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脈理求真》~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汪昂訂十二經脈歌

繡按:十二經絡,皆為人身通氣活血之具。其脈周流岐別,不可不為辨論,以究病情之起端,邪氣之勝復,氣血之盈虧,則臨症索病,自有其樞,而不為其所惑矣,此經絡歌義之不容忽也。玩書有言,直行為經,旁行為絡。一似經絡之義,業已盡是。詎知人身經絡,其理推究靡窮,有可分論而見其端者,有可合論而得其意者。

其分論而見,蓋以經起中焦,常隨營氣下行而上。絡起下焦,恆附營氣上行而下。經起中焦,則經氣之上升,實有過於其絡。絡起下焦,則絡氣之下降,實有越於其經。故經多以氣主,而絡多以血主也。經主於氣,故凡外邪之入,多於經受,而絡常處於後;絡主於血,故凡經邪之滿,轉溢於絡,而絡始得以受。是以經常處實,絡常處虛。

白話文:

十二條經絡,都是人體流通氣血的通道。它們的脈絡遍布全身,分支交錯,不可不仔細辨別,才能探究疾病的源頭、邪氣的盛衰、氣血的盈虧,這樣在臨床診治時才能找到病根,不至於被迷惑。所以學習經絡歌訣是不可忽視的。

有人說,直線的行進叫做經,旁支的行進叫做絡。好像經絡的意義已經講明白了。但其實人體的經絡,其道理深奧無窮,有可以分別論述而明白其本質的,也有可以綜合論述而領會其要旨的。

分別論述,是因為經脈從中焦開始,經常隨著營氣向下運行而向上迴流。絡脈從下焦開始,總是依附著營氣向上運行而向下迴流。經脈起源於中焦,因此經氣的上升,實際上比絡氣更強。絡脈起源於下焦,所以絡氣的下降,實際上比經氣更盛。因此,經脈多以氣為主,而絡脈多以血為主。

經脈主氣,所以外邪入侵時,大多從經脈入侵,而絡脈總是處於後位。絡脈主血,所以當經脈邪氣充盈時,就會溢流到絡脈,而絡脈才會受到影響。因此,經脈經常處於充盈狀態,絡脈經常處於虛弱狀態。

絡得由經而實,而絡亦不得以虛名也。經因受邪最早,故症多以寒見,而脈亦寸浮而緊;絡因受邪稍緩,故症多因熱成,而脈常見尺數而澀。經則隨行上下,邪本易受,而開發最易;絡則邪伏隱僻,邪即難入,而升散維艱。即經有言絡處經外,邪入先自絡始;然既由絡入經,而經流連不散,則邪又溢於絡,而見纏綿不已,故經與絡又各自病。是其各別之勢,有不相混如此。

以經絡通同而論,則經與絡,雖各本於臟氣之受,然究不越人身大氣以為鼓運,故能流行不悖。設非大氣磅礴,則彼盛此衰,生氣有阻,其何以為長養元氣之自乎。此其會通之妙,又有不容或忽如此。是以初病多責於經,久病多責於絡。久病而再流連不解,則又多責於經之奇。

白話文:

經絡相連,經脈受邪較早,因此症狀多以寒表現,脈象也多為寸浮而緊;絡脈受邪稍晚,所以症狀多因熱而起,脈象常見尺數而澀。經脈貫穿全身,容易受到外邪侵襲,也容易被疏通;絡脈則隱藏於經脈之外,外邪不易入侵,但一旦侵入,升散就比較困難。經書中也提到,外邪入侵通常先從絡脈開始,然後再進入經脈;但是,由於經脈連綿不斷,外邪會在經脈中蔓延,並溢出到絡脈,造成反覆發作,因此經脈和絡脈都會生病。它們各自具有不同的病理特徵,互不混淆。

從經絡的整體功能來看,經脈和絡脈雖然源於臟腑之氣,但最終都依靠人體的大氣來推動運行,因此才能暢通無阻。如果人體的大氣不足,就會導致氣血虛弱,生機受阻,根本無法滋養元氣。這正是經絡會通的奧妙之處,不可輕忽。因此,初期疾病多歸咎於經脈,久病則多歸咎於絡脈。如果久病反覆發作,則又多歸咎於經脈的特殊病變。

以故仲景著為傷寒論法,多以經傳立解。孫思邈著為千金等書,多以絡病久病立說。即今姑蘇葉天士,祖孫思邈,作為臨症指南集,亦以久病活絡為要,皆與經絡不悖。第其經穴眾多,其中錯綜分行,自非纂誦,難以記憶。因閱汪昂本草備要所訂古本歌訣,頗有便世,用是附載以為採擇,非惟初學得此,可以誦習;即老醫得此,亦可以為臨症之一助也。

手太陰肺經,手太陰肺(脈)中焦起,下絡大腸(肺與大腸相表裡)胃口行(胃之上脘即賁門)。上膈屬肺從肺系(即喉管),橫從腋下臑內縈(膊下對腋處名臑,音柔)。前於心與心包脈(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循臂骨上廉(臑盡處為肘,肘以下為臂),遂入寸口上魚際(關前動脈為寸口,大指後肉隆起處名為魚,魚際,其間穴名),大指內側爪甲根(少商穴止),支絡還從腕後出(臂骨盡處為腕),接次指交陽明經(大腸)。此經多氣而少血,是動則為喘滿咳(肺主氣)。膨膨肺脹缺盆痛(肩下橫骨陷中名缺盆,陽明胃經穴),兩手交瞀(音茂)為臂厥。肺所生病咳上氣,喘渴(金不生水)煩心(心脈上肺)胸滿結(脈布胸中)。臑臂之內前廉痛,為厥或為掌中熱(脈行少陰心主之前,掌心勞宮穴,屬心包)。肩背痛是氣(盛)有餘(絡脈交於手,上肩背),小便數(而)欠(便頻而短)或汗出(肺主皮毛)。氣虛亦痛(肩背寒痛)溺色變(母病及子),少氣不足以報息(肺虛)。

白話文:

因此,張仲景著《傷寒論》,多以經絡傳變來解釋病理。孫思邈著《千金》等書,多以絡病久病來論述。如今姑蘇的葉天士,繼承孫思邈的醫術,著有《臨症指南集》,也以久病活絡為要,這些都與經絡理論相符。但經穴眾多,錯綜複雜,若不反覆誦讀,很難記住。我閱讀汪昂的《本草備要》所編的古本歌訣,覺得很方便實用,便附載於此,供大家參考。不僅初学者可以藉此誦習,老醫生也可以以此作為臨症的參考。

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向下連接大腸(肺和大腸相表裡),經過胃口(胃的上脘即賁門)。向上穿過膈肌,屬於肺,沿著肺系(即喉管),橫過腋窩,沿著肩內側環繞(肩下對腋處叫臑,音柔)。前方經過心臟和心包經(行於少陰心主之前),向下沿著手臂骨,到達肘部上廉(肩盡處為肘,肘以下為臂),然後進入寸口(關前動脈為寸口),到達魚際(大拇指後肉隆起處叫魚,魚際,其間穴名),沿著大拇指內側,止於指甲根(少商穴止),分支脈絡從手腕後側出來,與陽明經(大腸)相連接。

這條經脈氣多血少,運動時容易出現喘滿咳嗽(肺主氣)。胸部膨脹,肺部脹滿,缺盆疼痛(肩下橫骨陷中叫缺盆,陽明胃經穴),雙手麻木,胳膊發涼。肺部生病,會出現咳嗽、上氣、喘息、口渴(金不生水)、心煩(心脈上肺)、胸悶氣結(脈布胸中)。肩臂內側前緣疼痛,是厥逆或者手掌發熱(脈行少陰心主之前,手掌勞宮穴,屬心包)。肩背疼痛是氣(盛)有餘(絡脈交於手,上肩背),小便頻數(而)尿量少(便頻而短)或出汗(肺主皮毛)。氣虛也會導致肩背疼痛(肩背寒痛),尿液顏色改變(母病及子),氣短不足以呼吸(肺虛)。

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經大腸脈,次指內側起商陽(本經穴名)。循指上廉出合谷(俗名虎口穴),兩骨(兩指岐骨間)兩筋中間行(手背外側,兩筋陷中,陽谿穴)。循臂入肘(外廉)行臑外(廉),肩腢(音隅,肩端兩骨)前廉柱骨旁(上出膀胱經之天柱骨,會於督脈之大椎)。會此(六陽經皆會於大椎。故經文云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內(肩下橫骨陷中),絡肺下膈屬大腸(相為表裡)。支從缺盆上入頸,斜貫兩頰下齒當。挾口人中(鼻下溝洫)交左右,上挾鼻孔盡迎香(本經穴終,交足陽明)。此經血盛氣亦盛,是動齒痛頸亦腫。是主津液病所生(大腸主津),目黃(大腸內熱)口乾(無津)鼽衄動(鼽,音求,鼻水。衄,鼻血),喉痹(金燥)痛在肩前臑,大指次指痛不用(不隨人用,皆經脈所過)。

白話文: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經大腸脈,從食指內側起於商陽穴。 沿食指上緣,出於合谷穴(俗稱虎口穴),在兩指骨(兩指骨之間)的兩筋(兩條筋)中間行進(手背外側,兩筋凹陷處,陽谿穴)。

沿著手臂向上進入肘部(外側),經過臑(音:餘,上臂外側)外側,到達肩端兩骨(肩胛骨)前側的柱骨旁。 (這裡與膀胱經的天柱骨相交,並與督脈的大椎穴相會合)。

經脈在此與六陽經皆會於大椎穴。 所以經文中說,經脈向上出於柱骨,與大椎穴相會合。

然後向下進入缺盆內(鎖骨下方凹陷處),與肺經相連,向下穿過橫膈膜,最終到達大腸。 (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為表裡關係。)

分支從缺盆上行進入頸部,斜著穿過兩頰,到達下齒處。 沿著嘴巴兩側,經過人中(鼻下凹陷處),左右相交。向上沿著鼻孔,最終到達迎香穴(本經穴的終點,與足陽明胃經相交)。

這條經脈的血氣都很旺盛,所以容易引起牙齒疼痛、脖子腫脹。

此經脈主掌津液病變(大腸主津液),所以容易出現目黃(大腸內熱)、口乾(缺津)、鼻涕鼻血(鼽,音求,鼻水。衄,鼻血)、喉嚨閉塞(金燥)、肩前臂疼痛、大拇指食指疼痛不靈活(不隨意活動,都是經脈循行所致)。

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脈)鼻頞起(山根),下循鼻外入上齒。環唇挾口交承漿(下唇陷中),頤後大迎頰車裡(腮下為頷,頷下為頤,耳下為頰車。大迎,頷下穴名)。耳前髮際至額顱,支循喉嚨缺盆入。下膈屬胃絡脾宮(相為表裡),直者下乳挾臍中。支(者)起胃口循腹裡,下行直合氣街逢(即氣衝)。遂由髀關(抵伏兔)下膝臏(挾膝兩筋為臏,一曰膝蓋)循脛(外廉下)足跗(足面)中指通。支從中指入大指,厲兌之厲經盡矣(交足太陰)。此經多氣復多血,振寒呻欠(呻吟呵欠)而顏黑。病至惡見火與人(血氣盛而熱甚),忌聞木聲心惕惕(陽明土惡木也)。閉戶塞牖欲獨處,甚則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賁(奔)響腹脹(脈循腹裡,水火相激而作聲)為骭厥(足脛為骭),狂瘧溫淫及汗出(陽明法多汗),鼽衄口喎並唇胗(音軫,唇瘍。脈挾口環唇),頸腫喉痹(循頤循喉)腹水腫(土不制水)。膺乳(膺窗、乳中、乳根,皆本經乳間穴)膝臏股伏兔(膝上六寸肉起處),骭外足跗上皆痛。氣盛熱在身以前(陽明行身之前),有餘消穀(善飢)溺黃甚。不足身以前皆寒,胃中寒而腹脹壅。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從鼻根起,沿鼻外側下行至上齒,環繞嘴唇、經過承漿穴,再經過頤後、大迎、頰車等穴,沿耳前髮際至額頭,繼續循行至喉嚨,進入缺盆,下穿隔膜,屬於胃,絡於脾,直行經過乳房、臍中,分支從胃口沿腹部內側下行,與氣衝穴相合,再經髀關、膝蓋、脛骨外側、足背,最後到達中指。另一分支從中指進入大指,此經脈就結束了。這條經脈氣血充盈,容易出現寒戰、打呵欠、臉色發黑的症狀。病重時會出現厭惡火光、心神不安,不喜歡聽木頭的聲音。患者會想關門閉窗獨處,嚴重時甚至會登高唱歌、脫掉衣服逃跑。腹部發出響聲、脹滿,腿腳麻木,狂躁、瘧疾、溫病、出汗、流鼻血、口歪、唇瘡、頸部腫痛、喉嚨阻塞、腹水、乳房、膝蓋、股骨外側、小腿外側、足背疼痛等,都是這條經脈的病症。氣血旺盛時,熱症會出現在身體前面,容易飢餓、小便發黃。氣血不足時,身體前面則會出現寒症,胃寒導致腹部脹滿阻塞。

足太陰脾經,太陰脾(脈)起足大指,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孤拐骨。張景岳曰:非也,即大指後圓骨)內踝前(脛旁曰踝),上腨(音善,足肚也。一作踹,音短,足跟也。然經中二字通用)循脛膝股里。股內兼廉入腹中,屬脾絡胃(相為表裡)上膈通。挾咽連舌(本,舌根也)散舌下,支者從胃(上膈)注心宮。此經血少而氣旺,是動即病舌本強(上聲)。食則嘔出胃脘痛,心中善噫(即噯)而腹脹。得後與氣(大便噯氣)快然衰(病衰),脾病身重(脾主肌肉)不能(動)搖。瘕泄(瘕積泄瀉)水閉及黃疸(脾濕),煩心心痛(即胃脘痛)食難消(食不下)。強立股膝內多腫(脾主四肢),不能臥因胃不和。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 起於足大拇指,沿著拇指內側的白肉邊緣向上行進。經過核骨(即大拇指後方的圓骨)後,再沿著內踝前緣(脛骨旁稱為踝)向上,循行於小腿前側,經過膝蓋,再沿著大腿內側,穿過腹腔,歸屬於脾臟,並與胃經相表裡。

脾經上行至膈肌,沿著咽喉兩側,連接到舌根,並在舌下散開。其中有一支脈從胃部向上,直通心臟。

足太陰脾經血氣特點是血少氣旺,因此容易出現舌根強硬、飲食後嘔吐、胃脘疼痛、心中頻繁噯氣、腹脹等症狀。

若脾經氣虛,容易出現大便溏薄、噯氣頻繁、身體乏力、肌肉鬆軟、無法用力、腹部腫塊、腹瀉、水腫、黃疸、心煩、心痛、食慾不振、大腿膝蓋內側腫脹、難以平躺等症狀。 這些症狀都是由於脾胃不和造成的。

手少陰心經,手少陰心(脈)起心經,下膈直絡小腸承(相為表裡)。支者挾咽系目系,直者(從)心系上肺騰。下腋循臑後廉出,太陰(脈)心主(心包)之後行。(行二脈之後)。下肘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掌後尖骨)小指停(少衝穴,交手太陽)。此經少血而多氣,是動咽乾(少陰火,脈挾咽)心痛應。目黃脅痛(系目出脅)渴欲飲,臂臑內(後廉)痛掌熱蒸。

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經小腸脈,小指之端起少澤(本經穴)。循手(外側)上腕(臂骨盡處為腕)出踝中(掌側腕下銳骨為踝),上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臑(外)後廉,出肩解(脊旁為膂,膂上兩角為肩解)而繞肩胛(肩下成片骨)。交肩之上入缺盆(肩下橫骨陷中),直絡心中循嗌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小腸與心為表裡)。支從缺盆上頸頰,至目銳眥入耳中(至本經聽宮穴)。支者別頰復上䪼(音拙,目下),抵鼻至於目內眥(內角),絡顴交足太陽接。嗌痛頷腫(循咽循頸)頭難回(不可以顧),肩似拔兮臑似折(出肩循臑),耳聾目黃腫頰間(入耳至眥上頰)。是所生病為主液(小腸主液),頸領肩臑肘臂(外廉)痛。此經少氣而多血。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

手少陰心經,起於心臟,向下穿過橫膈膜,直接連接到小腸,與小腸互為表裡。

分支從咽喉旁經過,連接眼睛,直行從心臟上行至肺部,再往上行。

從腋窩向下沿著手臂後側內緣,經過太陰心包經(即手厥陰心包經)之後,往下走到肘部,沿著手臂內側後緣抵達手掌後側,在掌後尖骨處止於少衝穴,與手太陽小腸經相交。

此經氣血特點是血少氣多,故容易出現咽喉乾燥、心痛等症狀。

其他症狀還包括:眼睛發黃、脅肋疼痛、口渴欲飲、手臂和肩部內側疼痛、手掌發熱。

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起於小指尖端的少澤穴,沿著手背外側上行至腕部,經過掌側腕下銳骨,再向上沿著手臂外側,經過肘部內側,穿過兩條筋之間,沿著肩部後側外緣,經過肩解穴,繞過肩胛骨。

從肩部上行至缺盆(鎖骨下方的凹陷處),直通心臟,再循行到咽喉。穿過橫膈膜,連接胃部,最終歸屬於小腸,與心臟互為表裡。

分支從缺盆處上行至頸部和面頰,到達眼睛外角,進入耳中,止於本經的聽宮穴。

另一分支從面頰上行至眼下方,到達鼻部,再到眼睛內角,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

此經容易出現咽喉疼痛、頷部腫脹、頭部難以轉動、肩部疼痛如被拔、手臂疼痛如折斷、耳聾、眼睛發黃、面頰腫脹等症狀。

由於小腸主液,所以本經氣血特點是氣少血多,容易出現頸部、肩部、手臂外側疼痛等症狀。

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經膀胱脈,目內眥上額交巔。支者從巔入耳(上)角,直者從巔絡腦間。還出下項循肩膊(肩後之下為膊),挾脊(去脊各一寸五分,行十二俞等穴)抵腰循膂旋(脊旁為膂)。絡胃正屬膀胱腑(相為表裡),一支貫臀入膕傳(從腰中下挾脊,行上中次下髎等穴,入膕委中穴,膝後曲處為膕)。一支從膊別貫胛(膂肉為胛),挾脊(去脊各三寸行附分魄戶膏肓等穴)循髀(髀樞,股外為髀)合膕行(與前入膕者合)。貫腨(足肚)出踝(脛旁曰踝)循京骨(本經穴,足外側赤白肉際),小指外側至陰(穴)全(交足少陰)。此經少氣而多血,頭痛脊痛腰如折。目似脫兮項似拔,膕如結兮腨如裂。痔(脈入肛)瘧(太陽瘧)狂癲疾並生(癲狂篇亦有刺太陽經者),鼽衄(太陽經氣不能循經下行,上衝於腦而為鼽衄)目黃而淚出。囟項背腰尻膕腨(尻,苦高切)病若動時皆痛徹。(以上病皆經脈所過。)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又稱膀胱脈,起於目內眥(眼睛內角)上緣,向上經過額頭,到達頭頂的穴。

分支一從穴進入耳朵上方的穴;主幹則從穴連接腦部。

然後從後腦下行至頸部,沿著肩膀後側(肩後之下稱為)走,貼著脊椎(距脊椎各一寸五分,經過十二俞等穴位),到達腰部,循著(脊椎兩側的肌肉)旋轉而下。

經相表裡,其中一支經脈穿過臀部,進入(膝蓋後窩)並向下延伸(從腰部往下經過脊椎,行經上中次下髎等穴,進入委中穴,膝蓋後方彎曲處為)。

另一支經脈從分出,穿過(膂肉為),貼著脊椎(距脊椎各三寸,經過附分魄戶膏肓等穴),沿著(股骨外側稱為髀樞穴在此)往下,與前面進入的經脈相合。

貫穿(小腿肚)後,從(脛骨外側稱為)穿出,沿著京骨(本經穴位,位於足外側赤白肉交界處)行走,經過小指外側的至陰穴,與足少陰腎經相交。

這條經絡氣不足而血氣充盈,容易出現以下症狀:頭痛、脊椎疼痛、腰部如同折斷,眼睛好像要脫落、頸部好像要被拔掉,膝蓋後窩如同打結、小腿肚如同裂開。

此外,還會出現痔瘡(經脈進入肛門)、瘧疾(太陽瘧)、狂躁症、癲癇等症狀(《癲狂篇》也有記載針刺太陽經治療癲癇);也可能出現鼻塞流鼻血(太陽經氣不能順著經絡向下運行,向上衝擊腦部而引起鼻塞流鼻血)、眼睛發黃流眼淚等症狀。

頭頂、後腦、背部、腰部、臀部、膝蓋後窩、小腿肚等部位,如果患病,則疼痛會貫穿全身。

(以上症狀皆為經絡所經過部位的病症。)

足少陰腎經,足腎經脈屬少陰,斜從小指趨足心(湧泉穴)。出於然骨(一作谷,足內踝骨陷中)循內踝,入跟(足後跟)上腨膕內(廉)尋。上股(內)後廉直貫脊(會於督脈長強穴),屬腎下絡膀胱深(相為表裡)。直者從腎貫肝膈,入肺挾舌(本)循喉嚨。支者從肺絡心上,注於胸(膻中)交手厥陰(心包經)。此經多氣而少血,是動病飢不欲食(腹內飢而不嗜食),咳唾有血(脈入肺故咳。腎主唾,腎損故見血)喝喝喘(腎氣上奔),目䀮(瞳子屬腎)心懸(脈絡心,水不制火)坐起輒(坐而欲起,陰虛不寧),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腎志恐),咽腫舌乾兼口熱(少陰火),上氣(腎水溢而為腫)心痛或心煩(脈絡心),黃疸(腎水乘脾,或為女勞疸)腸澼(腎移熱於脾胃大腸,或痢或便血)及痿(骨痿)厥(下不足則上厥),脊股後廉之內痛,嗜臥(少陰病,但欲寐)足下熱痛切。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從小指內側出發,沿腳心、內踝、跟腱內側向上,經過大腿內側後方,直達脊椎,與膀胱經相連。主幹從腎臟穿過肝臟、橫膈膜,到達肺部,沿喉嚨往上走,分支到達心臟,與心包經相連。腎經氣盛血少,容易出現飢餓但不想吃、咳嗽帶血、喘不過氣、眼睛昏花、心慌不安、坐立不安、容易恐懼、咽喉腫痛、舌頭乾燥、口乾舌燥、上半身浮腫、心痛或心煩、黃疸、腹瀉或便血、肌肉萎縮、昏厥、腰腿內側疼痛、嗜睡、腳底發熱疼痛等症狀。

手厥陰心包經,手厥陰經心主標,心包下膈絡三焦(心包與三焦為表裡)。起自胸中(膻中)支(者)出脅,下腋三寸循臑(內)迢。太陰(肺)少陰(心)中間走,入肘下臂兩筋超(掌後兩筋橫紋陷中),行掌心(勞宮穴)從中指出(中衝穴),支從小指次指交(小指內之次指,交三焦經)。是經少氣原多血,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下腫,甚則支滿在胸脅;心中憺憺時大動,面赤目黃笑不歇)、是主脈所生病者(心主脈),掌熱心煩心痛掣(皆經脈所過)。

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陽經三焦脈,起手小指次指間(無名指關衝穴)。循腕(表手背)出臂(外)之兩骨(天井穴),貫肘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陽(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傳(兩乳中間)。散絡心包而下膈,循屬三焦表裡聯(三焦與心包為表裡),支從膻中缺盆出,上項出耳上角巔。以屈下頰而至䪼,支從耳後入耳(中)緣。出走耳前(過膽經客主人穴)交兩頰,至目銳眥(外角)膽經連(交足少陽)。是經少血還多氣,耳聾嗌腫及喉痹(少陽相火)。氣所生病(氣分三焦心包皆主相火)汗出多(火蒸為汗),頰腫痛及目銳眥,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廢及小次指(小指次指不用)。

白話文:

手厥陰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 指的是手厥陰經,以心為主要的臟器,心包在下膈膜與三焦經相連接(心包與三焦經互為表裡)。

起自胸中(膻中穴),從膻中穴分支出來,支(者)出脅,沿著脅肋向下走,下腋三寸循臑(內)迢,在腋窩下三寸處沿著手臂內側向上走。

太陰(肺)少陰(心)中間走,穿行於肺經與心經之間,入肘下臂兩筋超(掌後兩筋橫紋陷中),到達肘下,穿過掌後兩條筋的橫紋凹陷處,行掌心(勞宮穴)從中指出(中衝穴),沿著手掌中心到達勞宮穴,再從中指尖端的中衝穴穿出。

支從小指次指交(小指內之次指,交三焦經),分支從小指與無名指交接處與三焦經相連。

是經少氣原多血, 這條經絡氣虛但血多,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下腫,甚則支滿在胸脅;心中憺憺時大動,面赤目黃笑不歇),容易出現手心發熱、肘臂抽筋、腋窩腫脹、胸脅脹滿、心慌不安、面紅目黃、不停地笑等症狀。

是主脈所生病者(心主脈),因為心主脈,掌熱心煩心痛掣(皆經脈所過),所以脈絡受損時會出現掌心發熱、心煩、心痛、心悸等症狀。

手少陽三焦經

手少陽經三焦脈, 指的是手少陽經,以三焦為主要的脈絡,

起手小指次指間(無名指關衝穴),起始於無名指的關衝穴,

循腕(表手背)出臂(外)之兩骨(天井穴),沿著手背外側向上走,到達手腕,再沿著手臂外側兩骨之間向上走,到達天井穴。

貫肘循臑外上肩,穿過肘部,沿著手臂外側向上走,到達肩部。

交出足少陽(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傳(兩乳中間),與足少陽膽經交接後,進入鎖骨上窩,再向內分佈到膻中穴(兩乳之間)。

散絡心包而下膈,循屬三焦表裡聯(三焦與心包為表裡),分支與心包經相連,向下穿過膈膜,循行於三焦經的表裡,

支從膻中缺盆出,上項出耳上角巔,從膻中穴和鎖骨上窩分支出來,向上沿著頸部到達耳上角,

以屈下頰而至䪼,支從耳後入耳(中)緣,再向下彎曲到達下巴,分支從耳後進入耳廓,

出走耳前(過膽經客主人穴)交兩頰,至目銳眥(外角)膽經連(交足少陽),從耳朵前方穿出,經過膽經的客主人穴,再到達兩頰,到達眼睛外角,與膽經相連。

是經少血還多氣, 這條經絡血虛但氣盛,耳聾嗌腫及喉痹(少陽相火),容易出現耳聾、咽喉腫痛、喉嚨阻塞等症狀。

氣所生病(氣分三焦心包皆主相火)汗出多(火蒸為汗),頰腫痛及目銳眥,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廢及小次指(小指次指不用),因為氣分(三焦和心包)都主宰著相火,所以氣虛時容易出汗,並且容易出現頰腫痛、眼睛外角疼痛、耳後、肩、臂、肘外側疼痛、無名指活動不便等症狀。

足少陽膽經,足少陽脈膽之經,起於兩目銳眥邊。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前(三焦)。至肩卻出少陽後,入缺盆中支者分。耳後入耳(中)耳前走,支別銳眥下大迎(胃經穴,在頷前一寸三分動脈陷中)。合手少陽抵於䪼(目下),下加頰車下頸連。復合缺盆下胸(貫)膈,絡肝屬膽表裡縈(相為表裡)。循脅裡向氣街出(挾臍四寸動脈),繞毛際入髀厭橫(橫入髀厭,即髀樞),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季脅過章門(脅骨下為季脅,即肝經章門穴)。下合髀厭(即髀樞)髀陽外(循髀外行太陽陽明之間),出膝外廉外輔(骨,即膝下兩旁高骨)緣。下抵絕骨出外踝(外踝以上為絕骨,少陽行身側,故每言外),循跗(足面)入小次指間。支者別跗入大指,循指岐骨出其端(足大指本節後為岐骨交肝經)。此經多氣而少血,是動口苦(膽汁上溢)善太息(木氣不舒)。心脅疼痛轉側難,足熱(足外反熱)面塵體無澤(木鬱不能生榮)。頭痛頷痛銳眥痛,缺盆腫痛亦腫脅。馬刀俠癭頸腋生(少陽瘡瘍堅而不潰),汗出(少陽相火)振寒多瘧疾(少陽居半表半裡,故瘧發寒熱,多屬少陽)。胸脅髀膝(外)脛絕骨,外踝皆痛及諸節(皆經脈所過)。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脈是膽經,起於兩眼外角(銳眥)邊緣,向上到達頭角(額角),向下經過耳後,沿著頸部行走,與手少陽三焦經在前方交會。到達肩部,再從手少陽經後方分出,進入鎖骨凹陷(缺盆)中,分支一部分。

耳後部分進入耳中,從耳前經過,分支到達眼外角下方的大迎穴(胃經穴,位於下顎前一寸三分,動脈陷凹中)。與手少陽經交匯,到達目下(䪼),向下經過頰車穴,沿著頸部向下連接。

再與缺盆下方的胸部交匯,貫穿隔膜,聯繫肝臟,屬膽,表裡相通。沿著脅肋內側,向氣街穴(臍旁四寸動脈處)走出,繞過毛際,進入髀厭(髖骨凹陷處,即髀樞),直線部分從缺盆下腋窩,沿著胸部側面,經過章門穴(脅骨下方,即肝經章門穴)。向下與髀厭(即髀樞)交匯,沿著大腿外側(髀陽外),在太陽膀胱經和陽明胃經之間行走,從膝蓋外側邊緣外輔穴(膝蓋下方兩旁突出的骨頭)經過。

向下到達絕骨(外踝以上部位),從外踝(外踝以上為絕骨,少陽經行於身體側邊,故常言外踝)出來,沿著足背(跗)進入小指和次指之間。分支一部分從足背進入大拇指,沿著大拇指骨節(岐骨)末端走出(大拇指第一節之後為岐骨,與肝經相交)。

這條經絡氣盛血少,容易出現口苦(膽汁上溢)、善嘆氣(肝氣不舒)。心胸疼痛,輾轉難安,足外側發熱(足外反熱),臉色黯淡無光(肝氣鬱結,不能生發)。頭疼、下巴疼、眼外角疼,鎖骨凹陷處腫痛,也可能出現脅肋腫痛。

容易長馬刀狀腫塊、甲狀腺腫、頸部腋窩生瘡(少陽經瘡瘍堅硬不潰),容易出汗(少陽經相火),發冷、常患瘧疾(少陽經居於半表半裡,所以瘧疾發作時寒熱交替,多屬於少陽經)。

胸脅、大腿外側、膝蓋外側、脛骨、絕骨、外踝,這些地方都可能疼痛,以及經絡所經過的關節都可能疼痛。

足厥陰肝經,足厥陰肝脈所終,大指之端毛際叢(起大敦穴)。循足跗上(廉)上內踝(中封穴),出太陰後(脾脈之後)入膕中(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繞陰器,上抵小腹挾胃通。屬肝絡膽(相為表裡)上貫膈,布於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咽顙,本篇後又云絡舌本)連目系,出額會督頂巔逢(與督脈會於巔百會穴)。支者復從目系出,下行頰裡交環唇。支者從肝別貫膈,上注於肺乃交宮(交於肺經)。是經血多而氣少,腰痛俯仰難為工(不可俯仰)。婦少腹痛男㿉疝(脈抵小腹環陰器),嗌乾(脈絡喉嚨)脫色面塵蒙(木鬱)。胸滿嘔逆及飧泄(木剋土),狐疝遺尿(肝虛)或閉癃(肝火)。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肝脈的終點,在大拇指尖端毛髮交界處(即大敦穴)。從腳背(廉)向上,沿內踝(中封穴),經過脾經之後,進入膝窩(內廉)。沿著大腿內側(陰)向上,繞過生殖器,到達小腹,與胃經相通。

屬於肝經,與膽經(表裡關係)相連,向上穿過橫膈膜,分布於胸肋,沿著喉嚨(之後)。向上進入咽喉(咽顙),連接眼部,從額頭交匯於頭頂的百會穴(與督脈相會)。

一部分分支從眼部走出,向下行進到臉頰內側,與環繞嘴唇的經脈相交。另一部分分支從肝經分出,穿過橫膈膜,向上連接到肺經,與肺經相通。

這條經脈血氣充盈,但氣勢較弱,所以容易出現腰痛、難以彎腰伸展(不可俯仰)。女性容易出現腹部疼痛,男性容易出現疝氣(經脈到達小腹環繞生殖器)。喉嚨乾燥(經脈經過喉嚨),面色蒼白,面容憔悴(木鬱)。胸部滿悶、嘔吐、腹瀉(木剋土),狐疝、遺尿(肝虛)或閉尿(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