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1)

回本書目錄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1)

1.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炙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李氏旧注曰:疟者,虐也,寒热暴侵,有虐政之象,故名疟。或曰:疟,谑也,寒去热休,与平人无殊,其病有如戏谑之状故也。考之《内经》,皆由风寒暑湿之邪,客于太阳背部,及督脉诸穴中,而发为此病者也。其症先寒后热者居多,盖因阳气逐邪,而内并于阴,则阳分外虚,而阴内盛。阳虚阴盛,其寒栗也宜矣。至于阳窘而极,则怒将奋发,此剥极必复之道。且以卫外虚而吸之,则阳气引阴,而复并于外。阴虚阳实;阳实故热,阴虚故渴也。阳者,正气也;正起则邪伏,故热反而疟渐解矣。此先寒后热,及热而后解之理也。疟邪尝格阳而顺阴。

人身阳气,日则行为卫而在外,夜则伏于脏而在内。太阳背部,及督脉诸穴者,阳气出入之所经也。阳与邪搏,邪胜则寒,阳胜则热。热则阳已过邪所据之地,而邪遂解。然气机之流行有常度,而疟邪之占据无挪移;故明日至此则又作,而时刻不爽者,此也。若邪气已离背部及督脉,而其头则内薄五脏,尾尚横连募原。募原者,内为五脏通卫气之冲,而外为背部督脉行阳之驿。夫诸脏属阴而行迟,且道远气深;故其微阳,尝以两周,而始得从募原以与卫气相值。是卫气如天行之速,一日一周;脏气如月与日之行迟,而以月会岁会之道也。然脏气既出而与卫会,则邪亦随之而与卫阳相搏矣。故间日又作。凡此皆疟之大概也。阳气削弱,其脉则弦;又少阳之主脉亦弦。病疟之人,受邪而不能推出,阳气既已削弱,况少阳系三阳之枢,为卫气起伏升降之路;是卫与邪相角于少阳之部,而寒热渴呕之诸症见焉。故疟脉自弦也。热势躁急,故弦数之脉多热;寒气痿顿,故弦迟之脉多寒。二句是主,以下十一句俱从此而抽出言之也。小即细脉,有敛束之象;紧,即弦脉之急者。言弦而细且急之脉,是敛束其饮食而至有急切之状,如脾约里急之义。此足阳明太阴,饮食积于中焦,悍气不能充周则寒,精气不能滋息则热。下之,则积滞去而精悍贯通,故瘥也。此承弦数多热句来,犹云弦数而小紧之谓。盖弦而不数,虽小紧不可下故也。弦为脉体不充,迟为动机不续,俱阳虚之应。阳虚,则气机内并而寒,外并而热,或但寒而无热;如五条之症者,温之而阳气自满,使有升降之冲和,而无起伏之偏弊,故可愈。此足少阴及三焦之疟,温之而大气一转,其病乃散也。二句承弦迟多寒,本文自明。弦紧四句,凡两段,又双顶弦数弦迟而兼言之也。盖谓弦数而紧者:紧为寒诊,数为热应;是本因感寒,而标则化热;故寒热迭见,而且先寒后热者,从标本之性也。夫祛寒固宜发汗。

白話文:

瘧疾的脈象和治療方法

老師說:瘧疾的脈象是弦脈。弦脈而脈搏數的,多是熱證;弦脈而脈搏遲的,多是寒證;弦脈而細小緊的,瀉下可以改善;弦脈而遲的,可以溫補;弦脈而緊的,可以發汗、針灸治療;脈象浮大有力,可以服用吐瀉藥。弦脈而脈搏數的,是風邪引起的,可以用飲食調理來緩解。

李氏舊注說:瘧疾,就是虐待的意思。寒熱交替侵襲,像遭受虐待一樣,所以叫瘧疾。也有人說,瘧疾,就是戲謔的意思。寒邪退去,熱邪消退,跟正常人沒什麼區別,它的病症就像戲謔一樣。考究《內經》,都是因為風寒暑濕之邪侵犯太陽經背部及督脈等穴位而發病。大多數先寒後熱,因為陽氣去驅趕邪氣,而內部聚集在陰經,則陽氣在外虛弱,陰氣在內旺盛,陽虛陰盛,所以才會寒慄。等到陽氣極度受阻,就會奮力反擊,這是剝極必復的道理。而且因為衛氣外虛而吸入寒邪,則陽氣引導陰邪,又聚集在外,陰虛陽實,陽實所以發熱,陰虛所以口渴。陽氣是正氣,正氣起來邪氣就伏藏,所以熱退而瘧疾漸漸痊癒,這就是先寒後熱,然後痊癒的道理。瘧疾的邪氣常常侵犯陽氣,順著陰經而行。

人體的陽氣,白天運行於體表作為衛氣,晚上則潛伏於臟腑之中。太陽經背部和督脈穴位,是陽氣出入經過的地方。陽氣和邪氣搏鬥,邪氣勝則寒,陽氣勝則熱。發熱則陽氣已經超過邪氣佔據的地方,邪氣於是消退。但是氣機的運行有常規,而瘧疾邪氣的佔據卻沒有移動,所以第二天到這個時間又發作,時間非常準確,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邪氣已經離開背部和督脈,而其頭部則深入五臟,尾部仍然橫向連接著募原穴。募原穴,內部是五臟通衛氣的要衝,外部是背部督脈陽氣運行的通道。五臟屬陰,運行緩慢,而且經絡較遠,氣血深沉,所以其微弱的陽氣,要經過兩天時間,才能夠從募原穴到達衛氣,與衛氣相遇。衛氣運行很快,一天運行一週天;臟腑之氣則像月亮運行,比太陽運行慢,按照月亮會合太陽的規律。然而臟腑之氣出來與衛氣相遇時,邪氣也隨之而來,與衛陽搏鬥,所以隔日又發作。所有這些都是瘧疾的大致情況。

陽氣衰弱,脈象就弦。少陽經的主脈也是弦脈。患瘧疾的人,受到邪氣侵襲而不能驅除,陽氣已經衰弱,況且少陽經是三陽經的樞紐,是衛氣升降起伏的通道,衛氣和邪氣在少陽經部位相互抗爭,所以出現寒熱、口渴、嘔吐等症狀,所以瘧疾的脈象是弦脈。熱勢躁急,所以弦脈而脈搏數的,多是熱證;寒邪鬱滯,所以弦脈而脈搏遲的,多是寒證。以上兩句是主要的意思,以下十一句都是從這兩句引申出來的。小,就是細脈,有收斂約束的樣子;緊,就是弦脈急促的。意思是弦脈而細小緊的,是收斂約束飲食而導致急迫的樣子,如同脾胃收斂,裡急腹痛的意思。這是足陽明經和足太陰經,飲食積滯於中焦,陽氣不能充沛周身則寒,精氣不能滋生則熱。瀉下,則積滯去除,精氣通暢,所以痊癒。這是承接弦脈而脈搏數多是熱證這句話,也就是說弦脈而脈搏數,而且細小緊的。因為弦脈而不數,即使細小緊也不可以瀉下。弦脈是脈象不充實,脈搏遲緩是運行不連續,都是陽虛的表現。陽虛,則氣機內部聚集則寒,外部聚集則熱,或者只有寒而沒有熱,像五條症狀一樣,溫補,則陽氣充盈,使氣機升降和諧,沒有起伏的偏盛偏衰,所以可以痊癒。這是足少陰經和三焦經的瘧疾,溫補,使全身的氣機轉變,疾病就消散了。以上兩句承接弦脈而脈搏遲多是寒證,文中意思很清楚。弦脈緊四句,一共兩段,又從弦脈而脈搏數、弦脈而脈搏遲兩方面都說了。大概是指弦脈而緊的,緊是寒證,數是熱證,這是本因感受寒邪,而標證則化為熱證,所以寒熱交替出現,而且先寒後熱,是從本標的性質來說的。去除寒邪應該發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