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7)

回本書目錄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7)

1.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問曰:脈脫,入臟即死,入腑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脈脫,與傷寒條中之脈伏不同。脈伏有二:一則陽明胃腑之熱實太甚也;脈之營氣生於胃,營氣不能灌注。

故熱深厥深而脈伏者,下之以通其胃氣,則出矣。二則少厥二陰之肝腎,寒邪凝閉也。脈之至去,根於命門之鼓伏,成於脾陽之應動,是靈火之神機,以為不息之妙。寒邪直入肝腎,陰凌陽氣,微明欲熄之象。故一時寒戰厥逆而脈伏者,溫之以回其臟陽,則出矣。本文之脈脫,

既非寒極熱極之伏,並與上文卒厥不涉,蓋因入臟入腑之類而連及之耳。舊注大謬:脈之來去,如貫珠循環,自是不斷。脈脫者,一時斷而不續,如脫落之義,故曰脫。然仲景之意不指內因,是就不內不外因而言也。蓋內因而至脈脫,百不一生,何得有入腑即愈之候耶?此言脈脫者,

除腹痛、蛔厥等症外,是就跌、僕、笞、杖種種重傷,一時昏迷脈絕者而言。入臟,則氣血內並,臟中之神志自去,故死。入腑,則氣行瘀散,故愈。此下文浸淫瘡,亦止就皮肉傷損者而言,其不指內因可見矣。浸淫瘡,俗注為今之黃水瘡,非。以黃水瘡,並無入口不治之禁故也。

大概濕熱流爛,俗所謂白蛇纏之類是也。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腳,掣痛。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咳、上氣;喘、噦、咽;腸鳴腹脹、心痛拘急。五臟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

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䅽飥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

極熱傷絡。頭為諸陽之首。項,指後髮際及肩而言,為太陽並督脈所經之部。腰,指脊下中行之皮腠,非謂兩腎之腰眼也。腰脊痛,亦即經絡之板強痠痛而言,非兩腎中及脊內刺痛之謂。蓋腰脊內中刺痛,即後文勞傷等之陰病,而非陽病也。臂腳為陽氣之充。掣痛,兼承項、腰、脊、臂、腳而言。

臂腳掣痛,謂手足之外臁,陽經所行之處,牽引而痛也。夫頭痛項腰脊臂腳之掣痛,俱風寒等氣中於經絡之症,其病在表,故曰陽病也。咳為肺臟病;咳而上氣,為肝腎之氣虛而上浮,即前條胸中上氣而咳者是也。喘,見吸促吸遠下;噦,呃逆也。但有二因:經謂新舊食不相浹者,

白話文: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問:脈脫,入臟即死,入腑即愈,這是為什麼?

答:這不是單一疾病,百病皆然。比方說浸淫瘡,從口部開始,蔓延到四肢的可以治療;從四肢蔓延到口部的,則不可治療。病在體表可以治療,深入臟腑則會死亡。脈脫與傷寒條中提到的脈伏不同。脈伏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陽明胃腑的熱邪太盛,脈絡的營氣生於胃,營氣無法充分運送,因此熱邪深入,導致厥逆而脈伏,這時要瀉下通利胃氣,脈象就會恢復正常。

另一種是少陰厥陰的肝腎,寒邪凝滯阻塞,脈氣的運行根源於命門,成於脾陽的應動,這是人體精氣的根本,寒邪直接入侵肝腎,陰邪侵犯陽氣,陽氣將熄的樣子,因此一時寒戰厥逆而脈伏,這時要溫補以回陽,脈象就會恢復正常。

本文所說的脈脫,既非寒邪極盛、熱邪極盛導致的脈伏,也與之前提到的卒厥無關,只是因其涉及到臟腑而提及。舊注大謬,脈氣的來去,如同串珠般循環往復不斷,脈脫是指脈氣一時斷絕而不連續,如同脫落的意思,所以稱為脈脫。然而,張仲景的意思並非指內因,而是不論內外因而言。若因內因而導致脈脫,百中難得一活,哪會有入腑即愈的情況呢?

這裡所說的脈脫,除了腹痛、蛔厥等症狀外,是指跌倒、仆倒、鞭打、杖擊等各種重傷,一時昏迷、脈象消失的情況。入臟,則氣血內壅,臟腑中的神志喪失,所以死亡;入腑,則氣血運行,瘀滯散開,所以能痊癒。以下提到的浸淫瘡,也是專指皮膚肌肉損傷而言,其不指內因可見一斑。浸淫瘡,舊注認為是現代的黃水瘡,非也,因為黃水瘡並無入口不治的禁忌。

大概是指濕熱流注腐爛,俗稱白蛇纏之類的病症。

問:陽病十八種是什麼?

答:頭痛、項痛、腰痛、脊痛、臂痛、腳痛、掣痛。

問:陰病十八種是什麼?

答:咳嗽、上氣、喘息、呃逆、咽痛、腸鳴腹脹、心痛拘急。五臟各有十八種病,合為九十種病;人又有六微,六微各有十八種病,合為一百零八種病;五勞、七傷、六極、婦女三十六種病,都不包括在內。

清邪在上,濁邪在下;大邪在表,小邪在裡;阻滯的邪氣,從口入者,是宿食。五種邪氣侵犯人體,各有規律:風邪侵犯於白天,寒邪侵犯於傍晚,濕邪侵犯於下部,霧邪侵犯於上部。風邪使脈象浮,寒邪使脈象急,霧邪侵犯皮毛,濕邪流注關節,飲食不節傷及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頭為諸陽之首;項,指後腦髮際到肩膀;腰,指脊柱下部的皮肉,不是指兩腎的腰眼;腰脊痛,是指經絡的板滯痠痛,不是指兩腎或脊髓內部的刺痛;臂腳,是陽氣充盈之處;掣痛,是指手足外側,陽經經過的地方牽引而痛。

頭痛、項痛、腰痛、脊痛、臂痛、腳痛、掣痛,都是風寒等邪氣侵犯經絡的症狀,病在體表,所以稱為陽病。咳嗽是肺臟的疾病;咳嗽而且上氣,是肝腎之氣虛而上浮;喘息,指呼吸急促;呃逆,有兩種原因,經書上說是新舊食物不相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