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6)

回本書目錄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6)

1.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寒時長而熱時短,寒多於熱,故曰多寒,非但寒不熱之謂也。按《內經·寒瘧論》:夏傷於暑,汗出而腠理開發,因遇悽愴之小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而益其寒,則病成矣。夫寒者,陰邪也;風者,陽邪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後熱。愚謂寒里風表,是寒主而風客,故且寒多於熱矣。

《金匱》之名牝瘧,即經所謂寒瘧者是也。俗解硬將多寒多字抹煞,而以但寒無熱為牝瘧,謬矣!蓋瘧邪未有不見熱者,特有熱多熱少之異耳。況牝、牡、雌、雄,禽獸之陰陽,猶人之曰男女也。誠如所言,因牝瘧之名,便謂有寒無熱,則將謂女人身中,全無陽氣溫熱也得乎?

主蜀漆散者,其意以為心氣出而御夏,肺氣出而御秋,此五臟與四時,各以類應之道也。今夏傷於暑,是心陽為熱邪所傷;秋傷於風,是肺氣又為風邪所傷。心陽肺氣,兩傷於上,故不能推散風寒,而致寒多熱少之牝瘧也。其治例只消將命門中之陽氣,升而上之,使其氣勻滿於心肺之間。

則大氣一轉,其邪乃散。故以雲母、龍骨,體質沉重之石類,將蜀漆監至下焦,使之溫溫,上通下吸,而已足矣。蓋雲母之性,遇陰晦,則吐氣生雲而善升;遇晴明,則吸氣歸雲而善攝。燒至二日夜,是以火力奪晴明之造化,迨不用其善吐而升陰晦之雲,特取其善吸以攝風寒之氣者也。

龍骨,前人俱誤認為龍蛇之蛻,其實乃龍脈之石骨,所以通山川之靈道者。用以入藥,為手少陰心主,斂神聚氣之真品焉。蜀漆,東垣稱其上補心氣,有飛針走線之功,蓋言其神速也。明明先以沉重石類,墜下蜀漆;然後俟龍骨、蜀漆本天親上之性,從下焦升發其陽神以充心部,所以治其多寒之標也。

俟雲母本地親下之性,從上焦吸取其陰邪以歸子虛,所以治其牝瘧之本也。各用等分者,使勢均力敵,不相牽制,可以各行其性也。未發先服者,乘風寒之陰翳未起,而使陽光升滿膈中,逼陰邪於下,俾雲母之就近吸之者,尤易易也。至於溫瘧,亦主此散,特加蜀漆半分,直是壺天勝境,恍惚間另是一番世界。吾不知仲景當日,從何得此妙用耶?

蓋溫瘧之邪氣,內藏於心,服白虎加桂湯以治其分肉之所舍,而未及其所藏也。故以飛走心經之蜀漆,用至折半而為君;龍骨之入手少陰,原屬本性,又得蜀漆之兼力以趨之,則其入心,更與之同速矣。夫蜀漆、龍骨,同心合德,以奉心主,則雲母亦因之而上浮。於是雲母則倒吸陰精以上滋;龍骨則通提腎氣以相濟,而所謂陰氣孤絕,陽氣獨發者,可得其平矣。然後蜀漆以飛走之性,散其所藏,則少氣煩冤之諸症亦解。

一湯一散,合表裡而兩治之,則癉瘧中之但熱不寒,而名溫瘧者,寧有不冰釋者哉?臨發時服,以發則所藏盡出,而去之無所留遺故也。

白話文:

瘧病寒多於熱,時間上寒證持續較久,熱證較短。這並非單指沒有熱證只有寒證,而是寒證的症狀比熱證明顯得多。《內經》中提到寒瘧的成因:夏天受暑熱侵襲,出汗導致毛孔開泄,之後遇到些微寒邪,便滯留於皮膚腠理之間;秋天又受風邪侵襲,加重寒邪,疾病就此形成。寒邪屬陰,風邪屬陽,先受寒邪侵襲,後受風邪侵襲,故而先寒後熱。我的理解是,寒邪在裏,風邪在表,寒邪為主,風邪為客,所以寒證多於熱證。

《金匱要略》中所說的「牝瘧」,就是經書中所說的寒瘧。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多寒」的「多」字可以忽略,認為只有寒證沒有熱證才是牝瘧,這是錯誤的。瘧疾的邪氣,不可能完全沒有熱證,只是熱證的程度有所不同罷了。況且,「牝牡」、「雌雄」是禽獸的陰陽之分,如同人分男女一樣。「牝瘧」這個名稱,不能因此就認為它只有寒證沒有熱證,難道女人身上就完全沒有陽氣和溫熱嗎?

「蜀漆散」的用意是,心氣主夏,肺氣主秋,五臟與四季互相應對。現在夏天受暑熱侵襲,心陽受熱邪所傷;秋天受風邪侵襲,肺氣又受風邪所傷。心陽和肺氣都受傷,所以不能驅散風寒,導致寒證多於熱證的牝瘧。治療的方法,只要將命門之火提升上來,使氣血充盈於心肺之間,邪氣自然散去。

所以用雲母、龍骨等沉重的礦物藥物,配合蜀漆下達於下焦,使之溫溫和和地,上通下吸。雲母的特性是,陰天會吐氣生雲,善於上升;晴天則吸氣歸雲,善於下降。將其燒製兩晝夜,是利用火性取代陽光的作用,只取其吸納之性來收攝風寒之邪。龍骨,前人誤認為是龍蛇蛻皮,其實是山脈中的石骨,具有通達山川靈氣的功效。用於藥物,可歸入手少陰心經,斂神聚氣。蜀漆,東垣先生稱其上補心氣,有迅速起效的功效。

先用沉重的礦物藥物下送蜀漆,然後依靠龍骨、蜀漆本身向上升發的特性,從下焦升發陽氣以充實心部,以此治療寒證;雲母本身向下吸附的特性,從上焦吸取陰邪歸於下焦,以此治療牝瘧的根本病因。各藥等分,使藥力平衡,互不干擾,各行其效。在發病前服用,趁風寒之邪未盛,使陽氣上升充盈於膈中,逼迫陰邪下降,使雲母更容易吸取邪氣。溫瘧也可用此散,只需增加蜀漆半份。

這就如同一個神奇的境界,令人驚嘆。我不明白仲景當時是如何得到這種妙法的。溫瘧的邪氣藏於心,服用白虎加桂湯治療的是邪氣所侵犯的部位,而未能達到祛除邪氣的根本。所以用能迅速通行心經的蜀漆,用量加倍作為君藥,龍骨入於手少陰心經,與蜀漆合力,則更能迅速入心。蜀漆、龍骨同心協力,輔助心臟,則雲母也隨之向上,雲母則反吸陰邪以滋養,龍骨則通提腎氣以相輔,所謂陰氣孤絕,陽氣獨發的情況,得以平衡。然後蜀漆以其迅速的功效,散去邪氣,則少氣煩悶等症狀也就消解了。一湯一散,同時治療表裡兩證,則溫瘧這種單純發熱不寒的瘧疾,自然能得到治愈。臨發時服用,因為此時邪氣外洩,可以將邪氣完全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