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山

《高註金匱要略》~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治第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治第十一 (1)

1.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治第十一

一條,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此篇就風寒之邪。中於本臟。而言其輕重之不同。以補傷寒論中之所未備也。蓋傷寒論中。於直中三陰之外。經臟同病。余俱先病經絡。而後遞入臟腑。故發熱疼痛等候。俱經絡之症。此則三時之風寒。單為中臟。故其輕重生死之候。俱在本臟。而不及經絡者。此也。五臟之經。

各出而附於太陽之表。以與衛氣相會。肺之經穴。外走手內臁之上側。又肺附於脊。與背貼近。且肺主呼吸。故經穴脊背以及息道。俱能使肺中風寒也。風為陽邪。善能化熱以傷津液。故精氣不能遊溢而口燥。又肺受風熱。則自剝其膏液以塞清虛之管。故喘也。運與暈同。風邪善動。

而實至高之肺。故其氣上旺下衰而身運。脾肺同主太陰。故輕靈旋轉。嘗有上下合德之妙。肺病。則天氣不下交。而脾土失升降之用。故身重也。肺主氣。氣為風邪所摶。則上浮外驚。而不與陰氣相接。故頭目軀殼。殊覺如兩層而病冒。又肺病。則不能轉運陽氣。故腫。不能傳送水道。

故脹也。

二條,肺中寒。吐濁涕。

肺中寒。則葉卷而氣結。不能蒸其津液於四布。而上泛為濁涕。且肺寒鼻塞者。出氣難、而入氣較易。故常縮鼻中之濁涕而見於吐耳。

三條,肺死臟。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死臟者。臟中所藏之陰陽。俱將死之候。與下文四臟同義。虛、就脈體之中空而言。弱、就脈機之鼓微而言。凡脈之形體。陰血主於內。故充實。里陰竭。則脈體中空而虛。又脈之鼓動。神氣努於下。故內強。里陽竭。則脈機底軟而弱。夫肺之精汁最高。浮之虛。是肺中之真陰將絕也。

肺之神氣在脾。按之弱。是肺中之真陽將絕也。合而狀之。竟如蔥葉。蓋浮取之。則見上皮。沉按之。則得中芤之象也。下字指關部而言。凡脈之來。俱自下而上。平人重按寸口。本部脈雖不見。而關前隱隱有上引之勢者。以脾胃之土氣。為肺金之根蒂故也。若得浮虛、按弱之脈。

肺中本部之陰陽既竭。已為危診。而關上寸下。又無上引之機。是無根也。不死何恃乎。古人狀肺脈者。曰毛。毛者。非牛、羊、犬、馬、之毛。乃禽鳥之羽毛也。蓋因按羽毛者。中既有主。而散見於兩旁者。常若有不可尋其邊際之狀。是中實而外虛者。羽毛之象也。夫中實者。

積陰而有質可憑。外虛者。積陽而無象可得之妙也。今如蔥葉。則外有邊皮。而中無主令。正與毛脈之中實外虛者相反。況更無土氣以托根乎。故必死也。本篇言五臟風寒傷著者。共十六條。除第九條自愈不用藥外。惟七條之肝著。十五條之脾約。十六條之腎著。立有治例。

余則並無方藥者。以五臟風寒及傷損諸候。俱不治之症故也。所以第一條言中風之死症。第二條言中寒之死症。此條合言其死脈耳。蓋一條之口燥而喘屬陰絕。與浮之而虛之脈相應。運重而冒以及腫脹屬陽絕。與沉之而弱之脈相應。二條之吐濁涕屬陰陽兩絕。與浮虛沉弱之脈雙應。

細玩自見。

四條,肝中風者。頭目瞤。兩脅痛。行常傴。令人嗜甘。

肝為木臟。與東方風氣相通。故肝常出而應風也。臟中陰陽自虛。則肝因而中風矣。目皮之簌簌跳動者。曰瞤。氣虛之候也。頭目俱瞤者。肝中風。則臟真之氣自結。而失其疏暢之用。故不能上貫頭目。而氣虛瞤動矣。此與後文浮之而弱之脈應也。肝惟多血。故能養其筋脈。

使之調達。肝絡內布於脅。風淫血燥。則脅絡拘急而痛。傴者、腰屈不伸之貌。正因脅絡拘急。故行常傴。而寬其脈以緩痛耳。甘為脾土之味。肝急而遺其苦於所勝。故脾因之而俱急。嗜甘者。縱其所好以自救也。其曰令人嗜甘。則因病而嗜。而非平日之素性可知矣。三句一意。

蓋兩脅痛句為主。而以行傴。外診其形。以嗜甘。內診其性也。此即後文按之如索及不來。或曲如蛇行之應。肝家之死候也。

五條,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肝居至陰之下。陽氣常虛。而與客寒相召。故中寒也。手厥陰心包。行手之正內側。得足厥陰上浮之陽。與之交暢。故兩臂輕便而能舉。中寒。則肝氣凝斂而不上充。故其內側板滯而不能舉矣。肝脈絡舌本。臟寒。則火不能蒸血以為津液。故舌本燥也。肝木苦急。故喜太息以少伸其寒鬱耳。

肝之內絡。上貫於膈。胸中痛者。寒邪陰沁而拘急也。不得轉側者。合兩臂不舉。及胸中痛而言。肝寒。則遺其禍於所勝。而脾胃受窘。故食則吐。吐則胃中之悍氣愈虛。而不能攝其津液。故汗出也。此亦與下文死脈的對之症也。

六條,肝死臟。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為多血少氣之臟。故真陽最貴。真陽內固。則氣溫而脈體自和。真陽外充。則神完而脈機自滿。今以木脈而浮之見弱。是枝葉之不能上榮者。知神去而機將息矣。索者。緊短之狀。按之如索。是根株之已經下結者。知氣削而質欲枯矣。此肝死臟之正脈。下文不來。及曲如蛇行兩句。

又承按之二字。而言死脈中之漸變者也。按。非重按至骨。但比浮而輕取者。略略沉按之之謂。不來者。不特按時斷絕。即再浮之。而亦不能乍還。殘陽不勝六菽九菽之重也。曲如蛇行者。伏而不鼓。但左右彎曲。如蛇之行走。即俗稱屋漏痕者是。真氣之有去而不復返之象也。

故皆主死。然斷期之法。大概浮弱而按之如索者。以月計。浮弱而按之不來者。以日計。浮弱而按之曲如蛇行者。惟以時計而已矣。

七條,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方佚)

肝以陽氣為貴。木得春而枝葉融和。性情舒暢之理也。著者。留滯之義。臟中陽虛。而陰寒之氣。不能融和舒暢。且肝絡從少陽之脅而上貫於胸。故其黏滯之氣。留著於胸也。夫肝之陰氣。既著於胸。則其胸中。常有似板似緊之候。重按之少可者。其理有三。蓋按則以動而微開肝氣之郁者。

一也。按則以實而下驅著氣之浮者。二也。又按則以他人手足之陽熱借溫至陰之寒逆者。三也。曰常欲蹈其胸上。甚言其欲得重按之意。苦。即胸中所謂扳緊者是。先未苦時。常欲飲熱者。熱乃陽類。胸將著而求救於外火也。不言食熱而曰飲熱。從木性之喜水。而尤宜伏雨也。

旋覆花從春以及秋杪。叢生而繁花。得陰陽之氣最勝。故為肝經之氣藥。且體輕(體輕、就其瓣落。而花蒂如耳捻之狀而言。)味鹽。體輕、則盤旋於上焦。味鹽、則終覆為下潤。故又為胸中之降藥。以之主胸上之肝著宜矣。獨是名存方缺。深為恨惜。以愚鄙擬之。或合桂甘姜半。

細辛等味。以為佐使乎。或問肝在下焦。何以病肝著者。其症卻在上焦耶。答曰。肝木藏精汁於下。而浮神氣於上。胸中者。神氣之所榮也。木衰而巔頂之枝柯。先見枯勁。此肝著之象也。

八條,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

手少陰經脈。外見於手內臁之下側。又口鼻之息道。內絡心包。故心中風寒也。心為火臟。以善於化熱之陽邪中之。則風從火化。而臟中之真陰。不足以勝之。故浮而發為表熱也。翕翕。見傷寒桂枝症注。風火交煽之象。風木之邪。實於君火之臟。則飄忽如運樞。故不能起矣。

飢出於胃。曰心中飢者。真陰受傷。乾熱之燥化。而非真飢也。邪熱剝心血於上。而中焦之陰。在悉索上供。而猶不敷之候。則連渣帶汁以上奔。故食即嘔吐也。條中凡四症。前發熱等三症。應下文四條浮之實之脈。食即嘔吐一症。應按之益躁疾之脈。蓋風火之邪上盛。故浮之實如麻豆。

真陰之液下竭。故按之益加躁疾。亦死候也。

九條,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蠱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心為君火之臟。體陰而用陽者也。中寒則陰邪剝陽。其一種陰沁克削之候。常有似疼非疼。似空非空。令人憒憒然無奈。而莫可名狀者。蒜性辛辣耗削。多啖、則心中之非疼非空者似之。故以之為喻也。然此猶苦之未甚者。若劇、則寒邪已中於心。因從心而痛徹於背。或寒邪先中於背。因從背而痛徹於心。此中寒之最重。又非啖蒜之比。竟如蠱毒之蟲。連心及背。走注穿齧之象。夫心部之脈。浮主心氣。按主心血。心氣中寒則邪實。故浮之實如麻豆。心血無陽則拘急。故按之益躁疾。與上條同為死症。但上條為心中真陰先死。此條為心中真陽先死之異耳。脈浮二句。又就中寒者之活症而抽言之也。蓋謂中寒之症既具。倘其脈得上浮。則浮為陽熱未服之應。又為大氣上轉之應。夫陽熱未服。則能自振以驅寒。大氣上轉。則能高越而提氣。故自吐而愈可必也。其曰脈浮者。自吐乃愈。則不浮者之不能愈。已在言外矣。

十條,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此條當與虛勞及驚悸門參看。心傷者。指心氣、心血、兩傷而言也。勞倦、因勞而倦。凡外而勞形。內而勞神者皆是。頭面赤者。勞則生熱。心血虛而不足以勝之。故浮其熱於頭面也。下重者。因勞而心氣愈餒。不能上提。而有下脫之機致也。氣削則不能自溫。故心中塞痛。血虛則不能內潤。故干煩也。發熱者。即頭面赤之理。而外發為表熱也。當臍跳者。心氣虛於陽位。將下招濁陰之上乘。而當臍之氣自動也。脈指左寸而言。弦者。氣虛脈削。(從橫處而言其減瘦)氣寒脈急(從直處而言其拘緊)之應。夫症則陰陽兩虧。脈則神氣頓減。豈非心臟受傷之所致乎。細按此條。俱系活症。其不出方者。或以虛勞中已詳之也。今援虛勞之例。擬之以小建中。而加參耆歸麥。其庶幾耶。

十一條,心死臟。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心之為臟。於卦屬離。常外陽而內陰。外陽則為氣為火。其象有光焰而無形質。故其脈浮而舉之。常似大而且散者。以心中陽氣之充周也。內陰則為精為水。其性宜流利而尤喜安頓。故其脈沉而按之。常似滑而且緩者。以心中陰血之靜鎮也。若浮之實而如芝麻小豆之狀。是火無光焰。

而形質代呈。則知臟中之真陽外亡矣。按之而麻豆之形仍在。但覺益加躁疾。夫躁者。浮散而不返。疾者。堅搏而不和。是水源傾注而出之象。則知臟中之真陰內竭矣。故主死也。前中風中寒之死症。配合此條之死脈。另是一種解法。非與此條之實脈及躁疾者。自相矛盾也。

蓋本條為正解。前二條從風寒之賊陰賊陽而言。故實脈為邪實。躁疾為無陽無陰之診。確有至理。識者辨之。

十二條,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無因而哭。如妖邪之狀。故曰邪哭。獨言哭者。血虛則咽塞。氣虛則卑陷。二者併合。故好為無端之哭泣矣。肝主陰血。血中陽神為魂。肺主陽氣。氣中陰精為魄。氣血兩充。則魂魄各安其宅。且相抱而入心。以神其神。反此、則魂魄不安。而妄哭如中邪矣。故曰血氣少也。

二句先言肝肺中之血氣虛。心為離象。外陽而內陰者。氣表而血里也。氣表。故與主氣之肺相屬。血里。故與統血之肝相屬。是肝肺血氣之多少。與心相連屬。故曰血氣少者。屬於心也。二句。言肝肺虛而心氣相應而亦虛。心為神臟。而神以氣之虛實為盈縮。心血虛而致心氣虛者。

則神氣損削。而靈道擴竊。譬之孤舟夜泊空江。孤身夜入荒山之象。故其人常自畏也。又氣盛。則神起而喜外用。旦晝之象。氣虛。則神倦而甘內藏。暮夜之象。故合目欲眠。即足少陰喜寐之候。以手足少陰之情性頗同故也。三句。單言心氣虛。是此條入心臟之正文。心血內虛。

則神窘於所宅。有如國難出亡。家貧流蕩之義。故夢作遠行。夫心神之所夢者。要不出乎本身之臟腑經絡。雖相去僅經尺寸。而神勞氣阻。遂生關山間隔之境。至其虛幻泡影。卻依金木水火土之相沖。與恐懼震怖之妄情相合。而各為類應者也。精神離散兩句。又合心腎肝肺而言其俱虛。

且自注夢遠行之故。蓋因心中之神。托根於腎精。抱一於肝魂肺魄。而成合德之妙者。今精不根神。而兩相離散。魂魄不抱一。而妄為上升下墜之行。夢則神明欲內伏而不得。故見種種之境也。陰氣兩句。又從正虛、而推言客氣之上並也。癲者。顛倒。狂者。狂悖之義。但癲屬陰病。

陰氣慘毒。狂屬陽病。陽氣高邁。蓋心中之氣血偏衰。自為病者。如上文所云。若下焦肝腎之陰陽。各因其類而並之。則神君遜位而出。故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矣。然亦有陰陽互並者。陰衰見陽並。則大笑大樂。好登高遠行。而日夜不寐。陽衰見陰並。則大驚大畏。

好深藏畏避。而終不自安。此又癲狂之變症。不可不知者也。其互並而不病癲狂。即吐衄驚悸中之所論者。是也。

十三條,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瞤瞤而短氣。

足太陰脾經。外走足內臁之上側。故脾從經穴而內中風也。風邪化熱。由內而外蒸。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者。就其面赤。及肢體倦怠而言。蓋面為陽明胃腑之應。脾移熱於胃。故面赤如醉人。又肢體者。脾陽之所貫也。脾中真氣。受傷於風熱。則真陽痿頓。故肢體倦怠如醉人。

熱傷津液則煩。土氣沉困則重。腹中為脾胃之應。脾熱。故液干氣滯耳。皮者。周身之皮肉。目、指眼眶而言。經氣虛而灌注不勻。則移宮易位而瞤動。皮目俱瞤瞤者。脾病而氣餒於外也。脾肺同治手足之太陰。而相為呼應。故息道深長。今肺吸而脾中邪實。艱於納受。故短氣也。

細玩全文。自是活症。亦不出方者。豈因風寒論中。已列借主桂枝之例乎。肝肺及心三臟。中風條後。俱有中寒論。脾臟獨不及者。蓋因脾中寒之大法。已詳腹滿中。故不再論。同志者。不得認為漏且缺也。

十四條,脾死臟。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

脾為黃泉之己土。其一種生物之善氣。和柔相雜。不可得而見者也。若其脈中空散漫而大浮土灰塵之象。真陰之欲絕也。凝冱切責而堅結土沙石之象。真陽之欲絕也。浮之、為在上在外之應。浮之大堅。是陰陽不能蒸被之診矣。如覆杯者。即上文大堅。而加以形圓、體空之象。

蓋形圓。則關下無來蹤。關上無去跡。體空。則底面無根腳。按之如覆杯。是為離絕之土矣。夫離絕而猶見余動者。譬之全蟹已經熟食。而生遺之腿足。其動機尚在之應。故必死也。潔潔。孤潔無與之貌。搖者。言上下不見來去。底面不見鼓發。但覺從兩旁搖動而已。狀之覆杯。

不亦宜乎。此句。又仲景自注覆杯之義也。

十五條,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杏仁(一升),芍藥(半斤),大黃(一斤),枳實(一斤),厚朴(半斤)

上六味。末之。煉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以知為度。

此條見傷寒陽明篇。入此者。從脾病之類也。論條方意。詳傷寒中。以脾家治例。不論風寒雜症俱同也。

十六條,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姜苓朮湯主之。

甘草乾姜茯苓白朮湯(亦名腎著湯。)

甘草(二兩),乾薑(四兩),茯苓(四兩),白朮(二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腎著者。寒濕之邪。著於腎而不去之義。蓋腎為水臟。其氣多寒。常與寒濕之外邪相召。故入則直著於腎者。從其類也。腎中之真氣。上貫周身。而輕便乾健者。以先天之丙火胎於水。而庚金亦伏於水故也。寒濕著之。寒則陽微。濕則氣滯而不上貫。則失其輕便乾健之用。故身體重也。

腰為腎之府。腎著寒。故腰中冷。濕為水之漸。腎著濕。故腰以下如坐水中。三句。言病人之自覺者。可從問診而得之也。陽虛而寒著之。則浮腫如水狀。氣虛而濕著之。則黃潤如水狀。故曰如水。而非真水也。夫如水而知其非水者。蓋因不渴。則水之入者既少。小便自利。

則水之出者又多。而中無所蓄矣。三句。言旁人之共見者。又可從望診而得之也。臟腑之陽虛者。俱能病積滯痹著等候。身重如水。上焦之肺與膻中。不能呵噓水道。及中焦之脾胃。不能分理。俱能病此。而何獨知為腎著乎。蓋以其人之飲如故。故知非屬上焦。食如故。故知非屬中焦。

而屬下焦之腎臟矣。二句。言辨腎著之確切處。里字。當是裹字之訛。腎為強力之官。所以任勞者也。身勞汗出。則腎虛矣。衣冷裹濕。則冷濕之邪。乘虛而著之。況擔延久久乎。二句。推言腎著之病因也。冷痛者。陰沁切責。冷氣逼陽之象。腹重者。堅癖沉墜。濕氣下注之象。

如五千錢者。正氣不能上提。故著久而愈覺其重耳。二症。就上文之腰中冷。身體重。而甚言之耳。主本湯者。原為腎中冷濕。而所以溫之、燥之者。其用藥注意。卻又在中焦之脾胃。故君辛熱之乾薑。以除冷。淡滲之茯苓、以除濕。而以甘溫守中之甘草、白朮佐之。蓋因暖土。

可以祛寒。而燥土。尤能勝濕故也。觀夫陽春回於大地。而幽壑冰消。堤岸固於江鄉。而浸淫患息。仲景制方之意。概可知矣。他臟之例。先言風寒。次及死臟。此獨缺之者。以詳少陰傷寒之直中也。

十七條,腎死臟。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萬物以陽火為綿軟。膠餳糕餅之屬於蒸烙。可證也。浮之堅。是水無陽而冰凍之象。按之如轉丸者。按處仍見堅硬。更加無來無去。而形圓體滾。即脾臟如覆杯而微較數小之狀。但彼則如兩邊動搖。故曰搖。此則如上下圓轉。故曰亂、曰轉。是水泡上泛。水氣底散之象。下入尺中。

則其氣已盡。不能遠出。常有就地渙散之義。故死。第他臟之死。俱合陰陽而兩言之。腎臟獨言陽絕者。以腎為水寒之臟。其陽氣尤為貴重故也。

十八條,問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穀。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竭者。非竭盡之謂。蓋指一時虛乏而言。觀下文未和。及不須治自見。噫。噯氣也。三焦竭部。當是古醫經之篇目。長沙借為問答。以發其奧。曰。三焦竭之篇部中。有云上焦竭則善噫者。夫噫出於脾胃。似在中焦矣。而謂由於上焦者何也。不知穀食之在中焦。雖由脾胃之運化。

而實成於上焦之呵噓蒸被。二便之在下焦。雖由脾胃之提挈。而實成於下焦之關鍵縱送者也。故曰上焦氤氳之氣。雖受之於中焦腐化中。而其下炎之用。復能運飲熟谷。以為中焦之助。譬之太陽。聚萬物之晶光。而還以照臨萬物。譬之人主。總萬民之推奉。而還以君臨萬民之道也。

若此氣一時虛乏而未和。則不能助理消穀。而谷停於胃。谷停則敗。敗氣上熏心主。故能噫耳。三焦竭部之所謂上焦竭而善噫者此也。夫胃腑如漚。化臭腐為神奇之氣。從脾歷肺而達於胸者。純是一種溫暖輕靈。虛無恬淡之妙。故上焦喜之。若谷停未化。其直從胃脘而上逆者。

惟渣質滯濁之氣。為清寧靈府之所見惡者。此噫而出之之所由來也。答語止此。推之下焦受中焦氣。而以禁制助中焦之提挈者。與上焦同義。倘下焦一時虛乏。則前陰遺溺。後陰失便者。亦非單責之中焦也。當知因下焦之氣。不與中上相和。故不能自禁制耳。禁制合守送兩邊而言。

不禁。如熱急後重之類。不制。謂傳送不暢快也。不須治兩句。是雙承上文。非單指下焦也。蓋上焦之氣。如遇驚恐嗔怒等類。則一時上虛下乘而不和。下焦之氣。如遇泄瀉熱淋等類。則一時後墜前結而不和。二者。俱常有之症。久則中氣分貫之。而上下之不和者復和矣。故久則愈也。

十九條,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閉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鶩溏。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篇首至腎死臟。言五臟病。自上條及此。言六腑病。言六腑而獨詳三焦者。以三焦雖屬六腑之一。而其餘五腑。俱麗三焦之部。如上焦如霧。雖單指心肺夾空之氣。而其實膻中一腑。亦屬上焦所管。且陽明之脘。少陽之系。其上半截俱穿膈上。而為上焦之所屬也。中焦胃腑之外。下焦膀胱之外。可類推矣。此長沙以三焦該六腑之意乎。下焦獨抽言大小腸者。以四腑之病。散詳別見。而大小腸二腑。合傷寒金匱中。未嘗論及。故備言之耳。上條以虛竭言三焦之輕病。此條以寒熱言三焦之重病。不言死症者。以諸病入臟者死。入腑者愈也。熱在上焦。火氣逼清虛之管而作癢。故咳。咳多則肺勞。勞熱相併。故肺氣痿頓。熱在中焦。則脾胃之液漸干。而糟粕結滯。故腸胃殊覺堅硬。熱在下焦。膀胱之血分受傷。則吸入脬中。而血與尿並見。故尿血。若其氣分受傷。自邪熱燔炙而論。如煎餳成質。煮海成鹽之象。而為膏砂等淋。自真氣不布而論。則傳化艱澀。而閉塞不通也。至下焦所屬之大腸有寒。則不能以濕化燥化。收攝渣質中之餘水。故糞與清水。兩不融和。而便如騖鴨之溏屎。如大腸有熱。則燥化大過。刮下腸中之垢如白膿。其實即大腸所掛之津液也。又下焦所屬之小腸有寒。則見下重便血。蓋因人身之大氣。逐節相提。故宗氣提脾胃。脾胃提小腸。小腸提大腸。而形臟不至沉墜者此也。小腸寒不能提。而大腸之氣陷下。故下重也。氣者。血之主令。氣不升舉。則大腸之血。亦下脫而見於便矣。若小腸有熱。除正傳膀胱而為癃閉等症之外。其熱氣又隨渣質而貫注大腸。肛門者。大腸之盡處也。盡則無所傳卸。故結為癭乳等類之痔矣。六腑之候。其統於三焦者如此。

二十條,問曰。病有積。有聚。有䅽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䅽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䅽氣。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在左。積在左。脈在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積者。久積不行。聚者。暫聚未散之義。二者。皆臟腑之陰液。因陽衰、氣寒而不能運動。故沉著於臟腑之內者也。䅽氣者。穀氣也。胃中飽食過度。或久停未化。於是胃實氣滿。不從下行。而由胃絡旁溢者是也。但積聚以及䅽氣。其症俱能作痛。而其名義。頗相似而難辨。

故問其所以為積、為聚、為䅽氣之謂也。不知積為臟病。臟者。收藏之象。其精常住而不散。故積之為病。亦因其臟精之居守。而始終不移。聚為腑病。腑者。府庫之象。其氣既入而亦出。故聚之為病。亦因其腑氣之流行。而發作有時。展轉痛移。夫發作有時。則未發者。為陽氣猶有自振之機。

展轉痛移。則所聚者。為病邪已見騰挪之漸。投以辛甘。治以攻發。迎而導之。則聚者自散。寧與臟積之始終不移。正邪相服。而無隙可乘者比哉。故可治也。聚曰可治。則積之不可治者。在言外矣。胃之絡脈通於脅。故實滿之䅽氣。溢於脅下。而作如刺如脹之痛也。按則其氣復從絡而還於胃。

故其痛則愈。復發者。指按起而言。不曰可治不可治者。其意或以減谷則愈者乎。此所謂䅽氣之症也。下文二十一句。就五臟之積而言其脈。且廣言積之在募原內絡中者。其診法亦准臟積之例也。蓋謂五臟諸積之大法。俱屬有陰無陽。而其陰液沉著之候。故其脈來必細以應無陽。

必沉以應臟。必伏以應陰液沉著。此細而沉伏附骨者。乃積脈也。若此脈見寸口。積在胸中。胸中者。心肺之所託也。微出寸口。積在喉中。喉中者。心肺上出之絡之所經也。見關上。積在臍旁。臍旁者。肝脾之所託也。上關上。積在心下。心下者。心肺下行之絡之所經也。

微下關。積在少腹。少腹者。肝腎之所託也。見尺中。積在氣衝。經名氣街穴。針灸大成作氣衝。在臍下橫骨兩端毛際中。動脈應手者是。足陽明脈氣之所發也。但於臟無取。未詳其義。豈陽明之氣。與陰會相合而通於腎臟者乎。脈與積應。其左右中央。各依其部者。如寸口左見。

則積在心。右見。則積在肺。左右兩見。則積在心肺中央之內絡。而穿於前後之募原者是矣。又如關上左見。則積在肝。右見。則積在脾。左右兩見。則積在肝脾中央之內絡。而穿於前後之募原者是矣。下焦及寸關尺之微上微下者俱仿此。以五臟之系及絡俱能病積。故曰廣言積之在募原內絡中者。

其診法俱准臟積之例也。或曰。條端明列三病。仲景獨言積脈。而不及聚與䅽氣者。何也。答曰。䅽氣為一時之輕病。減谷則氣消而痛愈。故可不必言其脈也。然愚嘗試之。其人尺寸俱平。關脈實而滑於右。弦而細澀於左者。乃䅽氣之脈也。若夫聚之為脈。已具積脈中。而俟善讀者之自悟久矣。

如諸聚大法。脈來細而於不浮不沉中見者。乃聚也。下文十九句。文則易積以聚。意則易臟以腑。而細按之。則三焦之所屬。六腑之所經。左右中央之所寄託。不與積脈同一彰明較著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