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山

《高註金匱要略》~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治第十一 (2)

回本書目錄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治第十一 (2)

1.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治第十一

細玩自見。

四條,肝中風者。頭目瞤。兩脅痛。行常傴。令人嗜甘。

肝為木臟。與東方風氣相通。故肝常出而應風也。臟中陰陽自虛。則肝因而中風矣。目皮之簌簌跳動者。曰瞤。氣虛之候也。頭目俱瞤者。肝中風。則臟真之氣自結。而失其疏暢之用。故不能上貫頭目。而氣虛瞤動矣。此與後文浮之而弱之脈應也。肝惟多血。故能養其筋脈。

使之調達。肝絡內布於脅。風淫血燥。則脅絡拘急而痛。傴者、腰屈不伸之貌。正因脅絡拘急。故行常傴。而寬其脈以緩痛耳。甘為脾土之味。肝急而遺其苦於所勝。故脾因之而俱急。嗜甘者。縱其所好以自救也。其曰令人嗜甘。則因病而嗜。而非平日之素性可知矣。三句一意。

蓋兩脅痛句為主。而以行傴。外診其形。以嗜甘。內診其性也。此即後文按之如索及不來。或曲如蛇行之應。肝家之死候也。

五條,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肝居至陰之下。陽氣常虛。而與客寒相召。故中寒也。手厥陰心包。行手之正內側。得足厥陰上浮之陽。與之交暢。故兩臂輕便而能舉。中寒。則肝氣凝斂而不上充。故其內側板滯而不能舉矣。肝脈絡舌本。臟寒。則火不能蒸血以為津液。故舌本燥也。肝木苦急。故喜太息以少伸其寒鬱耳。

肝之內絡。上貫於膈。胸中痛者。寒邪陰沁而拘急也。不得轉側者。合兩臂不舉。及胸中痛而言。肝寒。則遺其禍於所勝。而脾胃受窘。故食則吐。吐則胃中之悍氣愈虛。而不能攝其津液。故汗出也。此亦與下文死脈的對之症也。

六條,肝死臟。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為多血少氣之臟。故真陽最貴。真陽內固。則氣溫而脈體自和。真陽外充。則神完而脈機自滿。今以木脈而浮之見弱。是枝葉之不能上榮者。知神去而機將息矣。索者。緊短之狀。按之如索。是根株之已經下結者。知氣削而質欲枯矣。此肝死臟之正脈。下文不來。及曲如蛇行兩句。

又承按之二字。而言死脈中之漸變者也。按。非重按至骨。但比浮而輕取者。略略沉按之之謂。不來者。不特按時斷絕。即再浮之。而亦不能乍還。殘陽不勝六菽九菽之重也。曲如蛇行者。伏而不鼓。但左右彎曲。如蛇之行走。即俗稱屋漏痕者是。真氣之有去而不復返之象也。

故皆主死。然斷期之法。大概浮弱而按之如索者。以月計。浮弱而按之不來者。以日計。浮弱而按之曲如蛇行者。惟以時計而已矣。

七條,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方佚)

肝以陽氣為貴。木得春而枝葉融和。性情舒暢之理也。著者。留滯之義。臟中陽虛。而陰寒之氣。不能融和舒暢。且肝絡從少陽之脅而上貫於胸。故其黏滯之氣。留著於胸也。夫肝之陰氣。既著於胸。則其胸中。常有似板似緊之候。重按之少可者。其理有三。蓋按則以動而微開肝氣之郁者。

白話文: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治第十一

細細觀察就能明白。

肝中風邪:頭目跳動,兩脅疼痛,行走時腰彎背駝,嗜食甜食。

肝屬木,與東方風氣相通,所以肝常受風邪影響。臟腑陰陽虛弱,則肝因此而中風。眼睛皮膚微微跳動的現象,稱為「瞤」,是氣虛的徵兆。頭目都跳動,是肝中風邪,臟腑真氣凝結,失去疏通暢達的功能,所以不能上達頭目,而氣虛導致跳動。這與脈象浮弱相應。肝臟血氣充盈,能滋養筋脈,使之通暢。肝絡佈於兩脅,風邪侵襲,血燥,則脅絡拘急而疼痛。腰彎背駝,是因為脅絡拘急,所以行走時腰彎背駝。寬其脈以緩解疼痛。甘味是脾土之味,肝氣急則其所克之味(苦)受損,所以脾也因此而急,嗜食甜食,是縱容自己的喜好以求自救。說「令人嗜甘」,是指因為生病而嗜甜,而非平時的習慣。這三句話意思相通。

兩脅疼痛是主要症狀,腰彎背駝是外觀表現,嗜食甜食是內在性格的體現。這與脈象按之如索狀或曲如蛇行相應,是肝臟將死的徵兆。

肝中寒邪:兩臂抬不起來,舌根乾燥,喜歡嘆氣,胸痛,不能翻身,進食則嘔吐並出汗。

肝居於最陰寒處,陽氣本來就虛弱,容易受寒邪侵襲而致病。手厥陰心包絡循行於手臂內側,接受足厥陰經上浮的陽氣,與之相通,所以兩臂輕便靈活。中寒,則肝氣凝滯而不能上達,所以手臂內側感覺僵硬而抬不起來。肝脈絡舌根,臟腑寒邪,則陽氣不足以蒸騰血液化為津液,所以舌根乾燥。肝屬木,性急,所以喜歡嘆氣來舒緩寒邪鬱結。

肝臟內絡上達膈肌,胸痛是寒邪陰邪浸淫而拘急所致。不能翻身,與兩臂抬不起來、胸痛有關。肝寒,則其所克之臟(脾胃)受損,所以進食則嘔吐,嘔吐則胃中陽氣更虛,不能攝住津液,所以出汗。這也與下文死脈的症狀相對應。

肝臟死亡:脈象浮弱,按之如弦索,按之不來或曲如蛇行,則死。

肝臟多血少氣,所以真陽尤為重要。真陽內固,則氣溫而脈體和緩;真陽外充,則精神飽滿而脈象充實。現在脈象浮弱,是枝葉不能上榮,知道神氣將要消散。索狀,是指緊而短的狀態,按之如索,是根株已經下結,知道氣血衰竭,形體將要枯萎。這是肝臟死亡的典型脈象。下文「按之不來」及「曲如蛇行」兩句,

是承接「按之」二字,說明死脈的漸變過程。按,不是重按至骨,而是比浮脈略微加力按壓的意思。按之不來,不是單純按壓時斷絕,即使再次浮按,也不能恢復,如同殘陽難以承受重負。曲如蛇行,伏而不鼓,只是左右彎曲,如同蛇行,俗稱「屋漏痕」,是真氣已經消失而不可恢復的象徵。

所以都主死亡。判斷死亡時間的方法:浮弱而按之如索者,以月計;浮弱而按之不來者,以日計;浮弱而按之曲如蛇行者,則以時計。

肝著:病人經常想踩踏自己的胸部,早期不痛苦,只想喝熱水,旋覆花湯主治。(方劑已失傳)

肝臟以陽氣為貴,木得春氣則枝葉舒展,性情舒暢。著,指停滯。臟腑陽氣虛弱,陰寒之氣不能舒展暢達,而且肝絡從少陽經的脅部上達胸部,所以其黏滯之氣停留在胸部。肝臟的陰寒之氣停滯在胸部,則胸中常有板滯緊束的感覺。重按略可緩解,原因有三,蓋按壓則可以活動而稍微舒緩肝氣鬱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