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山

《高註金匱要略》~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9)

回本書目錄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9)

1.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十二條,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

氣微於裡。則脈沉。氣削於外。則脈小。氣衰於伏。而不能續鼓。則脈遲。脫氣。非與里陰離脫之謂。如水乾脫岸。果乾脫殼之義。蓋氣在人身。充周遍滿。如黏連於四塞者。常也。今其脈里微外削。而几几有不易連續之勢。則其氣短淺。而不及於軀殼之四塞。如水脫岸。果脫殼之象。

故名脫氣。夫疾行之所用者。宗氣也。氣脫於胸中。而不及上接。故疾行則喘聲如喝矣。此就脈沉者之不能上充而言。手足為陽氣之充。氣脫於四末而不及外貫。故逆寒也。此就脈小者之不能旁鼓而言。脾氣虛而疲於運化分布。故腹滿。失分布之甚者。則水穀不別而溏泄。失運化之甚者。

則食不消化而清穀矣。此就脈遲者之不能健運而言。仲景之言脈症相對處。其細密每如此。

十三條,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注見血門。此條凡三見。入血門者重亡血。入此者重失精。入婦人門者重半產漏下。其義則一也。

十四條,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精血虛於裡與下。則陽氣餒於上與外。氣不能勝勞。此病勞之因也。自第一條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三句。言勞之由來。除卻一條二條。被微風而言血痹之外。其三條言勞之脈。四條言失血以致勞之色。五六兩條。又兼言勞脈勞症。七八兩條。推言所以骨弱而致勞之故。九條言失精之治例。

十條。十一條。言勞之外症。十二條。言勞之裡症。十三條。又廣言男女上虛下脫之脈。自此條至後文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共五條。雜言三焦因虛成勞之症。並其治例。故俱直序之曰虛勞也。裡急者。呼吸喘急於里之謂。蓋上虛而逆氣乘之。故使吸氣不得深入而喘急也。

悸。詳驚悸下衄。注見血門。並本篇四條面色薄注。皆上虛下實之候也。腹中痛者。上中二焦之陽氣虛微。不能沖和化導。故致急迫之痛也。夢失精者。詳九條注。以上四句。凡五症。就陽分氣分之標。著勞字一邊而言。四肢痠疼者。陰氣暴虛。陽失所輔而不能獨行。停阻於四肢骨節之縫。

故生虛熱而痠疼也。手足煩熱。亦指手足心而言。以勞宮、湧泉。為手足少陰之應。虛陰不足濟膏火之自焚耳。咽乾口燥者。真陰大虧。脾肺無遊溢之化也。以上三症。就陰分血分之本。著虛字一邊而言。小建中湯義。雖見傷寒門桂枝湯。及本湯下。但其方意微妙。後人不得整片神理。

白話文: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第十二條,脈象沉細遲緩。稱為「脫氣」。患者快走就會氣喘吁吁,手腳冰冷,腹部脹滿,嚴重時會腹瀉,吃東西也消化不良。

氣虛於內,則脈象沉;氣虛於外,則脈象細小;氣虛衰弱,不能持續搏動,則脈象遲緩。所謂「脫氣」,並不是指裡陰脫離的意思,而是像水離開河岸、果實脫離果殼一樣,氣在人體內應該充盈周遍,像黏附在四肢百骸一樣,這是正常的狀態。現在脈象內微外弱,且搏動微弱不連貫,說明氣不足,不能到達身體的四肢百骸,如同水脫離河岸、果實脫離果殼的樣子,所以稱為「脫氣」。疾行需要依靠宗氣,氣虛於胸中,不能向上輸送,所以疾行則氣喘吁吁。這是從脈象沉細,不能向上充盈的角度來說的。手腳是陽氣充盈的部位,氣虛於四肢末端,不能外達,所以手腳冰冷。這是從脈象細小,不能向外擴展的角度來說的。脾氣虛弱,不能很好地運化和輸布水穀,所以腹部脹滿;運化失常嚴重,則水穀不能區分而導致腹瀉;運化失常嚴重,則食物消化不良。這是從脈象遲緩,不能健運的角度來說的。張仲景論述脈證相對應的地方,常常如此細緻入微。

第十三條,脈象弦大。弦脈主虛,大脈主虛,虛而寒,則為虛寒。虛寒交搏,稱為「革」。婦女則見半產漏下,男子則見遺精。

詳見血門,此條共有三次提到。入血門者重在失血;入此者重在遺精;入婦人門者重在半產漏下,其義則是一樣的。

第十四條,虛勞,裡急腹痛,心悸、鼻衄,腹痛,夢遺,四肢酸痛,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治。

小建中湯方: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炙甘草(三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膠飴(一升)

上六味,加水七升,煎煮取三升,去渣,加入膠飴,再用微火煮至溶解,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精血不足於內下,則陽氣衰弱於上外,氣不足以應付勞累,這是導致虛勞的病因。從第一條「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三句,說明虛勞的成因。除了第一條、第二條因微風而導致血痹之外,後面的三條說的是虛勞的脈象,第四條說的是失血導致虛勞的症狀,第五、六兩條又兼論虛勞的脈象和症狀,第七、八兩條推論導致骨弱而致虛勞的原因,第九條說的是遺精的治療方法。

第十條、第十一条說的是虛勞的外在症狀,第十二條說的是虛勞的內在症狀,第十三條廣泛論述男女上虛下脫的脈象。從這一條到後面的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條,共五條,雜論三焦因虛而致虛勞的症狀及其治療方法,所以都歸納在「虛勞」這一項下。裡急,是指呼吸急促於內。這是因為上虛而導致逆氣上逆,所以吸氣不能深入而呼吸急促。

心悸,詳見驚悸條下;鼻衄,詳見血門;本篇四條面色薄的註解,都是上虛下實的表現。腹痛,是因為上中二焦的陽氣虛弱,不能溫煦化導,所以導致急迫的疼痛。夢遺,詳見第九條註解。以上四症,從陽分、氣分的標證,著重在「勞」字上來說。四肢酸痛,是因為陰氣暴虛,陽氣失其輔助而不能獨行,停滯於四肢骨節的縫隙中,所以產生虛熱而酸痛。手足煩熱,指的是手心足心,以勞宮、湧泉穴為手足少陰經的反應區,陰虛不足以滋潤,如同膏火自焚。咽乾口燥,是因為真陰大虧,脾肺失其運化功能。以上三症,從陰分、血分的本質,著重在「虛」字上來說。小建中湯的功效,雖然見於《傷寒論》的桂枝湯和本湯下,但其方意微妙,後人難以完全理解其精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