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治第十八 (4)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治第十八 (4)
1.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治第十八
使全藥從其性而停留胃腑。配厚朴以寬展胸膈。並使運行傷處也。此王不留行一散。為金瘡之聖藥也。小瘡傷氣血者尚淺。故可就近末之。以取完合。大瘡傷經絡之氣血以掣臟腑。故必服之。從內外托。而遞及傷處也。產婦宜生新逐瘀。與金瘡同義。故亦可服。
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
濕熱之毒。發於皮膚肌肉。其浸淫沿染。如淫佚之波靡者。故曰浸淫瘡。四肢於人身。有邊遠之象。譬之麼魔小寇。不足為社稷之害。口為飲食之所從入。其象如糧餉要路。且陽明之經氣。終於唇口。故從口流向四肢。而自內外散者。為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而自外內犯者。為不可治。然言四肢與口。而內外可知。言浸淫瘡。而諸病可知矣。
浸淫瘡。黃連粉主之。
黃連粉方缺。或即黃連而獨為粉耶。浸淫瘡。為濕熱流浸。而使營氣緩散之症。黃連苦寒。而形性拘結。苦以燥濕。寒以清熱。而形性拘結者。尤能堅其緩散之氣故主之。
白話文:
讓藥物按照其藥性停留在胃腸,搭配厚朴來舒展胸膈,並讓藥物運行到受傷的地方。這個王不留行散,是治療金瘡的聖藥。小傷只是傷到氣血,比較淺表,所以可以直接局部敷藥,以求傷口癒合。大傷則傷到經絡的氣血,牽連到臟腑,所以必須內服,從內外共同作用,逐步到達傷口。產婦需要生新血、排出瘀血,與金瘡的治療原理相同,所以也可以服用。
浸淫瘡,從嘴巴流向四肢的可以治療,從四肢流向嘴巴的則無法治療。
濕熱的毒素,發於皮膚肌肉,浸淫蔓延,如同淫亂的波浪一樣,所以叫做浸淫瘡。四肢在人體中,位置偏遠,好比微不足道的賊寇,不足以危害國家的根本;嘴巴是飲食進入的地方,如同糧餉的要道,而且陽明經的氣血最終到達嘴唇和嘴巴,所以從嘴巴流向四肢,由內而外擴散的,是可以治療的;從四肢流向嘴巴,由外而內侵犯的,則無法治療。這樣說四肢和嘴巴,內外就明白了;說浸淫瘡,各種病症也就明白了。
治療浸淫瘡,主要用黃連粉。
黃連粉的方劑缺失,或者就是單獨用黃連研成粉末。浸淫瘡是濕熱浸淫,導致營氣運行緩慢散亂的病症。黃連苦寒,藥性收斂,苦味能燥濕,寒性能清熱,而其收斂的藥性,更能固護緩散的氣機,所以能治療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