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二 (10)
卷二 (10)
1. 論一首、脈證九條、方九首
澤瀉。各三兩。熟乾地黃。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附子。肉桂。各二兩。方後云。久服壯元陽。益精髓。活血駐顏。強志輕身。)
薛氏醫案云。八味丸。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而患流注鶴膝等症。不能消潰收斂。或飲食少思。或食而不化。或臍腹疼痛。夜多漩溺。經云。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即此方也。又治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發熱作渴。口舌生瘡。或牙齦潰爛。咽喉作痛。形體憔悴。寢汗等證。加五味子四兩。
吳氏方考云。今人入房盛。而陽事愈舉者。陰虛火動也。陽事先痿者。命門火衰也。是方於六味中。加桂附。以益命門之火。使作強之官得其職矣。
王氏小青囊云。又治下元冷憊。心火炎上。腎水不能攝養。多唾痰涎。又治腎虛齒痛。又治腎虛淋瀝。
王氏藥性纂要云。治一少年哮喘者。其性善怒。病發寒天。每用桂附八味地黃湯。及黑錫丹而平。一次用之未效。加生鐵落於八味湯中。一劑而愈。
千金腎氣丸。治虛勞腎氣不足。腰痛陰寒。少便數。囊冷濕。尿有餘瀝。精自出。陰痿不起。忽忽悲喜。
於本方。去牡丹皮。加玄參芍藥。(千金翼。有牡丹皮。名十味腎氣丸。)
千金又方。治腎氣不足。羸瘦日劇。吸吸少氣。體重耳聾。眼暗百病。
於本方。去附子山茱萸。加半夏。(千金腎氣丸。凡五方。今錄其二。)
嚴氏加味腎氣丸。治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
於本方中。加車前子川牛膝。(薛氏云。治脾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或肚腹腫脹。四肢浮腫。或喘急痰盛。已成蠱症。其效如神。)
又十補丸。治腎臟虛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腫。耳鳴耳聾。肢體羸瘦。足膝軟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但是腎虛之證。
於本方中。加鹿茸五味子。
醫壘元戎。都氣丸。補左右二腎。水火兼益。
於本方中。加五味子。
錢氏小兒方訣。地黃丸。治腎虛解顱。或行遲語遲等症。
於本方中。去桂枝附子。(薛氏云。治腎經虛熱作渴。小便淋秘。痰氣上壅。或肝經血虛燥熱。風客淫氣。而患瘰癧結核。或四肢發搐。眼目瞤動。或肺經虛火。咳嗽吐血。頭目眩暈。或咽喉燥痛。口舌瘡裂。或心經血虛有火。自汗盜汗。便血諸血。或脾虛濕熱。下刑于腎。
腰膝不利。或疥癬瘡毒等症。並用此為主。而佐以各臟之藥。此藥為天一生水之劑。若稟賦不足。肢體瘦弱。解顱失音。或畏明下竄。五遲五軟。腎疳肝疳。或早近女色。精氣虧耗。五臟齊損。凡諸虛不足之症。皆用此以滋化源。其功不能盡述。○案此增味頗多。今省之。)
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薯蕷丸方
薯蕷(三十分),當歸,桂枝,曲(千金作神麯。局方三因等並同),乾地黃,豆黃卷(各十分。千金作大豆黃卷),甘草(二十八分),芎藭,麥門冬,芍藥,白朮,杏仁(各六分),人參(七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膠(七分),乾薑(三分),白蘞(二分),防風(六分),大棗(百枚為膏)
白話文:
論一首、脈證九條、方九首
八味地黃丸:此方久服可壯元陽、益精髓、活血駐顏、強志輕身。薛氏醫案記載,此方主治命門火衰,導致脾胃虛寒,出現流注、鶴膝等症,難以消潰收斂,或飲食減少、食慾不振、食後不消化、臍腹疼痛、夜尿頻多等症。此方符合「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原則。此外,也可用於治療腎水不足、虛火上炎,出現發熱口渴、口舌生瘡、牙齦潰爛、咽喉疼痛、形體消瘦、盜汗等症狀,此時可加五味子。吳氏方考指出,房事過度而陽事勃起者為陰虛火動,陽事早衰則為命門火衰。此方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桂附,以益命門之火,使陽事功能恢復正常。王氏小青囊記載,此方還可用於治療下元虛冷、心火上炎、腎水不能滋養心火,出現多唾液、痰涎等症狀,以及腎虛引起的齒痛、尿頻等症。王氏藥性纂要記載,曾用此方治療一位易怒的少年哮喘患者,在寒天發病,服用桂附八味地黃湯及黑錫丹無效後,加生鐵落於八味湯中,一劑而癒。
千金腎氣丸:主治虛勞、腎氣不足,症狀包括腰痛、畏寒、尿頻、陰囊冷濕、尿餘瀝、遺精、陽痿、情緒起伏不定等。本方去牡丹皮,加玄參、芍藥(千金翼方中名為十味腎氣丸)。另一千金方:主治腎氣不足,日漸消瘦、氣短、身體沉重、耳聾、視力模糊等症狀。本方去附子、山茱萸,加半夏。
嚴氏加味腎氣丸:主治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方中加車前子、川牛膝。薛氏認為此方可治療脾腎虛弱,出現腰重腳腫、小便不利、腹脹、四肢浮腫、喘促痰多,甚至已成蠱症,療效甚佳。
十補丸:主治腎臟虛弱,症狀包括面色晦暗、足冷足腫、耳鳴耳聾、身體消瘦、關節無力、小便不利、腰脊疼痛等腎虛證候。方中加鹿茸、五味子。
都氣丸:補益左右腎臟,水火並補。方中加五味子。
地黃丸:主治腎虛導致的智力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遲緩等小兒症狀。方中去桂枝、附子。薛氏認為,此方可治療腎經虛熱引起的口渴、尿少、痰多、以及肝經血虛燥熱引起的瘰癧、結核、四肢抽搐、眼球震顫等,肺經虛火引起的咳嗽、咯血、頭暈目眩,咽喉乾燥疼痛、口舌生瘡、心經血虛有火引起的盜汗、便血等,以及脾虛濕熱下注腎經引起的腰膝酸軟、疥癬瘡毒等,並可根據不同臟腑病症加減藥物。此方為滋陰補腎之劑,適用於先天不足,體質瘦弱、智力發育遲緩、畏光、四肢無力、腎疳、肝疳等症,以及房事過度,精氣虧損,五臟俱損等諸虛不足之症,具有滋養陰精、強身健體的功效。
薯蕷丸:主治虛勞、各種不足、風氣等百病。方中藥物比例為:薯蕷(30分),當歸、桂枝、酒曲(千金方用神曲,局方、三因等方劑亦同)、乾地黃、豆黃卷(各10分,千金方用大豆黃卷)、甘草(28分),芎藭、麥門冬、芍藥、白朮、杏仁(各6分),人參(7分),柴胡、桔梗、茯苓(各5分),阿膠(7分),乾薑(3分),白蘞(2分),防風(6分),大棗(100枚製成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