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山

《高註金匱要略》~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14)

回本書目錄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14)

1.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此非下有乾血。而神境上懸之一證乎。夫陰陽之道。相宜於配偶。而相殘於偏弊者也。陽長陰短。則陽氣常弓彎於外。而陰氣常弦急於中矣。攻其乾血而補其新血。是續陰以緩陽。故曰緩中補虛。主本湯者。諸症由於血虛。補血固為要著。然乾血不去。則生氣嘗以惡鬼而消阻。

是逐淤更於補血為先著矣。故以性喜吸血之虻蟲、水蛭為主者。取其直入血分也。漆為木液。其象猶血。干則具乾血之狀。以之為使。又令其引入乾血之所也。然後以行淤之桃仁。破而動之。以利氣之杏仁。疏而泄之。總交於緩攻慢取之熟大黃。徐徐擊散。而收平賊之功矣。

地黃色黑而滋肝腎。蠐螬漿多而補津液。䗪蟲活血而續損傷。以養肝之芍藥。養脾之甘草為之使。蓋又以肝脾二臟。操藏血行血之大權故也。但血之所以內乾者。原因陽火獨長之所致。苟非帶用涼血之品。誠恐乾血既去。而新血不虞其復干乎。故又於諸血藥中。加黃芩一味。

則攻擊者為救燹之兵。而潤澤者為清和之露矣。蜜丸加潤。酒飲善行。五丸三服。勞傷羸瘦者。攻補俱不能驟勝也。

白話文:

這不是下焦有瘀積的乾血,而是氣血運行失調,神氣虛弱的症狀。陰陽之道,相互協調則平衡,相互偏勝則有害。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則陽氣外浮,陰氣內急。治療要攻破瘀積的乾血,補充新鮮血液,以滋陰緩陽。因此稱為「緩中補虛」。主本湯治療各種因血虛引起的症狀,補血固然重要,但乾血不去,則生機受阻。

所以,祛除瘀血比補血更為重要。因此,方中用以吸食血液的虻蟲、水蛭為主藥,因其能直接作用於血分。漆液像血液,乾涸後如同乾血,用它引導藥力進入瘀血處。然後用行血祛瘀的桃仁使其活血化瘀,用理氣的杏仁疏通氣機,再用緩和的熟大黃慢慢地化瘀散結,取得平息邪氣的效果。

地黃顏色黑,滋養肝腎;蠐螬(蛴螬)汁液多,滋補津液;䗪蟲(地龍)活血,修復損傷。再用養肝的芍藥、養脾的甘草為輔藥,因為肝脾二臟主宰著血液的運行。但血虛內乾,是因陽火過盛所致。如果不用涼血的藥物,恐怕乾血雖去,新血卻又容易枯竭。因此在諸多活血藥中,加入黃芩一味,以起到攻邪與滋陰的作用。

蜜丸易於吸收,酒劑易於運行。每次服用五丸,三次為一個療程。勞傷體瘦者,攻補都不能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