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1)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1)
1.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一條,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前人以無物為嘔。有物為吐。或云聲緩為吐。聲急為噦。雖似確當。而愚謂就病因而論。三者俱有虛實寒熱之不同。但因虛、因寒者。十之七。而因實、因熱者。十之三。就高下而論。則嘔為最高。吐次之。噦則直由極深極低而迸出者。就臟腑而論。嘔、屬足之陽明少陽。吐、屬手少陽三焦之上部及足太陰。
噦、屬足之少厥二陰者也。嘔出足陽明者奈何。夫胃脘一寒。欲下趨其腑者勢也。胃不受邪。則逆以拒脘。脘即以不下納而上湧。故作寒嘔者一。傷寒太陽之嘔是矣。胃脘犯客熱。熱為火。火性上炎。而其氣閃爍不定。故作熱嘔者二。內熱而實。中暑及暍。並酒客清晨之空嘔是矣。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嘔吐,並且伴隨腹部有腫塊和膿液,就不要治療嘔吐,膿液會自然消退。
古人認為沒有東西吐出來叫做嘔,有東西吐出來叫做吐。也有人說聲音緩慢的叫吐,聲音急促的叫噦。雖然這個說法看似合理,但我認為應該從病因的角度來分析。三種情況都存在虛實寒熱的不同,其中因為虛、因為寒的佔七成,而因為實、因為熱的佔三成。
從高低位置來看,嘔吐屬於最高的,吐次之,噦則直接從最深最底部迸出。從臟腑角度來說,嘔吐屬於足陽明和少陽經,吐屬於手少陽三焦的上部和足太陰經,噦則屬於足少厥和二陰經。
為什麼會嘔吐出足陽明的東西呢?因為胃脘一寒,就想向下趨向於腸腑,這是自然規律。如果胃不受邪氣入侵,就會逆流而上,抵擋在胃脘部,胃脘部就不會向下納食,反而向上湧出,所以會出現寒嘔,這就是傷寒太陽經的嘔吐。如果胃脘受到客熱入侵,熱氣就像火一樣,火性向上燃燒,而氣機閃爍不定,就會出現熱嘔,這就是內熱實證,中暑、中暍,以及飲酒過度後清晨的空嘔。
所謂陽明脘中之嘔。從中路而上逆者。如此。嘔出少陽者奈何。少陽之部在脅。其性善逆。不拘風熱寒邪犯之。則其逆氣上衝喉咽。故作嘔酸、嘔苦者。從木化也。凡柴胡湯症之嘔。是矣。所謂少陽脅下之嘔。從兩旁而上逆者。如此。以其病機在胃之脘。膽之標。而不在胃腑。
故嘔則無物。而且曰最高者此也。若夫吐之為病。實在胃中。故其位居嘔之次。但脘外及膈中之氣。其溫暖化被者。實司消穀之半。(膈氣與脾。合司熟谷之化。故曰消穀之半。)此氣一虛。則胃中冷而不能消穀。谷停則敗。敗則胃不見容而作吐者。一也。下文四條之脈症是矣。
白話文:
所謂陽明胃脘部的嘔吐,是由胃部向上逆流而起。如果是少陽經絡引起的嘔吐該怎麼辦呢?少陽經絡位於脅肋部位,性喜逆上,不論是風、熱、寒邪入侵,都會導致少陽經絡逆氣上衝喉嚨,因此會出現嘔吐酸味、嘔吐苦味,這是因為木氣化火所致。凡是符合柴胡湯證的嘔吐,都是如此。所謂少陽脅肋部位的嘔吐,是由兩側向上逆流而起。由於這種嘔吐的病機在胃脘部和膽經的部位,而不在胃腑,所以嘔吐時並無食物,而且嘔吐的高度也最高。至於吐瀉的病症,則是在胃部,因此其程度次於嘔吐。但是胃脘部和膈膜中的氣,具有溫暖化解食物的作用,是消化食物的重要部分。如果這部分的氣虛弱,就會導致胃部冰冷,無法消化食物,食物停滯就會腐敗,腐敗的食物就會被胃部排斥,從而導致嘔吐,這就是第一種原因。下文四條脈症正是如此。
又胃雖受谷。而胃外之脾氣。虛寒而不能扇運。則遲遲作吐者。又一也。下文七條之脈症是矣。所謂吐由手少陽三焦之上部。及足太陰脾臟者。此也。至於噦雖亦由胃家。其實胃氣總虛。苟非肝腎之賊陰乘虛上撞。安得從胃底而上迸。聲出重濁乎。此二十四條之兼厥。二十五條之兼逆。
謂非肝腎上侮陽明之候耶。故曰噦則極深極低。而發於少厥二陰者。此也。然嘔而不吐。吐而不噦者有之。若吐噦則未有不嘔者。以嘔高而為吐噦之門戶。此十四、十五、十八三條。言吐而皆曰嘔吐。二十五條。言噦而曰嘔噦者。可證矣。他如因疑而嘔吐者。出於心。因聞穢而嘔吐者。
白話文:
胃雖然接收食物,但如果脾氣虛寒無法運作,就會導致遲緩的嘔吐。這也是吐由手少陽三焦上部及足太陰脾臟的原因。至於噦,雖然也是胃的問題,但實際上是胃氣虛弱,如果沒有肝腎的賊陰趁虛而上,怎麼可能從胃底向上迸發,發出沉重的聲音呢?這就是二十四條的兼厥、二十五條的兼逆,指的是肝腎上犯陽明的徵兆。所以說噦會非常深沉,而且發於少厥二陰。雖然有嘔而不吐,吐而不噦的情況,但吐噦一定會嘔吐。因為嘔吐是高於噦的,是噦的門戶。十四、十五、十八三條都說吐,而都稱為嘔吐;二十五條說噦,卻稱為嘔噦,可以佐證。其他的情況,例如因為疑惑而嘔吐,是來自於心;因為聞到穢氣而嘔吐,是來自於胃。
出於肺。因餓而嘈雜。以致慘淡之液。上泛而嘔吐者。出於胃。凡種種平人所偶見而非病者。皆不與焉。本條見傷寒厥陰文。注詳其下。但在傷寒。是言厥陰風熱。上見少陽之癰膿。因而致嘔者。入此。則系泛論癰膿之嘔。為微別耳。自此合下文二、三兩條。先提過別症之帶嘔。
而後言嘔家之正病正治也。
二條,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
嘔屬胃脘有寒。故先不渴。嘔則寒去。而且能提氣於上。使胃陽來復而作渴。故先嘔後渴者。知其嘔將欲解也。後三句。見飲門三十五條。注詳其下。
三條,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飲家。
白話文:
嘔吐若因飢餓而發,且伴隨稀薄的液體上泛,則屬於肺部問題。但若嘔吐是因胃部問題,則屬於胃部問題。平時偶爾出現的嘔吐,不屬於此類。這裡引述傷寒厥陰篇的內容,指的是傷寒厥陰風熱上犯少陽,導致癰膿形成而引發的嘔吐,屬於泛論癰膿導致的嘔吐,只是細微差別。接下來將討論嘔吐的病症和治療方法,首先說明一些帶有嘔吐症狀的特殊情況。
如果先嘔吐後口渴,表示疾病將要好轉;如果先口渴後嘔吐,則屬於水停心下的情況,屬於飲家。
嘔吐屬於胃脘有寒,所以一開始不口渴,嘔吐後寒氣消退,氣往上提,胃陽復甦,才會口渴,所以先嘔吐後口渴說明嘔吐將要好轉。
如果本來就口渴,現在卻不口渴了,可能是心下有支飲導致的,屬於飲家。
經注俱見飲門二十八條。
四條,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
此言膈虛胃冷之吐也。仲景設言胃氣以溫熱消穀者。理也。病人脈數。數為內熱可知。當消穀引食矣。而反拒食而吐者。是何理也。答曰。此膈自熱。故脈數。胃自冷。故吐也。推原其理。此必因不當汗而發汗。汗乃胸中胃中之陽氣所化出者。陽氣既泄於汗。則膈虛胃冷而吐者。
宜矣。至其脈數之故。以發表之藥不遠熱。且聚其氣以作汗。汗出而其熱勢未散。故脈數者。為遊行暫托之客熱。不主消穀之化。而胃中之真陽。其虛冷者自若。此脈數與吐互見矣。本條重脈數字。言吐有因於誤汗者。其脈如此。
白話文:
經注俱見飲門二十八條。
四條,問曰:病人脈搏跳動頻數,數脈代表熱症。應該能正常消化吸收食物,為何反而嘔吐呢?
師曰:這是因為過度發汗導致陽氣虛弱,膈肌虛弱,胃氣虛寒,所以脈搏才會跳動頻數,而這是一種客熱,無法消化食物,胃中虛寒所致。
此言膈虛胃冷之吐也。仲景設言胃氣以溫熱消穀者。理也。病人脈數。數為內熱可知。當消穀引食矣。而反拒食而吐者。是何理也。
這段話說明的是由於膈肌虛弱,胃氣虛寒引起的嘔吐。張仲景提到胃氣應該以溫熱來消化食物,這是合理的。病人脈搏跳動頻數,可以得知體內有熱症,應該能正常消化吸收食物,為何反而拒食並嘔吐呢?
答曰。此膈自熱。故脈數。胃自冷。故吐也。推原其理。此必因不當汗而發汗。汗乃胸中胃中之陽氣所化出者。陽氣既泄於汗。則膈虛胃冷而吐者。
回答是:這是因為膈肌本身發熱,所以脈搏跳動頻數;而胃本身寒涼,所以嘔吐。追溯其原因,必然是因不當發汗而導致的。汗液是由胸中和胃中的陽氣轉化而成的,陽氣過度流失於汗液中,就會導致膈肌虛弱,胃氣虛寒,而出現嘔吐。
宜矣。至其脈數之故。以發表之藥不遠熱。且聚其氣以作汗。汗出而其熱勢未散。故脈數者。為遊行暫托之客熱。不主消穀之化。而胃中之真陽。其虛冷者自若。此脈數與吐互見矣。本條重脈數字。言吐有因於誤汗者。其脈如此。
這是合理的。至於脈搏跳動頻數的原因,是因為使用發表藥物,無法將體內的熱氣驅散,反而聚集氣血,產生汗液。汗液排出後,體內的熱氣仍然未消散,所以脈搏跳動頻數。這是由於遊走暫停的客熱,不參與食物的消化,而胃中真正的陽氣虛寒依舊存在,因此出現脈搏跳動頻數和嘔吐的現象。本條重點強調脈搏跳動頻數,說明嘔吐是由於誤汗引起的,其脈象特徵如上所述。
五條,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令脈反弦。故名曰虛。
此言胃虛之吐也。虛吐冷吐有辨。冷則如酒醞之不漚發而致酸。虛則如舟車之不勝載而致覆之象也。承上文冷吐而謂吐又有一種脈弦者。弦脈之體狀。細削而拘緊。細削、為陽氣不能擴充。拘緊、為陽氣不能柔養。皆氣虛之診。故曰虛也。夫胃氣無餘。則朝食不運。至暮便吐。
久而吐機漸熟。變為胃反矣。寒在於上。即上條膈氣虛之義。言此胃反之來由。因其人膈氣原虛。不易化食。醫誤為積滯而攻下之。遂令胃愈虛而脈反弦。故名曰虛也。本條重脈弦字。言吐有因於誤下者。其脈又如此。
白話文:
五條脈弦,代表虛證,胃氣不足,早上吃下去的食物到晚上就吐出來,久而久之就會變成胃反。這是因為寒氣在上,醫生卻誤用下法治療,導致脈象反弦,所以叫做虛證。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胃虛引起的嘔吐。胃虛的嘔吐和寒氣引起的嘔吐有所不同。寒氣引起的嘔吐,就像酒釀沒有發酵而變酸一樣;胃虛引起的嘔吐,就像車子載重過多而翻覆一樣。承接上文寒氣引起的嘔吐,這裡提到另外一種脈弦的嘔吐。弦脈的形態細削而拘緊,細削代表陽氣無法擴展,拘緊代表陽氣無法滋養,都是氣虛的表現。所以叫做虛證。
由於胃氣不足,早上吃下去的食物無法運化,到晚上就吐出來。時間久了,嘔吐的機制就形成了,變成胃反。寒氣在上,指的是上條中提到的膈氣虛。這裡解釋胃反的原因,因為病人原本膈氣虛弱,不易消化食物,醫生誤以為積食而用下法治療,結果導致胃更加虛弱,脈象反弦,所以叫做虛證。這段文字重點在於脈弦,說明有些嘔吐是誤用下法導致的,並且這種嘔吐的脈象會呈現弦脈。
六條,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營虛。營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此又推原上條寒在於上之故。而言此種脈症。萬勿誤行吐下。致成或數或弦之脈。而變為胃反也。如寸口之脈。所以外診經絡。內診胸中者也。倘其人脈微而數。數為客熱。已見四條。但就微論。則微為氣不能鼓之應。故知其無衛氣。夫營衛互相根抱者也。今微而無氣。則營虛可知。
營陰、又為血中之精華所神化者。營虛、則周身之大血。其不足又可知。血不足。則宗氣無生化之源。而胸中冷矣。倘於此而以陽藥汗之。則脈數者愈數。而為四條之候。以陰藥下之。則脈微者變弦。而為五條之候。可不慎乎。
白話文:
六條脈象,寸口脈搏微弱而快速。脈搏微弱說明氣虛,氣虛則營氣虛弱,營氣虛弱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感到寒冷。
這也印證了上一條“寒在於上”的推論。對於這種脈象,萬不可誤用吐瀉藥物,否則會導致脈象變為數脈或弦脈,進而引發胃反。寸口脈象是觀察經絡和診斷胸中情況的關鍵部位。如果患者脈搏微弱而快速,快速是外邪客熱的表現,已經符合四條脈象的特征。但從微弱的角度來看,說明氣不足以鼓動脈搏,因此可以推斷其衛氣不足。營氣和衛氣相互依存。現在脈搏微弱而無氣,說明營氣虛弱是可以確定的。
營氣是陰氣,也是血中精華的化生之氣。營氣虛弱,則全身血液不足也就可以推斷了。血不足,則宗氣失去生化之源,胸中就會感到寒冷。如果在此情況下使用溫陽藥物發汗,則脈搏快速的情況會更加嚴重,演變為四條脈象。如果使用寒涼藥物瀉下,則脈搏微弱的情況會變成弦脈,演變為五條脈象。所以一定要謹慎用藥。
七條,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虛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此言脾虛之吐也。趺陽之脈浮而澀。姑且不論澀。即從浮斷。夫浮以診腑。而浮之底面即診臟。浮脈底虛。趺陽之底虛。謂非脾氣受傷之故乎。脾傷。則胃受谷而脾不磨。於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敗壞上出。致成胃反者。又一也。緊者、弦緊之謂。趺陽弦緊。法當下逆為利。
上逆為吐之脈。澀者、血不足以生氣之診也。言浮澀而胃反之脈。漸變緊澀。則緊為無陽。而吐不欲止。澀為無陰。而脾不受溫。故難治。合四條、五條及本條觀之。則胃反之症。因於膈虛者一。因於胃中虛寒者二。因於脾傷者三。應病用藥。而仲景之旨、不較然乎。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脈搏浮而澀,表示他體內虛弱,特別是脾臟虛弱。脾虛會導致食物無法正常消化,出現早晨吃飯晚上吐,晚上吃飯早上吐,甚至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最後吐出來,這就是胃反。這種脈搏緊而澀,病症也比較難治。
這種情況是因為脾虛導致的嘔吐。脈搏浮而澀,單看浮,可以判斷內臟虛弱。浮脈的底部虛弱,趺陽脈的底部虛弱,說明脾氣受損。脾臟受損,食物進入胃後,脾臟無法正常消化,就會出現早晨吃飯晚上吐,晚上吃飯早上吐,以及宿食不化的情況。食物腐敗後向上嘔吐,造成胃反。
緊脈是指弦緊的脈搏,趺陽脈弦緊,通常會導致向下逆行,也就是腹瀉。而向上逆行的脈搏則代表嘔吐。澀脈代表血氣不足。浮而澀的脈搏代表胃反,隨著時間推移,脈搏會變得緊而澀。緊代表陽氣不足,導致嘔吐難以停止。澀代表陰氣不足,脾臟無法獲得溫煦,所以很難治療。
綜合上述脈象,胃反的症狀有三個原因:一是膈虛,二是胃中虛寒,三是脾臟受損。要根據病因選擇藥物治療,這正是張仲景的精華所在。
八條,病人慾吐者。不可下之。
此泛論欲吐之禁。不專指胃反也。故曰病人云云。欲吐者。不可下。其義有二。吐則胃寒者居多。下之。則愈寒而吐益甚者。一也。又吐則氣機已在上湧。下之、則又下奪其氣。恐致分馳而中絕者。又一也。故禁。
九條,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噦、兼嘔吐在內。腹滿、指實痛光亮而兩言之。非謂按之則軟之滿也。此承上文吐以下為禁。然間亦有可下。並可利小便者。又不容不細辨也。如噦而其腹實痛光亮。則為有形之滿。而非虛滿矣。夫有形之滿。又有水食之別。視其前陰不利。則知蓄水以致滿。而其腹光亮。後陰不利。
白話文:
八條
病人想要嘔吐,不可使用下瀉藥。
這句話是泛指想要嘔吐時的禁令,不單指胃反。因此說「病人云云」,想要嘔吐的人,不可下瀉。這其中有兩個原因:
第一,嘔吐大多是因為胃寒,使用下瀉藥會讓胃更寒,嘔吐更加嚴重。
第二,嘔吐時,氣機已經上湧,使用下瀉藥又會往下奪氣,恐致氣機分馳而斷絕。
因此,下瀉藥是禁止使用的。
九條
呃逆並且腹部脹滿,要觀察前後陰,判斷哪個部位不利,利其不利者則病可痊癒。
呃逆包括嘔吐,腹部脹滿指的是實痛光亮,而非按之則軟的虛滿。這段承接上文,將嘔吐作為禁令,但也有可使用下瀉藥,並可利小便的情況。不可不細心辨別。例如,呃逆並且腹部實痛光亮,則屬於有形的脹滿,而非虛滿。有形的脹滿又有水食之別。觀察前陰不利,則知是積水導致脹滿,而其腹部光亮;後陰不利,則知是積食導致脹滿,而其腹部暗沉。
則知積食以致滿。而其腹實痛。俱氣閉於下而逆於上。故令噦耳。利之。則下氣通而逆自平。故愈。噦深於嘔吐。言噦而嘔吐者。可例推矣。故曰兼嘔吐在內。
十條,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
吳茱萸湯方,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自此至十七倏。雜言諸嘔之治例也。胸為胃脘所經。及脘外膈分之總名。此處悶滿。系虛寒之氣。上痞陽位之應。夫嘔雖有寒熱之不同。若嘔而胸滿。則為寒氣乘虛之嘔無疑。故君苦溫降逆之吳茱萸者。蓋苦溫、所以除寒。降逆、所以止嘔也。然後佐甘溫之人參以補其虛。辛溫之生薑、以暖其膈。
白話文:
如果知道是積食導致腹脹,而且腹痛,都是因為氣體停滯在下焦,逆流向上,所以才會打嗝。只要疏通下焦,讓氣體順暢,逆流自然會平息,病就會好了。打嗝比嘔吐更嚴重,如果說打嗝伴隨嘔吐,可以類推理解。所以說,打嗝兼有嘔吐,屬於內在的病症。
如果嘔吐並且胸部滿悶,可以用吳茱萸湯治療。
吳茱萸湯的配方: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五升,煮成三升,溫溫地喝七合,一天喝三次。
從這裡到第十七條,都是雜談各種嘔吐的治療方法。胸部是胃脘經絡經過的地方,也是隔膜外圍的總稱。胸部悶滿,是虛寒之氣上逆,影響陽氣的表現。雖然嘔吐有寒熱之分,但是如果嘔吐伴隨胸部滿悶,就一定是寒氣乘虛而上的嘔吐。所以用苦溫降逆的吳茱萸,因為苦溫可以除寒,降逆可以止嘔。然後用甘溫的人參來補虛,用辛溫的生薑來溫暖膈膜。
而以甘浮之大棗。上托諸藥而至胸分。則滿消而嘔自愈矣。此與下條。即所謂胃脘寒而欲下趨其腑。胃不受而還以拒脘之嘔也。
十一條,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古人無物曰嘔。是無食物之謂。然而或痰或飲。所不能免。若並無痰飲而作空嘔者。則曰乾嘔。吐涎沫者。非嘔而吐出涎沫之謂。蓋言嘔時無物。而口中嘗欲吐清淡之涎沫。此因膈寒遺肺。肺逆而津液不布。以致上泛之候也。虛寒之氣。既已上塞。又得乾嘔以提之。則其逆氣直浮巔頂。
而頭上之絡脈作脹。故痛也。則除寒降逆。補虛暖膈之吳茱萸湯。所當兼任者矣。夫上條之嘔。本條之乾嘔。同出胃脘之中。上條之胸滿。本條之吐涎沫。又同出脘外之膈。故皆主此湯耳。文見傷寒厥陰。特少頭痛一症。但在傷寒。是言厥陰寒熱之邪。假道少陽而上胸膈。其根深。
白話文:
如果用甘甜浮性的紅棗,將其他藥材向上托到胸部,那麼滿腹脹痛和嘔吐就會自然痊癒。這和下一條的描述相同,也就是說,胃脘寒涼想要往下走入腸腑,但胃無法承受而往回頂,導致嘔吐。
第十一條,乾嘔、吐口水、頭痛,用吳茱萸湯治療。
古代人說「嘔」,指的是沒有東西可以吐,也就是說沒有食物可以吐出來。但有時候會吐出痰或水,是無法避免的。如果沒有痰或水而出現空嘔,就叫做乾嘔。吐口水指的是不是嘔吐,而是吐出唾液。因為嘔吐時沒有東西,但口中卻想吐出清淡的唾液,這是因為膈膜寒涼影響肺部,肺氣逆上導致津液無法正常運行,而出現上泛的現象。虛寒之氣已經向上堵塞,又因為乾嘔而被往上提,所以逆氣直達頭頂。
頭部的經絡血管就會脹起來,所以會疼痛。因此,需要用溫熱寒涼、降逆補虛、溫暖膈膜的吳茱萸湯來治療。上一條的嘔吐和這一條的乾嘔,都源於胃脘部位;上一條的胸部滿脹和這一條的吐口水,都源於胃脘外的膈膜部位,所以都用吳茱萸湯治療。這段文字出自《傷寒論》厥陰篇,只是多了頭痛這個症狀。但《傷寒論》中所指的是厥陰寒熱之邪氣,借少陽經向上到達胸膈,其病根深在。
入此。則單言膈寒肺逆之嘔。其根淺。而李氏舊注。因厥陰傷寒主此。遂認吳茱萸為厥陰專藥。硬將本條之嘔為厥陰症。則大非也。蓋本湯為上中二焦。溫補降緝之劑。並非厥陰正藥。其治厥陰寒逆之理。以中焦虛寒。不能下御。故肝中木邪。如要荒遠寇直從中原穿過。上犯神京之象。
故以本湯之溫胸溫胃者。為尊攘之義師。而嬴秦荊楚。畏懾竄伏之道也。若本條之主此湯。又以膈自虛而胃自寒。如前四五兩條之候。猶之畿輔凶荒。流離失業。故從就地溫補。而為撫綏安緝之法而已。且仲景明明自言曰。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夫亦可想見此湯之意旨矣。
白話文:
進入此條,則單指膈寒肺逆引起的嘔吐。其病根較淺。而李氏舊注,因厥陰傷寒主此症,遂將吳茱萸認定為厥陰專藥,硬將本條的嘔吐歸為厥陰病症,這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本方為上中二焦溫補降逆之劑,並非厥陰正藥。其治療厥陰寒逆的原理,在於中焦虛寒,不能向下運化,因此肝中木邪,如同荒遠寇敵直從中原穿過,上犯神京之象。
所以用本方溫胸溫胃,就如同尊攘的義師,而嬴秦荊楚,畏懼竄伏之道也。如果本條所指的嘔吐症屬此方,又由於膈自虛而胃自寒,如前四五兩條所述之候,猶如畿輔凶荒,流離失業,故從就地溫補,而為撫綏安緝之法而已。而且仲景明明自言曰:「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由此也可想見此方之意旨了。
十二條,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人參,乾薑,黃芩(各三兩),黃連(一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此胃脘虛寒。腸中浮熱。因而痞塞致嘔之治例也。腸為胃之下口。而麗腹中。脘為胃之上部。而當心下。夫在天之膈氣充周。則胃脘之化機溫暖。斯從上制中。從中制下。而運行無弊矣。若嘔而腸鳴。是其腸中有走注之氣可知。又心下痞。是其腸中之氣。因上虛而倒貫又可知。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出現十二指腸疼痛、嘔吐伴隨腸鳴,且心窩處有痞塞感,可以用半夏瀉心湯治療。
半夏瀉心湯的組成包括:半夏(洗淨,半升)、人參、乾薑、黃芩(各三兩)、黃連(一兩)、甘草(炙,二兩)、大棗(十二枚)。
將以上七味藥材用水一斗煎煮,取六升藥汁,去渣後再煎煮至三升。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這是一種治療胃脘虛寒、腸中浮熱,導致痞塞而嘔吐的方劑。腸位於胃的下部,靠近腹部;胃脘是胃的上部,位於心窩處。天部的膈氣充盈周遍,則胃脘的消化功能溫暖,從上而下調節,運行無阻。如果出現嘔吐伴隨腸鳴,說明腸中有上逆之氣;心窩處痞塞,說明腸中之氣因上虛而倒灌。
謂非嘔生於痞。痞生於腸鳴。而腸鳴又生於膈虛脘寒。因而下吸浮熱之所致乎。故君降逆之半夏者。所以專責嘔逆之由於上痞也。膈虛。故佐益氣之人參以補之。脘寒。故佐暖胃之乾薑以溫之。腸鳴之氣為浮熱。故加芩連之苦寒。以堅浮泄熱耳。然後托之以甘草。浮之以大棗。
而使諸藥直從至高之胸膈。徐徐降下。則痞開而嘔自止矣。此條之嘔。與四五兩條。同是膈虛胃寒。而方治獨異者。以四五兩條。為膈胃虛寒之本病。此條尤多一痞症。故專責痞。而帶治虛寒也。
十三條,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白話文:
意思是嘔吐不是因為痞塊,痞塊是腸鳴引起的,而腸鳴又是因為膈肌虛弱、胃寒造成的,這是由於下焦吸入浮熱所導致。所以用降逆的半夏專門治療由上焦痞塊引起的嘔逆。膈肌虛弱,就用補氣的人參來補益。胃寒,就用溫胃的乾薑來溫暖。腸鳴之氣是浮熱引起的,所以加入芩連的苦寒,以堅固浮熱,泄掉熱氣。然後用甘草托住藥性,用大棗引導藥物上升。
這樣一來,藥物就能直達最高部位的胸膈,然後慢慢下降,痞塊就會消除,嘔吐自然就會停止。這一條所講的嘔吐,和第四條、第五條一樣,都是膈肌虛弱、胃寒引起的,但治療方法卻有所不同。因為第四條、第五條是針對膈肌和胃虛寒的本病,這一條則更偏向於痞塊,所以專門針對痞塊,同時也兼治虛寒。
第十三條,乾嘔而且腹瀉,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療。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三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此上焦虛寒。下焦積熱。與上條同。上條為因虛而其熱並於上。故痞而單嘔。本條系下熱不與上虛相併。而自為奔迫下陷。故寒自嘔而熱自利也。黃芩、苦寒而直根。為下焦瀉熱之要藥。得酸斂之芍藥。甘緩之甘草為使。則引入肝脾而瀉其熱。熱勢緩而奔迫者自平。故利可止。
姜半溫胃降逆。而以甘浮之大棗為使。則溫降之性。留戀膈間。而寒逆又平。故嘔可止也。
白話文:
黃芩三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這六味藥材用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每天服用兩次,晚上服用一次。這個方子適用於上焦虛寒、下焦積熱的情況,與上一條方子類似。上一條方子是因虛而熱在上,導致痞悶單純嘔吐。本條方子是下焦積熱不與上焦虛寒相併,而是自行向下奔迫,所以寒氣引起嘔吐,熱氣引起腹瀉。黃芩苦寒直根,是治療下焦瀉熱的主要藥物,配合酸斂的芍藥、甘緩的甘草,就能將藥力引入肝脾,瀉去熱氣,緩解奔迫感,腹瀉就能停止。生薑半夏溫胃降逆,配合甘浮的大棗,就能溫降寒氣,留滯在膈間,寒逆也能平息,嘔吐就能止住。
十四條,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方見痰飲。)
嘔吐、勿平看。當重嘔一邊。以此條言嘔症治例故也。猶云諸凡嘔甚而致吐之謂。夫嘔吐而致谷不得下。則是寒逆已甚。生薑辛溫以散寒者。為治嘔之本。半夏辛斂以降逆者。為治嘔之標。此小半夏湯之所以可任也。
十五條,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
豬苓散方,豬苓,茯苓,白朮(各等分)
白話文:
十四條,各種嘔吐,食物無法下嚥的,用小半夏湯治療。(方劑見痰飲篇。)
嘔吐不能輕視,尤其當單邊嘔吐時更要重視。這條講的是嘔吐症狀的治療範例,也就是說,各種因嘔吐嚴重而導致嘔吐的症狀,都可用此法治療。因為嘔吐導致食物無法下嚥,說明寒逆已非常嚴重。生薑辛溫,可以散寒,是治療嘔吐的根本;半夏辛斂,可以降逆,是治療嘔吐的標誌。所以小半夏湯可以勝任治療。
十五條,嘔吐,病症在膈上,渴望喝水,就要趕緊給水喝。如果渴望喝水,用豬苓散治療。
豬苓散方:豬苓、茯苓、白朮(各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嘔吐、與上條同是因嘔而吐之義。病在膈上。即首條膈氣病虛寒之謂也。嘔吐之後思水。因嘔能提氣以實虛。吐能提火以去寒。故知其解於胸陽之來復耳。但當迎其機而與之以水。使下運之神。借水而利。則上逆者自平。而嘔遂真解矣。急與之義、有二。蓋嘔吐則液干。不急以水濟之。
致生煩熱懊憹之變者。一也。又虛陽新復。而飲機自動。不急應之。則神機燥澀。而其陽終伏者。二也。然病後飲水。又恐行遲積飲。此滲泄培土之豬苓散。為不可失矣。
十六條,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將上三味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匙,一天服用三次。
嘔吐與上一條的描述相同,都是指因嘔而吐。病症位於膈膜之上,也就是第一條中所述的膈氣病虛寒。嘔吐後想喝水,是因為嘔吐可以提氣以補虛,吐能提火以去寒,所以知道這是胸陽恢復的徵兆。但應該趁機給予水,讓下行之氣藉水而通暢,這樣上逆的症狀自然會平息,嘔吐也會真正痊癒。急著給水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嘔吐會使津液枯竭,如果不趕快以水補充,就會導致煩熱懊憹等症狀。二是虛陽剛恢復,而飲水機制自動運作,如果不趕快應對,則神機就會乾燥粗糙,陽氣最終會再次潛伏。但是,病後喝水也要注意,如果喝得太慢,容易造成積液,所以必須使用具有滲泄作用的豬苓散來幫助排泄,這一點不容忽視。
嘔吐,脈搏微弱,小便頻繁,身體微熱,出現昏厥,這種情況很難治癒,可以用四逆湯治療。
四逆湯方,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一兩五錢),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嘔有虛寒、水飲兩症。脈充於陽明之精悍。弱則胃無悍氣可知。加之小便複利。則非水飲而為虛寒之嘔無疑。雖表有微熱。亦是陽熱之應。然與厥症同見。則微熱為胃中虛寒已甚。而微陽外竄之候也。溫之而胃陽來復則生。不復則死。生死相半。故曰難治。以生附、乾薑大辛大熱之品。
而總托於守中之甘草。正所以溫胃陽而續其殘照也。文見傷寒論厥陰篇。但在傷寒。是言厥陰寒逆之氣。中凌胃陽。故主此溫胃之外。而尤以味辛者勝木邪也。入此。是言辛甘而溫。為陽明本寒之治例而已。其用意不同者。以嘔而脈弱諸症。有責肝責胃之辨故也。
白話文:
四逆湯的藥方是: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一兩五錢)、甘草(二兩炙)。將以上三味藥材用三升水煮,直到剩下一升二合,去渣,分溫熱兩次服用。體質強壯者,可以加大附子用量至一枚,乾薑用量至三兩。
嘔吐伴隨虛寒和水飲兩種症狀,脈象充實而有力,但屬於陽明經的精悍之氣,若脈象虛弱,則說明胃氣虛弱。若再加上小便頻繁,則可以確定不是水飲而是虛寒導致的嘔吐。雖然可能有輕微發熱,但那是陽熱之氣外露的表現。然而,如果同時出現厥症,則表示胃中虛寒加重,陽氣外泄。此時必須溫暖胃陽,讓它恢復,否則就會死亡,生死各半,所以很難治療。因此,採用生附子、乾薑這種辛熱之品,配合甘草來溫暖胃陽,使之恢復生機。
四逆湯的藥方出自《傷寒論》厥陰篇,但原本是針對厥陰寒逆之氣侵犯胃陽的症狀,所以除了溫暖胃陽外,還特別選用辛味藥材來克制木邪。而四逆湯則主要針對陽明經本寒的症狀,用辛甘溫的藥材來治療,其用意不同。這是因為嘔吐伴隨脈象虛弱的症狀,要分別辨證肝脾胃三者的病因。
十七條,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半夏(半升),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嘔因胃中虛寒者居多。故輕易無發熱症。除上條虛陽格於寒而作微熱之外。凡嘔而發熱者。是少陽之逆氣。從兩脅之邊旁而上衝。故嘔且上衝者。必兼外浮。故發熱也。小柴之降逆以止嘔。解肌以退熱。為正治矣湯意見傷寒少陽。文見厥陰。意亦微別。詳本注。
白話文:
如果病人嘔吐又發燒,可以服用小柴胡湯治療。小柴胡湯的配方是:柴胡半斤、半夏半升、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將這些藥材加水一斗二升,煮到剩下六升,去渣後再煎取三升,溫溫地喝一升,一天喝三次。
十八條,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
大半夏湯方,半夏(三升洗),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
自此至二十二共五條。凡曰嘔吐。及乾嘔吐逆。又當重吐一邊。以五條俱言胃反及吐故也。此申言四條膈虛胃寒之治例。為胃反之正病正藥。蓋以甘浮之蜜和水而揚亂其下流之性。是令其浮於膈中。而多停時候。然後佐以益氣之人參。君以降氣之半夏。則從膈而漸漸下平矣。然本以發汗而虛其膈氣。因致胃寒之吐。故只消即補以為溫也。
白話文:
胃部反覆嘔吐的人,可以服用大半夏湯。
大半夏湯的配方是:半夏三升洗淨,人參三兩,白蜜一升。將三味藥材加入一斗二升的水,和蜜一起攪拌二百四十遍,煮藥至二升半,溫服一升,剩下的分兩次服用。
從第十八條到第二十二條,共五條,都提到了嘔吐,包括乾嘔、嘔吐逆、重吐等。這五條都說明了胃反和吐的病因。這四條則說明了治療膈虛胃寒的原則,是胃反的正病正藥。因為蜜的性質甘甜而輕浮,用它和水攪拌,可以改變藥性,使其浮於膈中,停留更久。然後輔以益氣的人參,主藥則用以降氣的半夏,這樣藥力就能逐漸平穩地下達胃部。因為原本是用發汗的方法來散掉膈氣,導致胃寒而引起嘔吐,所以只需要消散寒氣,再補益溫暖即可。
十九條,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大黃甘草湯方,大黃(四兩),甘草(一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此胃熱上熏之吐。為吐家之變症變治。而非胃反也。火性炎上而躁急。胃中火盛。上衝胃脘者勢也。以食壓而實之。則火勢受屈而迸出。故食已即吐也。以苦寒瀉火之大黃為君。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不特浮大黃下趨之性。使從胃脘而下。且治急衝者。惟宜以緩降勝之也。
二十條,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白話文:
吃東西後馬上就吐的,用大黃甘草湯治療。
大黃甘草湯的配方:大黃四兩,甘草一兩。
以上兩味藥,用水三升,煮到剩下一升,分溫熱兩次服用。
這是胃熱往上熏蒸導致的嘔吐,是嘔吐的變症,要採取變通方法治療,不是真正的胃反。火性炎上且急躁,胃中火盛,向上衝擊胃脘的結果。用食物去壓制它,讓胃部實滿,火勢受到壓抑,就會向外迸發,所以吃東西後就吐。用苦寒瀉火的藥物大黃為主藥,輔以守中和緩的甘草。不僅讓大黃下趨的特性,從胃脘向下,而且治療急衝的方法,只能用緩緩下降的方式來剋制它。
胃反,嘔吐而且口渴,想要喝水的,用茯苓澤瀉湯治療。
茯苓澤瀉湯方,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白朮(三兩),桂枝(二兩),甘草(二兩),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胃反。本屬寒因。然吐則陰傷。而虛火上動於膈。積飲內熱於胸。故渴欲飲水。不知飲水多。則本病之虛寒與水逆相濟。而吐愈不可止矣。故以茯苓、澤瀉之滲泄者為君。而以培土之白朮佐之。則熱水下滲。而虛火隨之。故渴可除。以桂枝、生薑之辛溫開暢者為主。而以甘浮之甘草配之。
白話文:
茯苓澤瀉湯方解
組成:
- 茯苓(半斤)
- 澤瀉(四兩)
- 白朮(三兩)
- 桂枝(二兩)
- 甘草(二兩)
- 生薑(四兩)
用法:
- 將以上六味藥材以水一斗(約六公升)煎煮,煮至三升(約一點八公升)。
- 加入澤瀉,再煮至二升半(約一點五公升)。
- 溫服八合(約一百二十毫升),每日三次。
病因病機:
胃反(嘔吐)本屬寒性病因,但嘔吐會造成陰液損傷,導致虛火上炎,影響膈膜,積聚的飲水和內熱在胸腔積聚,故患者口渴想要喝水。然而,不知不覺喝了大量的水,就如同在虛寒的基礎上又加重水氣逆流,導致嘔吐加重無法停止。
方義:
本方以茯苓、澤瀉的利水滲濕作用為主藥,能將體內熱水向下引導,消除渴症。以白朮補脾健土,輔助利水,使虛火隨水下行。以桂枝、生薑辛溫發散,溫通氣血,開暢胸膈,配合甘草甘潤調和,整體調節臟腑功能,使嘔吐得以緩解。
則仍從溫補膈氣以暖胃之例。而胃反可除矣。夫吐而內有水飲。極宜半夏。而獨不用者。以症中病渴。而半夏性燥故也。仲景用藥之細密。每如此。
二十一條,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文蛤湯方,文蛤(五兩),麻黃(三兩),石膏(五兩),杏仁(五十粒),甘草,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白話文:
因此,仍需採取溫補脾胃、暖胃的方法,這樣胃氣恢復,嘔吐自然就會消除。嘔吐後體內有水飲,最適合用半夏,但這裡卻不用,是因為症狀中出現了口渴,而半夏性燥的緣故。仲景用藥細密,常常如此。
吐後口渴,想要喝水卻忍不住喝太多的人,用文蛤湯治療。文蛤湯也兼治輕微風寒、脈象緊、頭痛。
文蛤湯方:文蛤五兩、麻黃三兩、石膏五兩、杏仁五十粒、甘草三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七味,用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出汗即愈。
吐後。雖承上條胃反。其實且兼諸吐在內。但曰吐後。則吐已暫止可知。故湯意重責水飲。而不責胃反者此也。此即上條之症。而分別尤在貪飲二字。蓋貪飲是逆熱上提者更甚。而積飲內熱者更多也。夫逆熱積飲。停而不去。以致貪飲。不特水逆而吐將復作。且防變出飲症。
而見喘滿腫脹等候。故以治飲為急也。但上條為胃反未止。又表藥多致水逆。故茯苓澤瀉湯。從五苓以利小便之變。此條為吐後而吐止。其渴而貪飲。為逆熱在胸。逆熱者可借水以泄汗。故文蛤湯。從越婢發表之變也。至統以鹹寒拒水之文蛤。副以清肺利氣之杏仁。則越婢之全湯。
白話文:
患者吐完之後,雖然症狀與前條胃反相似,但實際上也包括其他各種嘔吐的情況。不過既然說「吐後」,就表示嘔吐暫時停止了。因此,藥方重點在於化解水飲,而不著重治療胃反。
這個症狀跟上一條類似,但主要區別在於「貪飲」二字。貪飲說明逆熱上提更加嚴重,而且積飲內熱的情況更加突出。逆熱和積飲停滯不消,導致患者貪飲不止,不僅水逆導致嘔吐可能再次發作,更要預防轉變成飲證,出現喘滿腫脹等徵兆。因此,治療水飲刻不容緩。
不過上一條是胃反未止,且表藥容易導致水逆,所以茯苓澤瀉湯從五苓散的方劑演變而來,以利小便。而這一條是嘔吐已經停止,患者口渴貪飲,是因為逆熱在胸。逆熱可以藉由水來發汗,因此文蛤湯從越婢湯的方劑演變而來,以發表散熱。整體而言,使用鹹寒拒水的文蛤,輔以清肺利氣的杏仁,正是越婢湯的完整配方。
從文蛤杏仁之化。而發去水之汗。此所以收止渴除煩之功效矣。微風不當脈緊。緊脈為寒為水。今其頭痛。既為風而非寒。則其脈緊。不當責寒而責水矣。但既曰微風脈緊頭痛。是其人平日原有水飲。因中微風而致有表症之頭痛。則其治例。似宜桂枝加朮。即帶渴而貪飲之上症。
亦宜加文蛤杏仁於桂枝為合。而竟以此湯主之者。蓋以水飲家多屬無汗。而脈緊。終為水性帶寒之診。故非麻黃之疏表散寒不可也。
二十二條,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
半夏乾薑散方,半夏,乾薑(等分)
白話文:
文蛤和杏仁可以化解水氣,促進汗液排出,因此具有止渴除煩的功效。微風不當引起脈緊,緊脈代表寒氣和水氣,而頭痛是風邪所致,並非寒邪。因此,脈緊不是因為寒邪,而是因為水氣。患者既有微風引起的頭痛,又脈緊,說明他平時就有水飲,因受微風而出現表症頭痛。這種情況應該用桂枝加朮湯治療,如果患者同時伴有口渴貪飲的症狀,還可以加入文蛤和杏仁,因為水飲患者多屬無汗,脈緊也是水氣帶寒的表現,所以必須用麻黃來疏散表寒。
二十二條:乾嘔吐逆,吐涎沫,用半夏乾薑散治療。
半夏乾薑散方:半夏、乾薑(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言乾嘔而因於吐逆者。又於不嘔吐時。而亦嘗吐涎沫。則其寒逆已甚。故主半夏以降逆。乾薑以溫寒也。杵為散者。欲其並服渣質。而少停於胃。煎用漿水。取穀氣之為胃所喜。且以味酸者收逆。又以性涼者為溫藥之反佐耳。
二十三條,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
生薑半夏湯方,生薑汁(一升),半夏(半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服。夜一服。嘔止停後服。
白話文:
將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取一小勺,加入一升半的漿水,煎煮至七分,一次服用。如果病人乾嘔,且伴隨吐逆,或是在沒有嘔吐的情況下也吐出唾液,說明寒逆已很嚴重,所以用半夏來降逆,乾薑來溫寒。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目的是讓藥渣也一起服用,並且在胃中停留片刻。用漿水煎煮,是因為穀氣最受胃的喜愛,而且漿水的酸味可以收斂逆氣。此外,漿水的涼性可以反佐溫藥。
第二十三條,病人胸中好像喘不過氣,又好像沒有喘,好像要嘔吐,又好像沒有要嘔吐,好像要呃逆,又好像沒有要呃逆,感覺胸口堵塞,昏昏沉沉,無計可施,可以用生薑半夏湯治療。
生薑半夏湯方:生薑汁一升,半夏半升。
將這兩種藥材用三升水煮,煮到半夏只剩下兩升,再加入生薑汁,繼續煮到一升半,稍稍冷卻後分四次服用,一天三次,晚上一次。嘔吐停止後繼續服用。
此言胃寒之氣。上浮心下。以及胸中之症治也。蓋謂胃居中土。為熏育上焦。控制下焦之關鍵。胃中自寒而陰沁。則肺氣畏縮而不下引。故似喘。然而肺管未塞。故不喘。膈氣飄忽而不安頓。故似嘔。然而膈非本病。故不嘔也。其胃無陽光以熏育上焦之候如此。又胃中自寒而招侮。
則肝氣縱送而嘗上勝。故似噦。然而肝非首難。故不噦也。其胃中陰翳而吸受下焦之候。又如此。但覺從胸至心。徹上徹下。而不可指著。憒憒然無可奈何。而不能名狀者。蓋因上焦之氣。受之陽明之腑。今胃寒。而陽氣失根株之依輔。譬之兵凶饑饉。窮黎有流亡無策之象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說明的是胃寒之氣上浮心下,以及胸中所出現的症狀的治療方法。
其道理是,胃居於中土,負責溫養上焦,並控制下焦的關鍵。當胃中自寒,寒氣陰邪下浸,就會導致肺氣畏縮而不向下引,故而似喘。但肺管未阻塞,所以不至於真正喘不過氣。同時,膈氣飄忽不定,不安定,故而似嘔,但膈非本病,所以也不至於真的嘔吐。這就是胃中缺乏陽氣溫養上焦所造成的症狀。
此外,胃中自寒,容易招致外邪入侵,則肝氣縱橫無度,常向上犯脾,故而似噦,但肝非首要病因,所以不至於真正噦。這就是胃中陰氣過盛,吸受下焦之氣所造成的症狀。
患者只覺得從胸到心,上下貫通,卻無法準確指點病痛所在,心中迷茫無助,不知如何形容。這是因為上焦之氣受到陽明之腑的影響,如今胃寒,陽氣失去根基的依託輔助,就像兵荒馬亂,饑饉遍野,百姓流離失所,無計可施的景象。
但此條之症。為寒因特重。故似喘似嘔似噦。逆氣較輕。故不喘。不嘔。不噦。而方意亦多用辛溫之生薑為君。減用辛降之半夏為佐。其立言立方之妙。概可知矣。門人問曰。胃寒而上沁下吸。溫之降之。固為正治。其溫胃而不用甘草者何也。答曰。生薑辛溫而性善走。取汁用之。
則過嗓即發。是所以溫上焦之似喘似嘔也。配半夏以降之。則辛溫之性。漸漸下沉。是溫胃之外。尤欲以辛勝肝。而並治其下焦之欲噦。故於甘草之守中者無取焉。
二十四條,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橘皮湯方,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白話文:
這個病症的根源是寒氣過重,所以患者表現出像是喘不過氣、想吐、想打嗝的症狀,但因為逆氣較輕,所以沒有真正喘不過氣、嘔吐或打嗝。治療時,方劑也多用辛溫的生薑為主藥,減少辛降的半夏為輔藥。這種用藥策略的巧妙之處,可想而知。
學生問道,胃寒導致上焦逆氣,下焦吸氣,用溫藥降氣固然是正治之法,但是為什麼溫胃的時候不用甘草呢?
老師回答,生薑辛溫,性善於走,取其汁液使用,就可以快速地溫暖上焦,緩解似喘、似嘔的症狀。配以半夏來降氣,辛溫的藥性就會慢慢下沉,除了溫胃之外,還可以辛勝肝,治療下焦想打嗝的症狀。因此,對於守中作用的甘草,就不需要了。
乾嘔想打嗝,伴隨手腳厥冷的症狀,可用橘皮湯治療。
橘皮湯方: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此及下文。凡兩條。言噦症之治例也。乾嘔噦。猶云噦而乾嘔之義。蓋胃寒不能御下。肝氣從而勝之。故噦。然木邪上逆。必經少陽之部。故並見乾嘔矣。又胃陽虛而下招肝木之寒逆。則其氣既不外貫。而且至陰之氣。代為行令。故手足厥也。以辛溫宣發之生薑為君。辛溫沉降之橘皮為佐。
蓋性溫所以專暖胃陽。而味辛所以兼平肝逆。則嘔噦厥逆。有不立愈者乎。
二十五條,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橘皮竹茹湯方,橘皮(二斤),竹茹(二升),人參(一兩),甘草(五錢),生薑(半斤),大棗(三十枚)
白話文:
將兩種藥材,用水七升煮到三升,溫熱喝下一升,吞下去就立刻痊癒。
以上兩段文字都是治療呃逆的範例。乾嘔呃逆,也就是呃逆又伴隨乾嘔的意思。這是因為胃寒無法抵禦下降的氣息,肝氣乘機而上,所以才會呃逆。而木邪上逆,必然經過少陽部位,所以才會同時出現乾嘔。另外,胃陽虛弱,導致肝木寒氣逆上,氣息無法外達,陰寒之氣代替陽氣主導,所以才會手足厥冷。用辛溫宣發的生薑為主藥,辛溫沉降的橘皮為輔藥。
生薑性溫,專門溫暖胃陽,辛味兼具平肝逆的作用,這樣嘔逆厥逆,還有治不好的嗎?
第二十五條,呃逆的人,可以用橘皮竹茹湯治療。
橘皮竹茹湯方:橘皮兩斤,竹茹兩升,人參一兩,甘草五錢,生薑半斤,大棗三十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逆者。即上條手足厥之互詞。且兼逆氣上衝在內。以湯意按之。此與上條之症。頗同而較重者。蓋上條為胃寒而下招肝侮。是肝無倡亂之罪。特以胃寒而吸之所致。故橘皮湯。主生薑以重責胃寒。佐橘皮以輕責肝逆也。此條之胃寒。既比上條為甚。而尤多胃虛一症。旦肝中寒逆。
原有上犯之勢。是肝逆為首惡。而胃中虛寒而不能守禦。罪止為從耳。故本條之橘皮竹茹湯。主橘皮而重責肝逆。佐生薑以兼責胃寒。佐人參以並責胃虛也。竹茹具肌肉之象。而通上下之節者。用以為使。是欲其佐參姜以達陽明之氣。佐橘皮以通厥陰之逆。故加之也。然後以大棗、甘草。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用一斗水煮,煮到剩下三升,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逆」這個症狀,其實和之前提到的手腳厥冷互為表裡,同時還伴隨著逆氣上衝的內在症狀。根據湯方意旨分析,這個症狀和之前提到的症狀很類似,但病情更重。因為之前提到的是胃寒導致肝臟被侵犯,肝臟並沒有犯錯,只是因為胃寒,導致肝氣被吸引上來。所以橘皮湯以生薑為主藥,重點針對胃寒,輔以橘皮,輕輕責備肝逆。現在這個症狀,胃寒比之前更嚴重,還多了胃虛的問題,而且肝臟寒氣逆上,原本就已經有上犯的趨勢,所以肝逆是罪魁禍首,而胃虛寒無法抵抗,只能算是從犯。因此,橘皮竹茹湯以橘皮為主藥,重點針對肝逆,輔以生薑兼顧胃寒,輔以人參同時針對胃虛。竹茹的外形像肌肉,能通達上下關節,用來引導藥效,希望它能幫助人參和生薑將陽明之氣引導到胃部,同時幫助橘皮疏通厥陰之逆。所以才加入竹茹。然後再加入大棗和甘草。
抬高諸藥。令其從上歷中。復從中至下。而漸收沉降溫補之功效也。本草載前人論橘皮。辛苦而溫。謂是脾肺氣藥。遂以消痰下氣實之。夫謂之氣藥固矣。至以為專走脾肺則非也。愚按橘之物理。不特凌霜變黃。交冬成熟。其性從上降下。得斂伏之氣。且瓣則酸甘。皮則辛辣。
酸甘、具乙木之陰象。而似血液。辛辣、具甲木之陽象。而主神氣。況諸果之外皮。俱屬包裹收藏之性者乎。則橘皮為厥陰肝經溫降之氣藥無疑。至於從味之辛而走肺。從氣之溫而走脾。不過為經歷之小憩處。而非其性情之所向也。性味溫降而散。故入肺以豁痰。入脾以宣氣者。
白話文:
將藥材抬高,讓藥力從上往下,逐漸收斂沉降,溫補身體。古籍記載,橘皮味辛苦而溫,是脾肺氣藥,能消痰下氣。但說它專走脾肺,就不對了。我認為橘皮的特性,不僅是霜降後變黃,冬至成熟,其性從上往下,具有收斂之氣,而且瓣是酸甘,皮是辛辣。
酸甘屬陰,如同血液;辛辣屬陽,主神氣。而且所有果實的外皮,都具有包裹收藏的特性。所以橘皮是厥陰肝經的溫降氣藥,無疑。雖然它因辛味而走肺,因溫氣而走脾,但這只是它經過的地方,並非其性情所歸屬。橘皮性溫降而散,所以入肺可以豁痰,入脾可以宣氣。
不過為旁試之小效處。而非其精專之本技也。仲景嘔噦方中。君此之深意。不從可識乎。
二十六條,夫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此總言下利之死症重症。為後文二十七、三十八、兩條之綱領也。腑臟兩氣字。俱指陽氣而言。因人身以陽氣為生死之根蒂故也。六腑行五臟之氣。而主充貫之用。腑氣外絕。則充貫無根。手足為陽氣之末。故先寒。又腑氣自絕。不但不能充貫。而且有上散下脫之勢。上散、故其胸中之氣。但上浮而不下納。下脫、故其腳下之氣。有上縮而不下伸矣。五臟藏六腑之氣。而主提挈之神。臟氣內絕。則提挈無力。腸胃失關鍵之權。故利不禁。此下利者。以手足寒。上氣腳縮。及不禁者。為死候也。下甚兩句。又就上文之死症。而言下犯之重症。因下甚。有似於臟絕。手足不仁。有似於腑絕。而實有分辨故也。蓋下甚者。或傾腸倒肚。而泄注有勢。或連三帶五。而遍數有度之謂。若不禁。則肛門不收。宛如漏下者是也。又手足不仁。是氣虛於內。而靈醒之妙用外微。手足寒。是火熄於中。而照耀之餘溫退氣。於此而失辨。不致誤為臟腑垂絕而棄之者。幾希矣。
白話文:
這只是旁門左道的些微效果,並不是真正的精華技藝。仲景在嘔噦方中,你這深意,難道不值得去理解嗎?
二十六條,六腑的陽氣如果外泄,就會出現手腳冰冷、呼吸急促、腳部蜷縮的現象。五臟的陽氣如果內絕,就會出現腹瀉不止、下利嚴重,甚至手腳麻木的情況。這段文字總體概述了腹瀉導致死亡的重症,是後文二十七、三十八條的綱領。文中「腑臟兩氣」都指的是陽氣,因為人體的陽氣是維持生死的根本。六腑運行五臟的陽氣,主要作用是充實貫通。腑氣外泄,則充貫無根。手腳是陽氣的末端,所以最先出現寒冷。而且腑氣外泄,不僅不能充貫,還會出現上浮下脫的現象。上浮,因此胸中的氣只會往上浮而不向下沉降;下脫,因此腳下的氣會向上收縮而不向下伸展。五臟儲藏六腑的陽氣,主要作用是提挈運化。臟氣內絕,則提挈無力,腸胃失去調節的作用,所以出現腹瀉不止。
因此,腹瀉患者出現手腳冰冷、呼吸急促、腳部蜷縮,以及腹瀉不止,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後兩句又針對前文提到的死症,描述了腹瀉的重症。下利嚴重,看似臟氣內絕,手腳麻木,看似腑氣外泄,但實際上是有區別的。因為下利嚴重,可能是腸胃翻滾、腹瀉不止,也可能是頻繁腹瀉,次數頻繁。而腹瀉不止,則是肛門失控,就像漏水一樣。此外,手腳麻木,是氣虛於內,神氣外露;手腳冰冷,是陽氣內虛,溫暖退散。因此,如果辨別不清,很容易誤認為臟腑垂危而放棄治療,這樣就非常可惜了。
二十七條,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文見厥陰並注。
二十八條,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經注俱見厥陰。
二十九條,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此少陰正文。注詳其下。但人下利。當看反面。如雲趺陽負少陰者為逆。以少陰負趺陽。無利下之症故也。
三十條,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三十一條,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脈緊。為未解。
三十二條,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白話文:
二十七條,腹瀉。脈沉而弦的,是下痢嚴重。脈大的,是腹瀉尚未停止。脈微弱且數的,是腹瀉將要自行停止。即使發熱,也不會致命。
這條見於《厥陰經》並有注釋。
二十八條,腹瀉。手腳冰冷,沒有脈搏的,灸之不溫。如果脈搏不恢復,反而微喘,就會死亡。
《經》和注釋都見於《厥陰經》。
二十九條,少陰經氣上升,趺陽經氣下降,為正常狀態。
這是少陰經的正文。注釋詳見下方。但是,人腹瀉時,要看反面。比如說趺陽經氣上升,少陰經氣下降,才是逆向狀態。這是因為少陰經氣上升,趺陽經氣下降,沒有腹瀉的症狀。
三十條,腹瀉。有微熱且口渴,脈弱的,會自行痊癒。
三十一條,腹瀉。脈搏數,有微熱,出汗,會自行痊癒。如果脈搏緊,是腹瀉尚未痊癒。
三十二條,腹瀉。脈搏數且口渴的,會自行痊癒。如果沒有好轉,必將排膿血,這是因為有熱的緣故。
以上三條。俱見厥陰注並見。但在厥陰。合三條作一條耳。
三十三條,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反弦。對前二十七條沉弦而言。蓋謂下利之脈。本當沉弦。以弦脈、為虛寒。為拘急之應。沉、為向里向下之應。夫以虛寒拘急之氣。向里向下。豈非泄利而下重乎。今不利而其脈弦則弦矣。但應沉反浮。故曰反弦也。脈得反弦。則下利之邪。有上浮外散之機致。合之發熱身汗。
則脈症相對。邪從汗解。復何下利之不自愈哉。門人問曰。下利而脈反弦。若不發熱身汗者。將奈何。答曰。必見嘔逆。又問。下利脈反弦。發熱而身不汗者。又奈何。答曰。久則為瘧矣。曰。治之何如。曰。主小柴胡湯。而因症以為進退。則得矣。
白話文:
上面這三條,都可以在《厥陰注》中看到。雖然都在厥陰,但實際上可以把三條合為一條。
第33條說,如果一個人腹瀉,脈象反弦,發熱出汗,就會自然痊癒。
反弦,是針對前面第27條的沉弦而言。腹瀉的脈象應該要沉弦,因為沉弦代表著虛寒、拘急的狀態,而沉弦則代表著向裡向下。虛寒拘急之氣向裡向下,不就是腹瀉下重嗎?現在沒有腹瀉,但脈象卻是弦,應該是沉弦卻反而是浮弦,所以叫做反弦。脈象反弦,說明腹瀉的邪氣有向外浮散的趨勢。加上發熱出汗,
脈症相符,邪氣隨著汗液排出體外,腹瀉自然痊癒。學生問:腹瀉且脈象反弦,如果不發熱出汗怎麼辦?答:就會出現嘔逆。又問:腹瀉、脈象反弦、發熱,但是不出汗怎麼辦?答:時間久了就會變成瘧疾。問:應該怎麼治療?答:主要用小柴胡湯,根據症狀調整藥量,就能治癒。
三十四條,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此與後文五十條之氣利。不同。下利氣者。水泄下利。而兼失氣之謂。是下利為主病。而失氣為兼症也。利小便。則水氣從小腸而滲走膀胱。故下利可止。其小腸之氣。與水俱行。而隨機化去。故大腸之失氣。亦可止矣。若五十條之氣利。為氣陷腸滑。而溏垢因氣俱出。是氣陷為主病。
而腸滑之似利者。為兼症也。訶黎勒、溫暖固澀。溫暖、則升陷以理氣。固澀、則托滑以除利。粥飲和而頓服。使留戀於胃。而下提大小腸之陷滑耳。此曰下利氣。彼曰氣利。其敘症先後之次。即斷病重輕之案也。
三十五條,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白話文:
第34條,拉肚子是因為身體氣虛造成的,應該要讓小便暢通。這跟第50條的氣虛不同,第34條的拉肚子是因為水氣向下流失,同時還伴隨著氣虛,拉肚子是主要症狀,氣虛是併發症。讓小便暢通,水氣就會從小腸滲透到膀胱,這樣拉肚子就能止住。小腸的氣和水一起流動,隨著身體的調節而消失,所以大腸的氣虛也能得到改善。但第50條的氣虛是氣下降到腸道,導致腸道滑動,排泄物因為氣虛而一起排出,這是氣下降為主要症狀。
而腸道滑動導致的類似拉肚子的症狀,是併發症。訶黎勒能溫暖固澀,溫暖可以升提下降的氣,固澀可以止住滑瀉。粥飲溫和,一次喝完,可以讓它停留在胃裡,從而提振大小腸的下降和滑動。這就是第34條的「下利氣」,而第50條的「氣利」,它們描述症狀的順序,就是判斷病情輕重的依據。
第35條,拉肚子,寸脈浮數,尺脈中段沉澀,一定是排膿血。
此反字。又對下利而言。蓋謂下利。則氣從下趨。其脈多是沉弦、沉滑、沉遲、沉緊之類。即系熱利。亦宜沉數、沉洪者為合。乃病則下利。而其寸口之脈。反不沉而浮。且不弦滑遲緊。而於浮處又反見數。夫數為熱。熱從浮而見寸口。則其上焦之邪熱甚熾。而有下逼之勢矣。
又尺中屬下部。尺中見澀。澀為血液凝聚之診。合而斷之。謂非陽熱下劫陰血之候乎。故知其必圊膿血也。
三十六條,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此言脾胃虛寒而下利者。不特禁下。並且禁汗也。蓋下利清穀。則中寒而不能變化可知。若攻其表而汗出。汗乃上中二焦之陽液所化。汗出則陽氣更虛。而陰寒痞塞。故必脹滿而不能食矣。
白話文:
這個脈象很反常。另外,針對腹瀉來說,通常腹瀉時,氣會往下走,脈象多半是沉弦、沉滑、沉遲、沉緊之類。即使是熱性腹瀉,也應該出現沉數、沉洪的脈象才符合。但現在病人腹瀉,卻在寸口脈上出現浮脈,而且沒有弦滑遲緊的現象,反而在浮處出現數脈。數脈代表熱,熱從浮處出現於寸口,說明上焦的邪熱非常旺盛,而且有往下逼迫的趨勢。
另外,尺脈屬於下部,尺脈出現澀脈,澀脈代表血液凝聚的徵兆。綜合判斷,可以斷定這不是陽熱向下劫奪陰血的症狀嗎?所以可以知道他一定會有膿血的現象。
三十六條中提到,腹瀉清稀如水,不可攻其表。如果出汗,必然會腹部脹滿。這句話說明脾胃虛寒導致腹瀉的人,不僅要禁止瀉下,還要禁止出汗。因為腹瀉清稀如水,就代表脾胃寒涼,無法正常運化食物可知。如果攻其表導致出汗,汗液是上焦、中焦的陽液轉化而來,出汗會讓陽氣更加虛弱,陰寒會更加阻塞,所以必然會腹部脹滿,無法進食。
三十七條,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遲則為虛為寒。沉為在裡在下。沉處見遲。正裡虛下寒之診。故下利清穀。下寒、則逼微陽於上。故其面少赤。裡虛、則浮真氣於外。故身有微熱。微陽鬱而不得下通內伏。故其軀殼如上眩外鼓而冒。汗出、則鬱冒外透。故面赤身熱俱解矣。然中下虛寒。而表陽薄泄。則其氣一時不能順接。
故必微微見厥。以戴陽者必下虛。故知之也。文見傷寒厥陰條。宜與彼注參看。
三十八條,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出現腹瀉,脈象沉而遲,臉色略微泛紅,身體微熱,且拉肚子拉的是未消化的食物,那他很有可能因氣鬱而冒汗解脫。但病人可能會出現輕微昏厥。原因是他的臉色紅潤,卻是因為身體下部虛寒所致。
脈象遲緩代表虛寒,沉則表示病氣在裡在下。沉處見遲,正好符合裡虛下寒的診斷。因此出現腹瀉且拉的是未消化的食物,說明下部虛寒,導致陽氣被逼到上部,所以臉色略微泛紅。下部虛寒,陽氣浮於體表,所以身體微熱。陽氣鬱積,無法下行,導致體表氣血運行不暢,所以會冒汗。汗出後,鬱積之氣得以外透,臉紅和身體發熱也就都消退了。但由於下部虛寒,表面的陽氣薄弱,氣血運行不順,所以會出現輕微昏厥。因為臉色紅潤代表下部虛寒,所以才能以此推斷。這段文字出自《傷寒論》厥陰條,可以參考相關註解。
如果一個人腹瀉之後,脈象消失,手腳冰冷,過了一段時間脈象又恢復,手腳也恢復溫暖,則此人可活。如果脈象沒有恢復,則此人必死。
注見傷寒厥陰文。
三十九條,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注詳傷寒厥陰。
四十條,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自此至四十四。凡五條。言下利之脈症。有尚宜攻下者。此條從脈平。而心下堅看出。蓋謂下利。不過寒熱二因。若是上焦熱。而為吹噓奔迫之利。則當於上部見沉數之脈。若是中下寒。而為分理不清之利。則當於中下二部見沉遲沉弦之脈。今三部脈皆平。則下利之非寒熱可知。
加以按之而心下堅。其因胃有積滯。而胃氣不行。以致無分別水穀之權明矣。故宜以大承下之。使胃氣流行。而下利者。必自止也。
白話文:
參考《傷寒論》厥陰篇。
第39條,患者腹瀉,腹部脹滿,身體疼痛,應先溫暖內里,再攻治外邪。溫暖內里宜用四逆湯,攻治外邪宜用桂枝湯。
詳細內容請參閱《傷寒論》厥陰篇。
第40條,患者腹瀉,三部脈象皆平,按壓心窩處堅硬,應急下瀉。宜服用大承氣湯。
從此條到第44條,共五條,論述腹瀉的脈症,其中有些需要攻下治療。這一條根據脈象平穩,但按壓心窩處堅硬的情況得出。腹瀉一般是由寒熱兩種因素引起。若是上焦熱導致腹瀉,伴隨氣喘胸悶,則在上部脈象應見沉數。若是中下焦寒導致腹瀉,伴隨大便稀溏,則在中下部脈象應見沉遲或沉弦。現在三部脈象皆平,說明腹瀉不是由於寒熱引起的。
加上按壓心窩處堅硬,說明胃中有積滯,胃氣運行不暢,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因此宜服用大承氣湯下瀉,使胃氣流通,腹瀉自然會停止。
四十一條,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條、從脈遲而滑看出。脈字、當指右關陽明而言。蓋謂病下利而右關脈遲。猶似胃寒而失分理陰陽之應。然胃寒而利。則津傷氣泄。而脈遲見澀者。常也。乃遲而兼見滑。夫滑、為宿食凝聚之診。滑從遲見。謂非凝聚而致氣機不流行之故乎。故知其胃實也。胃實不去。則化機不醇。而利豈能愈哉。是宜主大承以通其塞矣。
此與上條兩急字。恐緩則津液竭盡。而不任下。多致亡陰而死也。
四十二條,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如果患者腹泻,脉象迟缓而滑,说明是实证,腹泻还没有要停下来的趋势,要赶紧用大承气汤泻下。因为脉象迟缓而滑,说明胃寒失调,气机不畅,但胃寒腹泻,通常脉象应该是迟缓而涩,现在却出现滑脉,说明是宿食积滞导致的气机不畅。所以,应该使用大承气汤来通泄积滞,才能使腹泻痊愈。如果延误治疗,会导致津液耗竭,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患者腹泻,脉象反而是滑的,说明体内有积滞,需要泻下才能痊愈,宜用大承气汤。
此即上條之初候。而抽言之也。蓋謂下利。脈當澀。而反見滑。便知當有所去。即宜以大承愈之。否則。坐失機會。使滑久而胃氣阻滯。致成上條遲滑之脈矣。
四十三條,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五行各有休囚官旺。而代謝因之。年月日時者。天地流轉之五行。五臟六腑者。人身內具之五行。其生扶剋制。內外嘗相應者。感通之道也。下利之病。乘時而發於臟腑。病盡固瘥。病不盡。而得運氣之子氣以制其鬼。亦能瘥也。若遇所病之期。復見所病之症。則知其非新病。而為未盡之舊病。得流行之鬼氣而復發也。是宜以大承滌盪之。而毋使滋蔓矣。
白話文:
這就是上一條所說的初期徵兆,而這裡單獨提出來講。意思是說,如果出現腹瀉,脈象應該澀,但卻反常地出現滑脈,就可以知道一定有東西要排除。這時就應該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否則,就會錯失良機,導致滑脈持續,胃氣阻塞,最終形成上一條所說的遲滑脈。
下利已經好轉,但到了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又復發,這是因為疾病沒有完全消除的緣故。應該再次瀉下,用大承氣湯治療。
五行各有休囚官旺的狀態,而人體的新陳代謝也隨之變化。年月日時代表著天地運行的五行,五臟六腑代表著人體內在的五行。它們之間的生扶剋制關係,內外總是互相呼應,這就是感通的道理。腹瀉這種疾病,會趁著時機而發作於臟腑。疾病完全消除,自然就會痊癒。如果疾病沒有完全消除,而碰巧遇到運氣中的子氣可以制伏其鬼氣,也能痊癒。但如果遇到疾病發作的特定時間,又出現相同的病症,就知道這不是新病,而是舊病未除,受到流行的鬼氣而再次發作。這時就應該用大承氣湯來徹底清除,避免疾病蔓延。
四十四條,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注見傷寒厥陰。
四十五條,下利。便膿血。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赤石脂(一斤半銼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七合。內赤石脂方寸匕。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注詳傷寒少陰。方論並見。
四十六條,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湯方,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二兩)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四十四條症狀,也就是腹瀉且神志不清,並且排泄乾燥的糞便,可以使用小承氣湯治療。
四十五條症狀,也就是腹瀉且排泄膿血,可以使用桃花湯治療。桃花湯的藥方為赤石脂一斤半,銼成碎片,篩去一半,研磨成粉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以上三味藥材用七升水煮,煮到米飯煮熟,去除藥渣,取七分溫熱的藥汁,加入赤石脂一匙,分三次服用。如果服用一次就好轉,則不需要繼續服用。
四十六條症狀,也就是腹瀉且伴隨下墜感,可以使用白頭翁湯治療。白頭翁湯的藥方為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二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注詳傷寒厥陰。方論並見。
四十七條,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桅子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方,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則止。(此四字系後人所添。詳別見。)
文見傷寒厥陰。有注。
四十八條,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七升水煮,煮到剩下二升,去除藥渣,溫溫地服用一升。如果病沒有好轉,可以再服用。
詳細內容請參閱傷寒厥陰篇的方劑論述。
第四十七條,患者腹瀉後,仍然感到煩躁不安,按壓心窩部位感覺到濕潤,這是虛煩症狀。梔子豉湯可以治療此症。
梔子豉湯的藥方為: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用布包裹。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四升水煮,先煮梔子,煮到剩下二升半,再加入香豉繼續煮,煮到剩下二升半。去除藥渣,分成兩次服用,溫溫地服用第一劑。如果服藥後嘔吐,就停止服用。(這四個字是後人添加的,詳細說明請參閱別的書籍。)
這段文字出自傷寒厥陰篇,並附有註解。
第四十八條,患者腹瀉排出清澈的穀物,內寒外熱,出汗後昏厥,通脈四逆湯可以治療此症。
通脈四逆湯方,附子(大者一枚生用),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下利而至清穀。則裡寒已甚。陰寒格陽。故外熱。微陽自遁。故汗出。裡寒而陽氣外泄。故其氣不相接而厥也。是宜以大熱之姜附為主。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使先溫其里。則表陽從類而內附。故熱汗可除。悍氣得溫而外通。故厥亦可愈也。究之胃陽復而變化自神。脾氣暖而水穀自別。
則下利清穀。當與諸症同解矣。名之曰通脈四逆者。以脈氣行於中焦之精悍。裡寒外厥者。其脈必伏。或沉遲。溫中而精悍自起。則氣行而脈通故也。文見傷寒厥陰。另有注。
白話文:
通脈四逆湯的藥方,用附子(大的用一枚,生用)、乾薑(三兩,體質強健者可用四兩)、甘草(一兩,炙過)。
將這三味藥用三升水煮,煮到剩下一升二合,去渣,分溫熱服用。
如果腹瀉到排出清稀的谷物,則內寒已經很嚴重,陰寒阻隔陽氣,所以外熱。微弱的陽氣自己退縮,所以出汗。內寒而陽氣外泄,所以氣機不相接而發生厥逆。因此應該用大熱的薑附為主藥,輔以守中焦的甘草,先溫暖內裡,則表面的陽氣就會順著內裡而附著,所以發熱出汗可以消除。陽氣得到溫暖而外通,所以厥逆也可以治癒。深入探究,胃陽恢復,變化自然而神奇。脾氣溫暖,水穀自然分清。
這樣就能解決下利排出清稀谷物的問題,和其他症狀的解釋一致。之所以命名為通脈四逆湯,是因為脈氣運行於中焦的精悍之氣,內寒外厥的人,脈象一定沉伏或遲緩。溫暖中焦,精悍之氣就會重新恢復,則氣機運行,脈象通暢,這就是原因。這個藥方記載於《傷寒論》厥陰篇,另有注解。
四十九條,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紫參湯方,紫參(半斤),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
下利肺痛。其因有二。以利則下虛。而膈間之氣。有下趨之勢。肺為氣之總司。而作懸痛者一也。又利則虛熱上浮。而肺管如作脹痛者。二也。紫參味苦氣寒。性暢功補。用為主病之君。蓋以味苦氣寒者。堅其懸痛。而以性暢功補者。除其脹痛耳。然後佐以甘浮之甘草。是欲其托之在上。而直行肺中者可見矣。
五十條,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訶黎勒散方,訶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注見前三十四條下。
白話文:
如果出現下痢伴隨肺部疼痛,可以用紫參湯治療。紫參湯的配方是:紫參半斤,甘草三兩。將紫參先用水五升煮至二升,再加入甘草,繼續煮至一升半,分三次溫服。下痢肺痛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下痢導致虛弱,導致隔間的氣向下趨,而肺是氣的總司,所以會出現懸痛;二是因下痢導致虛熱上浮,導致肺管如同脹痛。紫參味苦性寒,具有暢通補益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主病。苦寒可以堅固懸痛,暢通補益可以消除脹痛。甘草性甘味甘,可以使藥力向上托,直達肺部。
如果出現氣虛導致的腹瀉,可以用訶黎勒散治療。訶黎勒散的配方是:訶黎勒十枚煨熟。將訶黎勒研成散,用粥湯調服,一次服用。詳細說明請參考前三十四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