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簡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論七首、脈證五條、方九首

論七首、脈證五條、方九首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

久不愈。必致癰腫。(胕。千金。作浮。如鼓不渴。巢源。作如故而不滿又不渴。身下。脈經。千金。有體字。)

〔程〕風水與皮水相類屬表。正水與石水相類屬裡。但風水惡風。皮水不惡風。正水自喘。石水不喘。為異耳。自唐以來。復有五水十水之說。皆由腎不主五液。脾不能行水。致津液充郭。上下溢於皮膚。則水病生矣。

〔鑑〕風水得之內有水氣。外感風邪。風則從上腫。故面浮腫。骨節疼痛惡風。風在經表也。皮水得之內有水氣。皮受濕邪。濕則從下腫。故胕腫。其腹如鼓。按之沒指。水在皮里也。非風邪。故不惡風。因水濕。故不渴也。其邪俱在外。故均脈浮。皆當從汗從散而解也。正水。

水之在上病也。石水。水之在下病也。故在上則胸滿自喘。在下則腹滿不喘也。其邪俱在內。故均脈沉遲。皆當從下從溫解也。

〔尤〕正水。腎臟之水自盛也。石水。水之聚而不行者也。正水。乘陽之虛。而侵及上焦。故脈沉遲而喘。石水。因陰之盛。而結於少腹。故脈沉。腹滿而不喘也。

〔魏〕黃汗者。其脈亦沉遲。與正水石水。水邪在內無異也。然所感之濕。客於皮毛者。獨盛於他證。故身發熱。熱必上炎。故胸滿頭面腫。濕熱肆行。故四肢亦腫。久久不愈。瘀窿蘊釀。致成瘡癰。潰爛成膿。必至之勢也。熱逼於內。汗出於外。濕瘀乎熱。汗出必黃。此又就汗出之色。以明濕熱之理。名之曰黃汗。

案胕。程讀為跗。本於喻氏。蓋誤矣。徐云。胕者。浮也。近是。素水熱穴論云。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知是胕腫。即水病之稱耳。

巢源石水候云。腎主水。腎虛則水氣妄行。不依經絡。停聚結在臍間。小腹腫大。𩊅如石。故云石水。其候引脅下脹痛。而不喘是也。脈沉者。名曰石水。尺脈微大。亦為石水。腫起臍下。至少腹垂垂然。上至胃脘則死。不治。

張氏醫通云。風水者。腎本屬水。因風而水積也。經云。並浮為風水。傳為胕腫。又曰。腎風者。面胕龐然。壅害於言。不能正偃。正偃則咳。名曰風水。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今止言外證骨節疼痛。惡風。不言胕腫。脫文也。皮水者。

皮膚胕腫是也。蓋肺主氣。以行營衛。外合皮毛。皮毛病甚。則肺氣膹郁。當發其汗。散皮毛之邪。外氣通。而鬱解矣。正水者。腎經之水自病也。經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成病。上下溢於皮膚。胕腫腹大。上為喘呼不得臥。標本俱病也。石水者。乃水積小腹胞內。

堅滿如石。經曰。陰陽結邪。陰多陽少。名石水。又曰。腎肝並沉為石水。水積胞內。下從足少陰。故不發喘。

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風強則為隱疹。身體為癢。癢為泄風。久為痂癩。氣強則為水。難以俯仰。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

〔鑑〕此為黃汗四字。當是衍文。六脈俱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之病。若風強於氣。相搏為病。則偏於營。故為隱疹。身體為癢。癢者肌虛。為風邪外薄故也。名曰泄風。即今之風燥瘡是也。故日久不愈。則成痂癩。痂癩。疥癬癘癩之類是也。若氣強於風。

相搏為病。則偏於衛。故為水氣。難以俯仰。即今之支飲喘滿不得臥也。若風氣兩相強擊為病。則為風水。故通身浮腫也。以上諸證。皆屬肌表。故當發汗。汗出乃愈也。風水無汗。當以越婢湯發汗。若汗出惡風。則為表陽虛。故加附子也。若不惡風。小便通利。非表陽有寒。

乃上焦有寒也。上焦有寒。惟兼病水者。不能約束津液。故其口多涎也。

何氏醫碥云。惡風則虛一句。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五句。當是錯簡刪之。案此說未知是否。金鑑改洪腫作浮腫。巢源。有身面卒洪腫候。謂腫之盛大。金鑑誤耳。

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裹上。擁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脈經。千金。外臺。並無蠶字。據靈論疾診尺及水脹篇。無蠶字為是。蓋因下文目下有臥蠶之語。而錯誤也。裹。靈樞。作窠。潘氏續焰云。窠者。窩也。聚精成窩。搏結之義。)

〔尤〕風水。其脈自浮。此云沉滑者。乃水脈非風脈也。至面目腫大有熱。則水得風而外浮。其脈亦必變而為浮矣。仲景不言者。以風水該之也。目窠上微腫。如蠶新臥起狀者。內經所謂水為陰。而目下亦陰。聚水者必微腫。先見於目下是也。頸脈動者。頸間人迎脈動甚。風水上湊故也。

時時咳者。水漬入肺也。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與內經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者不同。然腹中氣大。而肢間氣細。氣大則按之隨手而起。氣細則按之窅而不起。而其浮腫則一也。

案水脹篇。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者。水也。其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者膚脹也。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所致。寒氣在於皮膚之間。按而散之。則不能猝聚。故窅而不起也。當知隨手而起。為有水無氣。窅而不起。為有氣有水也。巢源。燥水。謂水氣溢於皮膚。

因令腫滿。以指畫肉上。則隱隱成文字者。名曰燥水。以指畫肉上。隨畫隨散。不成文字者。名曰濕水。蓋濕水。即靈樞所謂水也。燥水。即所謂膚脹也。上條云。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而此條云。陷而不起者風水。則知皮水風水。即巢源所謂燥水。而亦膚脹之屬也。

尤注似疏。故詳及之。

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為風水。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為皮水。身腫而冷。狀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為黃汗。痛在骨節。咳而喘。不渴者。此為脾脹。其狀如腫。

發汗即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酸。徐沈尤作痠。脾脹諸注作肺脹為解。似是。唯程魏仍舊文。本條凡五節。依徐注而分之。)

〔尤〕太陽有寒。則脈緊骨疼。有濕。則脈濡身重。有風。則脈浮體痠。此明辨也。今得傷寒脈。而骨節不疼。身體反重而痠。即非傷寒。乃風水外勝也。風水在表而非里。故不渴。風固當汗。水在表者。亦宜汗。故曰汗出即愈。然必氣盛而實者。汗之乃愈。不然。則其表益虛。

風水雖解。而惡寒轉增矣。故曰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若其渴而不惡寒者。則非病風。而獨病水。不在皮外。而在皮中。視風水為較深矣。其證身腫而冷。狀如周痹。周痹為寒濕痹其陽。皮水為水氣淫於膚也。胸中窒不能食者。寒襲於外。而氣窒於中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者。

熱為寒鬱。而寒甚於暮也。寒濕外淫。必流關節。故曰此為黃汗。痛在骨節也。其咳而喘。不渴者。水寒傷肺。氣攻於表。有如腫病。而實同皮水。故曰發汗則愈。然此諸病。若其人渴而下利。小便數者。則不可以水氣當汗。而概發之也。仲景丁寧之意。豈非慮人之津氣先亡耶。

或問前二條云。風水外證骨節疼。此云骨節反不疼。身體反重而痠。前條云。皮水不渴。此云渴。何也。曰。風與水合而成病。其流注關節者。則為骨節疼痛。其侵淫肌體者。則骨節不疼。而身體痠重。由所傷之處不同故也。前所云皮水不渴者。非言皮水本不渴也。謂腹如鼓。

而不渴者。病方外盛而未入里。猶可發其汗也。此所謂渴而不惡寒者。所以別於風水之不渴而惡風也。程氏曰。水氣外留於皮。內薄於肺。故令人渴。是也。

靈周痹篇云。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痹發。此內不在臟。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命曰周痹。案此即歷節痛風之謂。今云狀如周痹者。

豈謂其為走痛耶。抑與靈樞周痹異義。而謂唯其為頑痹耶。諸注無明解者何。又案金鑑以下條越婢加朮湯主之六字。移本條發汗即愈之下云。以上四證。皆初病皮毛。狀類傷寒。故均以越婢加朮湯主之。發汗即愈也。此說不可從。詳於下條。

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湯主之。(〔原注〕方見中風○案黃。脈經作洪。是。脈經注。一云。皮水。其脈沉。頭面浮腫。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亡津液。故令渴也。)

〔程〕里有水則脈沉。小便不利。溢於表則一身面目黃腫。故與越婢加朮湯。以散其水。若小便自利。此亡津液而渴。非里水之證。不用越婢湯也。越婢加朮湯。當在故令病水之下。

案此條諸家。並以自一身面目黃腫。至故令渴也。悉屬越婢湯證。殊不知此與腸癰大黃牡丹湯條。同為倒裝法。程注義獨長矣。第據脈經。黃腫。乃洪腫之訛。又據外臺。引古今錄驗。皮水越婢加朮湯主之。及脈經註文。里水亦皮水之訛。義尤明顯。金鑑則不考之於古書。輒以越婢加朮湯主之七字。

移於前條。抑亦肆矣。或疑脈沉用麻黃之義。考本草。麻黃為肺家之專藥。李氏詳辨之。皮水。水氣壅遏於皮膚之間。用麻黃而發之。則氣行水利。而脈道開。沉乃為浮。此等之義。身試親驗。然後知經文之不我欺也。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之。下之胸滿短氣。趺陽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消穀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鑑〕趙良曰。趺陽當伏者。非趺陽胃氣之本脈也。為水蓄於下。其氣伏。故脈亦伏。脈法曰。伏者為水。

〔魏〕趺陽有水邪則當伏。以胃陽為水濕陰寒所固閉。故陽明之脈不出也。今反緊。不惟水盛於裡。而且寒盛於中矣。蓋其人不止有水氣之邪。而更兼平日有積寒疝瘕。腹中常常作痛。水邪中又兼寒邪也。醫者不識其為陰寒。乃以為水邪可下。雖水下沉。而寒邪上逆。故胸滿短氣矣。

此病趺陽脈當伏。今反數。為本自有熱。然本自有熱。則當消穀。小便數大便堅。如傷寒胃實之證也。今小便反不利。則知為欲作水與濕熱之邪無疑。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熱。數脈即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

〔鑑〕案此條文義不屬。不釋。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水不沾流。走於腸間。(脈經。衛氣不行下。更有衛氣不行四字。)

〔程〕寸口以候表。弦緊為寒。寒則表氣不行。不能以衛肌膚。故惡寒。氣既不行。則水飲亦不宣。但走入腸間而為水。

案金鑑云。此條必有脫簡。不釋。考脈經寒疝篇云。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衛氣不行則惡寒。緊則不欲食。弦緊相搏。則為寒疝。知此條亦宜有緊則云云語。金鑑為是。

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即難。

〔沈〕少陰腎脈。緊則寒邪凝滯正氣於內。曰緊則為痛。沉則衛氣鬱而不宣。三焦壅閉。水即氾濫。曰沉則為水。決瀆無權。小便即難。

〔鑑〕四句文義不屬。並有脫簡。不釋。

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死。(脈經。脈得上。有師曰二字。)

〔尤〕水為陰。陰盛故令脈沉。又水行皮膚。榮衛被遏。亦令脈沉。若水病而脈出。則真氣反出邪水之上。根本脫離。而病氣獨勝。故死。出與浮迥異。浮者盛於上。而弱於下。出則上有而下絕無也。

〔魏〕附錄傷寒論一條以證之。少陰篇云。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

〔鑑〕趙良曰。內經色澤者。病溢飲。溢飲者。渴而多飲。溢於腸胃之外。又曰。水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也。故水在腹。便目下腫也。靈樞曰。水始起也。目下微腫如蠶。如新臥起之狀。其人初由水穀不化津液。以成消渴。必多飲。多飲則水積。水積則氣道不宣。故脈伏矣。

〔沈〕胃中津液水飲。外溢皮膚肌肉。不溉喉舌。故作消渴。誠非真消渴也。

千金云。凡水病之初。先兩目下腫起。如老蠶色。挾頸脈動。股里冷。脛中滿。按之沒指。腹內轉側有聲。此其候也。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案此條。原本接上條。今據程本金鑑。另分為一條。)

〔鑑〕腹者。至陰。脾也。故病水必腹大也。水蓄於內。故小便不利也。其脈沉絕。即伏脈也。脈伏腹大。小便不利。里水已成。故可下之。十棗神祐之類。酌而用之可也。

〔尤〕其脈沉絕。水氣瘀壅而不行。脈道被遏而不出。其勢亦太甚矣。故必下其水。以通其脈。

〔徐〕水病可下。惟此一條。沉絕二字妙。

何氏醫碥云。內水腹大。小便不利。脈沉甚。可下之。十棗湯。浚川散。神祐丸。禹攻散。舟車丸之類。蓋亦可從小便利。亦可從大便泄也。

問曰。病下利後。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因。脈經。程本。金鑑。作陰。自當愈。千金注云。一作滿月當愈。案因腫。據答語云當病水。作陰腫。為是。)

〔鑑〕病下利。則虛其土傷其津也。土虛則水易妄行。津傷則必欲飲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則水精輸布。何水病之有。惟小便不利。則水無所從出。故必病水。病水者。脾必虛不能制水。故腹滿也。腎必虛不能主水。故陰腫也。於此推之。凡病後傷津。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當防病水也。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身重。千金注云。一作身腫。陰下。脈經有大字。)

〔魏〕又為明水氣附於五臟。而另成一五水之證。蓋水邪亦積聚之類也。切近於其處。則伏留於是藏。即可以藏而名證。

〔程〕內經曰。心主身之血脈。上經曰。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是以身重少氣也。內經曰。諸水病者。不得臥。夫心屬火。水在心。則蒸郁燔爍。是以不得臥。而煩躁也。心水不應陰腫。以腎脈出肺絡心。主五液。而司閉藏。水之不行。皆本之於腎。是以其陰亦腫也。

案金鑑云。其人陰腫四字。當在腎水條內。錯簡在此。此說有理。然程注義亦通。姑從之。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魏〕肝經有水。必存兩脅。故腹大而脅下痛。少陽陰陽往來之道路。有邪窒礙。故不能自轉側。肝有水邪。必上衝胸咽。故時時津液微生。(口中有淡水之症也。)及上升而下降。小便不利者。又續通。此水邪隨肝木往來升降之氣。上下為患也。

〔尤〕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者。肝喜沖逆。而主疏泄。水液隨之而上下也。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身下。千金有體字。)

〔鑑〕趙良曰。肺主皮毛。行榮衛。與大腸合。今有水病。則水充滿皮膚。肺本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為尿溺。今既不通。水不得自小便出。反從其合。與糟粕混。成鴨溏也。

〔尤〕鴨溏。如鴨之後。水糞雜下也。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尤〕脾主腹。而氣行四肢。脾受水氣。則腹大四肢重。津氣生於穀。穀氣運於脾。脾濕不運。則津液不生。而少氣小便難者。濕不行也。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反。脈經。作皮。注云。一云。大便反堅。)

〔程〕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令聚水而生病。是有腹大臍腫之證也。腰者腎之外候。故令腰痛。膀胱者。腎之腑。故令不得溺也。以其不得溺。則水氣不得泄。浸漬於睪囊。而為陰汗。流注於下焦。而為足冷。夫腎為水臟。又被水邪。則上焦之氣血。隨水性而下趨。故其人面反瘦。非若風水裡水之面目洪腫也。

〔魏〕是五水。又以分附於五臟而得名矣。但臟雖各附。而其實異其地者。不異其邪。治之者。亦異其處者。不當易其法也。

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鑑〕諸有水者。謂諸水病也。治諸水之病。當知表裡上下分消之法。腰以上腫者。水在外。當發其汗乃愈。越婢青龍等湯證也。腰以下腫者。水在下。當利小便乃愈。五苓豬苓等湯證也。趙良曰。身半以上。天之分陽也。身半以下。地之分陰也。而身之腠理行天分之陽。小便通地分之陰。

故水停於天者。開腠理。水從汗散。水停於地者。決其出關。而水自出矣。即內經開鬼門潔淨府法也。

陳氏證治大還云。凡大人小兒。通身浮腫喘急。小便不利。自下而上者。名陰水。自上而下者。名陽水。俗名河白。用河白草。濃煎湯洗浴。此草三尖底平。葉底及梗有芒刺。陽水用無刺者。陰水用有刺者。一二浴後。而小便便利。浮腫自消。神效神效。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沈際飛校本脈經。卑作革。脈經注。一云。水分。)

〔程〕沉為水。遲為寒。水寒相搏。則土敗矣。是以胃之趺陽脈則伏。脾之水穀則不磨。脾衰則寒內著地而為鶩溏。胃衰則水外溢而為身腫也。少陽者三焦也。內經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今少陽脈卑。則不能決瀆矣。在男子。則小便不利。少陰者腎也。中藏經曰。

腎者女子以包血。以其與衝脈並行。今少陰脈細。則寒氣宕於胞門矣。在婦人則經水不通。經雖為血。其體則水。況水病而血不行。其血亦化為水。故名曰血分。

案沈云。卑者。即沉而弱。徐云。卑則低而弱。平脈決。榮氣弱。名曰卑。王宇泰云。榮主血為陰。如按之沉而無力。故謂之卑也。但少陽未詳何部。徐云。左關膽脈也。沈云。右尺。金鑑云。左尺。然左右配位之說。仲景所未曾言。必別有所指。史記倉公傳。時少陽初代。亦同。血分。諸家無明解。蓋分。散也。血為水分散。流布肢體也。又有水分。附於左。

脈經云。問曰。病有血分。何謂也。師曰。經水前斷後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難治。問曰。病有水分何也。師曰。先病水後經水斷。名曰水分。此病易治。

本事續方云。治婦人經脈不通。即化黃水。水流四肢。則遍身皆腫。名曰血分。其候與水腫。相類一等。庸醫不問源流。便作水疾治之。非唯無效。又恐喪命。此乃醫殺之也。宜用此方。

人參當歸瞿麥穗,大黃桂枝茯苓(各半兩),苦葶藶(炒二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米飲下。漸加至二十丸。止於三十丸。每無不效者。案此方為經水不通。而發血分者設焉。若胃氣衰者。宜另議方而可也。

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炙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沉而緊。沉為水。緊為寒。沉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後。榮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衝。

喉咽塞噎。脅下急痛。醫以為留飲。而大下之。氣擊不去。其病不除。後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穀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瘥。食飲過度。腫復如前。胸脅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浮咳喘逆。當先攻擊沖氣令止。乃治咳。

咳止其喘自瘥。先治新病。病當在後。(徐本。氣擊。作氣系。無浮咳之浮字。當微。作尚微。沈尤並同。魏本氣擊。作氣急。)

〔沈〕此水病積寒為根。兼示誤治之變也。病者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乃水腫本有之證。但病者竟不言此。反言胸中痛。氣上衝胸。狀如炙肉。當微咳喘。然水病不當有此而見之。故問其脈何類。

〔程〕寸口脈沉而緊。沉為水。緊為寒。水寒之氣。結於關元。當其少壯之時。陽氣正旺。雖有結寒。亦為不覺。及至陽衰之後。營衛亦虛。其陽則損。其陰則盛。關元結寒。乘其陽虛而動。腎中陽氣。不能以勝陰寒。寒氣上衝。咽喉閉塞。脅下亦相引而急痛也。醫者不求其本因寒水結在關元。

見其標證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以為水飲。而大下之。其沖氣不為下止。後重吐之。非惟沖氣不止。而大吐大下。復又損其胃。而亡其津液。是以咽燥引飲也。吐下後。其陽愈虛。則不能施行便溺。其寒愈勝。則不能消化水穀。是以小便不利。而水穀不化。面目手足。

猶然浮腫。復與葶藶丸下水。而浮腫小瘥。食飲過度。則脾胃復傷。腫復如前。其實水寒結於關元而未散。寒上衝。則胸脅苦痛。象若奔豚。水揚溢。則為浮腫喘咳也。

〔魏〕營衛。即陰陽之氣也。陰氣之旺。於陽氣之衰。必相干凌。陽日益損。陰日益盛。

〔沉〕葶藶丸。但下水腫之標。不能除水之本。故但小瘥。而不盡徹。稍有食飲過度。腫復如前。

〔徐〕當攻擊沖氣令止。如痰飲門苓桂朮甘湯是也。咳止。喘雖不治。而自愈矣。此乃病根甚深。不能驟除。故須先去異病。則原病可治。故曰先治新病。病當在後。要知沖氣咳喘等。皆新病也。病當在後。病字指水氣言。然關元結寒。則又為水病之本矣。

案金鑑云。此條文義不屬。不釋。然今合數家之說而讀之。則義略通。且世病水之人。多類此條證者。安可措而不講耶。浮咳二字。程注似未允。俟考。末二句。即首篇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病之意。脈經注云。氣擊不去。言邪氣不去。而元氣反為藥所擊也。

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腹痛者。加芍藥。

〔尤〕此條義。詳痙濕暍篇。雖有風水風濕之異。然而水與濕非二也。

案此條校之於痙濕暍篇。唯濕作水為異耳。蓋此後人誤入者。附方所載。外臺證治。的是本經之舊文。脈經。與外臺同。可以證矣。

防己黃耆湯(方見濕病中。)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沈〕此風多水少之證也。風多傷表。外應肌肉。內連及胃。故惡風一身悉腫。胃氣熱蒸。其機外向。不渴而續自汗出。無大熱者。則知表有微熱而為實也。故以麻黃通陽氣而散表。石膏入胃。能治氣強壅逆。風化之熱。甘草薑棗。以和營衛。若惡風者。陽弱而為衛虛。故加附子。錄驗加朮。並驅濕矣。

〔尤〕脈浮不渴句。或作脈浮而渴。渴者熱之內熾。汗為熱逼。與表虛出汗不同。故得以石膏清熱。麻黃散腫。而無事兼固其表耶。

大青龍湯。治傷寒煩躁。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汗後汗出而喘。無大熱。俱麻黃石膏。並用之劑。而不言有渴。今驗之。不論渴與不渴。皆可用。然此斷云不渴者。義可疑也。以理推之。作而渴為是。下文黃汗之條。汗出而渴。脈經注云。一作不渴。而渴不渴。經有誤錯。是其明徵也。

越婢湯方(外颱風水門。引古今錄驗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云。里水越婢加朮湯主之。案越婢名義。詳傷寒論輯義。)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惡風者。加附子一枚。(炮)風水加朮四兩。(古今錄驗。)

外颱風水門。煮法後云。咳肺脹。加半夏五合。洗。一服五合。又皮水門云。古今錄驗。皮水。越婢湯加朮主之。煮法後云。範汪同。本出仲景傷寒論。案據外臺。風水加朮四兩。當作皮水。

〔魏〕惡風甚者。加附子一枚。而壯陽。正所以除濕。且用其流走之烈性。以治周身之腫。凡正陽所行之地。豈水濕之邪。可留之區乎。此亦不專治水。而水治之法也。加朮治風水者。必風邪輕。而水氣重。但治其表。不足以行水。加朮以助水之堤防。水由地中行而奏績矣。(案據外臺。原方只五味。蓋加味法。編書者採錄於古今錄驗。故注此四字。)

陳氏證治大還云。越婢湯。治脈浮在表。及腰以上腫。宜此發汗。兼治勇而勞甚。腎汗出。汗出遇風。內不得入臟腑。外不得越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里。傳為胕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其症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風水症。少氣時熱。從肩背上至頭汗出。苦渴小便黃。目下腫腹中鳴。身重難行。正臥則咳。煩而不能食。

巢源。婦人腳氣候云。若風盛者。宜作越婢湯加朮四兩。千金。越婢湯。治風痹腳弱方。

於本方中。加白朮四兩。大附子一枚。注云。胡洽方。只五味。若惡風者。加附子一枚。多淡水者。加白朮四兩。

聖惠方。麻黃散。治風水。遍身腫滿。骨節痠疼。惡風腳弱。皮膚不仁。

于越婢加朮附湯內。去甘草。加漢防己桑根白皮

聖濟總錄。麻黃。治水氣通身腫。

於本方中。加茯苓。

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外臺。引深師。聶聶。作集集。案聶聶。木葉動貌。十五難。厭厭聶聶。如循榆莢。)

〔沈〕此邪在皮膚而腫也。風入於衛。陽氣虛滯。則四肢腫。皮毛氣虛。受風而腫。所謂水氣在皮膚中。邪正相搏。風虛內鼓。故四肢聶聶瞤動。是因表虛也。蓋肺與三焦之氣。同入膀胱。而行決瀆。今水不行。則當使小便利。而病得除。故防己茯苓。除濕而利水。以黃耆補衛而實表。

表實而邪不能客。甘草安土而制水邪。桂枝以和營衛。又行陽化氣而實四末。俾風從外出。水從內泄矣。

巢源。水分候云。水分者。言腎氣虛弱。不能制水。令水氣分散。流布四肢。故云水分。但四肢皮膚虛腫。聶聶而動者。名水分也。案此條證。據巢源。即水分也。

防己茯苓湯(外臺。引深師。名木防己湯云。本出仲景傷寒論。)

防己(三兩),黃耆(三兩),桂枝(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外臺有炙字)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聖惠。治皮水一方。有桑根白皮。)

外臺。範汪。水防己湯。療腫患下水氣。四肢腫聶聶動。

於本方中。加生薑芍藥各二兩。白朮三兩。

里水。越婢加朮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外臺。引範汪。里水作皮水。又云。皮水。一身面目悉腫。甘草麻黃湯主之。二方各為一條。案外臺為是。)

〔鑑〕里字。當是皮字。豈有里水而用麻黃之理。閱者自知是傳寫之訛。皮水。表虛有汗者。防己茯苓湯。固所宜也。若表實無汗有熱者。則當用越婢加朮湯。無熱者。則當用甘草麻當湯。發其汗。使水外從皮去也。

越婢加朮湯方(〔原注〕見上。於內加白朮四兩。又見中風中。)

甘草麻黃湯方(外臺。引範汪云。本出仲景傷寒論。)

甘草(二兩),麻黃(四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風寒。

千金云。有人患氣急。積久不瘥。遂成水腫。如此者眾。諸皮中浮水。攻面目身體。從腰以上腫。皆以此湯發汗。悉愈方。(即本方。)

濟生云。有人患氣促。積久不瘥。遂成水腫。服之有效。但此藥發表。老人虛人。不可輕用。更宜詳審。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氣水下。魏添一病字。)

〔鑑〕為氣水之氣字。當是風字。若是氣字。則無發汗之理。且通篇並無氣水之病。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水也。今脈不沉小而浮。浮者為風。非少陰水也。若無水虛脹者。為風水也。風水發其汗即已。風水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汗之。脈浮者宜杏子湯汗之。

案魏氣水之下。添一病字。氣下為句云。無水虛脹者。所病不在水。乃氣虛散漫。更不宜發汗。尤亦為氣作句。以水字接下句云。無水而虛脹者。則為氣病。不可發汗。水病發其汗則已。今考文義。殊不相協。又聖惠論。有氣水腫。與本條所言自異。故姑仍金鑑。

麻黃附子湯方(少陰篇。作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三兩),甘草(二兩),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分。日三服。(八分。傷寒論。作八合。)

〔沈〕水病始得之源。未有不從腎虛。而受風寒。郁住衛氣。胃關不利。水邪泛溢。以致通身腫滿。故當補陽之中。兼用輕浮通陽。開鬱利竅之劑。則真陽宣而邪自去。正謂不治水。而水自愈。今人不知通陽開竅。惟用腎氣丸。陰重陽輕之劑。壅補其內。陽氣愈益不宣。轉補轉壅。邪無出路。水腫日增。因藥誤事。不知凡幾矣。

外臺。古今錄驗。麻黃湯。療風水身體面目盡浮腫。腰背牽引髀股。不能食。

於本方中。加桂心生薑。

杏子湯方(〔原注〕未見。恐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沈〕脈浮者。邪居氣分而屬肺。詳杏子湯。必以杏子為君。而杏乃專瀉肺氣。使肺氣通調。邪去而腫自退。方雖遺失。意想可知也。

〔魏〕余謂浮者為風。仲景自言其證矣。杏子湯之方。內水濕而外風寒。其挾熱者。可以用麻杏甘石也。如不挾熱者。莫妙於前言甘草麻黃湯。加杏子。今謂之三拗湯矣。

案金鑑載杏子湯。即麻黃甘草杏仁三味。蓋依魏注也。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原注〕方見消渴中。)

〔尤〕厥而皮水者。水邪外盛。隔其身中之陽。不行於四肢也。此厥之成於水者。去其水則厥自愈。不必以附子桂枝之屬。助其內伏之陽也。蒲灰散義見前。

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一作重。)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何從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耆芍桂酒湯主之。(身體腫。脈經。千金。作身體洪腫而渴。脈經注云。一作不渴。沉下。外臺有也字。脈經作厭厭。趙本柏作藥。非。)

〔尤〕黃汗之病。與風水相似。但風水脈浮。而黃汗脈沉。風水惡風。而黃汗不惡風為異。其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則黃汗之所獨也。風水為風氣外合水氣。黃汗為水氣內遏熱氣。熱被水遏。水與熱得。交蒸互郁。汗液則黃。按前第二條云。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

此為黃汗。第四條云。身腫而冷。狀如周痹。此云。黃汗之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後又云。劇者不能食。身疼重。小便不利。何前後之不侔也。豈新久微甚之辨歟。夫病邪初受。其未郁為熱者。則身冷。小便利口多涎。其鬱久而熱甚者。則身熱而渴。小便不利。亦自然之道也。

〔鑑〕黃耆桂枝。解肌邪以固衛氣。芍藥苦酒。止汗液以攝營氣。營衛調和。其病已矣。李升璽曰。按汗出浴水。亦是偶舉一端言之耳。大約黃汗。由脾胃濕久生熱。積熱成黃。濕熱交蒸而汗出矣。

潘氏醫燈續焰云。黃汗一證。仲景金匱要略。收入水氣病中。其主治與治疸。亦自懸絕。後人以其汗黃。遂列為五疸之一。實非疸也。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外臺。引仲景傷寒論云。備急。張文仲。千金。古今錄驗。深師。範汪。經心錄同。)

黃耆(五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原注〕一方。用美酒醯。代苦酒。○外臺云。阻一作一方。用美清醯。代酒。)

〔尤〕苦酒阻者。欲行而未得遽行。久積藥力。乃自行耳。故曰服至六七日乃解。

〔魏〕古人稱醋為苦酒。非另有所謂苦酒也。美酒醯。即人家所制社醋。即鎮江紅醋是也。又醋之劣者。即白酒。醋各處皆是。總以社醋入藥。

何氏醫碥云。水寒遏郁汗液於肌內。為熱所蒸。而成黃汗。然汗出浴水。亦舉隅之論耳。當推廣之。愚按。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無清熱去濕之品。徒取固斂。得無壅乎。此方恐是錯簡。終不可用。

倪氏本草匯言。四仙散。治汗出染衣。黃如柏汁。此名黃汗。其證發熱汗出而渴。身體浮腫。此因出汗時。受風冷水寒之氣。入於汗孔得之。宜此方。用羅勒二錢。桂枝三錢。黃耆白芍藥各五錢。水酒各一碗煎服。(出羅勒條。)

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臥盜汗出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

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勞氣。原本。作榮氣。今依諸本改之。外臺。引仲景傷寒論。物作蟲。)

〔程〕濕就下而流關節。故黃汗病。兩脛冷。若兩脛熱。則屬歷節之病。其食已汗出。為胃氣外泄。暮而盜汗。為榮氣內虛。又屬虛勞之證。二者俱汗出。皆非黃汗也。欲作黃汗之證。汗出已。而熱不為汗衰。反發熱。而熱不止。薄於外。則銷鑠皮膚。故令身體枯槁。薄於裡。

則潰脈爛筋。故令生惡瘡也。夫濕勝則身重汗出。雖濕去身輕。而正氣未必不損。如此久久。必耗散諸陽。故身瞤而胸痛。是以上焦陽虛。則腰以上汗出。下焦濕勝。而為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也。劇則內傷於脾。而不能食。外傷肌肉。而身體疼重。若煩躁小便不利。則水氣無從出。

蘊蓄肌中。必為黃汗。

案此條義難通。今姑仍程注。金鑑云。此承黃汗。詳申其證也。但文義未屬。必是錯簡。不釋。此說似是。

桂枝加黃耆湯方

桂枝,芍藥(各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黃耆(二兩○千金黃疸門五兩)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須臾飲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尤〕桂枝黃耆。亦行陽散邪之法。而尤賴飲熱稀粥取汗。以發交郁之邪。

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榮衛不利。榮衛不利。則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榮衛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

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溺。名曰氣分。(實則。徐沈作寒則。注。寒恐是實字。脅鳴。程魏。作腸鳴。是。)

〔尤〕微則為氣者。為氣不足也。寒氣不足。該寸口趺陽為言。寒而氣血復不足也。寒氣不足。則手足無氣而逆冷。榮衛無源而不利。由是臟腑之中。真氣不充。而客寒獨勝。則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即後所謂失氣遺溺之端也。榮衛俱勞者。榮衛俱乏竭也。陽氣溫於表。

故不通則身冷。陰氣榮於裡。故不通即骨疼。不通者。虛極而不能行。與有餘而壅者不同。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者。陽先行而陰不與俱行。則陰失陽而惡寒。陰先行而陽不與俱行。則陽獨滯而痹不仁也。蓋陰與陽常相須也。不可失。失則氣機不續。而邪乃著。不失則上下交通。

而邪不容。故曰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失氣遺溺。皆相失之徵。曰氣分者。謂寒氣乘陽之虛。而病於氣也。

〔沈〕營衛相和。膻中宗氣一轉。大氣乃行。痹著之邪。相隨而去。謂大氣一轉。其氣乃散。而實者失氣。邪從大便喧吹而泄。虛者遺溺。邪從小便而去。此陽虛氣滯化水。而精血為痹。故曰氣分。(案此與尤注異。然義亦通。故兩存之。)

〔程〕此章以明水在氣分之大義。以氣行則水寒之氣亦行。非下章結於心下。為盤為杯也。

〔鑑〕名曰氣分之下。當有下條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十五字。

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主之。(脈經。或枳朮湯主之。)

〔鑑〕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之十六字。當是衍文。觀心下堅之本條。自知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十五字。當在上條氣分之下。義始相屬。正是氣分之治法。必是錯簡在此。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三因。名桂附湯。)

桂枝(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黃,細辛各(二兩),附子(一枚炮)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鑑〕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者。溫養榮衛陰陽。發散寒邪之氣也。

〔尤〕當汗出。如蟲行皮中者。蓋欲使既結之陽。復行周身而愈也。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朮湯主之。(肘後。卒心痛門。作心下堅痛。大如碗。邊如旋柈。名為氣分。水飲所結。柈。即盤字。外臺。心痛門。引文仲亦同。下盤字。徐沈作杯。案證類本草。作枳實術湯。近是。)

〔鑑〕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此里水所作也。趙良曰。心下胃上脘也。胃氣弱。則所飲之水。入而不消。痞結而堅。必強其胃。乃可消痞。白朮健脾強胃。枳實善消心下痞。逐停水散滯氣。

徐云。若盤字。乃即杯字。偶誤。勿泥。蓋堅大如盤。上之取義在大。邊如旋杯。下之取義在圓。不應又取大字義耳。合言之。總是堅大而圓也。案此注未允。潘氏續焰云。旋。圓也。上盤字。當據肘後作碗。蓋碗高於盤。盤大於碗。謂其堅大如碗。其邊如圓盤。文意始通。若仍舊文。或從徐下盤字為杯。則其義竟難解焉。

枳朮湯方(外臺。引張文仲云。此張仲景傷寒論方。備急。肘後同。)

枳實(七枚),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軟。即當散也。(外臺。五升。作一斗。)

〔鑑〕李彣曰。枳實消脹。苦以泄之也。白朮去濕。苦以燥之也。後張元素治痞。用枳朮丸。亦從此湯化出。但此乃水飲所作。則用湯以盪滌之。彼屬食積所傷。則用丸以消磨之。一湯一丸。各有深意。非漫無主張也。

嚴氏濟生。枳朮湯。治飲癖氣分。心下堅硬如杯。水飲不下。

即本方。加肉桂。附子。細辛。桔梗檳榔。甘草。生薑。

李氏辨惑論。易水張先生枳朮丸。治痞消食強胃。

枳實(麩炒黃色去穰一兩),白朮(二兩)

上同為極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湯下無時。

附方

外臺防己黃耆湯。治風水脈浮為在表。其人或頭汗出。表無他病。病者但下重。從腰以上為和。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方見風濕中。○脈經。其人下有能食二字。無或字。但下。有言字。外臺引深師。作木防己湯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

〔沈〕此乃濕從下受。濕多風少。故用黃耆實表。使水不得上溢。以防己驅除風濕。術草健脾。薑棗以俾營衛和。而濕自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