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山

《高註金匱要略》~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4)

回本書目錄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4)

1.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九條,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極飲過度所致也。

酒性浮熱。熱則動血。浮則上氣。氣浮血熱。故咳則必致吐血也。夫飲食之邪。本經列為不內不外因。以極飲過度。而致咳而吐血。延至脈數有熱。不得睡臥。同歸死候。豈不大可惜哉。長沙揭此。其戒之耶。抑謂於方咳而未吐血時。或辛涼以解熱。降滲以平浮。猶得挽回生路耶。

十條,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寸口、應上焦。脈弦句。謂舉之見弦。按之見大也。或曰。右寸見弦。左寸見大。此說亦合。減者、瘦削之狀。脈體如圓莖。氣血之充也。今浮之而形細如絲絃。若沉之而仍弦。是浮沉俱細。雖細而不失其為圓莖之體矣。乃按之見大。則浮處之見弦。是兩肩減去其圓形。而成蕎麥之象。

故曰弦則為減。非弦脈盡減。以浮弦而沉大。故知其上焦之氣。不能充滿脈體。而為減削之貌也。芤、為中空之草。凡物之中實者。則外氣內固。而形自堅小。今浮弦而沉處獨大。則大非本相。而為中虛散漫之象。故曰大則為芤也。減為上焦之陽氣虧空。故曰寒。芤屬下焦之精血耗損。

故曰虛。上焦之陽氣虧空。則陰氣上乘。下焦之精血耗損。則陽精下降。陰陽之賊氣。與妄情相得。則夢接鬼交。肺腎之餘靈。與殘境相乖。則幻生驚怖。此寒虛相搏之道也。革者。鼓革之義。弦堅大空。有鼓革之象。故合狀之如此。半產、凡不滿十月者皆是。漏下、謂血崩及赤白帶下之類。

亡血、指尿血、便血之下出者而言。失精、凡有夢無夢及滑脫者、皆在其中。夫在上之陽氣削弱。不能挈提。在下之陰津虛滑。不能握固。故見種種下脫之症也。

此是虛勞脈症。故入虛勞門者為正例。因有亡血一症而復入此者。鄭重之意也。

十一條,亡血不可發其表。汗出則寒慄而振。

亡血。凡吐衄便血者皆是。夫分而言之。雖有陰陽氣血之殊。其實則陽載陰中。氣根血分者也。亡血者氣亦虛。復發其表。則氣愈虛矣。且汗為血中之陽液。汗出則重傷其衛氣。一也。又氣血兩虛之人。其陰陽之氣。非極力交併於上。幾有不辨之勢。汗出則虛陽之極浮者。必反而為極伏。二也。寒慄而振。其能免乎。

亡血者發汗。煩躁者居多。然猶可借陽氣以生陰液。若傷氣而至寒慄。則為逆滋大矣。可不懼哉。

十二條,病人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此及下文二條。症極錯雜。理極微奧。原難理會。注傢俱泛指心、肺、肝、脾。而終不辨血瘀何地。症屬何因。殊為夢夢。蓋不特心為神明之府。肺為宗氣之城。高貴清虛。略不可犯。瘀心、則惛亂猝死。瘀肺。則喘滿立絕。即或瘀脾瘀肝。亦必腫脹暈眩。苟延旦夕。豈止胸滿、唇痿等症已也。不知本文明明從上焦歷敘諸症。故作疑案。然後點出脈之微大來遲。而結穴於腹。夫大即洪脈。洪為陽明土腑之診。又大為虛脈。虛為胃家傷血之形。且腹本不滿。而其人自以為滿。則血之瘀於陽明胃絡。絡脈因阻而脹。故如腹滿耳。此古地仙隨龍而順覓穴之法。學者。便可得穴而逆步龍矣。胃之大絡貫於胸。胃絡脹而滿。故貫其滿於胸矣。唇痿者。謂重滯而不輕便。幾有不能收攝之狀。唇為胃之華。胃絡滯。故唇亦以痿頓外應也。李注。謂枯燥無血色。非痿字之義。舌青。非中寒中惡。猝厥而至危亡頃刻之青。特舌心不紅而青白。非重症也。蓋舌之本色。邊白而中青。外陽內陰者。離之象也。胃以後天精捍之氣充之。則紅潤而有色。以胃之別絡、系舌本而通釃泉之竅。故也。今絡瘀而血液不上滋。故舌青而且口燥者。亦此理也。津液干於上。故欲漱水。胃絡血瘀。不但不供津液於上。亦且不行水飲於下。中濕拒水。故不欲咽也。以上錯敘諸症。如此。當看下文。層層逼入微妙。真所謂獨見若神也。一層、以外症無寒熱。知非少陽。二層、以脈大。知在胃腑。三層、以脈大無力而微遲。知非陽明結熱。而但屬瘀血。四層、以腹本不滿。而自覺為滿。知結者不在胃中。而瘀在胃絡。故直斷之曰。為有瘀血也。蓋謂胸滿唇痿等六症。大似少陽風火之邪上逆。然少陽逆熱。必見寒熱。而此則無寒熱之表症。脈又非少陽之弦。而但微大而遲。大脈搏厚寬裕。其象為土而屬胃。胃中熱實之氣上衝。或見種種等候。然必脈至有力而不微。數而不遲。是為合診。今見微遲。則大非實熱可知。夫大為胃脈。又大則為芤。合斷之。明系胃中傷血之應。且微為氣體不充。遲為發機沉滯。俱壅塞之診。故知胃有瘀血。但血瘀胃中。法當䐜脹而腹滿。今腹不滿。而病人自以為滿。則知滿在胃絡。而為血瘀之所致也。

白話文:

九條:愛喝酒的人咳嗽,很可能會吐血。這是因為飲酒過度造成的。

酒的特性是浮熱,熱則會導致血液運行加快,浮則會上衝。氣血上浮,所以咳嗽就必定會吐血。飲食導致的病邪,原本經書裡列為既非內因也非外因,但因為飲酒過度而導致咳嗽吐血,進展到脈象數而見熱,無法安睡,這些都屬於將死的徵兆,不是很可惜嗎?長沙的醫家揭示了這個道理,應該要以此為戒啊!或者說,在咳嗽還沒吐血的時候,用辛涼的藥物來解熱,用能利尿滲濕的藥物來平抑浮氣,或許還能挽回性命呢?

十條:寸口脈弦而大,弦代表氣血不足,大代表脈虛。氣血不足代表寒冷,脈虛代表虛弱。寒邪和虛弱互相搏結,這就是所謂的「革」。婦女則會出現妊娠中期出血或帶下,男子則會出現血尿、遺精。

寸口脈診斷上焦,脈弦是指,抬舉脈搏時感覺弦急,按壓時感覺脈大。也有人說,右寸脈弦,左寸脈大,這種說法也符合。氣血不足,是指脈象瘦削,脈體像圓莖,本應氣血充盈,但現在浮起時細如絲弦,即使按下去仍然弦急,也就是浮沉都細小,雖然細小但仍不失其圓莖的形狀,然而按壓時卻感覺脈大,這是因為浮起的部分弦急,如同兩肩削去圓形,呈現蕎麥的樣子。

所以說,弦代表氣血不足,並不是說弦脈就一定氣血不足,而是浮起時弦急,按壓時卻脈大,因此知道上焦之氣不能充滿脈體,而呈現氣血不足的樣子。脈虛,像中空的草,凡是內實的物質,外氣內固,形狀自然堅實而小。現在浮起時弦急,按壓時卻獨大,則大並非本來的樣子,而是內虛散漫的樣子,所以說大代表脈虛。氣血不足屬上焦陽氣虧損,所以說是寒冷;脈虛屬下焦精血損耗,所以說是虛弱。上焦陽氣虧損,則陰氣上升;下焦精血損耗,則陽氣下降。陰陽的邪氣與妄念相合,就會做夢夢到與鬼交媾;肺腎的精氣與殘留的景象相違背,就會產生驚恐。這就是寒邪與虛弱互相搏結的道理。「革」是像鼓革一樣的意思,弦急、堅實、脈大而空虛,有鼓革的樣子,所以綜合起來就是這個樣子。妊娠中期是指不足十月者皆是。帶下,是指血崩以及赤白帶下等。

血尿、便血都是指血液從尿道、肛門排出。遺精,包括有夢遺和滑精。上焦的陽氣衰弱,不能提升;下焦的陰津虛弱滑脫,不能固攝,所以出現各種下墜的症狀。

這是虛勞的脈症,所以列入虛勞篇是正確的。因為有血尿這個症狀而再次列入此處,是為了強調其重要性。

十一條:血尿不能發汗,出汗則會寒慄發抖。

血尿,包括吐血、鼻出血、便血等。單獨而言,雖然有陰陽氣血的區別,但實際上是陽氣載負陰氣,氣是血的根本。血尿的人氣也虛,再發汗,則氣更虛了。而且汗液是血中之陽液,出汗會嚴重損傷衛氣,其一。又氣血兩虛的人,陰陽之氣不能極力相合於上,幾乎難以分辨,出汗則虛弱的陽氣浮於表面者,必定反而會內陷,其二。寒慄發抖,還能避免嗎?

血尿的人發汗,大多煩躁,然而仍然可以藉助陽氣來生陰液。如果傷氣而至寒慄,則為逆向滋養過甚,不可不懼啊!

十二條:病人胸悶,嘴唇乾枯,舌頭青紫,口乾,只想漱口不想吞咽,沒有寒熱,脈象微弱有力,來脈遲緩,腹部不脹,病人自己說:「我感到很脹」,這是因為有瘀血(此條及下文兩條)。症狀極其錯綜複雜,道理極其微妙玄奧,很難理解。注解都泛指心、肺、肝、脾,而終究分辨不出瘀血在何處,症狀屬於何因,實在是胡思亂想。不僅心臟是神明之府,肺是宗氣之城,高貴而清虛,稍微不可侵犯。瘀血在心,則會神志不清而猝死;瘀血在肺,則會喘悶而立刻死亡。即使瘀血在脾或肝,也必定會腫脹暈眩,苟延殘喘。豈止是胸悶、嘴唇乾枯這些症狀而已!不知道本文明明從上焦逐一敘述諸症,所以製造疑案,然後指出脈象微弱有力而來脈遲緩,而最終歸結於腹部。脈大即洪脈,洪脈是陽明腑證的診斷;脈大又是虛脈,虛脈是胃家傷血的表現。而且腹部本來不脹,而病人自己覺得脹,則血瘀於陽明胃絡,絡脈因為阻滯而脹,所以像腹部脹滿一樣。胃的大絡貫通於胸,胃絡脹而滿,所以貫通其脹滿於胸部。嘴唇乾枯,是指重滯而不輕便,幾乎不能收攝的樣子。嘴唇是胃的華彩,胃絡滯塞,所以嘴唇也乾枯而反應出來。李氏注釋,認為是乾枯沒有血色,不是「痿」字的意思。舌頭青紫,不是中寒、中惡、猝厥而導致危亡片刻的青紫,只是舌頭中間不紅而青白,不是重症。因為舌頭的本色,邊緣白色而中間青色,外陽內陰,是離卦的象徵。胃用後天之精氣來充養它,則紅潤而有光澤。因為胃的別絡連接舌根而通達釃泉穴,所以如此。現在絡脈瘀血,血液不能上來滋養,所以舌頭青紫而且口乾,也是這個道理。津液乾燥在上,所以只想漱口。胃絡血瘀,不但不供給津液於上,而且也不讓水飲下行,胃中濕邪阻礙水液,所以不想吞咽。以上錯綜敘述諸症,如此,應該看下文,層層逼近微妙之處,真是所謂獨具慧眼如神明一樣!第一層,根據外症沒有寒熱,知道不是少陽證;第二層,根據脈大,知道在胃腑;第三層,根據脈大無力而來脈遲緩,知道不是陽明結熱,而只是瘀血;第四層,根據腹部本來不脹,而自己覺得脹,知道結滯不在胃中,而瘀血在胃絡,所以直接斷定說,是因為有瘀血。因為胸悶、嘴唇乾枯等六個症狀,很像少陽風火之邪上逆,但是少陽逆熱,必定出現寒熱,而這個卻沒有寒熱的外症,脈象也不是少陽的弦脈,只是微弱有力而遲緩。大脈搏動厚而寬,其象屬土而屬胃。胃中熱實之氣上衝,或者出現各種症狀,但必定脈至有力而不微弱,數而並非遲緩,這是合診。現在見到微弱而遲緩,則大不是實熱可以知道的。脈大是胃脈,又大則為虛,綜合判斷,明確是胃中傷血的反應。而且微弱是氣體不充盈,遲緩是發病機制沉滯,都是阻塞的診斷,所以知道胃中有瘀血。但是血瘀在胃中,應該脹滿而腹部脹滿,現在腹部不脹,而病人自己覺得脹,則知道脹滿在胃絡,而因為血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