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10)

回本書目錄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10)

1.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余皆仿此。

所得,即五臟之各有得,詳上條。隨所得而攻之者,因所喜之氣味,而各寓以攻病之藥,則直走其臟,所謂「將欲取之,必姑與之」之道也。古法古方中,豬苓湯之治渴,特其一耳,故曰:「余皆仿此。」湯義,見傷寒注,本湯下。

白話文:

許多疾病都源於臟腑。想要治療這些疾病,就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來用藥。例如,口渴的病人就給他喝豬苓湯,其他的疾病也以此類推。

所謂的「所得」,指的是五臟各有其特有的表現症狀(詳見上文)。「根據症狀用藥」的意思是,根據臟腑喜好的氣味,選用不同的藥物來治療疾病,這樣藥物就能直接作用於患病的臟腑。這就如同「想要得到某物,必須先給予它」的道理。古代醫書典籍中,用豬苓湯治療口渴只是其中一種方法,所以說「其他的疾病也以此類推」。豬苓湯的詳細功效和用法,可以參考《傷寒論》的註釋。 本段文字之後還有豬苓湯的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