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痓濕暍病脈證第二 (3)
痓濕暍病脈證第二 (3)
1. 痓濕暍病脈證第二
已如如有外出之勢。暴腹脹長。是寒濕之邪。入腑為即愈。其愈於自下利乎。夫痓之為病。如盛夏之時。陽熱酷於上。逼陰氣於下。而不得上升之象。若陽光少薄。則地氣自騰矣。發汗以散其在上在表之熱。則下之陰液。有上滋之勢。故脈起如陰蛇之外出。腹脹如嵐霧之上浮。
殆陰陽交泰之漸乎。人氣與天地之道相同。其欲解也宜矣。此發汗而病狀之變動又如此。脈如故。即下文之伏脈也。猶言脈伏如故。而反加弦之謂。夫弦為緊滑之合脈。緊為寒。滑為濕。寒濕伏於下。則陽熱之不解於上可知。故曰痓者。言痓病之已成也。此發汗而病不理之變動又如此。
全條總言寒濕病之常變。亦痓之正病也。
八條,痓病有炙瘡。難治。
炙瘡之人。先受外火。次傷膿血。液愈熱愈干。故難治也。
九條,脈經曰。痓病。其脈伏堅。直上下行。
伏者。潛伏在下。堅者。凝斂之象。上下。指尺寸而言。直上下行。謂潛伏凝斂。單從傍骨而直行尺寸。並無浮起之意。蓋痓之為病。雖在經絡之陽熱。而其所以為病。卻在陰不與陽俱。而自沉伏也。若陰起而應陽。則入風寒暑濕之正例。而非痓矣。大概痓病象盛夏。責在外無陰也。
痓脈象隆冬。責在裡無陽也。其天地之不交。火水之未濟耶。若陽中有陰。則陽隨陰精而下降。陰中有陽。則陰隨陽氣而上升。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故痓病之死。多死於左肝右肺之不能升降也。此總言痓病之脈。蓋就痓之正病。及因致痓之兼症。而兩言之也。
十條,太陽病。其症備。身體強。𠘧𠘧然。脈反沉遲。此為痓。栝蔞桂枝湯主之。栝蔞桂枝湯方
栝蔞根(二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頃。啜熱粥發。
太陽病。其症備者。如頭項強痛而惡風發熱之謂。非指上文之痓症備也。身體強三句。始入痓病。身體指後髮際。及夾脊而言。𠘧𠘧。驚禽伸頸之象。傷寒之陽明病。亦以此為狀。但陽明之經脈在前。人迎以下邪盛。故頸項支於前而𠘧𠘧然。太陽之經脈在後。風池以下邪盛。
故頸項強於後而𠘧𠘧然也。見如此太陽症。脈若見浮。則脈症相對。而為太陽中風正病。乃反見沉遲。沉為在裡。遲為無陽。里無陽氣。則不能領津液以上滋。而此太陽諸症。為乾熱可知。故曰為痓。主栝蔞桂枝湯者。以桂枝本湯。能解營分之熱邪。使不至熱枯陽液。一也。
且太陽之陽熱。從汗渙散。使在下之陰津吸起。二也。栝蔞蔓生。性走經絡。而氣清滋潤。且根善上行。是從里陰而引其精汁於太陽之經脈者也。以之治有汗之柔痓。宜矣。
白話文:
痓濕暍病脈證第二
病症看起來像是要外發的樣子,肚子突然脹大起來,這是寒濕之邪入侵腑臟造成的。如果能從下腹瀉出來,就能痊癒。痓病的發病機理,就像盛夏時節,陽氣過盛於上,逼迫陰氣在下,陰氣無法上升的樣子。如果陽光較弱,地氣就會自然上升。用發汗的方法來散發表面的熱邪,則下方的陰液就有上升滋潤的趨勢,所以脈象跳動像陰蛇從洞裡出來一樣,腹部脹大像嵐霧般向上浮動。
這大概是陰陽逐漸交合的徵兆吧。人體氣機與天地之道相通,它想自行恢復正常也是應該的。發汗後病症的變化就是這樣。脈象如故,就是下文所說的伏脈,也就是說脈象潛伏如常,反而更加弦緊。弦脈是緊和滑的結合,緊代表寒,滑代表濕。寒濕伏於下,則陽熱不解於上就可以知道了。所以說「痓」,是指痓病已經形成的意思。發汗後病症沒有好轉的變化也是這樣。
整段文字總體來說是寒濕病的常見變化,也是痓病的本症。
痓病患者有炙瘡,很難治療。
炙瘡的人,首先受到外來的火灼傷,其次傷及膿血,體液愈來愈熱愈來愈乾,所以很難治療。
痓病的脈象,經書上說,脈象潛伏而堅實,直上下行。
潛伏,指潛伏於下;堅實,指凝滯的樣子;上下,指寸口脈的部位而言;直上下行,是指潛伏凝滯,單純地沿著骨骼直行於寸口脈的部位,沒有浮起的意味。因為痓病,雖然在經絡的陽熱部位,但致病的原因,卻在於陰氣不與陽氣一同活動,而自行潛伏。如果陰氣上升而應和陽氣,則符合風寒暑濕的正常病理,就不是痓病了。總之,痓病的症狀像盛夏,問題出在外面沒有陰氣;
痓病的脈象像隆冬,問題出在裡面沒有陽氣。這不就是天地之氣不相交,水火不相濟的樣子嗎?如果陽中有陰,則陽氣隨著陰精下降;如果陰中有陽,則陰氣隨著陽氣上升。左右,是指陰陽氣機運行的通道。所以痓病致死,大多死於左肝右肺的升降功能失調。這段文字總體來說是痓病的脈象,是針對痓病的本症,以及導致痓病的併發症,而作兩方面的說明。
太陽病,症狀齊全,身體強直,頸項僵硬,脈象反而沉遲,這就是痓病,用栝蔞桂枝湯主治。栝蔞桂枝湯方:
栝蔞根(二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六味藥,用九升水,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服用後微微出汗即可。不出汗的話,一會兒後喝熱粥幫助出汗。
太陽病,症狀齊全,是指頭項強痛,惡風發熱之類的症狀,不是指上文所說的痓病症狀齊全。身體強直三句,是痓病的初期症狀。身體指的是後腦髮際及夾脊部位。頸項僵硬,像驚嚇的禽鳥伸長脖子一樣。傷寒的陽明病也有這種症狀,但陽明經脈在前面,人迎脈以下邪氣盛,所以頸項向前僵硬。太陽經脈在後面,風池以下邪氣盛,
所以頸項向後僵硬。如果出現這樣的太陽病症狀,脈象卻是浮脈,那脈症相符,是太陽中風的本病。但現在卻見脈象沉遲,沉是病邪在裡,遲是陽氣不足。裡邊沒有陽氣,就不能把津液引上來滋潤,而這些太陽病的症狀,可以看出是乾熱的。所以說是痓病,用栝蔞桂枝湯主治,是因為桂枝湯本來就能解表營分的熱邪,使陽液不致於熱枯竭,這是第一點。
而且太陽經的陽熱,通過汗液散發出去,使下面的陰津上升,這是第二點。栝蔞蔓生,性走經絡,氣味清香滋潤,而且根善於向上走,這是從裡陰引其精汁到太陽經脈的藥物。用它來治療有汗的輕微痓病,很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