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1.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一條,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症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症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症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本篇之水。與二篇之濕。及前十二篇之飲。似屬一因。而必列為三門者。固自有所區別也。蓋自其無水飲之形。而但有其氣者。曰濕。及聚濕成形。則曰飲、曰水矣。但濕、從汗氣鬱於毛竅所致。則濕當僅在玄府矣。不知汗由胃腑之精悍所化。其潮熱之氣。自其既離臟腑。未出皮外者。
俱能隨地致濕。此汗劑之後。必用五苓、豬苓等湯。以泄汗梢。而濕門之仍主葛根湯者。此也。是濕為已成之津液。卻化為汗而不得出。又不能復為津液之症也。若夫水飲二物。似屬無辨矣。殊不知仲景之意。以為飲湯、飲水。滯於腸間。不能下注。因而上浮旁鼓。凡曰痰、曰支、曰懸、曰溢、等症。
是所飲者未曾變相而即為病。故曰飲。至水之所病。已由胃而小腸。及膀胱矣。但因小便不利。膀胱為太陽之腑。太陽主經表皮膚。故其水氣。由太陽之腑。而上浮外鼓。以及太陽之部者也。是水症。雖亦由於飲。至此而已變為水相。故曰水也。然飲症中。惟伏飲與水頗同。
故論飲者。亦間曰肺水云云者。此耳。風水者。三時之風邪。客於衛分。而衛氣自強。衛強則下陰之水氣。上就而貼之之症也。皮水者。經脈虛於外。小便難於下。在下之水邪既實。而見吸於外絡之虛受。故水走皮膚矣。正水者。水在正路。如腸中胃中是也。石水。言其沉墜似之也。
黃汗者。後文三十條。言汗出浴水中。水入汗孔。且水寒激之。令衛氣沉伏。衛無包裹之權。故濕熱之氣外溢。而為色黃之汗也。五症。俱為水因。且症頗相似。故連及之耳。太陽受風。衛氣懸強。膀胱之水。不由下注。而上蒸經絡。故其脈自浮。風水交搏。漸致陰氣不通。
而陽氣鼓塞。故骨節疼痛。惡風者。風與風相入。衛氣既經受邪。而外風直侵毛竅故也。皮水。由膀胱而上蒸。與風水同義。特外無風邪一症耳。故其脈亦浮。胕。足外臁胕骨也。胕腫者。水在下焦而外泛之應。按之沒指。水至外薄於皮者。其下為尤甚也。無風因。故不惡風。
其腹如鼓、水至外薄於皮者。其里為尤甚也。不渴者。既無陽邪化熱之風因。且有腹中之水內拒耳。當發其汗。總承風水、皮水、而言。以水在衛分及皮部中。俱以開玄府為便道也。從膀胱而墊小腸及胃者。為正水。是虛寒而不能氣化之候也。夫沉。為水脈。遲。為寒診。脈之見沉遲也。
宜矣。水寒之氣上射。故喘也。石水之脈單沉。是有水而不寒之應。有水。故腹滿。不寒。故不喘也。但經言肝腎並沉為石水。則石水之腹滿。當在腸外肝腎之部。始與正水有別耳。黃汗為水入汗孔。水入。故脈沉。水寒激伏其衛氣。故沉而且遲矣。汗鬱則身發熱。水寒遏其汗氣。
而倒灌於胸分。則胸滿矣。四肢。為陽氣之充。頭面。為陽氣之會。水與汗兩郁之。故腫也。郁久不散。氣敗則癰。氣敗以致血敗。則膿矣。
二條,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風強則為隱疹。身體為癢。癢為泄風。久為痂癩。氣強、則為水。難以俯仰。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脈、當就全部而言。以後條各部。俱有所指。故知獨言脈者。為統論諸部也。風為陽邪。其性高揚。故浮、則知為風中於衛。氣屬陽分。有餘即火。故洪、即知為氣鬱在表也。風氣相搏。風得氣抬而益浮。氣得風鼓而益洪之義。強者。勁直也。風強。言風邪燥血。而經氣乾熱。故皮中隱含斑疹。而身體為癢。所以然者。因內無血液以送邪出表。而風自泄越。故癢、則名為風泄也。癢久。則變為瘡痂。流為疥癩。所必至矣。氣強。言陽不內抱而怒發。則下水代營陰而上赴之。如龍水相吸之象。故氣強。則為水也。難以俯仰者。以水風與氣三者。爭鼓於經脈中。而身體洪腫故也。汗出。則風水及氣。俱從毛孔散去。而浮洪之脈自平。故愈。若前症具而更加惡風。是衛氣虛甚之故。發汗藥中。宜加滋陰養陽之品。在言外矣。此風水之正病也。不惡風五句。單頂腫字而言。非承全症也。蓋謂若身腫而不惡風。是無風因。小便通利。是無水因。且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明系水寒之氣。從汗孔而內注胸中。以致肺不能布津液之故也。是非風水。而為黃汗無疑矣。三十條言黃汗曰狀如風水。故於風水條中。辨其似是而非者。
三條,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窠上微擁。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
上條言周身之風水。故統六部而概曰脈。統上下而概曰身體洪腫。此條言上半截之風水。故言脈。則但曰寸口。言症。則但曰面目。目窠、頸脈與咳。及手足之腫而已。寸口上應頭目。內應胸中。外應衛表者也。今其脈見沉滑。沉、為氣伏之診。滑、為水聚之應。是其上焦及衛外之氣。
為風所賊而下伏。因而水氣乘虛而上泛外鼓。其初機已見。故知其中有水氣也。中字。非指在裡在內之謂。猶雲水腫之症。雖未全見。而此幾微之中。便可預識矣。蓋因下文所言者。俱經表之候。而非臟腑故也。以脈合之。外症當見面目腫大。蓋寸口上為面目之應。寸口脈沉。
則在上之陽氣伏於下。寸口脈滑。則在下之陰氣乘於上矣。此言水因也。夫沉滑之脈。不當熱而有熱。豈非屬陽邪。而善能化熱之風因所致乎。故曰風水。下文六句。又就沉滑之脈。而更推其最初之候也。言具此脈者。不必面目腫大。及有熱二症。而始知其為風水。但如此者即是。
目窠上。即上眼胞也。蠶之漸長。凡三次脫皮者曰臥。臥起。則彎腰上揚如乙字。而光亮有水色。目窠上。為善動之地。陽氣之所聚也。微微擁起。其光亮之狀。如新臥起之蠶。若非風賊陽微。而水氣安能乘善動之地乎。頸脈。足陽明第九穴人迎。所以布胃氣於頭面者。是也。
其脈躁急跳動。又豈非風因、水因。兩客於上。而阻抑其上行之氣之所致乎。肺逆。則咳。風水之邪傷衛表。而倒灌胸分。故肺逆而時時咳矣。手足。為諸陽之末。微陽搏於風而內斂。則水得因虛而先犯之。故腫。但按之即起者。為氣腫。氣屬無形。故一時而即能乍還。按之不起者。
為水腫。水屬有形。故經時而後能漸復也。曰風水者。言見此即是。無使滋蔓難圖也。門人問曰。衛陽為風所賊。水氣即奔赴之而成風水。是矣。然水之所以奔赴風邪者。是何理乎。且何道之從而上與風邪相搏耶。又二條之脈。曰浮洪。三條之脈。曰沉滑。同一風水。而脈之所以懸殊者。
抑又何說也。答曰。晴明太虛。風飆忽起。陽光漸薄。而陰雲上乘。積陰成雨。閣而未下者。風水之象也。若夫地以水氣而升為云。天即以雲氣而懸為雨。氣之升沉。即水之變化。亦何道路之可擬哉。至於二三條之脈症。其衛氣盛衰之所別也。衛氣盛而被風。氣就風而搏於外。
故脈浮洪。然搏於外者。衛必虛於內。而水氣乘之者。水天黃亮之象也。衛氣衰而被風。氣畏風而伏於下。故脈沉滑。夫伏於下者。氣必空於上。而水氣蒙之者。雨天沉晦之象也。法象莫大乎天地。仲景之書。直抉天地之奧者乎。
四條,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痠。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為風水。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為皮水。身腫而冷。狀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為黃汗。痛在骨節。咳而喘。不渴者。此為脾脹。其狀如腫。發汗即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太陽病。統言太陽諸症。如頭項強痛之類。其脈浮而且緊。夫浮、為太陽脈。緊、為寒為痛。太陽為風邪所持。其骨節之氣。鬱而不得外通。則必疼痛。今脈症應疼不疼。而身體反重而痠者。以重、屬水因。而痠、屬風因也。蓋脾肺惡濕氣。而水滯其輕靈之用。故重。骨節喜通利。而風鬱其外暢之神。故痠也。是脈之所以見緊者。以水寒之氣。浮於太陽可知矣。不渴者。陽邪之風因較輕。而拒飲之水因偏重也。風水之邪。兩解於汗。故汗出即愈。此為風水。與二條之候不同。二條為風、水、俱重之症。此則水多於風。風少。故骨節不疼。水多。故反重而不渴也。惡寒二句。是就未得風水以前而言。非指既成之候也。蓋謂惡寒之故。先因他病而發其汗。汗出。則衛氣薄而毛竅疏。毛竅疏。故被風。衛氣薄。故水氣外湊之。而致此病云。但按一條曰惡風。二條曰惡風則虛。本條曰惡寒者。極虛發汗得之。則風水之症。有必惡風者。以有風因。則毛孔疏泄。而畏外風之薄之者。如三條及本條之症是矣。有不該惡風者。衛盛而與風邪搏於外。則表實。表實而惡風。是其人衛氣原盛。而先曾以發汗暴虛之之故。如二條之症是矣。其曰惡風則虛者。是不當惡而惡之義也。若此條。則不但惡風。而並惡寒者。是其虛更甚。故二十四條之湯。君黃耆以補衛氣。二十五條之湯。加附子以溫衛氣者此也。第一條言皮水。則曰不渴。此又曰渴而云云為皮水。非矛盾也。蓋皮水。多由於腸胃之正水所外溢者。腸胃熱而小便不利。因而熱蒸於外而為皮水者。則熱水蒸燙而渴。腸胃寒而醫反下之。因而氣虛水泛。而為皮水者。則水寒之氣內拒。故不渴也。注詳後文六條。至一條曰不惡風、不渴。此條曰渴而不惡寒。俱借風水之惡風、惡寒。而細辨皮水之所以異耳。不言正水、石水者。以皮水之初候。多由正水或從石水而成。是言皮水。而正水、石水。在其中故也。水與汗氣同爭表分。故身腫。水寒激伏其衛氣。故身冷也。周痹者。周身之氣俱卑弱。客邪外入。故身腫。陽氣內陷。故身冷。其症頗同。故取以狀之耳。胸中窒。見一條胸滿注。不能食。詳上焦竭則善噫下。水寒之氣內逼。故聚痛。暮則微陽愈伏。而陰氣出而用事。外與水寒之邪相接。則微陽有不安之象。故躁而不得眠也。此為黃汗之下。又承身腫聚痛二症。而辨脾脹者。正所以詳黃汗之症。而非添論脾脹也。蓋言痛。若不聚胸中。而在骨節。並咳喘而不渴者。此為脾氣滿而作脹。便不得認為黃汗矣。以脾肺相須為用。脾脹而上侵肺。則肺氣不行。故身腫。且骨節之神內郁。故痛。又肺逆則咳而喘矣。肺受脾脹之上衝。而肺中之津液。自結而不四布。故不渴也。此為脾脹。見非黃汗之水汗交郁者比。故曰如腫也。發汗即愈。統指上文五症而言。玩下文諸病此。並皆不可等字自見。然一切腫脹諸病。雖有渴症。但凡兼見下利。與小便數而自利者。則其氣機已經下泄。而且上焦之液自干。又皆不可發汗。以上奪其氣血。而使之立盡也。傷寒、金匱之例。但凡言小便數者。俱作不利。蓋言短而數也。獨本條及後文六條。曰小便數者。皆指小便利而言。其指數而且長耶。細玩自見。
五條,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湯主之。
越婢加朮湯方,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生薑(二兩),大棗(十五枚擘),白朮(六兩)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里水者。謂水從腸胃。及肝腎之正水石水髮根。水勢內大。而瀰漫於外者。與風水、皮水之外虛而招水者不同。故曰里水也。黃者。水泛土浮之象。腫者。水抬氣鼓之象。一身面目黃腫。言一身以至面目。從下而上腫也。沉則內應於脈。小便不利。則外應於症。故令積水於內。
而浮泛於外耳。若一身面目黃腫。假令小便自利。此必曾因汗、吐、下。以亡其津液。故令各吸其水以自潤。因致渴而病水者。蓋謂責在干處。吸飲而渴。故令黃腫。不宜責在小便矣。主本湯者。衛不虛。而水邪又實其營分。故君麻黃。泄汗以泄水也。水積汗閉。必有淤熱。
此發黃之根蒂。且虞麻黃髮越太猛。故佐辛涼鎮墜之石膏者。一舉而兩得也。雖曰里水。其頭已經上泛外鼓。而至一身面目。則其在上在外之標病為急。故佐守中之甘草。托之上行外出之義。然後以辛溫之生薑。以行其陽。以甘潤之大棗、滋其液。則雖汗、而於氣血無所損傷矣。
此仲景主越婢之深意也。至於水之為性。既去而猶有餘濕者。常也。重加理脾培土之白朮者。譬之蕩寇之兵在前。而掃除竄匿。撫綏流亡。卻收功於和平敦厚之後軍耳。但細按本方。以之主小便自利一症。允為的對。若上段之候。本文既曰里水。又曰小便不利。故令病水。湯意卻全是治表。
全是發汗。並無利小便之品。若謂此方單主後段之症。而後文二十七條。又明明說出專主裡水。不幾疑此方之或少漏耶。不知氣閉於上與外。則水提於內與下。汗疏而小便自利之理。不觀水鐺之氣眼乎。按之。則明有水道。而咽不流。指起即下注者。是其義也。仲景真格致之入微者乎。
舊注謂此湯。當在故令病水之下。粗似近理。細按之。而自知其謬矣。
六條,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之。下之。則胸滿短氣。趺陽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消渴。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趺陽、即右關脈。詳已別見。他注謂足面脈。非。)自此條。合下文七八兩條。俱從脈而言水之所由來。各不相同。此條。即趺陽之脈症、而言正水也。但前後兩段。前段是言虛寒之正水。虛寒而擔延日久。泛為皮水者。則不渴。後段是言熱實之正水。熱實而擔延日久。泛為皮水者。則渴。如四條注中之所辨者是矣。蓋謂水病。脈當伏。以水性下趨故也。水病而趺陽之脈尤當伏。以趺陽為胃土。土不足以勝水。而脈反從其化也。然又有不可以伏脈概論者。比如趺陽脈當伏不伏。而反見緊。緊為寒。為痛。趺陽緊。則胃氣自寒而且痛之診。胃寒。則腎妖上犯。而疝症必起。肝血不舒。而瘕症必見。且無陽氣化導。而腹中切痛者。勢也。醫不知溫之。而誤以脈緊為弦。腹痛為實而下之。則愈寒而陰氣上突。故胸滿。膈氣虧空。故短氣也。夫所以呵噓鼓吹。而滲泄水飲者。上中之陽氣也。陽不足以滲泄。而停為正水者。此其一也。又趺陽當伏不伏。而反見數。數為熱。趺陽數。是胃火有餘而自熱之應。胃熱上炎則渴。下逼則小便數而利者。又勢也。然亦有氣盛於上。則提挈而不注。氣盛於下。則壅淤而不行。故但渴而小便反不利者。夫渴。則入水既多。小便不利。則去水復少。此陽有餘而停為正水者。又其一也。此欲作水。是雙承上文而言。總詳正水之所以異。失治。而汪洋以為里水。氾濫而為皮水。其渴與不渴者。俱准乎此也。
七條,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熱。數脈即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
此即寸、關、兩部之脈。而言正水、變成皮水之症也。脈機之遷就。病氣之從乘。不外乎虛吸實注之理。但有責在因虛而吸取一邊。有責在因實而注授一邊。有彼虛此實。此虛彼實。互相吸注而宜兼責兩邊。此條正彼此互相吸注之脈症也。蓋謂寸口者。內應胸中。外應經絡者也。
寸口脈浮而遲。浮為經絡之氣。因營虛而有餘。故浮則知為表熱也。遲為胸中之氣。因腎虛而鼓緩。故遲則知為氣潛也。夫遲潛虛吸。浮熱下從。下從者氣沉。故名曰沉。又趺陽者。中主精悍。下主分布者也。趺陽脈浮而數。浮為胃液虛。而胃火外浮之應。胃液虛者。不能抱陽。
故浮、則知其為獨往而氣熱也。數為精氣虛、而悍氣獨發之應。陽無根而不能終健。故數、則知其必去數而自止也。夫孤熱外浮。乘止內息。內息者機伏。故名曰伏。寸沉、關伏。兩相搏擊。名曰水者。蓋寸主經絡。沉則經絡之氣內沉。而絡脈外虛。關主分布。伏則分布之機下伏。
而小便難。絡脈虛。則在外者有內吸之機。小便難。則在下者有上漾之勢。而水即乘虛而走皮膚。故為皮水之病矣。五句是自注沉伏相搏。名曰水之義。
八條,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愚按此下。當有緊字。謹援各條文例補之。識者或不以為妄耶。)緊即惡寒。水不沾流走於腸間。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即難。
此亦互相吸注之正水。而變為皮水之症也。但上條。系寸口與趺陽相吸注。此條。系寸口與少陰。相吸注之異耳。又上條為熱水。其症多渴。此條為寒水。其症不渴。不可不知也。蓋謂寸口外主衛氣。寸口脈弦而緊。弦為氣削之診。則其衛氣之削弱而不行可知。緊為寒。弦而緊。
則其因衛氣之虛而惡寒。又可知。夫衛氣根於胸中之宗氣。衛氣虛。則胸中之氣不能呵噓運布。以致水不沾沾流走於腸間。而下行為小便。遂停於胃中而為正水矣。又少陰為水臟。若其脈緊而沉。緊為寒為痛。則其腰俞少腹。必作凝斂拘急之痛。沉為水。以其寒而不能氣化。
故小便即難。而水又積於下矣。夫寸口之脈弦緊。而衛陽外虛。少陰之脈緊沉。而小便下難。亦即上條虛難相搏。水走皮膚之互詞也。
九條,脈得諸沉者。當責有水。身體腫重。
自此至後文十三條。廣言水病之診法治例也。脈得諸沉。謂寸口少陰。凡得沉脈。及沉遲、沉滑、沉緊者。皆是。蓋水性親下。故諸脈沉者。便當責其有水也。腫重。詳已見。補言此者。猶云脈沉。尤當以身體腫重。為有水之確據耳。
十條,水病。脈出者死。
此緊。承上文脈沉而言。脈出。是水抬氣鼓。逼其氣血於在上、在外之象。真陽不得展舒以驅水。故死。猶之飲門之脈。以實大而數者。為不治之義也。
十一條,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
此申言六條趺陽脈當伏。今反數一症。而其診法。注意在面目鮮澤句。蓋面目為陽明胃腑之應。而鮮澤為水熱交蒸之色。故知其在下、則小便不利。在上。則消渴而病水矣。其餘症脈俱別見。
十二條,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
腹大。是明有聚水之顯徵。小便不利。又明有聚水之確據。加之脈沉為水。脈沉而絕。為水勢撐鼓。以致脈氣不展舒之應。故可下其水。而腹大之外症自除。沉絕之伏診、自起矣。此條診法之細處。在脈之沉絕處。蓋脈沉而絕。人多棄為不治之候。而不知其不可棄也。意者其主木防己湯。或加芒硝者是耶。
十三條,問曰。病下利後。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陰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此設為問答。而言陰陽乍虛者。能致正水也。蓋下利後。則陰傷而藉資於水。故渴飲水。又下利後。則陽虛而不能運水。故小便不利。腹滿陰腫。水積於腸胃而滲於陰器。故曰法當病水。然水病終以陽氣為重。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為陽氣復而水邪自去之應。故當愈。
十四條,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心為火臟。水入臟中即猝死。此言心水者。水在心之系。系終屬心。故曰心水。四臟同義。後十九條。緊承五臟之水。而曰諸有水者。利小便、發汗、乃愈者。此也。心藏神。神為氣之主。神鬱於水。而氣自滯。故身重而少氣。不得臥者。靈道為水所阻。而不得下伏故也。水從火臟之化而熱。
故煩。腎不得心陽之下交。而其氣自寒。故躁也。心腎同治少陰。而腎尤為水臟。心有水而腎更可知。故其人陰腫也。
十五條,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肝水者。水亦在肝之系。並肝外之部位。如少腹者是也。腹大。即下文脅下少腹大之謂。與脾水腎水之腹大各不同。詳十七八兩條下。脅下腹痛。言正對脅下之少腹邊旁痛也。三句一意。猶云肝偏在脅下之少腹。少腹積水以浸肝葉。故大而內痛。內痛。故不能自轉側也。又厥陰為三陰之樞。
而性復疏泄。故其氣上升。則有時而津液微生。其氣下降。故有時而小便續通。與他臟之病水。口長干而小便長難者。不同。
十六條,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肺水者。水亦在肺之系。並當肺位之胸分。貯水而蒸肺葉者皆是。肺水身腫。有二義。肺主氣。得水則氣壅而腫者。一也。又水乘氣化。淫泆而身腫者。二也。肺氣壅而不能呵運水道。故小便難。夫溫暖肺金者。胃中之陽土也。肺病水。則胃陽可知。故其所飲食者。因中上之化寒。而瀉下者。色常青黑。而水穀不融。狀若鴨之溏糞矣。
十七條,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脾水。及下條腎水。俱與前三臟。同是系中水氣。並其臟外之貼近處聚水也。若以為臟中之水。則脾形薄小。腎形貼脊。縱然腫脹。安得腹大耶。但脾懸胃外。為扇動而化食者。則脾水當在胃脘之外及臍下寸許而已。故其腹大亦當在此。與肝水之大在少腹旁。腎水之大在當臍者。
各不同也。四肢為陽氣之末。脾病水、而陽氣不能遠充。且陽衰而水先犯之。故苦重也。津液者。脾輸胃中之精汁於肺。而遊溢於廉泉者也。又氣者。脾輸胃中之悍氣於肺。而充暢於息道者也。脾困於水。而精悍不能上行。故津液不生。但苦少氣矣。脾肺合德於上中二焦。則下焦之化機自利。
此小便之所以清長也。脾陽阻於水。而上不交光於肺。下不布化於小腸。故小便難也。
十八條,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腎水之腹大、在圍臍。以腎位當臍故也。下文即曰臍腫者。此耳。腰為腎之府。腎系得水。而以脹急為痛也。不得溺。與小便難不同。小便難者。並無痛楚。但因氣不下化、而出自艱難之義。不得溺。謂因腰痛而欲便不得也。蓋溺者以氣實少腹而送之。而實則還逼腎系。故其腰之脹痛益甚耳。陰下。通指腎囊及兩腿縫而言。蓋膀胱積水。氣不下通。而旁滲於外。則入於睪丸陰器中。故外濕如牛鼻上汗者。即名脬滲者。是也。腎病水。而腎陽不下貫。故其足遂冷。以腎氣下主於足。而以逆冷呈腎水之象也。面者。諸陽之位。陽為水氣所浮。而上聚於面。則水氣不得上侵。故瘦。曰反瘦者。以周身之腫。有似於不瘦之意也。
十九條,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此承上文而總言臟腑經絡。其病水治例之大法也。諸有水。不特單指五臟。即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里水。俱在其中。腰以下、為地之象。腫則江河溝瀆之瘀塞。非決導不足以息其橫流。故當利小便。腰以上。為天之象。腫則陰雲濕霧之瀰漫。非風雨不足以散其鬱冒。故當發汗。
而皆愈也。夫臟中貯水。真氣阻絕。各致暴亡。豈俟利小便發汗。而且能復愈哉。我故曰。五臟之水。但在臟系。或在臟外之逼臟處者。此也。
二十條,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水寒相搏。趺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此合下文二十一二凡三條。言婦人血分之水病也。但此條。系陽虛而經血不行。久之而敗血化水。下條。為陽實而胞血燒乾。久之而血枯吸水之別耳。至按兩條經旨。言脈。則從右寸。而遞及趺陽。延至少陽少陰。言症。則從胸膈。而遞及脾胃。延至經水胞門。則知人身以胸膈間在天之陰陽。
為有生之大寶。譬之太陽。照耀九州。鴻鑄萬物。譬之甘雨。滋潤大地。脈絡重泉之象。苟業醫者而不知此。則適以殺人。養生者而不知此。則還以自殺而已矣。況婦人女子。得坤地之道。更以心肺為根蒂。其寸口猶所貴重云乎哉。此仲景於脈機、必先言寸口。於病機、必先言胸膈之深意也。
蓋謂右手寸口。內應胸中。脈沉而遲。沉為水脈。遲為寒診。是水寒之氣。聚於胸中。而太虛之陽光。無照臨化被之用。則土性之溫暖靈醒者漸自冷寂。而趺陽脈伏。於是不能運水熟谷。而水穀不化。脾陽衰。則變化不純而鶩溏。胃陽衰。則水寒薄衛而身腫。夫脾胃為後天之大倉庫。
氣衰。則自顧不暇。猶能生精悍以及其他臟腑乎。少陽少陰。當指手經而言。蓋手少陽三焦。嘗以元真司運化之權。而手少陰心主。又以離德統營血之總。後天脾胃之氣衰。則三焦之火漸寒。而少陽之脈。卑而不起。心主之火漸熄。而少陰之脈。細而不充。三焦脈卑。則運化無神。
而男子之小便不利。此症與男子同。故並及之。非專言男子也。心主脈細。則營血失御。而婦人之經水不通。夫經者。血也。血不流利。久則敗死以化黑水。又血不流利。久則乾枯以招外水。故曰則為水也。名曰血分。言水在血分中。當以治血為本。治水為標。斯稱合法耳。
寸口。指右寸。趺陽。指右關。少陰。指左寸。少陽。指右尺。余診此症多矣。其脈絲毫不爽。他注以此條少陰。謂言腎脈。大誤。以細非腎部之病診。惟心為夏脈。宜洪而細。故為陽氣瘦削之候也。
二十一條,師曰。寸口脈沉而數。數則為出。沉則為入。出則為陽實。入則為陰結。趺陽脈微而弦。微則無胃氣。弦則不得息。少陰脈沉而滑。沉則為在裡。滑則為實。沉滑相搏。血結胞門。其瘕不瀉。經絡不通。名曰血分。
其又有右手寸口。脈沉而數。數為有餘。而其勢欲出以外傳。沉為不足。而其機欲入以內伏。蓋欲出者。為陽火邪實之應。而欲入者。為真陰內結之徵。是胸分中亢陽剝陰。殘膏投焰之象。夫五六月間。酷熱在太空。逼傷大地之生意。俾草尖苗葉垂頭委頓。而失其生鮮之氣。
故趺陽脈微而弦。微則精悍不生。而無胃氣。弦則少氣不足供呼吸。而不得息。胃既無陰陽以上行。而少陰心主。因失後天之養。而流行之氣遂結。故脈沉而滑。沉為在裡之應。滑為結實之應。少陰之裡。下系胞門。又少陰統血。故沉滑相搏於左寸。而知其血結胞門矣。瘕、死血也。
經絡、與他處不同。言行經之血絡也。蓋謂死血不瀉下。則經水之絡不通。舊血以不去而枯。新血遂不生而竭。於是干以召水。而成水症。亦名水在血分者。又一也。臍下同身寸之三寸。為關元穴。關元左二寸為胞門。右二寸為子戶。胞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不瀉。血以留止。
狀如妊娠。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少陰。俗注亦作足經。誤。蓋沉滑為腎部之善脈。惟心主沉滑。始為里血結聚之診故也。
二十二條,問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師曰。經水前斷。後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難治。先病水。後經水斷。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水去。其經自下。
經水前斷。後病水。即前二條之症。先病水。後經水斷。言先病正水及脾水。則脾胃寒而營血無資始之源。即經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女子不月者是也。名曰水分。見同一經斷之病。然水分症。不得誤以為血分。而責及無辜之意。但在血分者。血行而猶當責水。且行血頗難。
而血後之水為尤難。在水分者。水去而其經自通。且去水易。而水後之血可不問。此難易之所由別也。
二十三條,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炙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沉而緊。沉則為水。緊則為寒。沉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後。營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衝。喉咽塞噎。脅下急痛。醫以為留飲而大下之。氣急不去。其病不除。後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穀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瘥。飲食過度。腫復如前。胸脅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浮咳喘逆。當先攻擊沖氣、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瘥。先治新病。病當在後。
問語中之症。凡三層。水腫。一也。沖氣。二也。咳喘。三也。答語中之症。亦是三層。水寒伏結關元。一也。腎氣上衝胸分。二也。胃陽虛於誤下、誤吐。外病水腫。內病咳喘。三也。是則結寒結水。為積久之舊病。沖氣為年衰之新病。水腫咳喘。為誤行吐下之變病。當看條端十句之問案。
次看層層推測之微妙。庶可悟其診法之例矣。仲景設為問答而曰。今有病者。以水為苦。其面目身體四肢皆腫。是水之外症可據矣。小便不利。是水之內症又可據矣。脈之是望聞問之大概。非持其脈之謂。乃對醫者不言水腫之苦。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是二症者。必更苦於水。
故不言彼而言此也。當微咳喘。猶言當下且見微微咳喘二候。審如師言二句。蓋承二十及二十一兩條。因脈而知其症。故此條即症以窮其脈耳。師曰。此症而欲逆推其脈。當於寸口。先見沉緊。沉為水而緊為寒。又沉為在裡。寸。主氣。而氣之裡為關元。故沉滑相搏於寸口。
而知其石水。寒氣之兩結於關元。久矣。但始時病微年盛。多不自覺。四八之後。陽氣漸衰。而胃中營衛之源。相干於陽氣之盛衰。故陽衰者。則精悍薄而陽愈損。陽不足以御陰。而陰以凌犯而愈盛。陽損。則關元中所結之寒微動。陰盛。則腎中之氣上衝。夫結寒與腎氣之陰邪。
犯咽喉。則嘔不可出。咽不得下。故有塞噎炙肉之狀。犯胸膈。則既似切責。復同拘急。故反言胸中痛也。但水寒之隱邪。雖同結於關元。陽衰而寒氣上衝。於理可憑。安得驟然水腫。而致咳喘乎。是知醫以數行誤治所致矣。蓋誤以塞噎急痛為留飲。而大下之。不知氣急為沖氣而非飲。
故氣急不去。而其痛噎之病不除也。又誤以其氣在上焦。下之不除。或吐之而有合於高者越之之旨乎。不知吐則胃家虛而煩。液干而咽燥飲水。氣提而小便不利。前後兩行吐下。則胃陽幾冷。而水穀不化。夫咽燥飲水。則入水既多。小便不利。則出水復少。加之水穀不化。則悍氣內空。
而衛陽外薄。欲其面目手足之不浮腫也得乎。然水症初起。或上或下。必由漸及。以至周身。此陽氣有關隘。水性具盈科後進之道也。今上而面目。下而身體。遠而四肢皆腫。苟非誤中之誤。安得至此。故知醫家見水治水。又曾以葶藶丸下過。雖似相近。終屬倒治。故小瘥後。
必當於飲食過度。氣阻而腫復如前也。且愈誤則陽氣愈虛。故胸脅苦痛。水勢洋溢。而渾身皆腫。於是沖氣水氣。兩爭胸分。而浮咳喘逆。如所言之症者宜矣。是此症以水寒之結於關元者。為舊病。而以沖氣為新病。當先攻擊沖氣。令其止伏。乃治其水邪寒邪之咳。咳止。則水寒去而喘自瘥耳。
先治新病。病當在後。言舊病當放在後治也。二語為凡屬治病之要訣。故引此以實之耳。或問曰。沖氣在關元結邪之後。則沖氣原為新病。若以誤行吐下後之水腫咳喘較之。則沖氣不又為舊病乎。既曰先治新病。而以水腫咳喘為後治者。何也。答曰。水腫咳喘。雖成於沖後之誤治。
而其水病之根。實伏於早年之沉緊相搏時。故終以沖氣為新病矣。
二十四條,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腹痛加芍藥。(方見濕門。)
此與風濕之症盡同。故其方治亦一也。蓋汗出惡風兩症。並無少別。惟水與濕。略有分辨者。以濕為汗氣內留。就地所化。水為小便不利。從下所蒸。一也。且濕則有氣而無水形。水則已從氣而見陰象者。又一也。然皆在經表。皆因汗出衛虛。又水濕之邪。皆為陰性。故脈症略無差別。
而方治亦何容變更也。症詳風水諸條下。方論雖見濕門。其實注意在氣。以防術去水。以甘草浮之在上在外。使水氣趁汗而盡出也。君黃耆者。先則助防術之力以驅水。後則蜜衛表之氣以扶正也。不兼治風者。因風邪以水為依輔。且觀天道之郁風化雨。則風邪或從水化。此責水而不責風之意耶。
此與下條俱言風因輕而水因重之治例也。
二十五條,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越婢湯方,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惡風。加附子一枚炮。(方後惡風二字。當是惡寒之訛。蓋四條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之候也。況本文已有惡風一症。何必於方後重提。且何不於原方中列附子。而曰不惡風者。去附子耶。)
惡風身腫。脈浮不渴。詳已見。此條當重看續自汗出。無大熱二語。蓋四條曰汗出即愈。是水濕二候。輕易不得見汗。故有腫脹沉重等症。見汗。則風邪有欲散之機。故無大熱也。風邪欲散。故不必責風。但以鎮重之石膏。監麻黃之發越。而托以甘浮之甘草者。令趁其自汗之機。
而微助之。則陽氣動而送水外出者。正使水氣載風而盡去。其兵家用賊以驅賊之義乎。
二十六條,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防己茯苓湯方,防己(三兩),茯苓(六兩),黃耆,桂枝(各三兩),甘草(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四肢於人身。有邊鄙之象。其陽氣為少薄。故水先犯之而腫也。風水之水。在衛分。皮水之水。在皮裡膜外。故曰在皮膚中。聶聶。蟲行之貌。水氣與虛陽互相勝負故其皮中之動機有如此也。防己逐水。故尊之為主病之君。茯苓兩膺上滲下泄之任。故倍用之。以為防己之伊霍也。
本以衛氣虛而致水。故佐甘溫實表之黃耆。本以四肢虛而先腫。故佐辛溫外達之桂枝也。夫治風水皮水之例。利小便之功十之三。而發汗之功十之七。以水邪在上與外故也。則甘浮之甘草。從中托之者。其可已乎。
二十七條,里水。越婢加朮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
甘草麻黃湯方,甘草(二兩),麻黃(四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
里水。主越婢加朮湯。注詳五條。下水大而上注。且衛氣自密。包水而不汗者。則可徑情任麻黃。而不必以石膏鎮其發越。但用甘草托之、緩之。而已足矣。故亦主之也。但此條重在甘草麻黃湯一邊。言病里水而衛氣少衰者。因當主彼湯。若衛氣自密者。又當主此湯也。
二十八條,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病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麻黃附子湯方,麻黃(三兩),附子(一兩炮),甘草(二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杏子湯方,麻黃(四兩),杏仁(五十個),甘草(二兩炙)
上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得汗止服。(林億謂此湯未見。恐是麻黃杏子甘石湯。愚按湯後諸語。與仲景之方微別。或後賢之所綴補者乎。)
此總言風水、皮水、里水之治例。故不列名。而但曰水之為病也。脈沉為水。脈小為無陽。少陰屬水臟。而又為諸陽之根蒂今脈沉小。則其為水臟無陽。而聚水可知。故曰此水屬少陰也。風為陽邪。其性上揚外鼓。故病水而脈浮者為風水。若不渴而小便自利。及面無光亮者為無水。
則此脹系虛脹。虛脹為氣。除此症不在例內。余則凡屬病水。俱以發汗為正治。而水自已。但脈沉為髮根於正石之裡水。故宜同用麻黃髮汗以去水之外。配附子以壯火之源者。所以消陰翳也。脈浮為風水。風為木邪。肺氣起而能勝之。故於麻黃髮汗之外。配杏仁以利肺者。是欲以金勝木。
而尤欲以燥化勝水也。諸方俱佐甘草者。不特取甘浮為汗劑之助。且所以厚土力而障狂瀾之意云爾。
二十九條,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見消渴。)
厥、詳傷寒及寒疝門。但此厥。既非四逆、白通等湯。宜溫之寒厥。亦非大承氣湯。宜下之熱厥。雖與四逆散之邪實陽明。治宜通散之滯厥頗同。而實異者也。蓋因胃中先屯正水。水久化熱。熱水閉塞胃陽。不與經表之氣順接。故厥。然厥則皮氣外虛。正水乘虛蒸冒。而成皮水之症矣。
故曰厥而皮水者。是正水為本病。因正水而致厥者為標病。因厥而漸成皮水者。又標中之標病也。厥愈而皮水之後病。仍從汗例可矣。蒲草行根水中。善泄土氣。燒灰。則味鹹性寒。咸則滲水。寒能清熱。與甘寒而分理陰陽之滑石相配。是欲騰空胃中之正水。行為小便。而使胃陽寬展。
出與經氣相接。則厥當自愈。若夫因厥致水。其皮氣原非虛以吸水之比。今厥愈而胃陽復起。則皮水亦當散於自汗。而可以不必治矣。此蒲灰散之另一方義。與淋門之用意迥別者也。
三十條,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櫱汁。脈自沉。從何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黃耆芍桂苦酒湯主之。
黃耆芍桂苦酒湯方,黃耆(五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
此假問答。而詳黃汗之所從得。並其治例也。津液外泄而為汗。且以發熱燒之。故渴。腫、熱、汗出、脈沉。注詳一條及四條下。但總按黃汗之症。一條曰發熱。本條亦曰發熱。則當身熱矣。其四條、則曰身腫而冷。三十一條、又曰兩脛逆冷。假令發熱。此為歷節。蓋謂發熱。
便非黃汗之義。即下文曰汗出已反發熱云云。亦言不當熱而熱之意也。則黃汗又似無熱者矣。仲景錯雜言之。幾令人不能探其意旨。而黃汗之症。無確據矣。不知人之衛氣。其平日各有盛衰。衛氣盛而汗出入水。水寒激伏其氣元。雖與表氣相脫。而其表氣之受病者。猶然自實也。
故發熱。衛氣衰而汗出入水。水寒激伏其氣元。卻與表氣同伏。而水寒之病表者。並能內窺也。故不發熱。而且腫冷。及兩脛逆冷矣。是一條與本條。論衛氣素盛之黃汗四條。及下文三十一條。論衛氣原衰之黃汗也。夫衛氣與水相併。而實於外。氣元為寒所激。而微於內。則補發其氣元。
出而與衛氣相接。使大氣一轉。其病乃散矣。然而鼓萬物而燥萬物者。莫大於風。經言在臟為肝。在天為風。故以芍藥、苦酒之酸收者。斂補氣之黃耆入肝臟。而以辛溫暢達之桂枝。上引外引之。則內伏之氣復起。而與衛陽合德。其蒸被之化。可使郁汗及水寒之邪。並散矣。
是此湯系責氣元之下伏。而提之使出之意也。方後曰心煩者。肝木上生心火。而液不勝也。心煩不止。因苦酒酸而阻滯之故。則六七日黃汗解後。或可服辛涼以散其所阻乎。
三十一條,黃汗之病。兩脛逆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盜汗出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桂枝加黃耆湯方
於桂枝湯方中。加黃耆二兩。余如桂枝法。取微汗。
若衛氣素虛。又因水入汗孔。而得黃汗之病。則衛陽伏而水氣與腎臟相召。兩脛。為腎之府。陽氣縮而不貫。又腎得水寒之氣。而症見其府。故兩脛逆冷。此症原不該見熱。假令發熱。此為歷節。而非黃汗矣。蓋歷節黃汗。雖同為汗出入水所得。水氣內入骨縫。則為歷節。但在經表而窺探臟腑。
則為黃汗。黃汗。有熱、有不熱。歷節。以氣鬱骨縫。而無不熱者故也。若兩脛逆冷。但凡食已而汗出者。又或暮夜而盜汗者。此為宗氣因勞而餒。故不能出而固密之所致。亦非黃汗也。若兩脛逆冷之症。起初不熱。汗已而反發熱者。是汗出傷陰。又水氣鬱而化熱。故雖衛微而見熱也。
然水邪化熱。則氣滯。氣滯。則血凝。故知其身必斑駁而甲錯。發熱不止。則凝滯久而潰爛。故知其必生惡瘡也。此從血分上言。若逆冷而兼身重。是水邪沉著之應。水從汗減。故汗已輒輕。但汗則傷氣。久則氣虛。而經脈瞤動。經氣根於胸中。身瞤。則胸中之氣。勻走經絡。
而內生虛痛矣。此從氣分上言。夫甲錯惡瘡。身瞤胸痛。特就腰以上有汗。而推其症耳。其腰以下無汗。則水邪自在。故從腰及腰下之髖髀(腰下之大骨也)板骨。沉墜如弛脫而痛。腰下之皮中如有物狀者。皆水搏身重之應也。此從上部解。而下部不解者言也。劇、指水寒之邪深重而言。
寒氣從表。而內注胸中以及胃脘。則熟谷之化遲。而不能飲食。氣鬱則疼。水滯則重。逆其汗氣。故煩。欲汗出而不得。故躁。水寒之氣犯胸。而胸陽不布。故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承上文歷節勞氣。而言如此種種。方為黃汗之確症耳。主桂枝加黃耆湯者。本為水寒激伏其衛氣。
故主行陽解表之桂枝湯以發之。本為衛虛而表氣不攝。遂致汗出而氣血兩傷。故加補氣之黃耆。趁便固之。一補一散之中。而具剿撫並行。攻守兼備之道矣。
三十二條,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營衛不利。營衛不利。則腹滿腸鳴相逐。氣轉膀胱。營衛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名曰氣分。
本條及下文三十三、三十四共三條。言氣虛而病水者。當在十九條之後。二十條之前。次黃汗之後。無謂。疑錯簡也。蓋先氣分而後血分。先男子而後婦人。既為合法。且其文義。與二十及二十一條實同故也。本條、歷言氣虛召水之由。下條、言氣分之正病正治。末條言變症變法也。
但氣分有方。而血分不出方者。以血分之水。其治例與男子同。已散見各條。而治血諸方。詳婦人雜病門並瘧門。鱉甲煎丸中之小方。及虛勞門之大黃䗪蟲丸等方。故不贅也。右手寸口。內應肺與胸中。外應營衛者也。其脈若遲而澀。遲則陽氣虛寒。故其鼓動之機。不能連貫。
澀則陰血不足。故其形體之神。不能流利也。夫寸口者。所以為胃腑行精悍。而外出為營衛者也。今氣寒而血不足。則其內外已可知矣。及按趺陽。趺陽、為精悍之源。脈微而遲。微則其氣虛微。故有無力鼓努之象。遲則與寸口同斷。而亦為胃氣虛寒也。胃中陽虛而寒。因而其氣不足。
則不能從肺與胸中而貫及手足之末。故手足逆冷。夫胃中陽氣之所以貫及手足者。先從膈而外出經絡之營衛。然後從營衛而充行手足者也。手足逆冷。則營衛先已不利。可見矣。營衛又根於胸膈。營衛不利於經絡。則膈間之宗氣衰微。不能化被中土。故腹滿。腹滿略減。則其氣下行而為腸鳴。
於是腹滿腸鳴。循環不已。有如相逐之狀矣。又膀胱之氣。本屬下化。今不行而其水氣有上蒸之象。營衛之氣。本自充滿。今勞餒而其經絡有噓吸之機。故曰氣轉膀胱。營衛俱勞者。正言病水之根腳。而水氣之所以上走皮膚也。陽主護外。陽不通於表。而陰邪外出陽分。故身冷。
陰主固內。陰不滋於裡。而虛熱余於骨間。故骨疼也。四句即營衛俱勞。而言水病之症。陽前通則微陽復而不足以自溫。故反知惡寒。陰前通則孤陰出而不足以外健。故痹而不仁也。四句又即營衛俱勞。而言水病欲愈不愈之症。惟運氣月日之官旺。與臟腑之氣血生扶。使陰陽相得。
則其氣乃流行而無偏弊。蓋陰陽合德。為天地得一之大氣。大氣一轉。亦何六淫之邪之不散乎。於是邪實者。則得後與氣。而快然如衰。正虛者。猶將膀胱不約而遺溺。曰實則失氣。虛則遺溺者。是言病邪欲散之佳兆尚如此。非言病機也。條中雖曰澀為血不足。又言衛而並言營。
以氣根於血。衛附於營。故並及之。然始終以氣虛致水。氣轉病散。氣偏通。則似減而實未減。故名為氣分也。
三十三條,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桂枝(三兩),麻黃(一兩),附子(一枚炮),細辛(一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此即上文寸口脈遲而澀。趺陽脈微而遲之症治也。蓋寸口之膈氣虛寒。趺陽之胃氣亦虛寒。則水聚膈下胃上。而正當心之下矣。承上文而言氣分之症。心下堅大。其形如盤。旋杯旋盤。即車床刮刀。旋轉所成之器。言其邊之圓轉如旋杯也。此係上中二焦之氣。不能分運。故水飲聚於中上兩間之所作也。
譬之太虛。陰雲濕霧。沉滯痞塞之象。不得風以鼓之。雨以泄之。太陽之真火照耀之。則此氣猝不可散。故其主桂枝湯者。鼓天地之大氣而發之以為風也。加麻黃者。振龍雷之起蟄。而沛為雨澤也。佐辛熱之附子、細辛者。風雨之後。云開日朗。所以收水性之餘濕也。但其病在氣分。
其部在心下。獨於桂枝湯中。去酸收下行之芍藥者。所謂汗之而愈。仍從腰以上之例也。觀本條緊承氣分。而此及下條。俱曰水飲所作。是與黃汗何涉。而徐氏謂上條為泛論病機。又與本門何涉。惟置之血分以前。允為恰當。有識君子。當不以為妄耶。
三十四條,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實白朮湯主之。
枳實白朮湯方,枳實(七枚),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耎。即水散也。
此非承接寸口遲澀。趺陽微遲之脈而言。乃就上條心下堅大。而言氣實致水。似同實異之變症也。但除診脈外。其外症頗難辨認。惟是氣中虛而致水者。其心下則中平而邊高。氣中實而致水者。其心下則中高而邊平。為少異耳。杯、深而高。盤、淺而低。故取以為辨也。然所謂氣實者。
非充實之謂。乃即胸痹門之留氣。留氣實於心下。而水飲上升。於是氣以提飲。飲以附氣。留氣留飲。兩相搏結。而成堅大之形者。譬之干云在天。其色常白。郁久不散。地氣上升。地乃濕氣。云濕相併。其色漸黑。沉濃郁滯。懸而未下之象。故以破氣之枳實為君。先散留氣。
以燥濕之白朮為佐。並去留飲。則氣泄而水自下注。故曰腹中耎。即水散矣。若於寸口遲澀。趺陽微遲之脈。上焦中焦。寒氣不足之症。投以破損高真之枳實。用至七枚。其不心憒憒而忙亂欲死者。幾希矣。我故曰。此氣實致水之變症變治也。留氣、見胸痹注。留飲、見痰飲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