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理求真》~ 卷一 (6)
卷一 (6)
1. 動脈
動則厥厥動搖,滑數如珠,見於關上。凡浮大浮數,皆屬動類。不似滑脈之諸部皆見滑數流利也。(語出張璐。又瀕湖詩曰:動脈搖搖數在關,無頭無尾豆形團;其原本是陰陽搏,虛者搖兮勝者安。)動為陰陽相搏之候。(王宇泰曰:陽升陰降,二者交通,安有動見。惟夫陽欲降而陰逆之,陰欲升而陽逆之,兩者相搏,不得上下,鼓擊之勢,隴然高起,而動脈之形著矣。此言不啻與動脈傳神。
)如動在於陽,則有汗出為痛為驚之症;動在於陰,則有發熱失血之症;動兼滑數浮大,則為邪氣相搏而熱宜除。至於陽虛自汗而見動寸,陰虛發熱而見動尺,與女人動尺而云有孕,皆不宜作熱治矣。(仲景曰:動則為痛為驚。素問曰:陰虛陽搏謂之崩。又曰:婦人手少陰心動甚者,妊子也。
)
白話文:
動脈脈象跳動且不穩定,滑利而數,像串珠一樣,多見於關脈(手腕關節處)。凡是浮大而脈搏數快的脈象,都屬於動脈的類型。但它與滑脈不同,滑脈在各個部位都表現出滑利。
(引自張璐的著作,又《瀕湖脈學》詩云:動脈跳動頻數在關脈,無頭無尾像豆子一樣;它本是陰陽搏動的表現,虛弱者跳動明顯,強壯者則平穩。)動脈是陰陽互相搏動的徵象。(王宇泰說: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兩者互相調和,哪裡會有動脈出現呢?只有陽氣想要下降而陰氣阻礙它,陰氣想要上升而陽氣阻礙它,兩者互相搏動,不能上下流通,像鼓擊一樣隆起,這就是動脈的形態。這段話精準地描述了動脈。)
如果動脈的病變在陽氣方面,則會有出汗、疼痛、驚恐等症狀;如果病變在陰氣方面,則會有發熱、失血等症狀;如果動脈兼有滑利、數快、浮大等特徵,則表示邪氣與正氣相搏,應當清熱治療。至於陽虛而自汗,寸口脈出現動脈;陰虛而發熱,尺脈出現動脈;以及婦女尺脈出現動脈而懷孕,這些情況都不應該用溫熱的方法治療。(《傷寒雜病論》說:動脈則會疼痛和驚恐。 《素問》說:陰虛陽搏則會導致崩漏。又說:婦女少陰經(心經)脈搏跳動厲害,就是懷孕了。)
2. 伏脈
伏則匿於筋下,輕取不得,重按澀難,委曲求之,或三部皆伏,一部獨伏,附著於骨而始得。凡沉微細短,皆屬伏類。不似短脈之尺寸短縮而中部顯然,沉脈之三部皆沉而按之即得也。(語出張璐。又瀕湖體狀詩曰:伏脈推筋著骨尋,指間裁動隱然深,傷寒欲汗陽將解,厥逆臍疼證屬陰。
)伏為阻隔閉塞之候。或火閉而伏,寒閉而伏,氣閉而伏。其症或見痛極疝瘕,閉結氣逆,食滯忿怒,厥逆水氣。仍須詳其所因,分其為寒為火,是氣是痰,是新是舊,而甄別之。蓋有火者升火為先,有寒者疏寒為急,有氣者調氣為順,有痰者開痰為妥。新則止屬暴閉,可以疏通;久則恐其延綿,防其漸脫。
豈可一見脈伏。而即妄用疏導乎。(時珍曰:傷寒一手脈伏曰單伏,兩手脈伏曰雙伏,不可以陽症見陰為診。乃火邪內郁,不得發越,陽極似陰,故脈伏,必有大汗乃解。正如久旱將雨,六合陰晦,雨後庶物皆蘇之義。又有夾陰傷寒,先有伏陰在內,外復感寒,陰盛陽衰,四脈厥逆,六脈沉伏,須投姜附及灸關元,脈乃復出也。若太谿衝陽皆無脈者死。
)
白話文:
伏脈藏匿於肌肉之下,輕輕觸摸不到,用力按壓也感到澀滯,需仔細尋找,可能三部脈象都伏藏,也可能只有一部伏藏,必須貼近骨頭才能摸到。凡是脈象沉細微弱短小的,都屬於伏脈。這與寸口脈短縮但中間部分仍然明顯的短脈不同,也不同於三部脈象都沉而容易按到的沉脈。(引自張璐。又《瀕湖脈學》詩云:伏脈探尋貼著骨,指尖輕動隱約深,傷寒將汗陽氣解,厥逆腹痛屬陰證。)
伏脈是脈氣阻隔閉塞的徵兆。可能是火邪閉阻而伏,寒邪閉阻而伏,或是氣機閉阻而伏。其症狀可能出現劇烈疼痛、疝氣、腹部腫塊、氣機閉塞逆亂、飲食停滯、煩躁易怒、厥逆以及水腫等。還需要詳細探究其病因,區分是寒是熱,是氣是痰,是新病還是舊病,然後再加以辨別。如果是火邪,應先瀉火;如果是寒邪,應先溫散寒邪;如果是氣機阻滯,應先調和氣機;如果是痰飲阻滯,應先化痰。新病屬於突然閉阻,可以疏通;久病則擔心病情延綿,需預防病情逐漸衰竭。
不能一看到伏脈就妄用疏導之法。(李時珍曰:傷寒只有一手脈伏叫單伏,兩手脈都伏叫雙伏,不能以陽證出現陰脈的現象來診斷。這是因為火邪內鬱,不能發散,陽氣極盛反而似陰虛,所以脈象伏藏,必須大量出汗才能痊癒。這就像久旱將雨,天地陰暗,雨後萬物復甦一樣。還有夾陰傷寒,內已有陰邪,外又感受寒邪,陰盛陽衰,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需要服用附子、乾薑,並灸關元穴,脈象才能重新出現。如果太谿穴和衝陽穴都摸不到脈象,那就意味著死亡。)
3. 促脈
促則往來數疾,中忽一止,復來有力。凡疾數代結,皆屬促類。不似結脈之遲緩中有止歇也。(語出張璐。又瀕湖體狀詩曰:促脈數而時一止,此為陽極欲亡陰;三焦鬱火炎炎盛,進必無生退可生。)促為陽邪內陷之象。凡表邪未盡,邪並陽明,暨里邪欲解,並傳厥陰者,多有是脈,故病必見胸滿下利厥逆。
且有血瘀發狂,痰食凝滯,暴怒氣逆,亦令脈促。若中虛無凝,脈自舒長,曷為而有止歇之象乎。(李士材曰:數而有止曰促,豈非陽盛者歟。肺癰熱毒,皆火極所致者。)
白話文:
脈搏急促,往來頻繁而迅速,中間突然停頓一下,然後又有力地跳動起來。凡是脈搏急數且時斷時續的,都屬於促脈。這與結脈不同,結脈是緩慢且有明顯停頓。
促脈是陽邪內陷的表現。凡是表邪未盡,邪氣入侵陽明經,或裡邪將要解脫但又傳入厥陰經的情況,常出現這種脈象,所以病人常會出現胸悶、腹瀉、厥逆等症狀。
此外,血瘀導致發狂、痰飲食物停滯、暴怒氣逆等情況,也會導致脈搏促數。如果體內虛弱沒有瘀滯之物,脈象自然舒緩延長,怎麼會有停頓的現象呢?
數次脈搏跳動後停頓一下,就叫做促脈,這豈不是陽氣盛極的表現嗎?肺癰、熱毒等,都是陽氣亢盛所造成的。
4. 結脈
結為指下遲緩中有歇止,少頃復來。凡遲緩代澀,皆屬結類。不似代脈之動止不能自還也。(語出張璐。又瀕湖體狀詩曰:結脈緩而時一止,獨陰偏盛欲亡陽;浮為氣滯沉為積,汗下分明在主張。)結是氣血漸衰,精力不繼,所以斷而復續,續而復斷。凡虛勞久病,多有是症,然亦有陰虛陽虛之別。
故結而兼緩,其虛在陽;結而兼數,其虛在陰。仍須察結之微甚,以觀元氣之消長。若使其結過甚,脈甚有力,多屬有熱,或氣鬱不調。治宜辛溫扶正,略兼散結開痰,其結自退。至有一生而見結脈者,此是平素異常,不可竟作病治耳。(結脈有虛有實。虛如景岳所謂血氣漸衰,精力不繼,所以斷而復續,續而復斷者是也。
實如越人所謂結甚則積甚者是也。)
白話文:
結脈是指脈搏跳動遲緩,時而停頓,過一會兒又重新跳動起來。凡是脈搏遲緩而時有停頓,都屬於結脈。這與代脈不同,代脈的停頓無法自行恢復。
結脈是氣血日漸衰弱,精力不足,所以脈搏才會斷斷續續。久病體虛的人多見此症,但也有陰虛陽虛的區別。
所以,脈搏結代而緩慢,是陽氣虛弱;脈搏結代而頻數,是陰氣虛弱。還要觀察結脈的輕重程度,以判斷元氣的盛衰。如果結脈過於嚴重,脈象有力,大多是有熱邪或氣鬱不暢。治療應當用辛溫的藥物扶助正氣,並兼顧散結化痰,這樣結脈自然會消失。有些人從一生下來就出現結脈,這是體質的特殊情況,不必當作病症治療。
結脈分虛實兩種。虛證如同景岳所說,是氣血漸衰,精力不足,導致脈搏斷斷續續。實證如同越人所說,結脈嚴重則積滯嚴重。
5. 革脈
革則弦大而數,浮取強直,而按則中空。凡芤牢緊脈,皆屬此類。不似緊脈按之劈劈,弦脈按之不移,牢脈按之益堅也。(語出張璐。又瀕湖體狀詩曰:革脈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脈寒虛;女人半產並崩漏,男子營虛或夢遺。)革為變革之象。凡亡血失精,腎氣內憊,或虛寒相搏,故脈少和柔,而有中空之狀。
若不固腎補精,舒木除寒,而以革浮屬表,妄用升發,其不真陰告絕者鮮矣。(仲景曰:弦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婦人半產漏下。經曰:三部脈革,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白話文:
革脈是指脈象弦大而數,浮取時感覺強直,按下去則感覺中空。凡是芤、牢、緊脈,都屬於這一類。它與緊脈按之劈劈作響、弦脈按之紋路不移、牢脈按之更堅硬的不同。革脈像按鼓皮一樣。芤和弦脈相合,表示脈象寒虛;女人可能出現妊娠中期出血或崩漏,男人則可能是營氣虛弱或夢遺。
革脈代表著變革的徵象。凡是失血、遺精、腎氣衰竭,或虛寒互相搏結,都會使脈象失去平和柔順,而呈現中空狀態。
如果不注重固腎補精、舒緩肝氣、去除寒邪,而誤將革脈歸於表證,妄用升發的藥物,很快就會導致真陰耗竭。弦脈代表寒邪,芤脈代表虛證,寒邪和虛證互相搏結,就稱為革脈;男人會出現失血遺精,女人則會出現妊娠中期出血或崩漏。古籍記載:三部脈皆為革脈,如果是久病則會導致死亡,如果是急病則可能會有救。
6. 牢脈
牢則弦大而長,按之強直搏指,狀如弦縷。凡實伏弦澀,皆屬此類。不似實脈之滑實流利,伏脈之慝伏澀難。革脈之按之中空也。(語出張璐。又瀕湖詩曰:弦長實大脈來堅,牢位常居沉伏間;革脈芤弦自浮起,革虛牢實要詳看。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實大弦長,牢之體也。
牢脈不可混於沉脈伏脈,須細辨耳。沉脈如綿裹沙,內剛外柔,然不必兼大弦也。伏脈非推筋至骨不見其形。在於牢脈既實大弦長,才重按之,便滿指有力,以為別耳。)牢為堅積內著,胃氣將絕之候。(吳草廬曰:牢為寒實,革為虛寒。)故或見為濕痓拘急,寒疝暴逆,堅積內伏,治甚非易。
倘不審其所因,而謂牢為內實,用以苦寒,或因思食而以濡滯恣啖,則其病益固矣。(李時珍曰:牢主寒實之病,木實則為痛。扁鵲云:軟為虛,牢為實。失血者脈宜沉細,反浮大而牢者死,虛病見實脈也。張仲景曰:寒則牢固。有堅固之義。)
白話文:
牢脈是指脈象弦大而長,按壓時感覺強直有力,像拉緊的弦線一樣。凡是脈象實而隱伏、弦細而澀的,都屬於牢脈。它與實脈的滑利流暢不同,與伏脈的隱伏澀滯也不同,更與革脈按壓時感覺空虛不同。
牢脈不能與沉脈、伏脈混淆,需要仔細辨別。沉脈像棉花裹著沙子,內剛外柔,但不一定又大又弦。伏脈則必須用力按壓到筋骨才能感覺到,而牢脈則脈象實大弦長,輕輕按壓就能感覺到滿指有力,以此區別。
牢脈是因堅積內聚,胃氣將要衰竭的徵兆。牢脈屬於寒實證,革脈屬於虛寒證。因此,牢脈常表現為濕邪引起的拘急疼痛、寒疝突然發作、堅積隱伏等症狀,治療起來相當困難。
如果不能判斷病因,就認為牢脈是內實而使用寒涼藥物,或者因為思慮過度而飲食不節,則病情會更加嚴重。牢脈主要反映寒實之症,木氣實則會疼痛。虛證出現實脈,則預後不良。寒邪會使脈象牢固。
7. 疾脈
疾則呼吸之間脈七八至。凡動滑洪數,皆屬疾類。不似洪脈之既大且數,卻無燥疾之形也。疾似亢陽無制,亦有寒熱陰陽真假之異。若果疾兼洪大而堅,是明真陰垂絕,陽極難遏。如系按之不鼓,又為陰邪暴虐虛陽發露之徵。然要皆屬難治,蓋疾而洪大者苦煩滿,疾而沉數者苦腹痛,皆為陰陽告絕。
惟暴厥暴驚脈見急數,俟平稍愈為無礙耳。其有脈惟見疾而不大不細,則病雖困可治。(東垣治傷寒脈疾,面赤目赤,煩渴引飲而不能咽,用姜附人參汗之而愈。守真治傷寒蓄熱陽厥,脈疾至七八至以上,用黃連解毒治之而安。)
白話文:
脈搏急速,呼吸一次之間脈搏跳動七、八次,都屬於脈象急促。凡是脈象跳動迅速、滑利、洪大而數,都屬於急症。與洪脈不同的是,洪脈雖然又大又數,卻沒有急症的燥熱之象。急脈好像亢盛的陽氣得不到抑制,也會有寒熱、陰陽、真假之分。如果急脈又洪大而有力,就表示真陰將要衰竭,陽氣極盛難以遏制。如果按壓脈搏時感覺不到搏動的充實感,則為陰邪暴虐,虛陽外露的徵兆。總之,這些都是難以治療的,因為脈象急促而洪大的患者會感到煩悶、胸腹脹滿;脈象急促而沉的患者會感到腹痛,這些都是陰陽氣血將要衰竭的表現。
但是,突然昏厥、突然驚恐時,脈象會出現急速的現象,等到病情平穩些就會好轉。如果脈象只是急速,而脈搏的力度不大也不細,則病情雖然危急,但仍可治療。(例如:東垣先生治療傷寒,脈象急促,病人面赤目赤,煩渴想喝水卻咽不下,用生薑、附子、人參發汗治療而痊癒。守真先生治療傷寒積聚熱邪,陽氣暴厥,脈象急促,每分鐘跳動七、八次以上,用黃連解毒治療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