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2)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2)
1.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甘草小麥大棗湯方,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亦補脾氣。臟指心肺而言。臟躁言臟中陽液枯乾。而臟真之氣。嘗不能自立。而有躁急之義。故其心神肺魄。如失援失依。不可自支。而悲傷欲哭者。煩冤之所致也。如神靈所作。正言無故而悲傷欲哭。如有憑藉之象。氣失所依。而時引上下則欠。
氣自微長。而時欲外達則伸也。小麥為心之谷。大棗為肺之果。又皆甘寒甘溫。而偏滋津液者。得甘草以浮之在上。則正行心肺之間。而神魄優裕。又豈止食甘以緩其急躁乎哉。亦補脾氣。義見首卷補肝下。蓋補心中之火液。既可因母以生子。而補肺中之金液。又可因子以蔭母。
故也。補脾。非補脾氣。當指脾中之津液。故本湯可與脾約丸為表裡之劑。
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水寒之氣上泛。肺受逼而失分布之用。故吐涎沫。是溫之燥之。滲之泄之。始為正治。乃反欲攻下以去涎沫。則誤矣。故不特涎沫不止。而且胃陽以寒下而益虛。故痞氣上塞於心下。此當先治其本病之吐涎沫。小青龍為發汗利小便之劑。則散水行飲。而涎沫自止。然後主半夏瀉心以治痞。
則填膈降逆。而痞亦平矣。此是半夏瀉心。徐忠可注。為三黃瀉心。誤人無限。
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為諸經水斷絕。至有歷年。血寒積結。胞門寒傷。經絡凝堅。在上嘔吐涎唾。久成肺癰。形體損分。在中盤結。繞臍寒疝。或兩脅疼痛。與臟相連。或結熱中。痛在關元。脈數無瘡。肌若魚鱗。時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來多。經候不勻。令陰掣痛。
少腹惡寒。或引腰脊。下根氣街。氣衝急痛。膝脛疼煩。奄忽眩冒。狀如厥巔。或有憂慘。悲傷多嗔。此皆帶下。非有鬼神。久則羸瘦。脈虛多寒。三十六病。千變萬端。審脈陰陽。虛實緊弦。行其針藥。治危得安。其雖同病。脈各異源。子當辨記。勿謂不然。
人身心肺間之氣。其先天從命門溫溫之火。歷膂脊而上蒸於胸中。其後天從胃中之精悍。歷脾充肺。而外托於胸中。二者合德。而化為太和之瑞。充周遍滿於胸膈。外為經絡衛氣鼓動之根。內司中下二焦溫被之化。且其運血養神。提精御氣之妙。為有生之大寶。故曰宗氣。宗氣者。
言雖非鼻祖。而實為宗子之義。猶之後天離火。正位南方。所以繼乾坤。而主化生萬物之權者也。是氣男女同貴。而尤為婦人之所更重者。雖已補詳虛勞注中。而本條所論諸症。理奧詞古。苟不悉此氣之根源。及其關係處。則必不能讀。即讀亦必不能解也。虛即指此宗氣空淺而言。
白話文:
婦人患臟躁,常常悲傷欲哭,狀若受神靈操控,頻頻伸展肢體,可用甘麥大棗湯治療。
甘麥大棗湯的組成: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六升水煮成三升,溫熱後分三次服用。此方也能補益脾氣。「臟」指心肺,「臟躁」指的是臟腑中陽氣和津液枯竭,臟腑真氣不足以維持自身功能,故而出現躁動不安的症狀。因此,心神和肺魄如同失去依靠,無法自持,而悲傷欲哭則是鬱悶煩惱所致。所謂「如神靈所作」,是指無緣無故地悲傷哭泣,好像有憑藉一樣。氣機失調,有時向上,有時向下,所以會頻頻欠伸。
氣機運行緩慢,有時又想要向外舒展,所以會伸展肢體。小麥是心的穀物,大棗是肺的果實,它們都具有甘寒或甘溫的特性,又能滋養津液。加入甘草能使其藥力上浮,行於心肺之間,使心神和肺魄得到滋養,豈止只是用甘味藥物緩解急躁而已!它還能補益脾氣,詳見卷首「補肝」條目下的說明。它能補益心中如同火焰般的津液,可以藉由母親而生養子女,又能補益肺中如同金屬般清澈的津液,可以藉由子女而蔭庇母親。
所以,補脾並不是指補益脾的氣,而是指脾中津液的虧虛。因此,此方與脾約丸可以互為表裡,共同作用。
婦人吐涎沫,醫生卻用下瀉的方法治療,結果心下痞悶。應該先治療吐涎沫,可用小青龍湯;涎沫止住後再治療痞悶,可用瀉心湯。
水寒之氣上逆,肺臟受阻礙而失去正常運行的功能,所以會吐涎沫。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溫化、燥濕、滲濕、利濕。卻反過來用攻下之法去除涎沫,這是錯誤的。這樣不僅涎沫止不住,而且胃陽因為寒邪下瀉而更加虛弱,所以痞氣上逆,阻塞於心下。因此,應該先治療根本病因——吐涎沫。小青龍湯具有發汗利尿的功效,能散寒行水,使涎沫自然停止。然後再用半夏瀉心湯治療痞悶,就能填補膈肌,降逆止嘔,使痞悶消退。此處的半夏瀉心湯,徐忠可注釋為三黃瀉心湯,誤導無數人。
婦人的疾病,常常是因虛弱、積聚、寒冷、氣滯,導致經絡水液阻斷,時間長達數年。血液寒冷凝滯,胞宮受寒損傷,經絡凝固不通。上部表現為嘔吐涎沫,久則形成肺癰,形體消瘦;中部表現為腹部腫塊,繞臍疼痛,或兩脅疼痛,與臟腑相連,或結熱於中焦,疼痛位於關元穴;脈象數而無瘡瘍,皮膚像魚鱗一樣;有時也發生於男子,不限於女性;下部表現為帶下增多,月經不調,陰部掣痛。
少腹惡寒,或牽引到腰脊,下焦氣機阻滯不通,氣衝穴疼痛劇烈,膝脛疼痛煩躁,突然昏眩,狀如厥證,或憂愁悲慘,悲傷易怒。這些都是帶下病的症狀,並非鬼神作祟。時間久了會消瘦,脈象虛弱而兼見寒象。婦科疾病有三十六種,變化萬千,需要仔細辨別脈象的陰陽虛實,以及脈的緊緩,然後才能施以針藥治療,才能化險為夷。雖然是同樣的疾病,但脈象卻各有不同的病因,你應該仔細分辨,不要認為不然。
人體心肺之間的宗氣,先天之氣來自於命門溫煦的真火,沿著脊柱向上蒸騰到胸中;後天之氣來自於胃中精華,經過脾臟充實到肺臟,再外達於胸中。這兩種氣合而為一,化生為太和之氣,充盈於胸膈之間,外為經絡衛氣運行的根本,內主宰中焦下焦的溫煦化生。它還能運送血液、滋養神明、提升精氣、御禦邪氣,是維持生命的大寶,所以稱為宗氣。
宗氣,雖然不是鼻祖,卻是宗子,如同後天之火,居於南方,繼承乾坤,主宰化生萬物。這股宗氣男女都具有,但對婦女尤為重要。雖然在《虛勞》條注中已經詳細說明,但本條所論述的諸多症狀,道理深奧,文字古樸。如果不了解宗氣的來源及其與其他臟腑的關係,就無法理解這些文字;即使讀懂了,也無法真正理解其意。所謂虛,就是指宗氣不足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