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簡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金匱玉函要略綜概 (2)

回本書目錄

金匱玉函要略綜概 (2)

1. 金匱玉函要略綜概

神仙傳。衛叔卿入太華山。謂其子度世曰。汝歸。當取吾齋室西北隅。大柱下玉函。函中有神素書。取而按方合服之。一年可能乘雲而行。淮南要略訓。高誘注曰。鴻烈二十篇。略數其要。明其所指。序其微妙。論其大體也。命名之義。豈其出於此耶。皇甫謐云。仲景垂妙於定方。

(晉書本傳。)陶弘景雲。惟仲景一部。最為眾方之祖。又悉依本草。但其善診脈明氣候。以意消息之爾。(出本草序例。)二氏距仲景未遠。其言如此。然而要略中方論。盡有不合繩墨者。故今人或云。某論非仲景之舊。或云。某方非仲景之真。肆意刪改。以為復古。(程林輩亦已論之。

)此誤也。巢氏病源。引小品云。華佗之精微。方類單省。而仲景經有侯氏黑散。紫石英方。皆數種相出入節度。陳延之以晉初人。其言亦如是。此他至篇末宋人附方。千金外臺中。引仲景者頗多。豈知今之致疑者。盡非仲景之本論原方乎。此宜存而不議焉。(近代清姚際恆著古今偽書考云。

金匱玉函經。又名金匱要略。稱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案此非仲景撰。乃後人偽託者。蓋概論也。)歷覽史志。傷寒論玉函經。及要略之外。仲景書目。猶載數部。黃素方二十五卷。傷寒身驗方一卷。評病要方二卷。以上出七錄。療婦人方二卷。出隋志。(陳自明婦人良方云。

男子婦人傷寒。仲景治法。別無異議。比見民間。有婦人傷寒方書。稱仲景所撰而王叔和為之序。以法考之。間有可取。疑非古方。特假聖人之名。以信其說於天下也。)張仲景方卷十五。(太平御覽引張仲景方序論。載仲景。及張伯祖衛沈事。)見隋志及舊新唐志。脈經。

五臟榮衛論。五臟論。療黃經口齒論。各一卷。出宋志。凡十部。五十卷。今無一存。實可惜矣。寬政甲寅春正月晦書於日光山中永觀精舍。丹波元簡廉夫譔。

余曏者撰傷寒論輯義。而又輯金匱方論之義。屬草於文化丙寅九月十日。呵凍揮汗。未竟一期。至今年八月六日而訖。如綜概一篇。乃十餘年前所著。今略加改竄。以揭卷首。所校諸本。曰宋本。(不載雜療以下。)曰徐熔本。(收於醫統正脈中。)曰俞稿本。曰趙開美本也。

採輯注家。徐者彬也。(論注。)程者。林也。(直解),沈者。明宗也。(編注)魏者。荔彤也。(本義)尤者。怡也。(心典)鑑者。醫宗金鑑也。(程云。明初有趙以德注。嗣後有胡引年注。方論訛舛甚多。此間二家。並無傳。)其體例。一如傷寒輯義。因不別作序及凡例。

唯恐考據未確。舛漏猶多。不敢示之大方。聊以授兒輩云。櫟蔭拙者元簡識。

男元胤,元堅對讀

白話文:

金匱玉函要略綜概

這篇文章探討《金匱要略》的來源和版本問題。古籍記載,衛叔卿曾得到一本記載神奇藥方的書,服用後能升天。而《淮南子》也提到精簡要義的重要性。《晉書》記載,張仲景的醫術精湛,其著作《傷寒雜病論》是後世醫方的鼻祖,陶弘景也稱讚其善於診脈、觀察氣候,並能靈活運用藥方。然而,《金匱要略》中部分內容與張仲景風格不符,因此後世有人懷疑其真偽,並擅自刪改。但陳延之等醫家認為,張仲景的藥方並非都簡潔單一,《金匱要略》中的一些複方也是符合其風格的。許多後世的醫書都引用了《金匱要略》,這些引用也間接證明了其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因此不必過度懷疑。 有學者認為《金匱玉函經》(或《金匱要略》)並非張仲景所著,而是後人偽託。

除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張仲景還有其他醫著,例如《黃素方》、《傷寒身驗方》、《評病要方》、《療婦人方》等,但這些著作現已失傳,令人惋惜。 關於婦人傷寒的醫方,民間流傳著一些據稱是張仲景所撰的版本,但其真實性存疑,很可能只是借用張仲景的名號以提高可信度。張仲景的其他著作,例如《張仲景方》、《脈經》、《五臟榮衛論》、《五臟論》、《療黃經口齒論》等,也記載在古籍中,但如今都已失傳。

作者撰寫此文,整理了不同版本的《金匱要略》,參考了徐熔、俞氏、趙開美等人的版本和諸多注釋家的研究成果,包括徐彬、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尤怡等人的注釋。 作者謙虛地表示,由於考據不易,難免有錯誤和遺漏,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