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註金匱要略》~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5)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5)
1.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七條,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熱。數脈即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
此即寸、關、兩部之脈。而言正水、變成皮水之症也。脈機之遷就。病氣之從乘。不外乎虛吸實注之理。但有責在因虛而吸取一邊。有責在因實而注授一邊。有彼虛此實。此虛彼實。互相吸注而宜兼責兩邊。此條正彼此互相吸注之脈症也。蓋謂寸口者。內應胸中。外應經絡者也。
寸口脈浮而遲。浮為經絡之氣。因營虛而有餘。故浮則知為表熱也。遲為胸中之氣。因腎虛而鼓緩。故遲則知為氣潛也。夫遲潛虛吸。浮熱下從。下從者氣沉。故名曰沉。又趺陽者。中主精悍。下主分布者也。趺陽脈浮而數。浮為胃液虛。而胃火外浮之應。胃液虛者。不能抱陽。
故浮、則知其為獨往而氣熱也。數為精氣虛、而悍氣獨發之應。陽無根而不能終健。故數、則知其必去數而自止也。夫孤熱外浮。乘止內息。內息者機伏。故名曰伏。寸沉、關伏。兩相搏擊。名曰水者。蓋寸主經絡。沉則經絡之氣內沉。而絡脈外虛。關主分布。伏則分布之機下伏。
而小便難。絡脈虛。則在外者有內吸之機。小便難。則在下者有上漾之勢。而水即乘虛而走皮膚。故為皮水之病矣。五句是自注沉伏相搏。名曰水之義。
八條,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愚按此下。當有緊字。謹援各條文例補之。識者或不以為妄耶。)緊即惡寒。水不沾流走於腸間。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即難。
此亦互相吸注之正水。而變為皮水之症也。但上條。系寸口與趺陽相吸注。此條。系寸口與少陰。相吸注之異耳。又上條為熱水。其症多渴。此條為寒水。其症不渴。不可不知也。蓋謂寸口外主衛氣。寸口脈弦而緊。弦為氣削之診。則其衛氣之削弱而不行可知。緊為寒。弦而緊。
則其因衛氣之虛而惡寒。又可知。夫衛氣根於胸中之宗氣。衛氣虛。則胸中之氣不能呵噓運布。以致水不沾沾流走於腸間。而下行為小便。遂停於胃中而為正水矣。又少陰為水臟。若其脈緊而沉。緊為寒為痛。則其腰俞少腹。必作凝斂拘急之痛。沉為水。以其寒而不能氣化。
故小便即難。而水又積於下矣。夫寸口之脈弦緊。而衛陽外虛。少陰之脈緊沉。而小便下難。亦即上條虛難相搏。水走皮膚之互詞也。
九條,脈得諸沉者。當責有水。身體腫重。
自此至後文十三條。廣言水病之診法治例也。脈得諸沉。謂寸口少陰。凡得沉脈。及沉遲、沉滑、沉緊者。皆是。蓋水性親下。故諸脈沉者。便當責其有水也。腫重。詳已見。補言此者。猶云脈沉。尤當以身體腫重。為有水之確據耳。
白話文: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第七條,寸口脈浮而遲。浮脈表示有熱,遲脈表示氣機潛伏。熱和潛伏的氣機相互搏結,稱為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表示有熱,數脈表示氣機停滯。熱和停滯的氣機相互搏結,稱為伏。沉和伏相互搏結,稱為水。沉則絡脈虛弱,伏則小便困難。虛弱和小便困難相互搏結,水氣就流竄到皮膚,這就是水腫。
這指的是寸、關、尺三部脈象,說明正水(內臟積水)變成皮水(水腫)的病症。脈象的變化和病氣的發展,都離不開虛吸實注的道理。有的病因在於虛而吸取一方,有的病因在於實而注授一方。有的這邊虛那邊實,有的那邊虛這邊實,互相吸注,所以應當兼顧兩方面。這一條正是說明彼此互相吸注的脈症。寸口脈,內應胸中,外應經絡。
寸口脈浮而遲,浮是經絡之氣因營氣虛弱而有餘,所以浮則知道是表熱。遲是胸中之氣因腎氣虛弱而鼓動緩慢,所以遲則知道是氣機潛伏。遲緩潛伏的氣機吸取下方之氣,表熱之氣向下沉降,向下沉降的氣機稱為沉。趺陽脈,中間主宰精氣的盛衰,下方主管氣血的分布。趺陽脈浮而數,浮是胃液虛弱,胃火外浮的表現;胃液虛弱,不能溫煦陽氣,所以浮則知道是陽氣獨往而氣熱。數是精氣虛弱,悍氣獨發的表現;陽氣無根,不能持久旺盛,所以數則知道是氣機將要停滯。孤獨的熱氣外浮,乘勢停滯內息,內息的氣機潛伏,所以稱為伏。寸脈沉,關脈伏,兩者相互搏擊,稱為水。因為寸脈主經絡,沉則經絡之氣內陷,絡脈外虛;關脈主氣血分布,伏則分布的氣機下伏,小便困難。絡脈虛弱,則外在的氣機有向內吸取的趨勢;小便困難,則下方的水氣有向上湧的趨勢,水氣就乘虛而走竄到皮膚,所以成為皮水病。這五句話是解釋“沉伏相搏,名曰水”的意思。
第八條,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按:原文此處應當有“緊”字,根據其他條文補充,如有不同意見,請見諒)。緊則惡寒,水氣不順利地流動於腸道。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即困難。
這也是互相吸注的正水,轉變成皮水症。但是上一條是寸口和趺陽互相吸注,這一條是寸口和少陰互相吸注的不同而已。上一條是熱水,症狀多渴;這一條是寒水,症狀不渴,不可不知。寸口脈外主衛氣,寸口脈弦而緊,弦是氣虛的表現,則其衛氣的衰弱而不行可知;緊是寒。弦而緊,則其因衛氣虛弱而惡寒,又可知。衛氣根於胸中的宗氣,衛氣虛弱,則胸中的氣機不能溫煦運布,以致水氣不順利流動於腸道,而不能向下排出,停留在胃中而成為正水。少陰屬水臟,如果其脈緊而沉,緊是寒是痛,則其腰俞少腹,必然產生凝滯拘急的疼痛;沉是水,因為寒而不能氣化,所以小便困難,而水又積在下焦。寸口脈弦緊,衛陽外虛;少陰脈緊沉,小便困難,這也是上一條“虛難相搏,水走皮膚”的另一種說法。
第九條,脈象有沉滯者,當認為有水,身體腫脹沉重。
從此到後面的十三條,廣泛地論述水病的診斷方法和治療原則。脈象有沉滯,指的是寸口和少陰。凡是得到沉脈,以及沉遲、沉滑、沉緊者,都是。水性向下,所以各種脈象沉滯者,就應該認為是有水。腫脹沉重,詳見前文。再次提及,猶如說脈沉,尤其應該以身體腫脹沉重,作為有水的確切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