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中風歷節病脈證治第五 (4)
中風歷節病脈證治第五 (4)
1. 中風歷節病脈證治第五
而風邪易犯。此與勞汗當風。及汗出入水。同具受病之地。雖中風、風濕、歷節等候。未辨所成。然皆不可不防微杜漸者也。按李氏舊注云。前節汗出。則腠理開而受風。入水。則寒氣勝而透骨。故濕流關節。歷節而痛。是外因也。此節趺陽脈浮滑。胃中水穀濕熱之氣。蒸發於外。
以致汗出受風。亦歷節而痛。是內因也。汗即是濕。汗出受風。是亦風濕相搏之症。全注中如此等議論。不可多得。但按本經第一篇。仲景以從內出外者為外因。從外入內者為內因。李君倒置言之。未免從俗而失本經之旨。當分別觀之耳。
六條,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少陰。指尺部而言。謂足少陰腎經也。浮脈。即瞥瞥如羹上肥之謂。非藹藹如車蓋者。蓋少陰浮而有力。則當浮出表分。不合見筋骨之歷節痛故也。弱。如弱水不能載羽之象。掣痛。即掣肘之義。謂痛如把持而不得屈伸也。足少陰腎臟。其所主在骨。其經脈則由本臟出脊。下行足內臁之後側。
而終於湧泉。且是經氣嘗不足。而血嘗有餘者也。其脈。如石投水中。泛泛而悠揚下沉者為正。今其脈如羹湯上之油珠。瞥瞥然而上浮。及少按之。則如弱水之不能載羽而又見弱。夫脈之所以不弱者。以氣能載脈。而血能載氣故也。則氣不足以載脈而弱。謂非血不足以載氣之所致乎。
且弱從浮見。則知弱非臟中之精不足。而為本臟經脈中之血不足無疑矣。風為陽邪。嘗欲外洞。故浮。且浮從弱斷。則是因經脈之血短。而風邪乘空入之。以致正氣從邪而上浮。故曰浮則為風也。以陽熱之風。與不足之血。兩相搏結於經脈。於是從少陰之經脈。而溢入骨節。
則風熱煩疼。血虛干痛所必至矣。此歷節之因於少陰血虛而風中之者也。
七條,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盛人。兼肢體魁梧。肌肉豐厚而言。盛人、當陰陽兩足為合。乃其脈澀小。澀則血虛。小則氣弱。是脈不充形矣。且驗其外症。呼吸孱而短氣。則與脈小之氣弱相應。自汗出而液傷。則與脈澀之血虛相應。合之歷節疼而不可屈伸。則因疑可以生悟矣。夫現是盛人。則脈症不該虛弱。
現病虛弱。則其人不合尚盛。是知為飲酒汗出當風所致之暴病矣。蓋盛人原是煩熱。加以浮熱之酒性。兩熱相灼。則蒸出脾胃心肺之液而汗出。汗出則血傷。故脈乍澀。又汗出則氣泄。故脈乍小。且汗出而氣血兩虛。故當風而風得以襲之。而成歷節耳。暴病於盛人尚無所損。
盛人非飲酒安能暴病。仲景之診法。何細密至此哉。
八條,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白話文:
第五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治
風邪容易侵犯人體,這與勞累出汗後吹風,以及汗出後又接觸冷水,都容易生病。雖然是中風、風濕、歷節等症候,尚未辨明病因,但都不可不預防於未然。李氏舊注說:前面提到汗出,則肌膚腠理開張而受風寒;接觸冷水,則寒氣勝過而侵入骨骼,所以濕邪流注關節,導致關節疼痛,這是外因。這一節趺陽脈浮滑,胃中水穀濕熱之氣,蒸發於外,導致汗出受風,也引起關節疼痛,這是內因。汗液就是濕邪,汗出後受風,也是風濕相搏的症狀。全注中這種論述不多,但根據《傷寒論》第一篇,張仲景認為由內而外發病的是外因,由外而內發病的是內因。李氏的說法與此相反,未免隨俗而違背了《傷寒論》的本意,應當分別看待。
第六條,少陰脈浮而弱。脈弱則血不足,脈浮則為風邪。風邪與血搏結,便會疼痛如被拉扯一般。
少陰,指手腕尺側脈位,指的是足少陰腎經。浮脈,是指脈象輕浮如羹湯上的浮油,而不是像車蓋一樣的沉實脈象。如果少陰脈浮而有力,則應是浮於表層,不會出現筋骨關節疼痛。脈弱,如同弱水不能承載羽毛一樣。掣痛,就是拉扯肘部的意思,指疼痛如同被抓握住而不能屈伸。足少陰腎經,其主在骨,其經脈從腎臟出發,沿脊柱下行,至足內踝後側,終於湧泉穴。而且這條經脈的氣血常不足,而血常有餘。其脈象,如同石頭投入水中,緩緩浮起然後下沉才是正常的。現在脈象卻像羹湯上的油珠,輕浮上浮,輕輕按壓,則如同弱水不能承載羽毛一樣顯得虛弱。脈象之所以不虛弱,是因為氣能載脈,血能載氣。現在氣不足以載脈而虛弱,難道不是因為血不足以載氣所致嗎?
而且脈象虛弱從浮脈中顯現,則可知虛弱並非臟腑精氣不足,而是本經脈中的血液不足,毫無疑問。風邪是陽邪,總是想要向外擴散,所以脈象浮。而且浮脈從虛弱的脈象中判斷,這是因為經脈血液不足,風邪乘虛而入,導致正氣隨著邪氣上浮,所以說脈浮則為風邪。陽熱的風邪,與不足的血液,兩者相搏結於經脈,於是從少陰經脈溢入骨節,則會出現風熱煩躁疼痛,血虛乾燥疼痛等症狀。這是因少陰經血虛而受風邪所致的歷節病。
第七條,體格健壯的人,脈象澀小,呼吸短促,自汗出,關節疼痛,不能屈伸,這些都是飲酒後出汗又吹風所致。
體格健壯的人,指肢體魁梧,肌肉豐厚的人。體格健壯的人,陰陽都充足,卻脈象澀小。脈澀則血虛,脈小則氣弱,這是脈象不能充盈形體。再觀察其外症,呼吸微弱而短促,與脈小氣弱相應;自汗出而津液受損,與脈澀血虛相應。綜合起來,關節疼痛而不能屈伸,則可以推測出病因。現今是體格健壯的人,則脈象不該虛弱;現病虛弱,則此人也不該是體格健壯的。由此可知,這是飲酒後出汗又吹風所致的急性病。因為體格健壯的人本來就容易煩熱,再加上酒的溫熱之性,兩熱相灼,則會蒸發脾胃心肺的津液而汗出。汗出則傷血,所以脈象澀;又汗出則氣泄,所以脈象小。而且汗出而氣血兩虛,所以吹風後風邪得以入侵,而導致歷節病。急性病發生在體格健壯的人身上,更是難以預料。
體格健壯的人,如果不是飲酒,怎麼會突然生病?張仲景的診斷方法,真是細緻入微啊!
第八條,四肢關節疼痛,身體消瘦,腳腫得像脫了皮一樣,頭暈,呼吸短促,覺得溫溫的想吐,用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