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山

《高註金匱要略》~ 痓濕暍病脈證第二 (11)

回本書目錄

痓濕暍病脈證第二 (11)

1. 痓濕暍病脈證第二

故熱甚。數下之。則氣機奪於後陰。而膀胱之治化不能傳送。且暍邪因虛下沉。故淋甚者也。本經不列方。以鄙意擬之。炙甘草湯滋陰以實其芤。合四逆湯扶陽以益其弦細與遲之脈。陰陽充暢。暍邪或解於自汗乎。

二十五條,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石膏(一斤碎),知母(二兩),甘草(二兩),人參(三兩),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熱在內。故蒸其液出而為汗。又逼其陰出而惡寒也。身熱者。暍熱外蒸皮腠之應。渴者。暍熱內鑠陰津之應。此係太陽陰精短少。而大熱傷其津液之症。故主白虎。以救大熱。白虎加參。以救大熱所傷之津液耳。湯意見傷寒本湯下。

二十六條,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一物瓜蒂湯方,瓜蒂(二十個銼)

以水一升。煮五合。去滓。頓服。

此亦陽虛、而暍熱傷氣之症也。身熱。為太陽中暍之本症。疼重。即下文水行皮中之候。蓋疼為熱因。重為濕因。濕熱相搏。故疼重也。微弱為陽虛之診。若陽氣充足。暍邪不能相犯。即或犯之。便於渴飲涼水中。送為汗解矣。豈有身熱疼重之症乎。今以脈微弱審之。則知身熱疼重。

始以陽虛而受暍熱於前。復以陽虛而不能運涼水於後之應。故直斷之曰。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主瓜蒂湯者。瓜蒂苦寒。苦則能令胃系急而不下。寒則能拒暍熱之邪內侵。且此藥善湧。湧則開提陽氣。能使微弱之脈自振。將水氣運為自汗。而身熱疼重。俱可盡解。是去暍行水之權。

只用一湧以提其陽氣、而已足矣。其言一物者。不欲以余藥牽制其性耳。

白話文:

因此,熱盛而脈象頻數下陷,則氣機被奪於下焦,膀胱的運化功能無法傳輸,加上中暑邪氣因虛弱而下沉,所以小便淋漓不止。本經未記載處方,根據我的淺見擬定方劑:炙甘草湯滋陰以補益虛弱,配合四逆湯溫陽以改善脈象弦細遲的狀態。陰陽調和,中暑邪氣或許能透過自汗而解除。

(二十五條)太陽經受熱邪,這就是中暑。症狀是汗出惡寒、身體發熱且口渴。白虎加人參湯主治。

白虎加人參湯方:石膏(一斤,打碎)、知母(二兩)、甘草(二兩)、人參(三兩)、粳米(六合)。

以上五味藥,加水一斗,煮至米熟,湯成後去渣,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由於體內熱盛,所以體液蒸發而出汗,又因為陰氣受損而惡寒。身體發熱,是中暑熱邪外蒸肌膚的反應;口渴,是中暑熱邪內損陰津的反應。這是因為太陽經的陰精不足,而大熱傷了津液,所以用白虎湯來治療大熱,白虎加人參湯,則是用來治療大熱所傷的津液。此方見於傷寒論。

(二十六條)太陽經中暑,身體發熱、疼痛沉重,脈象微弱,這是夏天喝冷水傷了身體,寒水停留在皮膚之間所導致。一物瓜蒂湯主治。

一物瓜蒂湯方:瓜蒂(二十個,切碎)。

加水一升,煮成五合,去渣,一次服下。

這也是陽虛,而中暑熱邪傷了正氣的病症。身體發熱,是太陽經中暑的本症;疼痛沉重,是下文所說的寒水停留在皮膚之間的表現。疼痛是熱邪所致,沉重是濕邪所致,濕熱相搏,所以疼痛沉重。脈象微弱是陽虛的徵象。如果陽氣充足,中暑邪氣就不能侵犯,即使侵犯了,也能通過喝涼水,讓邪氣隨著汗液排出,怎麼會有身體發熱疼痛沉重的症狀呢?現在根據脈象微弱來判斷,就知道身體發熱疼痛沉重,

開始是因為陽虛而受中暑熱邪的侵犯,後來又因為陽虛而不能運化涼水,所以直接判斷為夏天喝冷水傷了身體,寒水停留在皮膚之間所導致。使用瓜蒂湯,是因為瓜蒂苦寒,苦能使胃氣收斂不下陷,寒能抵禦中暑熱邪內侵,而且此藥善於涌吐,涌吐能提升陽氣,使微弱的脈象自行振奮,將寒水之氣排出體外,身體發熱疼痛沉重,都能解除。這是治療中暑和寒水停滯的有效方法。

只用一味藥來提升陽氣就足夠了,說“一物”是為了避免其他藥物影響其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