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山

《高註金匱要略》~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6)

回本書目錄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6)

1.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土瓜根散方,土瓜根,桂枝,芍藥,䗪蟲(各三分)

上四味。杵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陰㿗腫亦主之。

此即上條之初症也。帶下、亦指赤帶。詳已見。經水不利。因經脈之血。止有脾胃一路上供。而肝臟之血。陸續漏下。以致經脈之氣血虧淺。故至期之經水不暢利也。少腹滿痛者。血瘀氣滯之應也。經一月再見。又承帶下而言。蓋謂帶下一症。又致各經經氣上虛。因而不能包護。

以至一月再見者。二者耽延日久。俱成上條利下等症。故宜即主此以愈之。無使漸成溫經湯之候也。芍藥、下引而入血分。䗪蟲、陰性而行血結。桂枝、辛以散之。溫以行之。合三味而去瘀之功用全矣。土瓜根、為蔓引之本。其性上行。蓋蔓引則走經脈。上行則托住肝臟之血。

而使上充十二經脈之義也。以其為上條之初症。陰血未傷。故於溫經湯。則少用歸芎膠麥。陽氣未寒。故於溫經湯又少用參姜吳茱萸者。此也。夫瘀去而肝血得從血室以歸經脈。故帶下除。而少腹之滿痛亦止。經脈氣充。而下伏於血室者有勢。故經水自利。又血上滋而氣自裕。

則包護有力而尤能提挈。故一月再見者亦愈矣。血下瘀、則陰㿗。氣下郁、則陰腫。本方為行血提氣之藥。故亦主之。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摶。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旋覆花湯主之。

旋覆花湯方,旋覆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文義脈象。注見血門。婦人半產漏下。以上虛失提。外虛失裹之所致。蔥性辛溫。而先降後升。為下通腎陽以外達之品。故白通湯之用之者。蓋取諸此也。旋覆花用至三兩。而且以之名湯。其意有二。夫上虛者必有陰氣乘之。旋覆能降逆陰。以為升陽之地者。一也。又取併力下趨蔥性。

以溫腎陽者。二也。淺紅曰絳。新絳者。新紬所染之絳色也。以繭絲口吐。其性上行。而紅花所染之絳。又從其色而上入心膈之義。明系一小腎氣丸。蓋以辛熱多氣之蔥莖。代桂附。以收降之旋覆。代地黃、山萸。以上行心膈之新絳。代丹皮。則其先資下降。而徐引上升。以補益其宗氣。

俾上提外裹者有力。而半產漏下自止矣。然本方、不過救急之劫棋。若求穩著。畢竟以建中、腎氣湯丸。為的當而無弊。千載以後。自有高明者以余言為不謬。又豈止仲景在天之靈。默為之首肯乎哉。

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薑湯主之。(方缺。又林億曰。臣億等校諸本無膠薑湯方。想是妊娠中之膠艾湯。細按膠艾湯方意。與本條之症逼對。或姜字為艾字之訛耶。今從之。)

婦人陷經。與妊娠胞阻同義。蓋婦人少腹。積有死血。使肝血不由血室以養經。而漏下者曰帶下。若少腹並無瘀血阻塞。但其肝臟中。氣虛而不能上蒸。血虛而不能上蔭。其血剛至血室。而中路陷脫。故曰陷經。與胞阻之無瘀阻滯。其氣血因虛而自漏者同。故曰與妊娠胞阻同義也。

白話文: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土瓜根散方,用土瓜根、桂枝、芍藥、䗪蟲各三分,搗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約3克),一天服用三次。陰部腫痛也可用此方。

此方適用於上條所述疾病的初期症狀。帶下,指赤帶,詳見前文。經水不利,是因為經脈的血,只有脾胃一路供應,而肝臟的血液持續外漏,導致經脈氣血不足,所以月經來潮時不順暢。少腹滿痛,是血瘀氣滯的表現。月經一個月來二次,也是與帶下相關,因為帶下症狀導致各經經氣虛弱,無法保護經脈,以致一個月來兩次月經。這兩種病症拖延日久,都會發展成上條所述的利下等症,所以應該及早服用此方治療,避免病情加重,演變成需要服用溫經湯的狀況。芍藥引導藥力進入血分,䗪蟲陰性,可以化解血塊,桂枝辛溫,可以散寒行血,三藥合用,便能有效去除瘀血。土瓜根具有向上攀援的特性,可以引導藥力沿著經脈向上走,托住肝臟的血液,使之充盈十二經脈。因為這是初期症狀,陰血未受損傷,所以不像溫經湯那樣需要大量使用當歸、川芎、膠飴、麥芽;陽氣也未受寒,所以不像溫經湯那樣需要大量使用人參、生薑、吳茱萸。瘀血去除後,肝血就能順利回歸經脈,所以帶下可以消除,少腹的脹痛也能停止。經脈氣血充盈後,下注於血室的血也有力量,所以經水自然通暢。血液滋養充足,氣血也自然旺盛,包護經脈的能力加強,所以一個月來兩次月經的症狀也能痊癒。血下瘀滯則導致陰部疼痛,氣下鬱結則導致陰部腫脹,本方是行血提氣的藥物,所以也能治療這些症狀。

寸口脈弦大,弦則為陰虛,大則為虛,陰虛和氣虛交錯,稱為革,婦女則會出現半產漏下,旋覆花湯主治。

旋覆花湯方,用旋覆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加水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用。

根據脈象和症狀,此症見於血門。婦女半產漏下,是因為上部虛弱失於提攜,下部虛弱失於包裹所致。蔥性辛溫,先降後升,可以下通腎陽,再向上達表,所以白通湯也使用蔥,就是取其此效。旋覆花用量達三兩,且以此為湯名,其意有二:上部虛弱必有陰氣乘之,旋覆花可以降逆陰氣,為升陽創造條件,其一;又取其與蔥一同下行,溫補腎陽,其二。淺紅色稱為絳,新絳是用新紬染成的絳色,用繭絲口吐,其性上行,而紅花所染的絳色,也因其色而上達心膈,這方藥如同一个小腎氣丸,用辛熱多氣的蔥莖代替桂枝、附子,用收降的旋覆花代替地黃、山茱萸,用上行心膈的新絳代替丹皮,先使藥力下降,然後徐徐上升,以補益宗氣,使上部提攜、下部包裹有力,半產漏下自然停止。然而,本方只是急救之法,若求穩妥,最終還是要用建中湯、腎氣丸,才算妥當,沒有弊端。千年以後,自然會有聰明人認為我的說法不錯,豈止是張仲景在天之靈會默認我的說法呢?

婦人陷經,漏下黑血不止,膠薑湯主之。(方劑缺失,林億注:臣億等校對諸本,無膠薑湯方,想是妊娠中的膠艾湯,仔細分析膠艾湯方意,與本條症狀非常符合,或者薑字是艾字的誤寫,現在依此記載。)

婦人陷經,與妊娠胞阻同義,婦女少腹積有瘀血,使肝血不能經由血室滋養經脈,而漏下的血稱為帶下。如果少腹沒有瘀血阻塞,只是肝臟氣虛不能上蒸,血虛不能上承,血液剛到血室就中途滑脫,所以稱為陷經,與胞阻(沒有瘀血阻塞,因氣血虛弱而自行漏下)相同,所以說與妊娠胞阻同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