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山

《高註金匱要略》~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1)

回本書目錄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1)

1.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一條,問曰。血痹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皮膚及經絡中之血。凝而不流者為血痹。痹者。卑也。著也。正氣卑弱。而血液有沉著之象。故曰痹。仲景設為問答。而言尊榮人慾多。則精耗髓空。故其骨軟弱。養厚。則氣熱薄浮。故肌膚豐盛。骨弱。則不能內強。肌膚盛。則不勝外任。皆不堪疲勞之應。若困於鞅掌。及房室等事。

疲其筋骨。勞其形體。則煩熱而其氣益浮。故汗出而倦臥也宜矣。然精虛氣浮。因疲勞而致煩汗者。其虛陽未及安插。而諸節煩疼。不能安臥。故不時動搖者常也。動搖則生微風。謂不乘汗出之隙。而被之也得乎。夫所以行血者氣也。今風邪所被之處。則其氣遺血而內縮。血以不得氣導而欲凝。

白話文:

血痹是因為人過於尊貴,導致骨骼虛弱、肌膚肥盛,容易疲勞、出汗、睡覺不安穩,再加上輕微的風寒吹襲,就會得病。這種情況下,脈搏會微弱澀滯,在寸口關上略微緊縮,需要用針灸引導陽氣,使脈搏和緩,緊縮感消失就能痊癒。

血痹是指血液在皮膚和經絡中凝結不流動的病症。痹指的是沉積、停滯的意思。因為正氣虛弱,血液停滯不流,所以叫做血痹。張仲景用問答的形式來解釋,說尊貴的人慾望多,精氣耗損,骨骼軟弱;營養過剩,導致氣虛熱浮,肌膚豐滿。骨骼虛弱,無法內強,肌膚豐滿,無法抵抗外邪,都無法承受勞累。

如果長時間勞累筋骨,消耗體力,就會感到煩躁、發熱,氣虛浮,導致出汗疲倦、想躺下休息。然而,精氣虛弱、氣虛浮,又因疲勞出汗,虛陽沒有安頓好,導致四肢關節疼痛,無法安穩入睡,所以才會不停地翻動身體。身體翻動就會產生輕微的風寒,如果沒有抓住汗出後的空檔,被風寒吹襲就會得病。

氣是推動血液循環的動力,當風寒侵襲,氣就會離開血液而收縮,血液沒有氣的引導就會凝結。

遂得此血痹之病矣。以上言初得之因也。微者。陽衰氣弱之應。澀者。血流遲緩之應。人身精悍之氣。充滿流行。則血液隨之而輪轉無滯。脈自微澀。則其陽氣之鼓動。原自淺軟。因而陰血之流行亦自遲慢也。此句言其脈之大概。小緊。即弦脈之細而微急者。弦脈屬木。於邪為風。

又弦而細小。為陽衰之診。夫寸應表而關應里。今從寸口至關之上。則不表不里而正應營分。於營分而得風賊陽微之脈。則其血之痹可必也。以上二句。猶云但看六部大概本脈。原自微而陽虛。因之澀而血慢之人。又加寸口至關以上。弦而小緊者。便是風賊陽微。而為初得血痹之候也。

白話文:

因此得了血痹的病。以上說的是初得血痹的原因。脈象微弱,是因為陽氣衰退、氣虛所致。脈象澀滯,是因為血液流動緩慢所致。人體精悍之氣充盈流暢,則血液隨之循環無阻。脈象微弱澀滯,是因為陽氣鼓動力量薄弱,所以陰血流動也變得緩慢。這句話說的是脈象的大致情況。脈象小緊,就是弦脈細小而微急。弦脈屬木,與邪氣中的風氣有關。

又弦而細小,是陽氣衰退的診斷依據。寸口脈應表,關脈應里。現在從寸口至關之上,則不屬表也不屬里,而是正應營分。在營分部位出現弦而小緊的脈象,是風邪陽微的脈象,則血痹可確診。以上兩句話,猶如說只要看六部脈象的大致情況,原本就脈象微弱而陽氣虛弱,又加上寸口至關以上弦而小緊的脈象,這就是風邪陽微,是初得血痹的徵兆。

針法。以毫針作三刺入穴。候一二呼。或三四呼。則本經真陽之氣以護穴而裹針。使針尖堅重而不可轉。然後從緊處緩緩推運。則針之引陽。如裊絲卷線而至穴下。故曰針引陽氣。然陽者正氣也。正復。則風邪自散。而所痹之血。仍從氣而俱行矣。故曰脈和緊去則愈。然則針之而脈未和。

緊未去者。其亦下條黃耆桂枝加生薑去甘草互詞耶。此言初得之治法。一則以所痹之血未老。故引本身之陽氣。迎而導之。而其痹復通。且此條重寸口關上四字。以寸口關上。為在上在表之應。在上。應肩背肘臂。在表。應經絡皮膚。其痹淺。故可用針以引其氣耳。經穴不能備載。

白話文:

針法:

以毫針作三刺入穴。候一二呼。或三四呼。則本經真陽之氣以護穴而裹針。使針尖堅重而不可轉。然後從緊處緩緩推運。則針之引陽。如裊絲卷線而至穴下。故曰針引陽氣。

(意思是:用毫針刺入穴位三次,等待一兩次呼吸,或三到四次呼吸,這時經絡的真陽之氣就會保護穴位並包圍針尖,使針尖感覺沉重而無法轉動。然後從緊處緩慢地推動針,就會引導陽氣,像細線般捲動著,一直到達穴位下方。所以叫做針引陽氣。)

然陽者正氣也。正復。則風邪自散。而所痹之血。仍從氣而俱行矣。故曰脈和緊去則愈。

(意思是:陽氣就是正氣,正氣恢復,風邪就會自然消散,而痹阻的血液就會隨著氣血運行而疏通。所以說脈象和緩,疼痛消失就痊癒了。)

然則針之而脈未和。緊未去者。其亦下條黃耆桂枝加生薑去甘草互詞耶。

(意思是:如果用針灸後,脈象還是不和緩,疼痛也沒有消失,是不是應該參考下面這一條方劑,也就是黃芪、桂枝加生薑,去除甘草呢?)

此言初得之治法。一則以所痹之血未老。故引本身之陽氣。迎而導之。而其痹復通。且此條重寸口關上四字。以寸口關上。為在上在表之應。在上。應肩背肘臂。在表。應經絡皮膚。其痹淺。故可用針以引其氣耳。經穴不能備載。

(意思是:這是針對剛開始患病的治療方法。因為痹阻的血液還沒有形成久病,所以可以引導人體自身的陽氣,去迎接和疏導它,讓痹阻的部位恢復通暢。而且這一段重點在於「寸口關上」這四個字,因為「寸口關上」代表著「在上在表」的部位。在上,就对应著肩、背、肘、臂;在表,就对应着经络和皮肤。病症淺表,所以可以用針灸來引導氣血。)

經穴不能備載。

(意思是:所有經穴的具体位置和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无法一一列举。)

總結: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針灸治療痺症的方法,強調了用針引導陽氣來疏通經絡,使痹阻的血液隨著氣血運行而恢復正常。它還提到了根據病情的輕重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以及針灸治療的適用範圍。最後說明,由于篇幅有限,無法列舉所有經穴的詳細信息。

另詳銅人圖注。

二條,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症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

黃耆桂枝五物湯方,黃耆,桂枝,芍藥(各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血痹二字。具上條尊榮人八句在內。蓋謂痹症之已成者。故直謂之曰血痹。陰陽。指關之前後而言。微者。上文微澀之互詞也。猶言六部之脈。大概俱是微澀。而寸口關上尤微。則其精悍之不充可見。獨於尺中。仍從微處。兼見小緊。小緊為痹脈。尺中小緊。則為在裡在下。

白話文:

詳細內容請參考銅人圖注。血痹是一種病症,陰陽俱微,寸口關上脈象微弱,尺中脈象微緊。患者身體麻木不仁,如同風痹。黃耆桂枝五物湯可以治療。此方由黃耆、桂枝、芍藥(各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組成,用水六升煎煮至二升,溫服七合,每日三次。血痹指的是痹症發展到一定程度,所以稱之為血痹。陰陽指的是寸口關前後,微指的是脈象微澀,也就是說六部脈象都微澀,而寸口關上尤為微弱,可見精氣不足。尺中脈象微緊,小緊是痹脈,尺中小緊指的是病邪深入體內。

而其痹當應胸腹腿足矣。身體不仁。詳別見。風痹與血痹。邪同而受傷則有辨。蓋風邪傷氣。氣因避邪。挾血而縮入者為風痹。風邪傷氣。氣因避邪。遺血自縮者為血痹。是血痹之為病。委人民父老退避三舍而去之之象。風痹之為病。讓空邠以與狄人之義也。如風痹狀。但指不仁一症而言。

故外症十字當作一句讀。以血痹較風痹多掣痛故也。主本湯者。蓋因此症。原屬氣虛血謾。風邪被之。正氣自卑。而血液凝著之所致。則補氣為第一義。祛風為第二義。行血為第三義。故以補氣之黃耆。加於祛風之桂枝內。而行陽活血。各得其妙矣。倍辛溫之生薑者。所以行黃耆之性。

白話文:

因此,痹症應該會影響胸腹、腿足,導致身體麻木不仁,詳細的區別請參考風痹與血痹的說明。風痹和血痹雖然都由邪氣入侵引起,但受傷的方式不同。風邪傷氣,氣為了躲避邪氣,帶著血液縮入身體,這就是風痹;風邪傷氣,氣為了躲避邪氣,遺留血液自行縮入身體,這就是血痹。因此,血痹的病症就像人民父老看到敵人來襲而退避三舍一樣,而風痹的病症就像讓出土地給敵人一樣。如果只是單純的指頭麻木不仁,就屬於風痹的症狀。

因此,外症十字應該當作一句話來理解。因為血痹比風痹更容易出現抽搐疼痛,所以用十字來描述。主本湯的方劑,就是針對這種病症而設的。因為這種病症的根本原因是氣虛血瘀,風邪入侵後,正氣衰弱,導致血液凝結。所以,補氣是第一要務,祛風是第二要務,行血是第三要務。因此,方劑中使用補氣的黃耆,加入祛風的桂枝,再配合行陽活血的藥材,各取所長。加倍使用辛溫的生薑,是為了幫助黃耆發揮功效。

而使虛陽收恢復之功也。桂枝湯內。獨去甘草者。以小緊見尺中。痹在抱陰之胸腹。及下部之腿足。故不欲使甘緩者浮之中上也。不啜熱粥。如桂枝湯之服法者。原以氣虛血滯而致痹。恐因汗而反泄其氣血故也。

三條,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

平人。指無故者而言。如傷暑、酒後、等類。俱能使一時之脈浮大。是其人不平。故脈亦以不平見也。若其人平平無故。而脈以大見者。則知其為勞也。蓋腎為強力之官。所以藏精而化氣者也。精滿之人。用力。則精能鼓氣於飽滿而外施。不用力。則精又能攝氣於虛無而內伏。

故雖勞。而不覺其為勞也。若精衰氣餒。勉強任勞。既不能鼓以充之。復不能攝以伏之。則神浮氣張。而脈大矣。此句是就其脈之外面上面而言。極虛句。又推開脈大。另就脈之裡面底面而言。猶云平人浮取而大。沉取而虛。固是勞脈。若平人浮之雖不見大。單是沉之而脈見極虛者。

白話文:

桂枝湯去甘草,是針對尺脈緊小,痹症位於胸腹和腿足等部位的患者。因为这种痹症表现为气血郁滞,所以不加甘草以防其浮散在上部。不喝热粥,也跟桂枝汤的服法一样,都是因为气虚血滞导致痹症,担心出汗后反而耗散气血。

一般而言,男子脉象大而有力,可能是劳累所致,但过于虚弱也会出现脉象大。

这里说的“平人”指的是没有病症的人。比如中暑、饮酒后等情况,都会导致脉象暂时浮大,这是因为身体不平衡,脉象也随之不平衡。但如果一个人没有病,却出现了脉象大的情况,就说明他劳累过度。肾脏是人体强壮的器官,负责藏精化气。精气充盈的人,用力时,精气可以鼓荡充满而外散;不用力时,精气可以收敛归于虚无而内守。

因此即使劳累,也不会感到疲劳。但如果精气衰弱,勉强劳作,既不能鼓荡充满,也不能收敛归于虚无,就会出现神气浮动,脉象大的情况。上面说的是脉象的外在表现,而“极虚”则是从脉象的内在本质而言。也就是说,平人脉象浮取则大,沉取则虚,都是劳累的表现。如果平人脉象浮取虽然不明显,但沉取却出现极虚的情况,也是劳累的表现。

亦是勞脈。蓋既為無故之平人。安得極虛至此。是必先因勉力任勞。將在裡在下之微陽虛氣。盡情外騖。而中無所有之象故也。然同一勞。而其脈有浮大極虛之別者。因凡人表裡之氣。斷不停勻。表氣較密。則勞而無汗。故煩熱之勞氣鬱冒在外。而脈見浮大。若表氣更虛。這一勞便汗。

裡氣有一往不停之勢。故在表。不以浮大見。而在裡。單見極虛矣。自此至後文十七條。俱從首條重困疲勞句。而言其變脈變症也。蓋謂勞汗被風。則風邪滯血而為血痹。其不被微風而自成勞症。則又有種種之候云。門人問曰。謹按傷寒論。惟經前經後。熱入血室。另立婦人之條。

白話文:

這也是勞脈。因為原本是沒有病的普通人,怎麼可能虛弱到這種程度?一定是先因為過度勞累,把原本藏在內裡的微弱陽氣,都耗費在外面了,所以才會出現內虛無力的狀況。然而同樣是勞累,脈象卻有浮大極虛的不同,這是因為一般人的表裡之氣並不均衡,表氣較密,就會勞累卻不流汗,所以煩熱的勞氣就會鬱結在體表,脈象就會浮大。如果表氣更虛弱,只要一勞累就會出汗。

裡氣則有不斷往外流的趨勢,所以表面的脈象不會浮大,而是在內裡呈現極虛的狀態。從這裡到後面的十七條,都從第一條的「重困疲勞」開始講起,並說明其脈象和病症的變化。意思是說,如果勞累出汗又受風寒,就會導致風邪阻滯血脈,形成血痹症。如果沒有受風寒,只是單純的勞累症,也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症狀。學生問道:我仔細查看《傷寒論》,只有在經期前後,熱邪入血,才另立「婦人之條」。

余俱男婦同論。即金匱全經。除妊娠一門。專論婦人外。余亦通論男女之條也。獨虛勞卷中。自三條、四條、五條、及七條、十條。俱以男子冠之。夫冠以男子者。是與婦人女子無與之義也。且六條曰陰寒。精自出。八條曰陰頭寒。九條曰失精。十三條曰亡血失精。十四條曰夢失精。

則其無男子字樣者。而所論者亦屬男子也。雖九條曰女子夢交。十三條曰婦人則半產漏下。正惟提出女子婦人二症。而其餘俱論男子益可見矣。將以為勞。僅男子之病也。則今之婦人女子之病勞。而且死於勞者。何多耶。若謂同稟天地之陰陽。父母之精血而生之者。其病機當無所區別矣。

白話文:

我將這部醫書中關於男女共同論述的部分,也就是《金匱全經》,除了懷孕這一部分之外,專門論述婦人的部分,其他的都屬於男女通論的條目。

只不過在虛勞這一卷中,從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以及第七條、第十條,都以「男子」冠之。為何要冠以「男子」呢?是因為這些條目所論述的內容,與婦人女子毫無關係嗎?

再者,第六條說「陰寒,精自出」,第八條說「陰頭寒」,第九條說「失精」,第十三條說「亡血失精」,第十四條說「夢失精」。

這些條目雖然沒有出現「男子」字樣,但所論述的內容也都是屬於男子的病症。雖然第九條提到「女子夢交」,第十三條提到「婦人則半產漏下」,的確單獨提出女子、婦人的症狀,但其餘的條目都論述男子的病症,足以證明虛勞這部分主要是論述男子的病症。

難道要認為虛勞只是男子的病症嗎?那麼現在婦女女子患虛勞的,而且死於虛勞的,為何這麼多呢?

若說男女都稟受天地之陰陽,父母之精血而生,那麼他們的病機理應沒有區別。

仲景何獨忍於婦人女子之勞且死乎。答曰、淵哉乎問也。此陰陽之奧府。軒岐之玄竅。仲景獨於仰觀俯察中得之。而著為金科玉律之文。後之君子。雖東垣、丹溪輩。猶未之或知。況其他乎。子姑坐而語汝。夫立極於陰、而其用在陽者。天之道也。立極於陽。而其用在陰者。

地之道也。男子得天之化。故立極於肝腎。而以心肺為用。心肺者。神氣之所託也。根蒂之陰。虛於下。而不能縱送。則神氣之陽。餒於上。強力而用之。凡曰支、曰持、曰鼓、曰努者。皆氣也。氣不勝。則名為勞。是勞之為病。其機雖伏於肝腎。而病實成於上焦氣分者也。

婦人得地之化。故立極於心肺。而以肝腎為用。肝腎者。血液之所注也。根蒂之陽。空於上。而不能提攜。則血液之陰。瀉於下。不禁而用之。凡曰崩、曰帶、曰漏、曰淋者。皆血也。血不繼。則名為枯。是枯之為病。其機雖發於心肺。而病實成於下焦血分者也。然則勞為男子之氣病。

白話文:

仲景為何獨獨忍心讓婦女勞碌至死呢?

答曰:您的問題真是深奧啊!這涉及陰陽的奧妙,以及軒轅、岐伯所留下的深奧學問。仲景獨獨仰觀俯察,從中悟出這些道理,並把它們寫成金科玉律般的醫書。後來的醫學大家,像是東垣、丹溪等人,都還沒有完全領悟這些道理,更何況其他人呢?

現在,讓我慢慢解釋給您聽:

天地之道,以陰立極,以陽為用,這就是天之道。而以陽立極,以陰為用,這就是地之道。

男子得天之化,所以立極於肝腎,以心肺為用。心肺是神氣所寄託的地方。肝腎作為根蒂之陰,若虛於下,無法向上輸送,就會導致神氣之陽在上不足。如果強行用神氣,凡是支撐、舉起、鼓動、用力等行為,都屬於氣的運用。氣不足,就會造成勞累,這就是勞的病機。雖然病根潛伏於肝腎,但實際上卻是上焦氣分生病了。

婦人得地之化,所以立極於心肺,以肝腎為用。肝腎是血液匯集的地方。心肺作為根蒂之陽,若空虛於上,無法向下提攜,就會導致血液之陰向下流失。如果縱情使用,凡是崩漏、帶下、淋漓等現象,都是血的流失。血無法持續供給,就會造成枯竭,這就是枯的病機。雖然病根發於心肺,但實際上卻是下焦血分生病了。

所以說,勞是男子氣的病症。

枯為女子之血病。其初症各不相蒙。故言勞而每冠以男子者此也。至於枯之為病。發於心肺之不能上提。而陰血下脫。久則又以陰脫之故。而陽氣益虛。則下陰之濁質上乘。而見煩熱上氣。痰涎喘咳等候。始與男子之勞症頗同。勞之為病。發於肝腎之不能下固。而陽氣上空。

久則又以陽空之故。而陰精愈脫。則殘陽之虛氣下陷。而見亡血、失精、盜汗、清穀等候。始與女子之枯症頗同。故論男子之勞。而兼曰女子夢交。婦人則半產漏下者此也。且子亦知婦人女子之所以無勞。並其病且死者。似勞而實非勞之故乎。夫勞以氣言。婦人女子。本坤地之順承。

白話文:

「枯」是女子常見的血液疾病。初期症狀各不相同,因此常常誤以為是男子的勞症。而「枯」病的病因是心肺無法向上提氣,導致陰血向下流失。時間久了,由於陰氣流失,陽氣也變得虛弱,下陰的濁質就會向上升,出現煩熱上氣、痰涎喘咳等症狀,初期與男子的勞症非常相似。

「勞」病的病因是肝腎無法向下固攝,導致陽氣向上浮空。時間久了,由於陽氣虛空,陰精更加流失,殘陽的虛氣就會向下陷落,出現亡血、失精、盜汗、清穀等症狀,初期與女子的「枯」症非常相似。因此,討論男子勞症時,也會提到女子夢交,而婦女則會出現半產漏下等症狀。你應該也明白,婦女之所以沒有勞症,以及她們患病甚至死亡的原因,其實與勞症並無直接關係。

「勞」病是從氣的角度而言,而婦女本就屬於坤地,具有順承的特性。

其氣常主靜而不用。故雖多欲而無房室之勞者一也。不觀青樓中人者乎。人盡可夫。經數十年而未聞有勞且死者。可證矣。又婦人女子無用氣之任。如所謂支持鼓努以傷其氣者。二也。即山鄉窮谷。亦有操井臼之勞者。然其心思愚樸。肺氣完固。則又不能為勞所病矣。此婦人女子所以無勞之道也。

然則子之誤認為勞者何因乎。推原其要。皆責之手少陰。而分之。則有順逆兩境。逆境二因。曰灰悔。曰嗔怒。順境二因。曰媲妮。曰不夫。二者。皆倉公所謂欲男子而不可得之類也。夫先甘後苦。先逸後勞。以至事去莫追。此生難挽諸境。致不能堪。於是神息則如火之漸灰。

白話文:

「氣」通常主導的是平靜與不消耗,所以即使有很多慾望,但並不會因為房事而感到疲勞。這就像是青樓中的女子,可以與任何人交往,卻沒有因性行為而感到疲憊的問題。經過幾十年,都沒有聽說有人因此而勞累到死亡,這足以證明。

其次,對於婦女和少女來說,她們並不需要使用「氣」(可能指的是呼吸或生命能量)的責任。例如,所謂的通過用力呼吸或活動而損傷「氣」的情況,就是第二點。即使在深山荒谷中,也有做日常家務勞動的婦女,然而,由於她們的心智簡單、肺部功能強固,所以不容易受到勞累的影響。這是婦女和少女避免勞累的方式。

然而,你誤以為勞累的原因是什麼?追溯其根本原因,都是歸咎於「手少陰」(可能是心經)。如果細分,可以區分出順境和逆境兩種情況。逆境有兩個原因:灰悔(可能是指對未來的焦慮或懊悔)和嗔怒(即怒氣或憤怒)。順境也有兩個原因:媲妮(可能是指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不夫(可能是指未能結婚或沒有丈夫)。這兩種情況,都是像華佗所說的那種,即對男性有渴望卻無法獲得的類型。在這種情況下,先享受快樂再面臨痛苦,先享受安逸再面臨勞累,直到事情無法輓回,這些都是導致無法承受的環境。因此,當心力衰竭時,就像火勢逐漸熄滅一樣。」

氣卑則如心之抱悔。神氣日削。而不能上提。則下泄之諸症見矣。若夫婦姑反唇。黃紫競色。伯姊多乖。良人不德。齒上鋒芒。眉頭戈戟。情理外持。懊憹內積。伏嗔噎怒。木鬱成火。馬刀懸癭。腋下乳左。堅腫切痛。此猶外苦。怒鼓嗔橫。氣不中聚。陽上暈眩。陰下流注。

陰陽決離。良工之所莫愈者也。至於順境二因。其機皆發於男女。但淫火之由來。有內外之別。從內出者。並無見聞感觸。因腎精充足而自奮。壬水之氣上交。而心中丁火。始有洋溢飛走之象。是陽道陰庭。先已動跳於下。而淫心後覺者。比之冬至之管灰吹動。而漸蒸為大地陽春之義也。

白話文:

若心氣不順,神氣會日漸消退而無法提升,則容易出現各種漏氣症狀。例如,夫妻間發生爭執,面色變黃或紫,兄弟姐妹不和,丈夫失德,語言犀利,眉頭怒氣沖天,情緒不受控,內心鬱結,積聚憤怒。這些會使木屬的肝氣鬱結,進而引火上升,導致喉嚨腫痛、腋下左側乳房堅硬腫痛等症狀。這些尚屬外部的困擾,而內心鬱悶易導致氣血失調,上則眩暈,下則陰氣流失。

陰陽若分離,便是難以治愈的疾病。至於生活中順利與否,這皆與男女之間的情感有關。內火的產生分為內外兩種,內火無需外界刺激就會自行激動,因腎精充足而激發,腎氣上升,心火生起,就像冬天吹動火灰,漸漸迎來春天般,身體內的陰陽漸漸活躍。

從外入者。心腎本自空寂。因耳目見聞。入通心主。君火之愛慕熱於上。則由心系之絡腎者。如郵傳馬遞。而交通命門。命門者。相火也。君相合德。則雷令風行而下頒。男之陽道。女之陰庭。以火氣吹之。而動且跳矣。是所謂外入者。由自上而下者也。仙家以外入者。謂之種蒔藥苗。

內出者。謂之天然藥苗。其逆則成丹。另有奧義不論外。而順則成人之道。男女一交。則火從水去。氣逐精消。譬諸天地媾。而云行雨施。則煩熱躁濕之鬱氣頓解。而清寧各得其所矣。若夫白晝清虛。緣窗深奧。風流夫婿。撩鬢畫眉。輕薄郎君。簪花勻面。在男子以為乘一時之興。

白話文:

當外部進入身體的時候,心和腎原本都是空無所有的狀態,但是因為耳朵眼睛接收到的信息會通過心臟來控制,所以如果對上面產生了喜愛之情,就會透過心臟與腎之間的連結,像快遞一樣互相交流到生命之門(也就是相火)。當君王和宰相合作的時候,命令就像風一般向下宣佈,男性勃起、女性分泌物增多,就是因為火氣鼓動所造成的。這就是說外面進來的是由於向上移動的原因。神仙認為外面進來的就是種植草藥的方法。

內部出來的情況叫做天生草藥幼苗,反轉後可以成為金丹,但這裡就不討論這個部分了。正常情況下,它代表著人類的生活方式。當男女交配時,火就隨著水流走,氣也會跟隨精子消失。就像是天和地結合在一起,雲彩飄過雨水降臨,那麼悶熱潮溼的沈悶氣氛就能夠得到解決,一切都變得平靜安詳。白天裡,如果你能夠保持清醒,並且讓自己的房間充滿智慧,那你就有可能遇到一個有魅力的男人,他會為你梳妝打扮;或者是一個輕浮的男人,他在你的臉上插一朵花並幫你化妝。對於男人來說,這些都只是為了抓住當時的一點興趣而已。

而不知受之者。早心怡神蕩。而飛馳外入之淫機矣。夫君相之火。交煽於兩腎間而無所事。則其火既不能下泄。復不能上回。而橫流於帶脈。帶脈得火氣之吹噓而作脹。故初症則兩腰沉墜而疼痛。且如欲大小便之狀而不得。繼則化為白淫而下注者。真氣推而送之也。然而一波未平。

一波復起。初以心氣乍動。而腎精乍泄。久則心氣虛於上。而腎精之帶下者成路矣。推而廣之。同床御妾。明火焚妻。隔被調妻。暗刀刃妾。而於天命何尤哉。此媲妮之流毒如是也。若乃火勝血熱。氣薄精稀。其人好淫而易泄。好淫。則多無端而勾引其生春。易泄。則每有合而拋捐於中路。

白話文:

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時,他的心情會很愉快,精神也會放鬆,並且容易受到外界誘惑。如果君主和宰相之間沒有任何事情發生,那麼他們之間的火焰就會無法向下或向上傳播,而是流向腰部附近的帶脈。當帶脈接收到火焰的能量後,它會變得膨脅起來,因此初期症狀包括雙側腰部感到沈重和疼痛,而且還像要排尿或排便一樣但又做不到。接著這種情況可能會轉變成白色液體從下面流出的情況,這是因為真正的能量推動並送出這些液體。但是,一個問題解決了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起初只是心血來潮導致腎精洩漏,時間一長就可能造成心臟功能減弱,同時讓腎精往下漏出形成一條道路。進一步發展下去,這個人可能會與妻子、情婦等進行性行為,甚至用明火燒死自己的妻子或者偷偷刺殺情人等等,這樣對天意有何怨言呢?這就是那些喜歡玩弄女性的人帶來的危害。另外,如果火勢過大血液太熱,氣息薄弱精液稀少,那樣的人很容易產生性慾望,也很容易洩露出來。如果有機會在一起,他往往會半途而廢。

此致蕙死蘭枯。較之媲妮者為尤速。謂之不夫。不亦宜乎。凡此二因。比之天氣下施。地氣上應。云稠陰重。雨腳正懸。爾乃天氣忽收。地氣不攝。淫光燭空。虹環青紫。燠熱塞氣。潮濕欲流。民物躁擾。臟腑烏能堪此乎。況帶淋之所注者。陰血之變相也。血泄則氣衰。故月事不以時下。

舊血不去。新血不生。其不成枯症而死也得乎。夫倉公所謂欲男子而不可得者。是言無夫而生內出之因。不知有夫無事之媲妮。及有夫有事之不夫者。其外入之因。理同。而病機則一。故曰皆其類也。門人曰。婦人女子。無勞症而但有枯症。且其所以致枯之因。千古未聞。夫子發此精鑑之奧。

白話文:

女人若過於思念愛人,就會像蕙草般枯萎,蘭花般凋零。這比跟其他女人爭風吃醋更加容易導致死亡。這叫做“不夫”,不也是很合理的嗎?這些原因,就如同天氣從高空下降,地氣向上應和。烏雲密布,陰氣沉重,雨水就要落下。然而,天氣突然轉晴,地氣無法約束,陽光照射天空,彩虹呈現青紫色,空氣悶熱,濕氣要流淌。百姓和萬物都感到煩躁不安,內臟又怎麼能承受得了呢?況且,淋病的症狀,也是陰血變化的表現。血液流失,就會氣血衰弱,所以月經就不會按時來潮。舊血無法排除,新血無法生成,如果不變成枯竭而死,又怎麼可能呢?倉公說想要懷孕卻無法得孕,是指沒有丈夫而導致內出之因。卻不知道有丈夫卻不能相處的爭風吃醋,以及有丈夫卻不能生育的“不夫”,這些都是外入之因。道理相同,但病機卻是一樣的,所以說都是同類病症。學生問道,女人沒有勞症,只有枯症,而且導致枯竭的原因,千古以來從未聽聞。夫子揭示了這個精妙的奧秘。

請記之注後。以與男子之勞症相為發明。余不能違。故並附於此。

四條,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裡虛也。

此言勞之根源。先由於陰虛之故。一句言色。二三四句言症。五六句言脈。皆一意也。蓋謂面者。臟腑精華之所聚。而其色者。陰陽氣血之所榮也。但氣為外充。血為內襯。如以素縞而裹朱紫之狀。殊覺蘊藏之無盡者。此氣血深厚之善色也。若面色單薄者。在女子。因其血室有盈虛消長之妙。

故不在例內。若男子。則自少至壯。俱以陰血為根蒂。而無所盛衰者。今面色單薄。是但有氣而血不足以襯之之象也。夫色薄既為血虛。而血虛之不足以自潤者。必借滋於外水。故知其主渴也。男子之血不當虛。而面色以血虛見。故知其必從或吐或衄而亡血也。渴與亡血。是就色薄句推出。

白話文:

請記住這段文字的註解,它與男性勞症的分析有關。我不能違背這些原則,所以就把它附在這裡。

四條原則:男性面色蒼白,主要表現為口渴和失血、突然氣喘、心悸,脈象浮,說明內虛。

這段話說明勞症的根源,最初是由於陰虛導致的。第一句說面色,第二、三、四句說症狀,第五、六句說脈象,都是一個意思。因為面部是臟腑精華匯聚之處,而面色是陰陽氣血滋養的結果。氣是外充的,血是內襯的,就像用白色布料包裹著紅紫色一樣,感覺蘊藏無盡,這是氣血充盈的健康面色。如果面色蒼白,對於女性來說,由於她們的血室有盈虛消長的神奇變化,所以不屬於此例。但對於男性來說,從少年到壯年,都是以陰血為根本,沒有盛衰之變。現在面色蒼白,說明只有氣而血不足以襯托,這就顯示血虛了。因為面色蒼白說明血虛,而血虛不足以滋潤自身,就必然需要依靠外來的水來補充,所以知道它會導致口渴。男子的血不應該虛弱,而面色卻呈現血虛狀態,說明一定會因嘔吐或鼻出血而失血。口渴和失血是從面色蒼白這句話推出來的。

喘悸。又就亡血句推出。蓋吐衄而亡血者。皆因心肺間之宗氣虛餒。而下焦之氣上衝。故血亦隨沖氣而出上竅耳。沖氣上突。故知其卒喘。宗氣上虛。故知其卒悸也。診其脈。若以浮見。則確為裡虛。而與色症相符矣。夫浮為浮出在外。而中無蘊藏之象。是先因上焦之氣空。

而致亡血。今又以亡血之故。而血虛於裡也。若非上服桂枝龍牡。及建中等湯。以填宗氣。下服瀉心湯。及腎氣丸等方。以救陰血。其能免於成勞而死乎。細按此條病機之初起處。原發根於宗氣上空。因而喘悸亡血。以致作渴而色薄。是當責在上焦之陽虛。而愚謂此言勞之根源。

白話文:

喘悸與亡血

喘悸,又與亡血症狀息息相關。凡是吐血、鼻出血而亡血者,皆因心肺之間的宗氣虛弱不足,而下焦之氣上衝,導致血氣隨衝氣一同從上竅流出。衝氣上突,所以知道病人會突然喘不過氣;宗氣上虛,所以知道病人會突然心悸。

診脈時,若脈象浮現,則確是裡虛,與病人面色、症狀相符。浮脈特點是浮出體表,而無內蘊之象,說明是因上焦之氣虛空,導致亡血。如今又因亡血,導致裡虛血虛。若不服用桂枝龍牡湯、建中湯等方劑來補充宗氣,也不服用瀉心湯、腎氣丸等方劑來救護陰血,病人如何能免於勞累而亡呢?

細細分析此條病症的病機,其初始發病根源在於宗氣上虛,進而導致喘悸、亡血,乃至口渴、面色蒼白。由此可知,病症的責任應當歸咎於上焦之陽虛。愚以為,這就是勞損病症的根本原因。

先由於陰虛者何也。蓋仲景之意。以為宗氣上虛。原非重症。凡驚駭憂思。以及大吐。俱能使心肺間。一時神損氣削而病此。倘填以桂枝龍牡及建中等湯。則實上以御下。復何沖氣下發。而致吐衄以亡血乎。惟是血既亡去。則氣無根蒂而氣益虛。氣虛而不勝任。此正勞之所由作也。

是宗氣上空為輕症。失治而致亡血為重症故也。色薄脈浮。兩頭是言診法。中間三症。是從色脈之診處。而逆推其病情。故曰主。主字。直貫三句。猶言主渴。主亡血。主喘悸之謂。

五條,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裡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

白話文:

陰虛的人,是因為宗氣上虛造成的,原本不是嚴重的病症。但如果因為驚嚇、憂思,或是大量嘔吐,導致心肺之間一時神氣受損,就會患上這種病。如果用桂枝龍牡湯、建中湯等來治療,等於是在上半身補充能量來控制下半身,又怎麼會出現氣上衝下,導致嘔吐吐血呢?只是血已經流失了,氣就失去了根基,氣虛更加嚴重,氣虛無法承擔重任,所以才會導致勞損。

宗氣上虛是輕症,沒有及時治療而導致吐血才是重症。面色蒼白、脈浮,這兩句是描述診斷方法,中間的三個症狀,是从面色脉诊推断出來的病情,所以叫作“主”,“主”字貫穿三句,就如同說“主渴”,“主亡血”,“主喘悸”一樣。

男子脈虛沉弦,沒有寒熱,呼吸短促,裡急,小便不利,面色蒼白,時常昏睡,伴隨吐血,少腹脹滿,這是勞損導致的。

人身上下兩焦。即易之太極圖也。上焦之陽氣具白象。而心臟之血。陽中之陰極也。下焦之陰精具黑象。而腎臟之氣。陰中之陽極也。黑白不相為用。而其所以牽引控制者。惟是兩極互胎。而相為消長於其際耳。比如男子以腎精為根蒂。腎主水而色黑。腎精下足。則癸黑充腴。

而其中壬白之陽極。積厚流光。由肝木之上升。而化為丙丁盛大之氣。輕便健立。施應無窮。復何病勞之有。若精衰極渺。則心肺間之宗氣。遂致短淺虧空。此樹木之根株不植。而枝葉自萎之理也。將一身之肢體。猶或不能自支。而況被之以勞乎。此病勞之所由作也。但勞之為病。

白話文:

人體上下分為兩焦,就像太極圖一樣。上焦陽氣象徵著白色,而心臟的血液則是陽氣中的陰極。下焦陰精象徵著黑色,而腎臟的氣則是陰氣中的陽極。黑白兩者互相作用,但能夠牽引控制它們的,只有兩極互相依存,並在彼此間消長。

就像男人以腎精為根基,腎臟主水,顏色黑色。腎精充足,則癸水充盈。而其中壬水陽氣極盛,積厚流光,從肝木上升,轉化為丙丁旺盛之氣,輕便健壯,應對無窮,又何必擔心疾病勞累呢?

如果精氣衰退極其微弱,那麼心肺間的宗氣就會變得短淺虛弱。這就像樹木的根基不穩固,枝葉自然枯萎的道理一樣。連自身肢體都無法支撐,又如何承受勞累呢?這就是疾病勞累的成因。然而,勞累本身也是疾病的根源。

其症多端。而其道路。不外乎四者。蓋勞則殘陽餒氣。反浮張於在上在外。而作煩熱。以致咽乾喉痛者。一也。勞則中氣內虛。不能鼓努傳送。因而大便艱難。小水不利。且兩便下停。而逆氣上乘胸中之空。遂致痰喘咳逆。吐血衄血等候者。二也。又勞則心氣上虛。欲得腎氣以自實者勢也。

腎虛不能從肝而順生。睡則由肺而逆責以吸之。夫心火之見腎水。為夫之象。心火之見肺金。為妻之象。因而夢接鬼交。每致遺泄者。三也。且勞則上焦之天氣。失包裹提挈之權。而精汁虛脫。更因泄注下空。而上中二焦衰薄之氣。乘機下陷。而為失氣洞利者。四也。悉此四者。

白話文:

這些症狀表現形式多樣,但根本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種:一是勞累導致陽氣不足、津液虧損,浮於體表,引起發熱、咽乾喉痛;二是勞累導致中氣虛弱,氣血運行不暢,導致便秘、小便不利,甚至出現痰喘咳逆、吐血衄血等;三是勞累導致心氣虛弱,需要腎氣補充,因此在睡眠時會出現夢遺等現象;四是勞累導致上焦氣虛,無法固攝精氣,導致精液外泄,並進一步引起上中焦氣虛,出現氣虛洞利。總結來說,這四種原因是導致各種病症的根本。

則自本條及後文十四條。其序症立方。針鋒逼對之精意。昭如日月矣。脈虛就微按而言。上面猶有一浮字在。於下沉弦字。便可見矣。夫虛脈為陰精內耗。弦脈為陽氣外削之診。今浮虛。是上焦之陽氣。空於無陰。沉弦。是下焦之陰精。餒於生陽。可知也。別以男子者。以婦人女子之浮虛沉弦。

為行經及經後之脈。則血虛於上。而氣削於下者。平脈。非病脈故也。但此浮虛、沉弦之脈。又與少陽受風邪而下逆。以致心下悸。而腹痛者相同。然系少陽。當往來寒熱矣。而今又無此。則其非少陽之邪可知矣。然則其所以短氣者。上虛逆動。而吸氣不能深入也。裡急。如有大便而不得。

白話文:

從這一條開始,以及之後的十四條,都講述了脈象的症狀、處方和針灸的精妙,如同日月般清晰明瞭。虛脈是指按下去感覺微弱,如果仔細觀察,還會發現脈象浮於表面;沉弦脈則是指按下去感覺沉而弦緊。虛脈代表陰精虧損,弦脈代表陽氣耗損。浮虛脈象代表上焦陽氣不足,沉弦脈象則代表下焦陰精不足,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對於男性而言,浮虛沉弦脈象代表的是正常的生理狀態,而對於女性而言,則代表行經或經後期間的脈象,也就是說,上焦血虛,下焦氣虛。平脈不是病脈,但浮虛、沉弦脈象也可能與少陽受風邪下逆,導致心下悸、腹痛相似,但少陽受風邪會出現寒熱往來,現在沒有這個症狀,所以可以確定不是少陽邪氣。至於短氣的原因,是因為上焦虛弱,導致呼吸逆動,吸氣不能深入;裡急則是指有便意卻無法排泄。

有小便而不利者。中氣虛而不能鼓努傳送也。面色白者。精血虛於內。而氣薄於諸陽之會也。時目瞑者。氣機之根蒂內疲。而神光時欲掩伏也。所以兼衄者。二便浮停而不下通。則沖氣上逆。而逼經血於巔頂也。少腹滿者。即裡急小便不利之義。而知關元氣海之轉運無權矣。

謂非房勞而下傷元精。上傷宗氣之所致乎。故曰勞使之然也。

六條,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此前條注中。所謂因勞而殘陽餒氣。反浮張於在上在外而作煩熱者也。浮為無底。大為無里。其脈浮大。皆陰虛而微陽浮越之診也。手足。指手心足心而言。以手足之心。為心腎之內應故也。煩則陰精虛耗。不能勝勞熱之自焚耳。春夏為天地生髮之時。精竭者。根株不足應枝葉之分榮。

白話文:

如果小便不順暢,是中氣虛弱,無法將小便向下輸送。面色蒼白,是精血內虛,氣虛弱,無法聚集陽氣。時常眼皮下垂,是氣機根源虛弱,神光時常想要隱藏。如果還伴隨鼻出血,是因為大小便停留不上不下,導致氣逆衝上,逼迫經血流向頭頂。少腹脹滿,指的是小便不順暢,代表著關元氣海的運行失調。

這些症狀並不是因為房事勞累導致元精受損,而是由於長期勞損、傷了宗氣所致。因此,這類病症叫做勞損之病。

這種病症的脈象浮大,手足煩熱,在春夏季節加重,秋冬季節減輕,屬於陰寒體質,精氣外泄,酸軟無力。

所謂因勞損而導致陽氣虛弱、氣血上浮,表現出煩熱的症狀。浮脈代表氣虛無根,大脈代表氣虛無里,所以浮大脈象都是陰虛陽浮的表現。手足指的是手心和足心,因為手心和足心是心腎的內應部位。煩熱是因為陰精虛耗,無法抵禦勞熱的灼傷。春夏季節是天地生髮的時節,精氣虛竭的人,根基不足,無法支撐枝葉繁茂。

故劇。秋冬為萬物歸藏之候。氣勞者。力役今始沐餘閒之暫息。故瘥也。陰者。指男子之前陰而言。前陰為宗筋。陽氣之根蒂也。勞則陽浮而不下貫。故陰寒。又勞則氣張而不下提。故無事而精脫自出矣。夫足脛為腎之府。而所以強立健行者。以精氣充之之故也。今陰寒。則陽氣不下充而削弱可知。

精自出。則髓不內實而酸熱又可知。既酸且削。其不能行也可必矣。

七條,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夫人之所以有子者。分陰陽有餘之化。而盛滿流行以種之者也。浮、為陰不能固。弱、為陽不能充。加之以澀。澀脈體短神散而機滯。故為無子之診。所以然者。因浮主陰虛。陰虛則精清而不厚。弱主陽虛。陽虛則氣冷而不溫。又澀、則射精過氣。常不及子宮故也。此條因病房室勞者。其精清而無醇厚之生氣。故推廣言之。而並及天生之精冷者。非論勞之正文也。蓋病勞者竟能有子。但殤於痘者十之七。殤於痞者十之三。有子與無子同耳。惟天生精冷之人。形如被宮刑而色青夭。脈果浮弱而澀。則真無子者也。余診視三十年中。試之屢矣。冠以男子者。因婦人女子浮弱而澀。為行經後三四日之善脈。正宜子之診故也。蓋經後三四日。其少火生氣之勢。初還於上、故浮。舊血去。而新血未復。故弱而澀也。

白話文:

因此疲倦。秋冬季節是所有事物都收斂的時候。氣力工作的人現在才開始享受一時的休息,所以痊癒了。陰指的是男性的前陰(生殖器)。前陰是宗筋,也就是陽氣的根本所在。如果疲倦,那麼陽氣就會浮在上面無法向下流動,因此會感到寒冷。此外,疲倦也會導致氣場擴大而無法向上提升,因此即使沒有性行為,精子也可能自行排出。腳踝是腎臟所在的部位,能夠站立和行走的原因就是因為精氣充足。如今感到寒冷,就表示陽氣無法向下充滿身體,從而出現衰弱的情況。

精子自行流出,骨髓就不能得到充分填充,同時也會出現痠痛發熱的症狀。既然如此痠痛並且衰弱,那就肯定無法走路了。

第七條:男性脈象浮弱而且帶有阻塞感,這代表他不會有孩子。他的精液清澈冰冷。人類能生育子女的原因,在於陰陽兩方都有充足的活力,並且可以流通到全身各處來孕育生命。浮脈表示陰部無法牢固地保持住;弱脈表示陽氣不足;再加上阻塞感,阻塞的脈搏較短小,活動受阻,因此這種情況下的診斷結果是他不可能有孩子。這是因為浮脈代表陰虛,陰虛意味著精液稀薄而不是濃稠;弱脈代表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意味著氣溫低而不暖和。另外,阻塞感表明他在射精過程中消耗掉太多的能量,通常不足以讓精子進入子宮。本條目中的例子主要是針對房事多、經常做愛的男人來說的,他們的精液清淡而缺乏豐富的生命力,因此我們進一步探討那些天生就有冷淡精液特徵的人。實際上,生病或疲憊的人仍然有可能懷孕,只是他們的孩子容易死於天花的比例高達十分之七,或者死於胸膜炎的比例高達十分之三。不管怎麼樣,這些人都可能有孩子,但是對於天生具有冷淡精液特質的人來說,他們的外貌就像受到宮廷懲罰一樣,皮膚呈藍灰色,脈搏浮弱且帶有阻塞感,那真的就是不孕不育的人了。我在三十多年的臨牀經驗中多次進行了測試。前面提到“男人”這個詞,是因為女性在月經過後的第三天至第四天之間,脈搏呈現浮弱且帶有阻塞感,這是一種適合作爲懷孕標誌的好脈搏。這是因為月經過後三天至四天之間,她的生命力正在逐漸恢復,並開始重新回到身體上方,因此脈搏會顯得比較輕盈。舊血液已經離開體內,新的血液還沒有完全補充回來,因此脈搏看起來較弱並且帶有阻澀的感覺。

八條,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穀、亡血、失精。

人身之陰陽。嘗相須以為用。陰為陽之根蒂。陽為陰之主令。陰虛則陽失根蒂而上衰。陽虛則陰無主令而下脫。精血者陰也。亡血失精。則陰傷而氣餒。氣餒不勝則勞矣。故勞之為症雖多。而其大概不越乎四種。曰房室勞。曰想勞。曰動作勞。曰失血勞而已。房室勞者。用藥相交。

或騰那勒馬。經久不泄。宗氣勞熱。汗淋胸背。已而元精下喪。則上氣又因下泄而益卑。是精與氣之標本兩傷矣。以妄為常而不知節。則精日損而氣日削。此一節趕成。又名女勞色勞者。十居其半焉。想勞者。目有所見。心有所思。魂蕩神揚。一往不返。甚至叫真真於畫上。

白話文:

那些失去精神的人,小腹部緊繃,生殖器寒冷,眼睛昏花,掉髮,脈搏非常微弱緩慢,可能是因為吃冷食、出血和失去精神所造成的。人體中的陰陽互相依存並發揮作用。陰是陽的根本,陽是陰的命令。如果陰虛不足,那麼陽就會失去根本而向上衰退;如果陽虛不足,那麼陰就沒有主人命令而向下脫離。精血屬於陰性物質,如果出現出血和失去精神的情況,就會導致陰受傷害並且氣力減退。因此,雖然疲倦的症狀有很多,但大致可以分為四類:性生活過度引起的疲倦、思想上的疲倦、活動引起的疲倦以及出血引起的疲倦。性生活過度引起疲倦的人,使用藥物來進行交合,或者在騎馬時控制自己不要射精太久,這樣會使宗氣受到影響而出現燥熱出汗等情況,在之後元精也會流失,使得上部的氣更加低下。這就是精和氣兩個方面都受到了損害。如果把這種行為當作正常的事情而不加以限制,那麼精液會逐漸減少,氣力也會逐漸削弱。這是第一個原因,也被稱為女性疲倦或者是色情疲倦。思想上的疲倦是指看到某些事物後產生的想法和思考,讓靈魂和精神無法集中,一直向前走,甚至是在畫像上呼喚「真真」。

幻見容顏。擬燕燕於懷中。虛聞鬒髮。初則心馳而氣亡。因之關開而精滑。及陰虛於下。而上氣之不可復問者。亦十居其一也。動作勞者。大抵俱根於房勞。但精氣雖虛。尚未至於枯竭耳。或以簿書鞅掌等類。而傷其神氣。或以支持鼓努等類。而傷其膈氣。下焦逆動。而致痼痰久嗽者。

亦十之三也。失血勞者。其人之精氣。原無虧損。因一時之驚恐憂思。以及大嘔大吐等類。損削其胸中之神氣。則上焦以空虛而招下焦之來侮。於是風起水湧。血隨沖氣而上行。從肺管胃脘而直出濁道者。則見於吐。從兩脅及經絡而旁出清道者。則見於衄。成盆成碗。而不可遏者。

白話文:

看到一個人的容貌和聲音,就像在懷裡擁抱小鳥一樣美好;聽到黑亮的頭髮,就感到虛弱。開始的時候,心中浮現了許多想法,導致精神消失、情緒失控,甚至影響到身體健康。如果下半身出現陰虛的情況,那麼上半身的問題也很難解決。

做事情過度疲憊的人,大多都是因為性生活不節制所造成的。雖然他們的精神和元氣已經有所耗損,但是還沒有達到乾涸的程度。

有些人因為工作繁忙或者為了維持生計等原因,會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害。有些人可能會因此而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

另外一些人可能原本就有出血的病史,但是在受到某些刺激後(例如恐慌、悲傷等等),就會引起胸部的神氣受損,進而引發血液向上流動的反應。這種情況通常會伴隨著呼吸困難、喉嚨痛癢等症狀,並且有可能通過口腔或者鼻腔排出大量鮮血。這些症狀往往非常嚴重,而且很難控制。

以虛吸實張。兩就之勢使之也。然精血俱為陰類。以養陽氣者。亡血以泄氣。與失精而泄氣者相同。故其致勞亦同者。亦十之一也。前第四條。所謂亡血之勞也。下條所言。想勞也。此特言房室之勞耳。家。指夙病而言。猶風家淋家瘡家衄家之義。失精家。凡多欲及夢遺滑脫者皆是。

少腹應天地之黃泉。陽氣虛於上。而肝腎之虛寒。凝斂於黃泉之下。不得陽氣以自和。故殊覺切責而弦急也。陰頭寒者。陽虛而不能下充外貫也。目為水火之雙苗。故流動光明並見焉。眩者。水虛不能攝火。而微明几几有上脫之象也。發生於血而固於氣。血短氣脫。故落也。

白話文:

當一個人身體虛弱時,如果受到外界環境或事物的影響,就會使病情加重。然而,精液和血液都是屬性質較冷的物質,用來滋養人體中的陽氣。因此,如果失去大量的血液或是失去精液,都會導致人體內的氣力流失,這就是為什麼會感到疲倦的原因之一。在前面提到的第4個症狀中,這種情況被稱作「因出血而產生的疲憊」。接下來的一段話則是在描述因為過度使用房事而引起的疲憊感。「家」這個詞是指已經患有某種疾病的患者來說的,例如風濕、尿路感染等疾病。「失精家」指的是那些經常有慾望或者做春夢的人,這些人都可能會出現精液流出的情況。

小腹部的位置就像地下的泉水一樣,如果上面的陽氣不足,下面的肝臟和腎臟也會變得虛弱寒冷,無法得到足夠的陽氣來保持平衡。所以人們常常感覺到疼痛和緊繃。

如果人的生殖器部位感到冰冷,那可能是由於陽氣不足,無法向下傳遞到外部器官所致。眼睛是水和火兩個元素共同生長的地方,所以在這裡可以看到明亮的眼睛和靈活的眼珠。如果有眼花的現象,可能表示水分不足,無法控制火焰的力量,使得火焰向上飄散而出現了漂浮的景象。

最後一段話的意思是說,所有的生命都源於血液,並且固定在氣息之中。如果血液減少,氣息消失,那麼生命的結束也就不可避免了。

脈極虛。即芤遲是也。芤為有表無里。血虛之應。遲為去不易來。氣虛之應。芤而兼遲。血氣兩虛。故曰極虛也。清穀者。完穀不化之謂。亡血兼吐衄而言。此條原是專論失精之脈症。而並及清穀亡血者。以泄瀉日久。胃中精汁消亡。而悍氣日削。既與失精家之脈症相同。且精血之在人身。

其象如天地之水。精為地軸中之暗泉。血為江河中之明脈。原有貫通依輔之妙。此亡血家之脈症。亦與失精家同。故推廣言之耳。

九條,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白話文:

脈搏非常弱,就是指“芤”和“遲”。 “芤”是指只有表面沒有內部,這是血液不足的反應;“遲”是指不容易回復,這是氣力不足的反應。如果同時出現“芤”和“遲”,則表示血液和氣力都缺乏,所以稱為“極虛”。

“清穀”的意思是食物不能消化。“亡血”指的是出血或嘔吐帶血的情況。這段文章原本是在討論失去精神(失精)時的脈像和症狀,但又提到了“清穀”和“亡血”,因為長期腹瀉會導致胃中的液體流失,使身體變得更加虛弱,這種情況下的脈像和症狀與失精相似,而且人體內的精華和血液之間也有著相互聯繫的作用。

“九條”指出,當脈搏呈現出輕度緊張、跳動緩慢以及浮現等特徵時,男性可能會發生失精,女性可能做性愛夢。治療方法可以使用桂枝龍骨牡蠣湯。

桂枝龍骨牡蠣湯方,桂枝,龍骨,牡蠣,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此言兩寸口之脈也。水茐名芤。即今之野菩薺草也。上下兩旁俱有脈。按之中空、如芤草之狀。故曰芤。左寸見芤。是心中藏血虛短之診。動者。以實乘虛而擊撞之。則虛者自動。左寸見動。是心血短而心氣上虛。下氣逆乘而擊撞之之象也。微者。陽氣虛餒。不能鼓滿之應。

右寸見微。是肺中真氣衰頹之診。緊即弦緊。其臟應肝。其氣應木。右寸見緊。是胸中之陽。不足以御下。而肝木以陰寒之氣上侵陽位也。夫心藏神。肺藏魄者也。脈得芤而心血虛。則神不安於其宅。脈得微而肺氣虛。則魄不寧於其居。又得動緊之下氣湊之。凡五臟之氣。相見於魂夢。

白話文:

桂枝龍骨牡蠣湯的藥方:桂枝、龍骨、牡蠣、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將以上七味藥材,用水七升,煮至三升,分三次溫熱服用。

「兩寸口之脈」指的是手腕上的脈搏。「水茐」又名「芤」,就是現在的野薺草,上下兩旁都有脈絡,按壓時感覺空虛,就像芤草的樣子,所以稱為「芤」。左寸脈出現芤象,表示心臟裡藏的血虛弱不足。脈搏跳動,是因為實氣乘虛而衝擊虛弱部位,導致虛弱部位產生運動。左寸脈跳動,表示心血不足,心氣虛弱上浮,下氣逆流向上衝擊所致。脈搏微弱,則表示陽氣虛弱不足,無法鼓滿充盈。

右寸脈出現微象,表示肺部真氣衰退。緊脈即弦緊脈,與肝臟相應,與木氣相應。右寸脈出現緊象,表示胸中的陽氣不足以抵禦下方寒氣,肝木以陰寒之氣向上侵犯陽位。心臟藏神,肺臟藏魄。脈象出現芤,心血虛弱,則神靈不安於心宅。脈象出現微,肺氣虛弱,則魄靈不安於肺府。再加上脈象有跳動、緊縮,下氣衝擊的現象,綜合來看,五臟之氣相互作用,影響到魂魄,表現在夢境中。

除虛勞者無生我我生之順境。其所勝所不勝。以及比和者。皆夫妻子女之象也。況因種妄情。緣生幻境。如影隨形。此男子失精。女子夢交之道也。主本湯者。以號召陽精陽氣之桂枝湯。填心肺之空。所以責其芤脈微脈也。加龍骨者。取其鎮重而通山龍之靈脈。所以寧其心神肺魄也。

加牡蠣者。以動脈、緊脈。為下陰上乘之診。故以沉潛招攝之性。斂伏其沖氣耳。不啜熱粥如桂枝湯之服法者。恐汗泄上焦之陽精陽氣故也。七味藥中。凡鬼交夢接。而致下泄下脫者。九轉還丹。不足以擬其神妙。真聖人之奇制。而其如千百年之不識何哉。

十條,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善盜汗也。

白話文:

要治療虛勞的人,必須考慮到他們被其他事物影響的情況,包括那些能夠對自己產生好處或壞處的事物,以及與自己的關係密切程度等。這些都是家庭親屬之間的形象反映。而且由於種下了錯誤的感情,因此會出現虛假的環境,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這是男性失去精神力量,女性做著夢的原因所在。主治這種情況的是“主本湯”,它使用了能喚醒陽精陽氣的桂枝湯來填充心臟和肺部的空白,從而使浮躁的心跳變得穩定下來。加入龍骨是因為它的重量大且具有連接著山龍的靈魂的力量,可以安撫心神和肺部的精神。加入牡蠣則是為了調節下腹部和上胸部之間的平衡狀態,使其保持在一個適當的位置。服用桂枝湯時不能像通常那樣喝熱粥,這主要是擔心汗水會洩露掉上半身的陽精陽氣。在所有七個成分當中,如果有人經常做著鬼交或者夢交的事情,導致下半身漏出或者掉落的話,那麼即使是九次煉製而成的仙丹也不能夠完全解決這個問題。真正的聖人的奇特創造力已經超越了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但是對於這樣的一件事情,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呢?另外,在正常的男人身上,如果脈搏虛弱細小,就容易出汗。

平人。注見前。脈虛。為陰血不充。脈弱。為衛陽不實。氣削於外。則細。陽衰於裡。則微。夫既為無故之平人。而見此虛弱細微之脈。則其命門之火。既虛於裡。而其衛外之陽。復衰於表。合之無故血虛。豈非氣不能外固。因而汗越之所致乎。故知善盜汗也。蓋陽氣者。晝行於表。

夜行於里。寤則衰陽猶有把持之勢。寐則盡情內伏。而護衛之氣解散。且陽氣內伏。又蒸其虛陰於外。故汗出如盜矣。

十一條,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俠背行。苦腸鳴。馬刀俠癭者。皆為勞得之。

脈大。即前第三條脈大者為勞之義。女以七七為期。男以八八為期。人年五六十。是天癸已衰之候。其脈漸當微小為順。若病脈大。則與年五六十不相符矣。此必精血竭於裡。而虛陽以無輔而外鼓之所致也。痹病。注見胸痹血痹。皆陽虛之候。背行者。除中行督脈外。其左右凡四行。

白話文:

普通人,前文已有说明。脉虚,是因为阴血不足;脉弱,是因为卫阳不强。气力不足而散于外,脉象就细;阳气衰弱而藏于内,脉象就微。如果本来身体健康,却出现虚弱细微的脉象,就说明命门之火已经虚弱,卫外之阳也衰败。再加上没有原因的血液虚弱,肯定是因为气不足以固守外邪,导致汗液外泄。所以可以知道这是盗汗。因为阳气白天运行于外,晚上运行于内,醒来的时候,衰弱的阳气还有点力量可以控制,睡着的时候,阳气就完全潜伏于内,而护卫身体的阳气也就随之散失。而且阳气潜伏于内,又会将虚弱的阴气蒸发到体外,所以才会盗汗。

人到五六十岁,如果患病时脉象很大,而且有痹病、背痛、肠鸣、瘿病等症状,都是劳损造成的。

脉象很大,就是前面第三条所说脉象大的含义,指的是劳损。女子以七七为期,男子以八八为期,人到五六十岁,天癸已经衰退,脉象应该逐渐变小才是正常。如果患病时脉象很大,就与五六十岁的年龄不相符了,这肯定是因为精血内耗,虚弱的阳气无法得到辅佐,而外鼓的结果。痹病,前文已经解释过,胸痹、血痹都是阳虚的症状。背痛,除了正中的督脉之外,左右两边还有四条经络。

俱太陽之經也。夫陽胎於陰。氣根於血。裡虛則表氣亦虛。今雖以無輔而虛陽外鼓。然其衛氣。終不能勻滿。太陽者衛氣之所會。故知其背行必有痹處也。凡人飲食。必得呼吸之氣以壓之。而後能下於喉嗓。中氣充足者。飲食既下。托住客氣。而還為飽噯者常也。今氣虛於胸分。

不能上送客氣。而與飲食同入於胃。而下歷於腸。客氣走注於空虛之腑。故苦腸鳴也。馬刀者。尖長而形似之。故名。俠與挾同。言挾於腋下也。癭者。如槐柳楷木。舒發之性不暢。而凝結為繁絲亂綹之癭瘤也。言尖長如馬刀之癭瘤。挾於腋下之謂。蓋氣勞則生虛熱。而肝膽之逆氣。

白話文:

太陽經脈與陽氣、血液息息相關,內虛則外氣亦虛。雖然現在表面上看來陽氣旺盛,但衛氣始終不足,太陽經脈是衛氣聚集之處,所以背部一定會有痺痛。人體飲食需要呼吸之氣壓制才能順利下咽,中氣充盈的人,飲食下咽後,會被氣托住,產生飽嗝。如今氣虛於胸,無法上送客氣,客氣便與飲食一同進入胃,再流入腸道,客氣流入空虛的腑臟,所以會出現腸鳴。馬刀癭,形狀像馬刀,尖長,位於腋下。癭,像槐樹、柳樹、楷樹,因氣機不暢而凝結成繁絲亂綹的腫瘤。馬刀癭,就是長得像馬刀一樣的腫瘤,位於腋下,是因為勞累導致虛熱,肝膽逆氣所致。

無陽神以沖和化導之。則結為頑核。久而皮潰。不可完合矣。皆字。指痹及腸鳴、並俠癭而言。三者皆氣虛之症。故曰皆為勞得之。此及上文盜汗一條。言虛勞之先見。而為輕症外症者。

十二條,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

氣微於裡。則脈沉。氣削於外。則脈小。氣衰於伏。而不能續鼓。則脈遲。脫氣。非與里陰離脫之謂。如水乾脫岸。果乾脫殼之義。蓋氣在人身。充周遍滿。如黏連於四塞者。常也。今其脈里微外削。而几几有不易連續之勢。則其氣短淺。而不及於軀殼之四塞。如水脫岸。果脫殼之象。

白話文:

沒有陽氣來溫煦調和,就會凝結成頑固的腫塊,時間久了就會潰爛,無法癒合。這裡的「皆字」,指的是痺症、腸鳴和癭病,這三種疾病都是氣虛的症狀,所以說都是勞累所致。這段話和上面提到的盜汗,都是虛勞的早期徵兆,屬於輕微的外在症狀。

脈象沉細遲緩,叫做脫氣。患者走路時會喘不過氣,手腳冰冷,腹部脹滿,嚴重時會腹瀉,吃下去的食物也無法消化。

內裡氣虛,所以脈象沉;外在氣虛,所以脈象細;氣虛衰弱,無法連續流動,所以脈象遲。脫氣,並不是指裡面的陰氣脫離,而是像水乾枯離開河岸、果實乾枯脫離果殼一樣,氣虛脫離了身體。通常,氣應該充盈全身,像黏附在四肢百骸一樣,這是正常的。現在脈象沉細遲緩,而且脈搏微弱,幾乎要斷斷續續,說明氣虛不足,無法到達全身,就像水乾枯離開河岸、果實乾枯脫離果殼一樣。

故名脫氣。夫疾行之所用者。宗氣也。氣脫於胸中。而不及上接。故疾行則喘聲如喝矣。此就脈沉者之不能上充而言。手足為陽氣之充。氣脫於四末而不及外貫。故逆寒也。此就脈小者之不能旁鼓而言。脾氣虛而疲於運化分布。故腹滿。失分布之甚者。則水穀不別而溏泄。失運化之甚者。

則食不消化而清穀矣。此就脈遲者之不能健運而言。仲景之言脈症相對處。其細密每如此。

十三條,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注見血門。此條凡三見。入血門者重亡血。入此者重失精。入婦人門者重半產漏下。其義則一也。

白話文:

所以叫做脫氣。疾行需要宗氣,氣脫離胸腔,無法向上接續,所以疾行就會喘得像喝氣一樣。這是因為脈沉無法向上充盈。手足是陽氣充盈的地方,氣脫離四肢,無法向外貫通,所以逆寒。這是因為脈小無法向外鼓動。脾氣虛弱,運化和分布都疲乏,所以腹滿。分布嚴重不足,就會水穀不分而溏泄;運化嚴重不足,就會食不消化而清穀。這是因為脈遲無法健運。仲景的脈症對照,其細微之处往往如此。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叫做革。婦女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這屬於血門範疇,此條出現三次。入血門者重亡血,入此者重失精,入婦人門者重半產漏下,其意義是相同的。

十四條,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精血虛於裡與下。則陽氣餒於上與外。氣不能勝勞。此病勞之因也。自第一條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三句。言勞之由來。除卻一條二條。被微風而言血痹之外。其三條言勞之脈。四條言失血以致勞之色。五六兩條。又兼言勞脈勞症。七八兩條。推言所以骨弱而致勞之故。九條言失精之治例。

白話文:

虛勞、裡急、心悸、鼻出血、腹痛、夢遺、四肢酸痛、手足發熱、咽乾口燥,這些症狀可以用小建中湯來治療。

小建中湯的藥方:桂枝(去皮,三兩)、芍藥(六兩)、甘草(炙,三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膠飴(一升)。

將以上六味藥材用七升水煮,煮至三升,去渣,加入膠飴,用小火慢慢煮至溶解。溫熱服用,每次一升,每日三次。

精血虛弱,則陽氣不足,氣力不足以應付勞累,這就是虛勞的病因。從第一條「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開始,就說明了虛勞的病因。除了第一、第二條關於血痹的描述之外,第三條講述虛勞的脈象,第四條講述失血導致的虛勞面色,第五、第六條同時描述了虛勞的脈象和症狀,第七、第八條推斷了骨弱導致虛勞的原因,第九條講述了夢遺的治療方法。

十條。十一條。言勞之外症。十二條。言勞之裡症。十三條。又廣言男女上虛下脫之脈。自此條至後文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共五條。雜言三焦因虛成勞之症。並其治例。故俱直序之曰虛勞也。裡急者。呼吸喘急於里之謂。蓋上虛而逆氣乘之。故使吸氣不得深入而喘急也。

悸。詳驚悸下衄。注見血門。並本篇四條面色薄注。皆上虛下實之候也。腹中痛者。上中二焦之陽氣虛微。不能沖和化導。故致急迫之痛也。夢失精者。詳九條注。以上四句。凡五症。就陽分氣分之標。著勞字一邊而言。四肢痠疼者。陰氣暴虛。陽失所輔而不能獨行。停阻於四肢骨節之縫。

白話文:

勞累過度除了外在症狀,還有內在症狀。除了勞累,還需注意男女虛弱的脈象。接下來的五條講述三焦虛弱導致勞累的症狀和治療方法,統稱為虛勞。呼吸急促是指氣息急促,這是因為上虛逆氣上衝,導致吸氣不順暢。悸動,詳見驚悸下衄的註解,也見於血門,以及本篇第四條面色薄的註解,都是上虛下實的表現。腹痛是上中焦陽氣虛弱,無法調和氣血,導致急迫的疼痛。夢遺,詳見第九條註解。這五種症狀都是陽氣虛弱的表現,屬於勞累範疇。四肢痠痛是陰氣驟虛,陽氣失去輔助,無法正常運行,停留在四肢骨節縫隙中造成的。

故生虛熱而痠疼也。手足煩熱。亦指手足心而言。以勞宮、湧泉。為手足少陰之應。虛陰不足濟膏火之自焚耳。咽乾口燥者。真陰大虧。脾肺無遊溢之化也。以上三症。就陰分血分之本。著虛字一邊而言。小建中湯義。雖見傷寒門桂枝湯。及本湯下。但其方意微妙。後人不得整片神理。

徒將逐味藥性。刻舟求劍。致使壽世金丹。活人甘露。如同泥沙襪線。毫無黏連控制。因令棄而不用。良可悲悼。故不避饒舌。重複剖之。所祈同志仁人。細認虛勞一症。初則起於陰虛而陽餒。繼則成於上空而下脫。再將此方原屬填上氣以控下陰。蒸陽精以滋陰液之意。大聲疾呼。

白話文:

所以會生出虛熱而痠痛,手腳發熱,指的是手腳心發熱,勞宮、湧泉穴是手足少陰經的反應,虛陰不足以制止內熱自行焚燒。咽乾口燥,是真陰大虧,脾肺失去滋潤作用。以上三種症狀,都是從陰血的本質出發,著重說明虛弱的一面。小建中湯的藥理,雖然在傷寒門桂枝湯和本湯的注釋中有所提及,但其方意深奧微妙,後人無法完全理解其精髓。

只是單純地研究藥物的性質,如同刻舟求劍,使原本可以延年益壽、救治病人的藥方,變得毫無用處,如同泥沙襪線,毫無黏連控制。因此,很多人就放棄使用它,實在令人感到悲痛。所以,我必須重複說明,希望同道仁人能夠仔細認識虛勞這種疾病,初期是由於陰虛而陽氣不足,接著發展成上虛下脫。這個方子的本意,是填補上焦之氣,控制下焦之陰,蒸發陽精,滋養陰液,我希望大家能夠大力呼籲,重視這個道理。

俾千萬人知而用之。得天下後世之病此而鮮夭折者。是僕之所深願也。夫人身宗氣。比之碧落真陽。其盛滿流行之用。所以中主寰區。包裹宇宙。提摯地軸。鎮靜妖氛者也。此氣稍被虛劫。先則水土下脫。大地深陷。而不可數計。後則妖水突泛。載土上浮。地闔天位。則氣迫而散矣。

故宗氣於人。為有生之大寶。空虛則為善飢。為心跳。及動搖。為忙亂無奈者。皆所謂悸也。上空而下氣乘之。輕則為暈眩。為胃脘膨悶。為兩脅䐜脹。為二便不幹而難。不癃而短。為耳聾目赤而齒痛損落。重則為善驚。為上氣喘促。為吐衄亡血。凡此、皆不足以御下之候也。

白話文: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千萬人知曉並加以運用,讓後世之人因為了解這些道理,而減少夭折的情況,這是我的衷心願望。

人體的宗氣,如同天上的太陽一般,它充滿活力,流動不息,如同天地運行一樣,維持著宇宙秩序。宗氣居於人體的中間,包裹著宇宙,支撑著地球,鎮壓著邪氣。如果宗氣稍有虛弱,就會導致水土下沉,大地深陷,無數生命因此消失;接著邪氣就會泛起,土地上浮,天地顛倒,宗氣被迫散失。

所以,宗氣對於人體來說是生存之本,至關重要。如果宗氣虛弱,就會出現容易飢餓、心跳、身體晃動、心慌意亂等症狀,這些都是所謂的「悸」;如果上部虛弱,下部氣勢就會乘虛而上,輕則會出現頭暈、胃脹、兩肋脹痛、大小便不暢、耳聾眼赤、牙痛掉牙等症狀;重則會容易驚恐、喘不過氣、吐血流鼻血等,所有這些症狀都說明了宗氣不足,無法抵禦下部邪氣的侵襲。

其或為氣利。為泄瀉而完穀不化。為便血尿血。為失精。婦人為崩淋帶漏。為小月。此又不能以氣上提之變也。仲景窮理格物。深知木中之桂。辛甘而溫。得天地東方生氣之正。而其嫩枝尤具尖穎銳發之勢。而為少火生氣。溫暖輕靈之妙藥也。取以填補胸中之陽。允為至品。

但以辛甘而溫。其性飄忽。走不而守。故倍加酸斂而內行下走之芍藥。監而制之。使不得任性發越。而留之在中矣。然芍藥之力。既藉之以內行。又恐乘之而下走。則失胸中陽位之部。故佐甘草之甘以守中者。猶為未足。復重加膠飴之甜。托住其下走。則確在中焦以上。而無可挪動矣。

白話文:

這可能是由於氣虛所致。表現為腹瀉、消化不良、便血、尿血、遺精。婦女則可能出現崩漏、帶下、月經不調。這些症狀不能單純用氣上提的方法來改善。

張仲景精通醫理,深知桂枝的特性。它性辛甘溫,具有天地東方生氣的特性,而其嫩枝更是尖銳有力,猶如少火生氣,溫暖輕靈,是填補胸中陽氣的極佳藥物。

但桂枝性辛甘溫,藥性飄忽,容易散失而難以守住。因此需加入酸斂內行下走的芍藥來制約它,使其不至於任性發散,而留存於中。然而芍藥之力,既能內行,又恐會乘勢下走,導致胸中陽氣不足。因此再輔以甘草的甘味來守中,但仍嫌不足。最後再加入膠飴的甜味來托住下行之勢,才能確保藥效確實在中焦以上,而不至於移位。

然後佐以辛溫而通神明之生薑者。所以擴充桂枝之量。而使勻滿心肺之夾空也。佐以甘溫而多津液之大棗者。所以補救桂枝之偏。而使滋潤胸中之陽液也。夫氣充則能送形質之便溺於下行。尤能提神氣之精汁而下固。津生。則能遊溢其精氣而上作甘泉。尤能遠被其恩膏而外通手足。

六味藥中。彼此串插。如魚鱗之相錯。如雲錦之互旋。豈逐味散解者所能盡其奧耶。本方之建中氣。猶為易見。以所用多陽藥故也。至其並主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三症。皆系陰虛之候。夫以陽藥而治陰虛。大是奇創。不知大棗甘黏難燥。膠飴為米麥之真液。得薑桂辛溫之性。

白話文:

因此,再加入辛溫通神明的生薑,擴充桂枝的份量,使心肺之間的空虛得到填補。又加入甘溫且富含津液的大棗,補救桂枝的偏性,滋潤胸中的陽液。氣充盈就能順利將身體的廢物排出,更能提升神氣的精華向下固守。津液生成,就能滋潤精氣向上運行,如同甘泉滋潤,更能將恩澤遍布四肢。

六味藥彼此相互配合,如同魚鱗交錯,如同雲錦交織,豈是單獨分析藥性就能完全理解其奧妙的呢?本方主要功能是健中益氣,因為使用的藥材多為陽藥。至於它還能治療四肢痠痛、手足煩熱、咽乾口燥等症狀,這些都是陰虛的表現。以陽藥來治療陰虛,實在是奇思妙想。因為大棗甘甜黏膩不易燥熱,膠飴是米麥的精華,加上薑桂的辛溫特性,就能發揮神奇療效。

以呵噓蒸發之。則其陰津以陽液之化導。而流行鼓動矣。

十五條,虛勞。裡急。諸不足。黃耆建中湯主之。

黃耆建中湯方,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膠飴(一升),黃耆(一兩半)

上七味。以水七升。先煮六味。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氣短胸滿者。加生薑。腹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

裡急有三候。皆陽氣虧空之故。一則宗氣上虛而下陰乘之。以致吸氣不能深入。而喘急也。一則腹中為陰位。不得陽氣以溫和化導之。而殊覺弦急也。一則上氣不能傳送。因而大便不暢。嘗若有墜急之象也。諸不足者。俱就陽氣而言。蓋指胃分之悍氣。胸分之宗氣。及表分之衛氣。

白話文:

運用呵氣的方式使陰津蒸發,這過程依靠陽液的化導和流通鼓動。虛勞、裡急、諸不足等症狀,可以用黃耆建中湯治療。

黃耆建中湯的藥方包括桂枝、芍藥、甘草、大棗、生薑、膠飴、黃耆七味。以水煮沸六味藥後,取三升藥汁去渣,再加入膠飴,用微火慢慢熬化,溫服一升,每天三次。氣短胸滿者加生薑,腹滿者去棗加茯苓。治療肺虛損不足、補氣時,可加入半夏。

裡急有三種情況,都是因為陽氣不足造成的。第一種是宗氣上虛,下陰乘之,導致吸氣不足,喘急。第二種是腹中為陰位,缺少陽氣溫和化導,感覺弦急。第三種是上氣不能傳送,導致大便不暢,感覺墜急。諸不足是指胃分悍氣、胸分宗氣和表分衛氣的不足。

諸樣不足之謂。主本湯者。建中之義已見。加黃耆者。以黃耆之走氣分。其功用有三。住氣一也。提氣二也。固氣三也。以建中之全力。得黃耆為主。而溫胃蒸胸以及走表而固密之。不特本條裡急等之三症。並諸氣虛餒者。俱可愈於溫和勻滿之治。且前條所云馬刀俠癭及盜汗者。

亦可化導而提攝之矣。仲景以末後一方。總補諸條之有脈症而無方治者。其變幻之文例每如此。氣短胸滿者。胸中之氣虛。而下氣衝之。故胸滿。胸滿故吸氣艱於下引而短也。生薑能填宗氣而安下逆。故加之。棗性浮膩。而實中氣。故腹滿者去之。然腹滿者多系脾濕。故加滲濕之茯苓也。

白話文:

各種不足的症狀,稱為“諸樣不足”。“建中湯”的作用已知,加入黃耆是因為黃耆走氣分,有三個作用:留住氣、提振氣、固護氣。藉由建中湯的藥力加上黃耆,可以溫暖胃部、蒸散胸中鬱氣,並走表固密。不只是本條所提的裡急、等三種症狀,所有氣虛不足的症狀,都能透過溫和、均勻、充實的治療方式痊癒。而且前條所述的馬刀俠癭及盜汗,也能透過藥物化解、提攝。仲景用最後這一味藥,總結了所有有脈象但沒有治療方法的症狀,他變化的藥方總是如此。氣短胸滿的人,胸中之氣虛弱,氣逆衝擊胸部,導致胸滿。胸滿就會吸氣困難,吸氣短促。生薑可以填補宗氣,安撫下逆之氣,所以加了生薑。大棗性浮膩,能充實中氣,所以腹滿的人要除去。然而腹滿多是脾濕所致,所以加了滲濕的茯苓。

療肺虛損不足。用此湯以補氣者。加半夏。非以半夏功能補氣之謂也。蓋肺虛不足。下氣必乘虛而上逆。不加降逆之半夏。則藥氣與所沖之客氣。互爭胸分。而䐜脹喘促之候見矣。

十六條,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

腎氣丸方

熟地(八兩),山茱萸(四兩),桂枝(一兩),附子(一兩炮),薯蕷(四兩),白茯苓(三兩),澤瀉(三兩),丹皮(三兩)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白話文:

治療肺虛損傷不足,用這副湯藥來補氣,要加入半夏。不是因為半夏本身有補氣的功能,而是因為肺虛不足,下焦之氣必然趁虛而上逆,如果不加入降逆的半夏,藥氣與衝上來的邪氣就會互相爭奪胸部,於是就會出現胸悶、氣喘、呼吸急促的情況。

虛勞、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可以用八味腎氣丸來治療。

八味腎氣丸的藥方:

熟地八兩,山茱萸四兩,桂枝一兩,附子一兩炮製,薯蕷四兩,白茯苓三兩,澤瀉三兩,丹皮三兩。

以上八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五丸,用酒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腰為腎之府。腎精竭而腎氣虛。不能自強。故痛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俱有二義。蓋少腹為陰位。腎氣虛而無陽和以化被之。則陰氣凝切而拘急。膀胱為腎之府。腎氣虛。而主令傳化之機自滯。故不利也。又胸中宗氣。其先天受之於腎。其後天養之於胃。腎精短而氣自餒。

既不能授氣於胸。胃無命門之底火。而其腐熟水穀之化。又不能生悍氣以上供之。則胸中之陽光衰薄。不能溫照九地。故少腹拘急。不能分布黃泉。故小便不利也。細按方意。始知其名雖腎氣。實所以補氣源而上引之。以填心肺之夾空者也。仲景之意。蓋謂諸氣之虛。由於命門之火衰薄。

白話文:

腰是腎臟的府邸,腎精耗竭導致腎氣虛弱,無法自我滋養,因此會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都有兩個含義。少腹是陰位,腎氣虛弱,沒有陽氣溫煦化解,就會陰氣凝結而拘急。膀胱是腎臟的府邸,腎氣虛弱,負責傳導轉化的功能就會停滯,所以小便不利。此外,胸中的宗氣,先天源於腎臟,後天則由胃臟滋養。腎精不足,氣就自然衰弱,無法輸送氣至胸腔,胃也缺少命門的底火,食物的消化吸收就無法生成陽氣供應胸腔。這樣一來,胸中的陽氣就會衰微,無法溫暖九個部位,所以少腹拘急,無法滋養全身,所以小便不利。仔细推敲方剂的用意,才明白虽然名为补肾气,实际上是补充气源,引导它向上,用来填补心肺空虚之处。仲景的意思,应该是指各种气虚,都是由于命门之火衰弱造成的。

而命門之虛。又因精血枯竭之所致。故用熟地黃為君以補腎精。山茱萸為佐以補肝血。縮用炮附桂枝於精血藥內者。先則取其從陰而下行。終則資其蒸水以化氣也。佐薯蕷者。尤有妙義。蓋峻補下焦之精血。而並益其氣。苟不培中焦之土以鎮之。則肝腎之賊陰衝起。而喘咳等候必見。

譬諸天地。上氣下水。其間惟大地為之中隔。故癸水安於黃泉之下。而癸中之壬。方能化氣以與太虛之清陽。氤氳充塞之理也。至於茯苓、澤瀉。又所以佐薯蕷之功。而滲泄癸水之渣質耳。牡丹、花當穀雨。故名穀雨花。得從厥陰而透達少陽之正性。其皮更為行津走氣之路。

白話文:

命門虛弱,往往是因為精血枯竭造成。因此用熟地黃為主藥補腎精,山茱萸為輔藥補肝血,並加入炮附子、桂枝,這些藥物能從陰向下行,最終藉由蒸發水氣來化為氣。搭配薯蕷更妙,因為它能直接補益下焦的精血,並同時增強氣力。如果不好好滋養中焦脾胃,就像沒有大地來隔絕天地一樣,肝腎的賊陰就會衝上來,導致喘咳等症狀出現。

就如同天地之間,上面是氣,下面是水,中間只有大地來隔開,所以癸水安於黃泉之下,癸水中的壬才能化氣與太虛的清陽相合,形成氤氳充塞的道理。茯苓、澤瀉則輔助薯蕷的作用,排出癸水中的渣質。牡丹開花在穀雨時節,因此稱為穀雨花,它能從厥陰經透達少陽經,而牡丹皮更能引導津液運行,使氣機流通。

用以為使。是欲其領桂附之陽神陽液。而上噓心肺之空也。丸則取其下行。酒服欲其升發。與建中湯為一上一下。一男一女。一標一本。相濟相成之妙方也。

十七條,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薯蕷丸方

薯蕷(三十分),人參(十分),茯苓(五分),白朮(六分),甘草(二十八分),乾地黃,當歸(各十八分),芎藭(六分),芍藥(六分),阿膠(七分),麥冬(六分),杏仁(六分),桔梗(五分),柴胡(五分),桂枝(十八分),防風(六分),乾薑(三分),白蘞(二分),豆黃卷,神麯(各十八分),大棗(百枚為膏)

白話文:

服用此藥的目的是引導藥力到達陽神陽液所在的位置,使心肺的虛空得以補充。丸劑的作用是向下運行,酒服的作用則是向上升發,與建中湯一上一下、一陰一陽、一標一本,相輔相成,是治療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的妙方。

薯蕷丸主治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方劑如下:薯蕷(三十分),人參(十分),茯苓(五分),白朮(六分),甘草(二十八分),乾地黃,當歸(各十八分),芎藭(六分),芍藥(六分),阿膠(七分),麥冬(六分),杏仁(六分),桔梗(五分),柴胡(五分),桂枝(十八分),防風(六分),乾薑(三分),白蘞(二分),豆黃卷,神麯(各十八分),大棗(百枚為膏)。

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

諸不足、與上文不同。上文就三焦及經絡之陽氣而言。此則兼上中二焦之陰津陽氣而兩言之也。細按方意自見。風氣有二因。脾胃之精悍中虛。則胸中之陽氣上餒。而在表之衛氣。亦因之而外虛矣。故外風容易襲入者一也。脾胃之土衰。不能生肺金清肅之氣。則肝木橫肆。而內生虛風者二也。

風氣百疾。凡眩冒、麻木、疼痛、皆是。主本方者。又與上條腎氣丸相為體用者也。蓋胸中之氣。其先天受於下焦之肝腎。其後天養於中焦之脾胃。先天之氣下削。而不能上蒸者。既立腎氣一丸。以資其化源。後天之氣中虛。而不能上育者。故又立薯蕷一丸。以大其培養耳。

白話文:

上藥二十一味,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製成丸子,大小如彈珠。空腹時用酒送服一丸,一百丸為一劑。

諸不足,與上述不同。上述針對三焦和經絡的陽氣而言,而此方則兼顧上焦、中焦的陰津陽氣,兩方面都考慮到。仔細分析方劑的意圖就能明白。風氣有兩個原因:一是脾胃精氣不足,導致胸中陽氣不足,表面的衛氣也因此虛弱,所以容易受外風侵襲;二是脾胃虛弱,無法生化肺金清肅之氣,導致肝木橫逆,內生虛風。

風氣會導致各種疾病,如頭昏眼花、麻木、疼痛等等。本方藥物與前述的腎氣丸相輔相成,互相配合。因為胸中之氣,先天來自下焦的肝腎,後天則由中焦的脾胃滋養。先天之氣不足,無法上行,故用腎氣丸以補其化源;後天之氣虛弱,無法上養,故用薯蕷丸以增強其滋養。

夫陽生於陰。氣藏於血。脾胃之陽氣。所以中虛者。以脾胃之陰精。先經枯竭也。故用甘溫之薯蕷為君。甘浮之甘草為臣者。所以定脾胃之大車鉅艦也。以培土之白朮。投其所喜。以滲濕之茯苓。去其所惡以為佐。則又大車之騾馬。鉅艦之繩纜也。然後先裝地黃當歸阿膠以為主。

芎藭芍藥麥冬以為佐。則其所以補陰補血者。確在脾胃中之陰血可必矣。次裝生氣之豆黃卷。行氣之曲以為主。提氣之人參。溫氣之乾薑以為佐。則其所以補陽補氣者。又確在脾胃中之陽氣可必矣。於是以甘浮之大棗上托之。利氣之杏仁疏導之。開提之桔梗上透之。辛散之白蘞外引之。

白話文:

陽氣源於陰氣,氣息藏於血液。脾胃的陽氣是人體中樞,所以虛弱的人,首先是脾胃的陰精耗竭。因此,用甘溫的薯蕷為主藥,甘浮的甘草為輔藥,目的是穩固脾胃,如同定住大船。再以培土的白朮補充脾胃所需,用滲濕的茯苓去除脾胃之濕,作為佐藥,就好比大船的騾馬和繩纜。然後用地黃、當歸、阿膠等滋補藥物為主,加上芎藭、芍藥、麥冬等藥物為輔,確保脾胃中的陰血得到補充。接下來,用豆黃卷等滋補藥物為主,曲等行氣藥物為輔,再用人參補氣,乾薑溫氣,確保脾胃中的陽氣得到補充。最後,用甘浮的大棗托住脾胃,杏仁疏導氣機,桔梗提昇氣機,白蘞引導氣血外散,讓整體藥力達到最佳效果。

則其所補之陰陽。從中焦而氤氳蒸被。貯之胸中。而充行經絡矣。此治諸不足之精意也。至其以辛溫而散邪之桂枝為主。芬芳而清膈之柴胡為佐。又殿之以密表之防風者。所以祛內外之風氣百疾。而尤防其復襲也。腎氣以小丸吞服。欲其難化而下至於腎。本方以大丸嚼服。欲其易發而中盡於胃也。

空腹。則胃有餘力而易化。酒服。則藥有助氣而速行也。此於金匱中。除鱉甲煎丸外。為第二大方。計藥二十一味。用意凡十一層。真旋轉造化之奇制也。豆黃卷、大豆色黃象中土。浸令櫱生。干而卷之。則其芽性具銳發生氣之勢。與赤小豆卷異用而同義。曲即酒麴。其性溫暖。

白話文:

藥物補益陰陽,從中焦上升,瀰漫溫暖,儲存在胸中,然後運行全身經絡,這就是治療各種不足的精髓。桂枝辛溫散寒為君,柴胡芬芳清熱為臣,防風收斂固表為使,以此祛除內外風邪,預防疾病復發。腎氣藥丸宜小丸吞服,使其不易消化,直達腎臟。而此方用大丸嚼服,則易於發散,藥力盡達胃部。

空腹服用,胃中空虛,藥物易於消化吸收。酒服則藥力借助酒性,更快運行。此方在《金匱要略》中僅次於鱉甲煎丸,是第二重要的方劑,包含二十一種藥材,運用十一種藥理,真是巧妙無比,變化多端。豆黃卷,黃豆色黃,象徵中土,浸泡後發芽,晒乾卷成,其芽性尖銳,具有生髮之氣,與赤小豆卷異用同義。曲即酒麴,性溫暖。

具漚發之用。不特取其行藥。且使腐化穀食以生精悍也。白蘞辛甘而生蔓。辛甘走氣。蔓則經絡之象。是行氣於經絡之品也。余藥別見。方論中詳略不同者此也。

十八條,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酸棗仁湯方,酸棗仁(二升),茯苓,知母,芎藭(各二兩),甘草(一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人之所以得眠者。以陽伏於陰。氣藏於血。而得覆庇之妙也。陰血虛於裡於下。則陽氣艱於伏藏。而浮揚於上。且上焦之津液又虛。不足勝陽氣非時之擾。故煩而不得眠也。是其治例。不外乎潤而降之之理矣。但潤藥皆陰。降藥趨下。苟非抬高下引。則失神氣浮揚之位而無益也。

白話文:

具備發揮藥效的作用。不只是取其藥性,而且讓藥物腐化穀物,以產生精氣。白蘞辛甘,且會生蔓,辛甘走氣,蔓則代表經絡,所以是行氣於經絡的藥物。其他藥物另行說明,方劑論述中詳略不一,也是這個道理。

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治。

酸棗仁湯方:酸棗仁(二升)、茯苓、知母、芎藭(各二兩)、甘草(一兩)

以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至六升,放入其他藥材,再煮取三升,分溫三次服用。

人之所以能睡覺,是因為陽氣潛伏於陰氣,氣藏於血,而得到庇護的作用。陰血虛於內,則陽氣難以潛伏,而浮揚於上,而且上焦的津液也虛,不足以抵擋陽氣非時擾動,所以煩躁不安,不得安眠。治療方法,不外乎滋潤下降的道理。但滋潤的藥物皆屬陰,下降的藥物趨向下方,如果沒有抬高下引,則會失去神氣浮揚的位置,而無益處。

夫棗性最高。為胸分之藥。酸能斂氣歸根。仁能伏神守宅。故重用而先煮之以為主。然後以川芎滋心血。以知母潤肺氣。以甘草浮緩之。而使徐徐下行。且以解虛煩之躁急也。以茯苓降滲之。而使少少下引。正以領棗仁之斂伏也。譬之亢旱之天。大地乾燥。太陽既沒。紅塵高揚。

黃埃飛布。太虛役役。不得瞑合。若非露下天清。烏能夜涼氣潤而靜伏乎。此仲景之方藥。與造化相為始終也。

十九條,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䗪蟲丸主之。

白話文:

棗子性溫且高,是治療胸部疾病的藥物。酸味能收斂氣息,使其歸於根本;仁心能鎮定心神,守住內心。因此,要先將棗子煮熟,作為主要藥材,再加入川芎滋養心血,知母滋潤肺氣,甘草則緩和藥性,使其慢慢下降,解緩虛煩躁急。接著加入茯苓,使其慢慢下降,配合棗仁的收斂作用。就如同乾旱的天氣,大地乾燥,太陽落下後,塵土飛揚,黃沙漫天,夜晚難以安眠。唯有露水降下,天空清明,才能使夜間涼爽濕潤,安然入睡。這正是仲景的方藥,與天地造化相呼應,相輔相成。

「十九條」指的是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等病症。這些病症屬於虛弱無力、氣血不足的範疇,大黃䗪蟲丸能緩和脾胃、補虛益氣,是治療這些病症的良藥。

大黃䗪蟲丸方

大黃(十分蒸),黃芩(二兩),桃仁,杏仁(各一升),乾地黃(十兩),芍藥(四兩),甘草(三兩),乾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一升),䗪蟲(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此條為虛勞之變症。與上文諸條之候不同。上文諸症。大概精血虛於下。則神氣餒於上。而成虛勞者。此則陰虛而陽火獨長。陽煏殘陰。因而血乾於內者。五勞。注見首卷。虛極。當指陰血枯竭而言。非兼氣言也。陰血枯竭。故屬陰之分肉。損削而羸瘦。且方中純用血藥。而不略帶氣藥者可證也。

白話文:

大黃蒸熟後,與黃芩、桃仁、杏仁、熟地黃、芍藥、甘草、乾漆、虻蟲、水蛭、蠐螬、䗪蟲等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再用蜂蜜混合製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用酒送服五丸,一天服三次。

這種藥方適用於虛勞症的特殊情況,與之前的治療方案有所不同。之前的方案主要針對精血虛弱導致神氣不足的虛勞,而這個方案則針對陰虛陽亢、陽氣過盛損傷陰血導致血枯內乾的虛勞。五勞的概念在首卷中已有說明,虛極指的是陰血枯竭,而非氣虛。由於陰血枯竭,導致身體肌肉消瘦。藥方中全部使用補血藥材,而沒有加入補氣藥材,也證明了這一點。

又陰血枯竭。則腸胃乾澀而多結滯。故腹滿。宿垢佔據手足陽明之腑。故不能飲食也。傷於食。則氣滯。傷於憂。則氣結。傷於飲。則氣浮。傷於房室。則氣孤。傷於飢。則氣焰。傷於勞。則氣張。傷於經絡營衛。則氣阻。俱能生煩熱。而為膏火自煎之候。夫氣以火動而見有餘。

血以氣熱而受炮炙。則內有烙干之血。各因所傷而凝於其部矣。人身惟氣調血暢。則氣血融和。渾成無跡。今其肌膚中之可共見者。隱隱如鱗甲之相錯。此非里有乾血。而敗氣外呈之一證乎。又氣暢血調。則水火交光。精明有神。今其兩目中之所自見者。濛濛如黯黑之旋轉。

此非下有乾血。而神境上懸之一證乎。夫陰陽之道。相宜於配偶。而相殘於偏弊者也。陽長陰短。則陽氣常弓彎於外。而陰氣常弦急於中矣。攻其乾血而補其新血。是續陰以緩陽。故曰緩中補虛。主本湯者。諸症由於血虛。補血固為要著。然乾血不去。則生氣嘗以惡鬼而消阻。

白話文:

如果陰血枯竭,腸胃就會乾燥粗糙,容易出現積滯,導致腹脹。宿積的污垢佔據手足陽明經的腑臟,所以無法正常飲食。飲食過度,會導致氣機停滯;憂愁過度,會導致氣機凝結;飲水過度,會導致氣機浮動;房事過度,會導致氣機孤虛;飢餓過度,會導致氣機虛弱;勞累過度,會導致氣機緊張;經絡營衛受損,會導致氣機阻滯。這些情況都能引起煩躁、發熱,如同膏火自煎一般。

氣機依靠火來推動,火氣旺盛則氣機充盈。血液依靠氣機的熱量來運行,如同受熱煎熬一般,才會在體內形成燥熱的血液。這些症狀都根據病因的不同,而凝滞在身體的各個部位。人體要健康,關鍵是氣機暢通,血液流通,這樣氣血才能相互融合,渾然一体,毫無痕跡。現在患者的皮膚表面可以明顯看到,隱隱约约像魚鱗一般交錯,這是因為體內有乾涸的血液,導致敗氣外露的表現。

同樣的道理,氣機暢通,血液流通,水火交融,精神就會清朗有神。現在患者的兩眼所看到的景象,蒙蒙朧朧,如同黯黑旋轉,這是因為體內有乾涸的血液,導致精神狀態受到影響的表現。陰陽之道,要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偏廢一方就會互相傷害。陽氣過盛,陰氣不足,陽氣就會像弓一樣彎曲在體表,陰氣就會像弦一樣緊繃在內。去除乾涸的血液,補充新鮮的血液,相當於補充陰氣來緩解陽氣,因此稱為“緩中補虛”。“主本湯”治療的主要是血虛引起的各種症狀,補血是關鍵,但是如果乾涸的血液沒有清除,生氣就會受到阻滯,如同被惡鬼纏繞一般。

是逐淤更於補血為先著矣。故以性喜吸血之虻蟲、水蛭為主者。取其直入血分也。漆為木液。其象猶血。干則具乾血之狀。以之為使。又令其引入乾血之所也。然後以行淤之桃仁。破而動之。以利氣之杏仁。疏而泄之。總交於緩攻慢取之熟大黃。徐徐擊散。而收平賊之功矣。

地黃色黑而滋肝腎。蠐螬漿多而補津液。䗪蟲活血而續損傷。以養肝之芍藥。養脾之甘草為之使。蓋又以肝脾二臟。操藏血行血之大權故也。但血之所以內乾者。原因陽火獨長之所致。苟非帶用涼血之品。誠恐乾血既去。而新血不虞其復干乎。故又於諸血藥中。加黃芩一味。

則攻擊者為救燹之兵。而潤澤者為清和之露矣。蜜丸加潤。酒飲善行。五丸三服。勞傷羸瘦者。攻補俱不能驟勝也。

白話文:

治療瘀血,補血是首要的。所以用喜吸食血液的虻蟲、水蛭作為主藥,因為它們能直接進入血分。漆是樹木的汁液,形狀類似血液,乾燥後就像乾血一樣,用它作為輔藥,有助於引入乾血之處。然後再用行血化瘀的桃仁,破瘀而使之活動;再用利氣的杏仁,疏通氣血而使之排出。最後配合緩攻慢取的熟大黃,慢慢擊散瘀血,達到平息賊邪的目的。

地黃顏色黑,滋養肝腎;蠐螬漿液多,補充津液;䗪蟲活血,修復損傷。以養肝的芍藥、養脾的甘草作為輔藥,因為肝脾二臟掌控著藏血行血的權力。但是血之所以內乾,是因為陽火過旺導致的。如果不加入涼血藥物,恐怕乾血雖然去了,但新血又會再次乾涸。因此在所有血藥中加入黃芩,既有攻擊之勢,也有滋潤之功,就像救火之兵和清涼之露一樣。蜜丸有助於滋潤,酒飲有助於行血,五丸三服即可。勞傷羸瘦者,攻補都需要循序漸進,不可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