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1)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1)
1.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一條,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痰為臟腑之津液所化。譬之循良之人民。因激變而為賊者也。而所以激津液之變者。大概不越寒熱兩因。如肺受熱而金有烊化之象。則傷其陰。陰傷。則喉嗓間如有物黏緊而不可出。微痛似喊破之狀。一二日咳出膠稠黃色之痰。不過七日。以形稀色白為漸愈者。一也。肺受微寒。
白話文:
有人問道:「飲有四種,是什麼呢?」師傅回答:「有痰飲、懸飲、溢飲和支飲。」又問:「這四種飲有什麼不同?」師傅回答:「體質本來强壯,現在卻消瘦,水在腸中流動,發出滴答聲,稱為痰飲。喝水之後,水流到脅肋下,咳嗽或吐口水就會引發疼痛,稱為懸飲。喝水流到四肢,應該出汗卻不出汗,身體沉重,稱為溢飲。咳嗽不止,呼吸急促,不能平躺,身體像腫起來一樣,稱為支飲。」
痰是臟腑的津液所化,就像善良的人民,因為激變而變成賊一樣。而導致津液變化的原因,主要就是寒熱兩種因素。比如肺受到熱氣,就像金子被燒化一樣,就會損傷陰氣。陰氣受損,喉嚨就會有東西黏住,吐不出來,輕微疼痛,像是要喊破一樣。一兩天後會咳出粘稠的黃色痰,不超過七天,就會慢慢變稀薄,顏色變白,逐漸康復。這是第一種情況。肺受到輕微的寒氣,……
則陽鬱而葉緊。鬱極怒發。寒邪又隨陽氣之變動而化熱。寒熱交蒸。則自剝其液以送之。咳出成塊白色。狀如米粥之痰。而外裹黏涎清水者。此寒本熱標。兩因並見者。二也。先從便難。漸致燥結。下氣浮停。腸胃中熱。襯托上蒸。肺干液竭。火熏作癢。因而致咳。大口稠黃。
朝暮不絕。此為胃中之熱痰者。三也。而諸症壞痰不與焉。若夫本篇之所謂痰飲者。雖與寒因之黏涎相似。而其實另是一種。不可不辨也。以其由於飲水所積。故曰飲。以其與痰同能致咳。故亦曰痰飲。以痰飲滲在胃脘之外。不走小腸膀胱等腑。而懸於脅下。故曰懸飲。以痰飲久懸。
白話文:
如果陽氣鬱結,導致葉子緊縮,鬱積到極點就會發怒。寒邪隨著陽氣的變化而轉化為熱,寒熱交替蒸騰,身體就會自行消耗體液來送走它們,咳嗽時咳出塊狀白色、像米粥一樣的痰,外面裹著黏稠的清水,這就是寒邪為本,熱邪為標,寒熱兩種原因同時出現的情況。第二種情況是,一開始排便困難,逐漸變得乾燥結實,排氣浮在上面,腸胃中熱氣往上蒸,肺部乾燥缺液,火氣熏烤導致皮膚發癢,因此咳嗽,咳出的痰多且呈黃色,早上晚上都咳嗽不停,這是胃中熱痰引起的。第三種情況是,以上提到的各種症狀都不屬於痰飲。至於本篇中所說的痰飲,雖然和寒邪引起的黏液相似,但其實是另外一種東西,不可混淆。因為它是因為積累水液而形成的,所以叫作「飲」,因為它和痰一樣可以引起咳嗽,所以也叫作「痰飲」。因為痰飲滲透到胃脘之外,不進入小腸膀胱等器官,而是懸在脅肋部位,所以叫作「懸飲」。痰飲長期懸掛在身體裡,就稱為「懸飲」。
而經氣虛者。遂乘虛而溢於經脈。故曰溢飲。以痰飲不旁滲兩脅。而中屯心下。如有物支撐之義。故曰支飲。飲久曰留。飲深曰伏。飲以形質入臟。則猝死。其初症。但以水氣射之則病。故於五臟。則直謂之水而已矣。要皆起於肺冷氣結。而不能呵噓。成於脾寒氣滯。而不及分布者。
與前所云津液所化之痰不同。故其陰冷似清水。黏滑似薄膠。藥宜辛甘溫暖。治宜發汗利水。此為定例。而間或參以苦鹹寒潤者。特其變症變法焉爾。盛。指肉勝而言。看今瘦自見。凡陽衰者肉勝。素盛。則陽衰可知。今瘦。則並腸胃中之陰液亦虛。故內削而瘦也。陽衰。則不能運飲。
白話文:
當人體經氣虛弱時,水氣就會乘虛而溢出經脈,稱為「溢飲」。如果痰飲不向兩側肋骨滲透,而集中在胸部中脘和心下,感覺像有東西撐著,則稱為「支飲」。飲邪停留時間長了就稱為「留飲」,深入體內就稱為「伏飲」。飲邪如果進入臟腑,就會導致猝死。初期症狀只是水氣侵襲,因此對五臟而言,就只稱為水氣而已。總之,這些病症都是因肺部寒氣凝結,不能正常呼吸,以及脾臟寒氣停滯,不能將水氣輸布到全身而引起的。
這些病症與之前提到的津液化痰不同,因為它們陰寒似水,粘滑如薄膠。治療上應當使用辛甘溫暖的藥物,以發汗利水的方式來治療,這是基本原則。但有時也會根據具體情況使用苦鹹寒潤的藥物,這只是針對病情的變化而採取的變通方法而已。所謂「盛」,指的是肉多。現在病人瘦弱,說明陽氣衰弱。陽氣衰弱的人肉多,如果平時就肉多,則說明陽氣衰弱。現在病人瘦弱,則說明腸胃中的陰液也虛弱,所以身體消瘦。陽氣衰弱,則不能運化水液。
陰虛。則藉資於外水而留戀之。夫水走腸間而不下滲。故瀝瀝有聲。而所謂痰飲者如此。四句當著眼腸間兩字。飲後。猶言痰飲之後。非指飲湯飲水也。痰飲不行。後必由腸而浸淫於胃。由胃而橫鼓於脅。蓋下襯則上浮。中滿則旁註。以胃絡通於脅。故水流腸胃之外而在脅下。
脅下為少陽、厥陰之部。肝膽善逆。故咳唾。脅絡得水而作脹。故咳唾則振而引痛也。夫脅下之水無去路。如懸閣之象。故謂之懸飲者如此。四句當著眼脅下兩字。飲水與飲後同義。言懸飲之水。久而不去。則從經絡而流於四肢。夫經絡之水。陽氣運動。可從汗解。今陽虛而當汗不汗。
白話文:
當人體陰虛時,就會依靠外來的水分並留住它。而這些水份會停留在腸道中,無法往下滲透,所以就會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這就是所謂的「痰飲」。這段話的重點在於「腸間」二字,這裡的「飲後」指的是痰飲之後,不是指喝湯喝水。
痰飲無法順利排出,最後就會從腸道浸潤到胃部,再從胃部橫向膨脹到脅肋部位。這是因為下方受阻,就會往上浮,中間充盈就會向旁邊擴散。由於胃經和脅肋部位相連,所以水份就會從腸胃流向脅肋下方。
脅肋下方屬於少陽和厥陰的區域,肝膽容易逆流,所以會出現咳嗽、吐痰的症狀。脅肋的經絡積水,就會造成脹痛,所以咳嗽、吐痰時就會感到胸部震動並伴隨疼痛。而脅肋下方積水無法排出,就像懸掛在空中的物品一樣,這就是所謂的「懸飲」。這段話的重點在於「脅下」二字。「飲水」和「飲後」意思相同,指的是懸飲中的水份。
如果懸飲的水份長時間無法排出,就會沿著經絡流向四肢。經絡中的水份,可以依靠陽氣的運作從汗液中排出。但是當人體陽虛,無法正常排汗時,就會出現其他症狀。
於是身體中。水熱則疼。水墜則重。而謂之溢飲者如此。五句當著眼四肢兩字。若夫咳而氣逆。但可坐倚而息。且水飲屯心下。抬高膈氣。以致吸不能入而短氣。所以不得臥倒。又水浮則氣迫而鼓於外。故其形如腫。而所謂支飲者又如此。五句當著眼在倚息短氣四字。是則飲雖四名。
理同一轍。先由痰飲懸飲。終歸溢飲支飲。而四者之傳變。亦視其胸脅經絡之虛實。以為偏全遲速耳。
二條,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
此合下文二條。俱是詳言支飲。蓋支飲屯積心下。故其水氣。得以上射心肺。而成水在心肺之症也。心下者。心之下。胃脘及脘外之總名。飲積於脘中。故堅硬如築。吸氣不能下引。故短也。但下條為水在胃脘之外。系懸飲之所傳變。飲久化熱而燙於外。故欲飲水。此條為水在胃脘之中。系痰飲之所抬高。水飲內頂。故惡水不欲飲也。
白話文:
因此,身體內的水如果過熱就會疼痛,水下降就會沉重,這就是所謂的溢飲。這五句話應該著重於「四肢」兩個字。至於咳嗽而且氣逆,只能坐著或倚著休息,因為水飲停留在心下,抬高隔膜,導致吸氣困難而呼吸短促,所以不能躺下。此外,水浮起來就會氣往上衝,導致外觀腫脹,這就是所謂的支飲。這五句話應該著重於「倚息短氣」四字。所以雖然飲有四種名稱,但道理都相同,從痰飲、懸飲最終都會變成溢飲、支飲,而四者之間的轉變,也取決於胸脅經絡的虛實,而表現出偏重、全面、緩慢或迅速的不同。
第二條,水在心,心下堅硬如築,呼吸短促,厭惡水不想喝。
這兩條合在一起,都是詳細說明支飲。因為支飲積聚在心下,所以水氣可以向上射向心肺,形成水在心肺的症狀。心下指的是心臟下方,包括胃脘和脘外,總稱為心下。飲積在脘中,所以堅硬如築。吸氣不能往下引,所以呼吸短促。但下條指的是水在胃脘之外,是懸飲的轉變,飲久化熱,燙到外面,所以想喝水。這條指的是水在胃脘之中,是痰飲向上抬高,水飲內頂,所以厭惡水不想喝。
三條,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飲支於肺下。而水氣上逼之。則肺氣不得展於下而上逆。故涎沫因之上泛而見於吐也。余見上條注。
四條,水在脾。少氣。身重。
此詳言溢飲之症也。凡痰飲懸飲。其傳變俱能病此。蓋痰飲則內從胃絡而外傳於脾。懸飲則旁從脅絡。而下傳於脾。故皆能使水氣在脾也。脾土之陽衰而至水氣射之。則不能運布而溢於四肢者。勢也。故曰此言溢飲之症。脾滯而精悍不升。故少氣。脾濕而水土沉墜。故身重也。少氣是呼氣少。短氣是吸氣短。
五條,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
此詳言懸飲之症也。脅下為肝絡之所止經。飲懸於此。則從其絡而下射於肝。故水在肝也。水飲實於脅下。如有物支鼓之狀。故曰支滿。即所謂支飲之義也。嚏出於肺。肝以水邪犯所不勝。肺惡濕而欲出之。故嚏。但嚏者。下實其氣而始得奮為上迸。則支滿者益滿。而且振痛矣。與咳唾引痛同義。
白話文:
【第三條】,水在肺部。表現為吐涎沫,渴望喝水。
這是因為當水氣進入肺部,影響了肺部的正常功能,使得肺部的氣息無法順利向下流通,反而向上逆流。因此,體內的涎沫就容易上泛,從而表現出吐涎沫和渴望喝水的症狀。對於這一點,可以參考上一條的註釋。
【第四條】,水在脾臟。出現氣喘,身體沈重。
這條詳細描述了溢飲的症狀。無論是痰飲或懸飲,它們的轉變都會導致這種症狀。由於痰飲會從胃部的經絡擴散到脾臟,而懸飲則從肋部的經絡往下傳到脾臟,所以都可能使水氣聚集在脾臟。當脾臟的陽氣衰弱,無法有效運行水分,使其在四肢溢出,這是必然的結果。因此,這條提到的是溢飲的症狀,脾臟受阻,精氣難以上升,所以出現氣喘;脾臟濕氣過重,水分沈澱,導致身體沈重。
【第五條】,水在肝臟。脅部下部感到堵塞、疼痛。
這條進一步描述了懸飲的症狀。脅部下部是肝經絡的終點,當飲食懸掛在這裡,就會通過經絡影響到肝臟,因此出現水在肝的現象。脅部下部有如物阻塞,鼓動的感覺,所以稱為「支滿」,這就是所謂的「支飲」之意。打噴嚏源自肺部,當肝臟受到水邪侵犯,肺部對濕氣感到不適,想要排出,因此會打噴嚏。但打噴嚏時,下部的氣體得到釋放,開始向上衝擊,這使得原本的「支滿」情況更加嚴重,並且產生振動和疼痛感,與咳嗽和嘔吐引發的疼痛有相似之處。
六條,水在腎。心下悸。
此四飲之外。另是一症。即後文十一條所謂伏飲之未發者。長沙於臟中列此。其為防微杜漸之意深矣。夫腎為水臟。猶之天地之海。與水原相感召。腎陽盛而小便利。則真陰固密。而外水流行。亦何伏飲之有哉。倘陽德虛微。則水災禍伏。苟不見微知著而早圖之。則平成無日矣。
蓋四飲為病。是從上而下積。有盈科後進之漸。其症緩而較平。伏飲為病。是從下而上突。有怒潮直決之機。其症急而尤烈故也。悸是水悸。與虛悸之跳擺嘈雜不同。水悸者。神境中慼慼然如有不測之患。又時時惕焉自警者是也。蓋心腎同主手足之少陰。而其氣嘗相通於窈冥。
白話文:
六條,水在腎。心下悸。
這段文字出自中醫經典,描述的是一種病症。
「六條」 指的是《黃帝內經》中記載的六條經脈,這裡特指與水有關的腎經。
「水在腎」 說明水與腎臟有著密切的關係。腎臟主管人體的水液代謝,是人體的「水府」。
「心下悸」 指的是心悸,也就是心臟跳動異常,感到不安、恐懼、不適。
此四飲之外。另是一症。即後文十一條所謂伏飲之未發者。長沙於臟中列此。其為防微杜漸之意深矣。
這段文字解釋了「六條」所描述的病症與其他病症的關係。
「四飲」 指的是《黃帝內經》中記載的四種水飲證,是水濕停滯在體內,造成的一系列病症。
「伏飲」 是指潛伏在體內的病邪,尚未發作。
「長沙」 指的是中醫學家張仲景,他將「伏飲」列在臟腑病變中,提醒人們注意潛在的病患。
「防微杜漸」 指的是預防疾病,從小病入手,避免病情加重。
夫腎為水臟。猶之天地之海。與水原相感召。腎陽盛而小便利。則真陰固密。而外水流行。亦何伏飲之有哉。
這段文字闡述了腎臟與水的關係,以及腎陽對水液代謝的重要性。
「腎陽盛」 指的是腎臟陽氣充足,功能旺盛。
「小便利」 指的是小便通暢。
「真陰固密」 指的是腎臟精氣充足,能夠固守精氣,防止外邪入侵。
「外水流行」 指的是水液代謝正常,能夠排出體外。
如果腎陽充足,則水液代謝正常,自然不會產生「伏飲」。
倘陽德虛微。則水災禍伏。苟不見微知著而早圖之。則平成無日矣。
這段文字提醒人們注意腎陽不足的危害。
「陽德虛微」 指的是腎陽不足,功能衰退。
「水災禍伏」 指的是水濕停滯,潛伏在體內,會導致各種疾病。
「不見微知著而早圖之」 指的是要及早發現病症,並採取措施治療。
如果任由腎陽不足,就會導致水濕停滯,形成「伏飲」,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蓋四飲為病。是從上而下積。有盈科後進之漸。其症緩而較平。伏飲為病。是從下而上突。有怒潮直決之機。其症急而尤烈故也。
這段文字比較了「四飲」和「伏飲」的不同特点。
「四飲」 是从上而下,逐渐积累形成的病症,症状较缓和,较平缓。
「伏饮」 是从下而上,突然爆发出来的病症,症状较急迫,较剧烈。
悸是水悸。與虛悸之跳擺嘈雜不同。水悸者。神境中慼慼然如有不測之患。又時時惕焉自警者是也。
這段文字說明了「心下悸」的類型,以及「水悸」的症状。
「水悸」 是由于水湿停滞,影响心神,導致的心悸。
「虛悸」 是由于心氣虛弱,導致的心悸,症状表现为心慌不安,跳动不规则,心烦意乱。
「水悸」 的症状表现为心慌恐惧,神不守舍,总是感到不安,好像有什么不测的事情要发生。
蓋心腎同主手足之少陰。而其氣嘗相通於窈冥。
這段文字說明了心與腎的關係。
「心腎同主手足之少陰」 指的是心經與腎經都屬於少陰經,掌管手足的陰氣。
「其氣嘗相通於窈冥」 指的是心與腎的氣息相互通達,密不可分。
心與腎相互影響,如果腎陽不足,就會影响心神,導致心悸等症状。
总而言之,这段文字阐述了中醫对「六條」所描述的病症,以及「伏飲」和「水悸」的理解。它强调了肾脏在水液代謝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肾陽不足的危害,提醒人們注意防病治病,保持健康。
腎中伏水。而心君恍惚。譬之黃河未決。而洛城中之神機暗燭。未免形諸筋惕肉瞤間也。此自其初症而言。若就已成論。四飲亦低從上泛。而極於支飲。伏飲亦起從下傳。而極於四臟者也。
七條,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自此合下文八九十共四條。言除卻溢飲之外。(溢飲不愈則死。無久留之候。)其餘三飲。久而未去者。俱名留飲。此條言支飲之久留者也。心系附背。心下留支飲。則水寒之氣。從系而托於背。故其背當寒冷如手大。內外形氣所必應之道也。
八條,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轉甚。
此言懸飲之久留者也。缺盆。足陽明經脈第十二穴。在項下膺乳間。氣舍下。氣戶上。左右凡兩穴。痛引缺盆。咳嗽轉甚。注見首條懸飲。並五條肝水下。
白話文:
腎臟積水,心神恍惚,就像黃河決堤,洛城中的神機暗燭,難免會表現在筋惕肉瞤上。這是初期症狀的表現。如果病況加重,四飲就會由上而下蔓延,最終發展成支飲;伏飲也會由下而上傳遞,最終影響到四臟。
如果心下留有積水,病人會背部寒冷,像手一樣冰冷。
這段話連同下文八九十條,共四條,都是講除了溢飲之外,其他三種積水,如果長期不除,都會被稱為留飲。這條是說支飲長期不除的症狀。心臟與背部相連,心下留有支飲,水寒之氣就會沿著心系到達背部,所以病人背部會寒冷,像手一樣冰冷。這是內外形氣相應的道理。
如果留有積水,脅下會疼痛並連帶到缺盆,咳嗽時疼痛會加劇。
這是說懸飲長期不除的症狀。缺盆是足陽明經脈第十二穴,位於項下膺乳間,氣舍之下,氣戶之上,左右各一穴。疼痛連帶到缺盆,咳嗽時加劇,這點在第一條懸飲和第五條肝水下注中都有提到。
九條,胸中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
此亦言支飲之久留者也。但七條曰心下有留飲。則飲當胃脘之部。此曰胸中留飲。則比心下又高而逼肺矣。逼肺。故氣機艱於下引而短也。渴。詳三條肺水下。四肢歷節痛者。人身以歷節為溪谷。痛則飲將外溢。而其氣先為鬱冒之候也。
十條,脈沉者。有留飲。
此統言留飲之脈也。水性趨下。且飲留於中。則其氣機重墜而不能浮。故凡脈沉者有留飲也。然診法各從其部。如沉脈見寸口。飲留胸中。即上文九條之症。微上關。飲留心下。即前七條之症。微下寸口。而於或左或右單見。則飲留脅下。即前八條之症。其餘臟腑。各以其部處之。而於十二篇積脈為準則也。脈沉。並於沉處見滑細為是。
白話文:
如果胸中積留水分,人就會氣短口渴,四肢關節疼痛。這表示長期停留在體內的濕氣,雖然之前提到心下有留飲,意思是水停留在胃脘附近,但現在說胸中留飲,則比心下更高,已經逼近肺部了。逼近肺部,所以氣機難以下行,才會氣短。口渴的原因,可參考之前提到的肺水下行。四肢關節疼痛是因為人體的關節就像溪谷,疼痛代表水分要往外溢,而氣機先出現鬱悶的徵兆。
脈象沉者,代表有留飲。這是概括說明留飲的脈象。水性往下流,而且水停留在體內,所以氣機往下沉,無法浮起來。所以凡是脈象沉者,都有留飲。不過診脈要根據不同的部位,例如寸口脈沉,代表胸中留飲,也就是上文第九條的症狀。微上關脈沉,代表心下留飲,也就是之前第七條的症狀。微下寸口脈沉,而且只在左手或右手出現,代表脅下留飲,也就是之前第八條的症狀。其他臟腑的留飲,則依據其部位來判斷,以十二篇中的積脈為準則。脈象沉,指的是在沉處摸到滑細的脈象。
十一條,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
此發明六條水在腎。心下悸之候也。夫伏飲者。伏而未見之謂。此其欲發而猶未全發。特比六條之但悸者較重耳。其曰必有伏飲。此長沙之獨見若神。而人猶不及覺者也。膈上病痰。言膈上素有痰病之謂。喘滿咳吐者。言因病痰。所以胸滿而喘。咳嗽而吐也。二句是主。以其為上工之診竅故也。
發者。言有時而甚之謂。發字直貫下文五症。目泣。眼淚也。振振瞤劇。陽虛而上奔之象。詳傷寒並別注。言寒熱等五症。一時發作。大似陽虛而外中寒邪之候。但其膈上素病痰氣。而為滿喘咳吐者之所發。則知其非一時之暴病。而為腎中必有伏飲所致也。蓋水飲雖伏於下。
白話文:
患者有十一條症狀,膈膜上方有痰,胸悶喘息咳嗽吐痰,時而發熱時而發冷,背痛腰痛,眼淚不自主地流出,身體不停地顫抖,眼睛看起來很痛苦。這些症狀都表明患者體內有潛藏的積水。
這段文字闡述了六條脈診中腎臟積水,心下悸動的徵兆。所謂潛藏的積水,是指積水尚未顯露出來。患者現在的症狀是積水快要發作但尚未完全爆發,比六條脈診中只有心下悸動的症狀要嚴重。這段文字指出患者體內一定有潛藏的積水,這是長沙醫學的獨特見解,非常精準,但許多人卻沒有意識到。
「膈上病痰」指的是患者在膈膜上方原本就有痰病的基礎。患者出現喘息、胸悶、咳嗽和吐痰,正是因為痰病的緣故。這兩句話是診斷的關鍵,是上等醫生的診斷訣竅。
「發」指的是症狀時而加重。這個「發」字與後面的五種症狀直接相關。患者流眼淚,身體顫抖,眼睛痛苦,這些都是陽虛而上衝的表現。詳細的解釋可以參考傷寒論和別注。患者出現寒熱等五種症狀,突然發作,看起來像是陽虛體質受到寒邪侵襲的表現。但患者原本就有痰氣積聚在膈膜上方,導致胸悶、喘息、咳嗽和吐痰,因此可以判斷這不是突然發生的疾病,而是腎臟裡有潛藏積水引起的。雖然積水潛伏在下方,但卻會影響到上半身,導致這些症狀的出現。
而其水寒之氣。必憑虛而射於上。肺性惡濕而忌寒。故膈上病寒濕之痰。濕氣上逆。故滿而喘。寒氣上逆。故咳而吐也。有時而發者。肺病寒濕。寒則持於丙丁。濕則持於戊己。而伏飲惟張於壬癸故也。寒熱者。寒為飲之本氣。飲氣上張故寒。寒起而格微陽於外。故寒而且熱也。
背者。胸之府。胸滿而咳。故其氣徹於背而痛。腰為腎之府。腎中微陽。為飲寒所迫而外鼓。故腰疼也。目泣雖為肝液。飲寒上擗而不能攝。故自出也。寒氣上浮。而諸陽奔避。故振振自戰而瞤劇也。十八條之苓桂朮甘湯。並腎氣丸二方。其可緩乎。蓋苓桂朮甘湯。所以去伏飲。
白話文:
如果體內有寒濕之氣,它會趁虛而上,侵犯肺部。肺臟不喜濕氣,更怕寒冷,所以容易出現寒濕痰阻於胸膈之上的病症。濕氣上逆,就會導致胸悶喘不過氣,寒氣上逆則會引發咳嗽和吐痰。這種病症有時會突然發作,是因為肺部受到寒濕之氣侵襲,寒氣停留在丙丁(指火氣),濕氣停留在戊己(指土氣),而伏飲則藏在壬癸(指水氣)之中。寒熱並存的原因是,寒氣是伏飲的根本,伏飲上逆則會感到寒涼,寒氣往上衝擊陽氣,就會感到寒熱交加。
背部是胸部的後方,胸部滿悶咳嗽,就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引起背痛。腰部是腎臟的所在,腎臟中蘊藏著微弱的陽氣,受到寒飲的侵襲,陽氣外溢,就會引起腰痛。眼淚雖然是肝臟分泌的,但寒飲上衝,肝臟不能控制,就會導致眼淚不受控制地流出。寒氣上浮,陽氣躲避,就會出現全身顫抖、眼花目眩的症狀。服用十八反的苓桂朮甘湯和腎氣丸,可以緩解這些症狀。苓桂朮甘湯可以去除伏飲,腎氣丸可以溫補腎陽。
而腎氣一丸。又所以補腎陽而不使飲之再伏耳。門人問曰。六條注云。此四飲之外。另是一症。即此條之伏飲是也。夫自二條至六條。明似列言四飲之傳五臟者。何以知水在腎一條。獨為四飲之外者。一也。又六條但曰水在腎。並無伏飲字樣。此條言伏飲。並無在腎字樣。何以知腎水即伏飲者。
二也。且四飲傳變。各有灌注道路。自腸胃而遞及胸脅經絡。皆飲湯飲水。從口而入者也。即如夫子之言。腎水便是伏飲。而謂在四飲之外。倘為亦從口入。則安得謂之四飲之外。敢問此飲是從何道而入伏腎中者。三也。又痰飲傳變。其名則有懸飲、溢飲、支飲、留飲之不同。
白話文:
腎氣丸的功效是補腎陽,但服用後不能再服用伏飲。弟子问道:六条注中说,这四饮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病症,就是这条所说的伏饮。从第二条到第六条,似乎都在讲四饮传五脏。为什么水在肾一条,却独列于四饮之外呢?第一,第六条只说水在肾,并没有伏饮的字样;这条说伏饮,却没有在肾的字样,怎么知道肾水就是伏饮呢?
第二,四饮传变,各有灌注的道路,从肠胃递及胸胁经络,都是饮汤饮水,从口而入的。如果说肾水就是伏饮,又在四饮之外,那它也应该从口入,又怎么可以说是在四饮之外呢?请问这种伏饮是从何处而入,伏于肾中的呢?第三,痰饮传变,名称有悬饮、溢饮、支饮、留饮的不同,...
其症則有胸中、心下、脅下、四肢之各別。伏飲之傳變。長沙並不詳論。而夫子以為急而尤烈。將終伏而為病、僅如本條者。即謂之急烈乎。抑別有所為變症者乎。四也。請得而各聞其義。答曰。此問自不可少。夫水在心肺肝脾。俱是從四飲以後。傳射入臟之重症。獨水在腎家。
是四飲以前之輕症。即後文十八條之微飲也。以腎為水臟。腎陽一微。即召水而伏飲。故曰在四飲之外也。凡伏而不見者謂之伏。臟腑中不特心肺肝脾四臟。即上中二焦諸腑。俱不能容伏飲。非無飲也。以有飲則必明見外症。而不得謂之伏故也。惟腎與膀胱。一臟一腑。有河海之象。
白話文:
伏飲的症狀可以表現於胸中、心下、脅下、四肢等不同部位,其傳變過程,長沙本草並沒有詳細論述。而老師認為,伏飲發展到快要發作卻尚未發病的階段,就如同本條所述,屬於非常急迫嚴重的狀態。難道除了本條所描述的症狀之外,還有其他變化症狀嗎?這就如同第四個問題,請老師一一說明其含義。
老師回答說: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水在心、肺、肝、脾四臟,都是從四飲之後,水氣傳射入臟的重症表現。只有腎臟的水氣,是四飲之前輕微的病症,也就是後文十八條所說的微飲。腎臟是水臟,腎陽一虛弱,就會招致水氣停滯而形成伏飲。所以說,腎臟的伏飲是在四飲之外。凡是隱藏在體內,看不到的病症,就稱為伏飲。除了心、肺、肝、脾四臟之外,上、中二焦等諸腑,也都無法容納伏飲。並不是說沒有水氣,而是如果有水氣,一定會在體表出現明顯的症狀,因此不能稱為伏飲。只有腎臟和膀胱,一臟一腑,如同江河大海,可以容納伏飲。
飲伏其中。頗能隱藏得住。而少耽時日。故知水在腎。即所謂伏飲也。四飲皆從口入。伏飲亦何曾不從口入乎。但四飲之病。是因上中二焦。陽氣不能分運。故其水氣。漸積漸高。愈滿愈鼓之候。伏飲之病。上中無恙。惟腎氣衰冷。而腑化寒停。膀胱之絡通於臟。則水寒之氣。
由腑絡而入伏腎中者也。痰飲之變。至溢飲、支飲。而其勢已劇。若再傳腎則死。蓋水源從海出。而其橫流。復淹沒於海。為大地失陷之象也。若夫伏飲之變。大概不越三症。一則伏而未發。每遇羽水之運。寒水之氣。及壬癸月日。間發而如本條之症。一則飲伏黃泉之下。而其寒氣每上干太虛。
白話文:
水藏在腎臟,稱為伏飲。四種水飲都從口進入,伏飲當然也是。但其他水飲的病因,是因為上焦、中焦的陽氣不足,無法正常運作,導致水氣積聚,越來越滿。伏飲則不同,上焦、中焦沒有問題,只是腎氣虛弱,寒氣停留在腸胃,膀胱的經絡與腎臟相通,因此寒水就從腸胃經絡進入腎臟,造成伏飲。痰飲若繼續發展,會變成溢飲、支飲,情況更加嚴重,若再傳到腎臟就會致命。這就像海水流入大海,如果橫流氾濫,會淹沒大海,導致大地崩塌一樣。伏飲的變化,主要有三種:一種是伏在腎臟尚未發作,但遇到水氣旺盛、寒水來襲,或者壬癸月日,就會發作,出現類似本文描述的症狀。一種是水飲沉積在腎臟底部,寒氣向上衝擊到上焦。
俾肺氣縮而不能運布。則水積腸間。而即為痰飲之症。我故曰。是四飲以前之輕症。及水源從海出者此也。一則伏飲上射。而脾肺之陽交困。以致不能傳送。而小便不行。飲從上突。日腫一日。皮肉青紫而死之症。即六條所注怒潮直決。其症急而尤烈者是矣。
十二條,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
此暴飲也。與前懸飲支飲之留飲不同。此暴飲之在上者。與前伏飲。並十八條之微飲又不同。凡兩段。前二句為一段。言病人胸膈熱而飲水多。則水不及滲而停於心下。於是水迫肺氣而喘。水浮胸分而滿。雖非四飲之已成者。而其為病亦暫與支飲同也。後四句為一段。言不必病人。
白話文:
如果肺氣收縮而無法運作,水就會積在腸道,形成痰飲的症狀。因此我說,這是在四種飲證之前的輕微症狀,就像海水源頭一樣。一方面,伏飲向上衝擊,脾肺之陽氣相互困擾,導致無法傳送,小便不通,飲水從上部突出來,每天腫脹一天,皮膚和肉呈青紫色而死,這就是十二條所描述的怒潮直決,症狀急迫而嚴重。
十二條說,病人喝水過多,必定會突然喘不過氣來,胸部脹滿。凡是吃得少喝得多,水停留在心下,嚴重者會心悸,輕微者會呼吸短促。
這是暴飲,與之前懸飲、支飲留下的飲證不同,這是暴飲在上部,與之前的伏飲、十八條中的微飲也都不相同。這兩段,前兩句為一段,說病人胸膈熱,喝水過多,水無法滲透而停留在心下,於是水壓迫肺氣導致喘不過氣,水浮在胸部造成滿脹。雖然還沒有形成四種飲證,但其發病過程和支飲相似。後四句為一段,說不一定需要病人,...。
凡屬胃虛而食少。膈熱而飲多者。俱能病此。悸及短氣。詳已見。其意以為雖屬暴飲。倘不主豬苓五苓等湯以止渴除飲。則漸成四飲等候矣。
十三條,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后里虛。脈偏弦者。飲也。
此及下文共三條。總言四飲之脈。而本條當是言懸飲也。夫弦為陽虛氣削之診。飲以陽氣不能呵噓下滲所致。故飲脈必弦。但兩手雙弦。陽氣當虛於中。又另為中寒之脈。蓋因大下后里虛。而其氣中餒之故。不可誤認為飲脈。惟一手偏弦。則左見為左脅之懸飲。右見為右脅之懸飲也。
然以十二篇積脈之例准之。則左右雙見。飲在中央。支飲之在胸膈心下者。其脈未嘗不雙弦也。第以其症辨之耳。蓋飲症則有喘渴短氣等候。而下后里虛者無此也。十條言留飲之脈曰沉。此條言懸飲之脈曰弦。則飲脈其沉弦兼見者乎。然愚嘗試之。大概飲之初病。其脈多弦。
白話文:
凡是胃虛食量少,或心火亢盛而飲水量多的人,都容易患此病。心悸和呼吸短促,之前已經詳細說明過了。意思是,即使是突然大量飲水,如果不及時服用豬苓五苓湯等藥物止渴除濕,就會逐漸發展成四飲等病症。
脈象雙弦,屬於寒證,都是因為大瀉後脾胃虛弱導致的。脈象偏弦,則屬於飲證。
這段和接下來兩段,總共三段文字,都講述了四飲的脈象。本段主要說明懸飲的脈象。弦脈是陽虛氣虛的表現。飲證是因為陽氣不足,不能溫煦下降導致水濕停滯所致,所以飲證的脈象必弦。但雙手都出現弦脈,則代表陽氣虛弱,屬於中寒的脈象,因為大瀉後脾胃虛弱,導致氣血不足。不能誤認為飲證。只有一隻手出現弦脈,則左手出現弦脈代表左脅有懸飲,右手出現弦脈則代表右脅有懸飲。
然而,根據《脈經》十二篇中積脈的記載,左右雙手都出現弦脈,代表飲證位於身體中央,胸膈心下有支飲,這種情況的脈象也往往是雙弦。但主要還是要根據症狀來辨別。因為飲證會有喘、渴、短氣等症狀,而大瀉後脾胃虛弱則沒有這些症狀。十條講述了留飲的脈象,說沉脈;本條講述了懸飲的脈象,說弦脈。那麼,飲證的脈象是否既有沉脈又有弦脈呢?我嘗試過,發現飲證初期,脈象多為弦脈。
飲之久病。其脈多沉。長沙分別言之。豈無意耶。
十四條,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肺飲者。支飲之上浮胸膈。而肺已受傷者是。弦為氣削之脈。水飲屯胸膈。則其氣不得下展。而自聚於飲上。故氣削之弦脈不見也。喘與短氣。詳已見。言飲脈弦。而肺飲獨不可以不弦自誤。但憑其外症為合。與胃有宿食而脈見滑者同義。
十五條,支飲亦喘。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支飲者。就支飲之在心下而言。蓋謂同是支飲。卻有高下。高者逼肺。故為肺飲。下者在心下。與肺較遠。故以支飲概之。但胃脘聚飲。氣機便艱於下引。故亦喘。不能臥者。臥則胃脘橫。而注飲迫肺故也。短氣一症。為肺飲之候。言飲支心下。其脈還弦。飲略高而見短氣一症。則氣亦高而聚於肺。氣聚。故其脈平而不弦削也。
白話文:
長期服用藥物,患者的脈象多半沉伏。長沙醫書分別論述,難道沒有道理嗎?
肺部積水,脈象不弦,只會出現咳嗽氣喘、呼吸短促。
肺部積水,是指水飲上浮到胸膈,而肺部已經受損。弦脈是指氣虛的脈象。水飲積聚在胸膈,氣機無法下行舒展,而自聚在水飲之上,所以氣虛的弦脈就看不出來。氣喘和呼吸短促,已在前面詳細論述。說水飲的脈象會弦,而只有肺部積水不能不弦,這是錯誤的。只能憑藉其外在症狀來判斷。這與胃中有宿食而脈象滑的道理相同。
支氣管積水也會氣喘,無法平躺,並且呼吸短促,其脈象平緩。
支氣管積水,是指積水在心下,指的是同為支氣管積水,但有高低之分。高者逼近肺部,所以稱為肺部積水;低者在心下,與肺部較遠,所以統稱為支氣管積水。但胃脘積聚水飲,氣機就難以下行,所以也會氣喘。無法平躺是因為平躺時胃脘橫向,水飲就會壓迫肺部。呼吸短促是一種肺部積水的症狀。說支氣管積水在心下,其脈象仍然弦。水飲稍微高一點,就出現呼吸短促,則氣機也高一點,而聚集在肺部。氣機聚集,所以其脈象平緩而不弦虛。
十六條,痰病者。當以溫藥和之。
此總言用藥之治例。病痰飲者。當合四飲而言。以諸飲俱由痰飲傳變。故以痰飲統之耳。夫飲之由來。大概起於腎及脾肺之臟陽衰冷。成於三焦之腑化虛寒。溫藥和之。則陽回氣化而飲自去矣。蓋指後文苓桂術甘、腎氣、及大小青龍等劑也。
十七條,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
苓桂朮甘湯方,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
白話文:
治療痰病,應該用溫性的藥物來調和。這段話總結了用藥治療的原則。患有痰飲的人,應該根據四飲(飲證)的類型來選擇治療方法,因為四飲都是由痰飲演變而來,所以用痰飲來統稱。飲證的形成,主要由於腎、脾、肺等臟腑陽氣衰弱,造成寒性體質,進而影響三焦的運化功能,導致虛寒。使用溫性藥物調和,可以讓陽氣回升,氣血流通,使痰飲自然消失。這裡指的溫性藥物,就是後文中提到的苓桂術甘湯、腎氣丸、以及大青龍湯等方劑。
心下有痰飲、胸脅脹滿、頭昏眼花,可以用苓桂術甘湯來治療。
苓桂術甘湯的組成:茯苓四兩,桂枝二兩,白朮三兩,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此言諸飲。除溢飲之外。俱以苓桂朮甘湯為主方。蓋痰飲是其總名。心下及胸支滿。為支飲之症。脅下支滿。為懸飲之症。目眩者。飲高而水載木氣以浮也。以淡滲去飲之茯苓為君。佐辛甘之桂枝以行陽。甘溫之白朮以培土。然後用甘浮平緩之甘草為使。所以高托諸藥。而令其徐徐下滲之意。此苓桂術甘。為諸飲之要劑也。
十八條,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此承上文苓桂朮甘湯。而補言腎中微有伏飲。以致上干肺氣者。亦主此湯也。蓋腎有微飲。則其氣上射於肺。而見短氣之候。故短氣者即知有微飲也。微飲即伏飲。以其在腎臟。故更當利其腑而從小便去也。苓桂術甘為利水之劑。故主之。腎氣丸亦主之者。蓋苓桂術甘。溫上以御下。
白話文:
將上述四味藥材,以六升水煮取三升,分成三次溫服,就能利尿。
這段話說的是各種水腫,除了溢飲之外,都以苓桂朮甘湯為主要方劑。因為痰飲是水腫的總稱,心下和胸部滿脹是支飲,脅下滿脹是懸飲,頭昏眼花則代表水腫嚴重,水氣上浮導致木氣升發。方中以茯苓為君藥,能淡滲利水,輔以辛甘的桂枝行陽氣,甘溫的白朮補脾土,再用甘平緩和的甘草為使藥,將所有藥材提升,使藥力慢慢滲透。所以苓桂朮甘湯是治療各種水腫的關鍵藥劑。
這十八條裡面說,如果出現呼吸短促,是體內有少量水腫,應該從小便排出,苓桂朮甘湯和腎氣丸都可以治療。
這段文字延續上文,補充說明如果腎臟中有一點水腫,導致肺氣受損,也會用苓桂朮甘湯治療。因為腎臟有少量水腫,就會向上影響肺臟,導致呼吸短促。所以呼吸短促就代表有少量水腫,這少量的水腫就是伏飲,因為它隱藏在腎臟,所以更應該利水,從小便排出。苓桂朮甘湯是利水藥,所以能治這種情況。腎氣丸也能治這種情況,因為苓桂朮甘湯溫暖上焦,驅散下焦水氣。
而化機下被。故小便利。腎氣丸。溫下以蒸上。而化機亦下被。故小便亦利也。方論見虛勞。
十九條,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甘遂半夏湯方,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芍藥(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病者。病痰飲者也。飲脈多弦。留飲之脈則沉。今其脈忽然不弦不沉而伏於骨。几几有不可見之象。夫伏脈為收束下趨之診。以胸脅心下之飲症。忽焉收束下趨。豈非欲自利乎。反快。對利而言。
白話文:
因為藥力向下運行,所以小便順暢。腎氣丸溫熱下焦,也使藥力向下運行,因此小便也通利。方論中提到虛勞,患者脈象沉伏,想要小便,但小便反而很快。雖然小便通暢,但心下仍堅滿,這是留飲想要排出卻未完全排出的表現。甘遂半夏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甘遂半夏湯方劑: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芍藥(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
將以上四味藥材,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渣,加入蜂蜜半升,與藥汁一起煎取八合,一次服下。患者患的是痰飲病,痰飲的脈象多弦,留飲的脈象則沉。現在患者的脈象突然不弦不沉,反而伏於骨,幾乎看不到。伏脈是收束向下趨的脈象,患者胸脅心下有痰飲,突然收束向下趨,難道不是想要小便嗎?小便反而很快,這是相對於小便通暢來說的。
利症多因利而不快。如膨悶、疲睏及疼痛、沉墜等候。此則脾肺之陽。乘日辰之官旺而偶振。故水飲不安於上而下利。利則水去氣展。故反以利為快也。然雖利而方以不堅滿為快。其心下續又堅滿而仍不快者。以胃脘及腸間之內水一空。而脅下之懸飲。先從中滿而由絡脈以外滲者。
今復因內空而還滲心下。(心下當胃脘之部。)故曰留飲欲去。因其去機而掃蕩之。其為功不較易乎。主甘遂半夏湯者。甘遂去水最速。主病之謂君。故以之名湯。又恐性急之品。下趨甚力。而留遺胸膈之飲。故以甘草、蜂蜜、之甘浮者。托之在上而留戀之。然後以辛燥之半夏。
白話文:
腹瀉的原因很多,常常是因為排泄不順暢,導致身體感到不適,例如腹脹、疲倦、疼痛、沉重等。這是因為脾肺陽氣不足,在白天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偶爾會振奮起來,導致水液無法正常停留,往下流瀉。腹瀉後水液排出,氣機舒展,反而感到舒服。然而,雖然腹瀉後感到輕鬆,但如果肚子仍然不堅實,反而繼續感到不適,這可能是胃脘和腸道內的水液排空了,而脅下的積水則從經脈外滲出來,導致腹部滿脹。現在因為內部空虛,積水又滲到胃脘部位,所以要利用藥物來驅除水液。甘遂半夏湯中,甘遂能快速去除水液,是治療疾病的主藥,因此以它來命名湯劑。但甘遂性急,容易導致藥力過猛,留下水液在胸膈部位,所以用甘草和蜂蜜來托住水液,使其留在上面。最後再用辛燥的半夏,將水液驅除。
從上降抑。以酸斂之芍藥。從下直墜。而水飲安有不去者哉。不主苓桂術甘。而主此犀利者。恐和平之藥。少延時日。而脾肺之陽仍伏。則飲將欲去而終留。其機豈不以因循坐失耶。甘遂性急。甘草性緩。相反者、言其緩急之性也。俗解謂二藥自相攻擊。謬甚。
二十條,脈浮而細滑。傷飲。
此言十二條暴飲之脈也。蓋飲水多而其水停心下者。皆謂之傷飲。水停故脈滑。陽微不能運水。故脈細。暴停之水。陽氣未負。故脈浮也。則脈浮而細滑者。非傷飲而何。
二十一條,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
先因陽虛而停飲。故其脈弦。後則積飲化虛熱而復傷其陰。故其脈弦而且數也。冬夏難治者。蓋治飲之例。惟宣發滲泄二義。冬則虛陽內伏。既非大小青龍宣發之所宜。且又有礙於弦脈之陽氣虛也。夏則虛陽外應。既非苓桂術甘溫燥之所宜。且亦有礙於數脈之陰液短也。謂之難治宜矣。此合溢飲、支飲而言脈症與天時不順。其生死相半也。
白話文:
從上方下降壓制,可以用收斂的芍藥。從下方直直往下墜,積水怎麼可能不消退呢?不依靠茯苓、桂枝、術、甘草,而依靠犀利之藥,恐怕和平的藥物會拖延時間,脾肺的陽氣仍然潛伏著,那麼積水將要消退卻最終留下來,這種機制難道不是因為猶豫不決而錯失良機嗎?甘遂性急,甘草性緩,相反,指的是它們緩急的特性。俗人解說說兩種藥物互相攻擊,太過於謬誤了。
第二十條,脈浮而細滑,傷飲。
這說的是十二條暴飲的脈象。因為喝水太多,水積在心下,都稱為傷飲。水停滯所以脈滑。陽氣微弱不能運化水液,所以脈細。暴飲停滯的水,陽氣還沒有被損傷,所以脈浮。所以脈浮而細滑,不是傷飲是什麼呢?
第二十一條,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
首先是因為陽虛而停積水飲,所以脈弦。後來積水化為虛熱,又損傷了陰液,所以脈弦而且數。冬夏難治是因為治療水飲的原則,只有宣發滲泄兩種方法。冬天虛陽內伏,既不適合大小青龍湯宣發,而且還妨礙弦脈之陽氣虛弱。夏天虛陽外應,既不適合茯苓、桂枝、術、甘草溫燥,而且也妨礙數脈之陰液不足。稱為難治,當之無愧。這合乎溢飲、支飲,講述了脈象和天時不順,生死各半。
二十二條,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大戟,芫花(熬),甘遂(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利後。糜粥自養。
此言懸飲之脈症治例也。脈弦為飲。又為痛。脈沉為留飲。故知為懸飲而脅下並缺盆內痛也。重言病懸飲者。又推開內痛而廣言之耳。蓋謂凡屬脅下有懸飲。無論內痛與否。俱以十棗湯為主治也。方論見傷寒注。
白話文:
脈象沉而弦,表示体内有积液,并且伴随疼痛。患有悬饮的病人,可以用十枣汤来治疗。十枣汤的配方是:大戟、芫花(先用火熬制)、甘遂,三味等量,研磨成粉。用水一升五合煎煮十颗肥枣,取八合药液,过滤掉渣,加入药粉。体壮者服用一钱,体弱者服用半钱,清晨温服。如果服药后没有效果,第二天再加服半钱。泻利后,用稀粥调养。这段文字描述了悬饮的脉症和治疗方法,脉弦代表着积液,也代表着疼痛,脉沉代表着积液停留,因此可以判断是悬饮,并伴随胁下和缺盆内疼痛。强调“病悬饮者”,是为了将治疗范围扩大到所有胁下有悬饮的病人,无论是否伴随疼痛,都可以用十枣汤治疗。十枣汤的方剂详解可以参考伤寒论的注释。
二十三條,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杏仁(四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粉之。
白話文:
患溢飲症者,應該發汗治療。大青龍湯、小青龍湯都可以用來治療。大青龍湯的配方是: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杏仁(四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石膏(如雞子大碎)。以上七味藥材,用九升水先煮麻黃,煮至減少二升,去上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直到微微出汗。若汗出太多,可用溫粉止汗。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甘草(三兩炙),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半夏(半升),細辛(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此言溢飲之治例也。飲溢於經絡四肢。非從汗解不可。故主大青龍以宣發之。小青龍湯於宣發外。尤能滲泄。故亦主之。方論見傷寒。
二十四條,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白話文:
小青龍湯方
藥材:
- 麻黃(三兩,去節)
- 甘草(三兩,炙)
- 桂枝(三兩,去皮)
- 芍藥(三兩)
- 五味子(半升)
- 乾薑(三兩)
- 半夏(半升)
- 細辛(三兩)
製法:
- 將以上八味藥材,以水一斗(約十升)先煮麻黃,煮至水減二升(約兩升)。
- 去掉藥液表面的泡沫。
- 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至三升(約三升)。
- 去掉藥渣,溫服一升。
功效:
此方主治溢飲症。溢飲是指體液積聚於經絡和四肢,非從汗液排出不可。本方以大青龍湯為主,宣發陽氣,並結合小青龍湯,促進滲泄水濕,故能有效治療溢飲。
方論:
此方出自《傷寒論》二十四條,針對膈間支飲症。患者出現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脈沉緊等症狀,經數十日服用吐下藥仍不見效。此類患者宜用木防己湯治療。
虛寒者服用木防己湯後即能痊癒。實熱者服用後三日內會復發,再次服用木防己湯仍不見效時,宜將木防己湯中的石膏去掉,加入茯苓芒硝湯治療。
木防己湯方,木防己(三兩),石膏(雞子大十二枚),桂枝(二兩),人參(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桂枝(各三兩),人參,茯苓(各四兩),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此言支飲久留之脈症治例也。夫飲症自腸間下積。逐漸上滿。由胃而心下膈間。支撐鼓塞者。俱謂之支飲故合膈間、心下而歷言之也。沉。為留飲之脈。緊。即弦脈之急者。蓋自其兩旁之細削而言曰弦。自其兩頭之繃急而言曰緊。與寒邪之緊不同。辨詳腹滿寒疝。虛實。就胃中之虛實而言。
白話文: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湯:取木防己三兩,石膏(如雞蛋大小的十二枚),桂枝二兩,人參四兩。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水六升煎煮,煮至剩下二升。分次溫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取木防己、桂枝各三兩,人參、茯苓各四兩,芒硝三合。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水六升煎煮,煮至剩下二升,去渣,再放入芒硝,微煎。分次溫服。若能略微通便,則病症即可痊癒。
解釋
以上兩方,是治療久留的支飲(即水腫)的脈症方法。
支飲是指水液停滯於腸間,逐漸向上積聚,由胃部至心下膈間,造成脹滿、阻塞,統稱為支飲。因此,方中針對膈間、心下等部位進行治療。
沉脈是指留飲的脈象,緊脈是指弦脈的緊縮。弦脈是指脈象兩旁細削,緊脈是指脈象兩頭繃緊。與寒邪引起的緊脈不同,需要區分。
辨別腹滿寒疝的虛實,是指根據胃中是否虛弱來判斷。
非指正氣也。猶云飲外無干結者為虛。飲外有乾結者為實之義。長沙蓋謂膈間支飲。抬氣上浮而喘滿。心下支飲。聚水中實而痞堅。面則因水色外浮而黑。脈則從水性下墜而沉。且水飲鼓塞。則經脈繃急。而沉中帶緊。得之數十日。則飲久而所謂留飲者是矣。醫見喘滿痞堅。
故吐下之。不知飲之為病。吐則膈氣愈虛。而水逆更甚。且由小腸而水歸膀胱者為正道。下則直奔大腸而中氣愈虛。水愈積矣。故不愈也。木防己。蔓生而中通。性寒而味辛苦。且其形色。又外白內黃者。夫蔓生中通。則走脈絡之內道。性寒則沉降。味辛則散。苦則泄。外白內黃。
白話文:
這不是指正氣,就像說喝水後肚子沒有積水是虛,喝水後肚子有積水是實一樣。長沙所指的應該是膈間積水,氣往上浮導致呼吸困難和胸滿,心下積水則導致腹部積水堅硬,面色因水氣外浮而發黑,脈象因水氣往下沉而沉緩。而且水積阻塞經絡,導致經脈緊繃,脈象沉緊。如果積水持續數十日,就會形成所謂的留飲。醫生看到呼吸困難和腹部堅硬,就用吐下法治療,卻不知道積水才是病根。吐法會讓膈氣更虛,反而加重水逆。而且水從小腸流向膀胱才是正道,下瀉法會讓水直奔大腸,反而讓中氣更虛,積水更嚴重,所以治療效果不佳。木防己是蔓生植物,中間空通,性寒味苦辛,外白內黃。蔓生中通則能走經脈內道,性寒則能沉降,味辛則能散,苦則能泄,外白內黃則能……
又上泄肺。而下泄脾胃者可見矣。以之為主病之君。則支飲之在膈間心下。以及腸胃脈絡。豈有不盡下者哉。但飲久必化標熱。故以石膏之辛涼下行者佐之。然後以人參提氣。桂枝行陽。趁水飲之下落。而胸中之陽氣。得參桂助之。而下展有力。倘胃中但有水飲。而無干結之積聚。
是謂胃邪未實。故水飲一去。別無余累而愈矣。然又有水飲雖滿。而曾經先結之宿垢自在者。是謂胃實。實者水去而結糞未下。則腸胃之氣。滯而難行。三日之水飲再聚。故復發。復與原湯而並不暫愈者。以水落水起。而乾結者較脹。以為水飲之依輔故也。仍主此湯者。始終以去飲為本治也。
白話文:
肺氣上泄,脾胃氣下泄,這是主要的病症。因此,水飲停滞在膈肌和心窝,以及肠胃脉络,怎么可能不往下流呢?但水饮时间长了,必然会转化为热邪,所以用辛凉下行的石膏来辅助治疗。然后用人参提振元气,桂枝疏通阳气,趁着水饮向下流的机会,让胸中的阳气得到人参桂枝的帮助,使水饮向下排出更有力。如果胃里只有水饮,没有干结的积聚,说明胃邪未实,所以水饮一去,就没有其他累赘,自然痊愈。但也有水饮虽满,但曾经先结的宿垢仍然存在,这种情况就叫胃实。胃实者,水饮退去,但结粪未下,则肠胃之气滞而不通,三日后水饮再次聚积,因此反复发作,与原来的症状一样,始终不能痊愈。这是因为水饮退去后,干结的东西反而更加胀大,因为水饮是它们的依附物。所以,治疗这种病症,始终以去饮为本。
特去石膏者。飲新復而無化熱之標病也。加芒硝者。所以軟堅化硬而並去其宿垢也。更加茯苓者。恐芒硝下潤之外。其味鹹寒聚飲。故以淡滲之品。補救其偏弊也。長沙診法之玄微。制方之妙義。直有鬼神所莫測者乎。客有難余者曰。本文言醫吐下之不愈。彼吐之不愈。宜矣。
子言下之不愈。以飲歸膀胱為正道。下則直趨大腸而中氣愈虛。水愈積之故。是醫下之而不愈者。長沙以滲法愈之則得矣。及按防己湯。並無滲水之藥。獨非從大腸而下者乎。何以虛者即愈也。即如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一湯。其湯後曰微利則愈。是亦從大腸而利下者。何以實者又愈也。
白話文:
特別用石膏,是因病人喝了新藥,卻沒有化熱的病症。加上芒硝,目的是軟化堅硬的病灶,並去除積存的污垢。再加茯苓,是因為芒硝雖然能潤下,但其味鹹寒容易聚積水分,所以用淡滲之品來彌補偏弊。長沙診法的深奧玄妙,用藥的巧妙義理,實在是鬼神難測啊!客人有疑難處,說:“本文說的是吐下法不治癒,而他吐了卻沒有好轉,理所當然。”
你說下法不治癒,是因為水分應該歸於膀胱才是正道,下法則直接到達大腸,反而會導致中氣更加虛弱,水分更加積聚。所以醫治下法不治癒,長沙用滲法治癒就能奏效。再看防己湯,並沒有滲水的藥物,難道不是從大腸而下嗎?為何虛者就能治癒呢?同樣地,去除石膏,加入茯苓、芒硝,一劑湯藥,其湯藥後說微微通利就治癒了,這也是從大腸而下通利,為何實者也能治癒呢?
夫以醫下之而不愈者。長沙兩下之而皆愈。此不解者。一也。且本文明明曰醫已下之矣。長沙又下之矣。安得尚有胃實者。而俟加芒硝以軟堅化硬乎。此不解者。二也。答曰。我固知子之所疑者。其以余注為未是也。夫水歸膀胱為正道一語。是言去飲之常例。故治飲者。以利小水為正法。
至若水勢大張。汪洋澎湃。與其從小便吹噓滲泄之。而耽延時日。其勢復不能減。毋寧從大便掃除滌盪之之為直捷痛快乎。且小腸以上之水可滲。小腸以下之水。則水低而失膀胱之部。非下不可。故立甘遂、半夏、十棗、葶藶以及防己等湯。俱不得已之變方變治焉而已。我故曰。
白話文:
如果醫生治療病人但沒有痊癒,長沙(指名醫)再次治療後都痊癒了,這是第一個不明白的地方。而且原本明明說已經用藥物清除了病人的病情,長沙又再次清除,怎麼還會有脾胃積食的情況呢?這就是第二個不明白的地方。回答:我知道你的疑惑所在,你認為我的註解不正確。關於「水進入膀胱是一條正常的路徑」這句話,是在說明去除水分的一般情況下的方法,所以治療水分過多的人,應該使用促進尿液排出的方法作為主要療法。
但如果水分太多,像海洋一樣波濤洶湧,與其通過排尿來慢慢滲漏和消耗它,拖延時間,它的勢頭仍然無法減少,不如從大腸掃除洗滌更爲直接快速嗎? 而且在小腸以上的水分可以滲透,在小腸以下的水分,則因爲位置較低而失去進入膀胱的機會,必須向下排除。因此設立了甘草湯、半夏湯、十棗湯、葶藶湯以及防己湯等等藥物配方,都是爲了應對特殊情況不得不改變治療方法的情況。所以我才說...
水歸膀胱為正道者。此也。至於下藥多寒。寒則中氣愈虛。而水愈積。故不愈。不觀防己二湯之重用人參桂枝乎。又何疑於仲景下之。則中氣不傷而皆愈也。若夫攻下之理。顯而易見。苦寒趨下。鹹寒破結。醫雖以苦寒下之。而遺鹹寒之性。故結者未下耳。此長沙獨用芒硝之精意也。
語未及終。客唯唯而退。
二十五條,心下有支飲。其人苦眩冒。澤瀉湯主之。
澤瀉湯方,澤瀉(五兩),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此言支飲在心下之病症治例也。眩者。暈眩。冒者。蒸冒。皆虛氣上衝外鼓之候。心下支飲離膈不遠。而水飲漸迫。以致氣高氣鬱。故苦眩冒也。澤瀉利水。而決之於溝渠。白朮培土。而防之於堤岸。則水飲下注。而浮鼓之氣自平矣。故主之。
白話文:
水自然流入膀胱是正常的。但如果用藥偏寒,寒性會使脾胃中氣更加虛弱,導致水積聚更多,所以病症不會好轉。難道沒有看到防己二湯大量使用人參和桂枝嗎?為什麼還要懷疑仲景的治療方法呢?因為中氣不受損,病症就能痊癒。至於攻下法的道理,很明顯易懂:苦寒之性趨向下行,鹹寒之性能破除積聚。雖然醫生用苦寒之藥攻下,卻忽略了鹹寒的特性,所以積聚無法排泄。這就是長沙醫派獨用芒硝的精妙之處。
對方沒有說話,只是點頭稱是便離開了。
對於心下有支飲,患者感到頭暈目眩、頭昏腦脹的症狀,澤瀉湯可以治療。
澤瀉湯的藥方如下:澤瀉五兩、白朮二兩。
將上述兩種藥材用水二升煮沸,直到剩下約一升,分溫服下兩次。
這是治療心下支飲的病症治例。眩,是指頭暈目眩;冒,是指頭昏腦脹,都是虛氣上衝、外鼓之象。心下支飲離隔膜不遠,水飲逐漸逼近,導致氣上衝、氣鬱,所以才會出現頭暈目眩、頭昏腦脹的症狀。澤瀉利水,可以將水飲排出體外;白朮健脾益氣,可以固護脾胃,防止水飲繼續積聚。如此,水飲下注,浮鼓之氣自然平息,所以澤瀉湯可以治療心下支飲。
二十六條,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
厚朴大黃湯方,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此條支飲。另有來路。與諸條之所謂支飲之由於痰飲者不同。故其治法。亦與溫藥和之之例自別也。蓋心肺間之膈氣虛者。不能鼓努傳送而便難。便難既久。則腸胃液短而乾結。漸致胃實矣。液短。則藉資於外水而飲積心下。胃實。則不能透過結硬而下滲小腸。與寒飲之上支心下者同。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患有支氣管炎,胸部感到滿悶,可以用厚朴大黃湯來治療。厚朴大黃湯的配方是: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將這三味藥材用五升水煮成兩升,分開溫熱服用。
這種支氣管炎的病因與其他由痰飲引起的支氣管炎不同。所以治療方法也不一樣。這是因為心肺之間的隔膜氣虛,無法有效地鼓動氣息運送,導致排便困難。排便困難久了,腸胃中的液體減少,導致腸胃乾結,逐漸形成胃實。液體不足,就會依靠外來的水份,導致飲水積聚在心臟下方。胃實則無法透過結硬的部位滲入小腸,這與寒飲往上衝,往下沉積在心臟下方的情况相同。
故亦謂之支飲也。然支飲雖同。而其所以致飲者。因胃實胸滿之故。則攻胃實之大黃。開胸滿之枳樸。其可緩乎。此開壅水之地以治水之道也。
二十七條,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支飲不得息。見首條倚息下。主本湯者。瀉其水飲上射之氣也。方論見肺癰。
二十八條,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小半夏湯方,半夏(一升),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胸寒致嘔。然嘔能提氣。嘔則陽起而善渴者常也。故渴為嘔家欲解之候。今雖嘔而反不渴。是嘔為寒飲上逆。而不渴為內飲拒水之故。豈非心下之胃脘。有支飲乎。半夏辛燥而降逆。生薑溫膈以祛寒。俾胸陽一展。則飲去而嘔將自平矣。此亦暴飲之少留者也。
白話文:
所以也稱之為支飲。不過支飲雖然名稱相同,但造成的原因卻不盡相同。如果因為胃實胸滿而導致支飲,就應該使用攻胃實的大黃,以及開胸滿的枳樸,才能緩解病情。這就如同疏通阻塞的水道,從而治癒水患一樣。
二十七條,支飲不得呼吸。葶藶大棗瀉肺湯主治。
支飲不得呼吸,在第一條中提到倚息而下,主治本湯,就是瀉去水飲上衝之氣。方論見於肺癰。
二十八條,嘔吐之人本應感到口渴,口渴是想要解渴的意思。但現在反而不渴,這是因為心下有支飲的緣故。小半夏湯主治。
小半夏湯方:半夏(一升),生薑(半斤)。
以上兩味藥,用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兩次服用。
胸寒導致嘔吐,然而嘔吐可以提氣,嘔吐則陽氣上升,而常感到口渴。所以口渴是嘔吐之人想要解渴的徵兆。現在雖然嘔吐,反而不渴,這是因為寒飲上逆,而口不渴是內飲拒水造成的。難道不是心下胃脘處有支飲嗎?半夏辛燥而降逆,生薑溫膈而祛寒,使胸陽舒展,則飲去而嘔吐自然會平息。這也是暴飲之後少量殘留的病症。
二十九條,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丸主之。
己椒藶黃丸方,防己,椒目,葶藶(熬),大黃(各一兩)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李氏曰。服一丸疑有誤)
此言素盛今瘦。腸間痰飲之治例也。蓋瘦則液短。而其便必干。故積聚停滯而腹滿。又瘦則液短。而外水必積。故飲熱而口舌乾燥也。夫宿垢下瘀而腹滿。積飲上燙而乾燥。豈非腸間有水氣乎。主本方者。大黃苦寒逐瘀。用之治腹滿者。實所以開行飲之道路也。然後以去水三將。
同心合力。而共收犄角之全效矣。蓋水在腸間。防己蔓生中通。具大小腸之象。而利水性悍。以之治腸間之水。允為確當。但恐性悍之品。迫水妄行。以致上激旁滲。故又以辛溫納下之椒目。引之順流。苦寒利氣之葶藶。押為殿後。而水飲寧復有留遺者乎。先食而服。取其直下腸間。
白話文:
患者出現腹部脹滿,口舌乾燥的症狀,這是腸道積水引起的。可以用己椒藶黃丸來治療。
己椒藶黃丸的配方:防己、椒目、葶藶(先用火熬過)、大黃(各一兩)。
將以上四味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前服用,每次一丸,一天三次,可以逐漸增加劑量。如果患者口中有津液,但仍然感到口渴,可以加半兩芒硝。
這個方子治療的是原本身體健壯,但現在消瘦,腸道有痰飲的情況。因為消瘦會導致津液不足,所以大便會乾燥,導致積聚停滯,腹部脹滿。同時,消瘦也會導致津液不足,使得外來的水液無法排出,所以患者會感到口渴,口舌乾燥。由於宿垢下瘀導致腹部脹滿,積飲上燙導致口舌乾燥,因此可以判斷是腸道有水氣。這個方子中,大黃性苦寒,可以逐瘀,用來治療腹部脹滿,實際上是為了打開水液流動的通道。然後,再用防己、椒目、葶藶三味藥來利水。
三味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治療效果。由於水氣積聚在腸道,防己蔓生於中,通達上下,如同大小腸的形狀,並且利水性強,用來治療腸道積水非常合適。但是,防己性較強,可能會導致水氣亂竄,向上衝擊或向周邊滲透,因此加入辛溫納下的椒目,引導水氣順流而下。苦寒利氣的葶藶則在後方壓制,這樣水氣就不會再停留了。飯前服用藥物,可以讓藥物直接作用於腸道。
而不使飲食中隔也。日三服而逐漸稍增者。但徐試之。而以中病為度。不使峻藥過劑以傷正氣也。口中有津液者。飲去而真氣上通。得蒸被之化也。渴者以下。非指服丸以後而言。猶云若腹滿口舌乾燥之外。更加渴者。於本方中加芒硝半兩。夫渴與乾燥有辨。乾燥是內飲拒水。
而飲久化熱之氣。上熏廉泉。故不渴而但覺乾燥也。渴則腸胃中已有結糞。而真陰短少。故求救於水而作渴。此正將作支飲溢飲之漸。故加軟堅破結之芒硝。佐大黃之逐瘀。即前二十四條木防己湯加芒硝之義也。
三十條,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白話文:
飲食要均衡,不要過量。每天服用三次,每次逐漸增加藥量,但要慢慢試驗,以身體狀況為依據。不要用太猛烈的藥物,以免傷了正氣。口中津液多的人,應該喝掉它,讓真氣上升暢通,得到蒸汽的滋潤。口渴的人,應該喝水,這不是指服用丸藥後才喝。就好比,如果肚子飽脹、口舌乾燥,再加上口渴,就可以在這個方子中加半兩芒硝。口渴和乾燥是有區別的。乾燥是體內水分阻塞,導致水分無法吸收。
而喝水久了,會讓體內熱氣上升,熏到廉泉穴,所以不渴,但感覺乾燥。口渴就表示腸胃裡已有宿便積累,真陰不足,因此需要喝水來緩解。這正是將要發展為支飲、溢飲的徵兆,所以要加入軟堅破結的芒硝,配合大黃來逐瘀。這和之前第24條的木防己湯加芒硝的道理是一樣的。
第30條,如果突然嘔吐、心口發悶、膈膜之間有水、頭昏眼花、心悸,可以用半夏加茯苓湯治療。
半夏加茯苓湯方,半夏(一斤),生薑(半斤),茯苓(六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此支飲暴停之症治。從卒嘔吐、心下痞二症。診其有水也。卒然嘔吐者。膈寒而上湧也。心下痞者。膈虛而下逆也。夫嘔家必渴。而其所飲之水。又因膈氣虛寒而不能下運。則膈間之有水可必矣。眩者。暈眩。水抬氣浮之應。悸者。驚悸。水凌心火之應。與六條心下悸同。非虛悸也。
薑、半溫膈降逆。故能成止嘔開痞之功。茯苓滲水去飲。故能收伏氣安神之效。與前二十八條相為發明。蓋嘔而不渴。是因先有寒飲而致嘔者。卒嘔而痞。是因先見寒嘔而致水者。症雖顛倒不同。而其能成支飲則一。故皆主此湯。而特為加減焉耳。
白話文:
半夏加茯苓湯方
方劑:
- 半夏(一斤)
- 生薑(半斤)
- 茯苓(六兩)
製法:
將以上三味藥材,以水七升煮至一升五合(約合現代的1.5升),分次溫服。
主治:
此方專治因寒飲停滯導致的暴發性嘔吐、心下痞滿等症。
病機分析:
- 患者突然嘔吐,是因膈膜寒氣上湧所致。
- 患者心下痞滿,是因膈膜虛弱,寒飲下逆所致。
- 嘔吐者多伴有口渴,但因膈氣虛寒,飲水無法下行,所以膈間積聚了水分。
- 患者眩暈,是因水分上泛,氣機浮動所致。
- 患者心悸,是因水分凌犯心火所致,與六條心下悸相同,而非虛悸。
藥理:
- 生薑和半夏溫暖膈膜,降逆氣,可止嘔開痞。
- 茯苓利水滲濕,去除停積的寒飲,使氣機收伏,安神定志。
與前文關聯:
- 此方與前二十八條內容互相補充說明。
- 嘔吐不渴,是因先有寒飲導致嘔吐。
- 突然嘔吐且心下痞滿,是因先有寒飲導致嘔吐,繼而積聚了水分。
- 雖然症狀表現不同,但都屬於寒飲停滯導致的嘔吐症,因此都可用此方治療。
加減用藥:
- 根據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加減藥物。
三十一條,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茯苓(三分),豬苓(三分去皮),澤瀉(一兩一分),白朮(三分),桂枝(二分去皮)
上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臍下悸。與上文之驚悸。及他處之虛悸。俱不同。殆指臍下之左右。如彈指跳動之狀。蓋因胸膈之氣上虛。而少腹之氣。將奔迫赴之。故其動機如此。與奔豚同候。癲。當作巔。巔眩。言巔頂上眩也。蓋謂瘦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者。理也。陽有餘。則臍下不應動悸。巔頂不應上眩矣。
白話文:
如果瘦人出現臍下悸動、吐口水、癲眩等症狀,這是水氣過盛所致。可以服用五苓散治療。五苓散的配方是:茯苓、豬苓、澤瀉、白朮、桂枝。將以上五味藥研磨成粉末,用白開水送服,每次服用一小匙,一天服用三次。多喝溫水,出汗後症狀就會減輕。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臍下悸動與其他部位的驚悸、虛悸不同。它指的是臍下左右兩側像彈指一樣跳動的感覺,是因胸膈氣虛,而下腹之氣奔迫向上所致,與奔豚症的症狀類似。癲字應該念巔,巔眩指的是頭頂眩暈。瘦人陽氣通常偏盛,陰氣不足,理應臍下不應該悸動,頭頂也不應該眩暈。
陰不足。則津液不應上泛而吐涎沫矣。今其人臍下有悸。則知其氣虛於胸膈。而有以招之上逆者。吐涎沫而巔眩。則知其邪實於腸間。而有以抬之上浮者。夫上虛而致臍下動悸。其不能運飲可知。下實而致涎上泛。且致巔眩。其已經積飲又可知。故曰此水也。五苓散方意。詳傷寒本湯。
以之主此條之症。另有奧義。蓋去水固其本治。至去水以瀉膀胱。而少腹不得以有餘者上乘胸膈。其治臍下之悸者。一也。水去而無飲氣上射。則涎沫下攝者。二也。水去而浮鼓之氣下伏。則巔眩可除者。三也。且苓朮桂枝。又能填在天之清氣。以御臍下之上乘。四也。多服暖水以取汗。
白話文:
陰氣不足,導致津液無法上輸,就會吐出唾沫。患者臍下有悸動,可知氣虛於胸膈,且有向上逆的趨勢。吐唾沫並頭昏眼花,可知邪氣實於腸道,且有向上浮的趨勢。上虛導致臍下悸動,說明氣血不足,無法運送津液;下實導致唾沫上泛並頭昏眼花,說明已經積聚了水飲。因此,這就是水飲病症。五苓散的方意,詳見傷寒論本湯。
以五苓散主治此病,另有深意。其根本是去水,去水方法是瀉膀胱,使小腹無多餘水液上乘胸膈,從而治療臍下悸動。水去之後,無水飲之氣向上衝擊,唾沫自然下降。水去之後,浮鼓之氣下沉,頭昏眼花自然消除。另外,茯苓、白朮、桂枝還能填補天之清氣,以抵禦臍下之氣上乘。最後,多喝溫水以促進出汗。
既恐腸間之水。溢於經絡。復恐浮鼓之氣。未得盡平。而以微汗散之者。五也。長沙之診法方意。入微入妙。大率如斯。
三十二條,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
此言懸飲之未及逼肺。而但以飲氣上射而咳者。其脈症治例如此也。弦脈為陽虛外削之診。陽虛外削。則不能運飲。故弦為水脈。久咳成家者而見此。則知其咳為懸飲在脅下。而水氣上射之應。故曰為有水。十棗湯治懸飲。已詳二十二條。並傷寒注。其主之也宜矣。
三十三條,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宜十棗湯。
此言支飲日久。必從中脘而旁滲為懸飲。故其治同懸飲之例也。支飲從腸而積滿至胃。從胃而積滿至脘。以致從脘外滲而至胸。支架撐鼓。故謂之支飲。支飲留久成家。其氣上射於肺。則咳。且水飲化熱。則煩。又胸中孫絡。灌滿脹滿者。多致飲高氣絕而卒死。若不卒死。延至百日。
白話文:
如果擔心腸道的水分溢出經脈,又擔心浮鼓之氣還沒完全平息,而用微汗散之,這就是第五種方法。長沙的診法方意,精微巧妙,大致如此。
咳了很久的人,脈象弦,就是有水,用十棗湯治療。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懸飲還沒到逼迫肺部的程度,只是飲氣上衝導致咳嗽,脈症治療方法就是如此。弦脈是陽虛外削的診斷,陽虛外削就不能運送水分,所以弦脈代表水脈。久咳成家的人出現這種情況,就知道他們的咳嗽是懸飲停留在脅下,水氣上衝導致的。所以說有水,用十棗湯治療懸飲,在第二十二條和傷寒注中已經詳細說明了,用它治療是合適的。
有支飲的人,咳嗽煩躁,胸中疼痛,不會突然死亡,會持續一百天,甚至一年,應該用十棗湯治療。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支飲日久,必然從中脘旁滲成為懸飲,所以治療方法和懸飲一樣。支飲從腸道積滿到胃,從胃積滿到脘,然後從脘外滲到胸部,支撐鼓脹,所以稱為支飲。支飲停留時間長了,氣體上衝到肺部就會咳嗽,而且水飲化熱就會煩躁,胸中孫絡充滿脹滿,很容易因為飲氣高漲氣絕而突然死亡。如果沒有突然死亡,會持續一百天。
或一歲。是其中路之支飲旁滲。於脅下而為懸飲。故支飲之勢中衰、而不死也。因其機而治從懸飲之例。則主十棗湯為的對矣。
三十四條,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咳者百脈振動。故勞咳、熱咳、寒咳等症。久則多死。必無至數歲者。惟寒飲之氣上射。因而致咳者有之。蓋胸中之陽氣有起伏。而火土之月日有平持故也。脈。指右寸而言。脈弱者。是肺與胸中之陽氣雖微。而飲尚不高。故其氣猶得寬展。如囊槖中貯物少。而有軟和之象。其主苓桂術甘等劑。去飲填胸。猶為易易。故曰可治。若夫脈體內堅而實。脈形外鼓而大。脈至迫促而數。三者見一即死。況全見乎。蓋水飲上抬。氣界逼窄。自塞臟中陰精之奧府。則實。窮走氣宇既盡之極邊。則大。地界匾短。氣機之往來俱促。則數。譬之趙宋。北兵勢大。畏避臨安。聚臣民於彈丸。播宗社於南鄙。地促費繁。民貧賦重。此國脈實大而數之象。彼張、韓、劉、岳諸公。其醫國者。未嘗非盧扁之妙手。然亦不過苟延數主。終歸不振。而自亡於海。即長沙所謂死不治之義也。脈虛以下。承上文而詳言脈弱之可治者。蓋自其鼓微而言曰弱。自其中空而言曰虛。以弱脈多虛故也。冒見二十五條注。復言其脈症者。見水飲自有確據。而不必眩惑之意。曰治屬飲家。以懸飲支飲。各有治例。且見不必治咳。飲去而咳將自愈矣。
白話文:
如果患者已经患病一年了,而且出现支饮旁渗,在胁下形成悬饮,这种情况说明支饮的病情已经中衰,不一定会致命。应该根据病情,参考悬饮的治疗方法,使用十枣汤来治疗。
患者已经久咳数年,如果脉象微弱,是可以治疗的;如果脉象实大数,则会死亡。脉象虚弱的患者,一定会感到头痛,这是因为他们体内本来就有支饮滞留在胸中。治疗属于饮证的范畴,咳嗽会导致百脉振动,所以劳咳、热咳、寒咳等病症,久而久之,大多会致死。很少有人能够咳几年而不死。只有寒饮之气上射,导致咳嗽的患者,才有可能存活。因为胸中的阳气有起伏,而火土之月的阳气比较平稳。
这里说的脉,指的是右寸脉。脉象微弱,说明肺和胸中的阳气虽然微弱,但是饮邪还没有上升到很高的高度,所以气机还能够舒展。就像一个袋子里装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松软。可以用苓桂术甘等药剂,祛除饮邪,滋养胸中,比较容易治疗。所以说可以治疗。如果脉体坚实,脉形外鼓且大,脉至迫促且数,出现其中任何一种情况,患者都会死亡,何况全部出现呢?这是因为水饮上升,气机逼仄,阻塞了脏腑中阴精的奥秘之处,所以脉象实;气机已经走到尽头,所以脉象大;气机往来急促,所以脉象数。这就像赵宋王朝,面对北方的强大军队,只能躲避到临安,将百姓集中在弹丸之地,将宗庙迁徙到南边。土地狭小,物价飞涨,百姓贫困,赋税沉重,这就是国家脉象实大而数的体现。张、韩、刘、岳等大臣,都是治国之能手,但是也只能苟延残喘,最终还是衰败而亡,最终被海淹没。这就是长沙医书中所说的“死不治”的意义。
“脉虚”以下,是对“脉弱”的可治性进行详细的解释。从脉象微弱的角度来说,称为“弱”,从脉象空虚的角度来说,称为“虚”。因为弱脉大多虚,所以两者常常同时出现。这里又提到脉象,表明水饮的存在有确切的依据,不需要怀疑。说“治属饮家”,是因为悬饮和支饮各有治疗方法,而且不必非要治疗咳嗽,只要祛除饮邪,咳嗽自然就会好。
三十五條,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覆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沖氣。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以治其咳滿。咳滿即止而更復渴。沖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為熱藥故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者。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內半夏以去其水。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去甘草。去桂。加細辛乾薑半夏湯主之。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症應內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髮其陽故也。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白話文:
病人咳嗽不止,呼吸急促,無法平躺,可用小青龍湯治療。如果服藥後出現多唾液、口乾、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麻痺、面部發熱如醉酒狀,以及陰股部位流出分泌物,小便困難,並且反覆發作,則需服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來治療氣衝。如果氣衝消退,但咳嗽加重,胸部滿悶,則需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除桂枝,加入乾薑和細辛來治療咳嗽和胸滿。如果咳嗽和胸滿消失,但又出現口渴,氣衝再次發作,這是因為乾薑和細辛屬溫熱藥引起的。服用藥物後應該會口渴,但如果口渴反而消退,則是支飲。支飲患者通常會感到頭昏,頭昏者必會嘔吐,嘔吐者需加入半夏來去除水分。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去除甘草和桂枝,加入細辛、乾薑和半夏來治療。水分去除後嘔吐停止。如果病人出現水腫,則需加入杏仁治療。病人症狀雖然符合服用麻黃的條件,但由於患者已經出現麻痺,所以不能服用麻黃,如果逆勢服用麻黃,則必會發生厥逆。這是因為患者血虛,麻黃會發散陽氣,導致陽氣過盛。如果面部發熱如醉酒狀,這是胃熱上衝,熏蒸面部,需要加入大黃來瀉熱。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白芍(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一本作二兩),甘草(三兩炙一本作二兩),桂枝(三兩去皮),半夏(半升一本作三兩),細辛(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桂枝(四兩去皮),茯苓(四兩),五味子(半升),甘草(一兩炙)
白話文: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白芍(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一本作二兩),甘草(三兩,炙,一本作二兩),桂枝(三兩,去皮),半夏(半升,一本作三兩),細辛(三兩)。
將以上八味藥材,以水一斗(約10升)煎煮,先煮麻黃,煮至水減二升(約2升)時,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取三升(約3升)後,去除藥渣,溫服一升(約1升)。
若患者略有腹瀉,則需去除麻黃,加入芫花如雞子大小,熬至赤色。
若患者口渴,則需去除半夏,加入栝蔞根三兩。
若患者有哽咽感,則需去除麻黃,加入附子一枚,炮制後使用。
若患者小便不利,少腹脹滿,則需去除麻黃,加入茯苓四兩。
若患者有喘息症狀,則需去除麻黃,加入杏仁半升,去皮尖。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茯苓(四兩),五味子(半升),甘草(一兩,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方,茯苓(四兩),五味子(半升),甘草,乾薑,細辛(各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桂苓五味甘草湯去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方
茯苓(四兩),五味子(半升),乾薑,細辛(各三兩),半夏(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加杏仁方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
白話文:
取茯苓四兩、五味子半升、甘草、乾薑、細辛各三兩,加入八升水,煮至三升,去渣,分三次溫服。
取茯苓四兩、五味子半升、甘草、乾薑、細辛各三兩,加入八升水,煮至三升,去渣,每次溫服半升,一天三次。
取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細辛各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加入八升水,煮至三升,去渣,每次溫服半升,一天三次。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苓甘五味姜辛半杏湯加大黃方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黃(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咳逆倚息不得臥。詳已見。此症為飲支胸膈。氣滿肺管之候。小青龍為發汗利水。兩解水飲之劑。故主之。方論見傷寒論本湯下。下已猶言小青龍下後。而咳逆諸症俱已之謂。蓋微發其汗。則飲從汗去。而肺氣上平。復下利其水。則飲從溺去。而胸陽下展。故其症俱已也。多唾至時覆冒。
白話文:
將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黃三兩,加水一斗,煮至三升,去渣,溫服半升,每日服三次。
這種咳嗽逆氣、喘不過氣、不能平躺的症狀,是因為水飲停滯在胸膈,氣滿肺管導致的。小青龍湯可以發汗利水,兩方面解決水飲問題,所以能治療這種病症。根據傷寒論的說明,這個方子用於小青龍湯之後,表示咳嗽逆氣等症狀已經消失。因為微發汗可以將水飲從汗液中排出,肺氣上行通暢;同時利水可以將水飲從尿液中排出,胸陽下行舒展,所以症狀都消失了。患者如果出現唾液增多的情況,可以蓋上被子,捂出汗。
凡十二句。又言支飲之咳逆等候雖已。而其錯雜之變症。所不能免。屈指計之。大概不越乎四者。各因其變而分治之。斯皆已而全愈矣。夫小青龍半為發汗之劑。汗去而膈氣上空。則在下之氣上湊。而發為沖氣者。一也。故氣從小腹上衝胸咽。且唾隨沖氣而上泛。以致多唾者是其候也。
又痰飲之人。陽氣自虛。今虛陽分馳於發汗利水。而其氣益虛。則腎中陰翳。乘肺而咳。乘胸而滿。因變為咳滿者。二也。故寸沉尺微。因陽氣不貫於四末。而手足厥逆或痹者。是其候也。或病飲之時。胃中素有積滯。及從汗以去飲。汗乃心液。汗出而上空。則胃中熱實之氣上熏者。
白話文:
十二種症狀的咳嗽、氣逆等,雖然已經得到治療,但可能還會出現一些複雜的變化。這些變化大致可以歸納為四類,需要根據不同的變化分別治療。只要能把這些變化都治好,就能徹底痊癒。
小青龍湯一半是發汗藥,發汗後會導致胸膈氣往上空虛,而下方的氣往上衝,形成衝氣,這是第一種變化。所以氣會從小腹往上衝到胸咽,並伴隨唾液往上泛,出現多唾現象。
另外,痰飲患者本身陽氣虛弱,如果再用發汗利水的方法,會導致陽氣更加虛弱,這樣就會讓腎中的陰氣趁虛而入,影響肺部導致咳嗽,壓迫胸部導致胸悶,形成咳嗽伴隨胸悶,這是第二種變化。所以寸脈沉而尺脈微弱,陽氣無法到達四肢,出現手足厥逆或麻痺,就是這種情況的徵兆。或者是在治療飲證的時候,胃中原本就有積滯,當通過發汗去除水飲時,因為汗液是心液,汗液排出後會導致上焦虛空,胃中熱實之氣就會往上熏,這就是第三種變化。
三也。故口燥、面翕熱、如醉狀者。是其候也。又飲之大勢雖去。而其餘波未淨。因上焦汗空。而不能運布。多致漸積而覆成支飲者。四也。故余飲下流陰股。小便難而覆冒者。是其候也。仲景於小青龍後。錯綜敘其脈症。而針線一毫不亂。讀金匱者。於此十二句中之錯綜處。
理會清楚。則後文方治。絲絲入扣矣。四者單見。則單治之。如其兼見。當先治沖氣。以沖氣為上虛下實之候。久則復能聚飲故也。主桂苓五味甘草湯者。以辛甘生陽之桂枝。填上焦之空。而以甘浮之甘草。佐而托之。則其性益浮。然後以酸斂下攝之五味。抑其沖氣。而佐以淡滲之茯苓下泄之。
白話文:
口乾舌燥、面部發熱、神志恍惚如醉,這是三焦虛寒的徵兆。雖然飲邪已經退去,但餘波未盡,上焦汗液不足,無法正常運行,容易逐漸積聚形成支飲。四肢冰冷,陰股濕冷,小便困難,這是飲邪下流的徵兆。張仲景在《小青龍湯》方論中,將脈症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但針線卻毫不紊亂。讀者仔細理解這十二句話中的錯綜關係,才能理解後面的治療方法,才能絲絲入扣。如果這四個徵兆單獨出現,就單獨治療。如果同時出現,應該先治沖氣,因為沖氣是上虛下實的徵兆,久而久之就會聚積成飲邪。桂苓五味甘草湯以辛甘生陽的桂枝填補上焦虛空,用甘浮的甘草輔助托舉,使藥性更加浮揚,然後用酸斂下攝的五味抑止沖氣,用淡滲的茯苓輔助下泄。
其沖氣之即低也宜矣。沖氣下伏。則激其虛寒之氣於上。寒氣為肺性喜溫之所忌。故咳。虛寒之氣。非胸中陽位之所宜。故滿也。於本方去桂。加姜辛而益以甘草兩倍。其方意另一世界。蓋沖氣系下焦之本氣。因膈虛而招之上衝者。其意在填高以御下。故用甘浮之桂甘為主。
而後下壓以泄之耳。若咳滿所乘者。為虛寒不足之氣。其病在下。而其意因在溫下以化上。故以五味之下滲下斂者為主。而以辛溫之乾薑、細辛。趁勢送至下焦。附以甘草者。欲其領辛溫之氣。從下而中浮。而使咳滿之虛寒上化也。咳滿即止四句。為變症中之變。以仍主苓桂五味甘草湯。
白話文:
若沖氣下降過低,就不宜了。沖氣下伏,就會激發虛寒之氣向上升,寒氣是肺喜溫的特性所忌諱的,所以會咳嗽。虛寒之氣,也不適合在胸中陽位,所以會感到胸滿。因此,此方去桂,加姜辛並增甘草兩倍。此方的用意是另一個層面,因為沖氣是下焦的根本氣息,因膈虛而導致向上衝,所以用意在於填補向上以抵禦向下,因此用甘浮的桂甘為主,之後向下壓制以泄之。若咳嗽胸滿所患的是虛寒不足之氣,其病症在下,但用意卻在溫暖下方以化解上方,所以以五味的向下滲透、向下收斂為主,並以辛溫的乾薑、細辛趁勢送至下焦,輔以甘草,希望它能引領辛溫之氣,從下方向上浮動,使咳嗽胸滿的虛寒之氣向上化解。咳嗽胸滿即止四句,是變症中的變化,仍以苓桂五味甘草湯為主。
加歸麥等味治之。則渴復止。沖氣復低。而自愈故也。若服此而當渴不渴。或先渴而服藥反止者。是熱藥蒸於下。而浮其飲氣於上之理。故知其復有支飲也。支飲者。必冒且嘔。以支飲於下。而氣高於上故也。半夏去飲降逆。為飲家冒而且嘔之聖藥。故重加之。去桂及甘草者。
欲其專於下行。而不使留戀胸膈之意。至乾薑細辛之用於本方者。較之前方。又是一番生面。蓋前方是借甘草之中浮。而上溫咳滿。本方又借淡滲降斂之品。下溫去飲之陽氣故也。仲景之方藥。其遊刃之妙。直有才認梨花卻是雪之幻耶。水去嘔止。而形腫者。虛氣薄於分肉而未行之候。
白話文:
加入歸脾、麥冬等藥物治療,則口渴症狀消失,氣逆也消退,病患自然痊癒。如果服用此藥後,原本口渴卻不再渴,或者先有口渴症狀,服用藥物後反而止渴,這是熱藥蒸發到下焦,使飲氣浮於上焦的緣故,因此可知患者仍有支飲。支飲患者必定會冒汗且嘔吐,因為支飲停留在下焦,而氣逆於上焦。半夏具有去飲降逆之功效,是治療冒汗且嘔吐的聖藥,因此要加重劑量。去除桂枝和甘草,是為了讓藥物專注於下行,不使藥效停留在胸膈。至於乾薑和細辛加入本方,與之前的方劑相比,又是一種新的變化。之前的方劑是藉助甘草的浮力,使上焦溫暖,緩解咳嗽和胸滿,本方則利用淡滲降斂的藥物,以溫陽之氣降濁去飲。張仲景的方劑,其運用之巧妙,讓人嘆為觀止,猶如雪白的梨花,卻似潔白的雪花一般。水消嘔吐止住,而身形腫脹者,這是虛氣停留在皮肉之間,尚未流通的徵兆。
杏仁利肺。故加之。痹。兼脈之沉微。並手足厥逆而言。其症應內麻黃者。以杏仁利肺。麻黃泄氣。肺利氣泄。則虛氣之薄於分肉者自散。故二者為消腫之要藥。今其人脈沉微而手足痹。況曾經厥逆乎。故單加杏仁。而不內麻黃者此也。若逆其法而內之。則陽氣益虛。故厥。
蓋陽附於陰。氣根於血。陰血既虛。不任麻黃之泄其陽氣也。面熱如醉。兼口燥而言。此為胃熱上衝。加大黃以利之。烏容已哉。此條似當日之醫案。更為引而伸之。而即存以為法者也。
三十六條,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
白話文:
杏仁能潤肺,所以加入藥方。痺症是指脈沉微,手足厥逆,這種情況應該用麻黃來治療。因為杏仁潤肺,麻黃泄氣,肺氣暢通,就能散去虛氣。因此這兩種藥是消腫的關鍵。現在這個病人脈沉微,手足痺,又曾經厥逆,所以只加杏仁而不加麻黃。如果逆著這個方法加麻黃,就會使陽氣更虛,導致厥逆。
因為陽氣依附陰氣,氣息根源於血液,陰血虛弱,就無法承受麻黃泄陽氣。面熱如醉,口燥,這是胃熱上衝,要加大黃來瀉火。這些醫案,是古代醫家診治病人的記錄,我們可以借鑒其中的方法。
三十六條,先渴後嘔,是水停在心下,屬於飲證,可用小半夏茯苓湯來治療。
先渴、則所飲既多。後嘔、則逆而不運。故知為水停心下。曰此屬飲家。言不必治嘔。飲去而嘔將自止矣。半夏去飲。而且能降逆。以止嘔。加茯苓以滲之。舍此其誰任乎。
白話文:
當人感到口渴時,就會喝很多水;但若之後又開始嘔吐,就表示消化系統不順利。因此可以推斷出是因為胃部積聚了過量的液體(即「飲」),才會出現這種症狀。這就是所謂的「飲病」。治療重點並不在於解決嘔吐問題,而是要清除胃中的「飲」,這樣嘔吐自然就會停止。半夏能夠去除「飲」,並且有降低上逆的作用,用來止住嘔吐非常有效果。再加上茯苓有助於排出水分,除了這些方法之外,還有其他什麼方式可以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