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二 (29)
卷二 (29)
1. 論一首、證一首、方十首
栝蔞薤白白酒湯方
栝蔞實(一枚搗),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案薤白。本草。辛苦溫。別錄云。溫中散結氣。杜甫薤詩云。衰年關膈冷。味暖並無憂。可見其以辛溫。而散胸膈中之結氣也。白酒。注家無解。似指為酒之白者。然靈經筋篇。以白酒和桂云云。且飲美酒。由此觀之。白酒非常酒。千金方。用白酨漿一斗。外臺亦引仲景傷寒論載本條云。
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而方中。則用白酨酒。程敬通云。酨音再。酢漿也。知白酒。即是酢漿。今用米醋極驗。
千金栝蔞湯,主療與本文同。
栝蔞實(一枚),半夏(半升),薤白(一斤),枳實(二兩),生薑(四兩)
上五味㕮咀。以白酨漿一斗。煮取四升。服一升。日二。仲景肘後。不用生薑枳實半夏。(外臺。引千金同。)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外臺。引仲景傷寒論。半夏下。有白酨漿三字。)
〔尤〕胸痹不得臥。是肺氣上而不下也。心痛徹背。是心氣塞而不和也。其痹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飲以為之援也。故於胸痹藥中。加半夏。以逐痰飲。
張氏醫通云。心痛徹背者。胸中痰垢積滿。循脈而溢於背。背者胸之府。故於前藥。但加半夏。以祛痰積之痹逆也。
栝蔞薤白半夏湯方
栝蔞實(一枚搗),薤白(三兩),半夏(半升),白酒(一斗○外臺作白酨漿云古今錄驗範汪同)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聖惠方,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方。
栝蔞(一枚),桂心(三分),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漿水一中盞。入薤白七莖。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熱頻服。
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趙本。作心中痞留氣結在胸。徐沈同。外臺作心中痞堅留氣結於胸。逆下。有氣字。)
〔魏〕胸痹自是陽微陰盛矣。心中痞氣。氣結在胸。正胸痹之病狀也。再連脅下之氣。俱逆而搶心。則痰飲水氣。俱乘陰寒之邪。動而上逆。胸胃之陽氣。全難支拒矣。故用枳實薤白桂枝湯。行陽開鬱。溫中降氣。猶必先後煮治。以融和其氣味。俾緩緩蕩除其結聚之邪也。再或虛寒已甚。
無敢恣為開破者。故人參湯亦主之。以溫補其陽。使正氣旺。而邪氣自消。又治胸痹從本治之一法也。
張氏醫通云。二湯。一以治胸中實痰外溢。用薤白桂枝以解散之。一以治胸中虛痰內結。即用人參理中以清理之。一病二治。因人素稟而施。兩不移易之法也。
案千金治中湯。胸痹方。別標為一條。外臺亦引仲景傷寒論。療胸痹理中湯。即並人參湯。方後注云。張仲景曰。胸痹心中痞堅。留氣結於胸。胸滿。脅下逆氣搶心。理中湯亦主之。而引範汪。出枳實薤白桂枝湯方。名枳實湯。方後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白話文:
論一首、證一首、方十首
栝蔞薤白白酒湯方:
將栝蔞實搗碎一顆,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一同煮成二升,分次溫服。 薤白味辛溫,能散胸膈之結氣;白酒,古籍記載不一,可能指顏色較白的酒,也可能是醋,現用米醋效果很好。
千金栝蔞湯:
功效與上文相同。取栝蔞實一顆,半夏半升,薤白一斤,枳實二兩,生薑四兩,研磨後,用白酨漿(一種酒)一斗煮成四升,每次服一升,每日二次。 仲景肘後方則不含生薑、枳實、半夏。
栝蔞薤白半夏湯方:
將栝蔞實搗碎一顆,薤白三兩,半夏半升,白酒一斗(也有古籍記載用白酨漿)一同煮成四升,每次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聖惠方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方:
將栝蔞一顆、桂心三分、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搗碎過篩,每次服三錢,用米漿水一中盞,加入薤白七莖、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渣,稍溫熱頻服。
枳實薤白桂枝湯與人參湯:
主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於胸,胸滿脅下氣逆上衝心口。枳實薤白桂枝湯溫中降氣,行陽開鬱;人參湯溫補陽氣,適用於虛寒較重的患者。 兩種湯藥,一種治胸中實痰外溢,一種治胸中虛痰內結,需根據病人體質選用。 古籍中亦有記載仲景傷寒論中的理中湯,亦可治療此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