實。以盛凌衰而貫注之。濁氣上浮而不下伏。故不得臥。
且胸分虛而客氣上乘。猶之盜賊所經。於牆垣門徑之低小殘缺者。則一往趨之。心後之絡。外通於背。陽虛而痹。牆垣之低小。門徑之殘缺是也。濁氣從胸之心後而貫痹。故痛如在心。又從痹之絡脈而貫背。故痛徹背矣。於前湯中。減辛溫填氣之薤白過半。故知胸中之虛未甚。
君平胃降氣之半夏而用至半升。故知以盛凌衰。為胃中之邪過實也。是此湯即第一條太過不及而兩責之者。蓋以栝蔞薤白本湯。責胸分之陽虛者十之三。加半夏為君。而責胃中之氣實者十之七也。岐黃論臥與不臥。明明說是氣伏於陰分。則神明收藏。故得臥。氣出於陽分。則靈醒發越。
故不得臥。半夏粳米湯治之。覆杯即臥者。以半夏乘春發生。入夏將半。即歸根覆命而苗便枯。故名。是聖人取半夏之性降。能伏其氣以入於陰分故也。佐粳米者。滋胃中之陰液以覆庇陽神。猶之衣被之用而已。李氏舊注。引甲乙本靈樞之意。而以半夏治不眠。謂半夏入少陽經。
已乖仲景用在陽明之旨。至其謂為轉運陰陽之藥。陰陽得通。其臥立至。則平人之白日不欲臥者。其陰陽俱不通者耶。冤哉。
五條,胸痹。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枳實薤白桂枝湯方
枳實(四枚),薤白(半斤),桂枝(一兩),厚朴(四兩),栝蔞實(一枚搗)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朴。取二升。內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
人參湯方,人參,白朮,甘草,乾薑(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胸分之陽虛。而下陰上湊。故心中痞。但痞之為病。常隨陽氣之起伏以為消長。故腹滿時減者。痞之候也。今其氣逗留而結在胸。以致胸滿不減者。此留氣也。譬之天地。寒云斷腳。冷霧橫拖。逗留於太虛。而不收不散之象。是從胃脘中路上浮。而已據胸中矣。加之脅下以肝膽之逆。
從旁搶心。而爭趨空處。此雖胸中陽虛之所招致。填膈之品。固宜首重。以降逆陰。然其留氣結胸。猶之賊據城郭。掃除之法。不得不與撫綏兼施矣。故以散氣之枳實。開痞之厚朴為主。而先煮之者。其意以微風蕩雲霧而去留氣也。然後以薤白、桂枝之辛溫而甘者。填胸陽以引其氣。
以栝蔞實之甘寒而潤者。走絡脈以入其痹。猶之人尿、豬膽及柏葉等之反佐也。於是留氣散而胸陽上覆。則不治逆而逆將自靖矣。至於枳實、厚朴。欲並用其苦味以泄土邪。故久煮之以取其重濁。薤桂二味。欲單用其溫陽以通天氣。故略煮之以取其輕清耳。人參湯亦主之者。
蓋人參補氣。白朮填胸。乾薑散結開痞。甘草浮緩上托。使一團太和之氣。氤氳胸中。上則旁導陽氣而治痹。下則照臨陰氛而消逆。其於留氣之結胸者。舞干羽而有苗格化矣。或曰。前湯是治全症之方。後湯是單治脅下逆搶之方。又曰。服前湯而留氣已散。痞結已開。後湯所以愈痹。
而為善後之劑也。二說雖與仲景一條。而主兩湯之文例不合。然皆近理。故俱存之。以俟有識者之鑑定焉。
六條,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生薑湯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湯方,茯苓(三兩),杏仁(五十個),甘草(一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服。(以煮五升。服一升按之。則日三服之下。當缺夜二服一語。蓋不瘥更服。是更作一服之謂。若謂即服此二升。金匱前後諸湯。並無一劑分作數服。今日服一半。至明日服完。為更服之例也。)
橘枳生薑湯方,橘皮(一斤),枳實(三兩),生薑(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胸痹上虛而中下之逆邪有二。濕與寒是也。肺性惡濕復惡寒。濕則肺滯。寒則肺斂。俱能使膈膜之痹處作痛外。而又能令其氣塞且短也。濕氣上逆者。以茯苓之溫胸燥濕者為主。佐杏仁以利肺竅。而以浮緩之甘草。托之上行而留戀之。則濕去滯通。而氣之塞且短者可愈矣。故主之。
寒氣上逆者。以辛溫之橘皮為君。溫則暖膈。辛則散結也。生薑祛寒止逆。而性復宣通。與犀利之橘皮相濟。則成和風爽氣之象。然後佐以破留氣之枳實。則寒去而肺暢。氣之塞且短者亦愈。故曰亦主之。然二湯皆微弦兩責之方也。
七條,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方,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此即前條茯苓杏仁。及橘枳湯之合症合方也。緩急統胸痹之全症而言。凡喘息咳唾。背痛短氣。及不得臥等候。有時而緩。有時而急者。以其人之脾胃。素有客濕客寒之邪。上衝下伏之所致也。夫陰陽五行。生扶囚謝之化。人身之臟腑。與天地准。故火土之氣衰。而水木為妖者。
得丙丁戊己而持。得壬癸甲乙而甚。持則病緩。而甚則病急者。一也。且濕氣浸淫。寒氣勁迫。是濕邪為害尚緩。而寒邪為害則急者。又一也。故其謂病痹之人。其諸痹症。或緩或急。此濕寒之氣在中焦。以上窺胸陽之往復。而為更迭入寇之象。故主祛濕利水之薏苡者。即上條茯苓甘草杏仁湯之義。
配溫中行陽之附子者。即上條橘枳生薑湯之義。而進之者也。至杵為散而連服其渣質。則留連胃中。使寒濕既去。而其干溫之化。還浮於太虛。則填胸貫絡。而痹自愈。此雖似乎單責陰弦之脈。注意在討賊一邊。不知蕩平之後。陽微大振。而賀太平者。卻正在朝廷也。噫、神矣哉。
八條,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
桂枝生薑枳實湯方,桂枝,生薑(各三兩),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痞及諸逆之由於胸陽虛餒者。詳已見。心之所以如有依輔者。真氣為之旁薄故也。真氣上虛。則心無憑藉。有如空懸之狀。故曰心懸。胸為陽位。陰邪留之。則陰陽不相宜。而陰沁作痛。故曰心懸痛也。以辛溫之桂枝生薑填真氣者。所以治其心之虛懸。以苦溫開痞之枳實破留氣者。
所以除其痛耳。大概即五條枳實薤白之湯意而變易之者也。此及下文二條。又就胸痹之症而推廣言之。蓋謂胸痹者。見種種等候。固宜主此。然不必執定胸痹。凡上虛而下氣上犯。以致留而不散者。俱主之。故於條端。既不冠胸痹字。而且曰諸逆云爾。
九條,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烏頭赤石脂丸方
烏頭(一分炮),赤石脂(一兩),附子(半兩炮),乾薑(一兩),蜀椒(一兩)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三服不知。稍加服。(梧子大者服一丸。恐有誤。)
細按症治。其脈亦當陽微陰弦。但微脈固在寸口。而陰弦之脈。當在關以下之尺中耳。人身心胸中之真陽。外為周身衛氣之根。內為中下二焦之主。真陽上虛。而脾胃之邪。就近犯之。則為四、五、六、七等條之症。若夫腎為牡臟。肝居至陰之下。其虛寒之邪。比之吳楚諸夷。
周室既衰。而澤國蠻荊。亦來遠窺王室矣。然肝腎之陰邪上犯。較之中土之逆為尤甚。故心痛徹背。與四條之症既同。而胸陽內虧。衛氣衰薄。寒從背入。且與下陰之逆。起而貫痹者。同類而兩相感召。故背痛而又內徹於心也。夫三焦之化。陽從底生。蓋以命門之溫熱。蒸熟水穀。
而化悍氣。然後上熏如霧。而貯為胸陽者也。況本症又屬下焦之寒逆乎。是非溫下以溫上不可也。故以烏頭之老陽。壯先天之元氣。以附子之生陽。發後天之化氣。取蜀椒之辛斂者。所以補其陽而封之固之也。取乾薑之辛散者。又所以種其根而升之舉之也。總交於氣重色赤之石中脂髓。
以為使者。氣重、易致下行。色赤、偏宜陰臟。石中之脂髓。豈非欲其入精血中。而溫資始之化源乎。丸非湯散之僅行上中者可比。且先食服之。故知其責在下焦也。弦脈主痛。今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皆由於肝腎之邪。故知其陰弦在尺中。而非三條之所謂關上脈云云者也。
凡胸無痹病。而乍中寒者。亦有心背徹痛之症。並主此丸。故曰。此與上條俱就胸痹之症。而推廣言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