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昰

《脈訣匯辨》~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多讀書論

史稱扁鵲飲上池水,故能洞見臟腑,其所治病無不立起,毋待切脈而後知者也。然扁鵲常有,而上池水不常有,則凡號為醫者,脈之名義,可不講之有素乎!夫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極難。上古神農、黃帝、岐伯、鬼臾區等,神明天縱,何可幾及。降至叔世,即有人焉才高識妙,可以仰窺聖域,亦須精求典籍,上發金匱玉函之藏,下集專家授受之旨;學以博而漸通,心以疑而啟悟。如此則借證有資,力省功倍。

所謂將登泰岱,舍徑奚從;欲詣扶桑,非舟莫適。今者各承家伎,不事讀書;附會臆見;展轉相迷。初學則但知《難經》、《脈訣》,氾濫則空談劉、李、張、朱。不知《難經》時與《靈素》相左,《脈訣》明系入室操戈。仲景專法《內經》,余者不無出入。知而不能讀,讀而不能解,解而不能通,其中肯綮,固非淺識所能窺測。

乃如王叔和。晉之名醫也。所撰《脈經》,欲以發靈蘭之秘,建後學之准,斯亦勤矣。而移易穴道,誤決死期,開妄人之簧鼓,遭後來之指摘,況其下焉者乎!近者高陽生之偽訣盛行,比於鴆毒,而家弦戶誦,略不可解。幸蔡西山、戴同父輩,大聲疾呼,明正其罪。乃世猶充耳,奉若典謨。

蓋以師承既謬,先入為主;封己自限,忠告難施。將使五臟六腑之盈虛,血脈營衛之通塞。觸塗成滯,胥天下而趨邪說者,豈非寡學之故,不自登於大道乎?嗟乎!使學者而志慮淵微,機穎明發,溯流窮源,旁收曲採,善讀古今之書,扶絕學於將墜,雖為執鞭。亦所欣慕。曾何待上池之水,侈為異聞也哉!

2. 脈位法天地五行論

人配天地,而稱三才,人身儼然一小天地也。凡兩間之理,無所不應,他不具論,即如脈之合於五行者,粲若指掌請得而陳之。北方為坎,水之位也。南方為離,火之位也。東方為震,木之位也。西方為兌,金之位也。中央為坤,土之位也。試南面而立,以觀兩手之部位。心屬火居寸,亦在南也。

腎屬水居尺,亦在北也。肝屬木居左,亦在東也。肺屬金居右,亦在西也。脾屬土居關,亦在中也。以五行相生之理言之,天一生水,故先從左尺腎水生左關肝木,肝木生左寸心火。心火為君主,其位至高不可下,乃分權於相火。相火寓於右腎,腎本水也,而火寓焉。如龍伏海底,有火相隨。

右尺相火生右關脾土,脾土生右寸肺金,金復生水,循環無端,此相生之理也。更以五行相剋之理言之,相火在右尺,將來剋金,賴對待之左尺,實腎水也。火得水制,則不乘金矣。脾土在右關,將來剋水,賴對待之左關,實肝木也,土得木製,則不侮水矣。肺金在右寸,將來剋木,賴對待之左寸,實心火也,金得火制,則不賊木矣。

右手三部,皆得左手三部制矣,而左手三部竟無制者,獨何歟?右寸之肺金,有子腎水可復母讎。右關之脾土,有子肺金可復母讎。右尺之相火,有子脾土可復母讎。是制於人者仍可制人,相制而適以相成也。此相剋之理也。人誠能體天地之道以保其身,脈何有不調者哉。

3. 提綱論

經曰:「調其脈之緩急大小滑澀,而病變定矣。」蓋謂六者足以定諸脈之綱領也。又曰:「小大滑澀浮沉。」《難經》則曰:「浮沉長短滑澀。」仲景曰:「弦緊浮沉滑澀,此六者名為殘賊,能為諸脈作病。」滑伯仁曰:「提綱之要,不出浮沉遲數滑澀之六脈。夫所謂不出於六者,亦其足統表裡陰陽、虛實冷熱、風寒濕燥、臟腑血氣之病也。

浮為陽為表診為風為虛。沉為陰為里,診為濕為實。遲為在臟,為寒為冷。數為在腑,為熱為燥。滑為血有餘。澀為氣獨滯。」此諸說者,詞雖稍異,義實相通。若以愚意論之,不出表裡寒熱虛實六者之辨而已。如浮為在表,則散大而芤可類也。沉為在裡則細小而伏可類也。

遲者為寒則徐緩澀結之屬可類也。數者為熱,則洪滑疾促之屬可類也。虛者為不足,則短濡微弱之屬可類也。實者為有餘,則弦緊動革之屬可類也。此皆大概,人所易知。然即六者之中,復有相懸之要,則人或不能識,似是而非誤非淺矣。

夫浮為表矣而凡陰虛者,脈必浮而無力,因真陰脫於下,而孤陽浮於上,是浮不可以概言表,而可升散乎!沉為里矣,而凡表邪初感之盛者,陰寒束於皮毛,陽氣不能外達,則脈必先沉緊,是沉不可以概言里,而可攻下乎!遲為寒矣,而傷寒初退,餘熱未清,脈多遲滑,是遲不可以概言寒,而可溫中乎!數為熱矣,而凡虛損之候,陰陽俱虧,氣血敗亂者,脈必急數,愈數者愈虛,愈虛者愈數,是數不可以概言熱,而可寒涼乎!微細類虛矣,而痛極壅閉者,脈多伏匿,是伏不可以概言虛,而可驟補乎!洪弦類實矣,而真陰大虧者,必關格倍常,是弦不可以概言實,而可消之乎!乃知診法於綱領之中,而復有大綱領者存焉。設不能以四診相參,而欲孟浪任意,未有不覆人於反掌間者。

4. 因形氣以定診論

逐脈審察者,一成之矩也。隨人變通者,圓機之用也。比如浮沉遲數,以定表裡寒熱,此影之隨形,復何論哉!然而形體各有不同,則脈之來去因之亦異,又不可執一說以概病情也。何則?肥盛之人,氣居於表,六脈常帶浮洪;瘦小之人,氣斂於中,六脈常帶沉數。性急之人,五至方為平脈;性緩之人,四至便作熱醫。

身長之人,下指宜疏;身短之人,下指宜密。北方之人,每見實強;南方之人,恆多軟弱。少壯之脈多大;老年之脈多虛。醉後之脈常數;飲後之脈常洪。室女尼姑多濡弱。嬰兒之脈常七至。故經曰:「形氣相得者生,三五不調者死。」其可不察於此乎!而更有說焉:肥盛之人,雖曰氣居於表,浮洪者是其常也。

然使肌肉過於堅厚,則其脈之來也,勢將不能直達於皮膚之上,反欲重按乃見,若徒守浮洪易見之說,以輕手取之,則模糊細小,本脈竟不能測;瘦小之人,雖曰氣斂於中,沉數者是其常也,然使肌肉過於淺薄,則其脈之來也,勢將即呈於皮膚之間,反可浮取而知。性急之人,脈數是其常也,適當從容無事,亦近舒徐,性緩之人,脈遲是其常也,偶值倥傯多冗,亦隨急數。

北人脈強,是其常也,或累世膏粱,或母系南產,亦未必無軟弱之形;南人脈弱,是其常也,或先天稟足,或習耐勞苦,亦間有實強之狀。少壯脈大,是其常也,夭促者多見虛細;老年脈虛,是其常也,期頤者更為沉實。室女尼姑,濡弱者是其常也,或境遇優遊,襟懷恬憺,脈來亦定沖和。

嬰兒氣稟純陽,急數者是其常也,或質弱帶寒,脈來亦多遲慢。以此類推,則人身固有一定之形氣,形氣之中,又必隨地為之轉移,方能盡言外之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