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簡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論一首、脈證九條、方九首

問曰。血痹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因。趙本。作困。臥上。脈經。有起字。加作如。關上下。沈本有尺中二字。千金。但上。有形如風狀四字。緊上無小字。脈經並同。)

〔鑑〕歷節。屬傷氣也。氣傷痛。故疼痛也。血痹。屬傷血也。血傷腫。故麻木也。前以明邪氣聚於氣分。此以明邪氣凝於血分。故以血痹名之也。尊榮人。謂膏粱之人。素食甘肥。故骨弱肌膚盛重。是以不任疲勞。則汗出。汗出則腠理開。亦不勝久臥。臥則不時動搖。動搖即加被微風。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對血痹病的解釋)

歷節,是屬於氣受損傷的病症,氣受損就會疼痛,所以才會感到疼痛。血痹,是屬於血液受損傷的病症,血受損就會腫脹,所以才會麻木。前面講的是邪氣聚集在氣分,這裡講的是邪氣凝結在血分,所以稱之為血痹。尊貴富裕的人,指的是那些吃喝享樂、經常吃肥肉的人,他們平時吃得過於肥美,所以骨骼虛弱,皮膚肥厚。因此他們經不起勞累,就會出汗,出汗就會使毛孔張開,也不耐長時間臥牀,臥牀時就容易翻來覆去,這樣一來就容易被風吹到。

亦遂得以干之。此言膏粱之人。外盛內虛。雖微風小邪。易為病也。然何以知病血痹也。但以身體不仁。脈自微澀。則知邪凝於血故也。寸口關上小緊。亦風寒微邪。應得之脈也。針能導引經絡。取諸痹。故宜針引氣血。以瀉其邪。令脈不澀而和。緊去邪散。血痹自通也。

醫通云。血痹者。寒濕之邪。痹著於血分也。辛苦勞勩之人。皮腠緻密。筋骨堅強。雖有風寒濕邪。莫之能客。惟尊榮奉養之人。肌肉豐滿。筋骨柔脆。素常不勝疲勞。行臥動搖。或遇微風。則能痹著為患。不必風寒濕之氣雜至。而為病也。夫血痹者。即內經所謂在脈則血凝不流。

仲景直髮其所以不流之故。言血既痹。脈自微澀。然或寸或關或尺。其脈見小急之處。即風入之處也。故其針藥所施。皆引風外出之法也。

白話文:

所以就能影響到他們。這句話說的是那些生活富裕、營養過剩的人,外表強壯,但內裡虛弱,即使是輕微的風寒,也容易生病。但怎麼知道是血痹呢?只要身體沒有知覺,脈象微澀,就知道邪氣凝結在血脈中了。寸口關上脈搏略微緊縮,也是風寒邪氣入侵的脈象。針灸可以疏通經絡,治療痺症,所以應該用針灸引導氣血,瀉除邪氣,讓脈象不再澀滯,恢復和緩,緊縮消失,邪氣散去,血痹自然就通了。

醫書上說,血痹是寒濕邪氣侵犯血液所致。那些辛苦勞作的人,皮膚緊密,筋骨強健,即使有風寒濕邪,也無法侵入。只有那些尊貴富裕、飲食豐盛的人,肌肉豐滿,筋骨柔弱,平時不耐疲勞,行動不便,遇到微風就能使邪氣侵入,造成血痹。不一定需要風寒濕邪同時侵入才會生病。血痹就是《內經》中所说的“在脉则血凝不流”。

張仲景直接指出血脈不通的原因,說血脈一旦阻塞,脈象就會微澀。有的時候寸關尺三部脈象,會在某個位置出現緊縮急促的現象,那就是風邪入侵的地方。所以針藥的施治,都要採用引風外出的方法。

案五臟生成篇曰。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王注。痹。謂𤸷痹也。(廣韻。𤸷音頑。巢源千金。間有頑痹之文。知頑麻之頑。原是𤸷字。)此即血痹也。而易通卦驗曰。太陽脈虛。多病血痹。鄭玄注。痹者氣不達。未當至為病。蓋血痹之稱。昉見於此。千金云。風痹遊走無定處。

名曰血痹。後世呼麻木者。即是。活人書云。痹者。閉也。閉而不仁。故曰痹也。本出於中藏經。

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千金。作如風狀。脈經作如風落狀。並非。)

白話文:

五臟生成篇記載,睡醒後被風吹,血液凝結於皮膚就會導致痺症。王注釋說,痺指的是頑痺。頑痺指的是肌肉僵硬不靈活,這正是血痺。易經通卦驗中也提到,太陽脈虛弱的人容易患血痺。鄭玄注釋說,痺症是因為氣血不通,未能到達應該到達的地方。可見血痺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此。千金方中提到,風痺症狀不定,會遊走全身。

血痺又稱為麻痺,後世將四肢麻木的症狀也稱為血痺。活人書中記載,痺症是指氣血不通,導致肢體失去知覺,故稱為痺。此說法源自中藏經。

血痺症狀是陰陽氣血皆虛弱,寸口關脈微弱,尺脈緊小,外觀表現為身體失去知覺,如同風痺。黃耆桂枝五物湯可以治療。

〔鑑〕此承上條。互詳脈證。以明其治也。上條言六脈微澀。寸口關上小緊。此條言陰陽。寸口關上俱微。尺中亦小緊。合而觀之。可知血痹之脈。浮沉寸口關上尺中。俱微俱澀俱小緊也。微者。虛也。澀者。滯也。小緊者。邪也。故血痹應有如是之診也。血痹外證。亦身體頑麻。不知痛癢。故曰如風痹狀。

〔沈〕血痹。乃陰陽營衛俱微。邪入血分。而成血痹。中上二焦陽微。所以寸口關上脈。亦見微。微邪下連營血主病。故尺中小緊。是因氣虛受邪而成血痹也。用桂芍薑棗。調和營衛。而宣陽氣。雖然。邪痹於血。因表陽失護而受邪。故以黃耆。補其衛外之陽。陰陽平補。俾微邪去。而痹自開矣。

白話文:

這個脈象承接上一個條目,我們要綜合觀察脈象和病症,才能明白如何治療。上一個條目說到六脈微澀,寸口關上略緊,而這個條目說陰陽脈,寸口關上都微弱,尺中脈也略緊。綜合起來看,可以知道是血痹的脈象。浮沉脈,寸口關上和尺中脈都微弱、澀滯、略緊。微弱代表虛弱,澀滯代表阻塞,略緊代表邪氣。所以血痹的診斷應該有這樣的脈象。

血痹的外部症狀,也表現為身體僵硬麻木,感覺不到疼痛和癢癢,因此說像風痹的症狀。

血痹是因為陰陽營衛都微弱,邪氣入侵血分,而形成血痹。中上焦陽氣微弱,所以寸口關上脈也顯得微弱。微弱的邪氣向下連接到營血,導致病變,所以尺中脈略緊。這是因為氣虛受邪而形成血痹。要用桂枝、芍藥、生薑、大棗來調和營衛,宣通陽氣。雖然邪氣阻滯在血分,是因為表陽失護而受邪,所以用黃芪來補益衛外的陽氣。陰陽雙補,讓微弱的邪氣去除,痹症自然就會好轉。

〔尤〕不仁者。肌體頑痹。痛癢不覺。如風痹狀。而實非風也。以脈陰陽俱微。故不可針。而可藥。經所謂陰陽形氣俱不足者。勿刺以針。而調以甘藥也。

案血氣形志篇王注。不仁。謂不應用則𤸷痹矣。巢源血痹候云。血痹者。由體虛邪入於陰經故也。血為陰。邪入於血。而痹。故為血痹也。其狀形體如被微風所吹。此形容頑痹之狀也。風痹諸家不注。唯金鑑云。不似風痹歷關節流走疼痛也。此以風痹。為歷節。恐誤也。巢源風痹候云。

痹者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成痹。其狀肌肉頑厚。或疼痛。由人體虛。腠理開。故受風邪也。據此則風痹。乃頑麻疼痛兼有。而血痹。則唯頑麻而無疼痛。歷節則唯疼痛。而不頑麻。三病各異。豈可混同乎。

白話文:

〔尤〕

不仁者,是指身體麻木不仁,肌肉僵硬,疼痛和癢都感覺不到,像是風痺的症狀,但實際上並不是風痺。這是因為脈象陰陽俱微,所以不可針刺,只能用藥物治療。經書中所說「陰陽形氣俱不足者,勿刺以針,而調以甘藥也」,就是這個道理。

血氣形志篇王注:不仁,指的是不使用就會麻痺。巢源血痺候雲:血痺是由於身體虛弱,邪氣侵入陰經所致。血屬陰,邪氣侵入血液而導致痺症,所以稱為血痺。其症狀表現為身體像被微風吹過一樣,這是形容頑痺的狀態。

風痺諸家不注,唯金鑑雲:不似風痹歷關節流走疼痛也。此以風痹為歷節,恐誤也。巢源風痺候雲:痺者,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成痺。其狀肌肉頑厚,或疼痛。由人體虛弱,腠理開,故受風邪也。

據此可知,風痺乃頑麻、疼痛兼有;而血痺則只有頑麻而無疼痛;歷節則只有疼痛而無頑麻。三種病症各不相同,怎能混為一談呢?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在討論三種痺症:不仁、血痺和風痺。

  • 不仁: 指的是身體麻木不仁,肌肉僵硬,疼痛和癢都感覺不到,是因脈象陰陽俱微,不可針刺,只能用藥物治療。
  • 血痺: 由於身體虛弱,邪氣侵入血液而導致的痺症,症狀表現為身體像被微風吹過一樣,只有頑麻,沒有疼痛。
  • 風痺: 由於風寒濕三氣雜至,導致肌肉頑厚,或疼痛。症狀表現為頑麻、疼痛兼有。

文章最後強調三種痺症各有不同,不可混為一談。

黃耆桂枝五物湯方

黃耆(三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趙本作十一枚非)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原注〕一方。有人參。○案千金。用人參三兩。凡六味。故單名黃耆湯。無五物二字。)

案據桂枝法。生薑當用三兩。而多至六兩者何。生薑味辛。專行痹之津液。而和營衛藥中用之。不獨專於發散也。成氏嘗論之。其意蓋亦在於此耶。

白話文:

黃耆桂枝五物湯方

藥材:

  • 黃耆(三兩)
  • 芍藥(三兩)
  • 桂枝(三兩)
  • 生薑(六兩)
  • 大棗(十二枚,趙氏本草記載為十一枚,非也)

製法: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水六升煎煮,取汁二升。溫服七合,一日服用三次。

註解:

  • 此方原本還有參藥人參,古籍《千金方》中記載用人參三兩,共有六味藥材,因此單獨稱作「黃耆湯」。
  • 根據桂枝湯的藥理,生薑應該使用三兩,但此方用量多達六兩的原因,是因為生薑味辛,能專治痺證的津液,並能調和營衛之氣。生薑在藥方中的作用,不僅僅是發散,而是綜合性的。成氏對此也曾有論述,其用意應當在此。

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尤本極上。有脈字。)

〔魏〕虛勞者。因勞而虛。因虛而病也。人之氣通於呼吸。根於臟腑。靜則生陰。動則生陽。陰陽本氣之動靜所生。而動靜能生氣之陰陽。此二神兩化之道也。故一靜一動。互為其根。在天在人。俱貴和平。而無取於偏勝。偏則在天之陽愆陰伏。而化育乖。在人則陽亢陰獨。

而疾病作。然則虛勞者過於動。而陽煩。失於靜而陰擾。陰日益耗。而陽日益盛也。是為因勞而虛。因虛而病之由然也。(虛勞必起於內熱。終於骨蒸。有熱者十有七八。其一二虛寒者。必邪熱先見。而其後日久。隨正氣俱衰也。)夫脈大者。邪氣盛也。極虛者。精氣奪也。

白話文:

虛勞是指因勞累而導致虛弱,並進而產生疾病。人的氣息與呼吸相通,根源於臟腑。靜則生陰,動則生陽,陰陽是氣之動靜所生,而動靜又能生氣之陰陽,這是陰陽二神相互轉化的道理。所以靜與動彼此依存,相輔相成。無論天體運行或人體活動,都應保持平衡,不應偏向一方。偏則天體陽氣過盛,陰氣衰微,導致天地失衡,生化失常;人體則陽氣過亢,陰氣不足,容易引起疾病。

因此,虛勞者因過度勞累,陽氣過於亢奮,而失於靜養,導致陰氣不足。陰氣日益衰耗,陽氣日益旺盛,這就是因勞而虛,因虛而病的原因。(虛勞多由內熱引起,最終發展為骨蒸。有熱者佔虛勞病人的八九成。極少數的虛寒病人,也必先有邪熱入侵,只是時間久了,正氣日益衰退而轉為虛寒。)

脈象大,說明邪氣盛行。極度虛弱,則說明精氣被奪。

以二句揭虛勞之總。而未嘗言其大在何脈。虛則何經。是在主治者。隨五勞七傷之故。而諦審之。豈數言可盡者乎。

〔鑑〕李彣曰。平人者。形如無病之人。經云。脈病人不病者是也。勞則體疲於外。氣耗於中。脈大非氣盛也。重按必空濡。乃外有餘。而內不足之象。脈極虛則精氣耗矣。蓋大者。勞脈之外暴者也。極虛者。勞脈之內衰者也。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重虛也。

〔魏〕仲景再為驗辨之於色於證於脈以決之。男子面色薄即不澤也。此五臟之精奪。而面色失其光潤也。然光必在麵皮內蘊。潤必在麵皮內敷。方為至厚。若夫見呈耀。則亦非正厚色矣。今言薄。則就無光潤者言也。其人必患消渴。及諸失亡其血之疾。因而喘於胸。而悸於心。卒者。忽見忽已之謂。

白話文:

這兩句話概括了虛勞的整體情況,卻沒有明確指出哪條脈象最能代表虛勞。到底虛勞屬於哪條經脈,這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判斷。因為虛勞的成因可以是五勞七傷中的任何一種,所以醫生必須仔細觀察和診斷,難道僅憑幾句話就能說盡虛勞的所有情況嗎?

李彣說,所謂的「平人」,指的是看起來沒有生病的人。經書上說:「脈病人不病者是也」,也就是說,雖然脈象顯示有病,但實際上並沒有生病。勞累後,身體在外表上感到疲乏,而內在的精氣則消耗殆盡。雖然脈象很大,但這並不是氣盛,而是重按下去會感覺空虛無力,說明是外有餘而內不足的表現。脈象極虛,代表精氣耗損殆盡。所謂「大者」,指的是勞累後的脈象外顯表現;所謂「極虛者」,指的是勞累後的脈象內在衰敗。

男性面色蒼白,容易口渴,並且容易出現失血、突然喘息和心悸等症狀,如果脈象浮,則說明虛弱嚴重。

仲景再次對男性面色薄弱進行了辨證論治,從面色、症狀和脈象來判斷病情。男性面色薄,也就是說面色不光潤。這是因為五臟的精氣被奪走,導致面色失光澤。真正的厚重面色,應該是光澤內蘊,潤澤外敷。而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光彩耀眼,其實並不是真正厚重之色。現在說面色薄,指的是沒有光潤的面色。這種人必然會患上消渴症,以及各種失血疾病,因此會出現胸悶喘息和心悸,而「卒」指的是突然發作,突然消失。

〔沈〕陰血虛。而陽氣則盛。虛火上潛。津液不充則渴。氣傷而不攝血。則亡血。虛陽上逆。沖肺卒喘。心營虛而真氣不斂。則悸。

〔尤〕脈浮為裡虛。以勞則真陰失守。孤陽無根。氣散於外。而精奪於內也。

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裡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脈經。作時時目瞑。)

〔鑑〕此復申虛極為勞。以詳其證之義也。脈虛沉弦。陰陽俱不足也。無寒熱。是陰陽雖不足。而不相乘也。短氣面白時瞑兼衄。乃上焦虛。而血不榮也。裡急小便不利少腹滿。乃下焦虛而氣不行也。凡此脈證。皆因勞而病也。故曰。此為勞使之然。

白話文:

【沈】陰血不足,但陽氣過盛。虛火上升,津液不足會導致口渴。氣體受損無法收攝血液,會導致失血。虛陽逆流,衝擊肺部,突然喘息。心臟的營養不足,真氣不能收斂,會導致心悸。

【尤】脈象浮現表示腹部虛弱,由於勞累導致真陰失去控制,孤獨的陽氣沒有根基,氣體散發在外,精氣在內部流失。

男性脈象虛弱,沈弦,無寒熱,呼吸短促,腹部緊繃,小便不順暢,面色蒼白,時常閉眼,伴有鼻血,下腹部脹滿。這是因為勞累造成的結果。(脈經中寫作時常閉眼。)

【鑑】這再次強調了極度虛弱和勞累之間的關係,詳細闡述了症狀的意義。脈象虛弱,沈弦,表示陰陽都不足。無寒熱,意味著雖然陰陽不足,但並未相互影響。呼吸短促、面色蒼白、時常閉眼、伴有鼻血,是上焦虛弱,血液未能充分供應的表現。腹部緊繃、小便不順暢、下腹部脹滿,是下焦虛弱,氣流通不暢的表現。所有這些脈象和症狀,都是由勞累引起的疾病,所以說,這是勞累導致的結果。

〔程〕白為肺色。鼻為肺竅。氣既不能下化。則上逆於頭。故目為之瞑。迫於血而鼻為之衄也。內經曰。勞則氣耗。其類是歟。

案本篇。標男子二字者。凡五條。未詳其意。諸家亦置而無說。蓋婦人有帶下諸病。產乳眾疾。其證似虛勞而否者。不能與男子無異。故殊以男子二字別之歟。

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脈經。酸上有足字。行下有少陰虛滿四字。酸削。巢源作痠𤺊。外臺作痠削。)

〔徐〕脈大既為勞矣。而更加浮。其證則手足煩。蓋陰既不足。而陽必盛也。

〔魏〕邪本陰虧陽亢。內生之焰也。然亦隨天時為衰旺。春夏者陽時也。陰虛之病必劇。秋冬者陰時也。陰虛之病稍瘥。火盛於上。則必陽衰於下。邪火熾於上焦。邪寒凝於下焦。陰寒即內迫。陽精自外出。為白濁。為遺精。為鬼交。皆上盛下虛之必致也。精既出奪。必益虛寒。腿腳痠軟。肌肉瘦削。遂不可行立。而骨痿不能起於床矣。

白話文:

【程】白色代表肺部,鼻子是肺的通道。如果氣不能向下運行,就會向上逆流到頭部,因此眼睛會模糊。壓力導致血液流通不暢,所以鼻子可能會出血。內經提到,過度勞累會導致氣力消耗,這是否與此有關呢?

在本文中,「男子」二字出現共五次,但其意義不明,各家對此也沒有解釋。可能是考慮到婦女有月經、生產等疾病,其症狀可能類似勞損,但情況不同,因此特別用「男子」二字來區分。

過度勞累會導致脈象浮大,手腳感到煩躁。春夏季節症狀加劇,秋冬季節有所緩解。陰虛導致精液自行流出,身體感到疼痛且無法行走。(脈經中,「酸」前應加「足」字,「行」後應加「少陰虛滿」四字。「酸削」在巢源中寫作「痠𤺊」,在外臺中寫作「痠削」。)

【徐】脈象浮大已經表明是勞累所致,再加上浮脈,其症狀表現爲手腳煩躁,這是因爲陰虛導致陽氣過於旺盛。

【魏】病原由陰虛陽亢引起,是體內產生的熱症。然而,它也會隨四季變化而波動。春夏是陽氣旺盛的季節,陰虛的病症會加重;秋冬是陰氣旺盛的季節,陰虛的病症會稍微減輕。火氣上炎會導致陽氣下衰,上焦的邪火旺盛,下焦則有寒氣凝結。內有寒氣壓迫,陽精自行外洩,表現爲白濁、遺精或鬼交等現象,這些都是上實下虛的結果。精液流失後,身體會更加虛弱,腿部和肌肉感到痠軟,逐漸無法站立,甚至無法從牀上起來。

案陰寒。程云。寒字作虛字看。金鑑直以為傳寫之訛。誤甚矣。陰寒者。陰冷也。乃七傷之一。巢源云。腎主精。髓開竅於陰。今陰虛陽弱。血氣不能相榮。故使陰冷也。久不已。則陰痿弱。是也。魏為陰寒之氣。亦非。酸削。巢源作痠𤺊。周禮。痟首疾。注云。痟。酸削也。

疏云。人患頭痛。則有酸嘶而痛。千金婦人門。酸𢠹恍惚。不能起居。劉熙釋名云。酸。遜也。遜遁在後也。言腳疼力少。行遁在後。以遜遁者也。消。弱也。如見割消。筋力弱也。即酸削。痠𤺊。酸嘶。酸𢠹。與酸削同。

朱氏格致餘論云。內經冬不藏精者。春必病溫。若於此時。縱嗜欲。至春升之際。必有溫熱病。今人多春末夏初。患頭痛腳軟。食少體熱。仲景謂春夏劇秋冬瘥。正俗所謂注夏病也。案本條所說。與注夏病不相干。此恐非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陰寒”指的是陰冷,是七傷之一,是由於腎虛導致精髓不足,血氣無法相互滋養,進而使身體感到陰冷。如果長期不改善,就會導致陰虛痿弱。魏認為“陰寒”是寒氣,這是錯誤的。酸削其實指的是痠𤺊,是身體酸痛乏力,行止困難的表現。

《千金方》中提到婦女患病時會感到痠𢠹恍惚,無法起居。朱氏在《格致餘論》中指出,冬季不儲藏精氣的人,春季就會患溫病。現在很多人在春末夏初時,會出現頭痛、腳軟、食少體熱等症狀,這屬於“注夏病”,與文中所說的“陰寒”並無關聯。

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原注〕一作泠○浮。脈經巢源。作微。案泠。水名。作泠為是。)

〔沈〕此以脈斷無子也。男精女血。盛而成胎。然精盛脈亦當盛。若浮弱而澀者。浮乃陰虛。弱為真陽不足。澀為精衰。陰陽精氣皆為不足。故為精氣清冷。則知不能成胎。謂無子也。蓋有生而不育者。亦是精氣清冷所致。乏嗣者可不知之而守養精氣者乎。

〔尤〕精氣交虧。而清冷不溫。此得之天稟薄弱。故當無子。

巢源。虛勞無子候云。丈夫無子者。其精清如水。冷如冰鐵。皆為無子之候。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原注〕一作目眶痛。)發落。脈極虛芤遲。清穀亡血失精。(目眩。脈經。作目眶痛。案此條原本。連下桂枝龍蠣湯。今依程本。分作二條。)

白話文:

男子脈象浮弱而澀,表示他無法生育。這是因為他的精氣虛寒,無法孕育後代。陰虛則脈浮,陽虛則脈弱,精衰則脈澀,導致陰陽精氣皆不足,精氣自然清冷,無法使女子受孕。這也說明了有些人雖然能生育,卻無法成功懷孕,都是因為精氣清冷所致。想要傳宗接代的人,應該要注重養護精氣,不可掉以輕心。

〔魏〕失精家。腎陽大泄。陰寒凝閉。小腹必急。小腹中之筋。必如弦之緊。而不能和緩。陰頭必寒。下真寒如是。上假熱可徵矣。火浮則目眩。血枯則發落。診其脈必極虛。或浮大。或弱澀。不待言矣。更兼芤遲。芤則中虛。胃陽不治。遲則裡寒。腎陽無根。或便清穀。中焦無陽也。

或吐衄亡血。上焦浮熱也。或夢交遺精。下焦無陽也。此虛勞之所以成而精失血亡。陰陽俱盡也。

巢源虛勞失精候云。腎氣虛損。不能藏精。故精漏失。其病小腹弦急。陰頭寒。目眶痛。發落。令其脈數而散者。失精脈也。凡脈芤動微緊。男子失精也。

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脈經。桂枝下。有加字。)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的是中醫對於「失精」症狀的看法。「失精」是指人體中的精液大量流失,通常是因為性行為、手淫等活動所導致。 當一個人出現失精的情況時,他的身體會表現出一些特徵性的症狀:例如小腹部會感到緊張,並且有一種像琴絃一樣的感覺;生殖器也會變得寒冷;眼睛可能會感到暈眩;頭髮也可能掉落等等。此外,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還可能引發其他問題,比如消化不良(排便稀薄)、出血(嘔血、鼻血)以及做春夢並在睡覺中射精等症狀。 根據這些症狀,醫生可以通過把脈來判斷病人是否患有失精症。如果脈搏呈現出細微且緊繃的狀態,就可能是失精症的症狀之一。治療失精的方法包括使用某些草藥配方,例如桂枝龍骨牡蠣湯。

〔尤〕脈得諸芤動微緊者。陰陽並乖。而傷及其神與精也。故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沈氏所謂勞傷心氣。火浮不斂。則為心腎不交。陽泛於上。精孤於下。火不攝水不交自泄。故病失精。或精虛心相內浮。擾精而出。則成夢交者是也。徐氏曰。桂枝湯。外證得之。能解肌去邪氣。

內證得之。能補虛調陰陽。加龍骨牡蠣者。以失精夢交。為神情間病。非此不足以收斂其浮越也。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原注〕小品云。虛弱浮熱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龍骨湯。)

白話文: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的方劑如下

(原注:小品方書記載,虛弱、浮熱、汗出者,除了桂枝,還要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所以稱為二加龍骨湯。)

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龍骨,牡蠣(各三兩)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案小品之文。出於外臺虛勞夢泄精門云。小品龍骨湯。療夢失精。諸脈浮動心悸少急。隱處寒。目眶疼。頭髮脫者。常七日許一劑。至良。方同。煮法後云。虛羸浮熱汗出云云。又深師桂心湯。療虛喜夢與女邪交接。精為自出方。一名喜湯。亦與本方同。(本草。白薇。益陰清熱。)

天雄散方(程氏金鑑。並刪此方。)

白話文:

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龍骨、牡蠣(各三兩)。

以上七味藥材,將水七升,煮沸後得到三升濃縮液,分成三份,每次服用一份。

根據小品文的記載,這套方子出自外臺虛勞夢洩精門,稱為小品龍骨湯,用來治療夢中失精的情況,如脈象浮動、心悸、頭痛、頭髮掉落等症狀。通常每七天服用一次,效果良好。方子的使用方法與前述相同。在煮製方法後面,還提到虛弱、多汗且伴有浮熱的狀況。

天雄散方(來自程氏金鑑,但此方被刪除了)。

天雄(三兩炮),白朮(八兩),桂枝(六兩),龍骨(三兩)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半錢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

〔徐〕恐失精家。有中焦陽虛。變上方。而加天雄白朮。

〔尤〕案此疑亦後人所附。為補陽攝陰之用也。

案外臺。載範汪療男子虛失精。三物天雄散。即本方。無龍骨。云。張仲景方。有龍骨。文仲同。知是非宋人所附也。

案天雄。本草大明云。助陽道暖水臟。補腰膝益精。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喜盜汗也。(喜。趙本。作善。汗下。脈經。有出字。)

白話文:

這是一張中藥方劑,由天雄、白朮、桂枝、龍骨四味藥材組成。將藥材磨成細粉,每次用酒服用半錢匕,一天服用三次。如果沒有效果,可以逐漸增加藥量。

徐氏認為,如果患者同時患有失精和中焦陽虛,可以參考此方,並增加天雄和白朮的用量。但尤氏認為,這可能是後人所添加的內容,主要是為了補陽攝陰。

另外,外臺記載,範汪用三物天雄散治療男子虛失精,這個方劑與本方相同,只是沒有龍骨。這說明此方源於張仲景,而非宋人所附。

天雄的藥性,根據本草大明記載,有助陽道、暖水臟、補腰膝、益精之功效。

對於男子來說,如果脈搏虛弱細微,就容易盜汗。

備註

  • 文中所用藥量單位為兩,古代兩的重量單位與現代不同,需根據當時的換算標準進行換算。
  • 文中所提到的「中焦陽虛」是一種中醫病症,指脾胃陽氣不足,功能下降,導致消化不良、氣血虧虛等症狀。
  • 文中所提到的「盜汗」是指夜間睡眠時出汗,多由體虛、氣血不足所致。

〔魏〕男子平人。為形若無病者言也。其形雖不病。而其脈之虛而弱。則陽已損也。細而微。則陰已消也。陽損必馴至於失精。陰耗必馴至於亡血也。驗其外證。必喜盜汗。陽損斯表不固。陰損而熱自發。皆盜汗之由。而即虛勞之由也。

巢源。虛勞盜汗候云。盜汗者。因眠睡而身體流汗也。此由陽虛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瘦。心氣不足。亡津液故也。診其脈。男子平人。脈虛弱微細。皆為盜汗脈也。

案金鑑云。此節脈證不合。必有脫簡。未知其意如何。蓋虛勞盜汗。脈多虛數。故有此說乎。

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挾背行。若腸鳴。馬刀俠癭者。皆為勞得之。(脈下。程有浮字。若。趙作苦。)

白話文:

古代男子身體看似無病,但脈象虛弱,代表陽氣受損;脈象細微,代表陰氣耗損。陽氣損傷,必然導致精液流失,陰氣損耗,必然導致血液流失。觀察外在表現,必定容易盜汗,陽氣不足則表氣不固,陰氣不足則熱氣自發,都是盜汗的原因,也是虛勞的根源。

古籍記載,虛勞盜汗是指睡覺時身體流汗,這是由陽氣虛弱導致。長期盜汗,會導致身體瘦弱枯乾,心氣不足,津液流失。診脈時,男子若脈象虛弱微細,都是盜汗的脈象。

但古籍《金鑑》中指出,這段脈證描述不合理,可能遺漏了部分內容,無法理解其意。可能是因為虛勞盜汗,脈象大多虛數,才會出現這樣的說法。

人到了五六十歲,若脈象強大,且伴隨痺症、背痛、腸鳴、馬刀形腫瘤等症狀,都是勞損所致。

〔尤〕人年五六十。精氣衰矣。而病脈反大者。是其人當有風氣也。痹俠背行。痹之俠背者。由陽氣不足。而邪氣從之也。若腸鳴。馬刀俠癭者。陽氣以勞而外張。火熱以勞而上逆。陽外張。則寒動於中。而為腸鳴。火上逆。則與痰相搏。而為馬刀俠癭。李氏曰。癭生乳腋下。

曰馬刀。又夾生頸之兩旁者為俠癭。俠者挾也。馬刀。蠣蛤之屬。瘡形似之。故名馬刀。癭一作纓。發於結纓之處。二瘡一在頸。一在腋下。常相聯絡。故俗名癧串。

案金鑑云。若腸鳴三字。與上下文不屬。必是錯簡。俠癭之癭字。當是瘰字。每經此證。先勞後瘰。先瘰後勞者有之。從未見勞癭先後病也。必是傳寫之訛。此一偏之見。不可憑也。靈經脈篇。少陽所生病云。腋下腫馬刀俠癭。而癰疽篇云。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俠纓。潘氏醫燈續焰釋之云。

白話文:

人到了五六十歲,精氣衰退了,但脈象反而強勁,這就說明此人有風邪入侵。風邪會導致痹症,痹症會侵犯背部,這是因為陽氣不足,邪氣趁虛而入。如果出現腸鳴、馬刀俠癭,這是因為陽氣虛弱外散,火熱之氣上逆所致。陽氣外散,寒氣就會內侵,導致腸鳴;火熱上逆,就會與痰液交結,形成馬刀俠癭。李氏說,癭瘤生長在乳房和腋窩下方,稱為馬刀,也可能生長在頸部的兩側,稱為俠癭。俠,就是夾的意思。馬刀,是指牡蠣和蛤蜊等貝類,瘡瘍形狀像這些貝類,所以叫做馬刀。癭,也有寫作纓的,生長在結纓的地方。這兩種瘡瘍,一個在頸部,一個在腋窩,經常互相聯繫,因此民間俗稱癧串。

根據《金鑑》記載,"腸鳴" 三字與上下文不符,應該是抄寫錯誤。 "俠癭" 中的 "癭" 字,應該是 "瘰" 字。患此病症的人,通常先勞累,然後出現瘰癧,也有先出現瘰癧,然後才勞累的。從未見過勞累和瘰癧先後發病的情況,這一定是傳抄錯誤。這種偏見不可信。 《靈樞·脈度篇》記載,少陽病症中,會出現腋窩腫脹,馬刀俠癭;《靈樞·癰疽篇》記載,堅而不潰的癰疽,稱為馬刀俠纓。潘氏《醫燈續焰》對此進行了說明。

馬刀蛤蠣之屬。癰形似之。俠纓者。發於結纓之處。大迎之下頸側也。二癰一在腋。一在頸。常相連絡。故俗名癧串。義尤明顯。知是癭當依癰疽篇而作纓。馬刀俠癭。即靈寒熱篇。所謂寒熱瘰癧。及鼠瘻寒熱之證。張氏注云。結核連續者為瘰癧。形長如蜆蛤者為馬刀。又張氏六要云。

馬刀。小蜆也。圓者為瘰癧。長者為馬刀。皆少陽經鬱結所致。久成癧勞是也。蓋瘰癧者。未潰之稱。已潰漏而不愈者為鼠瘻。其所由出於虛勞。癭者考巢源等。瘤之生於頸下。而皮寬不急。垂捶捶然者。故說文云。癭。頸瘤也。與瘰癧迥別。癭乃纓之訛無疑矣。又案痹挾背行。

白話文:

馬刀屬於蛤蜊類,外觀像癰疽,又稱為俠纓,發生在頸側大迎穴下方,通常兩個癰疽,一個在腋窩,一個在頸部,彼此相連,俗稱癧串,這個說法很明顯。了解了是癭,就要根據癰疽篇的內容來治療,馬刀俠癭,也就是靈樞經寒熱篇中提到的寒熱瘰癧和鼠瘻寒熱的症狀。張氏注釋說,結核連續的稱為瘰癧,形狀細長像蜆蛤的稱為馬刀。張氏六要也說,馬刀像小蜆蛤,圓形的稱為瘰癧,長形的稱為馬刀,都是少陽經氣鬱結造成的,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癧勞。瘰癧指的是尚未潰爛的狀態,已經潰爛流膿而不癒合的稱為鼠瘻,都是因為虛勞引起的。至於癭,根據巢源等人的說法,是生長在頸部下方,皮膚寬鬆不緊繃,垂下像錘子一樣的腫瘤。說文解字裡也說,癭是指頸部的腫瘤,與瘰癧完全不同。癭是纓的訛誤,毫無疑問。另外,痹症會沿著背部行走。

若腸鳴。馬刀俠癭。各是一證。非必三證悉見也。故以皆字而斷之。

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案沈云。喝。當作急。非也。靈經脈篇。喝喝而喘。)

〔鑑〕脈沉細遲。則陽大虛。故名脫氣。脫氣者。謂胸中大氣虛少。不充氣息所用。故疾行喘喝也。陽虛則寒。寒盛於外。四末不溫。故手足逆冷也。寒盛於中。故腹滿溏泄。食不消化也。

〔魏〕沉小兼數。則為陰虛血亡。沉小兼遲。則必陽虛氣耗也。故名之曰脫氣。

案抱朴子曰。奔馳而喘逆。或咳或懣。用力役體。汲汲短乏者。氣損之候也。面無光色。皮膚枯臘。唇焦脈白。腠理萎瘁者。血滅之證也。所謂氣損。乃脫氣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腸鳴、馬刀俠癭,這兩種症狀各自代表一種病症,不一定會同時出現。所以用「皆」字來概括描述。

脈象沉細遲,叫做脫氣,患者疾行時會喘急,手腳冰冷,腹部飽脹嚴重時會腹瀉,吃東西無法消化。

脈象沉細遲,說明陽氣虛衰,所以叫做脫氣。脫氣是指胸中氣虛不足,無法充盈呼吸所需,因此疾行時會喘急。陽氣虛則寒,寒氣盛於體表,四肢末端不溫,所以手腳冰冷。寒氣盛於內,所以腹部飽脹腹瀉,吃東西無法消化。

沉小兼數,則為陰虛血亡;沉小兼遲,則必陽虛氣耗,所以稱為脫氣。

《抱朴子》記載,奔跑時喘逆,或咳嗽或胸悶,用力勞累時呼吸急促短淺,這是氣損的徵兆。臉色無光澤,皮膚乾燥粗糙,嘴唇乾燥發白,毛孔萎縮,這是血虛的表現。所謂氣損,就是脫氣。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此條亦見於辨脈。及婦人雜病。)

〔程〕人之所以有身者。精與血也。內填骨髓。外溉肌膚。充溢於百骸。流行於臟腑。乃天一所生之水。四大藉此以成形。是先天之神氣。必恃後天之精血。以為運用。有無相成。陰陽相生。毋令戕害。若其人房室過傷。勞倦過度。七情暗損。六淫互侵。後天之真陰已虧。先天之神氣並竭。

在婦人則半產胞胎。或漏下赤白。在男子則吐衄亡血。或夢交泄精。診其脈。必弦而大。弦為寒。而大為虛。既寒且虛。則脈成革矣。革者如按鼓皮。中空之象。即芤大之脈。內經曰。渾渾革至如湧泉。病進而危弊。故仲景一集中。前後三致意焉。

白話文:

人之所以能存活並擁有身體,是因為精氣和血液。精氣滋養骨髓,血液濡養肌膚,充盈全身百骸,流動於五臟六腑。精氣和血液如同「天一之水」,是構成人體四大元素的根本,是先天之神氣。先天之神氣的運作需要後天精血的滋養。精氣和血液相互依存,陰陽互生,不可互相損害。

如果一個人房事過度、勞累過度、情緒鬱結、外邪侵襲,就會損傷後天之真陰,先天之神氣也會耗竭。

在婦人則半產胞胎。或漏下赤白。在男子則吐衄亡血。或夢交泄精。診其脈。必弦而大。弦為寒。而大為虛。既寒且虛。則脈成革矣。革者如按鼓皮。中空之象。即芤大之脈。內經曰。渾渾革至如湧泉。病進而危弊。故仲景一集中。前後三致意焉。

女性則可能會出現胎兒不穩或陰道分泌物異常,男性則可能出現出血、遺精等問題。診斷脈象時,如果發現是弦脈兼芤脈,就代表著身體既有寒氣入侵,又有氣血不足。這種脈象如同敲擊鼓皮,感覺空虛,這就是芤大之脈。

《內經》中說:「渾渾革至如湧泉」,指的是革脈如同湧泉,病勢進一步發展,病情危重。所以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前後三處都對革脈做了詳細的描述。

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外臺。無悸衄二字。口燥下。有並婦人少腹痛六字。引古今錄驗。名芍藥湯。)

〔程〕裡急。腹中痛。四肢痠疼。手足煩熱。脾虛也。悸。心虛也。衄。肝虛也。失精。腎虛也。咽乾口燥。肺虛也。此五臟皆虛。而土為萬物之母。故先建其脾土。

〔尤〕此前胡。調營衛之法也。夫人生之道。曰陰曰陽。陰陽和平。百疾不生。若陽病不能與陰和。則陰以其寒獨行。為裡急。為腹中痛。而實非陰之盛也。陰病不能與陽和。則陽以其熱獨行。為手足煩熱。為咽乾口燥。而實非陽之熾也。昧者以寒攻熱。以熱攻寒。寒熱內賊。

白話文:

如果出現虛勞、腹瀉頻急、心悸、流鼻血、腹痛、夢遺、四肢酸痛、手足發熱、咽喉乾燥口渴等症狀,可以服用小建中湯來治療。

其病益甚。惟以甘酸辛藥。和合成劑。調之令和。則陽就於陰。而寒以溫。陰就於陽。而熱以和。醫之所以貴識其大要也。豈徒云寒可治熱。熱可治寒而已哉。或問和陰陽調營衛是矣。而必以建中者何也。曰。中者。脾胃也。營衛生成於水穀。而水穀轉輸於脾胃。故中氣立。

則營衛流行。而不失其和。又中者四運之軸。而陰陽之機也。故中氣立。則陰陽相循。如環無端。而不極於偏。是方甘與辛合而生陽。酸得甘助而生陰。陰陽相生。中氣自立。是故求陰陽之和者。必於中氣。求中氣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案裡急。諸家無明解。巢源虛勞裡急候云。勞傷內損。故腹裡拘急也。二十九難云。衝脈之為病。逆氣裡急。丁注。逆氣。腹逆也。裡急。腹痛也。此云腹中痛。則巢源為是。

白話文:

這病症很嚴重,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用甘、酸、辛三種藥味,調和成藥劑,來調節陰陽平衡。 這樣,陽氣就會歸於陰氣,寒症就能用溫熱來治療;陰氣就會歸於陽氣,熱症就能用平和之法來治療。這正是醫生需要深刻理解的治病大原則。難道只是簡單地說寒能治熱,熱能治寒就夠了嗎?

有人問,調節陰陽,調和營衛固然重要,但為什麼一定要「建中」呢?

回答說,「中」指的是脾胃。營衛氣血是由水穀精華所化生,而水穀精華則由脾胃轉輸。所以,脾胃之氣充足,營衛氣血就能順利運行,而不至於失衡。

而且,脾胃是人體四時運行的軸心,是陰陽之氣轉換的樞紐。脾胃之氣充足,陰陽就能相互循行,就像環沒有盡頭一樣,永遠不會偏於一方。

這正是甘味和辛味相合就能生陽,酸味得到甘味的幫助就能生陰,陰陽相互滋生,脾胃之氣就能自立。所以,想要達到陰陽平衡,一定要從脾胃入手;想要使脾胃之氣充足,就一定要用「建中」之法。

關於「裡急」這個病症,各家醫書都沒有明確的解釋。巢源的《虛勞裡急候》中說,勞傷損傷了內臟,所以腹部會感覺拘急。而《二十九難》中說,衝脈病變會引起逆氣裡急。丁注說,逆氣是指腹部逆氣上衝,裡急是指腹部疼痛。所以說,這裡指的是腹中疼痛,那麼巢源的說法就比較正確。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生薑(三兩),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原注〕千金。療男女因積冷氣滯。或大病後。不復常。苦四肢沉重。骨肉痠疼。吸吸少氣。行動喘乏。胸滿氣急。腰背強痛。心中虛悸。咽乾唇燥。面體少色。或飲食無味。脅肋腹脹。頭重不舉。多臥少起。甚者積年。輕者百日。漸致瘦弱。五臟氣竭。則難可復常。六脈俱不足。

白話文:

建中湯方

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三兩),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生薑(三兩),膠飴(一升)

以上六味藥材,以水七升煮沸,煮至剩三升,去除藥渣,加入膠飴,用小火慢慢熬化。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一日三次。

嘔吐者不可服用建中湯,因為它味甜。

原注:

出自《千金方》,用於治療男女因積聚寒氣而導致的各種症狀,例如大病後體虛乏力,四肢沉重,骨肉痠痛,呼吸急促,行動喘不過氣,胸悶氣短,腰背疼痛,心慌,咽喉乾燥,嘴脣乾裂,面色蒼白,或食慾不振,兩肋腹部脹滿,頭昏沉抬不起來,喜歡躺著不愛動,嚴重者可持續多年,輕者持續百日。隨著病情發展,體質逐漸虛弱,五臟氣虛,則難以恢復正常,六脈皆虛弱無力。

虛寒乏氣。小腹拘急。羸瘠百病。名曰黃耆建中湯。又有人參二兩。○案此千金腎臟文。本於肘後。積冷氣滯。作積勞虛損。胸滿氣急。作小腹拘急。脅肋腹脹。頭重不舉。作陰陽廢弱。悲憂慘慼。六脈俱不足以下。則肺臟門。小建中湯主療。六脈俱不足。作肺與大腸俱不足。

方後注云。肘後。用黃耆人參各二兩。名黃耆建中湯。此所引頗舛。

〔程〕內經曰。脾為中央土。以灌四旁。故能生萬物。而法天地。失其職。則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五臟失所養。亦從而病也。建中者。必以甘。甘草大棗膠飴之甘。所以健中。而緩諸急。通行衛氣者。必以辛。薑桂之辛。用以走表。而通衛。收斂榮血者。必以酸。芍藥之酸。用以走里。而收營。營衛流行。則五臟不失權衡。而中氣斯建矣。

白話文:

身體虛弱、氣力不足,下腹部緊繃疼痛,體質消瘦,容易生病。這種情況可以用「黃耆建中湯」來治療。另外,可以加人參兩錢。

根據《千金要方》中關於腎臟的記載,本方源自《肘後備急方》。主要針對因積冷氣滯,導致勞損虛弱,胸悶氣急,下腹部緊繃疼痛,兩肋和腹部脹滿,頭昏沉抬不起來,以及陰陽失衡,感到悲傷、憂愁、痛苦,六脈都虛弱的情況。這種情況屬於肺臟門虛弱,可以用小建中湯來治療。如果六脈都虛弱,同時伴隨肺和大腸虛弱的情況,也可以用這個方子。

方劑的註解中提到,《肘後備急方》中使用黃耆和人參各兩錢,稱為「黃耆建中湯」。但這裡引用的內容似乎不太準確。

《內經》中說,脾臟是中央的土,滋養四旁,因此能夠生養萬物,並遵循天地規律。如果脾臟失職,就不能將津液輸送到胃部,五臟失去滋養,就會生病。所謂「建中」,就是要用甘味,例如甘草、大棗、膠飴的甘味來健脾益胃,緩解各種疼痛,使氣血運行通暢。而辛味,例如生薑、肉桂的辛味,則可以走表,疏通衛氣。酸味,例如芍藥的酸味,可以走里,收斂營血。營衛氣血運行通暢,五臟就能保持平衡,中氣就會健壯。

外臺。集驗黃耆湯。即黃耆建中湯。方後云。嘔者。倍生薑。又古今錄驗黃耆湯。亦即黃耆建中湯。方後云。嘔即除飴糖。總病論云。舊有微溏。或嘔者不用飴糖也。

虛勞裡急。諸不足。黃耆建中湯主之。

〔尤〕裡急者。裡虛脈急。腹當引痛也。諸不足者。陰陽諸脈。並俱不足。而眩悸喘喝。失精亡血等證。相因而至也。急者緩之必以甘。不足者補之必以溫。而充虛塞空。則黃耆尤有專長也。

黃耆建中湯方,於小建中湯內。加黃耆一兩半。余依上法。

氣短胸滿者。加生薑。腹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千金。及外臺。引集驗。用黃耆三兩。氣短胸滿四字。作嘔者二字。茯苓作四兩。及療以下十四字無。方後云。此本仲景方。)

白話文:

《外臺祕要》記載的集驗黃耆湯,就是黃耆建中湯。藥方後面說明,如果患者有嘔吐症狀,就要將生薑的用量加倍。另外,《古今錄驗》中也記載了黃耆建中湯,方後說明,有嘔吐症狀的患者,要用飴糖來緩解。然而,《總病論》則提到,如果患者原本就有輕微腹瀉或嘔吐,就不需要使用飴糖。

黃耆建中湯主要用於治療虛勞、裡急以及各種不足的症狀。

尤其

裡急,是指內虛脈急,腹部會有牽引性的疼痛。各種不足症狀,是指陰陽各方面的經脈都虛弱,因此出現眩暈、心悸、喘息、咳嗽、遺精、失血等症狀,這些都是相互影響而導致的。對於急症,必須用甘味來緩解;對於不足症狀,則必須用溫熱藥物來補益。而黃耆在充實虛弱、填補空虛方面,有其獨特的功效。

黃耆建中湯的方劑,就是在小建中湯的基礎上,添加黃耆一兩半,其他藥物依舊按照小建中湯的用法。

如果患者出現氣短胸滿的症狀,則需要加生薑;如果出現腹脹的症狀,則需要去掉大棗,並添加茯苓一兩半。如果患者有肺虛損傷、氣虛不足,則需要添加半夏三兩。

需要注意的是,《千金方》和《外臺祕要》引用的集驗黃耆建中湯,黃耆用量為三兩,文中「氣短胸滿」寫成「嘔者」,茯苓用量為四兩,且沒有「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這句話。藥方後面註明,這個藥方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

〔程〕生薑泄逆氣。故短氣胸滿者。加生薑。甘令中滿。故去大棗。淡能滲泄。故加茯苓。茯苓能止咳逆。故療肺虛不足。補加半夏。未詳。

案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考千金諸書。主療及分兩異同。藥劑增減頗多。茲見其一二。以示運用之法。

千金建中湯。治五勞七傷。小腹急痛。膀胱虛滿。手足逆冷。食飲苦。吐酸。痰嘔泄下。少氣目眩。耳聾口焦。小便自利方。

於黃耆建中湯內。加乾薑當歸人參半夏橘皮附子。

又大建中湯。治五勞七傷小腹急。臍下彭亨。兩脅脹滿。腰脊相引。鼻口乾燥。目暗䀮䀮。憒憒不樂。胸中氣急。逆不下食飲。莖中策策痛。小便黃赤。尿有餘瀝。夢與鬼神交通去精。驚恐虛乏方。

白話文:

生薑可以瀉掉逆氣,所以短氣胸滿的人可以用生薑。甘草能讓肚子飽滿,所以要去掉大棗。茯苓能滲透泄水,所以要加茯苓。茯苓也能止咳逆,所以能治療肺虛不足。半夏可以補益,但具體用法尚不清楚。

小建中湯和黃耆建中湯,根據千金方等古籍記載,主治和藥量都有不同,藥劑的增減也很多。這裡僅舉出其中一部分,作為運用方法的參考。

千金建中湯用於治療五勞七傷、小腹急痛、膀胱虛滿、手足逆冷、飲食不思、嘔吐酸水、痰涎嘔吐、腹瀉、氣短、頭昏眼花、耳聾口乾、小便自利等症。

在黃耆建中湯中加入乾薑、當歸、人參、半夏、橘皮、附子。

大建中湯用於治療五勞七傷、小腹急痛、臍下腫脹、兩脅脹滿、腰脊疼痛、鼻口乾燥、目眩神昏、心神不寧、胸悶氣急、飲食不下、陰莖疼痛、小便黃赤、尿頻、夢遺、驚恐虛弱等症。

於黃耆建中湯。加遠志當歸澤瀉人參龍骨。(千金翼。無當歸。)

又前胡建中湯。治大勞虛劣。寒熱嘔逆。下焦虛熱。小便赤痛。客熱上熏頭目。及骨肉疼痛口乾方。

於黃耆建中湯。加前胡當歸茯苓人參半夏。

又芍藥湯。治產後苦腹少痛方。

即小建中湯。

又云。凡身重不得食。食無味。心下虛滿。時時欲下。喜臥者。皆針胃脘太倉。服建中湯。及服平胃丸。

又堅中湯。治虛勞內傷。寒熱嘔逆吐血方。

白話文:

在黃耆建中湯中,加入遠志、當歸、澤瀉、人參、龍骨。另外,還有不含當歸的版本。

前胡建中湯用於治療因勞累過度導致虛弱,出現寒熱、嘔逆、下焦虛熱、小便赤痛、客熱上熏頭目、骨肉疼痛、口乾等症狀。

在黃耆建中湯中加入前胡、當歸、茯苓、人參、半夏。

芍藥湯用於治療產後腹痛。

小建中湯也可用於治療產後腹痛。

凡是身體沉重、食慾不振、食無味、心下虛滿、時時想拉肚子、喜愛臥床的人,都可以針灸胃脘太倉穴,並服用建中湯和平胃丸。

堅中湯用於治療虛勞內傷,出現寒熱、嘔逆、吐血等症狀。

於小建中湯方內。加半夏三兩。(千金翼。無甘草桂心。有生地黃。)

外臺刪繁建中湯。療肺虛損不足。補氣方。

於黃耆建中湯內。加半夏。(案原文所載即是。蓋繫於後人所附。程云。未詳。失考耳。)

又古今錄驗黃耆湯。主虛勞裡急。引少腹絞痛極攣。卵腫縮疼痛。

即黃耆建中湯。方後云。嘔即除飴。

又芍藥湯。主療及方。並與本文小建中湯同。

又黃耆湯。療虛勞裡急。少腹痛。氣引胸脅痛。或心痛短氣。

於黃耆建中湯內。加乾薑當歸。

又建中黃耆湯。療虛勞短氣。少腹急痛。五臟不足。

白話文:

在小建中湯的配方中,加入半夏三兩(出自千金翼,無甘草桂心,有生地黃)。

外臺刪繁建中湯,用於治療肺虛損耗不足,補充氣力的方子。

在黃耆建中湯中,加入半夏(根據原文記載,這可能是後人添加的)。程雲認為,這部分不詳,已失去參考價值。

此外,古今錄驗中的黃耆湯,主治療虛勞、腹部緊張、引發少腹絞痛、睪丸腫脹和疼痛。

即黃耆建中湯,在方後提到,如果嘔吐,請去掉飴。

還有芍藥湯,用於治療和配方,都與本文的小建中湯相同。

另外,黃耆湯,用於治療虛勞、腹部疼痛、氣體引發胸部和脅部疼痛,或者心痛和呼吸困難。

在黃耆建中湯中,加入乾薑和當歸。

再有一種建中黃耆湯,用於治療虛勞、呼吸困難、腹部緊張、五臟不足。

於黃耆建中湯。去芍藥。

又深師黃耆建中湯。療虛勞腹滿。食少。小便多。

於黃耆建中湯內。加人參半夏。去飴。

又必效黃耆建中湯。療虛勞下焦虛冷。不甚渴。小便數。

於黃耆建中湯內。加人參當歸。若失精。加龍骨白蘞。

又深師黃耆湯。療大虛不足。少腹裡急。勞寒拘引臍。氣上衝胸。短氣言語謬誤。不能食。吸吸氣乏悶亂者。

於黃耆建中湯內。加半夏人參。去飴。若手足冷。加附子。

又大建中湯。療內虛絕裡急。少氣。手足厥逆。少腹攣急。或腹滿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陰縮。或腹中寒痛。不堪勞苦。唇口舌乾。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熱。而煩苦痠疼。不能久立。多夢寤。補中益氣方。

白話文:

黃耆建中湯去芍藥,可治療虛勞腹滿、食少、小便多。加人參半夏,去飴糖,可治療虛勞下焦虛冷、不甚渴、小便數。加人參當歸,若失精,加龍骨、白蘞。另外,黃耆湯可治療大虛不足、少腹裡急、勞寒拘引臍、氣上衝胸、短氣言語謬誤、不能食、吸吸氣乏悶亂。加半夏人參,去飴糖,若手足冷,加附子。大建中湯可治療內虛絕裡急、少氣、手足厥逆、少腹攣急、或腹滿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陰縮、或腹中寒痛、不堪勞苦、唇口舌乾、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熱、而煩苦痠疼、不能久立、多夢寤。此方補中益氣。

於黃耆建中湯內。加人參當歸半夏附子。去飴。

又小品黃耆湯。療虛勞胸中客熱。冷癖痞滿。宿食不消吐噫。脅間水氣。或流飲腸鳴。不生肌肉。頭痛。上重下輕。目視𥇀𥇀。恍惚志損。常燥熱。臥不得安。少腹急。小便赤餘瀝。臨事不起。陰下濕。或小便白濁傷多方。

於黃耆建中湯內。加人參當歸。去飴。有寒。加厚朴。

蘇沈良方云。小建中湯。治腹痛如神。然腹痛按之便痛。重按卻不甚痛。此止是氣痛。重按愈痛而堅者。當自有積也。氣痛不可下。下之愈甚。此虛寒證也。此藥偏治腹中虛寒。補血尤主腹痛。(三因方治此證加味小建中湯於本方內加遠志。)王氏易簡方云。或吐或瀉。狀如霍亂。

白話文:

在黃耆建中湯裡,加入人參、當歸、半夏、附子,去掉飴糖。

另外,小品黃耆湯可以治療虛勞、胸中煩熱、寒性腹脹、宿食不消、嘔吐噯氣、脅肋部位水腫、或腹內有積水腸鳴、肌肉不長、頭痛、頭重腳輕、眼睛模糊、神志恍惚、經常燥熱、難以安睡、小腹疼痛、小便赤色且排不乾淨、做事提不起勁、陰部潮濕、或小便白濁,經過多種治療都不見效。

在黃耆建中湯裡,加入人參、當歸,去掉飴糖。如果有寒症,再加入厚朴。

蘇沈良方說,小建中湯治療腹痛效果奇佳,但如果按壓腹部感到疼痛,用力按壓反而不那麼痛,這只是氣痛,用力按壓越痛而且硬硬的,就說明有積聚。氣痛不能瀉下,瀉下反而會加重病情,這是虛寒證。此藥偏重於治療腹中虛寒,補血,尤其適合治療腹痛。三因方治療這種病症,在小建中湯裡加味,加入遠志。王氏易簡方說,如果出現嘔吐或腹瀉,症狀類似霍亂,可以用此方治療。

及冒涉濕寒。賊風入腹。拘急切痛。加附子三分。名附子建中湯。疝氣發作。當於附子建中湯。煎時加蜜一箸頭許。名蜜附子湯。(易簡小建中湯。無飴。)

張氏醫說云。養生必用方。論虛勞不得用涼藥。如柴胡鱉甲青蒿麥門冬之類。皆不用服。唯服黃耆建中湯。有十餘歲女子。因發熱咳嗽喘急。小便少。後來成腫疾。用利水藥得愈。然虛羸之甚。遂用黃耆建中湯。日一服。三十餘日遂愈。蓋人稟受不同。虛勞小便白濁。陰臟人。

白話文:

如果遇到冒著濕寒的病症,賊風侵入腹中,導致拘急劇痛,可以加入附子三分,叫做「附子建中湯」。疝氣發作時,應該在附子建中湯煎煮時加一箸頭蜜,叫做「蜜附子湯」。(簡單的建中湯則不用加飴糖。)

張氏醫說中提到,養生必須用藥方,治療虛勞時絕對不能用寒涼藥物。像是柴胡、鱉甲、青蒿、麥門冬等等,都不能服用。應該服用黃耆建中湯。曾經有位十幾歲的女子,因為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小便量少,後來還發展成腫疾,服用利水藥後痊癒。但是她虛弱得很嚴重,於是就服用黃耆建中湯,每天一劑,三十多天後就康復了。這是因為人體的體質不同,虛勞導致小便白濁,屬於陰虛體質的人,應該要特別注意。

服橘皮煎黃耆建中湯。獲愈者甚眾。至於陽臟人。不可用暖藥。雖建中湯不甚熱。然有肉桂。服之稍多。亦反為害。要之用藥亦量其所稟。審其冷熱。而不可一概以建中湯。治虛勞也。(出醫余。)

聖濟總錄。結陰門芍藥湯。治非時便血。

小建中湯。去大棗。

直指方。黃耆建中湯。治傷濕鼻塞身痛。

即本方。不用膠飴。

又加味建中湯。治諸虛自汗。

於本方。加炒浮小麥。

又黃耆建中湯。加川藭當歸。治血刺身痛。

危氏得效方。黃耆建中湯。治汗出汙衣。甚如坯染。皆由大喜傷心。喜則氣散。血隨氣行。兼服妙香散。金銀器麥子麥門冬煎湯下。病名紅汗。

白話文:

服用橘皮煎黃耆建中湯,治癒的人很多。不過對於陽虛體質的人,不能使用溫熱藥物。雖然建中湯不算是很熱的藥方,但其中含有肉桂,服用過多也會有反效果。總之,用藥需要根據患者的體質,仔細判斷寒熱,不能一概而論,用建中湯來治療虛勞。

《聖濟總錄》中記載,結陰門芍藥湯可以治療非時便血。

小建中湯要去除大棗。

《直指方》中記載,黃耆建中湯可以治療傷濕鼻塞、身體疼痛。

這個藥方不用加膠飴。

另外,加味建中湯可以治療各種虛弱導致的自汗。

這個藥方要加上炒浮小麥。

此外,黃耆建中湯加上川芎當歸,可以治療血刺身痛。

《危氏得效方》中記載,黃耆建中湯可以治療汗出沾濕衣物,甚至像染布一樣,都是因為過度喜悅傷心,喜悅則氣散,血隨氣行。要同時服用妙香散,用金銀器盛裝麥門冬煎湯送服,這種病症叫做紅汗。

王氏準繩云。小建中湯。治痢不分赤白久新。但腹中大痛者神效。其脈弦急。或澀浮大。按之空虛。或舉按皆無力者是也。

示兒仙方。建脾散。治脾痞脅痛。

即小建中湯加縮砂。

徐氏醫法指南。小建中湯。治失血虛者。

本方。阿膠。代膠飴。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方見婦人雜病中。)

〔程〕腰者腎之外候。腎虛則腰痛。腎與膀胱為表裡。不得三焦之陽氣以決瀆。則小便不利。而少腹拘急。州都之官。亦失其氣化之職。此水中真陽已虧。腎間動氣已損。與是方以益腎間之氣。氣強則便溺行。而小腹拘急亦愈矣。

白話文:

王氏準繩提到,小建中湯可以治療無論紅痢還是白痢,無論新發還是久病,只要腹部劇烈疼痛,效果非凡。如果脈象呈現緊繃或者浮大,按下去卻感到空虛,或者無論按壓還是抬起都無力,這就是合適的症狀。

示兒仙方提供了建脾散,用於治療脾痞脹和脅部疼痛。這個方子是在小建中湯基礎上加入縮砂。

徐氏醫法指南指出,小建中湯適用於治療失血導致的虛弱情況。

根據這個方子,使用阿膠代替膠飴。

對於虛弱導致的腰部疼痛、少腹緊繃、小便困難的情況,可以使用八味腎氣丸來治療(具體方子在婦人雜病部分可以找到)。

程氏認為,腰部的疼痛是因為腎功能不足所致。腎功能不足會導致腰部疼痛,腎與膀胱相連,若得不到三焦的陽氣來調節,就會出現小便困難,並引發少腹緊繃。膀胱是尿液蓄積的地方,如果不能正常運作,就失去了調節尿液的功能。這是因為真正陽氣在腎中已經不足,腎中的動力也受到損傷。通過使用這個方子來補充腎中的氣,當氣力充足時,排尿和排便就能順暢,少腹緊繃的情況也會得到改善。

案抱朴子云。今醫家通明腎氣之丸。內補五絡之散。骨填枸杞之煎。黃耆建中之湯。將服之者。皆致肥。腎氣丸黃耆建中湯。出於晉以前。可以知矣。

肘後云。乾地黃四兩。茯苓。薯蕷。桂。牡丹。山茱萸。各二兩。附子。澤瀉。一兩。搗蜜丸如梧子。服七丸。日三加至十丸。此是張仲景八味腎氣丸方。療虛勞不足。大傷飲水。腰痛小腹急。小便不利。又云。長服即去附子。加五味子。治大風冷。(千金。補腎門同。用乾地黃。

八兩。山茱萸。薯蕷。各四兩。澤瀉。牡丹皮。茯苓。各三兩。桂心。附子。各二兩。注。仲景云。常服去附子。加五味子。姚公云。加五味子。二兩。蓯蓉四兩。張文仲云。五味子。蓯蓉。各四兩。)

白話文:

據《抱朴子》記載,現在的醫生們常用「腎氣丸」來補腎,用「五絡散」來補五臟,用「枸杞煎」來補骨,用「黃耆建中湯」來健脾益氣,服用這些藥的人都會變胖。而「腎氣丸」和「黃耆建中湯」都是晉代以前的藥方,由此可見這些藥方確實有效。

《肘後備急方》記載:「乾地黃四兩,茯苓、薯蕷、桂、牡丹、山茱萸各二兩,附子、澤瀉一兩,搗成蜜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丸,每日三次,逐漸加至十丸。這是張仲景的八味腎氣丸方,用於治療虛勞不足、大傷陰液、腰痛小腹急、小便不利等病症。又說,長期服用可以去掉附子,加入五味子,治療大風寒症。」

《千金方》和《補腎門》記載:「乾地黃八兩,山茱萸、薯蕷各四兩,澤瀉、牡丹皮、茯苓各三兩,桂心、附子各二兩。注:仲景說,長期服用可以去掉附子,加入五味子。姚公說,加入五味子二兩,蓯蓉四兩。張文仲說,五味子、蓯蓉各四兩。」

和劑局方。八味丸。治腎氣虛乏。下元冷憊。臍腹疼痛。夜多漩溺。腳膝緩弱。肢體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飲食。又治腳氣上衝。少腹不仁。及虛勞不足。渴欲飲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婦人轉胞。小便不通。(即本方。用茯苓。牡丹皮。

澤瀉。各三兩。熟乾地黃。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附子。肉桂。各二兩。方後云。久服壯元陽。益精髓。活血駐顏。強志輕身。)

薛氏醫案云。八味丸。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而患流注鶴膝等症。不能消潰收斂。或飲食少思。或食而不化。或臍腹疼痛。夜多漩溺。經云。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即此方也。又治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發熱作渴。口舌生瘡。或牙齦潰爛。咽喉作痛。形體憔悴。寢汗等證。加五味子四兩。

白話文:

八味丸由八味藥材組成,主要針對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它可以補腎陽、溫脾胃、益精髓,對於虛寒體質,以及由於腎虛導致的各種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薛氏醫案中,還提到了八味丸對於其他症狀的治療效果,如脾胃虛寒導致的流注鶴膝等症,以及虛火上炎導致的發熱、口渴等症。

注意事項

吳氏方考云。今人入房盛。而陽事愈舉者。陰虛火動也。陽事先痿者。命門火衰也。是方於六味中。加桂附。以益命門之火。使作強之官得其職矣。

王氏小青囊云。又治下元冷憊。心火炎上。腎水不能攝養。多唾痰涎。又治腎虛齒痛。又治腎虛淋瀝。

王氏藥性纂要云。治一少年哮喘者。其性善怒。病發寒天。每用桂附八味地黃湯。及黑錫丹而平。一次用之未效。加生鐵落於八味湯中。一劑而愈。

白話文:

吳氏方考提到,現代人過度進行房事活動,導致陽痿情況更為嚴重,這通常是因為陰虛火旺所致。若房事之前就出現陽痿,則可能表示命門之火衰弱。因此,在六味藥物的基礎上,加入肉桂和附子,以補充命門之火,讓主司性功能的器官能正常發揮功能。

王氏的小青囊則指出,此方適用於下元(即命門)寒冷、心火旺盛、腎水無法涵養的情況,常見症狀包括多唾、痰涎等。另外,此方也適合治療腎虛引致的牙痛和尿頻尿急。

王氏的藥性纂要提到,對於一個年輕哮喘患者,由於性格容易發怒,且在寒冷天氣發病,通常會使用含有肉桂和附子的八味地黃湯,以及黑錫丹來治療。如果一次使用沒有效果,則可以增加生鐵落於八味湯中,通常在一次使用後就能痊癒。

千金腎氣丸。治虛勞腎氣不足。腰痛陰寒。少便數。囊冷濕。尿有餘瀝。精自出。陰痿不起。忽忽悲喜。

於本方。去牡丹皮。加玄參芍藥。(千金翼。有牡丹皮。名十味腎氣丸。)

千金又方。治腎氣不足。羸瘦日劇。吸吸少氣。體重耳聾。眼暗百病。

於本方。去附子山茱萸。加半夏。(千金腎氣丸。凡五方。今錄其二。)

嚴氏加味腎氣丸。治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

於本方中。加車前子川牛膝。(薛氏云。治脾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或肚腹腫脹。四肢浮腫。或喘急痰盛。已成蠱症。其效如神。)

白話文:

千金腎氣丸是古代醫學中的經典方劑,針對不同症狀有不同的配方。它主要用於治療腎氣不足導致的各種症狀,包括腰痛、頻尿、陽痿、體虛、消瘦、耳聾、視力模糊等。通過添加或去除一些藥材,可以針對不同病症進行調整,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又十補丸。治腎臟虛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腫。耳鳴耳聾。肢體羸瘦。足膝軟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但是腎虛之證。

於本方中。加鹿茸五味子。

醫壘元戎。都氣丸。補左右二腎。水火兼益。

於本方中。加五味子。

錢氏小兒方訣。地黃丸。治腎虛解顱。或行遲語遲等症。

於本方中。去桂枝附子。(薛氏云。治腎經虛熱作渴。小便淋秘。痰氣上壅。或肝經血虛燥熱。風客淫氣。而患瘰癧結核。或四肢發搐。眼目瞤動。或肺經虛火。咳嗽吐血。頭目眩暈。或咽喉燥痛。口舌瘡裂。或心經血虛有火。自汗盜汗。便血諸血。或脾虛濕熱。下刑于腎。

白話文:

十補丸

用於治療腎臟虛弱,表現為面色黑黃、足部冰冷腫脹、耳鳴耳聾、肢體消瘦、足膝無力、小便不順暢、腰脊疼痛等症狀,但需確認為腎虛所致。

加味十補丸

在十補丸的基礎上,加入鹿茸和五味子。

都氣丸

補益左右兩腎,兼顧水火平衡。

加味都氣丸

在都氣丸的基礎上,加入五味子。

地黃丸

用於治療腎虛導致的頭顱骨縫分離、行走緩慢、說話遲緩等症狀。

加減地黃丸

在原方中去除桂枝和附子。薛氏認為,此方可用於治療腎經虛熱、口渴、小便淋漓或閉塞、痰氣上湧等症狀;或肝經血虛燥熱,風邪入侵而導致瘰癧結核;或四肢抽搐、眼球震顫;或肺經虛火,咳嗽咳血、頭暈目眩;或咽喉乾燥疼痛、口舌生瘡;或心經血虛有火,自汗盜汗、便血等症狀;或脾虛濕熱下注腎臟所致的各種疾病。

腰膝不利。或疥癬瘡毒等症。並用此為主。而佐以各臟之藥。此藥為天一生水之劑。若稟賦不足。肢體瘦弱。解顱失音。或畏明下竄。五遲五軟。腎疳肝疳。或早近女色。精氣虧耗。五臟齊損。凡諸虛不足之症。皆用此以滋化源。其功不能盡述。○案此增味頗多。今省之。)

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薯蕷丸方

薯蕷(三十分),當歸,桂枝,曲(千金作神麯。局方三因等並同),乾地黃,豆黃卷(各十分。千金作豆黃卷),甘草(二十八分),芎藭,麥門冬,芍藥,白朮,杏仁(各六分),人參(七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膠(七分),乾薑(三分),白蘞(二分),防風(六分),大棗(百枚為膏)

白話文:

腰膝无力,或是患有疥疮、癣疮等疾病,都可以用此方为主,再根据不同脏器的情况配以其他药物。此方药性属水,适合先天不足、肢体瘦弱、语言障碍、畏光、下肢无力、五迟五软、肾虚疳积、肝虚疳积,或是早年纵欲过度导致精气亏损、五脏俱损等各种虚弱症状,用此方可以滋补元气。此方功效众多,难以一一列举。原方中添加了一些药材,现在简化了配方。

用于治疗虚劳、各种不足、风气所致百病的方剂是薯蕷丸。

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

〔魏〕蓋人之元氣在肺。元陽在腎。既剝削則難於遽復矣。全賴後天之穀氣。資益其生。是榮衛非脾胃。不能通宣。而氣血非飲食。無由平復也。仲景故為虛勞諸不足。而帶風氣百疾。立此方。以薯蕷為主。耑理脾胃。上損下損。至此可以撐持。以人參。白朮。茯苓。乾薑。

豆黃卷。大棗。神麯。甘草助之。除濕益氣。而中土之令得行矣。以當歸。芎藭。芍藥。地黃。麥冬。阿膠。養血滋陰。以柴胡。桂枝。防風。升邪散熱。以杏仁。桔梗。白蘞。下氣開鬱。惟恐虛而有熱之人。資補之藥。上拒不受。故為散其邪熱。開其逆郁。而氣血平順。補益得納。

白話文:

人體的元氣存在於肺,元陽則存在於腎臟。一旦元氣和元陽損耗,就難以快速恢復。完全依靠後天從食物中獲得的精氣來滋養生命。人體的氣血運行,若非脾胃運化,就無法暢通;而氣血的補充,也必須依靠飲食才能恢復。因此,張仲景針對虛勞、身體不足、帶有風邪、百病纏身等症狀,特地創立了這個方劑。以山藥為主藥,專門調理脾胃,針對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損傷,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再以人參、白朮、茯苓、乾薑等藥材,

豆黃卷。大棗。神麯。甘草助之。除濕益氣。而中土之令得行矣。以當歸。芎藭。芍藥。地黃。麥冬。阿膠。養血滋陰。以柴胡。桂枝。防風。升邪散熱。以杏仁。桔梗。白蘞。下氣開鬱。惟恐虛而有熱之人。資補之藥。上拒不受。故為散其邪熱。開其逆鬱。而氣血平順。補益得納。

搭配黃豆、大棗、神麴、甘草等藥材,共同作用以祛除濕氣、增強體力,使脾胃運化功能正常。再用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麥冬、阿膠等藥材滋養氣血,補充陰液。最後用柴胡、桂枝、防風等藥材,升散邪氣,發散熱邪。再用杏仁、桔梗、白蘞等藥材,降氣、開鬱,防止虛寒體熱者,因補益之藥難以吸收而導致病情加重。因此,此方一方面散邪熱,開鬱結,使氣血運行順暢;另一方面補益氣血,讓身體能夠順利吸收藥力。

勿以其迂緩而舍之。

案風氣。蓋是兩疾。唐書張文仲曰。風狀百二十四。氣狀八十。治不以時。則死及之。是也。此方千金。載風眩門。有黃芩。云。治頭目眩冒。心中煩郁。驚悸狂癲。外臺。引古今錄驗。大薯蕷丸。療男子五勞七傷。晨夜氣喘急。內冷身重。骨節煩疼。腰背強痛。引腹內。羸瘦不得飲食。

婦人絕孕。疝瘕諸病。服此藥。令人肥白。補虛益氣。凡二十四味云。張仲景方。有大豆黃卷曲柴胡白蘞芎藭。無附子黃芩石膏黃耆前胡。為二十一味。(外臺。更有大黃。五味子。澤瀉。乾漆。合廿四味。和劑局方。大山蕷丸。與本書同。)

白話文:

勿以其迂緩而舍之。

不要因為它(指藥方)看起來迂迴緩慢,就放棄它。

案風氣。蓋是兩疾。唐書張文仲曰。風狀百二十四。氣狀八十。治不以時。則死及之。是也。

這段話探討的是風氣病,實際上是兩種疾病。唐書裡張文仲說,風的病狀有124種,氣的病狀有80種。如果治療不適時宜,就會導致死亡。這也是真的。

此方千金。載風眩門。有黃芩。雲。治頭目眩冒。心中煩鬱。驚悸狂癲。

這個藥方出自《千金方》,收錄在風眩門中,裡面含有黃芩,據說可以治療頭目眩暈、心中煩悶、驚悸狂躁等症狀。

外臺。引古今錄驗。大薯蕷丸。療男子五勞七傷。晨夜氣喘急。內冷身重。骨節煩疼。腰背強痛。引腹內。羸瘦不得飲食。

《外臺祕要》引述古今驗方,其中記載大薯蕷丸,可以治療男子五勞七傷,包括早晚氣喘急、身體寒冷沉重、骨節疼痛、腰背痠痛、腹部脹痛、消瘦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婦人絕孕。疝瘕諸病。服此藥。令人肥白。補虛益氣。凡二十四味雲。

此藥方還能治療婦女不孕、疝氣、瘕積等疾病,服用後可以使人肥胖白皙,補虛益氣。這個藥方共有24味藥材。

張仲景方。有大豆黃捲曲柴胡白蘞芎藭。無附子黃芩石膏黃耆前胡。為二十一味。(外臺。更有大黃。五味子。澤瀉。乾漆。合廿四味。和劑局方。大山蕷丸。與本書同。)

張仲景的方子裡,有大豆、黃捲曲、柴胡、白蘞、芎藭等藥材,但沒有附子、黃芩、石膏、黃耆、前胡等藥材,總共21味。

《外臺祕要》中還記載,這個藥方加入大黃、五味子、澤瀉、乾漆,就成了24味藥材。而和劑局方的大山蕷丸,跟這個藥方相同。

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湯主之。

〔尤〕人寤則魂寓於目。寐則魂藏於肝。虛勞之人。肝氣不榮。則魂不得藏。魂不藏。故不得眠。酸棗仁。補肝斂氣。宜以為君。而魂既不歸容。必有濁痰燥火。乘間。而襲其舍者。煩之所由作也。故以知母甘草。清熱滋燥。茯苓川芎。行氣除痰。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也。

三因云。外熱曰燥。內熱曰煩。虛煩之證。內煩身不覺熱。頭目昏疼。口乾咽燥不渴。清清不寐。皆虛煩也。

白話文:

虛勞導致心神不安、失眠,可以用酸棗湯來治療。

人清醒的時候,魂魄寄託在眼睛裡,睡覺的時候,魂魄藏在肝臟裡。虛勞的人,肝氣不足,魂魄無法安頓,就會失眠。酸棗仁可以補肝斂氣,是主要的藥物。同時,因為魂魄無處安放,容易有濁痰燥火乘虛而入,導致心神不安。所以加入知母和甘草來清熱滋燥,茯苓和川芎來行氣除痰,都是為了滋養肝臟,讓魂魄安住。

醫書記載,外來的熱邪稱為燥,內在的熱邪稱為煩。虛煩的症狀是內心煩躁,但身體並不覺得熱,頭昏眼花,口乾咽燥,但不覺得口渴,而且難以入睡,這些都是虛煩的表現。

葉氏統旨云。虛煩者。心中擾亂。鬱郁而不寧也。良由津液去多。五內枯燥。或榮血不足。陽勝陰微。

張氏醫通云。虛煩者。肝虛而火氣乘之也。故特取棗仁以安肝膽為主。略加芎藭。調血以養肝。茯苓甘草。培土以榮木。知母。降火以除煩。此平調土木之劑也。

案虛煩。空煩也。無熱而煩之謂。千金。惡阻不能食。主療空煩吐逆。婦人良方。作虛煩。可證。

酸棗湯方

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芎藭(二兩,〔原注〕深師有生薑二兩○深師名小酸棗湯。療虛勞不得眠煩不寧者。出於外臺。煮法後云一方加桂二兩。)

白話文:

葉氏統旨說,虛煩是指心中煩亂,鬱悶不安。原因是津液過度流失,五臟乾燥,或是血氣不足,陽氣過盛,陰氣微弱。

張氏醫通說,虛煩是肝臟虛弱,火氣旺盛所導致。因此,這個方子主要用酸棗仁來安撫肝膽,並加入芎藭調血養肝,茯苓甘草滋養脾土以生益肝木,知母降火除煩。這個方子是平衡土木之氣的。

虛煩也就是空煩,指沒有發熱卻感到煩躁。千金方中記載,孕婦惡阻不能進食,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空煩嘔吐。婦人良方中記載,虛煩的症狀,這個方子可以治療。

酸棗湯的藥方如下:

酸棗仁兩升,甘草一兩,知母兩兩,茯苓兩兩,芎藭兩兩(原注:深師加生薑兩兩,這個方子叫做小酸棗湯。治療虛勞失眠,煩躁不安,出自外台秘要。煮法之後,有一個方子加桂枝兩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千金翼大酸棗湯,主虛勞煩悸。奔氣在胸中。不得眠方。

於本方去知母。加人參生薑桂心。(千金。去芎藭。用知母。更加石膏。名酸棗湯。主療同。)

又酸棗湯,主傷寒及吐下後。心煩乏氣不得眠方。

於本方。加麥門冬乾薑。

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䗪蟲丸主之。

〔程〕此條單指內有乾血而言。夫人或因七情。或因飲食。或因房勞。皆令正氣內傷。血脈凝積。致有乾血積於中。而尫羸見於外也。血積則不能以濡肌膚。故肌膚甲錯。不能以營於目。則兩目黯黑。與大黃䗪蟲丸。以下乾血。乾血去則邪除正旺。是以謂之緩中補虛。非大黃䗪蟲丸。能緩中補虛也。

白話文:

將酸棗仁用八升水煮至六升,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此方主治虛勞煩躁、心悸不安,胸中氣逆,失眠等症。

此方可根據不同症狀進行加減:去掉知母,加入人參、生薑、桂心,則可治療虛勞煩躁、心悸不安,胸中氣逆,失眠等症;去掉芎藭,用知母,再加入石膏,名為酸棗湯,主治功效相同;加麥門冬、乾薑,則可治療傷寒或吐瀉後心煩乏力、失眠等症。

五勞虛損、形體消瘦、腹部脹滿、食慾不振,因飲食、憂慮、飲酒、房事、飢餓、勞累、經絡氣血受損等原因導致體內積聚乾血,表現為皮膚乾燥、指甲脆裂、眼睛黯黑等症狀,可以用大黃䗪蟲丸緩解症狀,補益虛損。大黃䗪蟲丸的功效在於去除體內積聚的乾血,而非直接緩解腸胃不適、補益虛損。

案金鑑云。緩中補虛四字。當在不能飲食之下。必是傳寫之訛。然內有乾血。故腹滿。若虛勞證。而無腹滿。則大黃䗪蟲丸不中與也。巢源云。五勞。志勞。思勞。憂勞。瘦勞。方言郭注。極。疲也。喻氏法律云。甲錯者。皮間枯澀。如鱗甲錯出也。樓氏綱目云。索澤。即仲景所謂皮膚甲錯。山海經。羬羊可以己臘。郭璞注。臘。體皴甲錯。謂皮皴如鱗甲也。

張氏醫通云。舉世皆以參耆歸地等為補虛。仲景獨以大黃䗪蟲等補虛。苟非神聖。不能行是法也。夫五勞七傷。多緣勞動不節。氣血凝滯。鬱積生熱。致傷其陰。世俗所稱乾血勞是也。所以仲景乘其元氣未漓。先用大黃䗪蟲水蛭虻蟲蠐螬等。蠕動啖血之物。佐以乾漆生地桃杏仁。

白話文:

根據《金匱要略》的記載,"緩中補虛"這四個字應該用在無法進食的情況下,所以"緩中補虛"這四個字很可能是傳抄時的錯誤。但是,如果患者體內有乾血,就會導致腹滿。如果患者是虛勞證,但沒有腹滿,那麼大黃蠐螬丸就不適合服用。巢源說,五勞是指志勞、思勞、憂勞、瘦勞,郭注解釋"極"為疲累。喻氏的《法醫大全》說,甲錯是指皮膚乾燥粗糙,像鱗甲錯出一樣。樓氏的《本草綱目》說,索澤就是仲景所說的皮膚甲錯。《山海經》記載,羬羊可以自己臘,郭璞注釋說,"臘"指的是身體起皺,像鱗甲一樣,也就是說皮膚起皺像鱗甲一樣。

張氏的《醫通》說,全世界都認為人參、黃耆、歸地等藥物可以補虛,但是仲景卻獨特地用大黃、蠐螬等藥物補虛。如果不是聖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五勞七傷大多是因為勞動过度,气血凝滞,鬱積生熱,導致伤阴。世俗所稱的乾血勞就是这种情况。所以仲景利用患者元氣未損的情況,先用大黃、蠐螬、水蛭、虻蟲等蠕動吞食血液的藥物,再辅以乾漆、生地、桃仁、杏仁等藥物。

行去其血。略兼甘草芍藥。以緩中補虛。黃芩以開通熱瘀。酒服以行藥勢。待乾血行盡。然後純行緩中補虛收功。其授陳大夫百勞丸一方。亦以大黃䗪蟲水蛭虻蟲為主。於中除去幹漆蠐螬桃杏仁。而加當歸乳香沒藥。以散血結。即用人參。以緩中補虛。兼助藥力。以攻乾血。

梔子以開通熱鬱。服用勞水者。取其行而不滯也。仲景按證用藥。不慮其峻。授人方術。已略為降等。猶恐誤施。故方下注云。治一切勞瘵積滯。疾不經藥壞者宜服。可見慎重之至也。(此係於抄節喻氏法律之文。百勞丸。非仲景之方。出於醫學綱目。而吳氏方考亦云。百勞丸。

白話文:

這方劑主要是用來化解血瘀,藥方中加入了大黃、䗪蟲、水蛭、虻蟲等藥材,這些藥材都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為了緩解藥物的寒性,加入了甘草、芍藥,達到緩中補虛的效果。黃芩則可以清熱解毒,開通熱瘀。為了讓藥效發揮得更好,用酒來服用。等到瘀血完全化解後,就專注於滋補身體,達到療效。

這個方劑是傳授給陳大夫的「百勞丸」,其主要成分是大黃、䗪蟲、水蛭、虻蟲,去除了一些藥材,例如幹漆、蠐螬、桃仁、杏仁,並且加入了當歸、乳香、沒藥來幫助散瘀。人參則可以補氣養血,幫助其他藥材發揮功效。梔子可以清熱利濕,適合服用勞水的人,因為它可以通暢而不停滯。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用藥十分謹慎,雖然這個方劑已經降低了一些藥性,但他仍然很擔心患者會誤用,所以特意在藥方下方註明:「治一切勞瘵積滯,疾不經藥壞者宜服」,可見他的慎重程度。

註釋

  • 勞瘵:指因勞損而引起的慢性疾病。
  • 百勞丸:這個方劑的名字,並不是張仲景所創,而是出自《醫學綱目》。
  • 吳氏方考:吳鞠通的著作,其中也有關於「百勞丸」的記載。

齊大夫傳張仲景方也。未見所據。)

大黃䗪蟲丸

大黃(十分蒸),黃芩(一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藥(四兩),乾地黃(十兩),乾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一升),䗪蟲(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倪氏本草匯言云。仲景方。治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內有乾血。肌膚甲錯者。用乾漆(一兩。炒煙盡。)䗪蟲(十個。去足。焙燥。共為細末。)大黃(一兩),酒煮半日。搗膏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白湯送下。案此蓋後人以意減味者。李氏綱目䗪蟲條所收。大黃䗪蟲丸。乃本書婦人產後病篇下瘀血湯也。雖是似誤。然二方並單捷。亦不可廢焉。

白話文:

齊大夫傳張仲景方也。未見所據。)

這是齊大夫所傳述的張仲景方劑,但沒有找到確切的來源依據。

大黃䗪蟲丸

藥材:

  • 大黃(十分,蒸過)
  • 黃芩(一兩)
  • 甘草(三兩)
  • 桃仁(一升)
  • 杏仁(一升)
  • 芍藥(四兩)
  • 乾地黃(十兩)
  • 乾漆(一兩)
  • 虻蟲(一升)
  • 水蛭(一百枚)
  • 蠐螬(一升)
  • 䗪蟲(半升)

製法: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和成丸,丸如小豆大小。

用法:

每次服用五丸,酒送服,每日三次。

倪氏本草匯言云。仲景方。治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內有乾血。肌膚甲錯者。用乾漆(一兩。炒煙盡。)䗪蟲(十個。去足。焙燥。共為細末。)大黃(一兩),酒煮半日。搗膏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白湯送下。

倪氏本草匯言記載,張仲景的這個方劑用於治療五勞虛極、形體消瘦、腹部脹滿、不能進食、體內有積血、肌膚甲錯的症狀。其方用乾漆(一兩,炒去煙味)、䗪蟲(十個,去除足部,焙乾,研成細末)、大黃(一兩),用酒煮半日,搗成膏狀,製成如黍米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丸,白湯送服。

案此蓋後人以意減味者。李氏綱目䗪蟲條所收。大黃䗪蟲丸。乃本書婦人產後病篇下瘀血湯也。雖是似誤。然二方並單捷。亦不可廢焉。

這可能是後人根據自己的理解,刪減了一些藥材。李氏本草綱目中收錄的這個大黃䗪蟲丸,實際上是本書婦人產後病篇中的下瘀血湯。雖然看似有誤,但兩個方劑都非常簡潔有效,不可輕易捨棄。

附方

千金翼炙甘草湯(〔原注〕一云復脈湯○案翼方。標以復脈湯。注仲景名炙甘草湯。)治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翼。悸上。有心字。十二。作二十二。)

甘草(四兩炙),桂枝,生薑(各三兩),麥門冬(半升),麻仁(半升),人參,阿膠(各二兩),大棗(三十枚),生地黃(一斤)

上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納膠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翼云。越公楊素。患失脈七日服五劑而復。)

白話文:

《千金翼》記載的炙甘草湯,又稱復脈湯,用於治療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悸動、行動如常,但不出百日就會危急,嚴重者十一日內就會死亡。方劑包括甘草(四兩,炙)、桂枝、生薑(各三兩)、麥門冬(半升)、麻仁(半升)、人參、阿膠(各二兩)、大棗(三十枚)、生地黃(一斤)。將九味藥材用七升酒、八升水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加入阿膠至溶化,溫服一升,每日三次。據說,隋朝楊素患失脈七日,服此方五劑後病癒。

〔尤〕脈結。是榮氣不行。悸則血虧而心無所養。榮滯血虧。而更出汗。豈不立槁乎。故雖行動如常。斷云不出百日。知其陰亡而陽絕也。人參桂枝甘草生薑。行身之陽。膠麥麻地。行身之陰。蓋欲使陽得復行陰中。而脈自復也。後人只喜用膠地等。而畏薑桂。豈知陰凝燥氣。非陽不能化耶。

案本草。甘草。別錄云。通經脈。利血氣。大明云。通九竅。利百脈。寇宗奭云。生則微涼。炙則溫。蓋四逆湯之治逆冷。復脈湯之復失脈。功耑在乎甘草。傷寒類要。傷寒心悸脈結代者。甘草二兩。水三升。煮一半。服七合。日一服。此單甘草湯。其義可知耳。

白話文:

脈絡阻塞,是因為營氣運行不暢。心悸則代表血氣虧損,導致心臟得不到滋養。營氣停滯,血氣虧損,進一步導致出汗,難道不會迅速衰竭嗎?所以即使行動如常,也斷定活不過百日,因為知道陰氣已經消失,陽氣也將斷絕。人參、桂枝、甘草、生薑可以行身體的陽氣,膠、麥、麻、地可以行身體的陰氣。這正是想要讓陽氣能夠重新在陰氣中運行,使脈絡恢復正常。後人只喜歡使用膠、地等藥物,而害怕薑、桂,卻不知道陰氣凝滯,燥氣盛行,非陽氣不可化解。

根據本草記載,甘草,《別錄》中記載可以通經脈,利血氣;《大明》中記載可以通九竅,利百脈。寇宗奭說,生甘草性微涼,炙甘草性溫。甘草在四逆湯中治療寒邪逆阻,在復脈湯中治療脈象虛弱無力,其功效的核心就在於甘草。傷寒類要中記載,傷寒病症出現心悸、脈絡阻塞、脈象代脈者,可以用甘草兩錢,水三升,煮至一半,服用七合,每天服用一次。這就是單獨使用甘草的湯劑,其功效可以由此得知。

肘後獺肝散,治冷勞。又主鬼疰一門相染。

獺肝一具。炙乾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炙。肘後。作陰。)

案本草。獺肝。甘溫有毒。別錄。治鬼疰。而肘後。無治冷勞之文。云。屍疰鬼疰者。即是五屍之中。屍疰。又挾諸鬼邪為害也。其病變動。乃有三十六種。至九十九種。大略令人寒熱沉沉嘿嘿。不的知其所苦。而無處不惡。累年積月。漸沉頓滯。以至於死。後復注易傍人。乃至滅門。覺如此候者。宜急療之。千金。外臺。引崔氏。並同。

巢源鬼注候云。注之言住也。言其連滯停住也。人有先無他病。忽被鬼排擊。當時或心腹刺痛。或悶絕倒地。如中惡之類。其得瘥之後。餘氣不歇。停住積久。有時發動。連滯停住。乃至於死。死後注易傍人。故謂之鬼注。劉熙釋名云。注。注也。相灌注也。疰。即注之從疒者。

白話文:

「肘後[獺肝]散」這方子,可以治療冷勞。此外,它也能治療鬼疰,這種病症會在一家人之間相互傳染。

藥方

獺肝一個,烤乾研成粉末,用水送服,每次服用一匙,一天服用三次。(註:原方「炙」字,肘後方中作「陰」字。)

醫學解說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獺肝味甘性溫,有毒。別錄中記載,獺肝可以治療鬼疰。但是肘後方中並沒有提到治療冷勞。所謂屍疰鬼疰,指的是五屍之中,其中一種是屍疰,又夾雜著鬼邪的侵害。這種病的症狀變化多端,從三十六種到九十九種都有,患者會感到全身寒冷發熱、昏沉發抖、痛苦難忍,並且對周遭事物都感到厭惡。這種病症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加重,最終導致死亡。而且死後還會傳染給周圍的人,甚至導致全家滅亡。如果出現上述症狀,要及時治療。千金方、外臺祕要以及崔氏醫書都有提到這種病症。

巢源對鬼注的解釋是:注,指的是停留的意思,指病症停留在體內無法消散。原本健康的人,突然受到鬼邪的攻擊,會感到心腹刺痛,或者昏倒在地,如同中邪一般。病症好轉之後,餘氣未消,停留在體內,久而久之就會發作。這些餘氣停留在體內,最終導致死亡。死後會傳染給周圍的人,所以叫做鬼注。劉熙在釋名中解釋,注,是相灌注的意思。疰,則是注字加上疒字,也就是指這種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