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脈理求真》~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新增四言脈要

散則虛浮無力,按之則無,正如楊花飄散,比於虛脈則甚。濡則浮小而軟,如綿浮水。微則浮取欲絕不絕,若有若無,較之濡脈軟小更極。革則浮多沉少,外急內虛,正仲景所謂弦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其名曰革之意。

沉脈法地,如石在水。沉極則伏,推筋至骨。有力為牢,大而弦長。牢甚則實,愊愊而強。無力為弱,狀如細綿。細極為細,如蛛絲然。共是五脈,皆於沉看。

此以沉脈提綱,而取伏牢實弱細五脈之兼乎沉者匯於下也。沉脈應於筋骨,故必重按乃得,正如石之墜於水里之意。伏則沉之至極,故必推之筋骨始見。牢則沉大弦長,按之有力,不似革脈浮取強直,而中則空。實則三部皆堅,而力更甚於牢。弱則沉極細軟,卻極分明。細則沉細直軟更甚於弱,故比狀如蛛絲。

遲脈屬陰,一息三至。有力為緩,少駃於遲。往來和勻,春柳相似。遲細為澀,往來極滯。遲有一止,其名曰結。遲止有常,應作代看。共是四脈,皆於遲測。

此以遲脈提綱,而取緩澀結代四脈之兼乎遲者統匯於下也。遲為往來遲慢,故一息而見三至。緩則往來和勻,軟若春柳,即是胃氣之脈。澀則遲滯不利,狀如輕刀刮竹。代則遲而中止,不能自還,但止有定數,而不愆期。

數脈屬陽,一息六至。往來流利,滑脈可識。有力為緊,切繩極似。數時一止,其名為促。數如豆粒。動脈無惑。共為四脈,皆於數得。

此以數脈提綱,而取滑緊促動四脈之兼乎數者統匯於下也。數則往來急數,故一息而見脈有六至。滑則往來無滯,有如珠之走盤。緊則緊急有力,狀如弦緊彈手,故有切繩之喻。數時一止為促,狀如疾行而蹶。數而兩頭俱俯,中間高起,有似豆粒厥厥動搖。是謂之動。

別脈有三,長短與弦。不及本位,短脈可原。過於本位,長脈綿綿。長而端直,狀似弓弦。

此長短與弦三脈,非浮沉遲數可括,故別列於此。短者,上不通於魚際,下不通於尺澤,有短縮不伸之意。長者,通尺澤魚際,上下皆引,有迢迢過於本位之情。若弦則勁直不撓,有似弓弦,不似緊脈弦急彈人。

一脈一形,各有主病。脈有相兼,還須細訂。

有一脈之形象,必有一脈所主之病。有兼見之脈象,即有兼見之症,可細就其兼見之脈。以例其症耳。

浮脈主表,腑病所居。有力為風,無力血虛。浮遲表冷,浮數風熱。浮緊風寒,浮緩風濕。浮虛傷暑,浮芤失血。浮洪虛火,浮微勞極。浮濡陰虛,浮散虛劇。浮弦痰飲,浮滑痰熱。

浮雖屬陽,主表主腑,但浮而見洪數弦滑有力之脈,固屬主熱主火主痰主風;若浮而見遲緩芤虛微澀與散無力之脈,又為主虛主濕主冷主暑主危之象矣。故脈當視所兼以為辨別。下文仿此。

白話文:

新增四言脈要

脈散則浮而無力,按之消失,如同楊花飄散,比虛脈更甚。脈濡則浮小而柔軟,像棉花浮在水上。脈微則浮而將絕未絕,若有若無,比濡脈更小更軟。脈革則浮多沉少,外急內虛,正如張仲景所說:「弦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交搏,故名為革。

沉脈如同石沉於水,沉極則伏於深處,需用力推至骨骼才能觸及。有力者為牢脈,脈大而弦長;牢脈甚者為實脈,堅實有力。無力者為弱脈,如同細綿;細極則為細脈,細如蛛絲。以上五種脈象,皆屬沉脈範疇。

本文以沉脈為綱領,將伏、牢、實、弱、細五種兼具沉脈特徵的脈象彙總於此。沉脈應於筋骨,故需重按才能觸及,如同石頭沉入水中。伏脈為沉脈之極致,需推至筋骨才能察覺。牢脈沉而大,弦長有力,不同於革脈浮取而強直,內部空虛。實脈三部皆堅實,力量更勝於牢脈。弱脈沉而細軟,卻十分清晰。細脈則沉、細、直、軟,更甚於弱脈,故比作蛛絲。

遲脈屬陰,一息三至。有力者為緩脈,略快於遲脈,往來和勻,如春柳般柔軟。遲而細者為澀脈,往來極為滯澀。遲脈有時會停頓,稱為結脈;遲脈停頓有規律者,應視為代脈。以上四種脈象,皆屬遲脈範疇。

本文以遲脈為綱領,將緩、澀、結、代四種兼具遲脈特徵的脈象彙總於此。遲脈指脈搏往來遲緩,一息之間僅見三至。緩脈往來和勻,柔軟如春柳,是胃氣充足的表現。澀脈遲滯不利,如同輕刀刮竹。代脈遲緩而間歇停頓,不能自行恢復,但停頓時間有規律,不會逾期。

數脈屬陽,一息六至。往來流利,如同滑脈。有力者為緊脈,如同繃緊的繩子。數脈間歇停頓者稱為促脈;數脈如豆粒般跳動者,稱為動脈。以上四種脈象,皆屬數脈範疇。

本文以數脈為綱領,將滑、緊、促、動四種兼具數脈特徵的脈象彙總於此。數脈往來急促,一息之間可見六至。滑脈往來無阻,如同珠子滾落盤中。緊脈急促有力,如同繃緊的弓弦。促脈為數脈間歇停頓,如同疾行而跌倒。動脈脈象兩端低垂,中間高起,如同豆粒般跳動。

別脈有三種:長脈、短脈與弦脈。不及本位者為短脈;超過本位者為長脈,綿綿不斷;長而端直者為弦脈,狀似弓弦。

此長、短、弦三脈,非浮沉遲數所能概括,故單獨列出。短脈,上不到達魚際穴,下不到達尺澤穴,有縮短不能伸展之意。長脈,通達尺澤穴和魚際穴,上下皆延伸,有超過本位之意。弦脈勁直而不屈,如同弓弦,不同於緊脈的急促彈跳感。

每一種脈象都有其所主之病。脈象若有兼見,還需仔細辨別。

每一種脈象都对应着某种疾病,如果出现多种脉象兼见的情况,也代表着多种疾病并存,需要根据兼见的脉象仔细辨别病情。

浮脈主表證及腑病,有力者為風證,無力者為血虛;浮遲為表寒,浮數為風熱,浮緊為風寒,浮緩為風濕,浮虛為傷暑,浮芤為失血,浮洪為虛火,浮微為勞倦,浮濡為陰虛,浮散為虛脫,浮弦為痰飲,浮滑為痰熱。

浮脈雖然屬陽,主表證及腑病,但是浮脈若同時出現洪、數、弦、滑等有力之脈象,則主熱、主火、主痰、主風;如果浮脈同時出現遲、緩、芤、虛、微、澀、散、無力等脈象,則主虛、主濕、主寒、主暑、主危。因此,辨別脈象必須考慮其兼見的脈象。下文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