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山

《高註金匱要略》~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1)

回本書目錄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1)

1.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一條,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吐膿血。

熱在上焦二句。當是古醫經之文。仲景特借為問答以發其奧耳。從何得之。謂是何因而得此熱在上焦。咳而肺痿也。下文七句。凡四症。正答問詞。蓋謂或從汗出。則陰傷於外泄。而陽火獨亢。一也。或從嘔吐。則陰傷於上湧。而並提其虛熱於上。二也。或從消渴。則陽熱在上。

而逼真陰於下趨。且下焦又以無陽。而不能上蒸滋潤。以供燔炙。三也。或從便難。則太陰脾家既干。而上吸手太陰之肺液。若又以便難之故。而用快樂下利之。則真陰又大傷於後陰之泄瀉。而陽熱獨亢於上。四也。凡此。皆重亡津液。而孤陽不得與陰為倚附。則浮動於清虛之府。

而肺管作癢。故咳。且咳多。則津液愈傷。而肺金有葉垂花捲之象。故得此肺痿之病也。寸口脈數三句。因上文言肺痿。得之重亡津液。則肺乾者不宜有濁唾涎沫矣。故舉此脈症以辨之耳。殊不知寸口為肺之部位。數為陽熱躁疾之應。又脈所來去之空屬陰。數者空窄。亡陰之象。

合而斷之。此正肺家陰虛陰亢之脈也。陽不得陰為偶。則其氣常動。動則火擾清虛。而肺管作癢。故咳。肺中陰陽自和。則下降清華以應甘露。火氣獨盛。則炎上而挾其殘膏以共升。故口中反有濁唾涎沫。此又肺家陰虛陽亢之症也。故曰。此脈此症。即為肺痿之病云。口中辟辟五句。

及下條二句。又就肺痿而辨肺癰之脈症。以痿與癰之辨甚微。而其治懸絕故也。辟辟閉塞堅實之聲。燥咳對肺痿之濁唾涎沫而言。胸中隱隱痛者。即第四條血為之凝滯。而肺癰之漸也。脈。亦指寸口而言。滑為氣聚血壅之診。滑而且數。則氣聚血壅。由於邪熱燔炙所致。謂非肺癰而何。

故咳唾膿血可必也。

二條,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

脈。亦就寸口而言。數虛數實。指寸口之浮沉也。真陰不能養陽。故陽自數而陰虛者。為肺痿之脈。邪熱內凌血液。故陽既數而陰實者。為肺癰之脈也。

三條,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吐。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甘草乾薑湯,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炮)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此與前條之痿不同。前條為重亡津液。陽氣獨勝。故熱在上焦。而為肺火自刑之熱痿。此則先因肺虛。虛則氣削而生陰翳。譬之花痿春寒。葉垂秋冷之象。而為金寒水冷之痿也。吐涎沫者。肺無呵噓下潤之權。且不能收攝其津液而上泛也。無邪火以擾其肺管。故不咳。而亦不煩渴也。

肺為水之源。且其氣象天。嘗有提挈黃泉。傳送濁道之妙。肺虛不能提挈。故遺尿。肺寒不能傳送。故小便又數也。此非上虛不能制下之故乎。肺中虛冷。天失陽健之德。地必起而上犯清虛。肝以木氣上乘。故眩。腎以水氣倒注。故多涎沫。虛則補其母。非溫脾胃之中土以溫肺金。

無他法也。重用甘以守中之甘草。使之徑趨脾胃。佐以辛溫之乾薑。是直從中土。升其生金之化。且辛為脾肺所喜之味。溫為脾肺所宜之氣。明明土息泥香。乘春蒸發。而東風動盪。卻化為太空晴暖矣。至於辛則平肝以降眩。甘則制腎而鎮涎。又其餘事。兩味藥中。斡旋造化。

烘染陰陽。其妙用乃如是也。若服湯已而忽然作渴。是肺中素有伏熱未發。故見種種不攝不傳之症。得辛甘以挑動之。則伏熱頓起而作渴。此屬另門之消渴。而非上虛不能制下之肺痿矣。

四條,問曰。肺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榮。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條端、舊本作師曰。當是問曰之訛。今以首條。及他卷之例改正之。首條因辨肺痿而分別肺癰之症。二條因辨肺痿而分別肺癰之脈。三條又言肺痿之變症。此及下文共四條。才是辨肺癰之脈症治例也。肺癰有膿血。吐之則死。當是古醫經之文。仲景借為問答以申其義。曰。咳嗽氣逆。

同一肺病。切脈之下。何以知此獨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必其脈有確據。方可謹守此禁。其脈是何類乎。師曰。右手寸口。所以候肺。其脈浮之則體微。沉之則至數。風邪能令真陽飄忽。故微則知其為風。熱邪能令真陰消爍。故數則知其為熱。真陽外微。而衛氣不攝於皮毛。

故微則汗出。數脈內燔。而營陰逼呈於陽分。故數則惡寒。呼吸。指營衛之闔闢而言。即上文汗出惡寒之義。非口鼻之呼吸也。蓋謂疏洞之風邪。中傷衛分。則毛竅張而汗嚐出。譬之有呼出之氣而不返入。燔炙之熱邪。傳過營分。則血液馳而脈道空。譬之有吸入之勢而不推出。

風傷皮毛於外。熱傷血絡於內。夫皮毛血絡。為手太陰肺部之所榮。由表而入里。風熱之內舍於肺者可禁乎。肺熱。則火邪熏擾其清虛。故癢而作咳。肺熱。則甘泉不升於靈道。故口乾而且咽燥也。肺管半貯痰涎。呼吸之遊溢肺中者。不能深入。故滿。滿故喘也。渴根於胃。

胃不病。故但咽燥而不渴也。肺熱。則自剝其津液以送邪外出。且肺熱。又不能收攝其津液以分布四旁。故多吐濁沫也。時時振寒。即上文數則惡寒之義。夫皮毛之風熱。過於肺中而舍之。則肺葉之血。因熱而凝滯。久久蓄結。則癰而膿矣。色從金化。故稠白如粳米所作之粥。

始萌則真氣未傷。而風熱之邪。可散可瀉。故可救。延至膿成。則肺葉爛而氣管已漏。呼吸之遊溢者。不能併入氣源。故喘滿而死矣。

五條,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葶藶大棗瀉肺湯,葶藶(熬令色黃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喘。即上條熱舍肺中。血壅氣滯。而肺管為之腫塞之候。不得臥。謂不能臥倒。以臥則肺葉橫施。而息道更艱更曲故也。主本湯者。以葶藶味苦氣寒。且孟夏凋謝。其性主降陽分之氣。而尤能驅水逐濕。夫喘則肺滿。苦以堅之。喘則肺熱。寒以斂之。又喘則肺氣上浮而痰涎阻塞。

則降浮祛沫。又所必需矣。然則舍葶藶其誰屬哉。但苦寒降散之性。其勢易於趨下。恐失肺家部位。故以甘浮黏緩之大棗。先作湯液。而納丸其中。其意欲抬高葶藶。而使徐徐堅收下散耳。又豈止以甘緩之性。堅制其刻削而已乎。葶藶熬黃搗研。則香同芝麻。投肺之所好也。

藥棗湯。合煮而連渣頓服。使胃中藥滿。而易輸於肺也。仲景之精意何如哉。

此言肺癰始萌。可救之正治也。

六條,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

桔梗湯方,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

肺在胸中。癰則肺葉腫而肺氣滿。故但覺胸滿耳。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濁唾腥臭、膿如米粥等候。注見本篇首條。及三四條下。桔梗色白。味則苦辛而甘。其性微寒而善開提。色白。故為肺金專藥。苦、則泄熱。辛、則散熱。甘。則緩熱。微寒而善開提。則能解散其熱閉之邪。

而使之上疏也。然後倍用浮緩之甘草。不特高抬上載。使桔梗留戀肺中。而得效其熏蒸宣發之用。且得甘草之甘能瀉熱。緩能舒緊之性。以為後助。則清風盪漾。積熱潛開。王政和平。奸謀自敗。其所滯之膿血。有不徐徐漸出而自愈者乎。此言膿成則死之救法也。或謂本篇四條。

一曰吐之則死。又曰膿成則死。夫膿成者既死矣。又何必立桔梗湯之治例。且湯後明綴曰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何以自犯其吐之則死之禁乎。答曰。膿血既成。包藏敗濁。潰爛日甚。管漏氣泄。息無關鎖。呼吸洞直。一往而散。是膿成曰死者。著意在膿字。蓋死於包藏其膿血。

而使牆垣有盡壞之勢也。若夫苦寒窘胃。鹹寒湧泄。肺氣已傷。何堪再責。且吐則耗上焦之氣。上空而下陰逆湊。則喘促莫支。吐則亡胸中之陰。陰傷而陽毒更炎。則煩亂欲絕。是吐之曰死者。著意在吐字。蓋死於逼劫其膿血。而致陰陽有立盡之勢也。知此。則本湯之熏蒸開托。

既非因循養禍之計。而又與瓜蒂散。及鹽礬諸湯之有心責吐。以速傾危者。自不同矣。

七條,肺癰、胸脹滿。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此就前條喘不得臥。而申言肺癰之全症也。胸脹滿已見。肺主周身之氣。肺腫而治節不行。故一身及面目浮腫矣。鼻塞。指息道而言。謂肺腫而息道不能從鼻呼吸之義。肺中之陽金屬庚。其氣常外出。而主提挈運行之用。清涕出者。失提挈之權也。肺中之陰金屬辛。其神常內守。而主感通氣味之妙。不聞香臭者。失感通之應也。酸為肺金之所勝。辛為肺金之所喜。且五味中惟二者之氣為觸鼻。並此而亦不聞者。甚言之也。聲深而連續者曰嗽。聲浮而單見者曰咳。咳者。肺之遁聲。逆者。肺之窘氣。肺窘而遁。則逆且咳矣。上氣與吐衄血門不同。彼處之言上氣。因上焦虛餒。肝腎之下氣。乘之而直上。以致陽位逼窄。而炫悶喘急。氣上而血亦隨之。是實實有氣上衝者。此處之言上氣。謂肺葉腫重。肺管不能納氣以下運。如有氣上塞之象。猶雲氣高氣浮之謂。故葶藶大棗瀉肺之外。無餘藥余義及於中下二焦者此也。況後文八條。推開肺癰。單就上氣二字而廣言其變症變治。故不可不細認者也。氣阻則喘。痰壅則鳴。氣道狹則迫。肺管腫則塞。全症如此。葶藶大棗湯之瀉肺。可緩乎哉。

八條,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此下。又就上文之上氣而推廣言之。蓋謂上氣一症。其候多端。生死懸絕。肺癰固在其中。然不特肺癰為然也。但凡上氣而面浮腫。肩息。脈浮大者。皆不治。蓋面者。五臟六腑諸陽之會。陽氣最充。浮則氣虛。腫則氣滯。是陽氣最充之地。而虛且滯矣。臟腑可知也。氣促而息道艱。

以肩之上下迎導之。則少順。是肩息者。氣機浮淺。而不能以氣海、關元為根蒂矣。加之脈浮。則底無根。脈大。則里無神。皆有出無入。有散無收之象。故皆不治。又加下利。則陰陽之離絕者更速。故尤甚。此言中下二焦。脫幫脫底而上浮。為上氣之最重者。然必三者全具。

方為死候。否則下文三條(即十條)之脈浮。主小青龍湯。七條(即十四條)之脈浮。主厚朴麻黃湯。四條(即十一條)之脈兼浮大。主越婢半夏湯者。何為又治之耶。豈非以面無浮腫之故乎。

九條,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

肺不能納氣以歸元。故喘。腎將欲蒸濕以為汗。故躁。上氣而喘躁並見。是腎欲輸水氣於肺。將作汗而上蒸。肺已自受風邪。不能為腎分布以外泄。則肺腎以子母相持。而風水合為一片。肺之脹也宜矣。欲作風水。與內經水熱穴論。及熱病論之言風水者不同。蓋指腎以水臟之氣上熏。

肺以風邪蓋之。風水相搏。於是肺不運水。腎不納水。聚濕成飲。久而溢出經絡。致成胕腫腹大等候。發汗。則肺之風邪。腎之水氣。可兩解矣。故愈。此言肺腎兩相排擠。中間無所發越之上氣也。

十條,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氣。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小青龍加石膏湯

麻黃桂枝,芍藥,甘草,乾薑,細辛(各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斤),石膏(二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此承上文欲作風水之肺脹。而詳其症治。故直接之曰肺脹也。咳而上氣。煩躁而喘。為風水之全症。但此五症中。除卻躁之一症。為腎中水寒之氣上騰之應。其餘四症。俱系肺受風邪。為腎濕所閉。於是不能分布水飲。肺氣欲下而不得下。腎氣欲上而不得上。兩相擠靠之應也。

夫聚水之脈宜沉。今驗其脈又反浮。浮為心肺之應。心下有水氣無疑矣。譬諸天地。地氣已上而成雨。特懸於太空而未下耳。所以咳者。殷雷也。上氣者。云蒸霧湧也。煩者。鬱熱也。躁者。礎潤階潮也。喘者。氣濕風滯。而不能鼓撼萬物也。小青龍之輕風疏雨以泄之。有不云開氣爽。

而天地復還其高遠乎哉。但本湯之主風水肺脹。比傷寒論中之治水。另是一番世界。蓋桂芍甘草。透微汗以去風。已見傷寒注。加石膏者。因症中之帶煩也。余皆腎家治水之藥。其意以為腎中不寒。陰水之氣。斷不上升。故用乾薑、細辛之辛溫者。溫之所以燥之也。然後以半夏降逆陰之上衝。

五味斂黃泉之倒湧。其懸於肺腎之夾空。而已成雨形者。使麻黃一泄而旁散矣。肺脹而發汗則愈者。此其一也。

十一條,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越婢加半夏湯方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五枚),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此承上文風水之肺脹。而言肺脹一症。又有不因肺風腎水。但以陽明胃氣太過。近從中焦上衝肺管。肺受熱閉。又不得從皮毛髮越。而肺實脹滿者。此但看其咳而上氣。無上條之躁症者即是。此為肺脹。猶云此亦名為肺脹也。肺既無外發之路。胃又以太過之氣乘之。兩相鼓吹。

胃土以母氣乘肺子。與腎水以子氣乘金母同義。故亦喘也。手陽明之經。終於鼻旁之迎香穴。足陽明之經。溜於目下之承泣穴。俱與目近。經腑之氣交盛。故其目之外脹。有如欲脫之狀也。主越婢加半夏湯者。越婢。君麻黃而加石膏三分之一。其義有三。肺盛。不得不以麻黃泄之。

恐其發越太過。而以重墜之石膏鎮之。制麻黃髮揚之性。使其和緩柔順。一也。肺實由於胃實。則肺熱可知。石膏氣味辛涼。涼則解熱。辛則利氣。二也。且其鎮墜之餘力。猶能衰陽明上衝之熱。三也。以守中之甘草為使。尤有妙義。蓋取托住二者之性。令麻黃得石膏留鎮之氣。

而利肺者優柔石膏合麻黃疏泄之功。而平胃者松泛。然後以辛溫之生薑。挑肺胃之真陽。以甘黏之大棗。滋兩家之津液。似乎無弊矣。不知越婢一湯。終是發肺家之汗。假令上焦一空。中焦之氣。乘虛襲之。遂同解鬥者捆甲之臂。而令乙毆矣。故加降逆之半夏。而重用之者。

使協同石膏。壓下麻黃之餘性。以疏散胃氣。俾不得上干。蓋即驚悸條中。半夏麻黃丸之義也。夫中黃數寸之地。肺胃交爭。而咳喘等之諸症雜見。主越婢本湯。則肺家因外泄而內讓。加半夏。則胃家因下退而上讓。其文王虞苪之化耶。方藥云乎哉。

十二條,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射干麻黃

射干(三兩),麻黃(四兩),半夏(半斤洗),細辛,款冬花紫菀(各三兩),五味子(半斤),生薑(四兩),大棗(七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此即前二條小青龍。並越婢之兼症也。小青龍一條。為腎中水寒之氣上泛。越婢一條。為胃中燥熱之氣上蒸。此條卻因手太陰之陰陽兩虛。合子母而兩吸之。遂致腎之濁陰。胃之濁陽。雙起而乘肺。水土之邪。交併於清虛。而成稠黏黃滯之痰。云合於肺胃會通之息道。而呼吸激之。

則有聲矣。此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之應也。咳而上氣。當包前條肺脹句在內。與下文咳逆上氣條同義。以上氣而咳。未有不肺脹者。但有水脹氣脹之異。故省文言之耳。至其主本湯之義。則又另有壺天廣大。遊覽不盡之妙。蓋因手太陰之陰陽兩虛。故以凌冬弩芽。從大寒中具生陽之氣之款冬花。

挑動其陽神。以潤軟柔宛而善於補血之紫菀。深滋其津液。因腎家之賊陰上泛。故以細辛、五味。溫斂其下焦之逆陰。因胃家之熱氣上侵。故以半夏、麻黃。降散其中焦之動氣。射干多節。形同肺管。葉則扁生橫開。而其性尤專於祛濕。用以名湯。是取其走肺。而令兩旁開拓其痰氣之意明矣。

再加辛甘發散之薑棗為佐。則腎胃之逆下消。肺中之滿外泄。其咳而上氣。及喉中之水雞聲。有不貼然自靜者乎。此比前小青龍條無躁症。故去乾薑。無風因。故去桂芍及石膏耳。肺脹而發汗則愈者。又其一也。

十三條,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

皂莢丸方,皂莢(八兩、刮去皮、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服。夜一服。

此條又借咳逆上氣。而廣言肺癰之治例也。本門第四條曰多唾濁沫。第五條曰喘不得臥。俱肺癰之症。已見前注。蓋謂咳逆上氣之人。時唾濁沫。但可靠坐而不能臥倒者。無論癰與未癰。皆屬肺葉外腫。肺管內塞之候。邪氣過實。便宜皂莢丸主之。以皂莢之性。外能軟堅削形以消腫。

內能搜風利竅以通氣。蜜丸而兼棗膏和服。取甘緩者。升浮其性於肺中也。門人問曰。本條皂莢丸。與五條葶藶瀉肺湯症頗相同。且俱作丸子。俱用大棗托起。而取定喘下氣之效。敢問二藥之同異。並其所以分主之症。一也。又首條言肺痿之症。亦曰口中反有濁唾涎沫。今於皂莢丸下。

夫子但引四條之文。而謂獨廣肺癰之治例。何以知其不兼肺痿而言。二也。答曰。葶藶苦寒降散。蓋取降以止逆。散以舒氣而已。若夫皂莢。其味辛鹹。其性犀利。辛鹹。則外收內散。故能削形泄氣以消腫。犀利。則裁陽攘陰。故能斬關突入而奪壅。是葶藶之性稍平。而皂莢之性較峻矣。

觀方後葶藶服至彈子大一丸。皂莢僅服梧子大三粒。且彼曰頓服。此曰日三夜一服。則當日仲景之意。不昭然如見乎。大概葶藶瀉肺。是主初起之癰。皂莢一丸。是主將膿之候者也。至於濁唾涎沫。癰痿雖同。獨不思癰鼓風邪。痿惟奪液。治癰如驅盜。縱使破財盜去。而余資猶得半全。

治痿如救荒。假令縱糴盡糧。而殘喘何能苟活。皂莢削氣剝津。惟癰為富家之被盜者。任之可以無虞。彼痿為窮邑之遭荒。當之豈能無弊乎。我故謂廣肺癰之治例。而不兼言肺痿者。非漏也。單是咳逆上氣。猶有風水之別症。若又兼濁唾不得眠二症。則邪實氣盛。而為肺癰最急最重之候。

故葶藶瀉肺。不勝其任也。

十四條,咳而脈浮者。厚朴麻黃湯主之。脈沉者。澤漆湯主之。

厚朴麻黃湯方

厚朴(五兩),麻黃(四兩),石膏(如雞子大),杏仁(半升),五味子(半升),半夏(半斤),細辛(二兩),乾薑(二兩),小麥(一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渣。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澤漆湯方

澤漆(三升、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三升),人參,桂枝(各三兩),半夏(半升),黃芩(三兩),甘草(三兩),生薑,白前紫參(各五兩)

上九味。㕮咀。內澤漆汁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

咳字。包前文上氣在內。並貫下文脈沉而言。此即十二條射干麻黃湯症。而變言其治例也。十二條之症。因肺中陰陽兩虛。於是胃之濁陽。腎之濁陰。兩起而乘之。兩濁相搏。則成稠黏黃濁之痰。積於肺胃會通之地。而呼吸扇之。此喉中水雞聲。及咳而上氣矣。故彼方以款冬生陽。

紫菀滋陰。使肺中之主人先回。次以平胃安腎之品佐之。則佔住者當避去矣。此條之前症。卻又因心之膻中。肺之胸中。其陽氣獨虛。而胃腎之氣兩乘之之候也。夫胸中膻中。為上焦之地。中下之氣上乘。故脈浮。脈浮。則知其單在氣分。故以小麥為君而填之。與彼方用生陽之款冬同義。

且脈浮。又知其不關血分。故較彼方去滋陰之紫菀者此也。其細辛、乾薑、五味之安腎。半夏、麻黃、石膏之平胃。已見前注。至厚朴之開拓胸中。杏仁之疏通肺竅。明系奪射干之兵符印璽者也。又咳而上氣。於臟為肺。於腑為胸中膻中。其症最高。症高則脈浮者理也。若其脈不浮而反沉。

夫沉為陰象。陰病應水。陰分應血。則咳而上氣。又因水寒沉伏血分。而上射其氣於肺。肺性惡寒、惡濕之所致也。故以迅利逐水之澤漆為君。煮以東流者。取益其行性而不與伏水同滯也。又恐峻藥多傷。故以補氣之人參。行陽之桂枝。溫胃之生薑。培土之甘草佐之者。不特以辛甘之性。

贊其行水之功。且以群陽之愷悌仁人。參謀監製。使強兵悍將。不得縱好殺之手腕。而成王師堂正之旗矣。夫水寒之邪。雖伏根於下焦陰血中。而其氣之已射於肺。致現咳逆者。非半夏之辛燥下降。不足以祛之。用以為臣。猶兵家後軍之掃蕩也。至於白前。味則辛甘。形則直長。

辛甘走氣。直長趨下。一氣直行。下焦之大嚮導耳。紫參色紫入血。性疾逐淤。又借白前而為下焦陰分之使。殆嚮導中之精細者乎。此又從欲作風水句。而單言水症。為厚朴、麻黃變中之變症也。細按前後二湯。蜂房蟻穴。未足比其深微。虹閃霞朱。烏能仿其變幻。而澤漆一湯。

尤為奇創。駱賓王江浦黃帆。匡復之功何遠。羞足擬其氣象。不意湯液中。有如此之水師也。客有問余者曰。素問以麥為心之谷屬火。鄭玄以麥有孚甲。應屬木。許慎又謂麥當金王而生。火王而死。宜屬金。楚醫李時珍辨之。未有確據。而子注厚朴麻黃湯中之小麥。獨遵素問為心之谷者。

果有所見耶。答曰。小麥之於八月酉金。止算得胎。非生也。麥實生於十月之亥耳。夫水火互胎。金木互胎。自有現成至理。誠如許氏之說。以胎酉者為金。則將以胎午之壬為火。胎子之丙為水乎。況今小麥實生於酉。則又當屬丁火矣。許氏屬金之說謬也。至若胎酉養戌。生亥王卯而死午。

實系麥之始終。鄭玄屬木之論近是矣。不知苗死而麥正成。是麥苗死於五月。而麥實何曾與之俱死耶。則屬木之性。以之論麥秸則得。以之論麥實。是亦五十步之止耳。夫天地自然之序。春殘則神氣暢為朱明。木終則精華髮為光焰。以屬木之麥秸一死。而屬火之麥實繼成。正合生生之序。

又豈止以熟時在午。赤色應離。形圓象心之證乎。故知名為心谷者。真上古聖人之定評。而用為心藥者。實中古神仙之合制也。客為之首肯而退。附記於此。以正高明。

十五條,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

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七升),人參(二兩),半夏(一升),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粳米(三合)

上六味。以水一斗六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此雖承前四條越婢加半夏湯。而言肺胃交病之症。然其病機之微妙。章法之變幻。幾令人不可尋繹。無怪乎千古以來。善讀金匱者之寥寥也。蓋前四條之症。是肺為胃熱所蔽。既不能外泄而自為轉移。復不能下臨而相為防禦。則肺胃之氣兩實。兩實者宜兩責之。故主越婢以責肺。

加半夏以責胃也。此條之症。是肺液欲枯。子困而取資於母。故大吸胃液以自救。其如胃中之土液亦干。不能以精汁上供。但悉索其乾熱之濁氣以奔之。則所應者非所求。而大逆上氣矣。咽喉不利者。如有燥物阻滯之狀。既液干而濁氣乘之之應也。譬諸天地。太空晴干。下吸大地之靈陰以自潤。

應則甘露生焉。苟無所應。而渣質乘之。日則浮塵高揚。夜則黃埃上布。重濁鬱冒。阻滯清虛者。此天地之大逆上氣。咽喉不利之象。倘非及時甘雨。遠被深滋。其能使兩相潤澤。各還其清寧之位乎。故以色白補陽液之麥冬為君。而用至七升者。以小水不足以灌溉也。粳米甘溫入胃。

以之為佐。欲令麥冬之潤。獨注中州也。然後以甘草托其下泄。大棗提其上蒸。總交於補氣而善行津脈之人參。以之為龍。而云行雨施之化普矣。獨是大滋胃中之津液。且以甘浮之性。提之上潤肺金。恐如水激紅爐。氣衝灰起。則大逆不更甚乎。故又以降氣平胃之半夏。安之緝之耳。

是此條為肺胃之陰兩虛。兩虛者宜兩補之。故以全湯先補胃液。而次補肺液也。所謂病機之微妙者此也。卷中列痿癰上氣凡三門。其上氣一門。連本湯共方七道。而主治全矣。肺癰連皂莢丸。雖止方三道。其於癰膿前後。似亦無漏。獨肺痿一門。於寒痿之變症。反出甘草乾姜一湯。

而於重亡津液。娓娓言之。正經熱痿。反無方治。豈以熱痿為不藥之症乎。而前後並無難治不治字樣。反覆思維。神明告我。始知仲景之意。以為重亡津液。有竟成肺痿者。有但大逆上氣咽喉不利者。俱宜此湯。救胃以救肺。故省文互之耳。世之讀金匱者。請將首條熱痿之症。

與本方藥品湯意。細細較之。便見針鋒逼對。而知愚鄙之論。非牽強也。所謂章法之變幻者。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