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8)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8)
1.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右寸見微。是肺中真氣衰頹之診。緊即弦緊。其臟應肝。其氣應木。右寸見緊。是胸中之陽。不足以御下。而肝木以陰寒之氣上侵陽位也。夫心藏神。肺藏魄者也。脈得芤而心血虛。則神不安於其宅。脈得微而肺氣虛。則魄不寧於其居。又得動緊之下氣湊之。凡五臟之氣。相見於魂夢。
除虛勞者無生我我生之順境。其所勝所不勝。以及比和者。皆夫妻子女之象也。況因種妄情。緣生幻境。如影隨形。此男子失精。女子夢交之道也。主本湯者。以號召陽精陽氣之桂枝湯。填心肺之空。所以責其芤脈微脈也。加龍骨者。取其鎮重而通山龍之靈脈。所以寧其心神肺魄也。
加牡蠣者。以動脈、緊脈。為下陰上乘之診。故以沉潛招攝之性。斂伏其沖氣耳。不啜熱粥如桂枝湯之服法者。恐汗泄上焦之陽精陽氣故也。七味藥中。凡鬼交夢接。而致下泄下脫者。九轉還丹。不足以擬其神妙。真聖人之奇制。而其如千百年之不識何哉。
十條,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善盜汗也。
平人。注見前。脈虛。為陰血不充。脈弱。為衛陽不實。氣削於外。則細。陽衰於裡。則微。夫既為無故之平人。而見此虛弱細微之脈。則其命門之火。既虛於裡。而其衛外之陽。復衰於表。合之無故血虛。豈非氣不能外固。因而汗越之所致乎。故知善盜汗也。蓋陽氣者。晝行於表。
夜行於里。寤則衰陽猶有把持之勢。寐則盡情內伏。而護衛之氣解散。且陽氣內伏。又蒸其虛陰於外。故汗出如盜矣。
十一條,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俠背行。苦腸鳴。馬刀俠癭者。皆為勞得之。
脈大。即前第三條脈大者為勞之義。女以七七為期。男以八八為期。人年五六十。是天癸已衰之候。其脈漸當微小為順。若病脈大。則與年五六十不相符矣。此必精血竭於裡。而虛陽以無輔而外鼓之所致也。痹病。注見胸痹血痹。皆陽虛之候。背行者。除中行督脈外。其左右凡四行。
俱太陽之經也。夫陽胎於陰。氣根於血。裡虛則表氣亦虛。今雖以無輔而虛陽外鼓。然其衛氣。終不能勻滿。太陽者衛氣之所會。故知其背行必有痹處也。凡人飲食。必得呼吸之氣以壓之。而後能下於喉嗓。中氣充足者。飲食既下。托住客氣。而還為飽噯者常也。今氣虛於胸分。
不能上送客氣。而與飲食同入於胃。而下歷於腸。客氣走注於空虛之腑。故苦腸鳴也。馬刀者。尖長而形似之。故名。俠與挾同。言挾於腋下也。癭者。如槐柳楷木。舒發之性不暢。而凝結為繁絲亂綹之癭瘤也。言尖長如馬刀之癭瘤。挾於腋下之謂。蓋氣勞則生虛熱。而肝膽之逆氣。
無陽神以沖和化導之。則結為頑核。久而皮潰。不可完合矣。皆字。指痹及腸鳴、並俠癭而言。三者皆氣虛之症。故曰皆為勞得之。此及上文盜汗一條。言虛勞之先見。而為輕症外症者。
白話文: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右寸脈微弱,這是肺部真氣衰敗的徵兆。脈象緊而弦,內臟反映在肝臟,氣血則與肝木相應。右寸脈緊,說明胸中陽氣不足以抵禦下焦寒邪,肝木的陰寒之氣上犯陽位。心臟藏神,肺臟藏魄,脈象芤大則心血虛弱,神魂不安;脈象微弱則肺氣虛弱,魄神不寧。脈象又見動而緊,並有氣下陷之象。五臟之氣都會在魂夢中顯現。
虛勞之人沒有順遂的生長環境,他們與親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彼此之間的和諧與否,都如同家庭成員的象徵。況且,因為胡思亂想,產生虛幻的景象,如同影子伴隨形體,這就是男子遺精,女子夢交的原因。主本湯(桂枝湯)用來召回陽精陽氣,填補心肺的虛虧,以此治療芤弱的脈象。加入龍骨,是利用其鎮靜沉重的特性,以及如同山龍之靈脈般的效力,來安定心神肺魄。
加入牡蠣,是因為脈象動而緊,這是下焦之邪氣上犯的徵兆,所以用牡蠣沉潛收斂的特性,來收斂沖氣。不喝熱粥,如同服用桂枝湯一樣,這是擔心汗液排出上焦的陽精陽氣。七味藥中,凡是因夢交而導致下元虛損者,九轉還丹也無法比擬它的神奇效用,這是真正的聖人之妙方,可惜千年來卻很少人了解。
男子身體健康,脈象虛弱細微者,容易盜汗。
脈虛,是因為陰血不足;脈弱,是因為衛陽不足;氣虛於外,則脈細;陽虛於內,則脈微。對於沒有其他病症的健康人,如果出現這種虛弱細微的脈象,則說明命門之火虛衰於內,衛外之陽又衰弱於表,加上本無緣由的血虛,豈不是因為氣不足以固守外邪,而導致汗液外泄?所以才會盜汗。陽氣白天運行於體表,晚上運行於內臟,醒時衰弱的陽氣尚且能維持,睡著後陽氣完全內伏,護衛之氣則散失,而且陽氣內伏,又蒸騰體表的虛陰,所以汗出如盜。
人到五六十歲,如果病症出現脈象洪大,痹痛沿著背部行走,腸鳴腹痛,頸部有如馬刀狀的癭瘤,這些都是勞損所致。
脈象洪大,如同前面第三條所述,脈象洪大是勞損的徵兆。女子以七七四十九歲為更年期,男子以八八六十四歲為更年期。人到五六十歲,天癸已衰,脈象應該漸漸微弱才符合常理。如果生病時脈象洪大,則與五六十歲的年齡不相符。這一定是精血耗竭於內,虛弱的陽氣無依無靠而外溢所致。痹病,詳見胸痹血痹的論述,都是陽虛的徵兆。背部行走,除了督脈的中間線,左右還有四條經脈,都是太陽經。陽氣依賴陰氣而生長,氣根於血,內虛則表氣亦虛。雖然現在是因無依無靠而虛陽外溢,但衛氣終究不能均勻充盈。太陽經是衛氣匯聚的地方,所以知道背部疼痛必定有痹證。人吃東西,必須依靠呼吸之氣來推動,然後才能下咽。中氣充足的人,食物下咽後,會把客氣托住,然後打嗝是很正常的。現在胸中之氣虛弱,不能上送客氣,而與食物一起進入胃中,再下行到腸道,客氣在空虛的腸道中運行,所以會腸鳴腹痛。馬刀樣癭瘤,是形容其尖長而形似馬刀。俠與挾同義,指的是夾在腋下。癭瘤,像槐樹柳樹楷樹的枝幹,舒展不暢,凝結成疙瘩。指尖長如馬刀的癭瘤,夾在腋下。因為勞累則產生虛熱,肝膽的逆氣,沒有陽神來調和疏導,則會結成頑固的腫塊,久而久之皮膚潰爛,不能癒合。這三種症狀,都是氣虛的表現,所以說都是勞損所致。這一點以及上面盜汗一條,說明虛勞的初期症狀,是輕微的外在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