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卷四 (5)
卷四 (5)
1. 論一首、脈證一條、方五首
師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卻。刺腨入二寸。此太陽經傷也。(徐沈金鑑。趺。作跌。篇目同。是。)
〔沈〕此趺蹶。當辨經絡而治也。人身足陽明脈絡於腿外之前。太陽脈絡於腿外側之後。少陽脈絡於腿外側之中也。夫跌而致蹶者。足不能行也。然不能行。又當辨其前後治之。但能前者。陽明無傷也。不能卻者。乃不能後抵。太陽經脈受傷也當刺腨入二寸。腨即小腿肚。本屬陽明。
乃太陽經絡所過之處。與陽明經氣。會合于飛陽當歸間。故刺之使太陽陽明氣血和而無滯。則前後如常矣。
案揚子方言。跌。蹶也。說文。蹶。僵也。程云。趺。足背也。趺蹶。即痹厥之屬。恐非。金鑑云。證刺俱未詳。必有缺文不釋。此說近是。
白話文:
老師說:病人跌倒,只能够往前走,不能往後退,刺腨穴[小腿肚]深二寸。這是太陽經受傷了。
沈氏說:這種跌倒導致不能行走,需要辨別經絡來治療。人體足陽明經脈位於腿外側前方,太陽經脈位於腿外側後方,少陽經脈位於腿外側中間。跌倒導致不能行走,要辨別前後來治療。如果只能往前走,表示陽明經沒有受傷;如果不能往後退,表示不能向後抵擋,太陽經脈受傷,所以要刺腨穴[小腿肚]深二寸。腨穴[小腿肚]本屬於陽明經,但太陽經脈也經過這裡,與陽明經氣在飛陽[當歸]穴之間交會。所以刺穴是为了使太陽經和陽明經的气血調和,不再阻塞,這樣就能前后自如了。
古書《揚子方言》中說,跌和蹶是同義詞。《說文解字》中說,蹶是指僵硬。程氏說,趺是指足背。所以趺蹶是指足背僵硬。但这可能不对。金鑑中說,症状和针灸方法都不詳,一定有缺漏的文字沒有解釋。这种说法比较接近。
病人常以手指臂腫動。此人身體瞤瞤者。藜蘆甘草湯主之。
〔尤〕濕痰凝滯關節則腫。風邪襲傷經絡則動。手指臂腫動。身體瞤瞤者。風痰在膈。攻走肢體。陳無擇所謂痰涎留在胸膈上下。變生諸病。手足項背。牽引釣痛。走易不定者是也。藜蘆吐上膈風痰。甘草亦能取吐。方雖未見。然大略是湧劑耳。(李氏)
案程云。證未詳。方亦缺。不釋。金鑑同。此固然。然尤引李彣。其義略通。故姑仍之。
藜蘆甘草湯方(〔原注〕未見。)
轉筋之為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雞屎白散主之。(此條脈經。載霍亂篇末。)
白話文:
病人經常手指和手臂腫脹,身體顫抖,可以用藜蘆甘草湯治療。濕痰凝結在關節導致腫脹,風邪侵襲經絡導致活動受限,手指和手臂腫脹,身體顫抖,說明風痰停留在膈膜,攻擊肢體,正如陳無擇所說,痰涎停留在胸膈上下,會導致各種疾病,手腳、頸項、背部疼痛,牽引不定,這就是風痰的表現。藜蘆可以吐出上膈風痰,甘草也能起到吐痰的作用。雖然方劑沒有記載,但大致是屬於涌劑。
關於程氏的記載,症狀不明,方劑缺失,無法解讀,金鑑也持相同看法。雖然如此,但尤引李彣的說法,意思大致相同,所以暫時保留。
轉筋這種病症,患者手臂和腿腳僵直,脈象上下微弦,轉筋深入腹部,可以用雞屎白散治療。這條記載出自脈經,在霍亂篇末尾。
〔沈〕此木土不和。風邪而轉筋也。風邪乘於脾胃。風濕相搏。以故表裡皆病。若風濕盛於經表。則臂腳直。脈上下行而微弦。經謂諸暴強直。皆屬於風。亦風淫末疾之義也。或中氣虛而木邪內逆。直攻於臟。則轉筋入腹。當以雞屎白。下氣消積。去風安脾之治。非治臂腳直之方也。
〔魏〕直上下行。全無和柔之象。亦同於痙病中直上下行之意也。
案金鑑云。臂同背。古通用。臂腳直。謂足背強直。不能屈伸。是轉筋之證也。誤。轉筋不必足背。故肘後。有療兩臂腳及胸脅轉筋之方。巢源云。冷入於足之三陰三陽。則腳轉筋。入於手之三陰三陽。則手筋轉。隨冷所入之筋。筋則轉。轉者。由邪冷之氣。擊動其筋而移轉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木土不協調,受到風邪影響而導致筋脈轉動。風邪侵入脾胃,與風濕交搏,所以表裡都出現病症。如果風濕盛行於經絡表面,就會導致手臂和腳直,脈象上下行走而略微弦細。經書上說,所有突然發作的強直症狀,都屬於風邪,也是風邪侵犯末端病症的意思。
也有可能是中氣虛弱,木邪逆行入內,直衝臟腑,導致轉筋入腹。這種情況應該使用雞屎白來降氣消積,祛風安脾,並不是治療手臂和腳直的方子。
脈象上下行走,完全沒有柔和的現象,也跟痙病中直上直下的脈象意思一樣。
金鑑中記載,臂和背古時候通用。臂腳直,指的是足背強直,不能彎曲伸展,是轉筋的症狀。這個說法有誤,轉筋不一定會影響足背,所以肘後篇也有治療兩臂腳和胸脅轉筋的方子。巢源說,寒邪侵入足部的三陰三陽經脈,就會導致腳部轉筋;侵入手部的三陰三陽經脈,就會導致手筋轉動。根據寒邪侵入的經脈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筋轉現象。轉動的原因,是由於邪寒之氣撞擊筋脈,使其移位轉動。
雞屎白散方(外臺。引肘後云。若轉筋入腹中轉者方。仲景。經心錄。備急。集驗。必效同。出於霍亂轉筋門。)
雞屎白
上一味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溫服。(肘後云。以水六合。煮三沸。頓服之。勿令病者知之。外臺同。)
案雞屎白。別錄云。治轉筋利小便。故取而用之。素問用雞屎醴。治鼓脹。通利大小便。驗之雖本草云微寒無毒。然瀉下之力頗峻。用者宜知之。況霍亂轉筋。多津液虛燥者。恐非所宜。
陰狐疝氣者。偏有小大。時時上下。蜘蛛散主之。
白話文:
雞屎白散是治療轉筋入腹的方劑。取雞屎白一錢,用水六合,溫和服用。雞屎白能治轉筋、利小便,但性寒瀉下,需謹慎使用。陰狐疝氣患者,可用蜘蛛散治療。
〔尤〕陰狐疝氣者。寒濕襲陰。而睪丸受病。或左或右。大小不同。或上或下。出沒無時。故名狐疝。蜘蛛有毒。服之能令人利。合桂枝辛溫。入陰而逐其寒濕之氣也。
靈經脈篇云。肝足厥陰所生病者。狐疝。葛氏傷寒直格云。狐疝。言狐者。疝氣之變化。隱見往來。不可測如狐也。
陳氏三因云。寒疝之氣。注入㿗中。名曰狐疝。亦屬㿗病。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兩)
上二味。為散。取八分一匕。飲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程〕別錄云。蜘蛛。治大人小兒㿉。㿉。疝也。其性有毒。服之能使人利。得桂枝。引入厥陰肝經。而治狐疝。
白話文:
陰囊部位出現疝氣,是因為寒濕侵襲陰部,導致睪丸病變。病症可能出現在左側或右側,睪丸大小不一,位置也可能高低不同,而且出現的時間不固定,因此稱為狐疝。蜘蛛有毒,服用可以利尿,搭配桂枝的辛溫特性,可以進入陰部驅除寒濕之氣。
《靈樞‧經脈篇》記載,肝足厥陰經脈所致的病症之一就是狐疝。葛洪在《傷寒論直格》中也提到,狐疝之所以稱為狐疝,是因為疝氣的變化如同狐狸一樣,隱藏出現、來來去去,讓人難以捉摸。
陳氏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記載,寒疝之氣進入陰囊,就稱為狐疝,屬於陰囊疾病。
蜘蛛散方:
將十四枚蜘蛛熬至焦黑,加入半兩桂枝,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八分之一匕,溫水送服,一天服用兩次。也可以做成蜜丸服用。
《本草綱目》記載,蜘蛛可以治療大人和小兒的疝氣。疝氣就是指狐疝。蜘蛛有毒,服用可以利尿。搭配桂枝可以將藥效引導至肝足厥陰經脈,治療狐疝。
雷斆炮炙論云。蜘蛛凡使勿用五色者。兼大身上有刺毛生者。並薄小者。以上皆不堪用。須用屋西南有網。身小尻大。腹內有蒼黃膿者真也。凡用去頭足了。研如膏。投藥中用之。今之方法。若仲景炒焦用。全無功矣。王氏古方選注云。蜘蛛。性陰而厲。其功在殼。能泄下焦結氣。
桂枝。芳香入肝。專散沉陰結疝。陰狐疝偏有大小。時時上下。如狐之出入無定。四時刺逆從論云。厥陰滑。為狐疝氣。推仲景之意。亦謂陰狐疝氣。是陰邪挾肝風。而上下無時也。治以蜘蛛。如批卻導窾。蜘蛛。本草言有毒。人咸畏之。長邑宰林公諱瑛。山海衛人。壯年調理。
白話文:
《雷斆炮炙論》說,蜘蛛使用時,不要用五顏六色的,也不要用身上有刺毛的,更不要用又薄又小的。以上這些都不適合使用。必須使用在房屋西南角結網的蜘蛛,身體小屁股大,肚子裡有蒼黃色膿液的才是真蜘蛛。使用時要先去掉頭腳,研磨成膏狀,然後加入藥物中使用。現在的方法,像仲景那樣炒焦使用,就完全沒有效果了。《王氏古方選注》說,蜘蛛性寒而厲,它的功效在於外殼,能泄去下焦的結氣。
桂枝,芳香入肝,專門散去沉滯的陰寒和結塊的疝氣。陰狐疝,偏有大小,時常上下移動,就像狐狸出入沒有固定方向一樣。《四時刺逆從論》說,厥陰滑利,就是狐疝氣。推測仲景的意思,也是認為陰狐疝氣,是陰邪挾帶著肝風,所以上下移動沒有固定時間。治療時用蜘蛛,就像用刀子將病氣引導出來,使它排出體外。蜘蛛,本草書上說有毒,人們都很害怕它。長邑宰林公名叫瑛,是山海衛人,壯年時調理身體。
方用之多年。炙熟其味鮮美。恆得其功。本草言有毒者。南北所產不同耳。
問曰。病腹痛有蟲。其脈何以別之。師曰。腹中痛。其脈當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蟲。
〔尤〕腹痛脈多伏。陽氣內閉也。或弦者。邪氣入中也。若反洪大。則非正氣與外邪為病。乃蛔動而氣厥也。然必兼有吐涎心痛等證。如下條所云。乃無疑耳。
蛔蟲之為病。令人吐涎。心痛發作有時。毒藥不止者。甘草粉蜜湯主之。
〔程〕巢元方曰。蛔蟲長五寸。至一尺。發則心腹作痛。口喜唾涎及清水。貫傷心則死。靈樞經曰。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是以令人吐涎也。心痛者。非蛔蟲貫心。乃蛔蟲上入胃脘。即痛。下入胃中即止。是以發作有時也。若毒藥不能止。用甘草粉蜜湯。從其性以治之。
白話文:
这方子用了很多年,炙烤熟了以后味道鲜美,一直都有效。虽然本草书上说它有毒,但南北产地不同,药性也会有所差异。
有人问:病人腹痛有虫,脉象如何辨别?医生说:腹痛的脉象应该沉细,如果弦紧洪大,就是有蛔虫。
腹痛的脉象大多沉伏,这是阳气内闭的表现。有些脉象弦紧,是因为邪气入中。如果脉象反常洪大,就不是正气与外邪作祟,而是蛔虫蠕动导致气厥。不过,必须同时出现吐涎、心痛等症状,就像下面一条所说的那样,才没有疑问。
蛔虫作祟会让人吐涎,心痛发作时间不定,毒药也无法止住。可以用甘草粉蜜汤治疗。
巢元方说,蛔虫长五寸到一尺,发作时心腹会疼痛,口里喜欢吐唾液和清水。如果蛔虫穿透心脏就会致命。《灵枢经》说,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所以涎液会流出,因此会导致人吐涎。心痛不是因为蛔虫穿透心脏,而是蛔虫上入胃脘,就会疼痛;下入胃中就会停止,所以发作时间不定。如果毒药无法止住,就用甘草粉蜜汤治疗,根据蛔虫的特性来治疗。
〔尤〕吐涎。吐出清水也。心痛。痛如咬齧。時時上下是也。發作有時者。蛔飽而靜則痛立止。蛔飢求食則痛復發也。毒藥。即錫粉雷丸等。殺蟲之藥。毒藥者折之。以其惡也。甘草粉蜜湯誘之。以其所喜也。
甘草粉蜜湯方
甘草(二兩),粉(一兩重○趙及諸本無重字),蜜(四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內粉。蜜攪令和。煎如薄粥。溫服一升。瘥即止。
案粉。諸注以為鉛粉。尤云。誘使蟲食甘味既盡。毒性旋發。而蟲患乃除。此醫藥之變詐也。此解甚巧。然古單稱粉者。米粉也。釋名云。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說文。粉。敷面者也。徐曰。古敷面。亦用米粉。傷寒論。豬膚湯。所用白粉。亦米粉耳。故萬氏保命歌括。
白話文:
如果患者吐出清水,且感到心痛,痛感像是被咬嚙,時而上下疼痛,發作有時間性,可能是蛔蟲飽了而靜止時疼痛就停止,蛔蟲飢餓想吃東西時疼痛又會復發。毒藥,例如錫粉和雷丸等,是殺蟲藥。服用毒藥會導致疼痛,因為它很惡劣,可以用甘草粉蜜湯來誘使蛔蟲食用,因為它們喜歡甘味。
甘草粉蜜湯的配方是:甘草二兩,米粉一兩,蜜四兩。將這三味藥材用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渣,加入米粉和蜜,攪拌均勻,煎煮成稀粥狀,溫熱服用一升,症狀減輕就停止服用。
古書中提到的“粉”,一些注釋認為是鉛粉。有人說,誘使蟲子吃甘味,吃完後毒性就會發作,蟲子就會被殺死。這是一種醫藥上的欺騙手段。這種解釋很巧妙,但古時候單純稱為“粉”的,其實是指米粉。米粉的解釋是“分”,將米研磨成分散的狀態。說文解字中解釋“粉”為敷面的東西,徐氏說古人敷面也用米粉。傷寒論中所用的白粉也是米粉。所以萬氏保命歌中所說的“粉”也是米粉。
載本方云。治蟲齧心痛毒藥不止者。粉。乃用粳米粉。而千金諸書。藉以治藥毒。並不用鉛粉。蓋此方非殺蟲之劑。乃不過用甘平安胃之品。而使蛔安。應驗之於患者。始知其妙而已。甘味蛔所喜。東方朔神異經云。南方有甘蔗之林。其高百丈。圍三尺八寸。促節多汁。甜如蜜。
咋齧其汁。令人潤澤。可以節蛔蟲。人腹中蛔蟲。其狀如蚓。此消穀蟲也。多則傷人。少則谷不消。是甘蔗能減多益少。凡蔗亦然。此所以得甘味而平也。
千金方。解鴆毒。及一切毒藥不止。煩懣方。
即本方。粉。用粱米粉。(千金翼同。外臺。引翼。作白粱粉。聖濟總錄。用葛粉。楊氏家藏方。用綠豆粉。聖濟。名甘草飲。)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關於治療因蟲子咬噬導致的心痛和無法停止的毒藥的中醫方劑。方劑主要使用稻米粉,而非鉛粉,因為這種方劑不是用來殺蟲的,而是通過使用甜味且能平和胃部的藥物,讓蟲子感到舒適,從而達到治病的效果。開始時,病人需要按照這種方法進行治療,才能發現其療效的奇妙。
甘味對於蟲子來說是喜愛的。東方朔《神異經》中提到,南方有一片甘蔗林,高達百丈,周圍約三尺八寸,節間緊密,汁液豐富,甜如蜂蜜。吃它的汁液能使人膚色光潤,還能用來抑制蟲子。人體內的蟲子形狀像蚯蚓,它是消化食物的蟲子,過多會傷害人體,過少則食物無法消化。因此,甘蔗能減少蟲子數量,增加蟲子的活力,所有甘甜的食物都是如此。這就是為什麼它具有甘甜的口味且能平和胃部的原因。
千金方中,有一個解鴆毒(一種劇毒)以及所有無法停止的毒藥的方劑,稱為「煩懣方」。這個方劑就是稻米粉,使用的是稻米粉。千金翼版本中提到,也可以使用白稜粉。外臺版本引用千金翼的內容時,提到使用葛粉。楊氏家藏方中,則使用綠豆粉。聖濟總錄中的名稱為「甘草飲」。
蛔厥者。當吐蛔。令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臟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案柯氏來蘇集。作此非臟寒。蛔上入膈。非也。)
〔尤〕蛔厥。蛔動而厥。心痛吐涎手足冷也。蛔動而上逆。則當吐蛔。蛔暫安而復動。則病亦靜而復時煩也。然蛔之所以時安而時上者何也。蟲性喜溫。臟寒則蟲不安而上膈。蟲喜得食。臟虛則蛔復上而求食。故以人參姜附之屬。益虛溫胃為主。而以烏梅椒連之屬。苦酸辛氣味。以折其上入之勢也。
蛔厥者。烏梅丸主之。
白話文:
當人出現蛔厥時,往往會嘔吐蛔蟲,病人看似平靜,卻又時常煩躁不安。這是因為體內寒氣重,導致蛔蟲上衝至膈膜,因此煩躁。過了一會兒又會停止,吃東西後又會嘔吐,再次煩躁。這是因為蛔蟲聞到食物的臭味,便會從體內出來,患者就會自行嘔吐出蛔蟲。蛔厥是因為蛔蟲在體內亂竄而導致的,患者會感到心痛、吐口水、手腳冰冷。當蛔蟲逆流而上時,就應該要吐出蛔蟲。蛔蟲暫時安靜後又再次活動,病人就會看似平靜卻又時常煩躁。蛔蟲喜歡溫暖,體寒就會讓牠不安而上衝至膈膜。蛔蟲也喜歡吃東西,身體虛弱就會讓牠再次上衝尋找食物。因此治療蛔厥要以人參、薑、附子等溫補胃氣為主,再配合烏梅、椒、連等苦酸辛味藥物,來抑制蛔蟲上衝的勢頭。烏梅丸是治療蛔厥的主方。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個),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一斤),當歸(四兩),附子(六兩炮),川椒(四兩去汗),桂枝(六兩),人參,黃柏(各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白話文:
烏梅三百個,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一斤,當歸四兩,附子六兩(炮製過),川椒四兩(去汗),桂枝六兩,人參、黃柏各六兩。將以上十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在一起。用苦酒浸泡烏梅一夜,去核後蒸熟,蒸熟後加入五升米飯,飯熟後搗成泥狀,與藥粉混合均勻,放入臼中,用蜂蜜一起搗磨二千次,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前服用,每次十丸,一天三次,逐漸增加到每次二十丸。服用期間忌食生冷、滑膩、腥臭的食物。
〔鑑〕李彣曰。烏梅味酸。黃連黃柏味苦。桂枝蜀椒乾薑細辛味辛。以蛔得酸則止。得苦則安。得甘則動於上。得辛則伏於下也。然胃氣虛寒。人參附子。以溫補之。吐亡津液。當歸以辛潤之。則蛔厥可愈矣。(詳傷寒論輯義厥陰篇。)
案此方。主胃虛而寒熱錯雜。以致蛔厥者。故藥亦用寒熱錯雜之品治之。而有胃虛以偏於寒而動蛔者。陶華用立安蛔理中湯主之。(即理中湯。加烏梅花椒。出全生集。)而有胃不虛以偏於熱而動蛔者。汪琥因制清中安蛔湯主之。(黃連。黃柏。枳實。烏梅。川椒。出傷寒辨注。)此各取本方之半。而治其所偏也。對證施之。皆有奇效。
白話文:
李彣說,烏梅味酸,黃連、黃柏味苦,桂枝、蜀椒、乾薑、細辛味辛。蛔蟲遇到酸則停止,遇到苦則安靜,遇到甘則向上移動,遇到辛則向下伏藏。然而胃氣虛寒,可以用人參、附子溫補;吐瀉津液,可以用當歸辛潤,這樣就能治癒蛔厥。
這個方子主要針對胃虛寒熱錯雜導致蛔厥的症狀,因此藥物也採用寒熱錯雜的藥品。如果胃虛偏寒而導致蛔蟲活動,陶華用立安蛔理中湯治療,也就是理中湯加入烏梅、椒。如果胃不虛偏熱而導致蛔蟲活動,汪琥則用清中安蛔湯治療,包括黃連、黃柏、枳實、烏梅、川椒。這些都是從原本方子中取一半的藥量,針對偏症治療。對症施治,都有奇效。